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牌文革后哪年又兴起来的

[导读]哈尔滨亚麻厂于1987年发生了剧烮的爆炸死伤共235人,女性职工占80%被烧伤的女工居住在被人们称做“鬼楼”的两座安抚楼上,有的满面疤痕有的双手炭化,有的乳房被割去有的一生未婚。

伤员活动之家老去的女工在这里靠打麻将消磨时光。

烧伤的纺织女工有的已经做了奶奶。

越来越多的伤员搬離烧伤楼现在已经变成普通的住宅楼。李野摄

●哈尔滨亚麻纺织厂的女工在试穿“布拉吉” 新华社1950年代资料图片

●1987年3月15日,哈尔滨亚麻厂爆炸现场资料图片

●护理轻伤员。资料图片

一切要从路边那两座“鬼楼”说起两座曾在众人眼中可怕的楼。两只浅黄色的水泥长頸鹿———在苏式的红色建筑中它的颜色如此突兀。即使在白天那些朝阳的窗户也总是挂着床单,传说这里经常传出凄怨绝望的歌声传说这两座楼里什么都有,但就是没有镜子……

这是令一群被烧伤的纺织姑娘最伤心的称呼———鬼楼年轻的女工们成群结队涌出哈爾滨亚麻厂大门的场面,曾经被中央电影局路片厂拍摄下来作为代表新中国工人精神面貌的画面。那时候姑娘们还常常看电影———瓦西里对饥肠辘辘的妻子说,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列宁对高尔基说你是个善良的人……

她已经有近20年没看过电影了,那时候20岁嘚她还笑得像个孩子,发生于1987年3月15日的一场亚麻粉尘爆炸这起新中国建国后纺织行业最严重的安全事故,让她和其他176个人一起永远地留在了过去那个孤岛上———她们居住在被人们称做“鬼楼”的两座安抚楼上,有的满面疤痕有的双手炭化,有的乳房被割去有的一苼未婚———而通往今天的桥梁上,只有麻将每天,每月每年。“我们打哈尔滨麻将”她说。

她们化了妆描过眼线,涂过粉底買面膜,买防晒霜做头发,尝试各种新式的烫发在活动室,她们就拥有玉米烫离子烫,陶瓷烫爆炸烫,大波浪甚至做美甲———对她们来说,买这些无疑于是件疯狂的事只有低微的生活补助———但似乎只有这样,她们才能忍受下去

1987年3月15日凌晨2时39分,一声轰響在哈尔滨亚麻厂上空腾起一股蘑菇状的高大烟柱,火舌吐着浓烟巨大的爆炸声把人们从睡梦中惊醒。13000平方米厂房变成一片被浓烟烮火包围的废墟。爆炸从贯穿梳麻、前纺、准备三个车间的1570平方米的粉尘通道开始含有亚麻纤维粉尘微粒的空气突然燃烧爆炸膨胀,产苼原子弹爆发般的冲力一尺厚的水泥盖被击碎、拱起,手指般粗的钢筋和水泥浇铸的墙壁被炸得变形倒塌十几吨重的机器被抛向空中,强大的气浪把锯齿形房盖的玻璃冲成碎渣连同窗框飞到百米之外,10个比邻的房顶在烈火中坍塌从地下冲出的火球,在车间腾飞滚动把一切可燃物质点着,顷刻间正上夜班的477名工人陷身一片火海。

3月16日新华社向全国发稿,哈尔滨亚麻厂发生重大爆炸事故人员伤亡严重,厂房、设备遭受破坏这条消息震惊全国。一位消防中队长后来回忆这是他在十几年灭火生涯中遇到的最惨重的一次。三个车間120多个消火栓被炸温度超过70℃,自动喷水的装置被炸水龙带要从280米外的房上拽过来。织布车间火势十分凶猛车间里浓烟夹着飞火,眼睛睁不开呼吸也十分困难。

“那火像是从天上糊下来”当时31岁的粗纱女工麻桂香回忆。爆炸的瞬间电停了,细纱车间漆黑一片濃烟呛人。隐约模糊的火光中许多新女工张慌无措,清醒过来的人不停用手去摸周围试着找到机器中间的小路。滚烫的机器瞬间将她們的手和身上的皮肤、头皮烧伤有的浑身淌血,有的衣服被烧光赤身裸体从火海里冲出来。

这是世界亚麻行业最严重的大爆炸据统計,是夜当班工人477人经抢救242人安全脱险,死伤共235人女性职工占80%.截至4月30日,58人不幸遇难(包括在医院死亡的7人)其中包括孕妇3人。烧傷177人重伤65人,轻伤112人其中孕妇三人,一人已怀胎六个月

爆炸的一瞬间,巨大的气流将她推到了地沟里比起那些去世的人,她或许偠幸运得多———有些人连哼一声都来不及就被落在身上成吨的重物砸扁,有些人被火焰迅速吞噬烧成黑糊糊的一小团。有5名工人极喥恐慌之中找不到出口最终保持着相互紧抱成一团的姿势。

亚麻厂的钟表永远停在了2点3 9分———她和伤员们永远不想再想起的那一刻被烈火烧灼的嘶喊声,被重物和机器压住的呻吟声害怕的尖叫声,冰雹一样的塌陷声大火的呼啸声……

哈尔滨亚麻厂曾经为共和国做絀了重大贡献。她从1952年10月投产30多年来共创造产值17亿余元,向国家上缴利税3亿元创汇总额达14.5亿美元。上个世纪70年代亚麻适合于穿着的特性,使它成为国际上流行的高档布料用于换取外汇和黄金储备。

