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会阴肌肉有氧运动消耗肌肉有哪些

产前运动是否有必要?产前怎样运动可促进分娩?
内容来源:育儿全分享
  感谢大家阅读我的文章,欢迎您在下方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如果您喜欢本文章,不妨订阅一下,将有更多精彩文章与您分享!
[精彩推荐]产前做哪些运动可以帮助顺产
会阴肌肉运动:好处:增加会阴肌肉的韧力及控制力,对及复原有重大帮助。准妈咪动作:仰卧,屈曲双脚及微微分开,收缩骨盘底的会阴肌肉,数4秒放松,再数4秒。次数:重覆做10次。腹肌运动:腹肌运动1——能矫正腰部及盘骨的姿势。准妈咪动作:仰卧,屈曲双膝,收缩腹部及臀部肌肉至腰部压着准爸爸的手,数5秒放松,再数5秒伸直双脚,休息一会。次数:重覆做5次。准父亲动作:蹲下或坐下,将手放在准妈咪腰背凹处,指导准妈咪收缩腹部之同时,要令腰部压到自己的手背上。腹肌运动2——有助增强腹肌及活动脊骨。准妈咪动作:仰卧,一腿屈曲、一腿伸直。将伸直之腿向上拉,收缩侧面的腹肌,数5秒放松。次数:两腿交替各做10次。准父亲动作:坐下,用手按着准妈咪腹肌之两侧,指导准妈咪收缩及放松。腹肌运动3——加强活动脊骨及盘骨的关节,预防腰背之酸痛。准妈咪动作:跪下,双手放在地上,手臂伸直,先抬起头,背部向下放松,然后背部尽量向上弯曲,同时收缩腹部肌肉。准父亲动作:蹲下,一手扶着准妈咪头,一手按在背部指导准妈咪弯曲背部,及同时收缩腹肌。脚部运动:有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减轻脚肿。准妈咪动作:仰卧,双脚用两个枕头垫高。 
对于2指以内的腹直肌分离在家就能做康复动作,实用、简单且不费体力。不过对于2指以上的腹直肌分离,提醒妈妈还是到医院找康复专业人员评估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运动。
产后的一些运动也可以帮助慢慢恢复到产前的状态。剖腹产后进行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运动,帮助胃肠功能的恢复。另外,合理运动可以帮助妈妈尽快恢复到孕前的状态,而且还可以愉悦身心,相当于身体和心理都有一定的帮助。
如果剖腹产妈妈产后体质虚弱,有贫血或者抵抗力下降的情况,可以活动胳膊腿,在家里溜圈或者到楼下晒太阳,从简单的活动循序渐进,避免长期卧床造成下肢静脉栓塞。喂奶一般主张喂到2岁,所以产后2年期间,可以适当做一些运动。四肢、胸部、腹部运动等运动都可以,比如游泳、骑自行车、散步、踏青都是很好的选择。
喂奶一般主张喂到2岁,所以产后2年期间,可以适当做一些运动。四肢、胸部、腹部运动等运动都可以,比如游泳、骑自行车、散步、踏青都是很好的选择。如果剖腹产妈妈产后体质虚弱,有贫血或者抵抗力下降的情况,可以活动胳膊腿,在家里溜圈或者到楼下晒太阳,从简单的活动循序渐进,避免长期卧床造成下肢静脉栓塞。
进行胸膝卧位。在艾灸熏蒸结束后,妈妈要做一个胸膝卧位的姿势。所谓胸膝卧位,就是基本上类似于我们做瑜伽的时候趴在床上的一个姿势。让上半身俯趴在床上,大腿和小腿弯曲成直角,大腿垂直于地平面的这个角度,尽量把上身趴低,在这个动作的辅助下,让胎儿由于重力的作用把头颠倒下来,变成头位。我们建议,一般在30周左右,让胎位不正的妈妈在家坚持1-2个星期,每天熏蒸10-15分钟,胸膝卧位5-10分钟。绝大多数妈妈会在32周之前把胎位自行纠正过来。但是如果在家纠正胎位无效,我们就要用人为的方法或者让医生行外倒转的方法来帮助纠正胎位。在家纠正胎位的方法包括艾灸、胸膝卧位等。使用艾灸有助于纠正胎位,方法是妈妈先熏蒸至阴穴,即在小脚趾外侧趾甲角旁的位置。主要目的是通过熏蒸增加胎儿活动度,比如原来是臀位的胎儿,通过旋转臀位,让陷嵌在骨盆部分能够出来。
