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健身器材伤害小孩孩子何时休

新闻热线:024-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7岁孩玩小区健身器材受伤
http://www.syd.com.cn   来源:
  沈阳日报讯(记者杨主格)8月18日,记者从沈阳市儿童医院了解到,最近一段时间,该院收治的意外伤儿童明显增多,其中不少是使用小区健身器材不当致伤的。专家提醒,很多小区健身器材并不适合儿童使用,小孩更应该在家长的看护、陪同下玩耍。
  小区健身器材频伤孩子
  几天前,家住沈阳的7岁男孩明明(化名)在自家小区内的健身器材上独自玩耍时,脚被卡在单人漫步机踏板和地面的空隙,造成左脚严重的撕裂伤。
  同在沈阳的6岁小女孩彤彤(化名)两天前,因为在小区健身器材上玩耍不当,从器材上跌落,造成手臂骨折。
  手、脚部挤压伤最常见
  沈阳市儿童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桂容花告诉记者,在小区健身器材上受伤的孩子中,手、脚部的挤压伤、挫伤最常见。&大部分是不小心卡到健身器材的空隙中造成挤压伤的,还有一部分孩子是磕碰伤,崴伤和跌落伤,一些孩子甚至造成了手部、腿部骨折。&
  公共健身器材儿童宜少用
  记者发现,大部分的小区健身器材都未标示什么年龄段的人不宜使用。那么,小区健身器材孩子到底能不能玩?毕业于体育运动专业,现为专职健身教练的刘利俭表示,其实大部分的小区健身器材都是&少儿不宜。&
  &小区健身器材多是为成人设计的,像常见的漫步机主要用于锻炼腿、腰、腹部肌肉及心肺功能,摇摆幅度过大时,很容易重心不稳。&
  刘利俭提醒家长,户外健身器材并非玩具,孩子使用时需要特别谨慎,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使用时,家长最好在旁边看护。
相关新闻:
新闻监督举报电话:(024)
沈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沈阳网技术中心制作 本站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北三经街67号(110014)
广告咨询热线:96009-6 新闻热线:(024)
公共服务机构: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辽)字第18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辽B-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610474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八岁女童命丧小区健身器材,你家的孩子可能正在玩DV现场直击现场,关注民生!相信不少小区都会有健身器材秋千、漫步机、扭腰器、跷跷板…这样的健身器材很多小区都有给健身、休闲、娱乐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孩子们也经常在上面玩耍但是你知道吗这些健身器材绝非玩具!!!日前的一个中午湖北武汉江汉区万松街机场社区内8岁女童小茹(化名)趁着大人准备午饭期间与两名小伙伴一起来到社区操场玩耍三人围绕着一台健身器材可没想到却发生了悲剧家长发现后当即送女童往医院抢救遗憾的是小茹最终还是因为心肺部挤压伤呼吸循环衰竭,不治身亡戳链接了解更多▼导致女童身亡的是一台太极推揉器小茹当时在健身器材上玩了一下身体突然一歪就再也没有起来被发现的时候身体悬挂在健身器材上双腿夹在推揉器的钢管支撑上,一动不动▼这些利民设施变成了“杀手到底谁该承担责任呢?家长认为健身器材公司应当承担相应责任但涉事的健身器材公司表示太极推揉器约有1米高,由四个圆形转盘组成主要用于肩、肘等部位的活动设备上一般都有提示牌,标明注意事项儿童使用要有成人监护▼律师:该事件中,并非由第三方侵权造成的伤害,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监护职责缺失,应负有主要责任。而健身器材公司,虽在健身器材的铭牌上留有提醒,尽到了提示义务,但却没有设置有效的防范措施,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负有次要责任。类似的悲剧时有发生而在我们身边,不少社区、公园等场所都设有这样的便民健身器材虽然方便群众,可是危险指数及自身的隐患却很少有人过问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提高警惕!游乐设施和健身器材都存在哪些隐患怎样使用才安全?请看惨剧屡屡发生,家长们都长点心吧!8岁正是孩子爱玩的年纪而当孩子们沉浸在欢乐中,满足好奇心的同时如果我们能再仔细一些、再小心一些或许孩子会少受一些伤害DV君再次提醒街坊们健身器材不是玩具,别让孩子单独玩耍如果想玩,大人要贴身跟紧这样子就算出了问题,及时制止都还来得及部分图片来源人民日报编辑:大脸怪孩子玩健身器材当心受伤
