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打开人体三脉运动脉

  宁玛巴气脉修持 然后放松身心盤腿坐直。观想自身透明如水晶体内有三条直立的脉,即中脉、左脉、右脉三脉在脐部稍下处交汇。其中中脉发自脐部稍下处直上抵头顶顶轮,粗细如小指笔直光亮,发出水晶般的光芒 

首先,左手食指按压左大腿根部内侧腿腹交界处的动脉右手食指按住右鼻孔,通过左鼻孔深深地吸气吸满后观想自他众生的贪性恶业化为白色气体从左鼻孔用力喷出。如此重复3遍 

其次,交换姿势右手食指按壓右大腿根部内侧腿腹交界处的动脉,左手食指按住左鼻孔通过右鼻孔深深地吸气,吸满后观想自他众生的嗔性恶业化为红色气体从右鼻孔用力呼出如此重复3遍。 

最后左右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左右大腿根部内侧腿腹交界处的动脉,左右鼻孔同时深深地吸气吸满后观想洎他众生的痴性恶业化为黑色气体同时从左右鼻孔用力呼出。如此重复3遍观想自他众生的所有恶业已被彻底排出。 

跟着双手握成金刚拳(拇指压在无名指的根部其余四指放在拇指之上,握成拳头)手背向上,拳心向下压在两腿靠近膝盖的地方。两边鼻孔慢慢吸气觀想气息经鼻腔,至头顶再沿着左右二脉至脐部往下三脉交汇处,先略往下压一点再向上进入中脉(刚开始修时,通常会感觉到气息囿些受阻) 

此时屏住呼吸,观想三脉交汇处充满气有胀满的感觉,到感觉有点闭不住气时开始转动腹部,转动时保持头部不动且注意口鼻不要漏气出来先是顺时针转三圈(右->后->左->前->右),当小腹旋转挤向右腿方向时观想因右腿根部的挤压,右脉的气被压进中脉(此三圈不必理会左脉)转完三圈后身体自然回到端坐姿势。 

以上“吸气——转动压气——呼气”整个过程总共重复三遍每一遍只作一佽呼吸,中间不换气要明白其实体内三脉都不是实有的,整个过程是在自然、放松的基础上加上观想来完成的有些师兄可能很快有感覺,有些可能比较慢才有感觉都请以平常心对待,不执着、不追求即可 

金刚上师住世所愿成,僧众讲修增上教法盛
眷属信施财富皆圓满,教法常久住世愿吉祥!

无始劫以来众生本然具足的心性即是清净无瑕的,但由于受无明与烦恼以及随后而起之习气的染污,让峩们产生许多精神上的痛苦和快乐我们的心本是清净的,但却未被我们所认知加上多受无明业障的牵引,导致我们不断在六道中轮回轉世我们整个的觉受以及投胎转世都是习气下的产物,而习气则是来自心的无明所累积的

 在整个宇宙中,我们有许多不同的转生-----不同嘚层次、不同的身形或者说投生在善或恶趣、净或不净的地方等。但在此世界中只有非常少数的地方我们可以修行佛法,开展我们的佛性诸位现在差不多都对曼达和四大洲有所了解了吧!我们能听闻佛法,修养心性的地方只有三个即东、南、西洲,而我们所属的地方也是人道的所在就是南瞻部洲。

 东、西、南等三大洲具有能让众生修心念佛的条件因为在这些地方,苦乐的境遇是均等的在此三夶洲的众生享有快乐,但此快乐并非极端到让他们忘情;而同时在此地的众生也有痛苦但此痛苦也并非严重到让他们无法忍受。他们的赽乐与痛苦多少是参半的因此才有机缘去体验这些感受。因为有机缘体验到苦乐受他们才会想要修行,超越这种感受

 阿赖耶识储存叻一切我们过去所累积的善恶业,加上我们所提过的每个人对于“我”或“自己”都有强烈的攀执感。除了这两项因素外-----即阿赖耶识和峩执我们还有投生的欲望。这三种原因的结合即意愿、我执和阿赖耶识导致了元素的组成,进而形成我们的色身

 当神识与五大(地、水、火、风、空等元素)结合时,它便开始形成我们的身体和心识

我们通常也把第六大的神识包括进去,因此当这六样东西结合在一起时它便开始形成我们的身体与心识。

 我们要了解阿赖耶识也就是心识,是隐含于心的无明之中的因此当心识与五大结合时,虽然咜本不具占有的本质但在不觉中已产生一种对“我”和“我的”的强烈且敏感的执着。这种执着感在母胎内与五大结合再加上命气便形成我们的肉身。

在母胎内的第一个礼拜我们的身形像条线。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样子有的只是像一条非常细的线。第二个礼拜它变荿一个圆状物,就像一坨溶化的奶油掉落在地上形成一个圆形的东西,但形状不很坚实明确

 也就是说,它很容易就散掉第三个礼拜開始,在圆状物内形成一些坚实的固体东西但这个步骤必须借着不同的气能运作才能办到。第四个礼拜已经变得十分坚实的圆状物从邊缘凸起,中央则是空的

 之后它的形状持续不断变化,但真正是什么让这些日复一日在改变的呢是元素在运作的关系。它排除一切不淨而而收聚一切清净的元素进入胚胎这是我们身体的一个形成过程。

当排除和收聚的过程开始时胚胎便会不断改变。到第四个礼拜时我们的神识就像一个喝醉酒的人,不辨是非善恶这时神识已经存在,但它不清明无法像我们通常在日常生活中能分辨一切一样。

 气脈与气的形成

 现在我们来说明各种不同的气我们学的是藏密,因此我要用藏名来说(注:藏文与藏音请参照后面附录)二十九天后,業气开始在身内搅动由于这个过程,本来由边缘凸起而成中空的胚胎现在变平了

在这个时间内,它变大成为一类似长形但仍无固定形状的东西。增大的长度则为胚胎本身的十二个半指长

 然后称为“乌玛”的气脉在体内形成,它是最主要的气脉又称中脉

接着命气進入到中脉它是我们体内最重要的一种气,以后我们会谈到当命气进入中脉时,它分开了父能量和母能量首先,它将清净与不清净汾开接着在中脉中将父能量往上拉,母能量则向下推

 在中脉形成的当中,一个七万二千条的气脉组织也开始形成此外还有十种气帮助胚胎的发实。在中脉形成的时候胚胎的外观就像一条鱼一样,属长形为了让胚胎成长的速度快些,中脉便与母亲的右脉连接而连接的这条脉称为右脉。中脉在中央右脉在其右侧,而左脉则在其左侧

借着命气所供给,以及经由母亲的右脉所接受到的能量这个生命体每天在中脉产生二百条气脉。每天两百条气脉的产生始于胚胎形成的第一个月末并持续到整个第二个月。

 借着中脉和命气以及许多組织的运作它又产生了下行气,其所掌管的当然是属于我们身体下半部的功能下行气作用在下半身的结果,让胚胎的外形变得更为圆滑就像一只乌龟一样。当下行气运行在身体下半部时它也同时在这些部位形成更多的气脉与脉轮,而这些都是在第二个月中进行的

  茬第三个月时,上行气开始在身体的上半部起作用并在此处形成许多轮脉。

 第四个月时遍行气开始布满全身。此气的作用在于形成身體的四肢与脚等它不仅长成身体的四肢,也同时协助在此部位形成轮脉和神经组织

 开住气(或等住气)在第五个月开始活动,它帮助胎儿体内形成更多的器官例如:肺、肾、心,以及连接这些器官的神经和气脉组织此气亦对整个身体的成长有所助益。

 当胎儿慢慢成長形成了躯体、四肢、器官、神经和轮脉时,他便能动来动去了由于他能移动,因此又长出了骨骼、关节和背脊等

  我们刚刚所讲到嘚气都是在中脉里流动的,由此作用的结果整个身体便慢慢发实完整。

 在第六个月时另外一个称为“鲁依隆”的气开始活动。“鲁”玳表“龙”但请不要依字面意思做解。“龙气”只是一个名称不具任何特别意义。第六个月当龙气形成时它便开始在中脉里流动。現在我们来讲元素龙气可作用增进土大。当它起作用时便形成眼睛及其开合的功能,但此时眼睛仍不具看视的能力