使用艾灸有助于纠正胎位,方法是妈妈先熏蒸至阴穴,即在小脚趾外侧趾甲角旁的位置。主要目的是通过熏蒸增加胎儿活动度,比如原来是臀位的胎儿,通过旋转臀位,让陷嵌在骨盆部分能够出来。进行胸膝卧位。在艾灸熏蒸结束后,妈妈要做一个胸膝卧位的姿势。所谓胸膝卧位,就是基本上类似于我们做瑜伽的时候趴在床上的一个姿势。让上半身俯趴在床上,大腿和小腿弯曲成直角,大腿垂直于地平面的这个角度,尽量把上身趴低,在这个动作的辅助下,让胎儿由于重力的作用把头颠倒下来,变成头位。我们建议,一般在30周左右,让胎位不正的妈妈在家坚持1-2个星期,每天熏蒸10-15分钟,胸膝卧位5-10分钟。绝大多数妈妈会在32周之前把胎位自行纠正过来。但是如果在家纠正胎位无效,我们就要用人为的方法或者让医生行外倒转的方法来帮助纠正胎位。在家纠正胎位的方法包括艾灸、胸膝卧位等。
绝大多数妈妈会在32周之前把胎位自行纠正过来。但是如果在家纠正胎位无效,我们就要用人为的方法或者让医生行外倒转的方法来帮助纠正胎位。在家纠正胎位的方法包括艾灸、胸膝卧位等。使用艾灸有助于纠正胎位,方法是妈妈先熏蒸至阴穴,即在小脚趾外侧趾甲角旁的位置。主要目的是通过熏蒸增加胎儿活动度,比如原来是臀位的胎儿,通过旋转臀位,让陷嵌在骨盆部分能够出来。进行胸膝卧位。在艾灸熏蒸结束后,妈妈要做一个胸膝卧位的姿势。所谓胸膝卧位,就是基本上类似于我们做瑜伽的时候趴在床上的一个姿势。让上半身俯趴在床上,大腿和小腿弯曲成直角,大腿垂直于地平面的这个角度,尽量把上身趴低,在这个动作的辅助下,让胎儿由于重力的作用把头颠倒下来,变成头位。我们建议,一般在30周左右,让胎位不正的妈妈在家坚持1-2个星期,每天熏蒸10-15分钟,胸膝卧位5-10分钟。
秋季天气干燥,注意合理补充水分。有时候,吃点含水分丰富的梨等也不错,或者来碗不糖的雪梨银耳羹 。此外要重视体育锻炼。天气好时,多到户外运动,积极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肺活量和抵抗力。我们平均每天最好有30分钟甚至1个小时以上达到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并要视温度增减衣物。
让成长期的小宝宝多活动是很有好处的。运动最直接的作用是促进肌肉和骨骼的发育和生长。比如抗重力位下的坐位、站立、四点支撑爬等,都可以促进自身骨骼承受适量的压力,从而促进成骨细胞的生长,骨骼的生长。运动刺激可促进身体生长激素的分泌,进而促进骨骼的生长。
新生儿期通过抚触、抚摸、哺乳、语言沟通;婴儿体操:主要是通过主动和被动的活动使小儿的身体个部位灵活起来,大人可辅助孩子的四肢,进行伸直、弯曲、向上、向下的运动;爬行训练:斜板爬、俯爬、障碍爬等,有利于脑损伤的康复;体育锻炼:当孩子能独立行走时,指导孩子做体操、散步、爬山或技巧的运动如:拍球、跳绳等;生活能力的训练:训练孩子一些生活自理能力如:吃饭、穿衣、拿放东西、游戏等。
相关词条756
联系编辑:丁笑
联系邮箱:dingxiao#pcbaby.com.cn (#改为@)
联系电话:020-6金币奖励:24个
收藏: 62次
阅读数:128398
回复数:10
