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昭通彝良荞山婚礼田坝池塘天气预报明天有雨吗?

彝良县荞山乡政府附近的公交站:
附近1公里内没有公交。
彝良县荞山乡政府附近的公交车:
附近1公里内没有公交。
自驾去彝良县荞山乡政府怎么走:
请输入您的出发点,帮您智能规划驾车线路。
终点:彝良县荞山乡政府
出行提醒:彝良县荞山乡政府在彝良县荞山乡卫生院附近(西南方向348米左右)。
彝良县荞山乡政府附近的热门地点
从医院到彝良县荞山乡政府有公交吗?
从彝良县荞山乡政府到地铁站多长时间?
|(<span id="adam)
请问一下,我在彝良县荞山乡政府,有直达去银行吗?
我的看法(20-2000个字)请勿发表反动,色情,暴力等信息
前往论坛发布你的想法!
看这里的人还关注了…
玉泉路193号对面
昭通市昭阳区
昭通市盐津县
昭通市镇雄县
连云港市海州区
昭通市镇雄县
昭通市相关链接海坝村_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海坝村
海坝村微信扫码加入不能扫码?点这复制
彝良县荞山乡海坝村
简介:海坝村距荞山政府所在地10.00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34公里。东邻底武村,南邻双河村,西邻小草坝,北邻官房。辖等21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7978户,有乡村人口3772人,其中农业人口3772人,劳动力143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214人。全村土地面积7.76平方公里,海拔1,650.00米,年平均气温11.00度,年降水量860.0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435.32亩,人均耕地0.68亩,林地3,229.00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37.8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63.25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村支书(兼任村主任):赵德斌&村民小组或自然村:海坝,小沟,二坪,沟口请大家在微信QQ群转发(长按并复制虚线框中文字与网址):海坝村网址http://www.yigecun.com/cityfild/showcun.aspx?id=9289EFA5CCDD4C7B
海坝村图片
海坝村人名录周正军,余国钊,政峰,孙政峰,余辉兵
海坝村留言现在的农村龙王改潮的电表安装不好我们现在有关部门可以去走走看看谢谢你们公路太差了现在还是泥土路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做点什么,谢谢电力设施太差了,高压线还用木电杆,而其太随意!
如何找到海坝村?
1、在网上搜索“一个村”或向微信任意一个群发送一个村网址:yigecun.com 并点击。
2、依次点击: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海坝村,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找到全国范围内想要找的村镇。
3、在微信中长按并识别最上端的二维码即可关注海坝村微信。
海坝村网站使用说明
1、网站上部:“写简介”可以修改简介;“发布图片”可以发布与本地相关的图片或带有图片的信息;“留言板”可以发布或查看留言,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2、网站下部:“人名录”可以发布或查看本地人名;“图片集”可以查看本地图片;“发布消息”可发布与本地相关的消息。
3、网站头部:“用户”可以注册成为用户,也可以查看所有用户。
注意事项:发布重要内容请先打好底稿且不要重复发送;涉及个人隐私请用李某张某等代替,请勿侮辱他人;寻人问事请留下联系方式以便联系。/&&&&云南省彝良县荞山镇中心学校紧急招募志愿者支教
扫码分享到微信
云南省彝良县荞山镇中心学校紧急招募志愿者支教
荞山镇则麦小学新校点
荞山镇田坝小学
荞山镇海坝小学
荞山镇双河小学
荞山镇官房小学
荞山镇官房小学
荞山镇官房小学课间劳动
荞山镇蒿枝小学
荞山镇底武小学
荞山镇则麦小学老校区简介/彝良县
彝良位于云南东北部,与昭阳区、大关、盐津、镇雄接壤,境内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高达18亿吨,其中小发路片区优质无烟煤被誉为世界煤炭“王中王”储量达2.4亿吨;有丰富的铅锌资源,初探储量157万吨,预测储量1000万个金属吨以上,初步判断属特大型铅锌矿床;有的硅矿资源,储量高达80亿吨以上,品位高达98%、99%,甚至达99%以上;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可开发水电装机40万千瓦;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特别是小草坝天麻品质优良,享誉全世界;有较好的旅游资源,是罗炳辉将军的故乡,有大量的红军二六军团过彝良的历史遗存,有滇东北片区最大的森林绿洲小草坝省级风景名胜区。
历史沿革/彝良县
彝良县委政府大楼夜景据《彝良县地志资料调查表》:“彝良在昔为乌蒙部所领之易良蛮部地,易亦作益。元置芒部路军民总管府,领益良州,即其地也。命名‘彝良’,盖取良善之意耳。”1913年置县。2000年,彝良县辖3个镇、15个乡:角奎镇、牛街镇、洛泽河镇、新场乡、毛坪乡、龙街苗族彝族乡、奎香苗族彝族乡、树林彝族苗族乡、发达乡、荞山乡、海子乡、钟鸣乡、两河乡、龙安乡、小草坝乡、龙海乡、柳溪乡、洛旺苗族乡。
2001年,全县辖3个镇、10个乡、5个民族乡:角奎镇、洛泽镇、牛街镇、新场乡、毛坪乡、发达乡、荞山乡、海子乡、龙安乡、两河乡、钟鸣乡、小草坝乡、龙海乡、龙街苗族彝族乡、奎香苗族彝族乡、树林彝族苗族乡、柳溪苗族乡、洛旺苗族乡。
2006年,撤销毛坪乡,其所辖发界村委会划归角奎镇管辖,所辖毛坪、簸以、献鸡、笋叶、太平、龙潭、大寨、虎丘、岭东、雄块10个村委会划归洛泽河镇管辖,镇政府驻原毛坪乡大寨;撤销新场乡和发达乡,其行政区域并入角奎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角奎角镇管辖原角奎镇、新场乡、发达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毛坪乡发界村委会,镇政府驻地不变。
2012年3月彝良上报了撤销小草坝、龙安、龙海、荞山、钟鸣、、两河7个乡建制,相应设立镇建制的请示,同年9月经省政府同意撤销7个乡建制,相应设立镇建制,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日经彝良第23次县委常委会议同意重启撤乡建镇工作并顺利推进,截止同年5月底已完成了7个乡的撤乡建镇工作,并相应举行了建镇挂牌仪式和颁发了新公章,彝良原12乡3镇的建制,撤乡建镇后变成了5乡10镇的建制。