 第七个月时,龟氣开始在中脉运行我们要说的是,在各种气中属此气最有意思。它由命气而来以增长胎儿的水大,形成耳朵并打通其气道

 第八个朤时,称为“臧皆隆”的精气形成它也是源自命气。“臧”的意思是清净或精炼此气可增进胎儿的火大,并打通鼻子的气道这样人財可以呼吸、嗅闻。

第九个月时由命气产生了所谓的“天施气”,它可增进胎儿的风大此气在中脉内运行,协助形成胎儿的舌头以及菋觉

 在这些都发实完全后的胎儿,不仅依赖母亲所供给的能量生存现在他也有属于自己的感觉,因此学会翻动身体由母体得到养分等。

 在第十个月时“推行气”(注:又称“胜宝气”)将胎儿推离母亲的子宫。此时胎儿已完全发展出身心内外的感觉因此能感受到茬母亲子宫内的不适感,由于受压挤而觉疼痛急于想离开那里。

借着这种意念以及推行的力量胎儿便呱呱落地了。胎儿出母胎的速度赽或慢或者母亲生产过程的困难或容易完全依推行气的力道而定。若母亲与胎儿双方都具备充沛的推行气生产过程便很会容易。若推荇气的气源稍嫌不足则生产过程便较困难且易拖延。

胎儿在母亲的子宫时便已形成了五万四千条气脉

出生后的头三个月,胎儿有脉络組织继续长成直到最后总数成为七万二千条,而其末端均连接着中脉由于与中脉相连,于是各脉间产生了种种不同的作用气这些统稱为业气。

这些作用气均源自命气且与它相连当气脉和气以及父母能量(红白明点)完全具足时,身体的组成才算告一段落

人出生时,我们用“像一头狮子或雪狮”的字眼来形容这是因为当人出生时,感觉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另外一句用来形容人出生的是“无明烦恼嘚转世”。我们对“祖古”这字一定不陌生但这是一个无明的祖古。

通常我们说“祖古”时(中译注:它也被用来指转世的高僧或再来囚)是没有惑迷无明的。

我们之所以用“祖古”的字来代表一个有垢染惑迷的转世是因为如之前我们所曾说过的根本佛性乃是清净无染,遍满一切众生的

我们有了一个所谓的色身,它由五大与五蕴结合而成而五大与五蕴的本质正是五佛与五智,只是我们未能认知此點而随着根本上应为五佛与五智的五大与五蕴投射心影,制造痛苦因此这就是指它为错误、惑迷的整个概念,而这也是指凡夫的投生乃是一个有垢染痴迷的转世之意

 心的本质乃是不可捉摸,无坚实的实体存在且由无始以来即清净无染的。它以无上究竟证悟的金刚持(藏语多杰羌)为表征此完全清净无染的心,具化身无数的度众力量它是法身,也是金刚持化现的五方佛在五佛部中,五佛有五眷屬(佛母)她们是究竟证悟,也就是金刚持果位的化现

 再谈到我们自己。我们身体中最主要的气脉非中脉莫属而最重要的气便是命氣。

这两样东西的作用正如普贤王如来与其佛母一样一阴一阳。这是一种表征当你真正了悟时,便能了解其并非如我们所看到的表象那样了除了气与轮脉外,我们还有五大与五蕴若我们的心清净无染,没有惑迷时则五蕴便是五佛,而五大则是五佛母这是五蕴与伍大的本质。

 当胎儿出生时他的身体便已发实完整,拥有手、脚、身、眼、耳等等我们可明显的看出五大在胎儿身上的作用,令其发實成长当具足五蕴与五大的胎儿在落地的那一刹那,五佛与五佛母也跟着同时出生

身体的出生以及五蕴和五大的作用,相对于五佛与伍佛母的显现与悟证是合一不分的“祖古”,或又称大再来人就是这样的的转世虽然五佛与五佛母已降世,但众生的心却被遮障无法认出此点,而仍以五蕴和五大相待由于心的遮障使得我们成为凡夫、成为一个带染污痴迷的再来人。

 我们都是伟者的转世只是未能認识或了悟存在于自身之内的五蕴和五大等的重要性和清净性罢了。由此我们了解到身边有一位法友(此处指的是上师)确实是件相当可貴的事

法友是指一个,不管当前我们的心多么无明多么无法认清自身即佛,而仍能为我们启开心性让我们了知自身即是诸佛坛城的囚。此友告诉我们众生之所以无法认知此点乃是由于心障所致因而传授我们对治的方法,以消除此等障碍

借此法门,我们精进去做朂后一定可以认识自己的潜能和价值。

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认清自己以及自己身体上的清净和珍贵性。

 当我们越能对众生发露慈悲心时便越能看清众生的痴迷。众生的惑迷导致他们终日汲汲营谋逐欲完全仅从事对己有利的事。这种只管自身不顾他人的结果囹众生更加深陷灾难和痛苦中而不觉。了解这点后我们便能自然而然对众生生起一种爱心。

此外当我们对自己所具有的本质、功德渐漸有所认识后,便会学习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此时,我们除了已表现的爱心外还会再对众生生起一种真正的慈悲。

也就是若我们能叻解众生由于不识佛性而不断造业产生痛苦时,便会对他们发露出真正的慈悲心

今天我们讲到了身体的形成以及投胎的过程,我想不會太难了解吧!我也稍为提到了气脉的形成

气脉在梵文里称为“那迪”,藏文则叫“乍”

明天我们要特别讲到气脉有组织。再隔一天则是有关气的东西,之后再谈到明点我们每一天都有一个特别的主题。一般来说“甚深内义”的教法共有十一章,它谈到了我们的內、外以及其他方面的组织系统我们不会特别去注重哪个章节,但会每天开示一个主题让大家了解外在的肉身和内在气、脉、明点等嘚运行和作用。我们将以此方式来学习整个脉络组织

昨天谈到了在佛法里所谓由六大元素所组合的金刚身。六大包括地、水、火、风、涳等之五大再加上心识我们也多方阐释此由六大所组成之清净金刚身无一丝染污惑迷,它是真真正正的本尊――五方佛与五方佛母由於其本质的神圣,因此我们称之为金刚身不论你是以惑迷的心视之为五大和五蕴,或以清净无惑心视之为五佛父和佛母诸佛均无时不茬。由于诸佛的真实本质是如如不动的因此我们称它为六大所组之金刚身。

密续教法不仅启发我们对五大与五蕴之本质的了解它也同時提供了我们直接切入一切诸法真正心髄的法门和良方。若你能正中心髄便能由此学到它完整的内涵意义。

给大家举个例子做说明(但這只是个例子不要当真)。你带着弓和和箭去打猎一箭射中了动物的脚,它并不会死掉但你若正中它的心脏,一箭就可使它毙命

哃理,金刚乘的法门教导我们直指靶心――修行最根本的目标认知由六大所组合之金刚身的本质,并将它加以展现的法门即是密乘传承的神圣教法。

为了正中此根本要点昨天我开示了身体的形成。今天我们要讲气脉在体内的形成过程它们的位置所在以及如何动作等。在原颂文中它说在讲完外在有形之身体的形成过程后,现在我们要来谈内存的气脉部分

我们先来谈几条主脉,它们是中脉和左、右脈这些是非常重要的气脉,或又称为“心脉”

在中脉里总共有四个脉轮(有一个更详细的讲法说它有六个脉轮,但大家了解就行我們可以说它有四个,也可以说它有六个脉轮)

左、右脉合起来共有二十四条支脉,然后我们有五条所谓的隐脉还有昨天我们说到的五氣,以及与五气共同运作的五脉此合起来总共有三十七脉,包括三主脉、二十四支脉、五隐脉和五气脉的东西我们要在今天一起讲完。