南昌不少小区有健身器材,仅成人适用,儿童如果使用应有人监护
说起健身器材,大家都不陌生,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部分小区安装了健身器材。但是健身器材的使用规范和适用范围,可就鲜为人知了。近日,在浙江嘉兴,一名女童在使用成人健身器材的时候,头被卡在器材当中,经消防官兵的救援才得以脱险。
据了解,市面上大部分的健身器材都是为成人设计的,鲜有适合儿童的。目前南昌市是否有儿童专用的健身器材呢?儿童在使用成人健身器材时,安全能否保障?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儿童适用的健身器材少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位于红谷滩新区丰和北大道和红谷大道的多个小区以及老城区的青云明珠等小区,发现基本上都配有户外健身器材,但是这些健身器材仅适用于成人锻炼,而适用于儿童的健身设施几乎没看见。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几乎每个小区的儿童都将这些成人健身器材当做玩具,而在玩耍的过程中,小孩身边也鲜有监护的成年人。警示语模糊
14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青云谱区的青云明珠小区,在这个小区的休闲区域,记者看到了一整片的体育健身器材,几名七八岁的孩子在此玩耍,俨然将其当成了玩具使用。在这些体育器材周边,记者没有看到一块提醒儿童安全使用的警示牌。
在走访的青云明珠、丰和新城、商城世纪村以及名门世家等多个小区中,记者发现小区的健身器材周边均没有设置警示牌,只是个别健身器材上标注了使用的范围,如“儿童不宜选用该器械”,但是大部分警示语都已经模糊,很难辨识。
市民不知健身器材有适用人群
记者发现,小区的健身器材使用人群十分广泛,从蹒跚学步的小孩到年迈的老年人都在使用。
在丰和新城小区,记者看到一名孕妇正在使用健身器材锻炼。该孕妇站在一个圆盘上转动着身子,看上去十分危险,但她好像丝毫没有意识到可能造成的伤害。在名门世家小区,记者看到一名两三岁的男童正在使用三位扭腰器,而家长却在二三十米开外和别人聊天。这名男童一会儿坐在会转动的圆盘上,一会儿蹲在地上用手转动圆盘,五六分钟之后,男童从圆盘上跌落于地。
不少市民向记者表示,不知道这些健身器材是适用于成年人的,“放在小区里面,不就是大家都能用吗?从来没想过小孩能不能用”。
儿童使用缺少安全防护
针对这种现象,记者找到了南昌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处的张姓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目前南昌市针对儿童使用的健身器材还是比较少,国家也没有针对儿童健身器材的设计标准,小区内安装的健身器材一般是以成人为标准的。
“其实我们的健身器材上一般都有标注,要求儿童尽量不要使用,即使使用也要有成年人的监护,但是目前很少家长知道这些,孩子缺少安全防护。”张姓工作人员说道。
可登录“北京国体认证中心”查询
记者从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处了解到,南昌市引进健身器材已经有十几年了,目前南昌市各小区的健身器材有两种来源,一种是由体育部门通过体彩向小区捐赠的,另一种则是物业或者开发商自己购买的。捐赠的健身器材遵循的是“谁受赠,谁养护,谁负责”的原则,而受捐赠的小区很少有专业的人员进行养护。
对于小区自己购买的健身器材,市民可以通过上网登录“北京国体认证中心”查询品牌是否通过认证,“正规的品牌都要经过这个认证,如果不通过认证的话很容易出现劣质器材,价格也会相对低廉。”张姓工作人员说道。(记者 万珺)
关键词阅读:
24小时论坛热帖
6月18日,参加“2016中国·南昌新媒体发展报...
昨日上午11点,随着思想品德和历史考试的结 ...
南昌新闻网版权所有当心小区健身器伤了孩子_百度宝宝知道
当心小区健身器伤了孩子
凭什么,听我的
社区健身器材伤人的事件屡屡发生,近日,郑州又有两名儿童在玩健身器材时受伤。记者走访几个社区健身场地发现,悲剧并未警醒人们,健身器材旁边的&险象&时刻在上演。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姿势不正确,关节损伤、 韧带拉伤 、 肌肉拉伤 不知不觉地给人们带来&看不见&的伤痛。
当心小区健身器伤了孩子 &政府耗费巨资安装健身器材是好事,但要把好事做到底,为什么不再组织一些专业教练教人们如何使用它?&一位体育界专业人士呼吁。 看得见的悲剧:健身器材&咬伤&孩子 当下正值暑假,繁重课业压力下的孩子们如同&出笼之鸟&,三三两两地寻找最有趣的活动,健身器材也成了孩子的&大玩具&。但稍不注意,这些&铁家伙&就可能&咬&伤孩子。 8月9日晚上,在郑州市航海中路的炫丽花园内,一名12岁女孩在1.5米高的双杠上健身时不慎坠下,致 颅内出血 ,引发左半身 偏瘫 ,记者采访时,她仍在抢救,尚未脱险。