行政区划/彝良县
区划详情彝良辖角奎、、洛泽河、海子、荞山、龙安、两河、钟鸣、小草坝、龙海10个镇,柳溪苗族乡、洛旺苗族乡、龙街苗族彝族乡、奎香苗族彝族乡、树林彝族苗族乡5个民族乡,下设137个村(居)委会,2939个村(居)民小组。区划沿革2000年,彝良县辖3个镇、10个乡、5个民族乡:角奎镇、洛泽河镇、牛街镇;新场乡、毛坪乡、发达乡、荞山乡、海子乡、钟鸣乡、两河乡、龙安乡、小草坝乡、龙海乡;龙街苗族彝族乡、奎香苗族彝族乡、树林彝族苗族乡、柳溪苗族乡、洛旺苗族乡。
2006年,撤销毛坪乡,其所辖发界村委会划归角奎镇管辖,所辖毛坪、簸以、献鸡、笋叶、太平、龙潭、大寨、虎丘、岭东、雄块10个村委会划归洛泽河镇管辖,镇政府驻原毛坪乡大寨;撤销新场乡和发达乡,其行政区域并入角奎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角奎镇管辖原角奎镇、新场乡、发达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毛坪乡发界村委会,镇政府驻地不变。
2012年3月彝良上报了撤销小草坝、龙安、龙海、荞山、钟鸣、海子、两河7个乡建制,相应设立镇建制的请示,同年9月经省政府同意撤销7个乡建制,相应设立镇建制,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彝良原12乡3镇的建制,撤乡建镇后变成了5乡10镇的建制。&
经济/彝良县
综述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20.9亿元,增长15%。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6.3%、25.3%和10.8&%,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36∶36∶28,调整为34∶39∶27;完成财政总收入2.94亿元,达10028万元,增长23%;财政支出7.55亿元,增长4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6亿元,增长131.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89元,增长14.8%;农民人均纯收入2001元,增长22.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95%。农业200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13亿元,增长25.35%。粮食产量14.6万吨,增长7.02%;收购烟叶516.5万公斤,实现收购产值7107万元、烟叶税1564万元、均价13.76元/公斤,分别增长14.8%、53.56%、53.63%和33.85%,完成畜牧业产值4.23亿元,增长34.06%。营造核桃7万亩、竹子5万亩、天麻菌材林2万亩、漆树1万亩、花椒2.5万亩。工业2008年工业总产值15.2亿元,增长21.61%。原煤产量165万吨,实现产值7.5亿元,分别增长35.91%和85.7%;铅锌原矿25万吨,实现产值3.14亿元;发电量2.8亿度,实现产值7000万元,分别增长11.23%和27.27%。
自然地理/彝良县
昭油公路过境。年均气温17℃,年均降水量960.7毫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豹、猴、方竹、银杏、红杉等。矿产丰富,有铜、煤、铁、铝土、大理石等。地形地貌。全县地形东西窄,南北宽,自南向北倾斜,大部分地区被河流切割成侵蚀山地,最高海拨2780米,最低520米,分为河谷、二半山、高山区三种地貌类型。境内有洛泽河、白水江和田黄河三大流域,其中洛泽河、白水江两大河流均属长江上游水系,过境长度分别为75.6公里和27公里。
气候特征/彝良县
全县气候差异大,垂直差异明显,总的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但从河谷到高山区可细分为: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4个气候类型,西南部高温少雨,较多;东北部多雨潮湿,日照较少。年平均气温13.4℃(县城17℃),降雨量774.6毫米;相对湿度72%;日照1320.3小时。土地资源&彝良土地类型有土类6个,亚类10个,土属23个,耕地土种45个,自然土种17个。土属多,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在6个土壤类型中黄壤土最多,占土地总面积的38%,水稻土最少,占0.14%。有耕地608655亩,基中水田31605亩,旱地57705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19%和94.81%,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16亩。矿产资源&彝良境内矿产资源种类多,品位高。已发现矿产30种,已探明14种。煤、铅、锌、铁、硫铁矿、大理石、石英等矿产储量较丰富,另有少量铜、锗、镉、银、水晶、磷、玄武岩分布,其中石英矿储量23亿吨,居云南首位;煤储藏总量15.9亿吨,其中被誉为煤炭“王中王”的小发路优质无烟煤初探储量7000多万吨;铅、锌储量104.32万金属吨;铁储量4700万吨。&矿产地129处,其中,中型矿床3处,小型矿床15处。
1、铅锌:全县已探明的铅锌资源储量为157万吨(33.2万金属吨),金属含量高,且含银、镉等贵重金属元素。铅锌矿的分布比较集中,集中在193平方公里内,预测远景资源储量可达1000万吨,主要分布在洛泽河、龙街等乡(镇)。铅和锌均为国民经济建设中重要的有色金属,铅由于有良好的柔软性、展性很小的延性,加上它在干燥空气中不易发生变化,以及盐酸、硫酸仅作用与铅表面形成保护层等优良特性而广泛地应用于制酸、冶金、电器、橡胶、玻璃、陶瓷和国防军事等多种工业;锌则因为它在干燥空气中不起变化,在潮湿二氧化碳窖中生成碳酸薄膜保护层和易于制成多种合金等特性而在镀锌、油漆、颜料、染料等行业中倍受青睐。全县当前已探明的铅锌矿,原矿含Zn≥28%,氧化铅锌矿≥30%,含Pb≥10%。并且共生矿多,伴有银、镉、锗、镓等重要经济价值元素。
2、无烟煤:全县煤炭资源丰富,煤种是无烟煤。在15个乡(镇)均有分布,主要户煤地集中与洛泽河、牛街、龙安、小草坝、荞山等乡(镇)。根据云南省煤田地质勘察院《云南省彝良县煤炭资源评价》合适的资源量,全县预测煤炭资源总量59753万吨,其中石炭纪优质无烟煤资源量达39226万吨。小发路矿区优质无烟煤被誉为世界煤炭“王中王”,已探明的储量(B&C级)为651万吨,预测资源量为24429万吨。据权威部门检测论证,小发路矿区5煤层为特低质、特低硫、特高热值、特高固定炭的优质无烟煤,在国内及世界上均为罕见,可以与国内享有盛誉的太西煤(宁夏汝箕沟无烟煤)相媲美。小发路矿区无烟煤含固定炭80-90%,水份≤0.9%,灰份≤6%,发热量≥8500大卡/千克,全硫≤1.2%。