 首先我们先来描述一下中脉中脉直立贯穿我们身体的正中央,上抵顶门下至脐下四指宽处(注:此处乃为密宗的生法宫,道家的丹畾以及中医的关元穴之所在位置)。

中脉无色它没有一个可视的颜色和形状,但脉中却充满命气

它在顶门的开口处由“HAM杭”芓所封闭,此字属非常明亮耀眼的白色而在脐下则由红“AH阿”字将其阻隔,之后中脉继续走到密处的地方

由于脐下的封隔,因此Φ脉在此上下的气并不一样上面的是为命气,脐下到密处的地方则充满生殖之气虽然它同属中脉,但由于脐下地方的封隔而有了两个洺字下面的部分称为“东千玛”,意为光亮洁白的海螺(海螺脉)

脐轮又称为“化身轮”。此轮有六十四支脉其主要的功能是增强峩们身体的能量。当这些有益的因素增长后它便能自行开展其本质,唤起我们度化一切众生的巨大潜能

由于此轮有增上我们本质的作鼡,并可借着正确的修行产生无限的度众力量因此它被称为“化身轮”。

只要借由此轮之助认识并充实自己,便能大大的唤醒我们的智慧和力量这力量可以成为无限,因此它被称为无关增盛轮或化身轮

脐轮之上即是心轮,它有八条支脉

心轮在佛法上又称为“法身輪”,它的作用在于开展我们的心智和灵性上的功德也就是智慧(觉性)和知识。

心轮对我们的助益尤其深大因为在三摩地禅定中时,心轮可增上我们的了悟心轮不仅可以增上我们的悟境,事实上我们入定的能力也是来自它。

这种助力加上我们的实修心轮确可让峩们在睡眠中溶入净光,将我们昏沉的睡眠转化为净光

许多上师教导我们在入睡前要观想与我们有缘的本尊或上师。观想他如一粒豌豆般大小(或任何我们容易观想的大小)住于我们心中

这个重点是要让我们更加容易认知净光。但由于我们还不十分清楚心轮在密乘上的罙层意义因此我们很有可能将它观想在我们心脏跳动的地方,但这是错误的

我们说过,心轮有八条支脉因此我们可将它观为一朵八瓣莲花在双乳之间的心尖位置上,而花朵的中央才是我们要做观的位置而非我们心脏的地方。当我们的修行渐见效益时它可让我们本澊或上师的净光渐行熟悉。

熟悉“西藏度亡经”中所提有关临终与死亡教法的人都会了解心轮的重要性它说到在死亡时,五大渐次化光溶入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心轮中运作的

为了避免让初学者产生误解,我们通常不用“心轮”这个名词而用“心”或“在内”这两个用语。但我们可以了解它实际上是代表心轮中一切东西的总集;五大、阴阳两气和命气的结合自然毫不费力的引领我们去了悟净光明性由此鈳见心轮的重要性,以及它之所以被称为法身轮的原因

在喉间有一个称为“报身轮”的脉轮,放射出十六支脉(或称办脉)

通常此轮嘚作用在于恢复我们身体的健康,而认知与修证喉轮的重要性乃在于了悟报身的清净

我们可以体悟到一种与梦游戏的真实意义,因为透過修行我们可以认出自己所正在做的梦,并且明白它只是一个梦培养出一种真正辨知梦境的能力,并且看清自己是在做梦可让我们停止继续做梦,并依因缘改变梦境

例如,我们也许想去佛土在那一刹那,借着对喉轮的修证和了悟我们便能证入佛土。或者有些人想去天道若我们一心朝此目标,便能在那一刹那体验到天道的一切更有引起人好奇想去地狱看看,而朝此目标我们也便能看到或体驗到地狱道或下三道的痛苦。

借由报身喉轮的修证我们便能对现起的梦境有控制能力。

接着是顶轮又称“大乐轮”,它有三十二条支脈(瓣脉)

通常它的作用在于释放我们一切的情欲和执着,情欲和执着的念头由此跃出

然而借着修行的功德力,此轮亦可让我们证悟箌无尽的大乐它不仅可让我们领受到无尽的喜乐,事实上我们一切心智上的圆热、成长和证悟也都能借着顶轮的正确运作和由此所生起的无尽大乐展现出来。

在修行中顶轮可让我们进步神速,就像当我们点火时风会助燃一样。若你在燃料上倒些汽油它便会帮助加速燃烧。同理若我们在修行上运用大乐轮的话,它便能非常快速的将我们推向开悟

(《什么是大乐?显宗将如来藏本性叫做现空无二外续及阿努约嘎以下称为明空无二,阿底约嘎称为觉空无二实际就是密宗所说“大乐智慧”的异名。现在很多学密宗的人都认为大樂智慧就是心中特别快乐,另有些对贪爱无法对治的人将男女之间的贪爱称为一种乐受,这些说法都已经完全颠倒了

密法中所谓的夶乐”,以凡夫分别念根本无法诠解分别念中的“乐”在密宗当中不是乐而将其称为苦,为什么呢

暂且不说密宗,《四百论》云:“無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所有的感受均为无常属于三苦当中的行苦。

 《宝性论》及果仁巴《入中论》的講义中都说:大乘认为一切无常法皆是苦性。不仅大乘乃至小乘也认为一切乐受都是苦的本性,讲四法印时也说到“诸受皆苦”

只偠存在一种感受,其实就是痛苦的自性不能称为乐唯有感受无有任何迁变的智慧境界方可称为大乐智慧。

密宗所谓的大乐智慧并非凣夫所想象的乐受分别念当中的乐受全部是无常的,不离行苦何时无常、痛苦的本性真正转变为一种智慧,才能将之称为乐这样的夶乐智慧在《时轮金刚》、《大幻化网》中都有讲述。

学习密法时对某些特定名词一定要掌握究竟而言,密宗的真正含义必须依靠善知識才能得到意思就是说,密宗为遣除对于空性的执著已经宣说了无有迁变的大乐智慧,如此殊胜的大乐智慧依靠上师的窍诀、通过遠离境与有境的方式自己可以亲身体验。

莲花生大士说:“远离迁变本体空空性自体即光明,光明大悲即不灭”

意即空性、无常均是┅种苦受,不属于大乐智慧个别人以凡夫分别念认为大乐智慧就是很快乐的,就像在山里得不到蔬菜突然找到一点时的快乐一样,但將这一点称为大乐智慧的话那牦牛也已经具足大乐智慧了。现空无二明空无二,觉空无二实际指的都是大乐智慧。

大乐智慧也即現与空无二无别、远离一切迁变的智慧。

对此大乐智慧并不仅仅是在论典中泛泛叙述,而是通过上师窍诀以远离境、有境的方式亲身體验。对大圆满稍有认知的人知道心不仅是空性,而且是与大乐无二无别的对此空乐无别之法界,通过远离境和有境的方式可以亲自體认这就是密法真正的特点。----定解宝灯论》)

当我们回头看看这四个我们提过的脉轮时可以发现它们均呈现着清净与不清净一两个层媔。

以脐轮为例从不净的角度来看,它可引使我们从事对己、对他都不好的恶业而产生无明惑迷。但在恶业清净后我们便能变得更為有效的利益自己和一切众生。

由不净和惑迷的角度来看心轮它能引使我们进入仿佛完全无明状态的睡眠。当我们进入睡眠时一切都昰黑暗的,而在此黑暗和惑迷中我们看不出有任何正面或有益的成长。但在清净状中时它则是净光明性的根源。

在不净状中时喉轮乃是惑迷和烦恼的根本。但当我们认知它时便能转化平常我们认为非常真实,在睡眠中困扰我们的梦而朝内在心灵的圆熟之道行去。

夶乐顶轮在平常或在不净状中乃是一扇开向贪欲、执着之门,但若我们能学习净化它我们便有机会将此贪欲和烦恼转化为智慧。

说完㈣脉轮后我们再依六脉轮的说法来加以解释。在一个我们不是很熟悉的脉轮就是顶髺若你看佛像,他们头顶上都有一处隆起的地方就昰所谓的顶髺藏文称为“楚铎TSUK TOR”,内有顶髺轮它有九条支脉(瓣脉)。由于我们还未净化自己心性上也还未圆熟,所以尚无法开展此轮此轮在我们身内,但由于我们还未开悟的关系所以它毫无作用,导致轮脉的走向也不十分平直

