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公路车骑行姿势势 你做到了吗

··········
图片看中国
镜头中的台湾
传统艺术藏品推荐
民间艺术专题
关公关公1蝶恋花春满园月季财神赵公明奔马宝马送福报喜图花鸟图秋实扇面画国色天香关公 关公1 蝶恋花 春满园 月季 财神赵公明 奔马 宝马送福 报喜图 花鸟图 秋实 扇面画 国色天香
唯美艺术推荐阅读
华夏艺览电子杂志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正确骑行姿势---全面而详尽的知识,新人必看。(图片偏重公路车)
导读:文章来源:
原文地址:
骑车正确姿势---全面而详尽的知识,新人必看。1!1!
初次骑马的人,马看人而不行走。这是骑马姿势不良之故,马感觉不愉快 而不行走。但是自行车来说,不关心骑乘姿势好不好,随便骑行说不定导致生命危险。
任何运动都一样,必须练习学好基本姿势,尤其骑车是对生命有关联,对骑车之正当骑乘姿势有 7个要点,视觉认知性,手臂,脚,把手把握方法,肩,腰,膝盖等。
 很多人以为单车买了不就可以骑了?其实这是很不对的观念。因为每一个人的身长、手长、脚长都不一样,即使买到了尺寸对的
文章来源:原文地址:骑车正确姿势---全面而详尽的知识,新人必看。1!1!初次骑马的人,马看人而不行走。这是骑马姿势不良之故,马感觉不愉快 而不行走。但是自行车来说,不关心骑乘姿势好不好,随便骑行说不定导致生命危险。任何运动都一样,必须练习学好基本姿势,尤其骑车是对生命有关联,对骑车之正当骑乘姿势有 7个要点,视觉认知性,手臂,脚,把手把握方法,肩,腰,膝盖等。很多人以为单车买了不就可以骑了?其实这是很不对的观念。因为每一个人的身长、手长、脚长都不一样,即使买到了尺寸对的单车,也不代表这辆单车是真正适合你的身材。其实只要参考以下简单的说明,花一点时间、心思作一下调整,就一定能让单车乖乖地‘服侍’你喔!别懒惰,请花几分钟时间跟我们一起检查看看吧:坐垫角度首先先调整最简单的坐垫角度。坐垫的角度大致上要保持水平,由于目前市面上的坐垫的垫面大多是弧面,用目视可能不太准确,所以可以先拿一把长尺放在坐垫上,再用眼睛目测抓水平,这样就容易多了。不过坐垫得角度绝不是死板板的。比如说,有些人骑完车后常常会抱怨胯下痛,这或许是坐垫前端的压力过大所致,这是可以将坐垫的鼻端稍稍向下调整一点,这样做可以减轻对胯下部位的压力,特别是在上坡的时候。相反地,有些人不是很长骑上坡,反而喜爱冲下破的乐趣,而冲下坡时因为要控制重心的关系,骑乘者常常会在坐垫与坐垫后方移来移去的,这时最好将坐垫鼻端稍微往上仰个几度,同时将坐管高度放低,这样做有助于下坡时身体在坐垫上的灵活度。坐垫高度再来就是设定坐垫的高度了。坐垫的高度是单车设定中最重要的一环,尤其与膝盖伤害与踏踩出力息息相关。坐垫太高的话膝盖容易受伤,而且重心太高也容易产生意外;太低的话脚踏踩不出力量,长期用不正确的姿势踩踏也会对膝盖与腿部产生不好的影响。唯有正确的坐垫高度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踩踏效率、并拥有最正确健康又不伤害身体的踩踏姿势,而且不但不会萝卜腿,而且还能修饰腿型喔!膝关节是单车运动时使用最频繁的身体部位,但也是最脆弱、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当我们的腿每踩踏一圈,膝关节就会活动一次,这样频繁的动作,如果施力的方法、方向或位置不正确的话,很容易就会让膝关节受伤、甚至一辈子都不能骑车(很多膝关节的伤害是很难康复会来的),所以一定要小心才行!设定坐垫高度常常听一些专家说什么要(胯下长*0.885)如何如何量测的?其实你不打算当一个选手的话,真的不需要将一件简单的事情搞得那样复杂。初学者只要先将“脚跟”放在踏板上,然后踩几下,慢慢地调整坐垫高度,等到踏到最低点时膝盖正好打直,这时候的坐垫高度就已经八九不离十了!依照这样的标准坐垫高度,再将“脚掌”放回原来的标准踩踏位置,如此一来,膝盖在踩踏的最低点时自然就会有一点点弯曲,这样的伸展姿势既可以兼顾踩踏事的出力,也不会让膝关节再踩踏时受伤。当然,如果新手一下子无法习惯这样的高骑乘位置,也可以将这个“标准坐垫高度”再降低一、两公分、甚至三、四公分,还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设定坐垫高度时最忌讳将坐垫拉得太高(路上有很多中学生喜欢耍酷,刻意将坐垫拉得很高很高,假装自己脚很长的样子),这样的坐垫高度在踩踏时会让膝盖打直,是很危险的动作!