请教如何提高打乒乓球相持教学的相持能力

环环相扣 流畅自如——李晓东谈衔接——李晓东(原国家队女队主教练)眼中的衔接衔接VS 转换对于衔接的概念,我个人的理解,就是一板球与下一板球之间的关系,它可能是同性球的连接,也可能是不同球的连接。衔接包含的范围比较大,节奏有衔接,力量也有衔接,头一板我方发力打得很重,第二板对方回球很快,如果我仍然倾尽全力去打,球的组合可能就不太合理,不如用一板中等力量,只要出手集中,回球的效果也很好,衔接也很成功,或者头一板重,再用轻力量拉一板加转的球,也叫衔接。转换的概念其实与衔接有相通之处,只不过衔接更宏观,而转换,我个人理解就是两项不同技术的连续运用,其范畴存在一定局限性。但从内容来说,转换的难度要高于衔接,比如大家说得最多的是攻防转换,从字面上看是先攻后防,但人们更多追
李晓东——协调性的六个关键词 作者:李晓东
体育有运动的美感,竞技有实用的需要,两者怎样合二为一?在我看来,对乒乓球这项富于技巧和技术的运动来说,协调就是答案:仅仅动作“顺”,欠缺杀伤力、击球质量不高,不是完整意义的协调;仅仅威胁大,命中率不高,也称不上协调。――协调性,象征着外在的观赏性达到高度统一。乒乓球是全身运动,从下往上数,踝、膝、髋、腰、肩、大臂、前臂,手腕、手指…….缺一不可,腿、髋、腰更多是大肌肉群的协调用力,而乒乓球的球体轻、速度快、感觉细腻,因此神经末梢的感觉也很重要,大肌肉群的力量最终如何通过小肌肉群得到体现?这就是对协调性的考验。 小时候协调性的基础打得不好,十二、三岁从体校进入专业对时还有希望改,如等到十四、五岁进入国家二队,在去改动作
生胶 想说爱你不容易——李晓东原国家队女队主教练:李晓东 你适合用生胶吗?爆发力从学名上讲,横板一面反胶一面生胶这种打法叫横板快攻结合弧圈,而两面反胶叫弧圈结合快攻,两者在名称上只是把“快攻”与“弧圈”对调了一下,但内在含义却大有不同,尤其近台速度要比两面反胶快。以往像滕毅、王燕生这样的横板生胶名将,打反胶时都显得相持能力还可以,但是进攻能力偏弱,跑动范围较小,特别是绝对力量(能发出的最大力量)稍逊,因而用反胶感觉比较吃力,但爆发力集中,也就是瞬时发力好,所以改用生胶后更容易发挥自身的强项。变化能力概括地看,两面反胶击球基本就是一种旋转,一个节奏,而生胶则不然。比如王涛,他用的球拍有几个之最——Avalox P700底板可算是当时世界上最硬的型号之一,反手的生胶海绵差不多是
温故而知新——尹霄回首直拍横打——尹霄 《乒》:您早在1990年的《乒乓世界》中就著文提出了直拍横打的多种模式,现在十几年过去了,回头再看有什么感想呢?千篇一律地套用某种模式,或是断言哪种模式最先进,我觉得这都是不全面的……尹霄:当时为直板正胶设计了以横打为主结合推挡、以推挡为主结合横打以及反手完全横打这三种模式,直板反胶也是这三种,共计六种。这十几年来,直板选手对横打技术不断融合,历经了一系列创新,但并不能说哪一种打法是最先进的。王皓现在比较醒目,让大家感觉耳目一新,实际上直板选手融进横打技术以后,在他之前出的世界冠军也不少,比如刘国梁、闫森、马林……只能这么说,王皓之前的几个人,主要是把直板横打应用于前三板和衔接环节中,属于辅助进攻的技术,更多地是依*它的变化,
高分方得胜双方加减分
低分方得胜双方加减分0 - 12
10 38 - 62
13 63 - 87
16 88 - 112
20 113 - 137
25 138 - 162
30 163 - 187
35 188 - 212
40 213 - 237
45 238 以上
50 我觉得这样是非常合理的。如果一个省队球员跟我打,他赢我是应该的,当然不能加太多分给他了,要不,他的分数很快会是天文数字,这个评分也没意义了。但有几点是要注意的。美国分,第一次给的分数是“评”出来的。是看第一次
提高发球质量的秘诀作者:郗恩庭(前乒乓球世界冠军)  每个运动员都希望自己有几套好的发球,但一些运动员练发球时急于求成,缺乏恒心,短时间内见不到效果或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不继续钻研了,这是很可惜的。  要练好发球,我认为首先要有恒心。这就需要我们在充分认识发球作用的基础上,培养自己对发球的兴趣,有了兴趣,舍得花时间去钻研它。我当运动员的时侯,训练之余,经常一个人在宿舍里练习发球,这对我提高发球技术大有帮助。如果运动员不喜欢练发球,靠教练员逼着练或陪着练时间再长也不会有理想的效果。  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讲的便是这个道理。我认为,练好发球的首要秘诀,是必须对发球有浓厚的、如魔一般的兴趣。  有了兴趣,还必须经常自觉地开动脑筋去琢
