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可以正常去武汉吗?

5月20日,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收到了意大利同行发来的短信,意大利完成了欧洲首例新冠肺炎晚期肺纤维化的双肺移植,受者是一名18岁的男孩,中国经验在国际上得到分享传播。过去几个月,陈静瑜曾亲历武汉抗疫一线,和团队在无锡和武汉两地完成了4台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肺移植手术,为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打开了又一道生命的“希望之门”。

全球首例新冠肺炎终末期患者双肺移植手术

陈静瑜是国内顶尖的肺移植专家,在业内被称作“中国肺移植第一人”。自2002年以来,他和团队先后完成了一千多例肺移植手术,打破了多个被业界视为“禁区”的记录。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初期,肺移植这种非常规救治手段并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直到他遇到一位年近6旬,靠ECMO维持的新冠肺炎晚期患者。

陈静瑜:他是连云港的一个病人,当时他的肺已经纤维化不可逆了,除了纤维化他有一侧肺出血非常厉害。2月28日下午开始他大概出血两升多,58岁,1米72,大概体内的血也就4升左右,整个人处在休克状态下,非常危险。如果不做肺移植,基本上当天晚上都过不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省卫健委顶着压力问我有多少把握?我说假如今天晚上靠输血能够把病人血压顶得住,短期内能够找到肺源,我有五六成的把握把这个病人救过来。当时我们就全力以赴想搏一下。我们江苏当时跟武汉不一样的,清零之前整个新冠肺炎病人才六百多,有三个病人装了ECMO,有一个后来脱掉了ECMO,所以我们江苏从医疗的资源来讲,有能力来做这个肺移植手术。

尽管江苏的医疗资源支持用肺移植的办法对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进行救治,但对陈静瑜和他的团队来说,仍然存在未知和不确定性。2018年,他和团队曾经为一名感染H1N1病毒导致肺部纤维化的患者做了移植手术,手术后患者目前已经健康存活了两年。但新冠肺炎具有极高的传染性,实行肺移植手术对患者和医疗团队都存在风险。

陈静瑜:医护人员恐惧,我们手术之前做了非常详细的准备,鼻拭子、咽拭子都反复测了核酸,都是阴性的,但是我不知道这个病肺我把它切了,在切病肺的过程当中是不是还会有病毒在里面。

由于连云港不具备肺移植条件,患者被转移到无锡的同时,陈静瑜把无锡市人民医院的肺移植手术室,整建制地搬迁到了无锡市传染病医院,并对所有的医护人员都采取了三级防护。2月29日,外省脑死亡患者爱心捐献的肺源经器官转运绿色通道运抵无锡,陈静瑜和他的团队历经6个多小时,顺利完成了全球首例新冠肺炎终末期患者的双肺移植手术。10天之后又成功完成了全球最高龄73岁的新冠肺炎晚期肺纤维化患者的双肺移植。

举全国之力为武汉新冠肺炎患者做肺移植手术

在为江苏新冠肺炎患者做肺移植手术的同时,今年3月,陈静瑜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发出了一份《关于组建国家级肺移植团队进行新冠肺炎肺移植的建议》,建议组织国家肺移植团队赴武汉全力救治晚期患者,降低病亡率。

4月18日,陈静瑜的建议被采纳,国务院新冠肺炎联防联控医疗救治组决定成立肺移植专家组,召集了无锡市人民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第二医院的专家团队赴武汉指导并参与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陈静瑜被任命为组长,肺移植部分费用由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筹集。

陈静瑜:假如说江苏是举全江苏力量做了两台肺移植手术,武汉新冠肺炎肺移植手术实际上是举全国之力,我们去的专家都是精英当中的精英。在武汉我们去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三个大医院。看了以后我还是很震撼的,我去武汉之前,我做的手术靠ECMO维持的病人一般来讲都是两周三周左右这样的情况,到了武汉我看到的病人都是要靠ECMO、呼吸机维持了两个月以上了,这都是我们医疗队、当地医院的医生苦苦维持的结果,所以我们可以说是最后一棒。

条件严苛武汉的新冠肺炎肺移植患者怎样确定?