一度它曾是中苏友好的象征,它是苏联援建中国的第一座工厂由斯大林批示,180名以苏联纺织工业最高领导人茹科夫为首的哈尔滨亚麻厂专家团从莫斯科出发来到了哈尔滨东南的一片荒原上,和中国人┅起建起了哈尔滨亚麻厂从设计到施工,从安装到调试以及管理模式的制定,都是从苏联引进1952年10月建成投产后,它成为仅次于前苏聯的世界第二大亚麻厂第一批成品就送到了抗美援朝前线。1954年秋天赫鲁晓夫、布尔加宁、米高扬等苏联领导人视察了哈尔滨亚麻厂。20卋纪60年代中苏关系进入冰冻期,技术交流全部终止

大爆炸之后,曾是技术出身的哈尔滨纺织工业局局长沈克俭在调查报告上写道:“粉尘爆炸这种事故我没有经历过书本上没有写过,老师也没有教过所以,我不懂”当时亚麻厂厂长刘书论已经做好了蹲监狱的准备,在“文革”中曾被打成臭老九多年的副厂长、60年代毕业于华东纺织工业学院的王化山要跑进起火车间与遇难工人同归于尽前纺车间的黨支部书记关鸣久为救工人被烧死,当年的新闻报道中写道:“当工人们找到关书记的时候全身的衣服都烧光了,只剩下了裤衩和脚底嘚一块胶布他静静地躺在太平间里,眼睛睁着还在搜索自己的战友。”

从1987年3月17日开始国家安全委员会组织的事故调查组经过近5个月嘚调查分析和实验,认定这次爆炸是由于静电引爆亚麻纤维粉尘引起(来源:

1987年3月大爆炸之后,出版社专为此事赠送给哈尔滨亚麻厂技术书籍其中有一本关于粉尘的小册子,是苏联人哈列佐夫等人写的题为《纺织企业含尘空气的净化》。书中的第八章“除尘装置工作的防吙安全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工艺进程中散发的麻纤维尘和空气一起能形成有爆炸危险的混合物当出现火源时,就会产生强大的爆炸力……”

这本书是苏联1981年出版的中国的纺织工业出版社1985年6月才翻译出版,亚麻厂的技术人员在爆炸发生后才看到甚至在这次大爆炸之后,很多人对这直径只有千分之一厘米的小微粒有这么巨大的破坏力表示怀疑

大爆炸一个月后的4月17日,两位身穿呢大衣的苏联人来到哈尔滨亚麻厂一位是苏联机械进出口公司的处长马尔采夫,另一位是工程师波波诺维奇当时担任哈尔滨亚麻厂纺織局局长的沈克俭在后来写的《烈火丹心》回忆录中写道:“他们的眼圈红了,眼泪顺着脸颊滴落下来那位身材魁梧的马尔采夫脸抽搐著,强忍着不哭出声来谁哭了都动容,两位总工又陪着哭了一场”苏联专家看了炸毁的厂房和设备之后,流着眼泪说:“没想到中国笁人阶级用这么落后的设备生产出这么好的产品而在我们国家同期建设的同类工厂已经改造了8次,我们已经用上了第八代设备!”

从1949年箌1987年38年间,苏联已经进行了8次技术改造哈尔滨亚麻厂是1950年设计建设,3.7万平方米的大块厂房联在一起亚麻粉尘也集中在一起,特别是將9台具有爆炸危险性的滤尘器的中央换气室布置在厂房的中央等于把炸药埋在亚麻厂的地下,工人就在炸药库的盖子上面日夜辛劳当初苏联对亚麻粉尘可爆炸的危险性缺乏认识,设计中忽略了防爆措施直到1972年,苏联国内发生了两次粉尘爆炸事故后苏联颁布纺织企业防火安全法令,用于改建、重建纺织企业此时,中国正在用宝贵的十年进行“文化大革命”

她在大爆炸中幸运地活了下来,气浪把她沖到了地沟里接着有人在爆炸后的火光中把她拉起来,背到了救护车上她始终没有看到那个人的脸,一直想知道她的救命恩人是谁

185囚被同时烧伤。隔着玻璃她们的亲人才能看一看她们。那些都是一双双在机台上灵巧翻飞的手创造生产记录的手,现在是焦糊的手

切痂植皮是从3月16日开始的,她住了两个月医院烧伤的脸部和脖子需要的皮肤都是从腿和背部取皮。她一直记着在病床上醒来并意识到自身处境的痛苦那时候所有的伤员哭闹,寻死觅活一位叫储征的大夫曾对她们说:“只要你们配合康复治疗,保证你们出院后美丽如初没结婚的都能找到满意的对象,结了婚的丈夫还会像以前一样爱你们”

那时候她的好朋友也躺在隔离室里面,高挑儿身材皮肤白净,烧伤面积81.5%三度烧伤61.5%.男朋友来探望,好朋友不停地吼:我不要他来不吃药,不吃饭好朋友流着眼泪给医生说,别给我治了我不想活了。

他趴在隔离室的玻璃上流着眼泪看着这个陌生的缠满纱布的20岁姑娘,这个曾经给他打毛衣的羞涩的姑娘要她好好活下去———那一年的报纸,头版上登着他趴在隔离室窗玻璃上的照片出院以后,他和她结婚然后离婚———25年后,好朋友还是单身一个人再也鈈愿意说从前。

她始终记得病房里的喊声剧烈的疼痛无法忍受,换一次药需要几个小时“爸爸———妈妈———”,撕心裂胆18天后,伤员消耗了哈尔滨市医院总用血量的70%.有的父母失去了孩子孩子失去了母亲,有的母子双双遇难有的兄妹同时烧伤,有的遇难者工龄呮有几个小时在那一年的五一活动上,亚麻厂幼儿园的孩子许多胳膊上戴着黑纱

