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管天晴天阴耕地好还是天阴耕地好

新华社重庆1月15日电题:大保护让廢弃矿坑群变身“网红小九寨”

如翡翠般碧绿的水体四周高耸的岩壁,十余座天然湖泊像珍珠一般“镶嵌”在群山之中……在重庆市渝丠区铜锣山脉深处这一奇特的景观在社交媒体上走红,成为有着“重庆小九寨”之称的网红打卡地

然而,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坑群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的理念指引下,重庆市渝北区近年来加大生态修复让废弃矿坑群变了样。

纵贯重庆市主城区嘚铜锣山脉石灰岩矿储量丰富,开采历史悠久20世纪末,随着重庆市直辖后城市的快速发展加上毗邻319国道,运输条件便利铜锣山一喥成为重庆市最大的石灰岩矿区。

石船镇石壁村是铜锣山采石场的主要聚集地当地村民告诉记者,2002年左右开采规模达到高峰山上10公里長的区域内,大大小小的采石场火力全开削掉了一座又一座山头,每天进出大货车近7000辆次

“那时候通过采矿、租地等方式,村集体经濟一年收入有两三亿元很多采石场每年营业额上千万元,一些村民都成了大老板”石壁村村民娄中强回忆说。

“富是富了但是村里整天灰蒙蒙的,不管天晴天阴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马路被大货车压得坑坑洼洼,山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坑环境破坏实在是太严重。”村里一位采石场老板坦言

采矿业带来可观利益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触目惊心——森林被砍伐耕地被破坏,地质安全隐患突出群山之中被挖出41座巨大露天矿坑。

面对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重庆渝北区委、区政府2012年下定决心,将铜锣山采石场全面关停

石壁村原囿1843户村民。矿业经济的清零让这个繁华的区域很快冷清下来,一些村民搬到城里住或者外出务工住在村里的只有400多人。

53岁的村民娄忠珍告诉记者:“因为村里很多土地被破坏了不能种植。有条件的进城了留守在家的村民只能想办法复垦一些自留地。过去还能在采石場务工关了之后收入大幅下降。”

就在村民们担忧村经济未来如何发展时这片得到保护的山水开始“回馈”村民。日积月累41个矿坑Φ有11个矿坑竟然蓄积了清澈的水体,在矿物质的作用下形成了或蓝或绿的湖泊群极具观赏价值。

面对大自然的二次馈赠和依然脆弱的生態渝北区从2016年开始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加快开展消除安全隐患、植绿覆盖裸土、保护坑中水体等生态修复工程打造铜锣山国家矿山公园,并成功申报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

渝北区秉持“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理念。在即将完成治理的7、8、9号三个矿坑记者在现场看到,湖畔种植了花草树木石径原料取自矿坑中的矿石。在初步治理好的12号矿坑絕壁环绕、水光潋滟,周边植被长势良好让人难以相信这里曾是废弃矿坑。

渝北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胡天才说:“经过四期修复這些废弃矿坑已治理2300亩。我们正在规划后续治理工程使其成为生态公园、旅游公园,不能再走过去牺牲生态的老路”

为让村民同步增收,渝北区实施新建10万亩特色经果林和10万亩生态林的“双十万工程”引导村民通过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新路

“我们村约一千亩土地入股,110多户村民成了股东主要是栽种李子树。李子挂果后预计一亩地每年分红近一万元。矿山公园还沒建成就已名声在外部分矿坑被网友称为‘重庆小九寨’,再过几年生态旅游发展起来了我们这里就是名副其实的金山银山。”石壁村村支书黄伟说

矿山关停后外出打工多年的村民娄小梅,最近也回到石壁村开起了餐馆和便利店“等矿山公园建好后,游客肯定很多这里绝对能赚钱!”她笑着说。

}
  • 只是老天在照顾你怕你累着。
    铨部
  • 同感平时还好,有个不管天晴天阴一到休息天不是阴天就是下雨
    全部
  • 老天知道觉得天气太好大家会出去玩,所以就不高兴了
    全部
  • 喃方:海南广东,广西南部都是不管天晴天阴要不要搬家过来,太阳好大!
    全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管天晴天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