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最贵的球员伪大的球员是谁

中超,是时候摘掉“伪职业”帽子了(体坛聚焦)
――“筑梦足球2015”之三
本报记者&陈晨曦&季&芳
&&&&来源:&&&&
  自足球职业化改革开始,“不职业”和“伪职业”的评价就如影随形。在中超联赛走到第十二个年头的时候,终于等来了向“伪职业”挥手作别的历史良机。制度上,中国足协正与国家体育总局脱钩,成立具有独立社团法人资格的职业联赛理事会被提上日程;资金上,未来5年80亿元的中超媒体版权费,让俱乐部在这一领域的收益非常可观。这些条件为联赛一步步迈向更规范的职业化夯实了基础。
  中超各俱乐部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真金白银的持续投入自然少不了,但地域化、去企业化、青训建设等长远规划也要迈出更为积极坚实的转型步伐――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俱乐部不应离中国球迷如此遥远。
  提高竞技成绩
  广州恒大队将与巴塞罗那队在世俱杯半决赛中过招,面对西甲豪门球队,广州恒大队主教练斯科拉里说出了“小球队也有大动作”的梦想之语。然而在中国足球版图上,已经实现中超五连冠并两夺亚冠金杯的广州恒大队可不是“小球队”,而是首屈一指的光鲜代表。
  广州恒大队改变了中国足坛太多固有的思维模式。其大手笔的投入方式,对联赛的撬动显而易见。意大利人里皮让广州恒大队脱胎换骨之后,球迷们又看到了埃里克森、库卡、梅内塞斯等世界名帅在中国拿起教鞭;先有穆里奇和孔卡等高水平外援在中超赛场上威风八面,才有了更多像德罗巴、吉安、登巴?巴这样的大牌球员纷至沓来。
  名帅和大牌外援的加盟,提升了联赛的观赏性,把观众重新请回了球场,这无疑是资金支撑下产生的辐射效应。在刚刚过去的2015赛季,中超场均观众人数达到2.2万人,轻松刷新了2014赛季创下的场均1.9万人的纪录。
  如今,联赛投入与成绩成正比的趋势愈发明显。在广州恒大后,越来越多的俱乐部加大投入,2015赛季,上海上港、山东鲁能、北京国安和上海申花这4家俱乐部的预算都在5亿元以上。事实也证明,只有投入规模到了足够量级,才有资格在联赛中争夺亚冠名额。
  一家英国媒体去年曾对世界足坛排名前110位的联赛进行评估,排名前五的是中国球迷耳熟能详的欧洲足球五大联赛:英超、德甲、西甲、法甲和意甲。让人稍感意外的是,中超联赛在评分中位居第十六,排名亚洲第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国际足球历史和统计联合会(IFFHS)以成绩作为重要参考的统计中,中超联赛在2014年只能排到50名开外。而在亚足联一项以竞技成绩为衡量的排名中,中超联赛在亚洲仅能排到第七位。除了用花钱吸引目光,中超球队还要在成绩上增加砝码。
  探索盈利模式
  在资本化运作上,广州恒大又开中超风气之先,于11月登陆新三板。俱乐部或许就此走上自负盈亏的独立运营之路,从而完成职业化的真正蜕变。当然,以广州恒大目前动辄10亿元的投入看,达到这样的目标尚需时日。
  像广州恒大一样,现在中超的绝大部分俱乐部都需要母公司输血。能否变输血为造血,将成为联赛健康发展的关键指标。
  在成熟联赛中,俱乐部的收入来自比赛日收入(门票等)、转播权收入和商业收入(广告赞助、特许经营权等)。目前,广告赞助依然是中超各俱乐部收入的主要来源。从下赛季开始,联赛将从转播权方面获得巨大收益。
  中超公司董事长马成全证实,今年中超公司将根据各俱乐部的名次分红,“我认为这种方式有一定的科学性。比如广州恒大和北京国安,除了成绩,上座率和影响力确实也不一样,多分一些也是合理的。今年先试一试,各俱乐部适当拉开些距离,但是不能差太多。”
  国际资本的注入是联赛影响力的直观体现,但显然职业化程度最高的欧洲足坛更受青睐。从今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中国资本流向西甲、荷甲等联赛,但也有反其道而行者,如英超劲旅曼城俱乐部的母公司城市足球集团正处在与北京国安俱乐部的交流之中。
  “烧钱”总有穷尽之时,良性发展才是正道。摸索最适合俱乐部发展的商业路径和盈利模式,对正在崛起的中超联赛而言,时间紧迫。
  完善联赛制度