如何练习反拉弧圈球技术
作  者:张晓蓬
反拉弧圈球技术是现代乒乓球比赛中对付弧圈球,有效完成攻防转换,争取主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是当今高水平运动员必备技术之一。对这项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是中国乒乓球队从九十年代中期打翻身仗到今天取得全面优势的重要技术环节。
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中国男队滑入低谷的主要原因就是对付欧洲的弧圈球缺少有效的办法。在观念上,一见到弧圈球,第一反应就是防守,只能“架”、“挡”、“碰”,使我们难有更多的回旋余地,一旦前三板不能置对方于死地,接下来的相持就显得非常被动,使我们的路子越走越窄。经过摸索和磨练,中国队较好地掌握了反拉弧圈球的技术,使攻防转换的力度增加,提高了防守和相持的主动性。所以说,要想打到比较高的水平,较好地掌
1964年下半年,一些省市乒乓球队到北京向国家集训队取经。并邀请国家乒乓球队的徐寅生介绍打球经验。徐寅生向山西队介绍打球体会。此事后来传到国家乒乓球女队。领队孙叶青邀徐寅生给女队讲话。这次讲话大家反映很好,讲稿由国家体委蹲点干部刘兴纪录整理,经徐寅生修改成《关于如何打乒乓球》一文。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陈先写了批语并推荐给国家其他项目队学习。兼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的贺龙副总理闻讯后,对讲话予以肯定。又呈毛主席参阅。毛主席看后于1965年1月12日亲笔作了重要批示:“全文充满了辩证唯物论,处处反对唯心主义和任何一种形而上学……。”贺龙立即亲自到国家体委传达批示。1965年1月17日,人民日报全文登载了徐寅生的文章,并加了编者按:号召大家“从中学到辩证唯物论
直板进攻型打法之我见
作者:蔡振华
一.历史的回顾   直板反胶打法是世界乒坛进攻型打法的一种。它既可打快攻,叉可拉弧圈,集速度与旋转于一身,在世界乒乓球发展史上曾创造许多优异成绩,对推动世界乒乓球技术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早在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当时中国的近台快攻和日本的弧圈球,都表现出了鲜明的特点和强大的威力。在中日两国主流打法的基础上,各国一些有志于创新的选手开始探索新的途径。第26届世乒赛后,我国有些选手就开始在快攻打法的基础上,使用反胶和正胶学习拉弧圈球,并把快攻和弧圈球结合起来加以运用,形成了初期的快攻结合弧圈球打法。当时中国运动员李莉、李赫男都曾采用这种打法,代表中国队参加了第27、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只是当时这种打法还不够成熟,没有引起
“直板横打”怎么练
作者: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男队教练
  目前国家队和省市队的直板打法运动员,在反面技术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但反面技术的训练仅仅停留在对过去直板打法的改造上,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训练方法。特别是业余体校的小运动员和业余选手更是一个空白。通过几年来在直板反面技术训练中的一些经验教训,我给大家介绍一些直板反面技术的基本训练方法。  反面技术主要分成三大类:发球、上旋球和下旋球。上旋球包括:平挡球、快撕球、拉球、弹击球、反拉弧圈球、贴球。下旋球包括:拉高吊弧圈球、前冲弧圈球、抢拉半出台球、抢拉对方晃撇到反手位的球、全台反面抢拉弧圈球(主要是对直板正胶而言)。反面技术的训练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进行训练,这是我在对马林的训练中的一点体会,给大家提供
