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员为什么要塑造职业化的仪表cba不算职业化

为什么我大湖北竟然没有一支职业化的CBA球队?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这些回帖亮了
湖北美尔雅 记得这个队99-00赛季,湖北美尔雅男篮通过升级成功参加了CBA比赛,但因资金不足和球队磨合问题,该队仅维持了一个赛季,最终只获得了第十一名降级。降级后的湖北队再没有回到CBA。湖北男篮为中国篮球输送了大量人才,其中便包括张勇军。2003年7月,东莞男篮成立,而湖北男篮正是东莞男篮的前身。
湖北美尔雅 记得这个队99-00赛季,湖北美尔雅男篮通过升级成功参加了CBA比赛,但因资金不足和球队磨合问题,该队仅维持了一个赛季,最终只获得了第十一名降级。降级后的湖北队再没有回到CBA。湖北男篮为中国篮球输送了大量人才,其中便包括张勇军。2003年7月,东莞男篮成立,而湖北男篮正是东莞男篮的前身。
东莞马可波罗是湖北班底
大安徽同问
全运会的时候。
湖北队都不是自己出的人。
顾全是荆门的吧
我苦逼河北找谁说理去
23个省区,16支球队,没办法分到每个省,更何况,我广东省就占了三个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都去高考了
我大内蒙也没有
广西jr哭晕在厕所……广西人这么热爱篮球,竟然cba没有一支球队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安徽没有cba没有中超连中甲也没有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万幸有中乙@
河南人那么多,貌似也没有吧
河南人在西安,懂得jr都懂,多想看一场正规的比赛啊
引用10楼 @ 发表的:
23个省区,16支球队,没办法分到每个省,更何况,我广东省就占了三个
还有两个大城市没上呢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1楼 @ 发表的:湖北美尔雅 记得这个队99-00赛季,湖北美尔雅男篮通过升级成功参加了CBA比赛,但因资金不足和球队磨合问题,该队仅维持了一个赛季,最终只获得了第十一名降级。降级后的湖北队再没有回到CBA。湖北男篮为中国篮球输送了大量人才,其中便包括张勇军。2003年7月,东莞男篮成立,而湖北男篮正是东莞男篮的前身。
一句话总结:没钱,没氛围。
书读的少,不好意思,比较随意@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399人参加团购118.00元&239.00元
9人参加团购160.00元&249.00元
183人参加团购269.00元&499.00元
404人参加团购249.00元&499.00元
160人参加团购109.00元&299.00元
272人参加团购139.00元&499.00元
1080人参加团购289.00元&599.00元
15人参加团购288.00元&699.00元
408人参加团购189.00元&249.00元
20人参加团购239.00元&499.00元
722人参加团购338.00元&1299.00元
304人参加团购239.00元&390.00元CBA职业化篮协为何不放手?一张图就看懂了_CBA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CBA职业化篮协为何不放手?一张图就看懂了
看了这张图,你就懂了CBA职业化改革篮协为何不愿放手
  新浪体育讯  文/ 体育BANK公众号
  继今年年初姚明牵头欲成立中职篮公司的消息传出以来,此事近期又有了新的进展。4月8日,姚明与中职篮董事长助理严晓明、北京首钢俱乐部副总经理袁超三人一同与篮协相关领导会面,进一步谈判,商讨CBA的经营权问题。但目前比较尴尬的局面是,由18家CBA俱乐部组成的中职篮公司的内部尚未形成真正的合力、利益统一体。据相关报道,本应由18家入股球队各出资250万元进行企业注册的费用,当前只有5家认缴,其它大多数球队都处于观望状态。
  当前,无论是关于姚明联合18家俱乐部成立中职篮公司自身的条件和状况还是来自篮协等其它外部因素的影响,多数人对中职篮公司的前景并不看好,他们或认为在现有体育体制下中职篮公司获得CBA的联赛商务权和推广权的可能性很小,阻力很大。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CBA的产权属于国有,联赛的所有权属于国家,而这与将成立的中职篮公司公司法人的私人产权相对立。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性看待CBA是姓公还是姓私的问题呢?