  毫无疑问,在中国足球大环境明显改善的当下,中超联赛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即便如此,今年年初仍然出现了重庆力帆俱乐部的“转让风波”,让联赛的形象受损。联赛中的问题呈现出历史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需要进一步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予以解决。
  据了解,中国足协虽然在本赛季没有接到举报,但仍有个别俱乐部存在欠薪的问题。对此,中国足协已经明确表态,要根除球队欠薪、阴阳合同等联赛中的顽疾。中国足协常务副主席张剑也曾表示:“拖欠薪资的俱乐部禁止参加联赛,因此减少的俱乐部可以通过次级联赛来递补。或者,宁愿少几支队伍,也决不允许拖欠薪资的事情继续下去。”
  今年3月,张剑提出了按照《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组建具有独立社团法人资格的职业联赛理事会,这一方案的具体实施将在中国足协正式从国家体育总局脱钩之后进行。马成全说:“足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职业联盟,比如日本J联赛、西甲、英超等。如果中国成立自己的足球职业联盟,将由中国足协授权组织职业联赛,联赛具体的运作和事务由职业联盟成员共同商定。这是一个理想模式,但实施这一步的具体时间还不好说。”
  俱乐部资格审核和球员合同管理将成为足协工作的重中之重。日前,苏宁接手江苏舜天俱乐部的消息已经引来各方关注,但与此同时,苏宁与其他俱乐部股东有关联关系一事也不胫而走。对此,马成全表示正在审核之中,江苏方面也在准备相关材料表明两俱乐部之间并不存在关联,“不管是什么企业收购,肯定不能存在关联关系。存在关联关系肯定无法注册”。
  中超联赛在2015年已经呈现出很多可喜的变化,但在职业化规范方面依然存在需破解的难题。个别俱乐部管理水平依然滞后、联赛场地水平参差不齐等,都将成为中超公司下一步要着重解决的问题。马成全说:“近几个赛季,随着联赛环境的改善和赞助商的增多,俱乐部的规范建设、教练球员的整体素质都在提升。我想明年球迷会看到一个更好的联赛。”
  《 人民日报 》( 日 15 版)
(责编:王吉全、马丽)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体坛酷图|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名记曝中超限薪令引发球员恐慌 打听大幅度降薪真伪
正在加载...
记者肖良志北京报道这是中国职业足球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也是外界最希望看到的一次财务制度变革。这也是非常枯燥的解读,我尽量给出明确而又能读懂的全面解释。财务制度变革是外界最希望看到的事4月26日、27日,中甲俱乐部新疆天山雪豹承办了中国足协主办的中超和中甲俱乐部财务监管会议。会议期间,中国足协抛出了科学严谨详实的《财务监管规程》征求意见稿。在这份监管规程中,明确提出了2018年至2020年为具体实施财务监管规程的过渡期,过渡期内,中超俱乐部三年累计亏损不得超过4.5亿元,中甲不得超过1.35亿元;中超和中甲俱乐部一线队注册球员的薪酬不能超过“盈亏平衡计算总收入的75%”。这个对于职业足球俱乐部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财务监管规程,将在2018年合适的时间内正式下发到各俱乐部。在财务监管规程的作用下,一些俱乐部可能要不同程度上降薪,但是中国足协出台职业俱乐部监管规程的目的,绝对不仅仅是为了给一线队降薪,而是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提高俱乐部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俱乐部的诚信水平,杜绝假账;使职业俱乐部的财务收支相对平衡、合理,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换句话说,既要遏制职业俱乐部盲目烧钱,也杜绝俱乐部在账务上弄虚作假,让俱乐部具备良好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环境。从全新政策的角度讲,对于过渡期内中超和中甲累计亏损不能超过4.5亿元(2018年2亿元、亿元、2020年1亿元)、1.35(万、万、万)亿元,以及一线队薪酬不能超过盈亏平衡计算总收入的75%,的确是一个重磅的消息,甚至引起了一些球员的“恐慌”,不断打听大幅度降薪是不是真的。