画报点击数0
文章点击数0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如何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的相持能力
  随着乒乓球规则的不断变化,如采用11分赛制、无遮挡发球、40mm大球等使得相持球在乒乓球比赛中的使用比例增大,因此相持能力成为现代乒乓球运动中运动员必备的素质。本文将对乒乓球运动员的相持能力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中国论文网 /9/view-3165341.htm  1.乒乓球相持球能力的定义  相持球能力是指一方发球抢攻或接发球抢攻后未能结束一分球的争夺,双方进入对攻、对冲等相持时制胜的能力,一般将第三板球后的争夺称为相持阶段。  2.乒乓球相持球能力在比赛中的作用  在乒乓球比赛中如果一方变化快,另一方也能很快适应对手的变化,这时相持段的得分率便将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所以,对水平高、适应能力强的选手来说,相持球能力更重要,它最能体现运动员的实力。  3.乒乓球相持球能力的构成因素  结合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和实践,通过初步研究探讨,我归纳出相持能力的基本构成因素如下图所示。  各个构成因素对相持球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分别叙述如下。  3.1技术相持能力  技术相持能力是运动员个人能力的表现,它建立在科学训练、掌握完整技术动作基础之上,是运动员在实战对抗中完成正确技术动作的能力,包括步法移动能力、手法运用能力和技术衔接能力。  3.1.1步法移动能力  步法移动是击球环节的第一步,步法移动能力差,就不能移动快、选位准,就不能抢占有力的击球位置,因此要提高相持球水平,而加强步法移动能力的训练是基础。进行步法训练要重点解决移动迅速与到位的问题、身体重心的转移问题、脚步的调整问题、步法与手法相适应问题。  3.1.2手法运用能力  乒乓球击球技术无论是正手还是反手在运用时都要根据来球情况的不同做出相应的调整。如不考虑来球旋转、路线、落点,以及击球时间一味地机械击球必将导致击球质量下降,失误率提高,从而影响相持能力的水平。手法训练既要遵循技术的基本原则,又要灵活运用、与时俱进。  3.1.3技术衔接能力  掌握单项技术后就要注意进行多个技术动作之间连接技术的训练。技术衔接的起初,是新的运动条件反射形成阶段,此时要注意找出影响技术衔接能力的关键因素,进行强化练习。例如在左推右攻的训练中,正手攻球的质量成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其中击球时间和移动的准确性是制约因素,因此要强化这两方面的练习。  3.2战术相持能力  战术相持能力是运动员执行既定战术的坚决性和稳定性,包括“以长治短”能力、战术多变能力、减少失误能力。能否坚持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比赛中排除干扰,能否善用多变战术制约对手,这是能否提高战术相持能力的关键。  3.2.1“以长治短”能力  常年的乒乓球训练使得每一名运动员都有特长,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战术方面,坚持用自己的特长攻打对方的薄弱环节,成为战术运用的上上策。一般情况下,运动员向正手位移动比反手位要容易和方便,所以可以在抓住对手移动的弱点攻击正手位大角度球后,再回击反手位球,使对手在大范围移动中失误率增加,使本方的相持水平提高。  3.2.2战术多变能力  乒乓球运动员的战术运用要充分考虑到自己的打法类型和对手的实际情况,发挥本方战术特点,抑制对手战术特点的发挥,需要明确的是没有一种战术是万能的,这就要根据实战中的情况及时改变战术,在制约与反制约、控制与反控制中锻炼相持能力,这样才能获得比赛的胜利。  