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结膜炎,治慢性中耳炎的偏方 还能愉快地游泳吗

游泳前应做哪些防护措施远离疾病(图文)
  游泳是夏季最好的运动之一,但游泳方式不当或防护措施做得不到位,容易出现急性结膜炎、皮肤病、中耳炎和游泳肩等疾病。怎么正确预防游泳常见的疾病?
  耳朵:专用耳塞防耳道进水
  有人游泳后会出现耳朵疼,甚至伴随发烧等症状,这可能是患上了急性中耳炎。
  初学游泳的儿童,常会出现呛水情形,而儿童的咽鼓管发育还未完善,不像成年人的咽鼓管长而成角,对呛入的水能起一定的阻碍作用。所以一旦呛水,水里的细菌就很容易经过鼻腔和鼻咽部逆行到咽鼓管继而蔓延至中耳腔黏膜,导致其水肿感染,引起中耳积液、阻塞,流出分泌物(俗称&脓&),这就是急性中耳炎。
  游泳后如果没有及时擦干耳朵,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细菌繁殖,也易导致耳道炎和骨膜炎,进而引发中耳炎。
  预防:尽量不要玩跳水动作,避免呛水;游泳时用游泳专用耳塞,预防耳道进水;或使用鼻夹防呛水;游泳上岸后把头侧向弯并单脚跳跃,这一动作可帮助排除耳内积水,保持耳内干燥。另外近期做过鼓膜置管,鼓膜切开等耳部手术者不宜游泳;感冒、鼻窦炎、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者也不宜游泳;游泳过程中如果出现鼻部或耳部不适,应立即休息,不适症状没有缓解的要及时就医。
  眼睛: 游泳后滴眼药水
  游泳后有人会出现眼睛红肿,眼屎多,眼睛发红流泪等症状,这其实是得了急性结膜炎,即&红眼病&。
  游泳会导致结膜炎主要和眼睛无法适应泳池里的水有关,泳池里的水需要用漂白粉消毒,漂白粉里所含的氯会导致泳池里的水偏碱性,而正常的眼结膜更适应偏酸性的环境,一旦接触偏碱性的泳池水,眼结膜就会出现酸涩感。而且泳池的水里有些细菌或病毒是氯无法杀灭的,这样在眼结膜的酸碱平衡被破坏的情形下,抗病能力就会下降,泳池水里的细菌就趁机入侵眼睛,引起眼睛发炎,出现眼睛痛、流泪等症状。
  预防:游泳时建议佩戴密封性好的游泳镜,尽量避免眼睛接触到泳池里的水,不过泳镜没有办法百分百阻挡池水进入眼睛,因此游泳后要滴眼药水,选择可防细菌或防病毒的眼药水。另外如果眼睛有痒、红等症状时,不可进入泳池。
  肩膀:下水前热身运动
  游泳后如果出现肩部不舒服,而且不适症状在夜间表现为尤其严重,就可能是游泳过度造成的。这一症状在医学上有个名称,叫&游泳肩&,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包括静息痛、运动痛、夜间痛及活动障碍等。
  人体肩关节的稳定和活动都是依靠&肩旋转袖&,而肩旋转袖是由肌肉加筋腱组成的,正常状态下此关节活动畅顺,不过因为筋腱间虚位非常狭窄,在筋腱过劳或发炎状况下,就会肿胀起来,如果此时进行游泳等活动,肿胀的筋腱就会因顶住附近的骨头造成互相摩擦,于是就会产生疼痛感,甚至出现筋腱撕裂,这时连拿筷子都会觉得疼痛。
  预防:游泳前一定要做足热身运动,以打开筋骨。游泳后如果觉得累,就可能是肌肉疲劳的信号,一般休息几天即可自然恢复。如果出现疼痛,甚至上举无力,无论怎么用力手臂就是不能抬得过高,像被人扯住袖子一样,这可能就是肩袖组织发炎,应休息几天让其恢复,如果休息后症状持续,应就医。
  皮肤:上岸后立即用清水冲洗
  游泳后容易出现四类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以足癣传染者为最多;跖疣,因游泳池附近地上的脚垫伤害脚底而引起;游泳池肉芽肿,这主要是患者的手或脚划破后又接触到水源感染而引起的,症状为手或脚形成结节的包块,有时还会伴随有红肿症状。
  预防:选择水质好的泳池,游泳时要准备好泳帽、浴巾、拖鞋等物品。因为泳池中氯的含量高,对头发和皮肤有腐蚀性,因此游泳时间不可超过2小时,上岸时要立即用干净的水冲洗干净,身体干后还要再涂抹保湿润肤护肤品。
  另外,夏季皮肤裸露于阳光下,容易被晒伤。为了预防皮肤出现灼热、红斑、干燥、敏感、水泡、脱皮等晒伤症状,游泳前要涂防晒霜!防晒霜要选择有防水功能的产品,每隔4小时补涂一次。而涂防晒霜的厚度也很重要,涂抹厚度不够防晒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关于数量,有一个简单的方法:用小茶匙度量法。脸部用的防晒霜用量约半茶匙,分两次涂抹,这样即可保证足量均匀而且清爽。