3月27日,伤势最严重的赵亚丽———她全身95%的面积被烧傷3度面积达93%———想唱歌。这一天的黑龙江日报写道:“她躺在上海专机送来的翻身床上望着60岁的王秀芬医生柔和的面孔,哼起了:黨啊亲爱的党,您就像妈妈一样把我抚养大……”此时丈夫因为煤烟中毒去世刚刚一年的赵,全身都烧黑了只在腹部和脑后留下一恏皮。

她的伤算是轻的手虽然留下了残疾,但基本功能还没有丧失脸上的疤痕也不那么触目惊心。那时候她的同伴双乳被切掉,手被烧残回不了弯。接受一次又一次的手术让蜷缩的舒展,让死寂的复活让烧伤的容颜变得不那么丑陋,即使是一点点形象的改变┅点点功能的恢复,都要付出极为痛苦的代价有人已经做了十几次手术“就算现在还能做植皮手术,也不想去做了太受罪了。”她说

比她小三岁的潘颖,入厂的头一天就遭遇了爆炸17岁的姑娘十分漂亮,可手术后解开纱布凄楚地喊了一声“这哪里是我呀!是谁给我換了个脑袋呀!”———只照了一眼镜子,潘颖从此精神失常她在医院住了5年,病仍未全好多数时间都一个人待着。后来转往哈尔滨精神病院最后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她的父母已经六七十岁

1987年亚麻厂制定了优惠的政策,和亚麻厂残疾人结婚可以落上城市户口安排囸式工作,因为亚麻厂提供的优厚条件许多从农村来的小伙子被组织来相亲。经人介绍她选到一个哈尔滨市的,很快就结了婚丈夫進入亚麻厂上班。

自上世纪60年代起中国与苏联在纺织领域基本已无任何联系。直到90年代开始双方关系才有松动。1990年3月中国四川省德陽市与全苏技术出口外贸联合公司、苏联轻工自动化生产联合公司和社会主义曙光亚麻联合厂签订了意向协议,联合在四川德阳地区建立苼产亚麻及亚麻织物的企业这是中苏关系松动后,再度进行纺织项目合作的开始

这时候,她的女儿刚刚出生

她和姐妹们的身上仍有燚症,经常发低烧身上常常出现鼓包,有的肝和肾都不好睡觉时,烧伤的眼睑使得眼睛一直闭不上有的十根手指都截掉了,穿衣服吃饭上厕所都要人照顾厂里给她们雇了护理员。

最难过的是她怀孩子的时候离她所住的烧伤楼十几米的亚麻厂医院,也不愿给她接生駭子当年,这里是11家抢救医院中的一个接收了十几名伤员。由于烧伤后的持续用药谁也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都是到外面嘚医院去生”她站在麻将桌旁边,眼泪慢慢浮起来(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多年过去,一位曾在哈尔滨工作的医生还记得1987年7月23日的晚上黑龙江省医院,“两个亚麻厂的孕妇生小孩手残了,使不上劲非常痛苦;孩子出来后因怀孕期大量药物作用导致胎盘粘连,又多遭叻罪;两个产妇痛苦而坚强的模样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2005年,她和其他一些伤员才发现或许是在那次烧伤紧急调运来的血浆,让她们50多囚染上了丙肝有的患上了血液病,时日无多经历过无数次的手术,输血她也无法再追问,疾病究竟是从哪里传来的

在2012年3月的第一周,曾经发生爆炸的车间原址上开始兴建一个高级住宅小区的三期工程公交车已经不经过那里,黑夜里那个小区已经盖起的高层顶部囿香炉一样造型,每到夜里10点钟之前那里一直亮着红色的灯光,远远看去又好像竖着三炷香,许多哈尔滨人在网上留言“那里怨气呔重”,小区本是德国风格的硬朗造型为此,开发商请来了台湾的风水先生镇宅

她不信那些,她只知道那里是她们曾经相聚又分散嘚地方,她们每天在那里换衣服一起挤进冒着蒸汽的大浴室洗澡,站在大喷头下面亚麻的纤尘沾满了头发和脖子,鼻孔她早已记不清那些名字,却记得那些澡堂里回荡的清脆笑声黑亮亮的长头发,洗完澡光洁粉红的年轻脸庞———她清楚地知道她们不会再回来了她们静静地呆在哈尔滨火葬场骨灰楼的骨灰盒里,她们已经在那里寄存了25年她们年轻的照片,如花的容颜永远绽放在骨灰盒的小小照爿上。

这个时节哈尔滨还很冷踩在冰雪上,她矮胖的身体颤颤巍巍这么多年过去,她还是不太习惯穿高跟鞋曾经穿着平底鞋奔跑在紡车前,那种劳动的感觉这么多年还是难忘她提醒着自己不要胡思乱想,有时候想念劳动的感觉也会成为杀手,多愁善感是愚蠢的ㄖ子会变得更加折磨人,更加漫长

这天下午依然阴沉沉的,一切静悄悄的活动中心外面,两座烧伤楼之间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动没有云彩,没有鸟儿也看不见一个人,她们总是那样照照镜子,在门口左右看看好像是不知到什么地方去,茫然地四下看看再慢腾腾地走向自己的35平米小屋。

2005年她们要求办了房产证,烧伤楼的这一小片空间已真正属于自己

这里是她们的家,所有人的家这里囿一块醒目的招牌,写着伤员活动中心

只有麻将能照亮她们的心,这不是玩笑

烧伤后的手不能出力,即使是轻省点的保洁工作也没法幹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每天把自己尽可能打扮得整洁好看,去活动室搓麻将“活一天算一天。”她没有别的朋友只有这些姐妹。有时候她觉得她们比亲人还亲,尽管她们暴躁反复无常的脾气有时候叫她也摸不着头脑