3.2.3减少失误能力  在重大乒乓球比赛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最终的胜利者往往是失误率低、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勇者不胜”现象也充分呈现了乒乓球制胜规律中的稳定性的重要性。只有保证击球的稳定才能进一步谈与对手的相持,因此必须重视减少失误能力的科学训练。训练中要注意让运动员分析自己失误的原因,再纠正或者建议,还应注意合理运用反馈。  3.3心理相持能力  心理相持能力是指运动员的良好心理状态能自始至终地贯穿在整个训练或者比赛过程中。在技术、战术、身体素质稳定的条件下,决定胜利的因素在心理素质上。训练水平越高的运动员心理因素对相持能力影响的比重也越大。  3.3.1集中注意力能力  乒乓球速度快、变化多,只有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准确判断对方的站位和移动,判断来球的路线落点、旋转和对方的作战意图。注意力下降必然导致击球质量下降,进而影响相持能力。  3.3.2意识控制能力  3.3.2.1盯球意识。盯球的意义在于提高击球的准确性,在于根据视觉信息调整击球动作与来球相适应。运动实践中常常来不及盯球或者忘记盯球而导致击球失误,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盯球意识,因此我们在平时训练中就应练就“盯球”的动力定型。  3.3.2.2节奏意识。乒乓球节奏对于击球技术结构具有直接影响,击球节奏紊乱常表现为击球过早或者过晚,这将影响击球的稳定性,最终使相持水平下降。在节奏意识培养初期要使运动员在来球弹起的适当时间完成击球;在培养后期则要有意识地改变同一击球动作的击球时间和速度,从而提高自己的相持能力。  3.3.2.3还原意识  还原是下一扳击球的有力保证,缺乏还原意识将不利于连续击球。我在运动实践中体会到手法还原和步法还原在相持阶段是十分重要的。手法还原时应特别注意击球后的手臂放松和回到腹前,步法还原时要注意左右脚的前后位置和重心的调整。  3.3.3意志顽强  运动员身上的那种顽强精神往往能够化被动为主动,创造出转败为胜的奇迹。在一场比赛中比分“咬”很紧时,哪方运动员意志顽强,“咬住”对手,就能在相持中占据主动,赢得胜利。  4.培养相持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4.1完善基本技术的训练,强化串联技术训练,注意动作细微环节的纠正。这是提高相持能力的基础。优秀的运动员必须所有的技术都熟练准确地掌握、轻松自如地运用,在此基础上增强技术的相持能力。  4.2坚持“战术全面、突出特点、准确熟练”的战术指导思想。结合乒乓球运动的实际状况,把握战术发展趋势,并突出战术应用的针对性和合理性,使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战术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并在相持中掌握与控制住对手战术应用的规律。随机创新,取得攻防对抗的主动性,克敌制胜。  4.3注意心理相持能力的训练,逐渐增加训练难度,发展运动员持久性努力的意志品质。此外,在平时的训练中还要强化不随便丢一个球的意识,从而掌握积小胜为大胜的主动权。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1.1在现代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中,相持能力显得日益重要。  5.1.2相持能力构成因素由技术相持能力、战术相持能力、心理相持能力构成。  5.2建议  相持能力的提高首先要加强步法和多个技术动作之间连接技术的训练,其次要提高战术灵活运用能力,最后要加强运动员心理能力的训练。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50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相持球技术在乒乓球比赛中的重要性分析
下载积分:2990
内容提示:相持球技术在乒乓球比赛中的重要性分析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
