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正手攻球的种类如何合上力

正手攻球10种基本动作要领【快乐乒乓网】
我的图书馆
正手攻球10种基本动作要领【快乐乒乓网】
正手攻球10种基本动作要领
发表日期: 13:10:51&&作者:&&来源: 网络转引&&阅读量: 5760&
攻球从大的动作结构来讲,可分为正手和反手攻球两大类。攻球是快速进攻最重要的一项技术,杀伤力强,是解决战斗的关键技术。 正手攻球的基本站位:基本站位姿势是左脚稍前,右脚稍后(以右手为例),一般情况下球拍置于腹前,重心在两脚之间,稍向前倾以利于起动。收腹、含胸,膝关节略有弯曲,但不要蹲下去,以保持较高的重心。 正手攻球的重心移动:当来球接近球网时,伴随手臂开始进行重心移动。在重心移动时,腰部略有转动,但不要转动过大,只要感到身体的重心在右脚上就可以了。在重心移到右脚后,右肩略有下沉。支撑腿略弯曲,但不能弯曲过大,以免造成重心过低发不上力。在重心移动过程中,腰部和腹部要收住,保持一定的紧张状态。重心在脚上的位置是全脚掌略靠前外侧,这样可充分发挥向左前上方蹬地的效果。正手攻球的引拍:在重心移动的同时,球拍经腹前向右斜后下方移动。并且要自然。一般的引拍位置是在身体右侧腰部下方,肩部要保持适当的紧张。不能把肩部完全打开,这样会影响动量转递。手臂放松,前臂和上臂不要在一条线上,也就是说手臂不能完全伸直,这样容易造成僵硬。在引拍过程中,一个致命的问题是向后拉肘,或向上抬肘,这样极大的影响发力。在整个引拍过程中,肘关节几乎始终与手在一条直线上。如果在前后方向上超过手的位置,那说明引拍就有问题了,其前后顺序是,前臂带动肘关节移动,不能是肘关节拉着前臂做前后推动。上臂在引拍过程中,与身体的距离要自然打开,不要夹臂,大约有一拳的距离即可。
正手攻球的引拍的发力:发力是一个动量传递的过程。其传递的基本原则是,由大肌肉群向小肌肉群传递,由身体的下方向上方传递,由身体的近端向远端传递。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以右脚的外前侧向前上方蹬地开始,重心逐渐向上抬,由小腿、大腿、髋关节、腰、肩、肘、手腕、手指,最后作用于球拍击球的一瞬间。在这个过程中,髋关节要适当前顶,腰部和腹部收紧,控制住力量,使其集中。前臂和手腕在击球的一瞬间要有内收动作,手指在击球一瞬间抓紧球板。使力量集中作用到球板上。 正手攻球的挥拍与还原:球离开拍后,手臂还要继续挥动一段距离,我们把这一段叫做随势挥拍。其作用是缓解手臂发力运动的惯性作用,对增加球的力量没有什么太大作用,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否则动作将不够连贯和自然,影响协调性。有关还原的位置,要根据下一板球的击球情况来选择。正手位击球还原时的重心就要偏向右侧,以节省下一板进攻的时间,球拍置于开始时的腹前右斜下方位置。下面介绍正手攻球10种基本动作要领侧身正手攻球: ★动作要领:首先在迅速移动脚步到侧身位置,身体侧向球台,左脚在前,右脚稍后,上体略前倾并收腹。击球时,根据来球情况,可以在侧身位置用正手近台攻球、中台攻球、台内攻球、拉球和扣球等技术击球。正手攻中的放短球:★动作要领:身体靠近球台。击球前做攻球姿势,当球从台面弹起时,手臂前伸迎球。来球如下旋很转,拍面应后仰,触球的中下部,快搓过网;来球如不转,则拍面与台面近乎垂直,常用借力或减力触球的中部,不要求主动发力。 正手攻中的杀高球:★动作要领:两脚开立,右脚稍后,身体右转,手臂向右后方拉开,重心支撑点放在右脚。击球时,上臂从下向上做环形挥动,拍面前倾,前臂和手腕同时下压,在头与肩之间高度击球的中上部。击球后,手臂随势下压挥拍至左侧,上体配合左转,重心支撑点移至左脚。 正手攻弧圈球:★动作要领:回击加转弧圈球(快带),可在来球将着台时拉开手臂,球刚弹起即挥臂向前下方迎击,拍面前倾与台面约成60度,击球的中上部。 正手攻中的滑板球:★动作要领: 击球前,重心支撑点放在右脚,左脚在前,身体略向右转,球拍置于体右侧,手臂由右向左前方挥动,在高点期触球左侧面,触球瞬间顺势向左滑拍使球左侧旋。击球后,重心支撑点移到左脚。 正手近台攻球:★动作要领: 直拍正手近台攻球时,(以下均在右手握拍为例),身体靠近球台,右脚稍后,两膝微屈,上体略前倾。击球前,引拍至身体右侧成半横状,上臂与身体约成35度,与前臂约成120度。当球从台面弹起时,手臂由右侧向左前上方迅速挥动,以前臂发力为主。击球时,食指放松,拇指压拍,使拍面前倾并结合手腕内转动作,在球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