  无可否认,CBA从诞生至今,产权属性一直属于国有资产,公有制占主体。但目前以篮协(篮管中心)为主要管理主体的CBA在资金来源上都已经脱离财政支持,也就是说CBA在生存上自负盈亏,不需要花政府的钱。这是1995年CBA实施职业化、市场化改革的结果。
  一提到体育的市场化、职业化,我们往往会联想到世界职业篮球运作的典范NBA,其实单纯地将NBA与CBA运行模式进行简单的比较是不恰当的,原因是NBA是完全由私人出资、私人运营,CBA则是私人出资(也有部分国有企业)、由公共部门来运营管理,这里出现了在体育领域独有的国有资产悖论:即CBA是由私人出资为主的国家资产。这与国有企业的商业模式不同,国有企业是国家出资,按照企业私人部门的管理方式运营。
  换言之,国有企业是国家出资、花国家的钱,盈亏跟企业的员工没有直接关系。但CBA不同,CBA的投资主体是以私人为主,联赛的盈亏直接关系到CBA投资人的切身利益。问题是,由于历史的原因,CBA联赛投资人的利益始终未能得到尊重。因此,当前CBA的问题不是CBA姓公还是姓私,而是如何对投资人的利益、私有财产进行法律上的保护。
  我国现行的《宪法》中都有关于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规定。但问题是,无论是现行的CBA联赛委员会,还是即将成立的中职篮公司都存在着独立的法人资格以及获得与之相匹配的事权(联赛商务权和推广权)问题。
  也许有人会质疑,如果中职篮获得了CBA联赛商务权和推广权,改变了CBA官办公有的属性,CBA的私有化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赛事安保,特别是本赛季CBA总决赛爆发了球员与球迷之间的不当冲突。
  其实,职业体育产品的属性从来都不是完全的私有化,也带有一定的公共产品属性,毕竟职业体育赛事在观众参与人群上具有明显的集聚效应特征。关键在于,公与私的边界。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政府部门与体育组织之间呈现公私“二元对立”的关系,即公私之间的边界比较清晰。
  原因是政府在公共事务管理上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在具体的大型赛事上,政府往往会通过一定补贴、税收减免的手段来帮助和支持职业体育的顺利运行,促进行业的发展,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职业体育球队也是当地城市一张有力的名片,官员也很希望通过类似能够引起公众注意的赛事来赢取更多的选票支持,美国的纽约路跑协会每年要举办很多场专业和业余的路跑比赛,政府可能没有直接的资金支持,但政府部门所提供安保和交通管制方面的服务就要超过几百万美元,这其实是在间接地支持体育比赛。
  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CBA的产权属性是不是国有,而在于政府对待职业体育的观念转变,以及政府在职业体育当中的职能定位。其实,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我们国家的很多部门都在尝试管理方式市场化、固有资产私有化的改革思路,但实践证明并非所有的行业都适合市场化和私有化的发展方式,例如比较典型的医疗行业就不适合走市场化的道路,目前我国医药行业的恶性竞争、疫苗悲惨事件的发生、医生无节制的开药导致看不起病等都跟市场化改革的错误理念有关。
  但体育行业不同,尤其是作为体育产业主体核心部分的职业体育,则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CBA职业化、市场化的本质是法治化,即通过法制手段来保障私有财产,从这个层面来讲,作为CBA投资主体的各家俱乐部不应该是篮协或篮管中心等官方色彩公有性质浓重部门的附庸,而应该成为推动体育产业健康发展、提高赛事专业化运作水平、改善管理下来的主体,这种主体地位必须及时获得法律上的认可。
  另外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姚明牵头将要成立的中职联公司与盈方公司和篮协即将成立的CBA联赛公司有何不同?