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肺移植手术具有高选择性,限制条件多,受者至少要清醒。核酸检测阴性、其他脏器功能良好,在严格伦理讨论通过,患者本人及家属有强烈愿望下开展,供体分配严格在国家网络分配下进行,能够符合所有条件的患者并不多。经过专家团队审慎评估,有两名达到肺移植手术标准。第一例患者65岁、病程三个月,使用呼吸机+ECMO人工肺62天。而此前陈静瑜做过的手术患者中,使用ECMO人工肺支持时间最长的是45天。

陈静瑜:65岁的老人ECMO装了62天,对所有来做这个手术的医生来说都是一个硬骨头,是一个挑战。第一,长期的ECMO导致了他凝血功能障碍,他血小板也很低,所以出血风险很大。第二,这一类的病人心功能也不是很好,到了晚期纤维化了以后,或多或少都有肺动脉高压,在手术台上病人随时可能会心脏停掉。但作为一个医生,只要能给这个病人一丝生的希望,我都会全力去搏。

多重防护影响正常手术空运肺源时间紧张难点重重的肺移植手术

奋力一搏的背后,需要术前事无巨细的筹备。陈静瑜既要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又要避免手术团队被感染。

记者:您应当是三级防护,胶皮手套戴了好多层?

陈静瑜:对,戴了三层,常规一层手套就够了。手部比较敏感,戴三层手套去做手术本身抓起来很不舒服,而且还要用手去摸肺门的血管,完成这个精细的吻合,很困难,这是一个难点。做这个手术要戴一个正压送风系统的头套,这也是为了防止我们医护人员感染的必备设备,戴上这个头套把这个电池打开以后,整个脑子嗡嗡叫,人和人之间基本上没有语言交流了,这是第二个难点。所以针对新冠病人的肺移植手术,我们从头到尾操练了两次,包括进手术室从头开始应该怎么样插管,怎么样摆体位,切口怎么样做,我们模拟了病人搬运过程,因为我们供体和受体整个过程都应该无缝隙对接的,所以类似这种细节我们全部把好关了。

4月19日,从昆明传来消息,一名脑死亡患者的肺与武汉的这名患者配型成功,家属同意捐献,肺移植手术进入了倒计时。4月20日13时25分,供肺从供体内成功取出。由于供肺的有效时间只有12个小时,除去肺移植手术时间,转运的时间只有不到6个小时,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开始了。

陈静瑜:我们只要供体取下来送上飞机,受者肯定是在手术室里面了,在手术室里所有准备工作都做好,基本上飞机飞到快一半还有一个多小时到医院,我们病人的胸腔就打开了。打开以后把这个病肺切掉,等这个肺源到了手术间,我们把供体的肺做一些修剪,就直接完成吻合移植了。

4月20日15时09分,搭乘着爱心肺源的南航飞机从昆明机场起飞飞往武汉;16时,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患者被推进手术室准备进行开胸手术。17时43分,由武汉交警汉警快骑护送的爱心肺源顺利抵达手术室。耗时6个多小时,接近午夜零点,武汉首例新冠肺炎终末期患者肺移植手术结束。44小时后成功撤离ECMO人工肺,患者病情稳定,胸片清晰,移植肺氧合良好,正在进行康复锻炼。

临时调配航班连夜铺路为新冠肺炎肺移植手术“护航”

4月24日,专家组在武汉协和医院实施了第二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双肺移植手术,该患者54岁,使用呼吸机+ECMO人工肺72天,是全球范围肺移植手术中带呼吸机和ECMO人工肺时间最长的患者。手术之前,因为疫情期间航班取消,取自青岛的供肺面临转运困难。

陈静瑜:我紧急跟国航取得了联系,把这个内情跟他们领导说了,我说这个爱心肺源明天我们必须获取。国航领导就说你放心我们马上来调配,哪怕没有一个客人我们也会把这个航班开通。我听说最后这个航班只有5个乘客,其中还包括我们一个医生带着这个肺源飞到武汉来,航空公司也希望尽最大的努力支持我们的抗疫斗争。

由于该受者术前状态差、ECMO支持时间长、病情重,术后在管理团队的协同作战下,克服了术后渗血、感染、休克、心功能不全等重重困难,在进行了2次血块清除,反复尝试了2次后,才顺利撤离ECMO辅助。

陈静瑜:为了了解这个病人胸腔里面出血的情况血块的范围,我必须要做CT。但是武汉协和医院从ICU病房到CT室这个路没有一个非常完整的通道,为了做成这个CT,减少病人搬迁路上的时间,武汉协和医院领导特地组织了他们后勤人员连夜地铺了一条水泥马路,第二天快速转运这个病人做CT,真的是举全院的力量。

记者:您现在还挂念着您疫情期间做的肺移植手术的几位病人吗?