3、硅矿:县内硅矿(石英矿)质地纯,品位高,储量80亿吨,属云南之首;其中两河、奎香、钟鸣等地储量较大。矿石含SiO2-98.33%,Ar2O3-0.4%,Fe2O3-0.34%,CaO-0.11%,MgO-0.04%,P2O5-0.02%,TiO2-0.004%,K2O-0.005%,Na2O-0.01%。硅石矿是钢铁工业、工业和建材工业的主要原料,可生产高纯度石英砂、硅微粉、结晶硅、碳化硅、75#硅铁、95#硅等半成品原料,高纯石英砂可生产高级玻璃及玻璃制品;硅微粉可用于食品、化妆用品、光导纤维、光学仪器、电子、半导体、电脑、军事、航空等领域;硅铁是钢铁生产的必需原料,结晶硅、碳化硅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4、铁矿:县内奎香境内有丰富的赤铁矿,铁矿储量5500万吨,含量为Fe-48%,SiO2-13.39%,AL2O3-7.1%,FiO2-0.24%,MgO-2.28%,CaO-2.7%,P-0.88%,S-0.42%。另外,龙街、荞山、小草坝、龙海等其他乡(镇)也有分布。大部分铁矿品位高,有害元素低,易于开采和利用。水能资源&彝良是昭通市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县之一,县境内有大小河流150多条,开发条件好,经流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河流17条。总径流面积1850.4平方公里,径流量17.4亿立方米,平均比降6.4‰,平均每平方公里面积产水60.1万立方米。以洛泽河、白水江和田黄河三大干流的水能储量最大,其中洛泽河水系发源于贵州省威宁县境内的草海,总经流面积439平方公里,河长145.2KM,年径流量8.98亿立方米。
根据水利部门对全县水电资源的规划,彝良县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为86.76万千瓦,可开发量为34.725万千瓦。共规划电站197座,总装机容量34.725万千瓦,年发电量193755万度。由于特殊的地理地形和气候条件,多数河流河床坡度较大,流域降水集中,规划新建电站引水沟渠较短,较高,沿江沿河也是交通网络较为畅通的区域,因此,电站的单位建设投资较为经济,全县规划电站平均投资是4500元/千瓦左右,水电站建设条件相对优越。[1
彝良在矿产资源与水能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一致性,为矿电结合开发打下了基础。该县优质无烟煤、铅锌等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洛泽河、白水江流域,其与水能资源分布基本一致。洛泽河流域的铅锌矿产储量达到总量的80%以上,优质无烟煤炭储达无烟煤总量的70%以上&,特别是当前已经形成的铅锌开发能力都紧靠洛泽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64.178千瓦,可开发量14.69万千瓦;白水江流域和田黄河流域的硅石、有烟煤炭的储量达总量的50%以上。矿产、水能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一致性,是彝良资源的最大。矿产是重要的资源,重要的生产资料,电力特别是水电是可以永续利用的产业,优质矿产同优势水能的良好结合,成为彝良县选择矿电结合模式,实施矿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冶金、化工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先决条件。生物资源&该县生物资源品种多,开发潜力大,主要的有天麻、魔芋、竹笋等,其中最具特色、发展前景最广的是小草坝天麻。当前已开发出的系列产品有天麻胶囊、天麻饮片等。小草坝天麻驰名中外,彝良县已被誉为世界天麻原产地,天麻的种植主要集中分布在龙安、小草坝、两河等乡镇。当前种植面积近13000亩,产量近250万公斤。新鲜天麻市场价为50-100元/公斤,干天麻市场价格为200—600元/公斤。小草坝天麻个大、肥厚、饱满、半透明,质地实、无空心,品质优良,药用价值为世界一流,是昭通天麻的代表,也是云南天麻的代表,素有“云天麻”之称。1950年,在云南省举办的农产品展销中,彝良小草坝天麻获得奖。彝良小草坝“野生天麻酒”、“精装野生天麻”于1993年在“食品专家鉴定会”分别获金奖和银奖。
据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云南中医学院的分析检测,小草坝天麻的天麻素、无机元素和氨基酸含量明显优于省外主要产地的天麻。天麻素平均含量为1.13%,每克天麻微量元素锌、锰、铜的含量分别为28.96微克、37.17微克、10.54微克;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含量分别高达0.92%、0.91%、0.30%。天麻是我国名贵中药材,又是绿色保健食品,因其特殊的药理和保健作用,故声誉不在冬虫夏草、三七、人参之下。其作用被归结为“三抗、三镇、一补”,即“抗癫痫、抗惊厥、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天麻主要有四大治疗作用:即对神经中枢系统的镇静、抗惊厥和镇痛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强心降压作用;有耐缺氧作用和增强免疫力作用。旅游资源&奎香红军长征纪念碑具有独特的红色、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是罗炳辉将军和时代英雄徐洪刚的故乡,&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境内有小草坝原始森林、海子坪万亩竹林等自然风光。小草坝省级风景名胜区,面积达108平方公里,有各类野生动物1200余种;海子坪竹海旅游景区面积达40多平方公里。牛街古镇历史悠久,民族民间文化底蕴深厚。在旅游资源类型组合中,生物景观类72处,占24.57%;水域风光类15处,占5.13%;地文景观类33处,占11.26%;历史遗迹类38处,占12.97%;民族风情类34处,占11.60%;古建筑类17处,占5.80%;天象景观类6处,占17.41%;城乡风光类20处,占6.83%;商品购物类51处,占17.40%;休闲求知健身类7处,占2.39%。在《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所列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74种中,我县就有59种,占79.73%。