  游泳时间建议选择早晚阳光不那么强烈的时间段,避开在正午时间游泳。游泳后上岸休息时,选背阴或有遮挡物的地方或在身上披些衣物,尽量避免皮肤被晒伤。
  晒后还可选用矿泉水类舒缓喷雾产品,喷洒或湿敷于晒伤处,或通过冰敷减轻皮肤灼热感。一些偏方,如涂芦荟胶、敷青瓜片、西瓜皮等也有一定的帮助。还可以选用有修复功能的面膜,如含EGF、FGF成分的面膜,可助修复皮肤表皮。
  头发:涂抹护发素或焗油膏
  泳池中的氯会伤害皮肤和头发,发质会变得暗黄干枯,染发还容易出现掉色。
  预防:游泳前要先给头发涂抹点护发素或焗油膏。护发素或焗油膏中的油脂可在一定程度上隔绝泳池中的氯。游泳上岸后,还要立即冲洗头发,洗发上可选用有除氯功效的洗发乳,把附着在头发表面的有害化学成分冲洗干净。如果头发仍干涩,可适当焗油护理。
你可能还喜欢
声明:勿转载。若非转不可,须以链接形式标注本文地址。【健康】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还能愉快地游泳吗?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7岁的毛毛游泳回来睡了一宿后,双眼红肿,其中一只眼睛被眼屎糊得几乎不能睁开,而且眼睛发红、流泪。到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检查后,确诊是急性结膜炎,也就是俗称的“红眼病”。
“游泳而导致结膜炎主要和眼睛不适应池水有关。”接诊的市二院大眼科主任王瑞峰表示,因游泳馆的池水要经常用漂白粉消毒,含氯的会有漂白粉会导致池水偏碱性,正常眼结膜更适应偏酸性的环境,所以当接触到偏碱性的池水后,眼结膜酸涩的感觉。眼结膜的酸碱平衡一旦被破坏,抗病能力就会下降。有些细菌、病毒,是氯无法消除的,因此,池水里的细菌就会趁机进入眼睛,引发眼睛炎症。另外,泳池的水因为很多人游泳,容易发生传染,眼睛可因此发炎、痛、流泪,导致急性结膜炎的患病概率高。
王瑞峰主任建议:游泳时最好佩戴密封性好的游泳镜,尽量减少眼睛接触游泳池水的机会。不过,泳镜无法百分百地阻挡池水进入眼睛,所以可以预防性地在游泳前、后各滴一次眼药水预防急性结膜炎。在选择眼药水时应选择防细菌或防病毒的眼药水,如果眼睛有痒、红等症状,就不要去游泳,尽早就医。
市二院耳鼻喉科主任闫保星提醒,儿童游泳容易感染中耳炎。儿童的耳部结构尚未发育完善,是儿童较容易发炎的一个部位。尤其是咽鼓管,尚处于发育阶段,特别短,又比较宽而扁平,管口常呈开放状,而且与中耳相连通,鼻咽部要是发生细菌或者病毒的感染,就容易通过咽鼓管感染到中耳,引起炎症反应。此外,大多数的儿童都是游泳初学者,鼻子呛水的情况并不少见。由于儿童的咽鼓管发育不完善,因此一旦游泳呛水,水中的细菌更容易经鼻腔和鼻咽部逆行至咽鼓管并蔓延到中耳腔黏膜,使其水肿感染,导致中耳积液、阻塞,分泌物流不出来,而造成急性中耳炎。要注意的是,如果游泳后不及时擦干净耳朵,潮湿的环境同样会给细菌繁殖创造有利条件,容易导致耳道炎、骨膜炎进而引发中耳炎。
如何预防游泳导致中耳炎,闫保星主任建议:
一、患有感冒、鼻窦炎、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的患者暂时不宜游泳;
二、尽量不做跳水等动作,避免呛水;
三、游泳时使用游泳专用耳塞,以防止耳道进水,使用鼻夹防止呛水;
四、游泳时如发现鼻部或耳部不适,应暂时休息,若不缓解要及时就医;
五、上岸后侧向弯头、单脚跳跃排除耳内积水,保持耳内干燥。
统筹:周二彬 林昆 责编:鹏云 瞻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a href='../content/rongyu.html'
您现在的位置: 》 水处理技术
游泳池的相关疾病
08:51&&&&来源: 水至乐 &&&&阅读次数:&1864 次
1.外耳炎,中耳炎:由外耳,中耳皮肤小伤口经由葡萄球菌感染。症状为耳孔肿胀,头痛,发烧,耳痛等。游泳时耳垢含水会膨胀,易患中耳炎,如鼓膜破裂时,易患中耳炎,因此不可用手指或棉花棒勉强除水否则容易使外耳道受伤。
2.夏季感冒症候群:肠管系病毒传染。
3.疱疹性咽峡炎:克沙奇病毒传染。
4.咽喉结膜炎:又称游泳池热,经由腺病毒3型,7型传染,症状为发烧至39℃四至五天,咽喉肿胀,淋巴腺肿胀,结膜炎,潜伏期约为三至六日。
5.流行性角结膜炎:经由腺病毒8型传染,症状为结膜炎,角膜易发炎,潜伏期约为三至六日。
