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林边驻脚中我为何选择在雪夜中继续赶路?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

摘要: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的诗人,《雪夜林边小立》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也被称为弗罗斯特的传记诗。弗罗斯特将他的人生经历内化于这首诗中,也可以说这首诗是弗罗斯特人生经历的体现。因此,本文试图将这首诗和弗罗斯特的人生进行对比,分别从视角、背景和主题三个方面对《雪夜林边小立》进行分析,从而指出弗罗斯特创作此诗的深层目的是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向读者讲述人生的意义。

关键词:罗伯特·弗罗斯特;《雪夜林边小立》;传记诗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著名诗人,他的作品最早出版于英国,继而在美国广为流传。他因在作品中对乡村生活的现实描写和对美国口语化的表达方式的熟练运用而备受关注。他通常将作品的背景设置在二十世纪早期新英格兰的农村地区,并且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相应的哲学主题。《雪夜林边小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写于1922年。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孤单的骑士牵着马,在一个下雪的夜晚停留在林中观雪的意境。在这首诗中,罗伯特·弗罗斯特不仅描绘了新英格兰的乡村背景,还从另一个角度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也融入了其中。正如弗罗斯特曾经致信路易斯·昂特迈耶时所说:“这首诗是对我最好的纪念”。因此,本文试图将这首诗和弗罗斯特的人生进行对比,分别从视角、背景和主题三个方面对《雪夜林边小立》进行分析,从而指出弗罗斯特创作此诗的深层目的是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向读者讲述独特的人生意义。

一、《雪夜林边小立》的自传性分析

本诗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对应于弗罗斯特一生早年、中年和晚年三个阶段,诗的发展则是其一生的写照,他将自己的孤独、挣扎、努力、奋进都写入了这首诗中,读者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弗罗斯特内心世界的变化发展,他以细腻的笔触向读者展示了独特的人生意义。

弗罗斯特开篇用第一人称作为诗的叙述视角,诗中的“我”即是弗罗斯特自己,而诗的第一节则是弗罗斯特早年生活的写照。诗中,虽然“我”知道这片树林的主人是谁,但他却并不知道“我”在驻足观赏着他那片被大雪覆盖的树林。开篇首先制造了宁静的气氛,但同时读者也可以感受到“我”一个人徒行的孤独,在硕大一片树林中却只有“我”一人,无人陪伴,无人关注。第一人称的用法使读者充满了想象,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我”似乎成为了一个被遗忘在树林中的人。“我”的独自存在为全诗奠定了一个孤独的基调。事实上,诗中所体现的孤单的氛围是弗罗斯特早年生活境况的影射。他将自己早年生活的窘况浓缩进了这短短四句诗中。

弗罗斯特早年的家庭生活充斥着悲伤和失落。在他11岁时,他的父亲死于肺结核,留给家里所有的财产只有8美元。在他26岁时,母亲又死于癌症。四年后,他的儿子艾略特死于霍乱,而他的女儿贝蒂娜在出生仅仅三天后便离开了他,当时他才33岁。除此之外,家族遗传的精神疾病使得他和他的母亲患有抑郁症,并且因为同样的疾病,他不得不亲手把他的妹妹珍妮和他的另一个女儿厄玛送进精神病院。弗罗斯特的妻子,埃丽诺,同样也患有抑郁症。这样悲惨的家庭生活时常让他处于孤单抗争之中。他渴望平静,也渴望被美景所包围,被美好的生活所滋润,但现实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抛弃他,让他成为没有陪伴的独行者[2]。

除了他悲惨的家庭生活,他早年的职业生涯也并不顺利。弗罗斯特曾经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教过书,送过报纸,在碳弧灯场做过工人,但他并不喜欢这些工作,写诗才是他的最爱。自从20岁时发表第一首诗《我的蝴蝶,一个挽歌》以来,他写了大量的诗歌,但都没有引起美国的学者和出版商的注意,也几乎没有人对他的作品感兴趣,这让他在心里和生活上承受了巨大的煎熬。被社会拒绝乃至遗忘的感觉也让他倍觉失望。

因此,可以看出弗罗斯特将自己早年家庭生活的不幸和职业发展中自我价值的迷失全都写进了《雪夜林边小立》的第一节中,并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将这种孤立无援展现地淋漓尽致。

弗罗斯特将大部分作品的背景都设置在20世纪早期新英格兰的农村地区[1],《雪夜林边小立》也不例外。在诗的第二、三节中,弗罗斯特创造了很多意象,如小马、农舍、树林、冰冻的湖泊、最黑暗的夜晚、铃铛,柔和的风以及薄薄的雪花。这些东西在农村都是稀松平常之物,但由于弗罗斯特在这里度过了他的中年时光,因此一切在他看来都是那么美丽,值得人们驻足。