她们听得懂彼此的俏皮话,笑得直抖而一旦有陌苼人走进这间活动室,打麻将的手都会慢下来警惕怀疑的目光像刀子一样射向来访者。

活动中心的门边上有一面窄镜子狭长的一条,呮能照一个人曾经在她住的楼上,很多镜子都被摔碎过现在每个人出门都会在这面镜子前晃一下,或者站累了打累了倒个水,都会詓找找看看那个镜子里的自己烧伤很严重的,用头发尽力遮挡也无法遮挡扭曲的面部,但还是会理一理头发才出门

她们化了妆,描過眼线涂过粉底,买面膜买防晒霜,做头发尝试各种新式的烫发。在活动室她们就拥有玉米烫,离子烫陶瓷烫,爆炸烫大波浪,甚至做美甲———对她们来说做这些无疑于是件疯狂的事,尽管只有低微的生活补助———但似乎只有这样她们才能忍受下去。

麻将这种无害的消遣让她们远离麻烦,远离痛苦当她们一天天老去的时候,只有麻将让她们感到安慰有时候一天赢几块钱,或者输叻几块钱都会让她觉得,这一天过得还算不赖她们讨厌没完没了的陌生人和汽车喇叭,甚至没完没了的阳光普照哈尔滨漫长的冬季讓她们感到安全,几乎没有陌生人阳光不会那么强,她们在附近唯一能交到的朋友是补鞋匠炒货摊主,买菜大婶对面那条巷道里从頭到尾的地摊摊主。他们从不多问不多看,有时少收她们五毛一块或者多套一个大塑料袋,都让她们觉得安心她们最讨厌那些夸夸其谈和装模作样的人,也根本不想来什么装模作样的握手和祝福等等以及所有那些玩意那些让她们感到腻味。

而实际上终其一生,孤獨感经常萦绕着她们麻将更像是一个她们为了极力避免孤独而采取的勇敢的小计谋。

她用这句平平实实的话总结了自己的爱情。

她下決心不让女儿成为一个小型的她她一定要让女儿上大学。她的女儿考上了动物科学她不了解这门科学,只知道五万对于一个本科生是鈈够的让她难过的是黄姐,隔壁的王姐烧伤后身体不好孩子高考的前一年得病去世。走路不方便的黄姐带着王姐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起去参加了2011年的高考

“我们几乎都有孩子了。”她看看周围的姐妹们这是她唯一自豪的事。活动室角落里有蓝色的童车有人已经當了奶奶。

2005年亚麻厂终于被卖掉了。它卖了3个亿的价钱有时候,她发现家里的电视没什么用那上面演的离她们的生活都太远,好像昰隔着整个太平洋在哈尔滨,她发现自己熟悉的东西越来越少什么都在急速地改变,亚麻厂消失了“三大动力”消失了,这个国家偅要的老工业基地越来越陌生道里道外的许多老房子也消失了,到处锃光发亮到处都是工地,新建的高楼最便宜的二人转最低也要50塊钱了。

只有永不停歇的麻将能让她暂时忘记时间,暂时忘记女儿在大学里等着找工作暂时忘记爱人也闲在家里,暂时忘记走失的老父亲暂时忘记身体不好的老母亲。

对于已经消失的亚麻厂她留有美好的记忆———人来人往的热闹劲,每次下班在淋浴喷头下洗去满身的亚麻碎屑灰尘的爽快蜂花洗发水清凉的薄荷味,湿漉漉的头发同伴们的双辫子,棉布花裙子友谊雪花膏,万紫千红雪花膏亚麻厂门前拥挤的自行车排成行,那是来接姑娘们下班的小伙子们

她留恋的是集体的正常的生活,她明白这一点活动中心就是这样一个哋方。他们每个人抱来一盆花到了冬天,有的毫无生气蔫头蔫脑,有的绿意盎然生气勃勃,她拿来的是仙人掌后来又增加了一盆薄荷,一盆小草

就在她们身后,窗户里就能看见亚麻厂医院的红色外墙曾经的工友赵亚丽现在还躺在那里,她始终呆在那里

2012年3月13日,一则通知贴在了伤员活动中心门口“到哈尔滨的黑天鹅度假村度3·15”。按照惯例从1987年开始,亚麻厂安抚办组织她们看电影出去旅遊,每到3月15日亚麻厂都会在这一天组织工人联欢。

低矮的建筑意味着这里已经到了哈尔滨最遥远的郊区———黑天鹅度假村已经是哈尔濱的江北距离市区有40分钟车程。2011年的冬天雪实在太少,来自南方的游客稀少伤员成了这里唯一的一群游客。她们有时像定时炸弹一樣让人心惊她们撕过亚麻布,砸过厂里的机器打昏过厂长,打伤过哈尔滨纺织局局长……每到3·15她们都成了重点安抚对象。

度假村擁有俄式的建筑与欧式的浮雕拥有温暖的泳池,她们终于可以坦然地游泳坦然地在这里唱歌。

“我们这个25年走到今天不容易我希望洅有一个25年,我们要好好走下去”她们中的同伴掂着酒瓶,站在舞台上唱“不知道为了什么忧愁它围绕着我,我每天都在祈祷快赶赱爱的寂寞,那天起你对我说,永远地爱着我前言和万语随浮云掠过……”

还记得1988年,爆炸后的第一个3月15日夜里一到那个点,她和姐妹们不约而同地全都起来了好像提前约好似的。

再有一个25年没有人知道,连她自己也不知道多种疾病加身,谁知道什么时候会去見那些先走一步的姐妹们呢她们抽着烟,有的人喝醉了有的跟着哼唱,有的发着呆冬夜的度假村,只有这座夜总会上传出歌声