像单车运动这样需要双腿频繁地作踩踏回转的动作,这时如果还让膝盖打直,不仅会让踩踏有“顿点”发生,影响踩踏的连续性,而且打直时的膝盖也很伤膝关节及腿部韧带。虽然拉高坐垫后会有一种将踩踏力量“直直打出”的错觉,好像要这种姿势才能踏出去,但其实不然,不管是肌肉还是膝关节都很容易在这时(膝盖打直)磨损受伤。所以一点要记住!骑车踩踏是切忌不能让膝盖打直。坐垫高度也不能太低,一般初学者由于不习惯高重心的骑车姿势,所以往往会将高度下拉,而且拉得太多,这样“蹲骑”的姿势会让腿部的力量伸展不开来,虽然骑车时安心了些(因为重心低、而且脚掌可以踏到地面的缘故),但舒展不开的大腿、小腿、与膝盖不止会让你骑不快,长时间下来也容易造成肌肉与关节的磨损。因此,我们在这里建议,还是先将自己的“标准坐垫高度”找出来,之后可以稍微降低几公分,慢慢习惯重心的变化,然后再一点一点地(半公分或一公分)向上调整,一直到找到那个既可以让你安心自信、又可以兼顾踩踏出力、并且能避免身体受伤的好位置。坐垫的前后位置坐垫的前后位置其实也与膝关节大有关系,但常常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节。一般车友或车店往往以“好看不好看?”或“酷不酷?”等外观因素来决定坐垫的前后位置,这样是很不对的。坐垫的前后位置,与坐垫高度同样影响膝关节甚巨,所以设定时一定要小心谨慎才对。坐垫前后位置的设定其实相当简单:先在坐垫上坐好,将脚前掌放在踏板上然后踩个几下,接着将踏板摆成水平,这是前脚的“膝盖下点”所垂下的垂直线要刚好通过踏板的中心位置(也就是踏板轴),这样就完成了!如果垂线没有通过踏板的中心位置,就要依次调整坐垫的位置。坐垫位置太过前面或后面会影响到腿部的踩踏出力,与膝盖的磨耗也息息相关,所以不可不小心。这个位置当然也不是死的,而是有一点弹性:如果位置再后面一点点,可以让大腿的出力更好更直接,适合喜欢“大脚踩踏”方式的高出力型猛男;如果位置再前面一点点则可以染膝盖与小腿的回转更顺畅,踩踏出力小一些、但踩踏速度快一些。但不管是向前向后,移动的位置都不可超过标准位置2.5公分以上,超过的话很容易就会伤及膝盖与肌肉。一般车友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将坐垫放在过于后面的位置,这样做好像能使车子看起来更俊更酷,踩踏时好像也比较容易有那种扎实的踩踏感,但这样硬骑的结果,长期下来其实对膝盖时会有所损伤的。龙头的高度长度龙头的高度长度主要是在调整体重压在单车上时的配重,同时也会影响操控的灵活度。正常骑行时,我们应该将身体的重量均匀分配在骑车的“金三角”:分别是“手把”、“坐垫”与“脚踏”上。不常骑车或没有骑车运动习惯的人,由于不善于使用上半身的肌肉群,腰部也不经常运动到,所以会不自觉地将龙头把手的位置弄得又高又近(接近身体),让骑车的姿势好像平常坐着的姿势那样。但这样看起来技术富有自然的姿势其实会让身体的重量过于集中在“坐垫”上,而“把手”所分到的重量却只是点到为止。这样的设定一开始虽然可以感觉到很自然舒服,但将大多的身体重量压在臀部(坐垫)上,骑乘久了之后臀部会因为压力过大而产生不舒服,跨下的部位也容易会有麻木的感觉。另外,像这样太过于“正直”骑姿将使得骑乘者的脊椎直接面对地面所传来的冲击,久了后就会产生腰酸背痛,长期下来对身体其实是很不好的。所以设定龙头的高度与长度时,千万不要一味地想将龙头加高缩短;相反地,要将龙头设定在适切的位置,让身体的重量能够分一些到把手上面去(也就是上半身与手臂的肌肉上)。虽然一开始时会因为这边的肌肉群平时很少用到的关系,所以会感觉比较无力而且容易疲惫,但骑过一两次车、等肌肉群习惯这样的使用方式与强度后,酸痛不适的感觉自然就会消失。所以设定龙头的长度高度时一定要记住“骑车黄金三角333配重原则”。龙头的长度则会随着车子上管长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由于每台车子的上管长度不尽相同,所以龙头长度也不是个固定的数字。龙头过短的话体重不容易压在前轮上,骑车时操控容易有些轻飘飘的感觉,上坡时前轮也比较容易浮起,产生危险或打乱节奏,而且上半身的力量也会有施展不开的感觉;相反地,龙头过长则会放太多重量在前轮上,除了会让操控碍手碍脚之外,下坡时重心太过前面、后轮载重不够容易浮起或导致抓地力不足,对骑乘安全也会大打折扣,上半身过于拉伸也会增加疲累感。所以选择适当的龙头长度往往是新车设定最要的一环。煞车把角度骑车前一定要先学会停下车,也就是煞车。这是安全骑乘的第一步。煞车把手的角度当然也就扮演关键性的角色。煞车把手一般可以先设定在35-45度之间,让骑乘时,手背与前臂可以打平为准。如果手背与前臂间的角度上弯或下弯太多,都表示把手的角度不对,得重新调整。