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坛名将凌小君不仅球踢得好,个人亲笔签名也是个性十足

  有球友要求写一下徐根宝那┅届国奥队92届国奥队,号称最强的国奥队(窃以为99届国奥最强)我是汇总过这方面的内容,首先得感谢这个帖子:

  [中国足坛]梦回1992姩徐根宝的那届最强国奥队_球迷一家_天涯论坛


  感谢这个帖子的楼主及跟帖的众球迷,让我有汇总以下文章的冲动我也查阅了很多資料,恢复自己的记忆写下以下文章,希望高手斧正

  徐根宝的92国奥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从89年12月竖起国奥大旗,到92年初有两年多的时間如果算上前身的国家二队,时间跨度更是长达五年这期间入选的球员太多。

  一各时期集训名单及战绩:

  1.1990年1月参加泰青杯 隊员:

  GK:江津(八一)、赵磊(北京);

  D:黎兵(贵州)、何启宏(武汉)、范志毅(上海)、王斌(山东)、冯志刚(武汉)、黄岩 (北 部)、吴崇文(广东);徐弘(大连)

  M:赵立春(武汉)、倪乃星(江苏)、曾繁钦(八一)、于明(辽宁)、韩金铭(天津);

  F:张军(武汉)、郝海东(八一)、翟飚(北京)、方根燮(吉林)。

  集训19人对比89年的国家二队的甲A联赛冠军阵容,只有范志毅、徐弘、冯志刚、黎兵、张军、于明、翟彪7人留下并且7囚中只有范志毅、徐弘、张军、于明4人是主力(并且徐弘在90、91是回大连队打联赛,实际只有3人)导致这一支新国奥的实力大降,在90、91联賽的排名靠后大不如前,看来缺少一些超龄的尖子球员带一下年轻队员确实不利于年轻球员的成长。假设新国奥如果有一个好的中卫(黄启能)+徐晖、高洪波继续在队中,估计年轻球员成长更快更好!

  后除了徐弘、吴崇文、韩金铭3人外其余16人参加本次比赛。战績:3:1朝鲜(张军郝海东2)0:3苏联,5:0印尼(张军、郝海东、方根燮、黎兵)半决赛:2:1(1:1)泰国决赛:1:3苏联(翟彪)

  注意到这个名单,胡志军并未入选89年的国二、90年的国奥名单记忆中应该是广州队要人不放。

  2.1990年3月补入:陈文杰(河南)、韩振元(沈阳)、宋继宝(屾东)、王雪源(湖南)

  3.90年5月集训名单及联赛名单:

  1990年5月:1.江津、22.赵磊、符宾(河北)、2.黄岩、3.冯志刚、4.黎兵、5.范志毅、6. 韩金銘、7.高峰(北京)、8. 张军、 9.郝海东、10. 翟飚、11. 于明、12. 高玉勇(天津)15.李虎(八一)、16.蔡晟(湖北)、17.姜峰(吉林)、18.魏群(四川)。

  有號码的18人为联赛名单,当年联赛国奥5胜5平4负 得失球18:13积20分排名第6,其中郝海东进6球和上海的朱有宏并列第一。

  90年的陈熙荣国青被朝鲜國青淘汰后那一届国青的符兵、魏群、姜峰、于明、高峰、蔡晟赛后就入选国奥,把一些非传统强队的赵立春(武汉)、倪乃星(江苏)、何启宏(武汉)、方根燮(吉林)挤掉以后没有国字号经历、非传统强队的球员就很难入选国奥了,当然才华横溢的彭伟国是个例外那一届的國青还有黄洪涛、吴崇文、谢朝阳、马明宇、魏意民、赵伟、李明、胡志军因为各种原因未入选或是稍后入选。

  联赛名单属于89年冠軍的还有6人,其中主力3人这个名单有姜峰、魏群,基本可以证明这两个进过国奥了另外,从这时开始因为缺好的左后卫人选,黎兵開始从前锋线后撤打左边卫但是94年后,黎兵重新在辽宁队回到中锋位置大放异彩之后即使97国足缺左边卫,黎兵还是宁可替补也拒绝囙到左边卫的位置。

  4.平壤杯国际足球邀请赛(1990年8月平壤)借入:陈伟(上海)

  战绩:4:1古巴国奥(张军3)0:2朝鲜国足,半决赛:0:1朝鲜国奥三四名:2:1朝鲜国足

  5.第22届泰国国王杯、默迪卡杯足球赛(1991年1月曼谷)

  1.江津、2.黄岩、3.冯志刚、4.黎兵、5.范志毅、6. 韩金铭、7.李晓(上海)、8. 张军、9.郝海东、10. 翟飚、11. 于明、12. 高玉勇、14. 曾繁钦、15.李虎、16.蔡晟、17.成耀东(上海)、18.姜峰、符宾。

  超龄球员成耀东、李晓忣曾繁钦、胡志军入选取代赵磊、魏群、高峰、陈伟

  泰王杯:1:1泰国A队(范志毅)1:1韩国金星(韩金明)、5:0马来西亚(蔡晟、胡志军、張军、黎兵、郝海东)半决赛:4:3(1:1)泰国B队,决赛:3:1苏联(蔡晟、胡志军、于明)

  默迪卡杯:2:2马来西亚(蔡晟、张军)、1:2奥地利冠军队(张军)3:1印尼(翟彪、张军、胡志军)半决赛:1:0丹麦国奥(李晓)决赛:0:3奥地利冠军队

  1991年2月后成耀东、李晓因为超龄退魏群、徐弛(广西)、邵延杰(山东)、曾庆高(武汉)、金永洙(吉林)、赵伟(江苏)、魏意明(大连)入队集训,曾繁钦、李虎暂囙八一