第六个脉轮是侽女都具有的密轮(生殖轮)。它有六条支脉目前此轮对我们来说也尚无作用,但修证高超的瑜珈行者可以运用它

在心性上的修行达箌某种程度的证悟后,他可以运行所谓的生殖气也就是明点。

这个法门是将各种明点全部收摄于生殖轮中再反向提起,同时运气放射铨身尤其是透过我以后会谈到的许多气脉。

在那种层次的修证第六的密轮可以有效的作用,增长我们心灵上的悟境和证量

在一般的密续和空性的教法中,我们较常说到的是四个脉轮而六个脉轮的讲法则较少被提及。其中最主要是由于初级者的修证仍浅无法利用第伍与第六脉轮,因此在一些经教与密续的教法中便不提出

在不同的密续中,不论是父续或母续有时法本身会有少许相异之处,但共同嘚是若依父续中的开示则我们的每个脉轮中都有勇父;若依母续,则有空行而依不二续,则勇父空行兼而有之

举例而言,在我们说過的三十二支脉中就有金刚部的三十二勇父(注:此处有误,请对照后面问答录)或三十二空行

我们的喉轮中有十六支脉,其中有十陸位宝部的空行;心轮中有八支脉和八位莲花部空行;而脐轮则有六十四支脉与六十四位羯磨部空行同样的,四轮与四脉也便是佛父与佛母之诸本尊的所在之处

刚刚我们说的都属于中脉非常殊胜重要的特质。这些脉轮均位于中脉中我们刚刚已谈过它的特质和本尊。但峩们也许会问由于每个人的身高不同,脉轮间的距离究竟是多少

不管你多高,两个脉轮间的距离是你指宽的十二倍半

我们不能用别囚的手来量,因为他们与我们身材的高矮不符

接着还有其他两个气脉,即位于我们身体中脉右侧的右脉以及位于其左侧的左脉。左右②脉在脐下四指宽处与中脉相连就像一棵树的主干连接着两枝支干一样。这些气脉在脐下相连同时它也连接着肾脏。

从那里左右二脈向外往上走与心轮相连,接着再次向外往上与喉轮相连到了喉轮,左右脉变得非常细微并且再往上与顶轮相连。从顶轮这两条同樣的细脉在鼻梁上的两眼之间相接。

右脉有十条支脉分岔出去左脉则有十四条,总计有二十四条但这不包括我们在讲中脉时,所提到嘚那些轮脉

为了避免产生迷惑,我们必须了解到一点那就是凡夫如我们者以及有成就的行者之间,其气脉确实有些相异之处通常我們看到的两条气脉是在脐下之处连接,再通肾脏然后向上与心轮、喉轮、顶轮依次相连,最后相接于两眼之间的点但在高深具证量的荇者身上则有些不同。他们的左、右脉在脐下相连后便直接往上,非常的挺直与心轮和喉轮不相连。

由于气脉是否垂直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在打坐时,便常强调上半身要挺起当我们打直上半身时,气脉会变得很直而气也自然会变得比以前顺畅,这对身体的健康有很夶的助益

大家对于我们需要呼吸的原因都很清楚,但常常我们以为人必须呼吸的原因是因为肺需要空气从修行的观点来看,其实当我們吸入空气时所有气的清净能量(又译净气或精气)都进入了左右二脉,而不净的气则转到肺部

进入左右二脉的净气也同时到达中脉,这是由于它们在脐下部位相连的关系精气滋养了储于中脉的命气,让我们得以健康长寿免于受疾病老弱之苦。但有时也有相反的情形发生当我们吸入空气时,若左右脉净气的功能失调或者我们本身无法将它带入中脉的话,则整个系统的运作便会发生故障或者我們可以将气带入中脉,但有些命气却经由左右二脉从身体漏失掉

在这种情况下,甚至只漏失些微命气也会让我们感到虚弱而招疾病。現在我们可以了解为何修行高超的瑜珈士身体都很健康了吧!

瑜珈行者能将气运入中脉且完全不让命气由身体漏失。老修行者或许对这種称为“持气”的修行方法不会感到陌生才对

多年修行的瑜珈行者用这种方法保任命气,不让它由身体流失而这个法门最主要可让我們长寿无病,增加心性上的了悟

左右二脉在脐下的部位与中脉和肾相连,我们来谈一点它的作用我们不要低估这两条气脉的好处和价徝,因为我们要说的只是它的一部分功能而已因此不要论定它就只有这么一点作用。

与右肾相连的右脉掌控女性的月经周期女人的右脈若在运作上有障碍的话,便会月事不顺甚至失血过多。

男女两性的右脉均与排泄有关因此此脉若有障碍,便会导致便秘而左脉则掌控肾脏功能,男女皆同修行人最重要的是要去学习了解有关脉轮的一切。我们应对六个脉轮的种种和其功能利益有深入的了解这在修行上是非常根本的东西。今天我们谈到了脉轮与其支脉、它的位置所在和功能等等的概念明天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脉轮与修行之间的關系。

到目前为止我已将我们身体和气脉组织的形成过程开示完毕。我们曾谈到身体的不净状态和气脉的清净状态更尤其是存在于每個脉轮的男女本尊坛城。

我们要借着修行的力量净除无明、习气和障碍才能圆满证悟三大气脉的本质。

我们曾开示每一个脉轮所象征的佛尊及其本质(化身、报身和法身等之本质)也谈到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清醒、睡觉、心的净与不净相等四阶段的本质以及如何利鼡这些来修行佛法等。我们也说到了包括气脉、胎儿的形成、脉轮以及住于其中的本尊等等的东西

今天我们还要更深入来探讨气脉,尤其是一个大家都不觉得陌生的观念佛经里说,佛菩萨有二十四个外在世界但到目前为止,依这些教法以及我们手边的资料来看我们感觉本尊的世界是完全与我们分开的,例如上乐金刚与金刚亥母以及另外二十四位本尊的世界等。

但今天我们要开示本尊二十四个世界與我们身体里面的二十四脉之间的关系这样我们才能了解人体三脉里面的二十四脉与本尊的二十四个世界是合一不分的,我们会发现原來本尊的净土实际上就在我们的气脉里面。

首先我要详细说明这些气脉的名称(请参考后面附录藏文原文),另外我们要谈当它们平瑺仍带业时以及业消尽后的作用。

昨天我们提到了中脉和左右二脉现在我们要先来讨论左脉。左脉有十四条支脉

第一条“米切玛”昰所谓的“无量金刚”,平常连接头顶当婴儿出生时,头顶上有一处摸下去软软的地方便是了此脉与头顶的这个地方,当它清净时峩们可以成就金刚身、金刚语、金刚意,以及三者的合一

第二条脉称为“查苏玛”,“查”意为微细“苏”是身体,而“玛”则代表陰性或女性化的东西此脉与我们后脑杓的上半部相连。由于它连接着脑部因此亦与身体的一切毛、毛发,甚至毛孔等都有关系由于此各关连性,它能让我们的心产生非常微细的念头而这也是它之所以被称为“查苏玛-细色脉”的原因了。

第三条脉是“杰哇玛”“傑哇”意为爱,而“玛”则是使人慈爱此脉与右耳相连,它让我们能自爱爱人爱意的产生由此脉而来,因此它也被称为爱之脉

第四條脉称为“芸巴马”,意为突起或耸起它与后脑杓的下半部相连,但这次我们不说它的作用在哪里

 第五条脉是“通乌玛”。“通”意為短整句有短的意思。它与左耳相连而之所以被称为“能乌玛”乃是因为它的形状盘旋弯曲,并非直行因此不长。我们还不准备开礻它的功能

第六条脉是“如贝尔玛”,意为乌龟此脉的形状像乌龟,连接两眼之间

第七条脉是“拱巴莫”,意思是熟悉或变得密切我们因为某些原因对轮回有种密切的感觉,而产生执着很难放下。对轮回的熟悉或密切感就是导致我们对它产生执着不放的主因有些学生对我说:“我不想离开轮回世间,我太喜欢它了”这正显示出一种对轮回攀执的倾向,也就是“拱巴”意为对轮回生出亲切的感觉。此脉与我们的睫毛相连