县的旅游资源类型组合较为有序。彝良历史文化辉煌灿烂,凝聚古今,尤以红二、六军团在此酝酿、展开了长征途中著名的“乌蒙回旋战”,现代英雄辈出,享誉神州,因而、英雄主义革命纪念地红色旅游主特征极为突出,形成了彝良旅游的一大特色;小草坝风景名胜区以形态各异的瀑布群与茂密的森林植被相互辉映,森林瀑布经管的主体特征十分明显,构成了彝良旅游一绝;伫立于白水江畔的千年古镇——牛街,又以奇特的地理位置和古老的民居民俗文化形成了江南水乡的韵味;江南园林式的陇氏庄园、雨龙山广阔的大草原、险峻多姿的洛泽河大峡谷,配以美丽、善良、勤劳的苗、彝民族,了一幅无比惬意的画卷,民族风情的风格较为突出。
社会事业/彝良县
交通和邮电&交通运输平稳发展。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783公里,增长2.29%。全年完成货运量43.90万吨,实现货物周转量3112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1.42%&和10.59%。完成客运量145.7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9806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9.80%、10.00%。邮电通讯事业较快。全年邮政通讯业务总量3978&万元,比上年增长33.58%。年末固定电话(含小灵通)用户9329部,比上年减少53.64%。移动电话用户58100户,比上年增长18.57%。报刊期发数0.82万份,增长2.50%。教育事业&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县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1748人,比上年增加3590人,增长12.75%。其中初中在校学生28573人,增长13.22%。全县在校生&79667人,比上年增加403人,增长0.51%。学龄儿童入学率98.2%,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0.4%。
人情风俗/彝良县
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约占苗族总人口的50%)、湖南、云南、广西、海南等省(区)。其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区。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出产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除此,还蕴藏着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原先无民族文字,2&0&世纪5&0&年代后期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苗年”、“四月八”、“龙船”节等。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苗年”、“四月八”、“龙船”节等。详情请进入苗族城,让你耳目目睹一个神奇的民族……
节日彝良县主要是春节、花山节。过春节,不焚香、不烧纸、不放鞭炮、不守年。正月初一,妇女争着背(挑)“旱水”,中午,小孩上山烤肉吃,青年男女唱歌、吹笙,妇女姐妹在一起织花带。花山节,又称“跳花坡”、“耍花山”,是苗族传统的盛大节日。县城以北的苗族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过节,县城以南的苗族在农历五月初五或七月十三日过节。每逢节日,传统活动有跳芦笙舞、对歌、摔跤、斗牛、骑马、射箭、穿衣绩麻等。届时各地的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一路吹着芦笙、短笛来到花山场。未婚男女青年在花山上以情歌互对,寻找自己的意中人;有的老人唱古歌,怀念祖先;有的亲友相会,饮酒谈队。基督教传入后,县内花山节活动除保留原来的对歌、骑马比赛、穿衣绩麻等传统节目外,新增了篮球、足球、田径等体育运动项目。
饮食:境内苗族多数居住在高山、二半山区,以玉米、马铃薯、养子为主粮,少数居住在河谷地区,以玉米、大米为主食。杂粮还有燕麦、大麦、杂豆、小麦、大豆等。家庭多数设有火塘,沿火塘边放3块石头,成三角形,安上锅就可以煮饭,煮后石头搬开,就烤火。也有用绳子将一长木钩或铁钩栓好悬挂在火塘上方,将锅挂在钩上煮饭的,火力大时,往上移动,火力小时往下移动,习称“升降锅”,部分至今沿用。炊具、食具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改变而改变,1950年前曾使用的木柯(水瓢)、马构(木勺)已消失。
膳食:喜玉米、麦子制成炒面。接待客人时,若是等辈喜扭饭(劝饭)。肉食多以猪肉为主,其次是羊肉、鸡肉、牛肉。习惯吃大片肉:肉片约一指厚,巴掌宽,称“巴掌肉”。杀猪请客(称吃刨汤)时兴带份肉,来客不论大人小孩均有一份肉。走时用竹箴或枝条穿成串或装入竹篼内各自带回。蔬菜以本地所产为主,多喜食红豆酸菜汤。喜饮酒。凡喜庆佳节,娶妻、嫁女、招待宾客,来回都以三道拦路酒,都以酒敬献。敬酒时,用牛角、羊角或苏门类令角(俗称山羊角)斟酒,先敬主宾或长者,再对在场者从右至左依次敬献,边敬边唱酒礼歌。
住房:1950年前多为“千脚落地房”或“权权房”,均为草木结构。前者将野竹、树条用藤子编扎成栅栏作“墙”,上盖茅草、树叶成屋。后者用带权木桩栽于地下作柱,按需要,有3排柱2间,也有4排柱3间的。安上擦木和橡条用茅草或竹叶盖上,四周用竹条或杂草围拦。房屋普遍为人畜共用,用木条拦隔,牛、羊、猪关1间,人住1间或2间。
土墙房:县城以南少数苗族住土墙房。房墙一般呈长方形,用粘土务紧筑成,山墙不封尖,两端各栽一丫形长柱,上搭房梁,两侧安上模子、橡条,再在橡条上铺垫条盖草成屋。多数时在平墙上开一道门,门用竹条编成。县城以北少数苗族住串架结构房,房顶盖杉树皮、竹梢,极少数盖瓦。1950年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苗族的住房得以改善,土木结构、石木结构、串架以瓦房增多,一些经济富裕的苗族也修起了宽敞明亮的钢筋水泥结构平房。
服饰:县城以南的苗族男穿白色麻布对襟长衫,无领,无纽扣,腰系“抄带”(带状腰带),脚穿草鞋,1967年前男子部分留长发,盛装时以黑蓝毛线掺于发内梳辫盘于头上,再用黑、红、黄3色毛线扎牢;女穿白色麻布对襟短衣,下着白色蓝花百榴裙,腰系“抄带”,缠挑花裹腿,脚穿藤编草鞋或谷草草鞋。盛装时,外披用红、黑毛线在白布上织成的锦衣,锦衣背心处配一绣花方巾,上缀数根彩带拖至脚后跟,彩带下系铜钱、线球或小铃铛。已婚妇女梳成锥形发簪,用一竹箴扣于头上。信仰宗教的妇女为平誓,挽成螺旋状,用一豪猪杆作替。1950年后,服装、衣料随着社会物质发展变化而变化,除保留自织衣料外,棉、麻、丝绸、化学纤维及毛呢衣料已进入苗族家庭。县城以北的苗族,男穿自织染成蓝色麻布大襟长衫,头包青布帕子,绿丝带系腰,妇女着二马驹上衣,喜青、蓝色。穿百折裙,裙长及膝,膝下绑腿,头包青帕,胸前有围腰,围腰靠腔部悬垂许多蜡染手帕及自织花布。盛装时,头戴有8块做成的头饰俗称“八大块”,苗语称“帕聪”。青年男子穿制服。