上传日期: 11:41:0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99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相持球技术在乒乓球比赛中的重要性分析
关注微信公众号(清风徐来)
(阅读空气)
(八妹很爱maroon5)
第三方登录:相持能力弱、前三板不过硬、接发球失误多?两个办法可以解决!-【乒乓球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68,569贴子:
相持能力弱、前三板不过硬、接发球失误多?两个办法可以解决!-
『这些技术上的问题,你有吗?』相持能力不强,摆速技术滞后业余球手上手后,后续动作虚脱,往往出现先上手,但缺乏强有力的跟进技术,致使本来已经主动的有利形势丧失殆尽,反而沦落为被动的局面。究其原因,一是快攻技术单薄。在形成相持的时候,动作速度跟不上来,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的能力。二是步法移动差。有的虽然能顶上几板,但由于步法的缺陷,一旦对方两边扯开,就失去了身体重心,出现了顾此失彼的现象。三是连续进攻缺乏层次性。有的只能在近台进攻或贴球,当对方加大力量或打开落点时,就没有了中台、远台的技术保障,攻防转换的能力较弱,尤其是弧圈技术逐渐普及的情况下,还没有掌握中、远台的相持技术,就更不用谈相持中的搏杀能力了。“前三板”技术不硬,进攻过于单调具体表现在上手的技术比较软弱,弧圈的力度不够,旋转不强,形不成威胁,突击球的质量也不是很高。有时勉强上手,结果由于对方回球的质量很高,自己更加陷于被动。起球的线路比较固定,动作的方向趋势比较明显,一般两条斜线比较多,容易被对方察觉与控制。有的尽管抢攻抢拉的力量比较大,但由于线路过于单调,一旦被对方适应,就前功尽弃。旋转判断不准,接发球失误较多通过专门训练过的队员,在利用和制造旋转方面的方法较多,尤其是在发球上,利用不同旋转的发球创造抢攻机会的意识很强。我们看到在比赛中,只要是轮到队员发球,得分的概率就会增加。业余球手在接发球方面缺乏对旋转的正确判断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即使是有了判断,但由于接发球的手段和方法少,技术单调,或没有掌握正确的接发球的方法,直接失误或给对方造成进攻机会的现象屡屡发生。『如果您有上述问题的话,不要担心,两个方法可以解决。』1.加强快攻技术的练习比重加强快攻技术的练习比重,形成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体系。任何打法都离不开快攻技术,快攻技术基础不仅是取胜的关键因素,也是决定因素。快攻技术的种类较多,但核心技术还是集中在正手技术上,比如正手攻球(含近台、中台、远台)、正手扣杀、正手突击、正手快带、正手快点、正手拉攻(拉上旋,不是指弧圈球)、放高球与杀高球等。因此,我们在练习时要坚持以正手技术为主,以正手技术为龙头,带动反手技术和其它技术的提高。只有夯实了快攻技术,我们才能在相持中站稳脚跟,在摆速中赢得先机。如此复杂而繁多的快攻技术,作为业余球手,何时才能掌握?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只要我们从乒乓球运动的客观规律出发,从相持的特定状态出发,我们就可以提炼出相持状况下最重要的技术作为我们的练习重点,用这些重点技术又来带动其它技术的练习。1.正手位2/3台正手走动攻其中包含这样4项具体内容:(1)两点打一点,此练习强调步法和手法的结合。(2)一点打两点,次练习强调击球线路的变化。(3)2/3台不定点线的无规律的走动攻,此练习强调实战的效果,是上述两个练习熟练的基础上进行的。(4)将上述练习内容从近台延伸到中、远台,加进前后的走动练习。2.侧身位1/3台推挡或反手攻结合侧身攻其中包含这样4项具体内容:(1)推挡或反手攻后接侧身攻固定程式的重复练习,等步法与手法协调后,可进入下一个练习。(2)推挡或反手攻后接侧身攻不定程式的重复练习,也就是指在连续推攻或反手攻的基础上伺机侧身攻,然后接连续正手攻(侧身位1/3台不定点)。(3)在上述练习的基础上,再转推挡或反手攻,重复进行。