横拍近台正手攻球时,前臂和手腕成直线并与台面接近平行,拍柄略朝下。击球的时间、部位、拍面角度及手臂挥动方向基本与直拍相似。 正手攻中的扣球:★动作要领: 两脚开立,右脚在后,重心支撑点在右脚。击球前,身体略向右转,引拍至右后方成半横状(直握拍拍端略朝下,横握拍拍端略朝上)。击球时,上臂带动前臂由后向前用力挥击,结合右腿蹬地和转腰力量在高点期击球。来球上旋,击球时拍面稍前倾,击球的中上部;来球下旋,击球前球拍要略低于来球,击球的中部。击球后,球拍随势挥至胸前左方,重心支撑点移至左脚。正手攻中的拉球:★动作要领: 站位靠近球台,右脚稍后,重心支撑点在右脚上。击球前,引拍至身体右侧下方成半横状,拍面近乎垂直。上臂与身体约成35度,与前臂约成130度。当球从最高点开始下降时,上臂和前臂由后向前上方挥动,前臂迅速内收,结合手腕转动的力量磨擦的中下部。击球后,重心支撑点移至左脚,球拍随势挥至头部。正手台内攻球:★动作要领: 站位靠近球台。接右方近网短球时,右脚迅速向右前方跨出一步,上体略前倾,球一着台就迅速将球拍伸进台内。当球跳至高点期时,前臂内旋结合手腕转动进行击球。来球上旋,食指就放松,拇指压拍,使拍面前倾,击球时前臂和手腕向前用力多些;来球下旋,则拍面稍后仰,击球的中下部,前臂和手腕向上用力多些。 正手中台攻球:★动作要领: 右脚在后,重心支撑点在右脚,身体离台1米左右。击球前的准备姿势与正手近台攻球相似。击球时以上臂发力为主,带动前臂和手腕向左前上方挥动,在球最高点或下降前段击球的中部。
[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如何提升乒乓球爆发力?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209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4分享邀请回答2587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7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乒乓讲堂--如何让你正手攻球又快又稳又有力量
存在问题:
正手攻球的动作结构相对比较复杂,掌握起来难度比较大,即便是训练学习了这项技术相当长时间的球友,虽然表面上看动作结构、动作框架没有问题,但是与专业运动员的正手攻球相比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表现在,攻球的速率慢,攻过去的球落点不稳定,力量欠缺。
造成原因:
1.一是引拍的动作过大。
2.二是没有学会用身体重心控制击球、控制落点。
3.三是蹬转收动作的关键点还没有真正掌握。
1)想要攻球速度快,你就不能退台,
2)引拍动作要小。转腰引拍时,小臂放下来引拍,小臂收的时候击球,转腰动作不宜过大,放收小臂的动作也不宜过大。
3)要注意击球的上升期,击球点越往前迎,你的击球速率越快。
1)是你的蹬转收动作必须协调一致
2)板形必须固定,引拍的板形、攻完球的板形和攻球过程中的板形始终保持不变。
3)球拍在击球的一瞬间,球拍所对应对方一个点的角度要始终保持不变,所以手腕必须固定,手指顶拍必须固定,身体重心移动的方向必须与击球的方向保持一致。
2)快收小臂
3)必须学会用加上身体重心击球,身体重心与击球的方向保持一致才能让你攻过去的球更有力量。
PS:说的再好,都需要勤学苦练的,
请大家不要忘记:
攻完球后要学会快速还原!!!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加载中...