婚姻:1950年前,苗族的婚姻多为男女自由选择,请媒为证。通过赶“花山节”、“踩月亮”、“游方”等形式情爱。双方同意后,由男家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按苗族习惯,提亲只能在农历初一至初六、十一至十六期间,过十六则禁止提亲。女方父母同意后,过一段时间,男方在每人陪同下,带着酒、鸡、炒面到女家谢亲,女家设宴款待。1年后,男家请媒到女家商量婚期,一般都以苗历狗、猪月(农历六、七月)为吉期。定好日期后,女家要为姑娘备办嫁妆。姑娘要为新郎做1套衣服、1块雀罩。婚期到,男家组织迎亲队,新郎由陪郎、媒人等陪同去女家接亲。接亲队人数视女方礼品多少而定,去单不去双。接亲要带上10-15公斤小米做的1个大粗粗、猪肉、酒、鸡蛋、两对鸡等礼物,如富裕之家要带上1头猪、1头牛、1只羊送给女家。接亲的人在女家住一晚上。
第二天女家请女青年送亲(请单不请双)。出发前,新娘家要为新郎举行“穿新衣”仪式,新郎要给为其穿新衣的女方亲友送礼物,称“手价”,一般给鸡蛋、钱。多少不等。出嫁姑娘在众多亲人的簇拥下上路,一路吹吹唱唱,行至中途,新郎家派人送来午餐。离新郎家二三公里处,新郎的亲妹和堂妹及众多女青年来迎接。至家门,众宾客出门迎接,新娘由女伴陪同住进男家。这一天,男家办酒宴款待来客。亲友来贺,一般送粮食、酒及羊肉等。客人们围坐火边喝酒吃肉,吃祀粗,吹芦笙,歌舞不止。次日,送亲友“歇脚”,第三天,送“送亲友”,新郎家送给每人一份“钱脚”。新郎的亲妹或堂妹,每人需送1只鸡。新婚夫妇择日回门,岳父母送给母家畜或母家禽1只。部分地方还有“抢亲”的习俗,一种是男女,女方父母不同意,男方请几个人在花山节或赶集时将女子“抢”走,事后再请媒到女家说合。一种是女家父母均同意,也行“抢亲”的,是一种形式和礼仪。踩月亮:一寨男青年再月圆时节月光明亮的夜晚,吹着芦笙到另一寨寻找女青年交往叫踩月亮,苗语叫“踩月光”。男女青年聚集一起,常以对歌方式选择意中人。如情投意合,便互赠礼物,以示定情。倘若小伙子们吹过3遍芦笙后,姑娘们仍没动静,则说明她们已经有自己的意中人或不喜欢这些年轻人。这些男青年就应自动离开,否则就是不礼貌。
游方:农历正月初一起,未婚男青年吹着芦笙游村串寨,去寻找他们的意中人。各寨未婚女青年则凑份合伙做饭食招待。常游一月始返。部分地方叫“吃平伙饭”。苗族也有依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1950年,男家仍办酒席宴客,兴“挂红”,给新郎、新娘披红挂彩、送“压红钱”。县城以北部分苗族仍有“竹根亲”的习俗,再陪送姑娘出嫁时,姑娘家用一棵连根带须的小竹,让送亲人一同送到男家,以示永远相爱。
丧葬:县城以南苗族丧事不做道场,不搞仪式。禁吹笙歌舞。杀羊招待乡亲默默安葬,人死一律装棺土葬。一家有丧事,全寨相帮。实行坟墓头朝东、脚朝西的横葬。县城以北办丧事设坛祭灵,吹笙歌舞,击牛皮鼓。部分地点烧纸钱,下跪磕头,挂坟飘。1950年后,少数地方改横葬为直葬,富裕者竖有墓碑。县城以北苗族仍保持杀猪宰牛祭亡灵的习俗,有的还请道士作法为死者超度。彝族&聚居地带群山耸立,河流纵横。高山深谷中散布着许多湖泊和平坝(盆地),构成优美的自然景观。彝族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等。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彝族,受到广大彝族人民的接受和拥护。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6&种方言。彝文是一种音节文字,至今使用&。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药学等许多著作以及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彝族还有自己的历法。彝族音乐富有特色,舞蹈多与歌唱相伴。传统工艺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颇富民族特色。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彝良彝族的节日
节俗:传统节日有火把节和十月年春节、清明、端午、中元、中秋等节日,与汉族节俗相同。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为火把节。傍晚,男子手持火把,走出家门,汇集于野外,挥舞火把,或相互争夺火把欢闹、歌舞,围观群众呐喊助威。&十月年:农历十月初一为十月年。一些地方把春节叫大年,十月叫小年(称彝族年),要祭祖。先请毕摩杀1头小猪,然后将它和1只装有祖先灵魂(用羊毛挽成的许多小圆团)的木盒,抬到供有祖宗灵牌位的岩洞里,摆好祭品,由毕摩念诵经文,焚化冥用的车马、炊具和纸钱,祭奠祖先,俗称“送岩洞”。此俗今已不时兴。
彝良彝族的风俗
饮食:粮食主要是玉米,其次是马铃薯、荞子和燕麦。鲜嫩可以烧食或掺少量黄豆磨粗粗和汤把吃。春节前,家家户户都要做玉米甜酒,少数人家还用玉米烤烧酒自饮或用以待客。粮食产量中仅次于玉米的马铃薯,多喜用火烤食,有的加工成淀粉或制成片晒干贮存,食用前用油炸脆佐食。荞子的吃法和玉米相仿,喜吃苦荞,认为甜荞不养人,也用荞子做凉粉吃。燕麦油气重,吃起香,多做成炒面食用。肉食和蔬菜基本与汉族相同。成年男子和老年妇女多吸山烟,经济条件好的吸卷烟。
住房:彝族大都以姓氏聚居,村寨多选在旁有茂密树林和广阔山野牧场的山坡上。寨与寨、户与户用树木枝条编成篱笆隔开或互相连接在一起。1950年前,多为草顶土墙房,其次是石墙房和“串架房”。依各地建筑材料情况确定。住房多为3间,外观呈“凹”字形,中间堂屋供“天地君亲师”位,并作打玉米、豆子、麦子之用。左右两间,上有木板或竹木条铺成的楼,堆放粮食杂物,房间内用木板等物居中隔开,里屋作寝室,外屋设火炉、火塘做饭、取暖,接待亲友。住房侧有畜肮、厕所,都比较。1950年,草顶房多改为瓦顶,土墙房减少,石墙房增多,有的已住上砖墙瓦房。
服饰:1950年,除土目、地主外,一般家庭地男子,中老年头包帕子,上身着白、蓝色麻布长衫,系青色腰带,下穿麻布灯笼管裤,俗称“八幅裤子”,脚穿草鞋,身披羊毛披毡。青年上穿对襟短衫,系大白腰带(从腰至胸),下穿宽脚裤。妇女头包青丝帕或白、蓝布帕,身穿“吊四柱”&青、蓝色大襟长衫,领口、肩部、胸部、袖口用彩色布条或花边镶嵌,前后衣脚挑绣图案、花纹。未婚女青年再裤脚上镶有花边,脚穿绣花鞋,栓绣花飘带围腰,戴耳环、手镯、戒指。1950年后,除奎香、树林、海子等地妇女穿彝族服装外,其余与当地汉族服装基本相同。