6.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经由肠内病毒传染,症状为结膜,眼睑溢血,肿胀,白眼球部分出血,潜伏期约为数小时至一日。
7.因游泳而恶化之眼睛疾病,急性期之结膜炎,麦粒肿,角膜虹彩,眼底疾病,因外伤有感染危险者,显著的过敏症等,大部分是因为疲劳,直射阳光,紫外线的影响较多。
8.传染性软层肿:经由痘疮病毒群飞沫感染,症状为皮肤有1-10厘米凹陷和光泽丘疹,潜伏期约为二至六周。
9.传染性脓痂疹:经由黄色葡萄球菌飞沫感染,症状为皮肤有1-2厘米之小水泡,一至二日内长至指头大。
10.手足口病:经由克沙奇病毒或肠内病毒飞沫感染,症状为手,足部长红色丘疹或水泡,或口腔内长水泡,潜伏期为三至五日。
11.香港脚:经由皮廯菌传染,症状为第4脚趾缝长水泡,氧或是白白糜烂变化后一点点脱皮,亦有从脚跟底部开始脱皮,角化,不痒,冬天可能会破裂。
12.汗斑:经由Malassezia furfur微菌传染,又称为花斑癣,虽然不会很不舒服,但却有碍观瞻。
更多水处理技巧可咨询:或致电8
评论该文章
反馈标题:夏天暴雨易污染水质 少去室外游泳池游泳_网易新闻
夏天暴雨易污染水质 少去室外游泳池游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记者昨天从重医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喉及眼科了解到,“三伏天”气温日益攀升,市民都喜欢到游泳池里解解暑,结果中耳炎、结膜炎、皮肤过敏等患儿猛增,医院就诊打拥堂。专家提醒,近期频繁暴雨,特别是室外游泳池水质污染严重,市民最好不要去卫生条件差的室外游泳池。
急性中耳炎患儿猛增
昨日,在儿童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家住沙坪坝区天星桥的龚劲(化名)用纸巾堵着左耳,称钻心的疼痛。医生检查发现,其耳道里流出大量脓液,属急性中耳炎。据其妈妈周燕介绍,上周末,劲劲到天星桥某小区室外游泳池游了一次泳,第二天便开始喊耳朵疼,没想到很快出现化脓症状。
据耳鼻喉科主任姚红兵教授称,每年七八月,因为游泳而导致的急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儿都会增多。今年仍然很严峻,该科平均每天都会接诊近50例患儿,其中类似劲劲这样严重的急性中耳炎患儿超过30人,是平常的十多倍。姚教授称,许多孩子游泳时喜欢潜水,由于外耳道长期被水浸泡,很容易引起急性中耳炎,如果没有及时处理,严重的将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结膜炎患儿打拥堂
眼科的情况更严峻,候诊的患儿排成长龙。据悉,因游泳引发结膜炎的患儿,每天门诊量达到200人次。医生称,如果未来天气持续炎热,因游泳引起的结膜炎患儿还将大幅度增加。
在病房,家住江北区洋河二村的小朋友刘佳(化名)眼睛肿得像水蜜桃。据其父亲介绍,前几天佳佳到小区露天游泳池游了两次泳,结果眼睛越来越红肿,只有赶紧送到医院。
该科柯宁医生告诉记者,在大部分患儿中,多数都是因游泳池水质差而引起的。她说,结膜炎危害十分大,若不及时治疗,会极大损伤患儿视力。
 皮肤病患儿越来越多
此外,因为部分游泳池水质不佳,不少幼儿游泳后出现严重皮肤病,全身布满白斑。
皮肤科医生罗晓燕介绍,孩子的皮肤十分娇嫩,一旦游泳池水质不好或水中添加过量化学物质,就会刺激皮肤导致刺激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此外,若是室外游泳池,长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还易让孩子患上白色糠疹。昨日,该科就收治了两名全身布满白色斑点的患儿。
& 游泳时如何保护耳朵
游泳前,可在外耳道塞上耳塞,或滴酚甘油滴耳液等进行保护。游泳后及时清除外耳道积水,可用棉球擦拭,尽量不用棉签,因为易刺伤耳鼓。
 游泳时如何保护眼睛
游泳前一定要摘去隐形眼镜,游泳后可以滴一些消炎类眼药水,如氯霉素、氧氟沙星等。
游泳时如何保护皮肤
应选择水质较好的泳池,注意防晒,游泳后彻底清洗身体;最好不要去受污染大的室外游泳池,一旦出现皮疹、白斑要及时就医。
本文来源:重庆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慢性中耳炎需要手术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