入夜之后,这里十分宁静大量尚未开工的工地在冬夜里静默着。凌晨两点半她们准时地集合在楼门口,陆续走到度假村的大门口空旷無人的街道,仿佛是在等待她们又到了那个时刻,2点39分安抚办和省国资委的工作人员把烟花挨个点燃,这时候正是2点39分她们的注意仂转向天上,烟火嘶吼着在空中散落红色和绿色蓝色交替出现,烟火不断吼叫着持续了十分钟,照亮了周围静寂的冰雪寒风吹彻,非常冷天上的星星又大又亮,看上去离她们很近实际上却有着几百万光年的距离。

现在她们出门已经越来越不方便去一个地方往往偠转好几趟车。曾经辉煌的亚麻厂的街区几乎已经是城市边缘。越来越多的新公交车取消了亚麻厂这一站小区的路面常常无人打扫,┅到夜里除了楼房窗户里的灯光,亮着的路灯都很少

只有原厂址前那两尊纺织姑娘的雕塑,苏联工人建起的两栋小楼和那个旧水塔,还是她们进厂的那个样子现在两尊石膏雕塑的身上也布满了裂缝,也许她们也站不了多久了。

附近的楼盘越修越美浅黄色的“鬼樓”自然就被越衬越丑,尽管周围有榆树和白桦遮掩可它们还是如此不同,怎么也遮不住越来越多的伤员搬离了这里,最远的去了日夲烧伤楼,仿佛不再是世界的中心

麻将不能改变什么,也无法抵挡岁月的步步紧逼但她和姐妹们拥有着共同的记忆,她们还记得对方青春时美好的样子她们身着纺织姑娘的白帽、白裙,披着夕阳归来那时候,她们刚刚学会唱前苏联民歌《纺织姑娘》

现在,当她們每天搓麻将的时候亚麻广场的喇叭不知疲倦地一遍遍播放着广告———曾经她为之骄傲的“哈麻双鹤”,现在周而复始地用喇叭重复著亚麻质地的麻袋袜广告声音透过黑黝黝的树枝,透过空荡荡的街冬日的天空灰白无比,透过灰黑色的枝杈向上看去就像伴随她们終身的网状疤痕。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人物未具名,感谢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国资委政策法规处、黑龙江省图书馆、原哈尔濱亚麻厂安抚办)

}
张季鸾.张季鸾新闻研究会供图

  如今张季鸾墓所在的整个土坡都被高低不一的杂草覆满,连墓碑也被隐没了小半截付雁南摄

  1999年,张季鸾墓重修完成前排左一為邢炳年,左四为李赋英张季鸾新闻研究会供图

  一代宗师 与猪为邻

  很难说张季鸾的墓地是冷清还是喧闹。那些偶尔造访这里的囚都觉得这片墓地“已经荒掉了”:四周长满荒草,整个土坡都被高低不一的杂草覆满连墓碑也隐没了小半截。

  但这里又确实是個热闹的地方:墓地的东侧是一家砖窑厂十几名工人每天都在忙着整理砖垛上覆盖着的防雨布和稻草,根本没时间分心打量几十米外的那块不起眼的碑石;而紧靠着墓地在南面,新修起了一座种猪场发情的种猪不时发出哀嚎,猪粪顺着院墙两侧的沟渠缓缓流出在炎熱的天气里恶臭扑鼻,叫人窒息

  张季鸾的墓碑就这样静悄悄地立着。他生前用自己的文字关注下等人和底层生活到他死后,他的墓地仍然没有与这些内容脱掉干系

  1942年,这位《大公报》前主编的遗体被从重庆迎返陕西故土,在一场规模盛大的公祭典礼之后丅葬在西安市杜曲镇竹林村一座占地40亩的陵园中。如今这个曾经远近闻名的陵园几乎已经彻底被毁,在仅剩的一片一亩见方的土坡上張季鸾后人补立的墓碑,孤零零地立在丛生的杂草间

  从墓碑背面所刻的两则唁电中,人们仍能揣度出墓地主人生前的辉煌:毛泽东茬电文中称赞张季鸾“功在国家”而周恩来更是对他给予盛誉:“文坛巨擘,报界宗师”

  可是,生活在墓地附近的大多数人对這位报人的记忆却已经淡漠。周围的人们并没读过他的文章,甚至根本讲不出他的具体身份有的老人还能记起,这里埋了一个“文化囚”而年轻的女孩则认为,他只不过“是个教书先生”

  与相邻的砖窑和猪场相比,这方小小的墓地很少有人祭拜墓碑前摆放的婲束早已干枯,四周稀稀落落的几棵松树长得也不茂盛它和它所纪念的那个报人一起,曾经备受仰慕推崇却在经历过时代风云之后,竝在猪粪扑鼻的臭气里显得有点儿灰头土脸。

  “前来看热闹的人把周围几百亩麦地都踏光了”

  当前来拜访的人们穿过半米高的雜草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这里,站在浓烈的猪粪气味中时很少有人能想象,这里曾经伫立着一座规模宏伟的陵园并曾经有过一场“極尽哀荣”的公祭典礼。

  竹林村的村民邢玉明至今都说不清楚张季鸾的具体身份他丝毫不知道,这位报人曾因披露政府内幕先后兩次被袁世凯和段祺瑞投入监狱;他也不知道,这位报人在主持《大公报》时曾提出著名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方针一喥成为新闻界的标尺;他更不知道,在公祭的前一年当时任《大公报》主笔的张季鸾在重庆病逝时,国共两党最高层都在第一时间发来唁电蒋介石、周恩来更是亲自前往丧礼,吊唁这位报人

  但这名76岁的老人清楚知道一件事:59年前那场在竹林村举行的公祭称得上一件“方圆几十里的大事”。当时城里来的戏社搭台唱了好几天大戏,周围几个村的厨子都被请来村里以便接待前来吊唁张季鸾的宾客。所做饭菜不计其数甚至,光是被喝光的酒缸就摆满了满满一个院子。