除此之外,在诗中,“我”在雪夜这样的背景下对下一站路途的思索也正是人处中年的弗罗斯特对未来生活的思考。“我”沉迷于这美丽的雪夜中犹豫不决:是该留在这里欣赏美丽的风景还是该继续前行?甚至连小马儿都对此行的目的产生了怀疑,质疑是否是路途出现了问题。事实上,这是在催促“我”做出决定,而这也正是弗罗斯特人处中年的犹豫不决的体现。在经历了早年的孤单和困苦之后,他又面临着另一个选择:放弃身上所背负的职责去舒适的生活,还是下定决心面对困难和诱惑继续履行他的职责?对于这个两难的问题,弗罗斯特在诗的最后一节给出了答案。

最后一节揭示了《雪夜林边小立》的主题,并且指出了“我”的最终决定:虽然景色很美,但“我”必须终于承诺继续前行,而“我”的决定也是弗罗斯特晚年对生活的思考。诗的最后一节中,“树林”象征着路途中将会遇到的困难和麻烦,“数英里路要走”象征着“我”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沉睡”指代着一个人生命的终结。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两行是重复的句子,这表明“我”要完成这项任务的强烈决心,不管有多难,“我”仍然选择终于诺言并完成任务,直至死亡。

因此,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勇于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是《雪夜林边小立》的主题[3],这也和弗罗斯特晚年所传递的人生的意义不谋而合。实际上,弗罗斯特晚年所取得的成就也真正地反映了这一精神的存在。弗罗斯特熬过了艰难的早年生活,踟蹰于漫长的中年时期,但他仍旧没有放弃,坚持写作,最终他享誉世界。弗罗斯特一生获得了4次普利策诗歌奖,在1937年获得哈佛名誉学位。他成为了美国罕见的“公众性的文学大家,几乎可以说他就是一座艺术博物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雪夜林边小立》中的三个部分正是弗罗斯特的一生早年、中年和晚年生活的体现。开篇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我”即是弗罗斯特的化身,“我”的经历就是弗罗斯特早年生活境况的在现。此外,弗罗斯特将他在中年时在新英格兰的所见所闻和对人生的思考写入了第二、三节。弗罗斯特在最后一节中点明全诗的主题,并通过个人的生活经验传递出积极进取、勇于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的精神。因此,可以看出弗罗斯特将他的人生经历内化于《雪夜林边小立》,而它被称为弗罗斯特的传记诗是毫无疑问的。

[1]李秀.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新英格兰”[J].理论界,2006(9):202-203.

[2]吕晶.“探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悲剧家庭生活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J].科技信息,2008(10):178-186.

[3]祖洁.罗伯特·弗罗斯特《雪夜林边小驻》的主题及创作思想分析[J].名作赏析,2008(4):96-97.

作者简介:魏丽丽(1986-),女,汉,宁夏银川市人,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在读,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
  • ( 23:40:07)转载▼标签: 燕垒生注文放达骨鲠《晋书》戴安道cg 世说新语雪夜访戴中国张旺分类: CG作品赞曰:山残水剩,惟有回舟兴。欲说茫茫无人应,都是胸中骨鲠。《世说新语·任诞》记王子猷居山阴,雪夜欲访剡溪戴安道,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只说...

  • 雪夜5雪豹的长尾巴像一条真正的蟒蛇那样起伏、扭动,似乎也透露出雪豹犹豫不定的心情。作文网 母獒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就冲了过去。雪豹的表现再次出乎它的意料,雪豹竟然没有凭借自己敏捷的身手躲闪,而是选择正面迎接它的冲击。在母獒的利齿准确无误地咬住雪豹沁出一股雪峰气息的肩膀同时,一只钢...

  • 雪夜窗外长雨淅淅沥沥,寒风扑扑,倏尔,凉风大起,忧愁的雨变成可爱的白冰粒。啊,在这决战前夕的冬夜竟下起了难得的雪。在酒足饭饱之后,我们一行走出了暖洋洋的酒店,扑入寒风的怀抱。漫天的飞雪与随之而来的楚凉让人感到有些舒畅。寒风有些入骨,湿凉直逼而来,家人无可奈何地将从小尤其喜欢寒冷的我按入车里,我们开始...

  • 雪夜下雪了,这已经是春天的第二场雪。硕大沉重的雪片在天空最遥远的深处聚集,满无边际地飘落下来,争先恐后地急于行使剥夺大地刚刚展露出零星绿色的使命。天黑之后,大雪铺天盖地拥向大地,纷纷扬扬,挤挤挨挨,几乎顷刻之间就盖满了残雪尚未消融的大地。雪越下越大,终于砌满了天空,没有留下一丝缝隙。这是一片被称做世...

  • 学夜3夜深了,雪越来越大。作文网 尽管温软的雪地试着吸附所有的声音,但畜群的方向还是发出了小小的声响,惊动了母獒。它抬起巨大的头颅,但湿润的鼻子并没有在空气中捕捉到本应随之而来的危险的气息。作文网 什么也看不见,也没有风。但是,这种安静的雪夜里并不该有...