正确的煞车把手角度可以让手臂手掌的肌肉能最舒服,而且能最快速地施力与反应。记住,让车子停下来,也就是煞车,是骑乘单车安全的第一步。一点要将煞车把手放在最好最对最自然的位置,这样遇到意外时才能让危险发生的机会降到最低。煞车把手位置煞车把手的角度对了还不够,手指是否能正确地控制手把也是关键。现在的自行车零件多以欧美人的体型作标准,因此对东方人来说。尺寸上往往大了一号,让人“指长莫基”。还好,经过多年的演化,现在的煞车把手大多都是有很宽广的调整空间了。所以只要请店家老板将煞车手把的位置依照你的手掌大小、手指长度作调整,基本上食指与中指的第二节要可以稳稳地放在煞车把手上才算及格,这样真正遇到危险时,刹车的反应时间与力道才够快够有力。尤其是手掌小的女性朋友一定要特别注意这点!千万不要拿你小小的手掌手指去屈就那个设计给西方大男人用得大大的把手,其实只要一丁点的调整,就能够让车子变成你身体的一部分。安全是绝对不能偷懒的哦把手宽度车把手的宽度大概要比肩膀再宽一些些,至少要与肩膀同宽,这样操控室才会灵巧有力,而且胸部肌肉自然舒展,可以呼吸得很顺畅。太窄的车把手宽度会让转弯时碍手碍脚,既影响操控也危险,而且也没法大口呼吸。但过宽的车把手宽度也不好,操作起来会像在开“拖拉机”(卡车),上半身也容易太前倾,徒增气力、增加腰部的负担。总结所以,当你将坐垫的角度、高度、与前后位置、还有龙头的高度长度、以及把手的宽度都照以上的方法设定对后,骑乘的姿势便会像下图这样,膝盖与腿部能真正使出气力并不容易受到运动伤害;上半身则是略成一个“弓”状,可以自然吸收路面的冲击与震动;而前手臂微张微弯,也稍微负载着上半身的重量;手指则是很自然地放在煞车手把上,可以快速轻易地停下车来。这样一来就可以完成单车的设定了!准备开始骑车啰!最好:错误:? 正向弯曲、侧向直线& && && && && && && &&&? 侧向弯曲手臂? 抬下巴直视前方& && && && && && && && && &? 低头缩下巴最好:& && && && && && && && && && && && &错误:? 上背呈弓形;下背挺直& && && && && && && &&&? 上背下背成1直线? 上举侧大腿与上半身平行& && && && && && &&&? 上举脚几乎顶胸最好:? 双手臂靠身体内侧非内曲,从背后侧几乎看不见双手线条错误:? 双手向两侧过开,增加身体负担? 肩膀–轻松下放勿提肩? 手臂–双肘靠内勿开张? 背部–自然拱起勿撑直? 腰部–维持挺立勿屈弯手指放松、手肘向内收。肩往前、收下巴。背自然拱起。骨盆立起。屁股不前移,以大腿根部上提做功。膝盖内收,不可内八或外八。如何训练正确骑行姿势?& && &&&在踩踏时,想象脚部在画圆,如此下踩出力时间较长。?& && &&&腰部如果摇晃,导致重心不稳,骑行时会自然使用小腿肌骑行,容易抽筋。正确的骑行姿势手部: 脚部: 身体手臂「僵直」双手外开手掌死抓把手手掌与手臂夹角过大 脚掌与踏板的位置—脚掌蝴蝶丘放置于踏板轴心膝盖与脚尖的相对位置—前侧脚置于脚踏上运转至前方水平位置时,「膝盖前侧」与「踏板轴前端」拉成之直线与地面垂直 脖子—骑行时常换姿势+缓和操腰部—挺直腰杆—座垫高度不适当:跨下长*0.865=五通到座垫顶腿长*1.09=踏板轴心到座垫表面背部自然拱曲肩膀放松下垂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求救正确的骑行姿势【折叠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5,512贴子:
求救正确的骑行姿势收藏
如下图,由于腿短,导致坐管低于头管,在我印象中,坐管都高于头管的,感觉可以更好的发力。如果坐管高于头管好点。除了换头管以外还有什么解决办法?鱼总说换短管影响折叠(现在是31.5的),
「天猫七夕节」全球来电-折叠自行车大行,家电满,美家2件75折,部分类目还可先享后付!「天猫七夕节」全球来电,因爱&惠&七夕,尽享大牌好货!
这样重心靠后,比较安全,不然急刹车容易前滚翻
这样头管比坐管高,骑行姿势舒适点,没有硬性要求坐管要比头管高。
回复 JulianSo :不直不是不好发力么?
没关系的 坐管符合腿长就行 头管的话自己换到合适的高度(避免趴着骑)
没必要强行拨高坐管,坐在车上用脚后跟踩脚踏 腿刚好伸直就差不多了,然后用前脚掌踩如图停车用脚尖也刚好能支撑地面
好的,谢谢,很全面!
休闲骑没什么硬要求,脚掌后半部分蹬脚踏腿伸直就好了。
按9楼做就好了
慢慢拉啊,拉到最适合自己长度就好,脚不要完全打直最好
爱柯电动车代理加盟,节能高效,持久续航,总部厂家培训全程扶持,百款车型,覆盖全龄人群代理电动车批发市场,厂家直销,大型工厂,无中间商合作,2018电动车招商!