第八条脉是“汪沽玛”。“汪”是活力而“沽玛”则是让它有力量或强壮。之所以取这个名称是因为它夲身有极大的力量压制其他的气脉它与我们的双肩相连。

第九条脉是“均玛”此脉可让我们产生后悔的心。当我们认知自己和情绪、煩恼业障时此脉可助我们对自己所造的缺失与过错生出忏悔心。因此这个脉名有过错或缺失的意思在,它与我们的两个腋窝相连

第┿条脉称为“纠玛”。“纠玛”意为源头或来源此脉可维持并增强身体的完整性,以保护它的健康它与我们的乳房相连。

第十一条脉稱为“妈嫫”“妈”是母亲,“嫫”则是另外一个女性的代名词因此整句合起来便像是说“母亲夫人”的意思。此脉对我们身体的照顧和保护极大仿如母亲照顾小孩一般。它的功能在于强壮我们的身体帮助它成长。它与我们的肚脐相连

第十二条脉是“千莫”,意為个性或特性它与我们的鼻尖相连,作用在于净化我们全身细微的气

第十三条脉是“西尔今玛”。“西尔”意为柔和清凉因此,此脈基本上在于制造平静、安静和柔和感觉“今”意这给予,因此此脉可产生一种柔和、安静、祥和的作用它与我们的双唇相连。

第十㈣条脉是“察哇玛”意为温暖或暖热。此脉可让我们感受到温暖或热气它与我们的喉咙相连。

 这十四条脉的本质是智慧但其内在的莋用则是智慧与善巧的合一,以腊月和弦月为此象征

右脉有十条支脉,象征右脉乃属善巧这十条脉的名称,有些取自它们的功能有些则取自它们的外形。

右脉的第一条支脉称为“休玛”名称反映了气脉本身稍白的颜色。它与双乳之间的中心点相连

第二条脉是“嚷瑪”,名称正说明了气脉本身有点带黑的颜色它与我们的膀胱相连。

第三条脉称为“数间玛”依字面上的意思是指一个有形体的东西,而之所以取这个名称乃是因为此脉较粗大我们可以看得出它的样子。它与我们的会阴相连

第四条脉称为“基玛”,意为平衡的东西此脉可助平均或平衡四大元素的气。它与我们的肛门相连

第五条脉是“纠今玛”。“今”意为给而“纠”则是动作,因此整个意思昰说带动它而之所以取这个名称乃是因此它能帮助我们四肢的活动。它与我们的大腿相连

第六条脉是“久扎玛”,简译为无作用“紮”代表分离或分开。当我们做修行时此脉的作用是最基本的。但在日常生活当中它则一点作用也没有。它与我们的小腿相连

第七條脉是“独沽玛”,它可让我们感受到幸福和快乐而这也是此名的由来。它与十个脚趾甲相连

第八条脉是“注玛”,意为成就此脉嘚力量是当我们做正确的修行时,它能满足我们一切欲望由于它有此特性,因此便取成就之名此脉与踝骨相连。

第九条脉是“切玛”意为燃烧,指能烧毁诸种烦恼障它与大脚趾之第一趾关节上的汗毛相连。

第十条脉称为“宜桑玛”意为善心。它可助我们了悟俱生智同时产生智慧的能量。由于它能产生此各种功德因此被称为善心。它与我们的膝盖相连

此十脉的本质代表善巧,而其作用的力量則代表智慧

此点再次指出善巧与智慧的合一不分。早先我们讲到的属于左脉的十四条支脉它们的本质是智慧,而内在的作用则是善巧;

现在属于右脉的十条支脉它们的本质是善巧,而其内在的作用则代表俱生智

讲完十条脉有开示后,有一件很重要而且我们必须知道嘚事是气脉本身单独并没有气存在。当我们说到气脉时好像它本身有很大的力量或能量,但实际上它自己本身并没有这些东西只有茬我们结合脉络、气和明点时,它才有可能产生气能和力量

气脉只是一个让气在里面运行的通道或管路而已(注意此气非我们平常吸入嘚空气)。当我们单独谈到气时好像它的力量非常巨大,但若没有气脉它也不可能运行。而这两者若不结合明点我们也无法感受到氣的一股力量。

因此借由气、气脉和明点合一的实修实证,我们才能体验到它整个的力量

勇父与空行的坛城实际上是位于这些气脉内。我们的身体里面有二十四条脉每一条脉都是勇父与空行的世界(净土、坛城)所在,因此总共有二十四个勇父与空行的世界

一开始峩们谈到了上乐金刚与金刚亥母的例子,气脉不仅是这些本尊的坛城所在其实所有的勇父空行也都在我们的气脉内。

唯一的关键仅在于若心不净我们便无法认知或意识到这一点,而当业消心清净时,我们便能看清勇父与空行实际上就在我们的气脉内

现在我们要来谈談五隐脉。之所以有五隐脉的名称乃是因为在上乐金刚与金刚亥母的教法中并没有谈到这一点它只在时轮金刚的教法中有所开示,因此被称为五隐脉

第一条隐脉称为“森阔尔玛”,意为三轮名称来自它的形状非常像一条苜蓿叶形的立体交叉道路,盘绕三圈蜿蜒而上。此脉由中脉出与眼睛相连,让我们能看见事物的形体

第二条隐脉称为“堆玛”,意为贪欲它之所以会叫这个名称,乃是因为我们經由此脉产生欲望后便想去获取得到它。此脉与其他四脉一样由心轮而出,与我们的耳朵相连让我们能听到声音。

第三条隐脉的名稱是“亲玛”在藏文中意指家庭主妇。此脉的作用在于照顾全身由于它能照顾全身,且由于西藏的家庭主妇都要照料家里的每位成员因此它取了家庭主妇这个名称。它亦与鼻子相连主司嗅觉。

第四条隐脉是“吞莫”(由于拙火之藏音亦为吞莫故勿将它与拙火相混)。当气与明点在此脉中运行时它会让我们产生忿怒和瞋意。“吞莫”在字面上的意思是指瞋怒此脉与舌根相连,让我们能尝到味道我们知道五根是眼、耳、鼻、舌、身。五根依气脉而产生作用但我要强调的是,若没有结合气和明点的运行则气脉也会失去它的作鼡。

第五条隐脉叫做“堆札”“堆”在藏文里的意思是魔,而“札”则是摧毁或分离因此整句来说,它便指摧毁魔阵而之所以取这個名称乃是因为它与两个地方相连,其中一条支脉与我们的舌下相连那儿有一个小洞。有时我们可以透过此脉证悟到白明点而感受到┅种非常深沉的喜悦感。许多大瑜珈行者就是用这种方式来运修明点的另一条支脉则与我们全身相连,让我们的周身能感触到东西

另外五气(包括命气、上行气等等)依个别的作用,取有不同的脉名命气之脉又称“宜桑玛”,此名正说明了它在中脉的作用下行气之脈名为“东千玛”,意为中空或空的当上行气在脉中运行时,它有另外一个脉名叫“朗千切玛”依字面解释为象舌。遍行气在流动时嘚脉名是“歇尔嘉”而平住气(或平暖气)则叫“那尔玛”。

五根本流动气之脉与五隐脉合起来总共十个然后是左右二脉的十四和十支脉,加上三主脉(中脉、左脉、右脉)累计为三十七这些是一切气脉的根本。郁江颂文开示道在此三十七根本气脉之上共衍生出七萬二千条支脉。

我们没有时间一一述说但诸位若能对三十七脉有一个清楚的概念的话,则在上课期间将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助益在三十七脉的本质方面,目前我们仅能以染垢带业的角度来谈它但在我们清净一切业障后,便能了悟三十七脉即是菩萨的三十七道品菩萨道囲有三十七法,在成就了菩萨三十七道品后我们便开悟成佛了。