查看: 13219|回复: 72
涨球绝招:如何让你的正手攻球又快捷又稳定又有力量
阅读权限120
心得分享&单项技术&
注册乒乓网,名师1对1指导!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本帖最后由 jlsylbs 于
03:47 PM 编辑
涨球绝招:如何让你的又快捷又稳定又有力量
& && & 正手攻球是运动基础的基础,这项技术不过关,会直接影响其他技术的学习和训练。& && & 正手攻球的动作结构相对比较复杂,掌握起来难度比较大,即便是训练学习了这项技术相当长时间的球友,虽然表面上看动作结构、动作框架没有问题,但是与专业运动员的正手攻球相比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表现在,攻球的速率慢,攻过去的球落点不稳定,力量欠缺。
QQ图片02.png (275.85 KB, 下载次数: 5)
10:53 PM 上传
& && &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拍的动作过大,二是没有学会用身体重心控制击球、控制落点,三是蹬转收动作的关键点还没有真正掌握。& && & 那么怎样才能让你的正手攻球又快又稳定又有力量呢?或者说以上问题的改进方法有哪些呢?& && & 想把球攻的速率快,前提是你不能退台,近台的攻球速率才能快。这是其一,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引拍的动作一定要小,做到这一点其实很容易,那就是转腰引拍,转过来击球,小臂放下来引拍,小臂收的时候击球,转腰的动作不宜过大,放收小臂的动作也不宜过大。其三要注意击球的上升期,击球点适度越往前迎,你的击球速率越快。
QQ图片37.png (300.3 KB, 下载次数: 3)
10:56 PM 上传
& && & 想把球攻的稳定,前提是你的蹬转收动作必须协调一致,这是其一,其二是板形必须固定,引拍的板形、攻完球的板形和攻球过程中的板形始终保持不变。其三是球拍在击球的一瞬间,球拍所对应对方一个点的角度要始终保持不变,这样攻过去的球才不会忽左忽右,忽前忽后。要做到这一点,手腕必须固定,手指顶拍必须固定,身体重心移动的方向必须与击球的方向保持一致。& && & 想把球攻的力量大,除了快转腰,快收小臂之外,前提是你必须学会用加上身体重心击球,身体重心与击球的方向保持一致才能让你攻过去的球更有力量。看过很多业余球友正手近台快攻,蹬转收的动作看似有模有样,其实问题多了去了,先举几个例子,有的球友在攻球的过程中屁股往后座,有的屁股往右顶,有的身体往上挺,有的身体往后缩,这些都是造成你攻球力量不集中的主要原因。
QQ图片37.png (263.09 KB, 下载次数: 2)
11:00 PM 上传
  身体重心与击球的方向保持一致,你的要做的是在击球的过程中右脚在用力向后蹬地的同时,身体重心要往前项,要做到身体重心往前项,你的右胯或者你的屁股的右半部分(以右手持拍为例)一定要往前顶,或者往左前顶,身体的上半部分要整个地往前顶,表现方式是击完球后右脚的脚后跟可以适当地离开地面。& && & 当然要做到上述三点,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攻完球后要学会快速还原。
乒乓网 西窗烛 本文由作者所创,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请勿转载。
乒乓币 +1690
您的文章入选头条发布24小时内有 1.3万 次.