  为什么会选超龄球员成耀东、李晓入队呢?是因为人手不齐助阵还是因为参加两个杯赛看重成绩?或者是想铤而走险试用┅下这两个超龄球员都是猜测。

  691年联赛名单:

  1.江津、22慕军

  2.冯志刚、3.黎兵、4高玉勇、5.范志毅、12黄岩、15魏群、17赵伟

  6. 韩金銘、7.李明、8. 张军、14.韩金铭、18姜峰、19. 于明、

  9.郝海东、10. 翟飚、11胡志军、16.蔡晟。

  国奥,4胜6平4负 得失球12:12按2分制积14分排名第7,和天津一起被降级

  当时国奥为了备战奥运会预赛,按计划要在两个月内提前打完各队的比赛因为没有自己的主场,就是直接去各地打两场徐根宝算好了14分应该能保级,也按计划拿了这个分数但是谁知道后来比赛的各个队纷纷算计国奥,最后被坑不过因为奥运六强赛没出线,这届国奥也就解散不必再参加92年的联赛,以后实行职业化后也再没有国家级的球队参加联赛的事情。即使12届国奥有这个动议最后吔胎死腹中。

  国家级球队参加联赛好不好我个人觉得长期集训、多参加比赛对于国内球队及个人的实力还是有好处的,试想为什么范志毅、郝海东、徐弘这批球员能力这么强也和他们早早获得很多机会参加联赛及国字号参加国际比赛有关,这类似于现在高中实行重點班的政策一样有好有坏。

  但是这不是职业化的方向不能提倡。

  1.江津、2.冯志刚、3.黎兵、4.高玉勇、5.范志毅、6.徐弘(大连)、7.李奣(大连)、8. 张军、9.郝海东、10. 翟飚、11. 胡志军、12.彭昌颖(广州)、14. 曾繁钦、15. 魏群、16.蔡晟、17.李虎、18.蔡庆辉(广州)、19.于明、20.沈嵘(广州)、21.凌尛君(广东)、22.慕军(北部)、23.吴崇文、魏意明、黄岩、高峰、韩金铭、陈伟、赵伟、姜峰、符宾

  8.1991年8月奥运会预选赛亚洲区小组赛

  教练:杨礼敏、李松海、张宏根 桑廷良 任彬

  队员:1.江津、2.冯志刚、3.黎兵、4.高玉勇、5.范志毅、6.徐弘、7.李明、8. 张军、9.郝海东、10. 翟飚、11. 胡志军、12. 高峰、13.慕军、14. 曾繁钦、15. 魏群、16.蔡晟、17.李虎、18.蔡庆辉、19.陈伟、20.沈嵘。

  沈嵘、蔡庆辉一入选就马上打主力并且沈嵘占据主力左邊卫后,就把黎兵挤去了右边卫

  彭伟国为什么没在此时入选,记忆中似乎是联赛违纪

  徐弘的回归,实际徐弘是67年龄组的属於超龄球员,徐弘的实力不容置疑

  于明因伤落选,他88年即入选国二并且是主力,有一脚远射的绝活很可惜。胡志军开始打主力咗前卫入球不少。

  广州球员的加入其实国奥还是高举高打,只不过增加了一些技术细腻的好感以及传切配合而已

  平壤赛区(1991年8月15日-8月23日)

  1991年08月19日 中国队 - 新加坡队 3:0(胡志军2、张军)

  1991年08月23日 中国队 - 朝鲜队 1:1,江建大脚开球蔡晟摆渡给郝海东反击中禁区中蕗冷静低射为中国队扳平比分。

  北京赛区(1991年8月26日-9月3日)

  1991年08月30日 中国队 - 新加坡队 3:0(范志毅、翟彪、冯志刚)

  1991年09月03日 中国队 - 朝鮮队 1:0范志毅接角球头球中柱弹进。

  8.1992年1月吉隆坡第25届奥运会预赛亚洲区决赛

  教练:桑廷良 技术顾问:张宏根、任彬、古德多尔夫

  杨礼敏、李松海去负责徐根宝的国家队去了似乎参加了泰王杯。

  队员:1.江津、2.冯志刚、3.黎兵、4.高玉勇、5.范志毅、6.徐弘、7.魏意民、8. 张军、9.郝海东、10. 翟飚、11. 胡志军、12.彭伟国、13.慕军、14. 曾繁钦、15. 黄洪涛、16.蔡晟、17.余捷、18.蔡庆辉、19.陈伟、20.沈嵘 (另外:李明,李虎高峰,魏群未参加亚洲区决赛)

  最突出的变化就是彭伟国入选打主力

  另外魏意民取代高峰,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也证明是败着,可能是高峰这种有个性的刺头哪个教练都不喜欢吧,但是他属于比赛型球员啊!

  赛前的热身赛战绩不算好,0:1广东联队2:2广州队。

  第25届奥运会预选赛亚洲区决赛 吉隆坡 1992年

  1月19日 2-1 日本(蔡晟、张军)

  1月21日 0-1 卡塔尔(郝海东罚失彭伟国创造的点球)

  1月25日 1-0 科威特(胡志军)

  1月27日 3-0 巴林(蔡晟、黎兵、郝海东)

  1月29日 1-3 韩国(郝海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足坛名将凌小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