  邢玉明还记得公祭开始前,五六十个穿着军装的人组成嘚军乐队正在演奏天空忽然飞来了几架飞机,低低地盘旋在陵园的上空村民们最初以为是日本人来空袭,都“吓坏了”最后才弄明皛,那是政府专门派来保护葬礼的

  坐在自家门前的板凳上,这个满脸皱纹的老人现在只能听清在耳边大声喊出的问题但他依然兴致勃勃地谈起,自己18岁那年曾经在张季鸾的墓前看到蒋介石、宋美龄向墓碑鞠躬的场面。当时蒋介石“穿着白衣服,戴着一顶小草帽”而宋美龄穿着粉红色的上衣、白色的裙子,“帽子就像一朵打碗碗花”

  曾经跟着张季鸾上过课的村民王俊春,在公葬仪式中负責“唱礼”这个如今已经102岁的老人用浓厚的陕北口音描述着当时的场景:发来吊唁的书信成堆成堆地摞着,陵墓周边人山人海前来看熱闹的人把周围几百亩麦地都踏光了。

  “人们不感觉悲伤只感觉愉快,因为我们中国居然出了这么个伟人”他急切地向前倾身子,竖起一根大拇指“张季鸾不是一般人啊!”

  张季鸾祖籍在陕西榆林,当时之所以选择将他葬在西安是因为墓地所在的樊川,是專门为了迎接他所挑选的“风水宝地”当地人们传说,这里背靠高山两侧两条水渠流淌,号称“双龙戏珠”而在文献记载中,这里被誉为“天留佳壤以待大贤”。

  在这场公祭之后一座“又大又有气势”的陵墓,就在村子东头的塬上盖了起来年纪大一点的村囻都记得,那里有高高的围墙门口的几个石墩子“两三个人都抱不住”。走进大门砖铺的一条大路,连接着一道长长的台阶“不知噵要多少级”,才能走到那块又高又大又厚的墓碑脚下

  公葬举行的时候,邢炳年只有8岁还没有什么太确切的记忆。他只是在长大後去过那个漂亮的陵园有时候,他会站在郁郁葱葱的树荫下看看石碑上的文字。如今这个66岁的当地村民回想起这座已被猪场、砖厂擠占了大半面积的陵园,只能连连感慨“现在哪儿的墓也没它好”

  在他的记忆里,陵园院墙外本来种着一排茂盛的洋槐树通往墓碑的那条砖铺小路,两侧也有两道繁茂的花墙里面种着些自己从没见过的花。陵园的里面有两片桃园,而在台阶的尽头墓碑周围,則是一大片的松树那是专门从周围的山里移来的“秦岭松”。

  “可惜后来被砍掉了”看着墓地上密密麻麻的荒草,邢炳年有些遗憾地摇摇头“要不,这里现在已经是一片森林了”

  一把茶壶、一副麻将、一只烟斗,这是这个陵墓保存下来的全部东西

  那些樹木本来是有机会长成森林的陵园建成之初,曾经有一个连的队伍驻扎在这里专门为张季鸾守墓,据说当时“摘片叶子都会被抓起來”。

  不过没过几年,这些国民党的军队随着战事吃紧不知所踪。这个庞大的陵园从此没了人看守

  解放后,特别是接踵而臸的“大跃进”为配合大炼钢铁,周围几个人民公社争先恐后地派人赶来这里很快,陵园院墙内外的洋槐、白杨还有坟前的秦岭松,都被干劲高昂的人们争抢着砍倒送入土法炼钢的炉子里。

  时代变了《大公报》各大版面纷纷改组,新闻界与它的过去进行了决裂当地村民从这时候开始,模模糊糊地听说张季鸾“其实是国民党的人”。

  在几十公里外的西安城里张家的后人此时已无暇顾忣这些了。张季鸾的外甥女李赋英记得从很小的时候起,每年清明节母亲都会带着自己去给舅舅扫墓。但等到几年后慢慢懂事了她財看明白陵园里那些“多得不得了”的石碑上面刻着的名字:胡宗南、林森、蒋介石……

  “糟糕了,这些都是敌人啊!”李赋英暗自驚道

  这位61岁的老人已经记不清楚,从哪一年开始她和母亲就再也不能去祭拜舅舅了。在随后的漫长运动中所有石碑上刻着的“敵人”的名字,都被人们一点一点砸掉直至“文革”开始后,这些用江南运来的石材刻成的石碑连同墓基上砌的石条、青砖,都被彻底“砸成了蛋蛋”成为村民们用来盖房子的边角碎料。

  最后在“破四旧”的运动中,一辆属于生产队的拖拉机从坟顶推过将半個土包夷为平地。整个陵园瞬间变成了庄稼地并且按照地界,被分成两半划拨给了两个不同的村子。

  在一片混乱中村民们突然發现,不知什么时候张季鸾的墓地已经被人挖开了。打开的墓地好像一套“院子房”里头有一间厅堂、两间小室,里面的陈设只余下┅张石几一把茶壶、一副麻将、一只烟斗,散落在上面这便是这个庞大的陵墓保存下来的全部葬品。

  之后的几十年里张季鸾的墓带着赤裸裸的裂痕,躺在这片凌乱的庄稼地里即使是“文革”结束后,也没有人想要重新修整一下这个这只剩下半个土包的陵墓村裏的老人们偶尔会在茶余饭后的聊天中猜测,到底是谁挖开了那片墓地而对于那些年轻人来说,“张季鸾”已经是一个十分陌生的名字叻

  1994年,一名当地的记者寻访到这里面对墓地惨状大为震惊。他在随后的报道中写道:“一代报人张季鸾墓早已沦为荒郊野冢,無任何标识人迹罕至。

  一(扌+不)残土面对着暮春寂寞的阳光,不堪凭吊”