学习了,送上浮云以表感谢!
这么好的文章不加分就说不过去了!
感谢楼主的分享,十分感谢!
感谢楼主的分享,十分感谢!
感谢楼主的分享,十分感谢!
感谢楼主的分享,十分感谢!
学习了,送上浮云以表感谢!
学习了,送上浮云以表感谢!
上一篇:下一篇:
看贴就是最大的奖赏,那打赏呢?
阅读权限255
您的文章入选头条发布24小时内有 1.3万 次阅读量,感谢您的分享奖励 1690 乒乓币,请再接再厉。 感谢关注乒乓网【我要上头条】(乒乓网助你上头条,赢乒乓器材)
下午10.54.12.png (69.51 KB, 下载次数: 0)
10:56 PM 上传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终于有人赏我一毛
阅读权限90
没看懂...............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看一下专业运动员比赛前的快攻,回头再看此贴
此贴那么多收藏,竟然没有一个打赏,哼!
回复 西窗烛 : 西窗烛老师,写得好,写得很辛苦,但乒乓这玩意儿完全是千变万化的感觉体验,特别是你写的手腕,实际很复杂的,有的感觉是不可言状的,你只能大致表述下,你说对不对?再不如“登转”,会的人觉得很简单,不会的人,你写得怎么细致,也感觉不到。身边不少的人打球打了一辈子,还是那样,还是没有感觉到,
嗯,这就是有心人与无心人之间的差别,就像是单位的厨师,一辈子就会做四样菜
打赏鼓励一下!
阅读权限120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用心写贴,期待您的进步!
看贴就是最大的奖赏,那打赏呢?
阅读权限90
感谢分享!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打赏鼓励一下!
阅读权限90
感谢无私分享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打赏鼓励一下!
阅读权限90
非常感谢,谢谢分享!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打赏鼓励一下!
阅读权限90
文中所述的几大毛病,俺全占啦!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原来还有打赏这事,真不好意思,只有谢谢啦!
阅读权限90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打赏鼓励一下!
阅读权限90
在李指导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内容,谢谢分享!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打赏鼓励一下!
阅读权限90
学习了,讲的很好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打赏鼓励一下!
阅读权限90
分析透彻,学习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打赏鼓励一下!
阅读权限90
往前项?什么意思?用了两次,是顶?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打赏鼓励一下!
阅读权限90
一是引拍的动作过大,二是没有学会用身体重心控制击球、控制落点,三是蹬转收动作的关键点还没有真正掌握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打赏鼓励一下!
阅读权限90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打赏鼓励一下!
阅读权限90
没有学会用身体重心控制击球、控制落点?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打赏鼓励一下!
阅读权限90
O(∩_∩)O谢谢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打赏鼓励一下!
阅读权限90
手腕必须固定,手指顶拍必须固定,身体重心移动的方向必须与击球的方向保持一致。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打赏鼓励一下!
阅读权限90
快速还原有点难度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打赏鼓励一下!
阅读权限120
透彻,详细,好文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打赏鼓励一下!
阅读权限90
感谢楼主的分享,十分感谢!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打赏鼓励一下!