陈静瑜:对,针对病人的康复情况,我们专家组会随时有一个网络讨论。目前他们都恢复得非常好,尤其是武汉的这两个病人都能够下地步行,能够康复锻炼了。

建议将武汉“封城”日设为“国家公共卫生日”

5月8日,陈静瑜一行撤离武汉。2个月里的4台手术,4个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因为肺移植得以延续。这背后是对生命的尊重,是不言放弃的坚持,更是不惜代价的付出。而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亲身经历了抗击疫情的战斗之后,陈静瑜有了更多的思考。

陈静瑜:今年两会我的第一个建议就是把1月23日作为我们国家公共卫生日纪念,因为这个日子对我们中国确实是太不平凡的一天,正是因为有了武汉的“封城”之举,才使得我们中国的防疫工作带来一个根本性的转折,这个日子我觉得值得纪念,也可以使我们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增加公共卫生意识。第二个建议就是我们要全力打造中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我现在觉得这一体系太重要了。实际上我们从2003年SARS到MERS,H1N1这一类的病都是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的流行性疾病,今后我觉得新冠病毒肺炎可能会跟人类共存,说不定又会有其他传染病出来。所以我们必须从这场疫情当中吸取教训,把我们顶层的公共卫生体系做好。

}

12月虽说已经入冬,但是吧由于这个时间是很多地方的里边有淡季,所以很多拥有年假的友友都趁此时机出门游玩,而武汉因为景点良多,所以很多友友都将目的地定在了此处,下面就和大家一起看看现在去武汉需要做核酸检测吗。

12月份去武汉需要做核酸检测吗

现在去武汉不需要核酸检测,但前提是你是低风险地区。毕竟按照抗疫规定,武汉可以用健康码绿码通过全国低风险地区。如果你是高风险地区,全国中高风险地区来武汉,请主动向当地社区申报,配合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所有防控措施在指定地点隔离14天。隔离期间,将进行两次核酸检测和一次抗体检测。

武汉最新出入政策12月

1、从国内低风险地区返汉。来汉,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行程卡绿码即可放行。

2、从中量体温、出示健康码绿码、扫描行程码、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基础上,从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回汉。在此期间,根据出发地的风险等级,需要进行几次核酸检测。集中隔离期满,需纳入社区健康管理14天,期间需进行多次核酸检测。

3、目前国内部分地方来武汉需要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疫情实时变化。建议提前致电武汉市长热线(027-12345)了解最新防疫政策!

相关部门提醒:中高风险地区返汉市民。来汉旅客出发前,除了准备相关资料和证明外,最好联系目的地街道和社区,报到时咨询详细政策,确保行程顺利。

}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 ),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武汉人能出到外省去旅游吗现在?截至2020年7月17日,国家对武汉人去外地的规定是省内人员离汉由所在辖区部门受理申请,责任单位通过验证是绿码无感染即可放行了。现在武汉疫情得到控制,去外地出示核酸结果、绿码通行都没有什么问题,有可能去当地会有工作人员来核实问题不过不需要担心,属于正常。

2020年七月份可以出去云南旅游吗?要核酸检测吗?目前根据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介绍,武汉人去外省旅游提供湖北绿码就可以了,所以去云南旅游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也不用核酸检测和隔离。截止至2020年7月15日,全国已有30个省份对低风险地区采取“绿码通行”政策,其中就包括云南省。现阶段湖北省所有县(市、区)均为低风险地区,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均可凭湖北健康码“绿码”通行,且不需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对武汉人绿码通行30个省市名单:

云南、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河北、天津、山东、吉林、河南、黑龙江、湖南、山西、辽宁、广东、广西、内蒙古、安徽、福建、江西、四川、甘肃、青海、海南、陕西、宁夏、西藏、贵州、重庆、新疆(已去除)。

这意味着武汉市人无论是出差、旅游、学习、住宿,云南省各地区均不要求旅客出示核酸检测报告。不仅是云南省,内陆地区各省市都是绿码通行的,开启畅游吧!如果你有其他云南旅游问题的话欢迎微博搜索咨询云南通卓玛或关注公众号“卓玛无忧定制游”咨询。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别去武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