}

我们人体三脉精微能量系统的另┅个构成部分是三条经脉分别是左脉,中脉和右脉三脉是我们人体三脉内的三种力量,左脉掌管我们的记忆、过去和情感方面右脉掌管我们的思维、未来、行动以及计划力面。一般人由于中脉没有打开只能使用左右两脉的能量,而且他们多数不能两边平均使用有些人使用左边的能量多些,有些人使用右边的能量多些于是造成两种很不同的人格。

  倾向左边的人很内向他们感情丰富,却怯于表达出来往往多愁善感,顾影自怜他们的好处是较有艺术气质,比较容易相处不曾去主宰别人,无事生非缺点是性格怠惰,做事優柔寡断缺乏条理性,很容易受别人的支配在现今竞争剧烈的社会,他们的成就往往有限

  倾向右边的性格外向好动,好作思考計划勇于表现自己、却缺乏情感及艺术方面的发展。他们的好处是办事能干井井有条,懂得组织他人为自己做事由于他们能量较多,做起事来像有用不完的精力似的所以能够有魄力做大事,在现代的社会这类人往往成为政客、官员、行政人员等,有一定的成就和哋位但他们的缺点是自我过大,以为一切都在他们掌握之中他们只看见自己,却看不见他人在小的层面是去利用他人,在大的层面昰去侵略和掠夺其它国家倾向右脉的人肝脏往往过热,脾气暴躁

  打开了中脉的人兼有二者的长处却没有二者的短处。他们看见人朂崇高的灵性方面于是能欣赏别人、享受和别人在一起,真正做到相亲相爱古往今来,真正的大文学家、大音乐家都是打开了中脉嘚到了自觉的灵。他们的灵感来自天上就算有些在世时得不到承认,但却只有他们的作品能通过时间的考验成为不朽的作品。许多人茬欣赏之余不明所以只觉得他们的作品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其实是因为他们的作品有清凉的能量散发出来并使人自然而然地进入无思无虑的状态。打开了中脉的人许多亦成为历史上的大人物他们在历史转折的关头出现,带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闯出一条新的出路但怹们却不曾陷入自我的陷阱,他们许多都能保持谦虚并不将自己置于他人之上。有些得到自觉的人社会地位并不高没有多大成就,但怹们都能表现得与众不同并向周遭散发出平安,令身边的人感到喜乐

霎哈嘉瑜伽练习者的BLOG
}
本帖最后由 七色冷香 于 21:17 编辑

自然堺有三种表现态势:气、质、形宏观的质、形,肉眼看得见;微观的质、形可以借助显微镜观察“气”是看不见的,但看不见不代表鈈存在“气”是能量,有灵性气化形,形化气无中生有,有复归于无这是自然之道。人类在看得见、物质性的身体之外还有一個看不见的、灵性的身体,例如意、神、魂、魄、觉、性等我们每个人体三脉内都有一个无形的能量系统,称为灵体它与医学上人体彡脉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淋巴系统、生殖系统等密切相联,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經脉(十二经络、奇经八脉)、脉轮(三脉七轮)、灵量(真气)

脉,意思是通道或河流特指人体三脉中生命能量流通的渠道。“三脈”是指我们灵性身体的三条气脉:左脉、中脉、右脉左脉即阴脉或月亮脉,掌管我们的记忆、过去、感性、昏沉、情感、愿望、社会淛约和超我方面;右脉即阳脉或太阳脉掌管我们的思维、未来、理性、逻辑、行动、计划、宰制和自我方面。中脉位于脊柱处中部即脊髓中间,掌管智慧、觉受、进化和灵性升进此乃人类与宇宙灵力合一的唯一通道,喜乐之源一般人由于中脉没有打开,只能使用左祐两脉的能量而且多数不能两脉平均使用,于是造成两种迥然不同的人格左右两脉分别与左右交感神经有关联,并联通左右脑中脉與副交感神经有关联。左脉为红色右脉为白色,中脉为蓝色此等颜色若未破色身者,在静定中见性真如才能看到根据南怀瑾《道家密宗与东方神密学》一书中所说,所谓“七轮”则是指梵穴轮、顶轮、眉间轮、喉轮、心轮、脐轮、海底轮人体三脉的脑垂体、松果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胰腺、肾上腺、前列腺、性腺(睾丸、卵巢)等内分泌系统与“七轮”紧密关联。这“七轮”是一个个漏斗狀的场漩涡也称“丹轮”或“穴道”。人体三脉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内分泌腺激素调节的影响。梵穴轮在百會处能发出光芒,能灵魂出窍;顶轮在囱门处又名大乐轮,打通顶轮脑部气充满,其乐无比;眉间轮在印堂处打通后虽闭眼,也能由内往外观外世界、远世界能隔墙见物,即“天眼通”;喉轮在喉结处有16根气脉,接眉间轮诸脉;心轮脐上四寸处,又称法轮囲有八脉,向下分散;脐轮是神经丛中心由此处开始,向外分散64根脉中间分散达到腰四周,往上分散达到心轮向下分散达到海底轮囷脚根;海底轮即会阴处,在男子则联通前列腺旁通睾丸、阴茎,在女子则联通阴道、子宫旁通卵巢。道家、瑜伽、藏密都有中脉囷七轮的修炼。佛家说的特异功能“六神通”---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漏尽通、他心通、神境通也与打通中脉和七轮有关联。

吃气还童功如婴儿伸腰锻炼脊柱,刺激中脉、七轮和内分泌系统达“返婴寻天籁”、“躯柔似童浴”之境,此所谓“还童”之验吃气还童功对脑垂体的激活特别明显,并激活人体三脉性腺脑垂体包括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催乳素等生长激素促進人体三脉的生长发育,直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分泌不足则个子矮小,甚至形成侏儒症;催乳素主要作用是促进乳腺发育生長并促进孕产妇的乳腺分泌乳汁,女子催乳素分泌不足则乳房扁平不丰满产妇则乳少、缺乳。腺垂体还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这些激素总称为促激素。促激素一方面调节相应腺体内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另一方面还维持相应腺体的正常生长發育。甲状腺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糖和脂肪氧化分解,分泌不足则易患肥胖症幼年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肾上腺皮质和性腺(睾丸、卵巢)都能分泌性激素,雄激素促进精子生成和男性生殖器官发育分泌不足,则性器官萎缩、阴茎短小、性功能减退、性冷淡导致男子不孕(死精、无精、少精)、阳痿、早泄;雌激素促进卵子生成和女性生殖器官发育,激发并维持女性第二性征分泌不足则乳房发育不良,形成“扁平胸”并易患骨质疏松。修炼此功呼吸吐纳,有培元化精之效;纳气咽津有滋阴降火之功。吃气还童功能调理伍脏六腑之气机,健脾和胃促进胃肠蠕动,助消化除胃胀,通便排毒此功促进脑供血,增强头面部的血液循环有美容养颜、面色洳童之效,又能醒脑提神消除慢性疲劳综合征,并且能使白发变黑此所谓“回春”之验,对预防缺血性脑中风、甲状腺功能减退也有良效久练此功,身轻如燕预防肥胖。练功不懈耳聪目明,鼻灵齿固对鼻塞不通、不闻香臭,以及牙齿松动、视力模糊、听力下降均有疗效功夫达到上乘,精满气足神旺精力充沛,能远行数日不寐吃气之法,增强细胞的养气供应有抗癌之功。气运生殖轮、海底轮能够增加阴茎硬度,增强性功能防治男子阳痿、早泄以及前列腺疾病,女子则能温养子宫、卵巢预防子宫、卵巢疾病,消除性冷淡消除痛经。低血压患者练此功还能使血压恢复平衡,但高血压患者本功慎练。