事隔两天,南阳路警校家属院内,一名7岁女孩在跑步机边玩耍时,左腿被脚踏与地面的空隙牢牢夹住,消防官兵很快赶来,经多次努力,仍不能奏效,最终无奈将跑步机的一个脚踏锯断,小女孩才得以脱身。记者看到,小女孩的左小腿出现大面积擦痕,擦伤面中间出现了一个约3厘米的圆形伤口。小女孩的姐姐小孙说,这个伤口是脚踏板下边的螺钉挤伤的。拍片结果显示,小女孩的腿部没有 骨折 ,只是皮外伤。
健身场地上&险象&还在上演 尽管社区健身器材伤人的事件屡屡发生,但当记者邀请郑州维体健身俱乐部教练王耀宗走访郑州多家社区健身场地发现,孩子们对这些&大玩具&兴趣不减,对潜在的伤害全然不觉。 8月14日下午,记者与王耀宗首先来到河南省体育场户外健身器材场地。在&直立拉背器&旁,几个男孩爬上爬下,玩得津津有味。&这个器械本来是模仿引体向上动作,供成人锻炼背部肌肉的,不适合儿童使用。&王耀宗说。记者注意到,男孩们轮流爬上去,在手柄上荡起&秋千&。器械咣咣作响,他们根本没意识到危险的存在。
在一个双杠上,3个女孩把腿钩在上面,玩倒立。此前,炫丽花园受伤的女孩就是在做这个动作时,头部着地摔伤的。但记者问这些孩子&知道这件事吗&?孩子们笑着摇摇头,仍继续玩耍。
漫步机,它的功能相当于跑步机,主要是用来锻炼臂肌、胸大肌、腿肌以及心肺功能的。记者注意到,器械标志上明确注明&儿童使用时应有成人保护&。但一个8岁男孩发明了另外一种玩法,他反站在漫步机上,把它当做一个&秋千&玩了起来,手柄随时可能撞到他的头部。
错误动作带来看不见的伤痛 从事健身运动13年、做健身教练6年的王耀宗看到这些场景,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我早就注意到这些,但一个人的呼吁声音实在太微弱。&王耀宗说,那么多错误动作,那么多不恰当的玩法,无形中增加了受伤的机会。明显的外在伤害我们看得见,还有许多人,长年累月地做着错误动作,造成关节损伤、韧带拉伤、肌肉拉伤却全然不知,这些&暗伤&更要警醒。 在郑州市五一广场,一位老人坐在蹬力训练器上问王耀宗:&我玩这家伙玩了半个月,怎么膝盖疼?&王耀宗让老人做了几个动作立即发现了其中的错误。原来,老人锻炼时出现了两个错误动作,一是脚尖呈&外八字&,二是伸腿时用力过猛,把腿完全伸直。
&您可以先上 医院 查一下,是否患 骨质疏松 或其他关节问题,如果排除这些,很可能就是这两个错误动作造成的。&王耀宗说,这个错误动作对人的膝关节伤害最大。这种伤害往往是日积月累造成,而发生后,人们又不容易找到真正的原因。 王耀宗告诉记者,许多健身者练着练着身上就疼起来,但找不到原因。这多数是训练方法不正确或动作不标准造成的。训练中常出现的关节损伤主要有三方面:踝关节、膝关节、肩关节。 解决问题主要靠两方面,一是通过专门训练改变肌肉不对称的状况;二是纠正错误的训练姿势。&像外八字这种错误姿势是生活中养成的,不是天生的。&王耀宗说,人们常常把这些当成天生的形态,不去改变,更不注意它们带来的危害。
扫码或保存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谨防健身器材伤到小孩_网易新闻
:谨防健身器材伤到小孩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谨防健身器材伤到小孩)
楚天都市报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身、休闲、娱乐已成为人们的一大时尚,一大批健身器材也源源不断地进入小区、公园、广场,给健身、休闲、娱乐的人们提供了许多的便利,给小朋友们也带来了诸多的欢乐。市消防部门介绍,部分社区健身器材遭人为破坏,加上年久失修,健身器锈迹斑斑,给安全带来隐患。
市消防部门介绍,大部分健身器还都算比较结实,但是也有部分健身器已经锈迹斑斑,有的螺丝都已经松动。还有的带手柄的健身器,手柄已不知去向,稍不留意就很有可能伤到小朋友,以下是几个需要注意的器材:
1.漫步机:漫步机一经快速走动,惯性很大,不易控制,再加上有些孩子喜欢双脚同向甩动,整个身子都飞起来,可能使大腿根部、肩部拉伤以及腰部扭伤。另外有些孩子等不及漫步机停下来就着急往下跳,也容易造成摔伤和扭伤。
2.单双杠:很多孩子喜欢在单双杠上表演惊险动作,比如倒挂金钩、荡秋千,甚至在上面吃东西,说笑打闹。不仅容易掉下来,而且往往上去容易下来难,有些孩子就直接往下跳,容易导致崴脚甚至骨折。
3.转腰器:转腰器本身并不危险,但孩子却喜欢另类玩法——不扶把手,站在转盘上转圈,稍不注意就可能被甩出去,轻则摔在地上,重则头磕在转腰器的柱子上。
因此,消防部门特别提醒,儿童在玩耍时要有家长在旁监护,并给予适当指导。让儿童保持动作协调,扶稳健身器材,动作幅度不宜过大。家长除了告诫孩子不要尝试危险动作,也要教他们一些自我保护措施,比如从单双杠上下来时尽量用滑而不是跳。
本文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适合孩子的健身器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