  有些CBA球队对中职联公司的发展仍然持有观望的态度,可能会怀疑:该公司与盈方公司并无太大差别,甚至在联赛运营管理、商务资源开发上都难以比及拥有12年CBA运营经验的盈方公司。笔者以为,姚明成立的中职联公司与盈方公司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中职联公司是投资人自己成立的公司,获得联赛资助的经营权应是顺理成章的事,这与自己孩子自己管是一个道理,总是依靠雇保姆或委托他人,而且在一些权力上还说不了算,这与古代皇宫里的太子出生就被抱走,皇妃不能抚养自己孩子的封建腐朽制度无异。因此中职联公司取代盈方公司是经营权回归投资人的一个重要标志。
  而在CBA公司与中职联公司的关系上,笔者以为合并不是最优的解决办法,其实篮协牵头成立CBA公司与姚明领衔的中职联公司的本质区别在于在股份上有没有篮协参股。众所周知,在国内所有运动项目上资金来源最广、最丰厚就属篮球和足球。篮协和足协管办分离举步维艰,职业联赛独立化的困难都在于“私和公”之间存在着资源和资金上的竞争关系。而这种竞争的过度和对资金的渴望往往会导致多方利益相关者 “合作”关系的缺位。
  其实,篮协或篮管中心通过职业联赛的收入所得多数都用在了青少年的人才培养和女子篮球的发展上,青少年培养是为了国家队的后备人才,女子篮球联赛受关注度小、市场化程度不高、商业价值有限,需要国家层面的扶持。因此,中职篮成立后的可行办法是与篮协签订一份合约,可以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来支持青少年、女子篮球运动的发展,而不是以篮协(篮管中心)参股、主动权决策仍在篮协手中的半管办民形式。当下,中职联的首要目的是拿回属于自己的权利。
  中国足球改革、中超公司的失败都在与此:2012年2月中国足协特别代表大会通过了“职业联赛管办分离方案”,设立了由中国足协、地方协会、俱乐部、中超公司和特邀社会人士参与的职业联赛理事会和执委会,全面负责职业联赛的运营和管理,在理事会下设立执行局,从此独立管理、组织和运营联赛。这样的管办分离办法虽然可以听取各方意见,但联赛具体的管理部门仍属于中国足协内部机构,真正的决策权力仍在足协。
  也就是说,理事会和执委会并未成为独立于中国足协的运营主体,其权利缺乏章程和制度的法律基础。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姚明牵头将要成立的中职篮公司(独立的法人资格)并与中国篮协不断沟通争取联赛独立的经营权意义重大,中职篮公司如果成立并获得独立的法人资格(在法律上得以确立)和联赛的运营权,对于CBA的管办分离将是实质性的一大步,其作用和力度甚至将超过《足改方案》在足球领域的管办分离进程。
  职业体育从外在来看各家俱乐部之间是一种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但从整个联赛的长远发展和内部管理手段来洞悉,各家俱乐部彼此应是合作的关系。只有合作才能形成利益统一体,才能产生联赛的规模经济和正效应。而那13支球队的老板会有这样的胆魄和力推改革的信心吗?中国篮协和篮管中心会有管办分离的决心和真心吗?我们还不得而知!
文章关键词:
收藏&&|&&&&|&&打印&&|&&关闭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CBA职业化与NBA差距多大_百度知道
CBA职业化与NBA差距多大
我有更好的答案
天,这么多答案居然没有提到身体素质的问题!?CBA与NBA球员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差异是非常巨大的(我没有夸张,一点点都没有.....)NBA球员普遍来说后卫的卧推84KG算达标,前锋则是要126KG。而深蹲,硬拉等综合力量水平的数据则更高,CBA中国内的绝大多数球员跟人家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你想想,同样身高体重的两个球员,技术也差不多,但是一个球员的力量水平对抗水平远远高于另一方。你说这球怎么打....近年来国际大赛上中国队的成绩不好不坏,排名很尴尬就与球员对抗能力差,力量不足有很大的关系。对抗能力差在赛场上的直接体现就是:对方球员一逼抢我方球员脚下就绊蒜,对方球员内线一夹击我方的球就很难打进去.....那只能仰仗外线的准度,外线一失准内线攻不进去,输球也就成了必然。ps.某些方面上我并不同意@杨半仙的观点。CBA确实没劲,打地精彩的基本上都是外援。这句话纯吐槽,我们还是很支持自己国家的联赛的。pps.听说佛山队有一中锋郑准2.10m+的身高被身单打一个黑人后卫,顶了半天硬是没挤动人家。这是当地发生的事情,我听说之后顿时压力很大啊~