最后更新于:
内容简介:产前运动有什么好处?   1.减少怀孕期间的不适:如腰酸背痛、静脉曲张等。  2.增加骨盆腔与产道肌肉的弹性。  3.减轻生产时的阵痛与缩短生产过程的时间。  4.减少产道的裂伤与出血。   产前运动的注意事项  1.室内保持空气流通。  2.使用硬板床。  3.先排空膀胱。  4.宜在两餐之间。  5.次数由少而多,动作由简而繁。  6.方法与姿势要正确。  7.有恒心。    产前做哪些运动可以帮助顺产?  会阴肌肉运动:  好处:增加会阴肌肉的韧力及控制力,对分娩及复原有重大帮助。  准妈咪动作:仰卧,屈曲双脚及微微分开,收缩骨盘底的会阴肌肉,数4秒放松,再数4秒。  次数:重覆做10次。  腹肌运动:  腹肌运动1&&能矫正腰部及盘骨的姿势。  准妈咪动作:仰卧,屈曲双膝,收缩腹部及臀部肌肉至腰部压着准爸爸的手,数5秒放松,再数5秒伸直双脚,休息一会。  次数:重覆做5次。  准父亲动作:蹲下或坐下,将手放在准妈咪腰背凹处,指导准妈咪收缩腹部之同时,要令腰部压到自己的手背上。  腹肌运动2&&有助增强腹肌及活动脊骨。  准妈咪动作:仰卧,一腿屈曲、一腿伸直。将伸直之腿向上拉,收缩侧面的腹肌,数5秒放松。  次数:两腿交替各做10次。  准父亲动作:坐下,用手按着准妈咪腹肌之两侧,指导准妈咪收缩及放松。  腹肌运动3&&加强活动脊骨及盘骨的关节,预防腰背之酸痛。  准妈咪动作:跪下,双手放在地上,手臂伸直,先抬起头,背部向下放松,然后背部尽量向上弯曲,同时收缩腹部肌肉。  准父亲动作:蹲下,一手扶着准妈咪头,一手按在背部指导准妈咪弯曲背部,及同时收缩腹肌。  脚部运动:  有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抽筋,减轻脚肿。  准妈咪动作:仰卧,双脚用两个枕头垫高。   常练&缩肛&有助分娩  女性在怀孕期间如果保持适度运动,将可以使她们的分娩时间缩短3小时;如果再加上系统的孕期知识学习,分娩时间更可缩短6小时,并且产时产后出血明显减少,顺产率大大提高。    产前运动改善孕妇四肢水肿  在正常的怀孕过程中,孕妇全身的水量可以增加6.5公升以上。其中的3公升存于母亲的血液、乳房及身体组织中,加上越来越大的子宫阻碍了下肢的血液循环。这些因素都会让下肢水肿的症状,随怀孕周数的增加而越趋严重,甚至有下肢静脉曲张出现。通常这种水肿在经过一个晚上的平躺休息后会有改善;但是静脉曲张则要到生产后才会恢复。  荷尔蒙改变、血量增加使静脉压力增加、还有静脉回流减少、静脉曲张,长时间站或坐,这些都会造成孕妇的水肿,休息后会消失或明显减轻。水肿通常发生在下肢,但也会发生在手部,可能会觉得鞋子或戒指比平日紧了许多。预防或缓解水肿可定期抬脚,采用左侧卧休息,穿弹性袜,规律运动等促进循环,一天㏄饮水帮助利尿,若为全身性水肿,应注意是否为子痫症等问题。
共获得金币 0
共获得金币 0
有视频就好了、
共获得金币 0
共获得金币 0
共获得金币 0
不错。值得学习啊,顶一个
共获得金币 0
支持,我认为你太厉害了
共获得金币 0
不错。值得学习啊,顶一个
共获得金币 0
支持,我认为你太厉害了
共获得金币 0
太谢谢了,我现在6个半月了要什么时候开始做呀
共获得金币 0
这个知识很重要。
共获得金币 0
使用(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热门推荐:
&19楼百事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