只要腿能打开,就行了!怎么舒服怎么来!毕竟不是专业运动员
的确座包比头管高要好发力,如果头管高了就换矮的呗,影响折叠就换外折呗,我反正是速度至上
腿不打开的话,正前方大腿根部憋的慌
别傻啦 折叠车的几何就不适合发力 都是休闲骑 你说的那个是减低风阻
而且头管要再前倾
不然伸展不开 腰憋着
重心靠后的弊端就是重量更多压在坐垫上,容易菊花疼
登录百度帐号骑自行车的好处和坏处,正确的骑行姿势很关键
自行车不光是一种代步工具,更是人们锻炼身体和修养身心的好方法。在中国,大部分人是为了代步,只有少数自行车爱好车把骑行成一种爱好,他们通过科学严谨的骑行方法来达到锻炼身体、修养身心的目的。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骑自行车的好处和坏处都有,掌握科学的骑行方法很重要,适当骑行可以锻炼身体,而过度的骑行容易导致膝盖损伤。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骑自行车的好处和坏处,一起来看看吧。骑自行车的好处和坏处一、骑自行车的好处1、骑自行车毕竟是身体运动,对心肺功能有很大好处,锻炼下肢肌力和增强全身耐力。2、骑自行车还有个很重要的好处就是可以减肥,骑自行车是一种周期性的有氧运动,可以消耗较多的热量,对减肥大有裨益。3、适度的骑自行车可刺激人体雌激素或雄激素的分泌,使性能力增强。4、骑自行车能预防大脑老化,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捷性,是异侧支配运动,两腿交替蹬踏可使左、右侧大脑功能同时得以开发,防止其早衰及偏废。5、骑自行车对减轻心理压力及防止抑郁大有裨益。除了上面的好处之外,骑自行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延缓衰老,这个是经过科学研究的,因为它是属于一种户外运动,长期在外面骑行,皮肤对紫外线的抵抗力可以大大增强,因为运动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的,这个大家都知道,还可以有助于皮肤排出老旧废物,更好地接受空气中的一些对身体的有益成分,如果你有皱纹问题的话,可以帮你减轻,骑车的话,由于经常需要用到腿,所以对于减掉大腿的肥肉,和紧实腿部肌肉是非常有效果的。上世纪80年代我在部队医院工作时,买了一辆自行车。从那时起我就一直坚持自行车运动,至今仍然还骑着那辆自行车,而且身体非常健康。一些年轻人和我开玩笑地说,你这处级干部有汽车不坐,为什么还骑着这辆破车?我对他们说,破车子能锻炼出好身体。骑自行车锻炼,可快可慢,可上坡,可下坡,完全自己控制。坚持自行车运动,不仅能锻炼人的四肢力量,更有助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坚持自行车运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1、预防脑中风中风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一大病症,常常伴随着眩晕、耳鸣、复视、面瘫、面部麻木、吞咽障碍、共济失调等症状。其实,中风发生的一大诱因就是脑平衡的减弱或缺失,而靠两个轮子进行线条运动的自行车,正是对脑平衡的最佳练习及保健康复方法。常骑自行车,能帮助小脑保持良好的平衡感,从而达到预防中风的目的,对治疗中风、促进肢体康复也有良好的效果。2、提神防衰老从现代医学研究决度看,骑自行车是支配运动,两腿交替踩踏可使左、右侧大脑功能同时得到开发与锻炼,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捷性,并由此防止大脑早衰及偏废,起到预防大脑老化的作用。此外,骑自行车时,由于周期性的有氧运动,使锻炼者消耗较多的热量,还有较好的减肥效果。特别提醒:骑自行车作为一项速度运动,本身有一定的危险性,特别是老年人,骑自行车锻炼,速度不宜过快,姿势要正确,恶劣天气不宜骑,以防发生意外。3、防治关节炎人们在骑自行车时,主要得到锻炼的便是双腿,反复的踩踏动作让腿部的血液循环加速,各关节部位也得到伸缩练习,对预防和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良好效果;并因此促进了全身血液的大循环。4、增强内脏功能自行车运动,对人体内脏功能的锻炼效果与游泳和跑步相同。此项运动不仅能使下肢髋、膝、踝3对关节和26对肌肉受益,而且还可使颈、背、臂、腹、腰、腹股沟、臀部等处的肌肉,同时各个关节、韧带也得到相应的锻炼。二、骑自行车的坏处其实骑自行车的坏处基本可以忽略不计,骑自行车带来的坏处主要是由骑行姿势和方法不正确而导致的,下面小编给大家总结了几点。1、对性的影响首先小编要跟大家说的就是这个最具争议的问题——对性的影响,虽然上文中骑自行车的好处提到适度的骑自行车可刺激人体雌激素或雄激素的分泌,但是过度的骑自行车会对男性的前列腺产生不好的影响。骑行中如果长时间压迫一个地方,造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影响睾丸、附睾、前列腺和精囊腺的功能,骑车的颠簸震荡,还会直接损害睾丸的生精功能。