采纳率:73%
我们的CBA打不赢他们的高中队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他曾让CBA接近真正职业化,只可惜被继任者全盘毁掉他曾让CBA接近真正职业化,只可惜被继任者全盘毁掉口水哥说体育百家号在CBA23个年头的历史中,李元伟绝对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这位北京体育大学篮球专业硕士毕业的高材生,在2003年至2009年初担任国家体育总局篮管中心主任,他在任期间,中国男篮2次打入奥运会8强,一次世锦赛16强,女篮奥运会前四,CBA正式开启职业化。李元伟最大的成就(后来成为遗憾)是制定了《中国职业篮球联赛改革与发展十年计划》,也就是著名的 “北极星”改革计划,在这份远景规划里,李元伟的方向和目标清晰而准确:对联赛进行改革创新,力争用10年时间把CBA联赛打造成为世界级的职业篮球联赛;发展CBA品牌;培养和造就一批世界级篮球明星;使CBA成为亚洲最好的职业体育联赛;为中国国赢得更多国际赛事奖牌;让CBA成为有盈利的、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联赛。而这其中最大的举措,就是在赛季取消了CBA升降级制度,进而实行了南北分区赛制。在此之前,CBA只有12支球队,常规赛实行双循环主客场制,季后赛采取三局两胜,决赛则增加为五局三胜制。满打满算,杀进总决赛的球队一个赛季所打的比赛也只有32场,即便是扩军到14支的赛季,也只增加了4场比赛。而在李元伟构想的南北分区赛制中,与NBA赛制极其类似:CBA将按球队地理位置进行南北分区,分区内部进行主客场四循环赛制,南北区之间仍维持主客场双循环。如此一来,常规赛的轮次由过去最多时仅26轮,扩展到了多达38轮。季后赛首轮之后是南北分区排名赛,包括决出南北分区冠军。根据规则,南北分区各自前4名进入淘汰赛。淘汰赛首轮的对阵是上半区[北4VS南1、北2VS南3],下半区[北1VS南4、南2VS北3],最后是半决赛和总决赛。虽然当时由于南强北弱,出现了北区冠军淘汰赛首轮就惨遭出局厄运的尴尬,但从比赛效果来看,球员们得到了更多比赛的锻炼机会。CBA常规赛积分榜,场次明显增多而在赛季,CBA常规赛场次更是激增到了42场。按照李元伟的设想,CBA才是中国篮球的主体,只有联赛健康有序并具备强大的造血功能,中国篮球才会在世界篮坛有一席之地。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而在推行了南北分区,比赛场次增多,俱乐部为了应付联赛,也愿意起用更多的年轻球员,加上当时对于CBA品牌的着力打造和对篮球文化的重视,CBA联赛已经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势头,总决赛江苏与广东的交手更是精彩纷呈惊心动魄。当时无论是球员教练还是俱乐部投资人和媒体都对CBA联赛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当时由盈方负责的赞助商方面也对CBA持乐观态度,表示愿意更深更广地与CBA联赛展开合作。CBA常规赛积分榜然而在CBA的发展过程中,联赛与国家队的博弈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由于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在金牌至上的畸形价值观作用下,联赛的健康发展也必须让位于国家队的战绩。如果长期集训能确保国家队在大赛中取得佳绩,牺牲若干年的CBA,对于国家体委的诸位负责人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在他们的心目中,中国男篮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才是一等一的目标。而在领导们的印象里,CBA并非什么高水平联赛,多打几场少打几场是无所谓的事,与其如此,还不如增加国家队集训更加重要。虽然李元伟也据理力争,但“官大一级压死人”,他最终也只能无奈接受现实,在北京奥运会之前的和两个赛季中, CBA赛制上重新倒退回过去的双循环赛制,如此一来,常规赛生生减少了112场比赛。CBA联赛的新赛制刚推出就削减,也招致了球迷的质疑、赞助商的愤怒和CBA自身巨大的损失,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置身事外逍遥自在,而中国篮协不得不背起所有的锅。更加可笑的是,世界各国篮球职业联赛的时间一般都是在10月底至第二年的6月左右。