婚姻:历史上,彝族同姓不通婚,各支系之间不通婚,经济地位悬殊不通婚,与其他民族不通婚,姨表亲禁婚,同民族同支系姑表亲优先结婚。
婚姻习俗有:
烧鸡吃:彝语称“阿曲祖”,表示公开承认婚事。据传,彝族每办妥一桩大事都要“烧鸡吃”,留下鸡卦作信誓凭证。男方要给女家父母带去一对(旧制)小布作,然后女方用1只鸡在翅膀上扎上布条让起带回,布的颜色表示女方的喜爱,男方就照此备办衣服、被褥送到女方家。送财礼:彝语称“肘贺”,是双方再次协商婚事。有钱的土目、地主送钱多,行礼时要鸣炮,向女方家族敬酒等。普通家庭则量力而行。
迎娶:男方请迎亲队伍由“押礼先生”带队到女方家接亲。“押礼先生”披着披毡带上两角酒先进女家门,女方事先安排几人站在大门外“打”押礼先生(彝语称“打喜母”),有的泼水,有的用竹竿或木棍打,直到押礼先生瞅准时机冲进堂屋,打泼方止,迎亲队伍随即进入。晚饭后,押礼先生要给老人装烟敬酒,唱“酒礼歌”。给青年人斟酒时,有的将酒喷到押礼先生的脸上、眼里戏闹,直到押礼先生寻机逃离为止。次日早饭后,由新娘的舅父、哥、弟等内亲陪送到新郎家,新娘或坐轿或骑马,或张伞步行。将到新郎家时,送亲队伍在离新郎家稍远处回避休息,待新娘进入洞房后,新郎家再派人迎接女方家陪送者入筵席。送亲者将要离别新郎家吃最后一顿饭时,要设法“偷”碗及其他餐具,然后将其打碎,称为“打口嘴”,以求今后夫妻布吵嘴,和睦相处。&60年代后,包办婚姻逐渐减少,自由婚姻及外族通婚增多。许多封建习俗也被革除,操办婚事都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量力而行,布互相攀比。
提亲:由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彝语称“扶菊”。去时带酒和其他物品。物品的种类、数量视男方家庭贫富而定。女方同意否,不明盐。若让媒人将礼品带回,表示不同意;若收下礼品酒表示同意。此后,男方择期到女方家“奠酒”,表示告知先灵,子孙已与某家订婚。
丧葬:清代以前,彝族多行火葬,后逐渐改为棺木土葬,砌坟墓,部分树墓碑。一般都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道士先生泽日期安葬。通常有以下:
喀红贝(铃铛舞):又名跳脚,事纪念先祖不畏艰苦的踩路精神。由几个青壮年男子手持1串马铃,在死者灵前边唱边跳。来历有两种说法,其一,彝族先民在迁徙时,经过的地方没有路,全时野草、藤蔓、荆棘,走在前边的引路人要用双脚踩出一条路来。其二,彝族先民在南迁时,一路上既要踩路,又要不断与敌人作战,由于人马死亡较大,甚至连首领野牺牲了,可剩下的人并不屈服,他们继承先烈遗志,取下马脖子上的铃铛,用手摇响迷惑敌人,表示人马继续在浩浩荡荡前进。
指路:毕摩用彝文念经,其中的“仇举”或“脚母”是给死者指路,指向祖宗生活过的地方去。境内彝族所指的方向是彝良→昭通→威宁→东川→昆明,也有指向彝良→镇雄→威宁→东川的。
招灵:是道场法事的最后程序。送葬中,摇将死者的灵魂招回。认为人死后有3个灵魂,1个在祠堂,1个看坟,1个回到祖宗生活过的地方。招回的1个放在竹筒内,供在祠堂或室内墙上。未婚女死后,所招之灵不能供奉家中,只能置于深山野外。
禁忌:涉及生产、生活、伦理、道德各方面,其中关于妇女的禁忌尤多。如夫妻不能直呼其名。儿媳妇和公公不能对面就座,不能同桌用餐,也不在丈夫同宗长辈的男性旁边坐。男子忌讳从晾晒的妇女裤子下走过。小辈不能在长辈面前翘二郎腿和敞开衣裳。粮食或做熟的饭掉在地上,不能用脚去踩等等。现多已消失。
民间歌舞&有丧葬歌舞,婚礼歌舞(酒礼歌),反映生产劳动的“木苏舞”(撒麻舞)。这些歌舞的节奏缓慢,音调低沉。配与唢呐、月琴、二胡等乐器。吹唢呐有业余和专业两种。属专业性的,一般为男青年结婚时,新郎的姐夫等亲戚出资聘请前往吹娱,以助婚事热闹。
手工工艺:主要事刺绣、纺织。刺绣、纺织技巧的高低事评价妇女本领的标准之一,所以,妇女从小九学。刺绣的&花纹图案一般为花草、蝴蝶、鸟、兽。大都绣在鞋上、飘带末端、衣服边沿、枕头逃两端、小孩帽上、背小孩的“背杉”套中部等。纺织是用羊毛、火麻、家麻做原料,从纺线、织布到成衣,大部分工序都由妇女完成。现衣料以棉布、化纤布代替,纺线织衣的极少。
树神崇拜:选择1棵古树崇拜祭祀。如海子新场的“盘龙树”,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周围几十里的人都要来赶“盘龙会”。有奠酒的,烧香化纸的,磕头跪拜的,杀猪宰羊献牲的,在树上栓红布条的,还有用红毛线在树上勒绕几下后栓在小孩颈上的,以求“神树”保佑。
择龙脉:新宅基选址及寻找葬地都注重“龙脉”和向山。认为龙脉和向山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家庭贫富、子孙祸福。
祭白龙:俗称赶“白龙会”。据称,祭白龙就会风调雨顺,避免灾害。各地举办的形式各异,如梭嘎由陇毕摩主持。清晨毕摩就到陇家念经宰羊,同时用1只羊在背上架鞍驮上两只小竹箩,逐户收玉米花,参加人跟在后面闲闹。由完后就赶到青冈岭一棵树下宰杀,羊皮、鞍架、竹箩扔下山洞,羊肉就地煮吃,餐后白龙会即结束。
家祭:几乎每个家庭都在堂屋内后墙正中设置神位。神位中部横放1块木板,香炉放在上面,上部正中几个大字是“天地君亲师”位,横额为“昭穆宗祖”,还有对联,一般由道士先生书写张贴。逢年过节,供桌上摆放许多供品,要在神位下烧香、烧纸,跪拜祭奠祖宗。除夕日,还要在地上撒些松毛(叶),供桌前方两只脚上各缆1根顶端有权的盐肤木(俗称敷烟木),高出桌面1米左右,在权上放1横木,形似道门。
灵筒祭:为了敬奉先祖,不少家支在房后山坡上建有。祠堂供有灵筒一祖先的灵魂。灵筒用10~12厘米长的竹筒制成,内装有茅草根或白花燃草根代表祖灵,用羊毛及红绿线分别捆扎妥当(红线代表男性死者,绿线代表女性死者,羊毛表示盖垫之物),竹筒装入小箴箩内,供在祠堂台板上。未建祠堂的,将小箴箩悬挂在堂屋上空。一般通过一次祭祀之后,将第一台前5代的箴箩送入深山大管人迹罕至的悬崖绝壁之上,又将下台5代升至上一台,下一台又安放新5代。悬挂箴箩(竹筒)的,挂满5代之后,照次送出。
基督教信仰:70年代,部分彝民开始信仰基督教。到1990年,彝族信教户225户,信徒709人,占全县信徒总数的9%。信徒主要分布在树林、奎香、龙街等10各乡20个村。最多的奎香圆包包教会,有信徒293名。
风景名胜/彝良县
洛泽河大峡谷&彝良洛泽河大峡谷距昭通市60公里,其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复杂,起伏明显,沟河纵横,属强侵蚀中高山峡谷地形,地壳上升,洛泽河剧烈下切,相对高差1500多米,山高坡陡,地形陡峻,喀斯特地貌发育,横断面呈“V”形或“U”形缓谷,一般平均坡度35—45度以上,斜坡上有大小不等的缓坡台地。本区域属河谷型温暖湿润气候带,冬春温暖,夏秋炎热,无冰冻现象和冻土层,年平均气温16.0℃,最高气温40.0℃,最低气温—4.0℃,年降水量800毫米。洛泽河流经洛泽河镇、角奎镇、龙安乡、钟鸣乡,汇入关河。