而对女性而言,由于女性骨盆较宽,阴股沟及附近软组织容易受到摩擦,所以常年累月骑自行车的女性,尤其在车上载人载物,增加负重的女性,极易出现阴股沟肿物。2、对脊椎和腰椎的伤害不正确的骑行姿势可以造成很多疼痛,如肩膀疼,引发这个部位的疼痛。主要是车子上管比较长,车把比较低。脖子疼。这个现象往往和肩膀疼同时出现。其次是腰疼,这个往往是骑行的时候身体比较直造成的,因为这样一来更多的力量就会给腰部增加负担,会导致腰部疲劳。对策:骑车时间较长时,要注意变换骑车姿势。3、对手的损伤骑自行车最公认的损伤就是对手的伤害,这主要是因为在骑行中上肢长时间受压且运动量极小,上肢的血循环减少造成的。不少人长时间骑车后会感到两手木麻、酸胀无力,就连握笔写字、用筷进餐也会受到影响,医生称这种情况为“腕尺管综合症”。腕关节与手掌相交处的尺侧有一个腕尺管,由豌豆大小的豌豆骨和纤维组成,尺神经由此管穿过,分布到手部尺侧。骑车时若双手紧握车把,手掌尺侧与。车把接触,豌豆骨卡居当中,当蹬车上坡或逆风前进,加快速度、身体前倾时,腕关节必然会过度背伸,使尺神经受到牵拉;同时上肢的支撑力增加,腕尺管内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因而引起上述症状。小编查阅了资料,最好的应对办法是,长时间骑行时应每一个小时左右下车活动一下上肢。另外加强对上肢的针对锻炼,如拍蓝球、哑铃。4、意外伤害骑自行车毕竟要在马路上,有很多意外可能会发生,比如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上加劲骑车,上下颠簸、碰撞,可能引起尾骨骨折。与人与车抢道、横冲直撞、闯红灯、骑车大撒把或骑车遇到紧急情况时,骑车者可因紧张而失去平衡,加上车速快和车的惯性,往往会刹不住 车,身体前倾冲向地面,导致头部受伤。三、骑自行车的正确姿势1、 调整车座高度车座的高度很重要,不正确的话会对膝盖造成损伤,且多数时候,人体膝盖的损伤不可恢复,医生也仅能帮你保持状况不再恶化,需要重视坐垫高度的设置,保持正确的姿势则不会损伤关节。小编认为,车座最合适的高度:当脚蹬到最低点时,腿可不费劲地伸直,膝盖可以不用弯曲,但腿稍稍使劲伸直的时候,膝盖可以有微量弯曲,就好了;这样在骑行中可以让血液在骑行过程中通过膝盖。2、调整车座角度一般坐垫需要水平安装,或者前端稍稍低一点,但尽量不要前端上翘。有人骑完车后常常会抱怨胯下痛,这可能是坐垫前端对PP或大腿内侧的压力过大所致,这时需要检查一下你的坐垫是否水平,甚至可以将坐垫的鼻端稍稍向下调整一点,这样做可以减轻对胯下部位的磨损。还有减少磨损的有效方法:穿上带护垫的骑行裤。3、上半身以及脖子的姿势上半身的姿势很关键,小编在这里告诉大家,骑行中需要背部是直的,但不是竖直,是前倾而笔直的,要从臀部前倾,而不是腰部或后胸,否则变成罗锅或虾米--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更是需要让脊柱尽量笔直,否则长期骑行后,会背痛难忍。脖子自然挺直,别太低或太挺,否则脖子会酸-----如果你感觉脖子要低一些、耷拉着脑袋才舒服,那你是需要休息了,尽快去休息吧。四、骑自行车的注意事项1、安全装置要佩戴全保护器具一定要配全,骑自行车锻炼要戴头盔,因为头盔能有效降低摔下车时发生脑震荡的几率,在美国的保险条例中规定骑车必须戴头盔,否则发生意外无需赔偿。除此以外,骑车时常用的护具还有护膝、护踝、护肘和护腕,可以防止行车中发生扭伤、挫伤等伤害。2、选择合适的骑行地点骑车锻炼时不要选择市区马路作为锻炼地点,因为及尘土对运动中的人危害极大。如果无法避开废气和尘土,那么被动吸入的有害气体将会随着心肺功能的加强而快速传遍全身。长年累月在马路上骑车锻炼,被动吸入的废气还可能引发肺部疾病。3、调整骑行姿势调整最佳的感觉舒适的车座高度,车座太硬的,可用泡沫塑料做一个柔软的座套套在车座上,以减少车座对阴部的摩擦力。要注意变换骑车姿势,使身体的重心有所移动,以防会阴部某一点长时间着力。或者行走一小段时间再继续骑车。4、注意身体状况在我们骑行过程中,若发觉会阴部有不适症状,要及时查明原因,若因车座有问题,要及时排除或改进,并要注意休息,症状消除后再骑车;若不能消除症状者,应到医院请医生检查治疗。五、法其实骑自行车时一种很好的减肥方法,与竞走、跑步等有氧运动相比,最简单的就是骑自行车了。由于自行车的坐鞍不能完全支撑运动中自己的体重,因此比跑步更能锻炼身体。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骑自行车减肥的方法与好处。1、核心肌力骑车法核心力就是指,在骑行中臀部离开座位,但是又不站直身体,同时核心部位(腰腹部)发力控制身体平衡。运用这个方法,可以锻炼核心部位肌群力量。2、强度型骑车法强度锻炼很重要,首先要以自己6成极限速度启程5-7分钟,然后用心率表观察自己每分钟的脉搏,使其处于心肺功能训练区间内,这样不仅能瘦身,还能达到锻炼心血管系统的效果。3、力量型骑车法根据不同的条件,用力去骑自行车,比如:上坡的时候调节齿轮大小(限五速或十速可调速自行车),这个方法可以提高双腿的肌力或者肌耐力素质。4、间歇型骑车法骑车的时候,先以中慢速骑1-2分钟,再以1.5-2倍的速度骑2分钟,然后再以中慢速骑,再回到快速,如此交替循环锻炼,可以提高训练者对有氧运动的适应能力。