主要解决从反手转变为侧身两种不同技术之间的衔接与转换,加强推侧的步法练习,掌握身体重心的移动、交换与还原。(4)从反手位的推或反手攻开始,接侧身攻,再转走动中连续正手攻的练习。3.左右摆速的练习包括以下3项具体内容:(1)正、反手固定点线的练习,如两点打一点(正、反各一板,固定打对方反手或正手)、三点打一点(反手一板,正手两板,固定打对方反手或正手),此练习主要解决正、反手两边进攻性技术的衔接和转换,掌握左右两边移动的基本步法。要求动作紧凑、速度快、节奏稳、重心要保持平稳。(2)两斜对两直(两直对两斜),即练习双方一个是正手和反手交替打对方的两条斜线,对方则用同样的方法还击,打两条直线,然后交换进行。此练习具有很强的实战效果,双方处于对抗的形式,开始上手时注意在速度和力量以及落点范围上适当降低要求,待掌握方法后以中等力量进行。(3)不定点的全台练习,即由陪练用推或攻的方式将球无规律的送到练习者的不同区域,要求练习者熟练的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回击,此练习重点解决实战状况下左右两边推与攻技术的衔接与转换,同时要求练习者将上述1、2的练习内容融合进来,提高应变能力和使用快攻结合技术的能力,掌握好快攻中各种步法的移动和重心转换。2.锤炼和磨砺“杀手锏”锤炼和磨砺“杀手锏”,形成强有力的主要得分手段。“杀手锏”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是一个球手优势技术的集中体现,也是比赛中得分的主要技术手段。我们常说要建立起自己的技术风格和打法特点,而“杀手锏”就是这种风格和特点的代表。什么是“杀手锏”,怎么样才能形成自己的“杀手锏”呢?具备这样两个条件,一是你的技术中已经具有了某种明显的优势技术,并且成为了你的主要得分手段;二是你又能够充分的主动的利用这样的手段。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你具备了自己的“杀手锏”。任何技术或手段只要它具有了明显的得分优势,就可以界定为“杀手锏”。而“杀手锏”的培养和形成,应该遵循以下两个原则。必须从实际出发要明确在自己现有的技术体系中,哪些是自己的强项,那些是自己的弱项,围绕强项,怎么样组织起技术的有效链接,还要解决一些或重点解决哪些相关技术上的问题,这样,你练习的目的就会进一步明确,动力也就会越大,练习的效果也就会越好。需要强调的是,“杀手锏”的建立,要重点从进攻性技术、从具有威胁性的角度来考虑,缺乏进攻性和威胁性,也就形成不了“杀手锏”。任何过渡性技术都是为建立“杀手锏”服务的,有了这样的定位,你练习的重点就会集中到具有实战技术的考虑上来。必须从打法特点出发“杀手锏”的形成和建立与打法有必然的联系,我们“杀手锏”的建立就要围绕主要的技术层面来进行,快攻结合弧圈打法,攻球和推挡是主要技术,拉球等则是辅助技术;弧圈结合快攻打法,拉弧圈和攻球是主要技术,其它如推挡(快拨)等则是辅助技术。可以看出,各种打法的主要技术是有区别的,但是,你所要建立起来的“杀手锏”的主要技术上与你打法的主要技术应该要吻合,它们之间并不矛盾。但是也不排除个别球友在某项技术上形成的独特优势。我们对于“杀手锏”的理解,可以建立在技术手段上,也可以建立在单项技术上。怎么样理解技术手段,技术手段是建立在结合技术之上,通过多种技术的配合,以及战术的配套来实现的。当然,它实质上还是以优势的单项技术为基础的。这就告诉我们,临场我们所确定的基本战术、赛中我们进行的战术调整,以及应变和自变的基本策略,都是从发挥自己的优势出发的。因此,我们在练习中,除了把基础技术、主要技术的基础打好外,还要研究一下自己的特长技术,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培养和形成自己的优势技术,力图建立起自己的“杀手锏”。
购买乒乓球运动鞋就选苏宁易购!全国联保,可门店自提,支持货到付款.苏宁易购乒乓球运动鞋,一站购物,足不出户,安心,放心,省心!
主要矛盾次要矛盾,高中政治必修三的哲学学的不错
说的挺有道理…不过练习那方面才是业余球友最大的问题……要么没时间,要么没合适的陪练,更别说教练了…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乒乓球提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