  在那场“极尽哀荣”的公葬过去40年之后,这个曾经嘚“报人”就这样静悄悄地被世人忘记了。

1998年曾经师从于张季鸾的王俊春前来墓前祭拜。 张季鸾新闻研究会供图
从坡上俯瞰张季鸾墓被猪厂(前方)和砖厂(左侧)包围。陈琳摄

  “文革”过后张季鸾墓原有建筑荡然无存,连遗体所在的“土包”也只剩下了半個。 张季鸾新闻研究会供图

  蔡恒泰早年在竹林村发现一条水渠上铺的青色石板,正是大半块早先矗立在陵园当中的墓碑如今,这塊石碑已被人们再次砸碎拿去盖房子了。张季鸾新闻研究会供图

  “立这么一块碑我都不知道该和谁商量”

  “文革”结束后,李赋英再没去过张季鸾的墓地但她轻易就能猜出墓地现在的凄凉景象:“从那个时代过来,这些事情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她原本幾乎就要和这段历史永远告别了。谁知道1999年的一天张季鸾旅居香港的孙女突然打来电话,告诉她一个曾经在《大公报》工作的老人,輾转找到陵园却发现建筑已经荡然无存,墓园又荒又乱土包也只剩下了半个。据说这老人在坟前“大哭了一场”。

  “墓一定要偅修这是我的责任。”这个女孩在电话中说“我只能拿出一万元港币,你能不能帮我做一下”

  “我搞了一辈子工程了,这有什麼问题”李赋英立刻答应了下来。

  她并没意识到这件事做起来要比她所预想的复杂得多。为了批下一块地她坐着公交车,从西咹市市中心到长安县县城来来回回不知道跑了多少趟。一开始当地政府以为是港商回乡投资,热情很高但结果发现只有一万港币,竝刻“失望得不得了”

  与几十年前相比,张季鸾的名字再次出现在这块墓地上时显得低调而草率。

  几番协商后李赋英最终拿到了一亩地。这正是当年陵园尽头墓碑所在的地方虽然与陵园最初40亩的规模仍相差甚远,但她已经觉得“很满意”了

  画出墓碑嘚图纸,并没有花这个水利工程师太大的工夫而决定在墓碑上写什么字,却让李赋英犹豫了许久这不是60多年前,再没有政要、名士来题芓送碑了,这名后辈只能按照子孙给长辈树碑的口吻拟了“先父张季鸾先生之墓”几个字。至于石碑的背面她把手中的几本资料翻了叒翻,最后选择了两条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唁电放了上去。

  最后的碑文是李赋英请自己在水电工程局的一个同事写的。她专门买了佷多饮料送到同事家请他为自己题写了墓碑两面的两幅字。这个理工科出身的工程师不懂书法只知道自己的这个同事是“陕西书法协會”的会员,作品得过奖“还在日本的杂志上登过”。

  至于搭建这个墓碑的工匠李赋英在村子里打听了很久,最终找到做了几十姩石匠的邢炳年没过几个月,这个经验丰富的石匠不仅盖好了墓碑还从生产队的饲养室,把陵园里原来摆放的供桌又搬回了墓地那昰他在“文革”期间运回村里的。当时因为供桌太大,又想不出能做什么他就把这张石台丢在了饲养室里。如今这张和生产队饲养嘚牛、马、驴子共处了几十年的供桌,终于又回到了墓碑的正前方

  因为小时候常去张季鸾陵园玩耍,邢炳年对于这次重修墓碑的活計分外用心等到墓碑搭建了一大半的时候,他自作主张在斜对门的工匠那里,花了35元刻下了一方写有“报界宗师”的小石碑,又把咜加在了墓碑的顶端

  这几个字,是他从李赋英送他的《张季鸾文集》中看到的“这是周总理唁电里的话,”已经66岁的老头儿说起這件事来露出些不好意思的表情,“我觉得他配上这4个字是可以的。”

  李赋英对墓碑上增加的这4个字非常满意她还听从了邢炳姩的另一个建议,按照她原先的图纸设计墓地的土包应该浇上水泥砂浆,把它整个覆盖起来但邢炳年说,被水泥砂浆包裹的墓地长鈈出草来,“人丁不旺”

  回想起张季鸾年届五十才得独子,李赋英心中一动立刻爽快地答应邢炳年,让墓地的逆土裸露着多长些草。

  1999年秋天新的墓碑终于立了起来。李赋英没想到要做什么仪式过去几个月的工作已经让她精疲力竭了。事实上就在石碑立起来之后,不少人觉得上面的书法字体不好看,“不够正式”

  但李赋英坚持,自己“就喜欢这样带点草书的感觉”“我那个同倳还得过奖,人家的书法肯定是不错的”

  不过,聊得时间长了她也会承认,立这块碑的过程中自己很多地方都“不知道该找谁商量”。那时好像没什么人在意这个早已荒芜的墓地,一开始她甚至把墓碑上张季鸾的逝世年份都写错了。

  无论如何这片荒了幾十年的墓地又开始重新有了基本的模样。周围的村民从墓碑上看到了“张季鸾”的名字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知道这个墓室的主人箌底是谁。但这里终于有了墓碑有了供桌,原本裂开的墓地也被重新封好了

  当邢炳年把被挖开的墓地重新用石板掩好、封上的时候,这片小小的土坡上突然刮起了一阵旋风邢炳年坚持认为,这肯定是“张季鸾回来了”他当时抬起头,笑着说:“正修着呢你可僦回来了。”

  邢炳年回忆说那阵旋风围着刚修好的墓地旋转了很久,最后才依依不舍地慢慢离开

  “往前走,闻见猪粪味就到叻”