5、减脂汽车法以中等速度骑车,一般要连续不间断地骑40分钟以上,同时要注意保持规律的呼吸,对减脂很有效果。骑自行车减肥要注意车座的位置,人站立在地面上,将一只脚抬起,大腿与地面平行时的高度与车座高度一致即可。而且不建议负重(背双肩背包)骑自行车,自行车的锻炼主要是时间的持续,如果负重骑车的话,很可能会伤害背部和腰椎。另外,运动的时候要戴上专业运动手套,一来可以防滑,二来在摔倒的时候可以保护手部,不被擦伤。最后,小编想跟大家说,不管骑什么样的自行车,如果是以减肥为目的,那就需要每隔5-10分钟就进行补水。六、让智慧城市骑上自行车目前,很多城市都存在交通拥堵的问题,尤其是人口稠密的市区,自行车时常成为最快出行的方式。本文中,ISO/TC149/SC1自行车及其主要组件技术委员会秘书长Philippe Legrand将告诉我们标准如何让城市踩着踏板找回幸福。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首先要是一个交通便利的城市,一个能够让每个人的出行成为可能的城市。不幸的是,像纽约、伦敦或东京这样的大都市,经常处于人群密集、道路拥堵和大气污染的状态。交通堵塞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是工作时间在交通拥堵中的流失,以及随之而来的燃油费用的增加。以世界上受交通拥堵折磨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墨西哥城为例,交通高峰期城市中汽车的平均时速是4 km/h。在一个时间以分钟计、时间就是金钱的快节奏社会,人们每天为生活拼搏后剩下的是筋疲力尽的身体和糟糕的心情。那么,解决办法是什么?就是我们曾经使用的方便灵活的自行车!作为提升绿色形象战略的一部分,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城市想要成为自行车城市。例如,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大多数会骑自行车的人,喜欢使用这种交通工具快速到达目的地,这样每年可以减少90000t的CO2排放。1、自行车方案自行车城市就是以人为本的城市。世界各地的很多城市都已意识到,为自行车提供空间,可以让城市更宜居,可以为人们带来诱人的街道景观、节约用地、便捷的出行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法国中等城市安纳西,50%的旅程都在半径3 km的范围之内。如此短的距离,人们骑自行车15min就可以穿过城市,骑自行车还可作为市民每天锻炼的理想选择。没有机动交通工具的噪声和污染,自行车还可以带给我们许多逃离社会压力的益处,例如,健康的生活方式、愉快的闲暇生活和可持续的居住环境。廉价的自行车能带来与汽车同等的效能。骑车者可以很快在骑车与步行的状态间快速随意转换,因而,可以说自行车是灵活的。这有助于人们在城镇中出行时的相遇与问候,也便于人们逛商店,有利于社区民众之间感情的培养,促进当地商业的发展。原文地址:http://www.pikacn.com/news/6.html为自行车找停车位也相对容易。例如,人们可以在目的地附近停车,通常还是免费停车,这多亏了本地提供了3500多个自行车停车位,尽管这不是在所有城市都有。2、为健康骑车骑自行车的最大优点是有益于健康。骑车的人,有谁没有感受过尽兴的骑行之后,内啡肽引发的愉悦快感呢?骑车不仅是良好的体育运动项目,对大脑和肌肉有好处,它也是一种使人获得幸福感的极好方式。规律的骑自行车低速训练,有助于改善肺活量、肌肉和舒缓压力,骑车后,你还可以睡得更好。每天骑车,还能降低患各种严重疾病的风险,例如,癌症、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甚至帕金森症和阿兹海默症。但是,我们如何才能让骑自行车成为主要和理想的交通方式?如何将城市中的骑车变成步行的延伸?3、被损坏的形象到目前为止,我尚未看到对这些问题的完整回答。毫无疑问,在城市中将自行车发展成为有效交通工具的最大障碍,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自行车是运动工具,不是交通工具。大型自行车比赛,像环法自行车赛(Tour de France)和奥运会,都已形成了自行车的运动比赛形象,这种运动比赛形象在大多数人心中等同于筋疲力尽。由于自行车失窃会阻碍经常骑车者重置自行车的可能性,以及打消人们初次够买自行车的念头,所以自行车失窃对将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发展有消极影响。事实上,法国研究机构IFRESI-CNRS的调查显示,高达25%的骑车者拒绝在自行车失窃后重置自行车,而重置自行车的人通常选择便宜的二手自行车——某些自行车是来自小偷提供的“灰色”市场。尽管明显存在这些阻碍,但是,由于近些年人们对娱乐和健身活动的青睐、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以及越来越高的燃料费用,预计到2019年,全球自行车市场规模将达到650亿美元左右。