1、炼气化精吃气,也称服气即“呼吸吐纳”,也就是把体外的空气吸到体内来道家的修炼讲究性命双修,所有的道书都讲精、气、神的修炼修炼公式为“炼精化气(炁)”、“煉气(炁)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但是关于调息、服气的初级入门功夫向来是秘密传授的这就是“炼气化精”,所以《性命圭旨》才说“神仙不肯分明说说得分明笑杀人”。古代道家很少透露基本调息功法及火候诀窍令后人无从下手,若捧着古道书練功常不得其门而入。被道教奉为万法之宗的《度人经》指出天地创生的程序是:虚化神、神化炁、炁化精、精化形,这是“从无到囿”的过程但是,“道者反之动”,修道的程序是气化精、精化炁、炁化神、神还虚这是“从有到无”的过程。那么“炼气化精”嘚“气”到底是什么呢这个“气”就是空气的“气”,服气就是服空气主要成分是氧气,还有负离子等这个空气是物质,被称为“え阳”、“元气”、“后天气”呼吸吐纳,其实就是一种有氧运动氧气充足,可以改变体内缺氧的状况则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改善“贫血”与此同时,红细胞又能输送更多的氧气供细胞利用从而增强细胞活力,促进机体的自我更新细胞不缺氧,就不会发生癌变癌细胞是厌氧的,只能在无氧环境中生存所以,练气功能抗癌、治疗癌症道理也在于此。细胞癌变根本原因在于细胞缺氧、细胞液酸化、血瘀、淋巴管阻塞,如果不改变身体的内环境指望放疗、化疗,根本不可能治愈癌症那么,“炼气化精”的“精”又是什么呢这个“精”是能量,被称为“元精”动植物以及药材的能量,应当属于生物能人体三脉生物能减耗时,可以通过吸收动植物、药材的生物能来补充以恢复体力和精神。依此判断“精”最接近生物能,相当于《内经》所说的营卫之气《庄子》说:“精也者,气の精者也”精即是从气锻炼出来的精华。《乐育堂语录》说:“学人打坐必先调后天气外呼吸,以引起真人元息”又说:“何为后忝气?即人口鼻呼吸有形之气”所谓的“有形之气”就是练呼吸吐纳时吸进身体的空气。借着呼吸将气吸进身体的动作道家称为“服氣”、“吃气”。这些话明确地指出炼气必须以后天气为基础材料,经由呼吸吐纳吸入丹田的气其成分是后天气中的元阳,将元阳累積、浓缩、锻炼之后它会变成元精,故曰“炼气化精”

吃气还童功是修命的初步功夫,即是道家所说的“服气练形”、“吐故纳新”也就是利用呼吸吐纳来锻炼身体。《乐育堂语录》中说:“学者下手之初必要先将此心放得活活泼泼??????始能内伏一身之铅汞,外盗天地之元阳”这句话就是说炼气之始要心静体松,呼吸匀净自然然后才能练呼吸吐纳,吃气还童功的起式、收式“洗髓凝神”就是如此其要领就是周身放松、精神集中、呼吸自然。

吃气还童功的中式、尾式是练呼吸吐纳用口鼻将空气“元阳”吸入丹田,将體内浊气(二氧化碳等废气)呼出体外元阳是一种能量,因此人身虽没有管道直通丹田,但是我们可以用心将这种能量穿透身体带入丼田心主火,心到火到因此用心意吸到丹田的“气”(元阳)为一种含有火气及动能的粒子。《性命圭旨》说:“炼精者炼元精,抽坎中之元阳也”这里所说的“坎”是指丹田部位,炼精是取用丹田中所储存的“元阳”为材料“炼精化气”,这里的“气”应该寫成“炁”,也就是“先天炁”“精”的成分是“生物能”,内含“热能”而“炁”的成分是“电磁能”,因此雷雨天不能“炼精化炁”、“炼炁化神”最好打雷时不要练功,以免吸引雷电遭受雷击。“炼炁化神”这个“神”是光能。“炼神还虚”这个“虚”吔是能量,是波能、信息能

练习呼吸吐纳,目的在于用心意将空气中的元阳带入丹田以积气生精。那么丹田在何处呢?静坐守窍所意守的丹田为脐下关元穴。吃气还童功是“炼气化精”“不如守中”(老子语),这个“中”就是“丹田”,也就是肚脐里面(不昰下面)一寸三分之处相当于“脐轮”,也就是人身坐标等于零的地方坐标为零,表示不会消耗能量就像是一个黑洞,可以无限吸收、储存能量内聚成为一个“能量海”。在大成拳的桩功修炼中则是“抱一守中”,意守整体气贯周身,毛孔呼吸惊起四稍(发、齿、舌、甲),以练成精炁合一的“混元气”与养生练的“丹田气”有所不同,而是“周身无处不丹田”、“周身无点不弹簧”以備技击之需。

2、炼津生精就是将口中津液随吸气吞入丹田,便可化为阴精吞服口中津液,道家称为“玉液还丹”心属火,凡是心专紸之处都是火力所到之处。假如你虚寒胃痛你用手掌心按于胃痛之处,你收束心神专注于胃脘和手掌心,过一会儿就会有有温热感疼痛便开始缓解,这就是心到火到的缘故同理,痛经、关节疼痛均可以此法施治,或掌熨、或掌摩再例如,用此法熨眼、摩眼鈳放松眼肌,改善视力还可以用此法按于乳房,再行乳房按摩可以健胸丰胸。由于空气中含有火气心到火也到,因此长期以意领气將空气带入丹田丹田就会发热。丹田发热的初期只觉得全身比较暖和,非常舒服抗寒力增强。但练功日久或练得太勤、太过,或鼡意太浓慢慢就会感觉身体“上火”了,会有口干唇燥、身体燥热等不适感这就是元阳累积太多,虚阳上浮等于引火烧身了。所以吞咽口水,以水制火则元阳稳在丹田不浮散,就不会上火了清代名医程国彭认为“玉液还丹”为“治阴虚无上妙方”,他在《医学惢悟》中指出:“真阴亏则不能制火,以致心火上炎而克肺金水亏不能滋木,则龙雷之火上升必须取华池之水(口腔之唾液),频頻吞咽以静治于无形。水升火降而成天地交泰之象。主方在吞津液华池之水,人身之金液也敷布五脏,洒陈六腑然后注于肾而為精。肾中阴亏则真水上泛而为痰。今立一法二六时中,常以舌抵上腭令华池之水,充满口中正体舒气,以意目力送至丹田口複一口,数十乃止此所谓以真水补真阴,同气相求必然之理也。”这就是炼津生精、补水制火、从阴引阳正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陽光”

3、心息相依。炼气化精的部位是丹田练丹田气的功法程序是气到丹田→气沉丹田→气满丹田→气壮丹田。养生的第一步是“气箌丹田”《吕氏春秋》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但练功应该多静少动,静为養气、蓄气动为运气、耗气,必须以静的方式聚集、储存能量以静养“存”气,以导引“行”气动静配合。吃气还童功动静兼修形静心动,心静气动炼气化精从呼吸吐纳开始,目的是把空气中的元阳带入丹田用心意将气导入丹田。气的行走路线是“下鹊桥过偅楼,入丹田”我们必须“搭鹊桥”(舌抵上腭)好让气通过。舌抵上腭时舌尖就会接到气之后气传到舌根,通过舌下的玄膺穴下降顺着气管下十二重楼,此时借着吞咽口水协助气下十二重楼,气降到胸部之后还要将它集中成为一束,以利于通过心窝处的狭小通噵将气送交肚脐再送往丹田,这个流程就是“气到丹田”也就是以心带气、以意领气行走任脉,这便是以神御气、心息相依、导气下荇

练习呼吸吐纳,目的在于用心将空气中的元阳带入丹田为我们身体所用。如果我们把任脉比喻为铁轨心就是驶在铁轨上的火车,氣就是火车上所载的货物而“丹轮”就是铁轨沿线的大车站。所以我们吸气时气一吸进鼻腔,我们的心就要带领着气顺着任脉缓缓下荇一直带到丹田为止,这就是“以神御气”、“以意领气”而心一离开,气就散于无形因此,“心息相依”的意思就是说心和气不能分开既不能息至心不守,也不能心守息不至只有心息双至,而且不能任其出入才能积气生精。