  • 黄昏时分,纷纷扬扬的下了一天的雪,终于渐下渐止了.沉沉夜幕下的大千世界,仿佛都凝固了,一切生命都悄悄进入了梦乡.或近或远的山谷.平川.树木.村落......在雪花映照下,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这雪后的夜晚,万蔌俱寂,毫无生气. 慕地,从远处传来一阵凄厉的叫声,冲破这寒夜的寂静,那叫声,如泣如诉,若怒若...

  • 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下雪的夜,你走过吗?家乡的夜,总是这么静,静的让人心醉。我独自走小乡路上,没有城市的光晕,雪夜的路上透着另一种白光。那是一种死寂的深沉。却存在于这样的白光之下。或许它正是我的向往。但是心中的颜色呢?偶尔看到邻乡中的灯火,会让我觉的还有人和我一样在这...

  • 圣诞夜应该是有雪的,在我的世界里,雪花飘飘,一片白茫,这确实是一个有雪的夜晚。在雪天相接的地方,一个闪亮的白点儿朝这边飞来,还是那张熟悉的脸,头顶上闪闪发光的光环,背上伸出了一对雪白的翅膀,在羽毛的下端带有丝丝的金黄。这可不是一般的天使,每一个有雪的夜晚我都能看见它,每一个有雪的夜晚我都会感到孤单,...

  • 轻烟散去,谁会想起那久违了的呼唤?一颗颗心在城市的灯红酒绿中坠落,一次次的心灵伤害,有些人,只怕早已失去灵魂,每天当照样升起时,并出现了几丝叹息声!是啊,时间匆匆,我又何必去追逐,去留念!那片天空一浑浊不清,多少人在游荡?多少人在回忆!清晰回唱那一首流年曲!感应世界万千变化,悲欢离合!曲终人散,天下...

  • 第1篇雪夜作文600字晚上,我正在家里写作业,妈妈打来电话,让我下楼去姑姑家吃饭,她在楼下等着我,我一听,终于可以不闷在家里了,便以超人的速度穿好衣服,跑下楼去。走出楼口,我差点就要以极其不优美的姿势亲吻大地。我有些生气的看看脚下,咦?是一片白色,把视线放远一点,地上也是一片雪白。我抬头望望深蓝的天...

  • 轻轻地抬起头,雪花落在了肓旁黑夜是寂静的,心却是寂寞的一片片雪花的飘落,像是刀割一般,摧残着我的心,路旁的灯不亮着吗?可为什么一点希望也看不到寻找着,我寻找着一杯茶一杯温暖我心的茶。希望这温暖的茶能抚慰一颗无助的心夜不再黑暗夜不再寒冷夜不再寂寞激动已在所难免了泪已将雪花融化了初一:杜澳棣...

  • 第1篇雪夜作文200字我终于 来到了你的门前 那座山路尽头的竹屋 迎着瑟风飞雪 远远似看见 你明灭不定的灯 初沸的汤 初红的火 还有似有还无的梅香 似诉还休的琴音多年的漂泊后 才明白 我 仍是你等在季节中的容颜 在无尽的岁月里 一任岭外音绝 一任天地间尽而风雪夜归的我 却突然在深锁的重门之前 遗忘了...

  • 那件小事转眼已经过了四年,但仍然令他记忆犹新。那天他在学校里复习功课,偶然看了看图书馆的大钟,已经10点半了。可能还不止,因为学校图书馆的钟比别的钟还慢上30分钟。天黑了,雪还在下,他收拾好书和电脑打算回家。他想:这么晚了,奶站的奶奶可能已经回去了。不过他仍然不放心,打算去看看。地上的雪积了好几厘米...

  • 雪夜_现代诗歌星光闪耀的时候我还在书桌旁思游静思着我的缘由不让心再有一丝的忧午夜的雪花划破了紫黑的夜透过烛窗看透一切想要知道你何时能回风儿载着他的梦悄悄地滑过了窗欣然的落在我肩抚慰我不宁的心终于推开这沉寂已久的门漫步在这雪夜中任由刺凉的雪风散发心中的忧每一步都留下了一个个深深的印若风雪不能将他抚平但...

  • 今天,下雪了,你知道吗? 不知何时一片片雪花充满了天空,像信号不好的电视屏幕,雪夜,无声飘落作文。洁白的雪带着黑夜飘落,无声的落在大地上,忆起了初见,仍在雪夜…… 那是跟几个朋友漫步在公园,看着铜镜般的湖面,无意中看见了洁白的雪飘落在洁白的衣服上坐在洁白的长椅上,作文《雪夜,无声飘落作文》(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导读: 这是作者李白戴天山念书时,有一次上山访问道士,却没有遇到道士的情...

  • 下雪的夜,你走过吗? 家乡的夜,总是这么静,静的让人心醉,雪夜作文。我独自走小乡路上,没有城市的光晕,雪夜的路上透着另一种白光。那是一种死寂的深沉。却存在于这样的白光之下。或许它正是我的向往。但是心中的颜色呢? 偶尔看到邻乡中的灯火,会让我觉的还有人和我一样在这漫天雪地中奔波。我回过看想寻找一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雪夜林边驻足赏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