日本是享受这次自行车市场繁荣的国家之一。2010年,在1166亿日元(约合10亿欧元)左右的自行车市场中,日本的自行车销量还不足950万个单位。同样,在北美和西欧市场,作为交通工具的重要选择,电动自行车迅速增长了25%。4、改善自行车问题提高人们骑行选择的关键是良好的基础设施,包括自行车道和停车位,以及一些骑车者交流的活动,以促进骑行、教育小孩和引导平常不骑车的目标群体。这些措施对于在城市中建立自行车文化是极为重要的,也是城市以往所缺少的。但是,希望人们在城市中出行时选择步行或者骑自行车的方式,不会自动成为现实,它需要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环境,吸引人们主动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因此,纽约在城市计划(PlanNYC for a greener and greater New York)中,加入了整体提升城市公共环境的内容,还包括建立一个综合性自行车道网络的计划,就不足为奇了。自然地,不同城市需要不同战略,但是顶层设计原则在全球范围是通用的。充足的自行车车位在帮助人们选择自行车出行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安全方便的地方有辆自行车,是使人们自动选择自行车的最好办法,尤其是在当地商店和其他便民设施附近。这些目的地通常位于交通流量大的地方,例如,多种交通方式(火车、公交、地铁和停车场)的换乘点。同时,在住宅建筑、公寓、工作场所、商店、学校、市政设施和娱乐场所附近,也需要自行车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还能改善自行车的防盗问题。可以将自行车架与车位安全地锁在一起。好的城市规划,在启动初期就会考虑到自行车问题,并将建设便捷的自行车停车场列入建筑工程中,这有助于人们回归自行车出行。世界各地很多城市的发展表明,日益增加的自行车基础设施需要认真选择的政策和支持措施。这是为什么,ISO/TC 149/SC 1在2012年对法国政府的报告中提出,到2020年,通过改变城镇规划法规、建立城市与周围自行车网络安全、操作措施,以及改善自行车质量与相关设备,将自行车在各种交通工具中所占的比重从每年1%提高到10%。5、安全第一那么,ISO在城市自行车方面能做什么?真的很多。自行车应该是安全、便捷和健康的交通工具。但是,近年来自行车质量低劣导致了产品寿命更短和一些令人担心的事故发生。因此,强调用户安全尤为重要。20世纪80年代ISO出版了第一个自行车安全标准——ISO 4210,之后过了几年又出版了关于儿童自行车安全要求的ISO 8098。截止到目前,ISO在自行车标准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ISO/TC 149/SC 1自行车技术委员会制定了这些标准,目标之一是关注安全,尤其是避免装配自行车组件方面的安全隐患,这方面的内容已包括在其他标准中。在推动将自行车作为高效的运动、休闲和旅游交通方式的工作中,ISO的贡献是建立相关安全标准。作为ISO/TC 149/SC 1的秘书长,首要任务是推动这些标准真正得到应用,而不是放任这些标准被压在抽屉底“睡大觉”。技术层面,考虑到要将自行车发展成为新城市景观永久特征的现状,我也必须要与消费者、政府机构和行业需求变化的保持同步。七、骑自行车游历四大洲的中国大妈赵瑞萍1953年出生于北京房山县,现家住北京怀柔区。她早年在国营工厂工作,40岁时辞职自谋职业从事中医推拿,46岁取得国家技术等级高级职业证书。现在,赵瑞萍虽然已年过花甲,依然坚持冬泳。从2004年开始,她热衷于自行车运动,至今已骑自行车游历了四大洲14个国家,成为骑自行车在国外旅游的第一个中国大妈……53岁时历时57天骑行3830公里到西藏,56岁开始独自骑行游历四大洲圈里人喊赵瑞萍为“萍爷”。许多人都说她野,细数这些年她骑自行车的旅程,相信你也一定会竖起大拇指赞一声:萍爷!够野!2004年,赵瑞萍爱上了自行车运动,当年就把北京附近骑了个遍。2006年,53岁的赵瑞萍与两位路友结伴,骑行世界最艰险的川藏线与青藏线。这次西藏之行,是赵瑞萍自行车远征的处女行。当时,赵瑞萍与路友李师傅、刘师傅骑车从成都出发,开始了进藏之旅。这一路上的艰难、惊险、窘迫,数都数不过来——下雨了,烂泥路上,车轮挡泥板的槽内都是黄泥巴,车轮已经不能转动了,3个泥人只能艰难地扛着自行车行进。有时,骑着骑着,身后突然“咣当”一声震响,又一大块石头滚落下来……翻雪山,穿峡谷,钻密林,蹚大河,陷泥塘,走栈道,跋涉沙漠,闯过泥石流,智取72道拐……风餐露宿57天,累计骑行3830公里。骑到拉萨布达拉宫广场时,赵瑞萍激动得哭了。“有的朋友说我另类、自虐。在两个月的旅途中,我与数不清的‘另类’相逢又相识,共聊祖国大好河山,共享骑行带给我们的快乐。我很自信与自豪,更感幸福与快乐。”回到北京时,赵瑞萍的脸被高原紫外线严重灼伤,鼻子尖是烂的,她却对自行车旅行上瘾了。2009年,赵瑞萍独自骑行欧洲,75天游览了11国,总骑行4883公里。2012年,赵瑞萍独自骑行美国大陆。