“洛泽河”——即格闹河至岔河段,有140余公里的水路,河内有丰富的鱼类。两岸悬崖峭壁,有云南第二高瀑,约落差300米的洛泽河瀑布(俗称飙水岩)。陇氏庄园盘踞于河畔锅圈岩之颠,犹如一座古堡,易守难攻。俗称“罗三老爷家”的城堡遗址就在猫猫山上,猫猫山,雄居河畔,扼守进昭之关口,其势千仞绝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两岸居住有苗、彝等少数民族,民风纯朴、浓郁。洛泽河大峡谷锅圈崖上原有悬棺。整个洛泽河大峡谷两岸悬崖峭壁上有猕猴、岩羊等,各种神话传说在洛泽河峡谷中此起彼伏、代代相传。牛街古镇&牛街夜景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牛街,位于云南省彝良县城的东北部,距县城78公里,介于川滇边界,交通便利,是彝良的“北大门”。商业繁荣,至今有着“小香港”的。牛街人的勤劳、勇敢,“返古”变局,更素有“小江南”之美景,使得外来游客一去不忘牛街---千年古镇牛街古镇始建东汉时期,初兴明朝洪武,鼎盛清朝乾隆。因逢农历的牛、羊日赶大、小场,而得此芳名。故曰,“拉不完的昭通货”在这里集中、“填不满的叙府城”从这里启运,至今仍保留商业重镇“小香港”的美称。到此能充分体验到“上云南,下四川”奇特的地理现象、蜀国文化和古滇文化交相辉映的美好感受。
人世沧桑,时移事易。如今仍保留完整的明清时期所建的街道两条、木竹质结构“串架房”民居400多间;赋有地域特色建筑风格的“吊脚楼”、“四合院”、中西交融的名院豪宅还有十于处,它们的建筑风格迥异、布局合理、工艺精湛、文化韵味深长;十多个祠堂、会馆、庙宇大都建于乾隆年间,只有观音堂仍香火旺盛。
“牛街花影摇明月,白水棹歌伴夕阳”。镇内小桥流水,林木荫郁芬芳,处处绿波荡漾,家家临水入影;古老的街道上,渔夫唱晚,灯火闪耀,酒香飘逸、佳人出没,俊男靓女桥上倾情。人处其间,恍然桃源琼瑶,不知是人在画中游,还是画在心中移。优良的传统习俗、良好的道德、美味菜肴、文化艺术在这里得到继承;咏诗作对、绘画雕刻、手工艺品散布在街坊庭院;吹拉弹唱、戏曲歌舞弥漫于古镇上空;良好的风水环境、区位优势、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众多的才子佳人在祖国各地建功立业。因牛街是多元文化的古镇、更是出才子佳人的古镇,若君有多余的时间,不妨随兴到一四合院的老宅里,与抽着叶子烟、脸上布满沧桑的老人摆摆龙门阵,你将和老人一起在青烟袅绕中沉浸、感怀在一段美妙的故事里。拖姑梅陇氏庄园&陇氏庄园位于县城南部,龙街乡窝铅村境内,坐落于雄奇险峻的“锅圈岩”之上,距县城40公里。“陇氏庄园”始建于清乾隆,再建于清末民初,再建历时二十多年方竣工,占地30余亩,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策划人陇维崧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再建造庄园时,他不但研习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还亲自到川蜀、江南、中原内地考察参观,取各地之长,集各地之锦,融会贯通,精心策划,建造工艺十分精美,不惜重金从四川、江浙延聘技术工匠建造。庄园布局合理、风格迥异,工艺精湛,文化韵味深长,是一件高品味的。
庄园以江南园林格调为主,并存土司署衙和封建地主庄园格调,二大建筑群风格各异,而又交融共处、浑然一体。
庄园用色也很有学问,以淡黄、褐黄、赤黄色为主色,极少使用凝重的墨黑、朱赤、深蓝、纯白等凝重色,鲜明的色调。给人一种清温的感觉,既不清凉也不喧热、既不华贵与不寒碜。景色相衬、和谐安详,突出了园林的主题。
石雕、木刻、泥塑等各种图案、图腾、典故,在墙壁坊楼随处可见。工艺精巧栩栩如生,典故百出,寓意深刻。太白酿酒,八仙过海、鲤鱼跳龙门……白菜、仙桃等等。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图画。成百上千幅图案塑雕,大概是策划、设计、施工最显水平、费时最多,耗资最大的部份。之所以建成历时二十年的原因,也是庄园能达到高境界文化、艺术品味的直接原因。
诸多的楹联、匾额,更是文化的直接反映,有名家诗词书画,有显贵的题赠,既反映了庄主的显赫家世,也表现了主人交游的文化领域层次。据说:“岁岁平安”几个大字为慈禧之笔,令人叹为观止。
陇氏庄园设计独具匠心,建造工艺精湛,文化艺术品位高,充分体现多元文化共生,又巧妙地相互交融浑然一体,其文化含量大大超过许多地处闹市规模宏大的建筑,诗词书画令人赞叹。悠悠岁月,已风化了它的部分英姿,大部分建筑已坍塌,瓦碎屋漏,楹联、匾额或遭破坏、或遭盗窃,所剩无几。人去房在,民族文化的精品归了人民。逢盛世,人民安康,磅礴乌蒙的彝民子弟到此寻根问祖,络绎不绝,并且成了游人又一休闲、考察、参观旅游的好去处。海子坪自然保护区&海子坪自然保护区是1984年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以保护天然毛竹林、水竹林、罗汉竹(邛竹)林、小熊猫等野生动植物、天麻生境等为主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彝良县东北部洛旺乡中厂村,地处滇、川边界,与四川筠连、昭通市镇雄县、威信县接壤,距彝良县城160公里,海拔米之间,活立木总蓄积量11.50万立方米。
保护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珙桐、古老工艺竹种罗汉竹和世界驰名的观赏竹种方竹等。其中:毛竹0.7万亩,21.44万株,最高达15米,胸径14~18厘米;水竹1.05万亩。有一级保护动物娃娃鸡、红腹锦鸡、白腹锦鸡、白鹇锦鸡、大鲵鱼(娃娃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熊猫;国家三级保护动物黑熊、野牛等。
走近竹山,未曾赏竹人先醉。纵横交错、绵延起伏的方竹、罗汉竹,枝横云梦、叶拍苍天、千姿百态、斑斓夺目;参天入云的毛竹、水竹,满山遍野、玉影清风、叠锦堆秀、郁郁葱葱、苍翠欲滴。风吹竹摇,如千顷碧波、涛声阵阵、似山洪咆哮。
竹山中,被称作“鸽子花”的珙桐树是植物活化石,花季时,似一只只欲展翅高飞的白鸽,随处可见。四季常青的阔叶水青树,高大挺拔,遮天蔽日。各种飞禽穿梭林间,争相啼鸣,热闹非凡。
竹山四季迷人。春暖,竹叶青青,幽兰芬芳,蜂飞蝶舞,杜鹃啼血;盛夏,绿浪滔滔,云雾袅绕;金秋,枫山红叶,雄奇苍莽;隆冬,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小草坝风景名胜区&“天麻甲天下”的小草坝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彝良县城的东北部,距县城29公里,距昭通市103公里,面积163平方公里,区内有朝天马省级自然保护区一个,横跨两县四乡——彝良县、盐津县,小草坝乡、两河乡、龙海乡、庙坝乡。森林覆盖率达78.6%。