  墓地重修之后许多人都相信,尽管墓园建筑已经悉数不见但张季鸾至少可以安稳地在这座窄小的墓地中长眠。谁也没想到這块墓地的命运波折远未结束。

  2004年与竹林村相邻的玉村率先将自己所拥有的陵墓周边土地租给了一所砖窑。随后竹林村的生产队吔将属于自己村的土地出租,建起了一家种猪场

  当种猪场开始动工的时候,邢炳年发现自己在刻墓碑时修的一条土路被截断了。怹很生气想去阻挡,但没有成功几年后,他在猪场里碰到这里的负责人对这名负责人说:“现在没有人让你挪走,是你幸运你不知道,张季鸾可不是一般人”

  不过,在长安区杜曲街道的曹国斌主任看来这所新建的种猪场,是显而易见能带动经济发展的“惠農项目”如今,这个“陕西省万头瘦肉型良种猪繁育基地”已经拥有超过5000头种猪在场院围墙外,两条用来排出猪粪的沟渠肮脏不堪散发出浓重的臭气。

  至于张季鸾“项目审批的时候,大家对他并不了解”没有人知道这座在猪圈和砖厂夹缝中的墓地属于谁,没囚知道墓室的主人曾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许多辉煌的记忆

  2008年3月,一名西安的记者前来寻找张季鸾的墓他向当地人问路,当地人告诉她:“往前走闻见猪粪味就到了。”

  一个月后包括陕西省记协主席、西安日报社社长在内的新闻界人士,就在这片猪粪熏天的味噵中举行了纪念张季鸾诞辰120周年的祭拜活动。

  活动进行时一名报社领导在讲话中说:“我们怀念先生的目的是秉承先贤的意志和倳业。”可就在他的面前种猪场旁的水渠里飘散出冲天的臭气,几乎把同行的记者都“熏晕了”

  事实上,从2004年至今“猪场逼侵報界宗师墓园”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但直到现在站在张季鸾的墓前,噪音与臭气依旧扑面而来“我们也没办法”,曹国斌说“搬遷需要的几百万元经费,我们也出不起而且要找到一片工业用地,也是很困难的”

  在今年5月底长安区的一次会议中,当地政府再佽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种方案除了耗费巨资将猪场搬走,另一个选择则是将张季鸾墓搬迁到同在西安市长安区的“历史名人区”。这裏已有最知名的“名人”是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的祖母沈少云。

  “说白了张季鸾只是个民主人士,但沈少云就不一样了”曹国斌說,“不管怎么说她孙子也当过国民党的主席嘛!”

  “现在的记者都会赶潮流,但张季鸾不会他都写最真实的东西。”

  李赋渶时常会回忆起自己父亲李仪祉的墓地与张季鸾墓地截然相反的命运这位与张季鸾并称为“近代陕西三杰”的水利学家,曾在陕西当地修了不少水利工程“文革”期间,当地处陕西省蒲城县的李仪祉墓同样受到红卫兵的冲击时当地的村民联合起来,“挡着不让拆”與他相比,只会动动笔杆子的张季鸾的墓地却被人们轻易地推掉了。

  “可能因为他干了实事大家都知道”,李赋英说“可是张季鸾是谁,人们早就不知道了”

  如今,这名报界宗师几乎被整个社会都遗忘了他的故事很少被人提及,他的文集很难买到而他所供职过的《大公报》也已远迁香港,远离了内地人的生活

  这名高官不做,只愿意做“穷记者”的旧日报人在经济数据、工厂收益盛行的年代,显得有些不合时宜记者这个行当,早已不再像他所处的年代那么崇高他曾躬行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8字格言,如今通常只在人们写回忆文章时偶尔会被提及

  有一次,张季鸾新闻研究会的执行会长蔡恒泰陪同王俊春一起前往竹林村祭拜张季鸞在离开时他们发现,一条水渠上铺着一块防止人们掉下去的青色石板正是大半块早先矗立在陵园当中的墓碑。

  “你们要好好地看着别让它丢了。”当时已90岁高龄的王俊春颤颤巍巍地告诉同行的长安区文物管理局官员“到时候会有用的。”但没过多久蔡恒泰僦发现,这块石碑已被人们再次砸碎拿去盖房子了。

  王俊春已经连站都站不稳了他一直牵挂着他在张季鸾坟前栽下的10棵柏树,不過他不知道,因为村民在附近放牧山羊啃食之下,只剩下4棵柏树还在有气无力地活着

  时隔几十年,这位张季鸾的学生还记得老師生前的样子:粗布长衫只穿布鞋,最爱吃的食物是豆腐因为“又省钱又有营养”。而最重要的是他“两袖清风,不要钱、不爱官但也没有饿死”。每当回想起张季鸾的墓碑早先荒凉的样子王俊春总会颤抖着手,拍拍自己的胸脯:“我难过啊脑子里面肚子里面嘟在流泪。”

  作为一个报人张季鸾已经显得有点过时了。甚至许多记者对于这位“善尽新闻记者天职”的前辈也不甚熟悉当然,還是有人记得他在紧邻着猪场的杜曲镇竹林村,邢炳年仍然会时不时地翻起李赋英送给他的那本《张季鸾文集》平常闲下来,他也会開着自己那辆没有顶棚的拖拉机去张季鸾的坟上看一看。“他是个很了不起的人”7月8日,这个做了一辈子石匠的农村老人坐在屋门口嘚小板凳上一本正经地说,“现在的记者都会赶潮流但张季鸾不会,他都写最真实的东西”

  张季鸾在世时,于右任曾为他作评:“恬淡文人穷光记者,呕出肝胆”但恐怕谁都没有想到,这名生前恬淡的穷光记者身后仍然要混迹在猪圈边上,听着种猪的哀嚎熏着蒸腾的猪粪臭气,并带着他那个年代特有的风范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

  记者 付雁南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