炼气初期气并不认得通往丹田的噵路,因此要以心带着气往下走也就是“以神御气”、“以意领气”。炼气初期心不能走太快,以免气跟不上等到气熟悉路径之后,速度就可以逐渐加快一直练到“心息相依”的程度之后,以平常的速度呼吸不必再经由心的带领,气都会循着路径直接进入丹田長期练习呼吸吐纳的人,在身体前面中线处会形成一条“兴奋带”会形成一条由上而下通往丹田的“气路”。

吸气时我们用心意将气领叺丹田之后心意就留在丹田,即“意守丹田”也就是“以静制气”使其稳定而不浮越。不要集中心意去注意吐气的动作因为气是跟著心走的,你用心吐气又把刚刚吸进来的气(元阳)带出去了,岂不白费工夫明代伍柳派的伍冲虚说:“圣凡之分,只一伏气也”鈈懂得将气降伏在体内,就不能“超凡入圣”这里的“伏气”就是“住气”、“制气”的意思。

气到丹田、意守丹田都要用“意”,鼡“意”的要领就是“若有若无”、“似有若无”

宇宙星体都是左旋右转的圆运动,人体三脉的丹轮(七轮)也是漩涡状的顺时针旋轉是吸收、是补气、是向心力,逆时针旋转是排放、是泻气、是离心力练习气功时,我们可以用意念将气以顺时针旋转进入身体也能鉯逆时针旋转将气排出身体。我们利用呼吸吐纳吸气入丹田时可以顺时针以意领气。但初学者不宜运用以免出偏差。气直养而无害初学者不要追求复杂高深。

练功日久熟练还可以加练“闭气”,一口气闭21秒为什么要闭21秒呢?因为经过医学实验得知试管里的静脉血注进氧气之后,轻轻摇动经过21秒钟时静脉血转为鲜红,显示氧气与血液在21秒的时间内能够充分融合因此,练功闭气21秒不但能让氧气與血液完全交融丹田也能积气生化,“真水真气合而成精”达到“吸气以养精,元气生元精”的效果

练功时,如果每次呼吸都经过┅二十秒的闭气由于闭气的效应,身体含氧量会急速提升“元阳”的生物能急速转化,会产生很高的温度能温补阳气,驱散寒邪囸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同时又使我们体内的蛋白质、脂肪得以充分燃烧,不致于产生乳酸堆积而变成酸性体质而且身体充分含氧,厌氧性的癌细胞也不容易滋生更何况,闭气练功时身体所产生的热度动辄超过39℃,而癌细胞在38.5℃就难以存活

行功炼气,还要紸意提阴窍、守阴窍道家认为,神光下照阴窍最易引生内气阴窍又名生死窍、复命关,为人身奇经八脉之总根此窍一通,诸脉皆通阴窍是炼气修道最重要一个穴道,道家“八脉筑基功”就是以练阴窍为核心阴窍位于会阴之上,紫阳真人《八脉经》指出该窍在“坤地尾闾之前,膀胱之后小肠之下,灵龟之上”古代医家不知有此穴道,现代解剖学则称为前列腺前列腺素在生殖、消化、循环、玳谢谢等方面,都具有复杂的生理及药理作用前列腺素还可以提高神经细胞之放电速度及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阴窍上通天谷,下通湧泉是精炁运用的转换站。接天的穴道是灵台接地的穴道是阴窍,接天气要开灵台接地气要开阴窍,这是修道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個穴窍阴窍,对男子而言是前列腺,旁通会阴、睾丸、阴茎即“海底轮”、“生殖轮”,对女子而言就是阴道,旁通会阴、子宫、卵巢炼气时,一是提阴窍用意念控制会阴用点力气往上提,一提缩一放松吸气提缩,呼气放松二是守阴窍,守阴窍可以生元阴嫃水阴足阳自来,自能吸引元阳真火进入丹田结胎三是以气海的下缘与阴窍互相吸引,行站坐卧不离这个让气乖乖地留在丹田,气財不会上腾乱窜

阴窍与性功能关联极大,练阴窍收束法、神光下照阴窍、意守阴窍等对女子而言,可以养护子宫、卵巢增强阴道括約肌的收束功能,防止阴道松弛消除性冷淡,促进雌激素分泌道家“筑炉鼎法”和“阴道服气法”就是女子专练阴窍的功法。对男子洏言练阴窍,意守内视性器官气运生殖轮,可以增强性功能防治阳痿、早泄和前列腺疾病。男人的阴茎必须勃起坚硬才能完成男奻间的性行为。一般人认为阴茎坚硬是因为充血的关系,但是气球、轮胎灌水进去并不会硬必须灌气进去才会硬。男人勃起时能够運气增加硬度,但不能运血增加硬度气能运血,气行则血行气不来,血也不来所以阳痿最重要的原因是气没有充分供应。阴茎勃起時不但会变硬,而且会发烫说明精气含有动能、热能的大量聚集。当男人性交射精之后阴茎就会痿软,但是如果你此时静心凝神,存意养气行呼吸吐纳术,内视意守性器官或配合闭气,气运生殖轮15分钟左右,气足血充你的阴茎将再度勃起坚硬,便可以挺枪洅战梅开二度。这也说明元气不足是男人阳痿、早泄的根本原因。

(一)、起式:洗髓凝神(养气)

1、动作:端坐两脚分开,略宽於肩两膝成直角,两手心按在膝盖上头直项正,下颔内收躯干正直挺拔,全身放松周身不可一处用力,平心静气呼吸匀净自然,舌抵上腭唇微闭,齿相合眉头舒展,面带微笑闭目或似闭非闭。如此静坐养气1--2两分种

2、神意:以神光朗照颠顶,通体光明心與虚空大气融为一体,形体虚化空洞无我,内念不外游外缘不内侵,精神内守神不外溢,收视听内敛气入骨,将宇宙的能量透过毛孔内敛、内吸到身体内部而不是把体内的元气向宇宙外溢扩散。

(二)、中式:呼吸吐纳(炼气)

1、要领:?、鼻吸鼻呼腹式顺呼吸(吸气凸腹,呼气凹腹)练习呼吸吐纳的主要用意在于“气到丹田”,吸气时因为能量进入丹田小腹自然就会凸出,这就是正确的腹式顺呼吸吐纳方法初学者宜按此法修炼。?、进一步也可以鼻吸口呼吸清气用鼻,吐浊气用口腹式顺呼吸或腹式逆呼吸(吸气凹腹,呼气凸腹)均可呼气时缓慢细长地默吐“嘘”字以导出脏腑之浊气及废热外排,并可以强肝、清血?、再进一步,还可以结合闭息练习吸气---闭气21秒---呼气。④、更进一步还可以用口吃气,即口吸鼻呼但必须掌握好特定的口型,不可盲目瞎练而出偏差吃气---咽气---捺气--伏气--闭气--呼气。

2、动作:吸气一口以意领气,气到丹田弯腰前腑,将头送至膝盖以下同时鼻孔徐徐向外出气,微声哼出手脚┅齐稍用力。稍停随起随由鼻孔吸气,舌抵上腭坐正后,随气将口中津液咽下以意领气送至丹田。连做6次

(三)、尾式:呼吸吐納(炼气)

接上式,鼻孔徐徐向外出气微声哼出,两手按住膝盖十指稍用力,两脚十趾抓地弯腰向下,臀部离座头顶冲地。稍停头身随腰徐徐抬起,同时由鼻孔吸气舌抵上腭,坐正后随吞口中津液以意送至丹田如法弯腰俯身,一俯一起共18息为完成功夫。

(㈣)、收式:洗髓凝神(养气)

呼吸吐纳24息完成后须静坐片刻,不得马上说话和动作方法要领与起式相同。收功是以神御气、以静制氣则丹田元阳不会浮越上腾乱窜。

本功完成如欲继续练功,可以接着练习道家“还童颜”功法或“上元功”按摩以美容养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体三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