Powered byposts - 155,&
comments - 19,&
trackbacks - 0
1,正手攻球,动作要领:刻意收小臂,并且大臂保持相对固定,不能乱甩。引拍位置在前臂身体右侧,前臂不用甩开。
---正手弧圈球是顺势收小臂---即小臂不要刻意去发力,去收!!!动作要领:转腰转肩右脚蹬地,转腰带动大臂发力,大臂发力(所以大臂不能保持相对固定)带动小臂顺势甩出去---注意结合打磨技术。& 引拍位置比较低,因为前臂要甩开,在身体右侧身后。
2,弧圈球不是刻意收小臂,而是在前面动作发力到位的情况下,也就是蹬腿转腰动作做充分之后,&顺势甩小臂&。
3,正手攻球动作幅度很小,正手弧圈球幅度很大---全身发力。
---正手攻球:
---正手弧圈球:
1,第一个内在不同是:
------&重点:正手攻球重视收小臂的作用,需要&刻意收小臂&;而弧圈球是&顺势收小臂&或说&顺势甩小臂&。
 再简单点说就是:弧圈球&收小臂&是&顺势&而不是&刻意&。
& 甚至你可以把小臂想象成鞭子的末端,这个时候小臂是非常放松的,在身体发力到位的基础上顺势甩出去。
& 如果你练习过正手攻球的话,这一点更好理解:收小臂是一个&下意识&的动作。
& 只要你前期动作做到位,击球瞬间不需要&刻意&去收小臂,下意识里就会做出这个动作的。
& 而如果用正手攻球的动作来拉弧圈球的话会出现什么问题?
& 首先,因为受根深蒂固的思想左右,收小臂过早,前期蹬腿转腰的力量传导上大打折扣甚至就没用上,最后还是成了用胳膊在拉弧圈球。
& 也就是说&外在&的&整个&动作上看起来确实是在拉弧圈球,但&内在&的呢?------》重点:依然是靠手臂在拉弧圈球,要靠整个身体发力去拉弧圈球,而非手臂去拉。
& 另外,为了加强弧圈球的威力,提高力量、速度、旋转,就会&饮鸩止渴&,继续加大收小臂的力量,这样就给肘关节加大负担,很多球友之所以得&网球肘&,因为恰恰就是这个。
2,第二个&内在&不同:大臂的重新认识,或是是发力的重新认识。
------&重点:正手攻球时,大臂不能乱甩,保持相对固定。正手弧圈球时,大臂不用保持相对固定,把大臂甩出去---转腰蹬地发力时,把大臂甩出去,注意体会这个柑橘。
  小时候练球,教练在强调收小臂的同时,还会提醒大臂不要乱甩,保持相对固定。对于正手攻球而言,这一点没错。
&&& 另外,从发力上说,那个时候教练更多提醒的是注意身体重心要有一个转换。
&&& 但是弧圈球不一样,它需要全身力量的一个爆发。
&&& 捎带说一下,如果打完球你觉得只是手臂酸痛而腰腿没感觉,说明你身体发力不好;如果腰腿酸的话,至少说明你身体发力了,而如果这个时候力量旋转出不来的话,你就要琢磨一下是否就是我这说的&用左手攻球的动作拉弧圈球&。
&&& 好了,再回到身体发力这个话题,身体发力需要高效率的力量传导,而这个时候,大臂反而显得非常重要了。
&&& 前面我说了,弧圈球的动作不需要刻意收小臂,甚至要求小臂极其&放松&。从外在看,收小臂这个动作是有的,但这是一个&下意识&的动作。
&&& 和正手攻球不同,弧圈球很重视力量的传导,而这个时候大臂就承担了非常重要的力量传导作用
&&& 如果这个时候还保持大臂的相对固定,这个力量的传导效率就要大打折扣了,拉弧圈球的时候,大臂不要保持相对固定。
&&& 所以正手攻球和弧圈球在这一点上的内在不同是:弧圈球需要更多的身体发力,而大臂是一个重要的传导环节。
  就像上一个帖子我纠正球友过早收小臂一样:把大臂甩出去(不要再遵守一个拳头的距离等攻球原则了。)。
3,最后总结一下:要练好弧圈球,就要在身体发力的基础上,弱化&刻意&收小臂的意识,强化大臂送出去的意识。
4,注意点:不要用正手攻球的动作来拉弧圈球。
5,如果刻意想着小臂二次加速 那你的大小臂同样也不会放松,会漏球,也达不到鞭打发力集中的目的&
阅读(...) 评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乒乓球正手攻球教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