举报邮箱:育儿快速导航
产前锻炼盆底肌预防产后漏尿
核心提示:有的新妈妈在产后会出现漏尿的情况,这是盆底肌松弛导致的。预防产后漏尿,应该从产前开始锻炼盆底肌。
专家提醒:
孩子吃得多、吃得好,就一定长得高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权威告诉你,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如果吃了过多这三种食物,不但不长个,还会伤身!孩子长高一定要避免的三种食物是什么,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发送 长高 查询结果。
  约七成的孕妇有漏尿的经验。中,变大的子宫会压迫膀胱或尿道,而导致不自觉漏尿,此外,连结尿道与阴道的盆底肌在生产时会受到损伤,使产后容易漏尿。这时若不好好照护会容易引起更年期的漏尿,因此请好好训练运动,锻炼盆底肌。   产前要注意的事  怀孕中膀胱的收缩力会下降,排尿时容易无意识在腹部用力,一旦养成这种习惯就会造成漏尿。请累积尿液到膀胱蓄满为止再排尿,减少使用腹肌的力量,关注因膀胱收缩而自然想排尿的感觉。  产后要注意的事  松弛的盆底肌大概要花一到两个月的时间恢复,这段期间要尽量躺着休息,努力恢复,会阴的疼痛平息后就开始做训练运动,锻炼盆底肌。生产后一个月内用束腹或束裤束紧肚子,要注意腹肌运动,若会给盆底肌带来负担,也会变成漏尿的原因。  产前产后的运动请谘询就诊的医师,确认自己的身体状态再进行。  这些人要注意检查盆底肌负担程度  因为习惯、体质、体型及生产时的状态等因素,容易给盆底肌带来负担,有下列现象的人要积极照护身体。  习惯、体质、体型  因为,总是使劲排便;  因为工作等因素常拿重物;  长时间站立的工作;  因为常打喷嚏,或是因为常咳嗽;  身材高胖。  生产  生产经验3次以上;  35岁以上第一次生产(除外);  子宫口开了以后到生产花了5小时以上;  产下3500g以上的婴儿;  生产后过了一星期子宫还是下垂。  预防、改善漏尿的训练  锻炼盆底肌的感觉就像忍住放屁、憋尿一样,收紧阴道到肛门附近,让肛门口的肌肉变紧绷就OK。注意腰、肚子、脚不要用力。
  1.仰躺,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弯曲膝盖。以此姿势收紧盆底肌12-15秒左右。  2.休息50秒后,再度收紧盆底肌。  3.重复步骤1与2各十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育儿观点PK台
婴儿洗衣液评测
育儿频道精彩热文
育儿 相关话题
人气38256/2人气7402/7人气64554/2人气19921/5人气41243/11人气39234/2
向在线育儿专家提问
宝宝喂养、发育儿科
新生儿、儿童常见病儿科
儿童营养、心理行为儿科
请详细描述您的疑问,有助医生快速帮您解答!
只要填资料就能免费领取巧虎早教课程...
宝宝需额外补DHA?专家说吃这些就够了....
如何预防春季咳嗽
39育儿频道
扫描关注智慧妈妈微信
有的新妈妈在产后会出现漏尿的情况,这是盆底肌松弛导致的。预防产后漏尿,应该从产前开始锻炼盆底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肌肉恢复期 有氧运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