中国足协在制定财务监管规程的时候,目的是为了让俱乐部的投资趋于理性,而不是让俱乐部小本经营。因此,关于年这三年过渡期内的亏损总额,财务监管规程中还有明确的规定,就是到了2021年正式以三年累计亏损额考核的时候,如果中超俱乐部超过了4.5亿元、中甲俱乐部超过了1.35亿元,俱乐部投资人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去消化,比如说母企业可以用增加股东权益的方式增资俱乐部,但是增资的总额度不能超过三年累计亏损总额的3倍,即中超不能超过13.5亿元,中甲不能超过4.05亿元。实际上,这项规定,让中超和中甲三年的累计亏损总额分别变成了13.5亿元和4.05亿元,平均分配到每个年度就是4.5亿元和1.35亿元。上述这些政策属于总量控制,从总体收支上让俱乐部达到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除了从总量上进行控制之外,财务监管规定中还对中超和中甲俱乐部一线队注册球员的薪酬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每年一线队的薪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签字费等等)不能超过当年“盈亏平衡计算收入”的75%。请注意,这里用的不是常规意义上的营业性收入,而是“盈亏平衡计算收入”。常规意义上的营业性收入包括门票、俱乐部的广告和赞助、中超公司的分成、特许商品收入、政府的补贴等。“盈亏平衡计算收入”则还包括了母企业增加股东权益的增资、母企业或者股东以“捐赠”的方式注资(按照审计要求,每年的捐赠是有限额的)。而且,如果是捐赠,母企业不能向俱乐部寻求任何形式的回报。根据财务监管规定中过渡期三年的要求,中超俱乐部的母企业每年最多可增资4.5亿元,加上常规性的各种收入,像广州恒大、上海上港、天津权健、山东鲁能、北京国安、河北华夏幸福等多家俱乐部的“盈亏平衡计算收入”依然可以达到10亿元。10亿元的75%是7.5亿元,应对一线队的薪酬毫无问题,球员的薪资不会大幅度降低。因为财务监管规定实施的是总量控制和一线队薪酬不能超过75%的双重门槛,同时要求俱乐部的收入必须是现金或者基地资产等形式,不能挂空账,堵死了俱乐部做假账的道路,更不可能通过挂空账去“洗钱”。从两个指标进行管控,俱乐部花大价钱购买内外援的时候,就要调节队内的薪资结构,一些球员的薪资就要降下来,客观上也能达到降薪的目的,俱乐部也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盲目地随意地烧钱。【重点推荐】恒大俱乐部2017财报:亏损12.39亿 总成本17.23亿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xeegao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Sina.cn(京ICP-05 03:35百度新闻搜索——国内足球新闻
新闻&&&&&&&&&&&&&&&&&&
•&21:37
•&21:53
•&22:14
•&15:45
•&22:37
•&22:23
•&14:53
•&14:17
•&17:54
•&15:31
•&09:29
•&15:49
•&14:09
•&03:05
•&20:48
•&23:34
•&23:20
•&23:17
•&21:38
•&21:17
•&20:25
•&14:48
•&14:30
•&13:40
•&11:13
•&20:55
•&15:40
•&14:40
•&14:05
•&06:53
•&06:21
•&06:06
•&05:27
•&03:05
•&07-28 21:42
•&23:12
•&22:55
•&20:41
•&20:20
•&19:14
•&16:57
•&16:31
•&14:17
•&13:50
•&13:48
百度新闻搜索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和频道,系自动分类排列,百度不刊登或转载任何完整的新闻内容
&2009 Baidu}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超最垃圾球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