而在这段时间里集结的中国男篮,根本没有参加高水平国际比赛的机会。而缺少比赛的长期集训,对球员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就连当时在NBA打球的男篮领袖姚明和男篮主帅尤纳斯也对此表达了强烈的质疑,在小巨人看来,联赛缩短之后,国家队也许会在短期内得到一些帮助,但这是以牺牲中国篮球发展的基础为代价的。而时任中国男篮主帅尤纳斯的质疑更是直截了当:“如果你想提高中国篮球的水平,就必须提高中国联赛的水平,必须对CBA做很大的改革。”但遗憾的是,当时的姚明和尤纳斯并没有多少话语权,只有成绩才是那些官员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北京奥运会最终以中国男篮闯进八强宣告“圆满”完成任务,虽然这也成了姚明在奥运会舞台上的最后绝唱。而奥运会刚刚结束,李元伟就迫不及待再次重启了被耽误了数年的CBA南北分区计划。当时CBA已经扩军到18支球队,如此一来,重启南北分区之后的常规赛场次猛增到50场之多,加上季后赛,那个赛季比赛数量是CBA历史最多的一季。只可惜,随着2009年的1月李元伟退休,新上任的信兰成“大刀阔斧”将他的前任耗尽心血致力打造的“北极星”计划全盘推翻。他首先取消的便是南北分区并缩减赛程,所有的参赛球队将恢复传统的双循环赛制,整个常规赛也从50轮被缩减到了34轮,联赛的周期也从6个月被压缩到了4个半月,本处在正轨的职业化路线一夜回到解放前。赛季CBA积分榜,场次只有32轮信兰成这样做对CBA的伤害是巨大的:首先,赛程压缩让CBA的职业球员(除了少数国家队球员之外)面临大半年的休赛期,而CBA本身并没有NB夏季联赛那样系统的休赛期联赛,球员训练基本要靠自律,很难持续保持较高的竞技状态,国手与非国手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联赛的供血严重不足也导致国家男篮无人可用。从天津亚锦赛决赛惨败伊朗,到2013年亚锦赛78-96惨遭中华台北队大逆转遭遇39年最耻辱一败,再到2014年釜山亚运会复赛不敌日本无缘四强,信兰成上任的这些年,很好诠释了竭泽而渔,杀鸡取卵两个成语的含义。中国男篮惨败中华台北而值得庆幸的是,信兰成终于退休了,以姚明为首的新篮协走马上任,由于信某人已经刷新了中国篮球的下限,姚明起码不会比他做的更差,我们对CBA、对中国篮球的前景还是要保持乐观态度。只是李元伟的“北极星计划”何时能重新散发光芒,就不得而知了。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口水哥说体育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80后,主业媒体评论员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CBA真别看不起中国足球——职业化程度论
丛八一连败到困扰整个CBA体育局干政问题,这个基本上成为现在整个CBA的通病,除了职业化程度比较好的广东球队以外,还有几经倒手的几只球队,从江苏到一些地方球队不同程度都有这个问题。当然八一队就是重灾区。
话分两头,开始扯中国足球,中国足球的确不争气,如果列举中国足球令人恶心的程度大家可以把写出来的布条绕银河系几圈了。
其实CBA也有足够的理由BS中国足球,中国篮球队都在8-12之间徘徊,我们有姚明,有易建联,有孙悦,我们有亚洲第一的联赛,我们的篮球队比日本足球队更有底气喊出脱亚入欧。
中国足球职业化的路程中只有一点,是可以鞭打中国篮球的,就是引以为傲的职业化程度,这点上CBA都不可比的。
在某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喊出,请CBA学学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地方体育局请离职业队远点吧,因为有个投票协会已经堪比足协了,CBA学学足球联赛转会市场真正职业化吧。
其实足球的潜藏百孔之下,可以看到唯一的闪亮点,就是职业化,我真的没听过鲁能队打职业联赛要有全运会的压力,固然会准备,我也没听过国安要怎么踢球,由北京某局局长告诉某队员(当然谢亚龙的叉腰肌那是中国的足协的问题),我也没听说过转会一个球员是强制购买,就算是对方俱乐部没有挂牌另一个俱乐部也能买走。
当CBA把足球职业联赛拉下几万里的时候,回头看看,足球职业联赛的确在唯一一个方面吧CBA拉的很远。。难道不是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要打造职业化形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