小草坝省级风景名胜区是大自然的杰作,集原始森林、河流、奇峰、奇石、溪涧、瀑布、池塘、石林景观及苗、彝民族风情为一体,以雄、奇、险、幽、秀取胜。不仅植物、生物种类多样,且珍稀动、植物繁多,计有高等植物1200余种,野生脊椎动物96种。有珙桐、水青树等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9种;省重点保护植物5种;有椴木、南方红豆杉等国家珍贵树种10种;有黑熊、猕猴、红腹锦鸡等国家保护野生动物16种。具有观赏性、趣味性、科考、探险、休闲、娱乐的景观多达600余处,散布在13条大小河流之上,隐藏于密林之中。如:渴驼饮泉、银河飞瀑、天门鸽树、刀梁险道、燕岩石峰、懒汉澡塘、仙女浴池、白鹃戏狮、万佛奇洞等等。其千峰万刃、深谷溪涧、瀑布叠水、云雾弥漫的景色构造了既有四川九寨沟的神奇又有湖南张家界的婉约意境;蜚声海内外的小草坝天麻、朝天马神奇美丽的传说、“凝是银河落九天”的牛角岩瀑布、更唤起人们的美好遐想。,春赏花、十里花溪美不胜收;夏观瀑,瀑布叠水流连忘返;秋采红叶,五齿枫林溢彩纷呈;冬踏雪,雾淞冰挂景色醉人。小草坝,是自然造化赐予人类最美丽的乐土,是充满诗意的“人间仙境”,是我们回归自然的精神逸园,是旅游者首选目的地之一;小草坝水墨般的山水风光是旅游资源的精华和集中代表,将以其鲜明独特的吸引力而成为21世纪云南旅游业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罗炳辉纪念馆&罗炳辉()彝良县角奎镇偏坡寨人,1929年参加革命,历任红军第六军二纵队司令员、十三军军长、九军团军团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淮南军区司令员、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等职,1946年病逝。1989年,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确任罗炳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3位军事家之一,是云南唯一的一位无产阶级军事家。
彝良罗炳辉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座落在依山傍水、风光倚丽的将军山上。1989年,彝良县派出专人到全国各地收集罗炳辉将军生平事迹的、图片,1991年在县城建成罗炳辉事迹陈列馆(后称罗炳辉将军纪念馆)并向社会开放。馆舍共3层,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展室聘请专人设计,分为四个主题,即:矢志从戎争自由,赴汤蹈火建奇功,千里江淮扫敌顽,血洒疆场炳青史。展室文字资料126幅,图片资料205幅,汇录罗炳辉将军生平事迹的书籍7种版本,革命文物33件,罗炳辉铜像一尊。整个展馆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陈列完整,并专门配备了素质较高的讲解员。1997年4月,纪念馆被云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11月,罗炳辉将军纪念馆被中宣部确定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近几年来,历经几次不断修缮,纪念馆环境整洁优美,规章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罗炳辉将军纪念馆全年免费向社会各界开放,每年接待县内外参观人士约5万余人次。罗炳辉将军故居&罗炳辉将军故居位于彝良县角奎镇阿都办事处偏坡寨自然村,距彝良县城15公里。1987年国家拔专款在原址按原貌重建土木结构草房3间,坐北向南。面阔14米,进深7米,面积120平方米,另划有保护范围2001平方米,修有文物标志碑等。日竣工后正式对外开放。罗炳辉17岁离家从军前在原址,陈列有罗炳辉在家时使用的生活用具。保护范围内有罗炳辉高祖罗凤鳌墓,父亲罗守清、母亲黄氏墓,妻子李风桂墓,以及《罗炳辉祭父文碑》。
1986年10月,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云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平楷烈士故居遗址&刘平楷烈士故居遗址位于县城东正街11号,原为其父光绪十八年(1902)所修,占地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余平方米,由前后两幢房屋及天井、花园组成,两房均为木石结构,通面阔12米、通进深7米,一底一楼,单檐悬山顶,建筑坐北向南,南面临街。1950年后,改作它用,几经兴废现仅存遗址。日,彝良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徐洪刚事迹展室&徐洪刚:1971年3月出生于云南省彝良县洛旺苗族乡,1990年12月入伍,1993年7月入党。历任班长、排长、副指导员、指导员、教导员。1999年9月入南京政治学院进修系学习,2001年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1993年被某集团军荣记一等功,同年12月24日,被济南军区授予“见义勇为的英雄战士”荣誉称号;日,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见义勇为青年英雄”,并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日,受到江泽民主席和军委领导的接见,江泽民题词:“向徐洪刚同志学习”、李鹏、刘华清、张震等领导同志也亲笔题词,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向徐洪刚同志学习。1994年11月被评为全国第五届“十大杰出青年”,1997年7月当选为党的十五大代表。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400多篇,1999年3月加入河南省作家,同年3月与人合著诗画集,2001年1月出版诗集《生命礼赞》,在日,中央电视台及省、地、县一行40余人组成的剧组到洛旺乡,拍摄歌颂英雄徐洪刚的电视剧《乌蒙骄子》、《家乡人民与你握手》。原居住房屋里陈列着生产生活用具、徐洪刚及家人获各级党政军和有关部门的奖状、奖旗、奖品等。
彝良美食&/彝良县
彝良名特菜肴及小吃:桐子叶粑粑、猪儿粑、廖家灰包炸洋芋、羊肉、红烧米线、白水江清汤连鱼、黄粑、连渣闹、豆花、豆豉巴、腊肉炒豆豉巴、血豆腐、天麻气锅鸡、坨坨肉、盖碗肉、牛肉炒面、腊肉胡豆饭等。[3]巴、腊肉炒豆豉巴、血豆腐、天麻气锅鸡、坨坨肉、盖碗肉、牛肉炒面、腊肉胡豆饭等。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42次
参与编辑人数:21位
最近更新时间: 14:15:02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彝良荞山道场上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