她从美国西海岸旧金山,骑行到南海岸新奥尔良,再转战东海岸纽约。2014年,赵瑞萍从西藏拉萨骑车出发,翻越喜马拉雅山,抵达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2015年,赵瑞萍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沿东海岸一路骑车南下,86天途经悉尼、墨尔本、阿德莱德,总骑行3300多公里,纵贯半个澳大利亚。到目前为止,赵瑞萍已骑车旅游四大洲14个国家。在国外骑行旅游,她很多时候住的是野外搭的帐篷,吃的是超市里最便宜的面包赵瑞萍每次出国,走多久只有两个决定因素——签证日期和兜里的钱。头几年,赵瑞萍都是靠打工挣出门的钱。60岁以后,在家人的劝阻下她才不再去打工。她把出国游的消费省到极限——60天美国行,2.8万人民币;75天欧洲行,2.3万人民币;2015年的86天澳洲行,只用了1.7万元。这可是从出家门到进家门的全部费用,包括机票以及食宿。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究竟是怎么完成的呢?住,酒店别想了,很多时候赵瑞萍是在野外搭帐篷。有时出于安全等考虑,住个帐篷旅馆、家庭旅馆的,那已经是享福了。城市里不好搭帐篷,长途车站的候车室、中餐馆的地下室,赵瑞萍都能将就。吃,就是超市里最便宜的面包。开始时,吃面包连肉肠都舍不得买,后来体力跟不上了才肯买。缺少蔬菜水果,地上的野菜、树上的榆钱儿、路边的野苹果,都是赵瑞萍的副食。不会外语,怎么行万里路?赵瑞萍从书柜里拿出来的是一张张地图,展示在我们面前,有欧洲的、美国的、澳大利亚的;有中文版的,也有外文版的;有的已经破损严重了,但彩笔标出的路线依然清晰,许多地点还有她写下的备注:“绕了一圈”,“最累的一天”,“美丽的海边小城”……赵瑞萍说自己在国内先用中文地图准备,到了国外再找到当地地图进行对照,来寻找可骑行的道路、识别路标等。说着,她从书柜里掏出一沓手写的“路书”,每一站的接序,两点之间的里程数,进出各个国家的起始日期……接着,她向我们展示的是笔记本。那是她每天晚上在帐篷里写下的日记,里面夹着各种小纸条,大小不一,笔迹不一,但都是中英文对照:“我是骑车旅游的中国人”、“我不懂英语”、“我要去阿德莱德”……就是凭着地图和求助陌生人翻译的小纸条,以及途中问路时反复重复的地名(反正都是音译,多说几遍,再拐个调儿,总有人能听懂),赵瑞萍骑行了世界上四大洲的千山万水。在国外这样独自骑行的旅途,自然是会遇到许多常规出游中难以想象的困难——在欧洲,她在野外搭帐篷过夜,清早醒来,常发现车轮上、鞋上都爬满了大肉虫子,有时帐篷里还盘着蛇。在澳洲,她在野外过夜,有一回半夜被“哗啦哗啦”的声音吵醒,原来是一只袋鼠在翻找塑料袋里的食物……坚持了17年的冬泳使她有一个强健的体魄,骑行游历四大洲更在意的是路上的风景2015年,62岁的赵瑞萍在澳大利亚历时86天,骑行3300多公里。她之所以有如此非凡的体力和精力,得益于她的另一个爱好—冬泳。从1998年第一次下到冰水里,赵瑞萍已坚持了17年冬泳。她不仅是北京冬泳俱乐部的会员,还多次代表北京冬泳队,参加全国各地的冬泳比赛,而且年年比赛,年年拿奖。每次北京冬泳俱乐部活动,她总是早早地跳入冰河参加破冰,队友们常常开玩笑称她是“破冰船”。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赵瑞萍参加了俄罗斯冰水运动联合会主办的漂游阿穆尔河及鞑靼海峡1300公里接力活动,她和队友成功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当时,赵瑞萍是5名中国队员中唯一的女性,俄罗斯主办方的工作人员纷纷向她竖起大拇指。2013年3月,赵瑞萍代表中国冬泳人独行北极圈摩尔曼斯克,荣获两金一铜,为中国冬泳人争了光。无论是被北京市自行车协会授予“巾帼英雄”的称号,还是被北京冬泳队的队友们称为“女杰”,赵瑞萍都很自豪。但她骑行游历四大洲,更在意的一是路上的风景,二是八方帮助她的朋友。这位年过花甲的中国大妈,如今有自己的博客。无论走到哪里,她都会背着手机、充电宝,每晚上传自己的照片和朋友们分享。她把自己去西藏和欧洲的游记整理出来,十几万字,一个字一个字自己敲到电脑里,又附上详细的“路书”,自费印刷,送给那些和她拥有同样追求的人。2015年出行澳洲时,儿子给了赵瑞萍一张银联卡。可是在澳洲86天,赵瑞萍没舍得刷一次。她的原则是:花自己的钱,走自己的路!八、骑自行车的好处和坏处视频结语:看完了骑自行车的好处和坏处,大家是不是对骑行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了呢?其实总体上看,骑自行车的好处还是大于坏处的,只要掌握了正确的骑行姿势以及科学的骑行方法,任何人都可以通过骑自行车达到锻炼的目的。最后提醒大家一句,骑行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哦。
(责任编辑:思远)
皮卡销量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路自行车骑行姿势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