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老街区在哪里

原标题:再回老街,我在时光尽头等你

馆陶路是一条曾经流金淌银的金融财富街道,在这条街中段,铁艺栅栏隔开了喧嚣的外界,翠绿的爬山虎覆盖两旁高大的罗马柱,一群信鸽自塔楼翩然飞出。

这些复古的小塔楼,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兴衰成败。馆陶路至今还留着许多德式、意式的建筑。当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成功入驻市北区后,承载着百年记忆的馆陶路,开始吹响来自老城区的国际号角。

漫步馆陶路,犹如走进时光深处,一栋栋高低错落有致的建筑,就像一组组流淌的优美音符,成为这座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韵律。那些曾经的荣耀与失落,那些悲欢离合的家国旧事,宛如这夏日繁茂的梧桐,经历了秋日落叶,又在春天重吐新芽,让馆陶路在四季更迭中,浪漫而又多变,沉稳而又时尚。

据地方志记载,登州路是青岛第一条马路,迄今约500多年,明朝时为通往即墨县城的古驿道,素有“九曲八弯”之说,青岛建市后,又是前往台东镇的主干道。现在的登州路,由三条支路组成,南起大学路,北到松山路,向东止于延安二路,大体呈“T”字型结构,全长5000余米。

一条路因啤酒而闻名,大门是由酒瓶、喷出的酒水和酒杯组成的。路面铺设青啤基色-绿色沥青;配上老式啤酒杯、浪花、蛤蜊等20余种抽象图案;井盖上面可爱的卡通动物形象图案是历届啤酒节吉祥物,展现了啤酒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浪漫情怀。

这份浪漫融在酒里、街里。啤酒能够催发出一种激情与豪气,让这座城市有了一种独特气质,纵使走遍千山万水,也仍然无法忘怀那种独特的味道。

台柳路,看起来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但它却是“中国的第一条汽车公路”。百年台柳路,不仅见证了百年青岛的风云变幻,也历经几代青岛人的多舛命运。往事如烟,岁月留痕,如今,我们又能从这条老街上寻找到哪些过往的遗迹呢?

站在双山上遥望,那塔,那树,那人都变得十分朦胧,台柳路浓缩为一个点。几经变迁的台柳路,如今已看不出最初的面貌,随着城市道路的加快发展,从李村往东的路段由“九水路”取代,山东路往西“另立门庭”称西吴路,鞍山路到海城宾馆这一段并入哈尔滨路,由此,台柳路似乎不再是通向崂山的黄金路段。

伴随“台柳路1907文化节”、“台柳路1907音乐街”的相继落地,时尚与新潮注入老街新的活力,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百年台柳路重新焕发勃勃生机。从此在这里,遇见两个时代的人文交融。

时光无情亦有情,百转千回寻寻觅觅之中,总有一抹亮色镶嵌于记忆深处,任岁月漂洗,依然鲜亮如初。上海路——这条岛城著名的学府路,历经百年沉淀,至今散发着清幽的芬芳。远远望去,道路两旁梧桐树影婆娑,清风拂面,不时有琅琅读书声,让人清音悦耳。

上海路上最早的建筑是礼贤书院当时德国传教士来青岛后,学习中国文化1900年他创办了一所学校以自己汉文名字命名叫礼贤书院设在胶州路上自己家中解放后改为青岛九中是全国现存的“百年老校”之一。

走在上海路,不经意回头一瞥,百年浸润的文脉不动声色立于身后。在这里,新与旧,纷繁与素雅,交织在一起,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染上一身书卷气,而心生肃敬。

海泊路,是目前为数不多的里院儿集中的一条老街,它东起聊城路,西接中山路,约千余米,如一条项链儿,串起了广兴里、鸿吉里、鸿升楼等沧海遗珠。其中,最具魅力的当属广兴里,这是青岛迄今为止最大的里院。

随着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产业的注入,沉寂多年的老建筑焕发了新的生命,衍生出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范儿”。据了解,海泊路周边的12座老里院已设计成互联互通,未来将呈现欧洲小镇的样子。

沿着海泊路前行,修葺后的里院正逐一展露新姿,创新的灵魂正活跃在古老的院落中,推动城市诞生原点变成老城复兴的新起点。在那光影浮动之处,那片历史街区在创新的发展中,焕发出了新的面貌。

许多的面孔都渐渐变得模糊

就连老街的面貌也发生了变化

}

睡在城市一角的老街区,

绿树、红瓦、令人充满回忆的小店,

和青岛繁忙的地铁一同醒来。

总有一条老街让你念念不忘,

对在这里生活的人来说,是有温度的,

历史和记忆,哪样都抛不开;

对于初次见面的人来说,

吸引他们驻足的,则是一种悠长的韵味。

历史街区是一个城市的文脉,

近日,这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

青岛历史文化街区修缮方案出炉!

路过街边的照相馆、锦旗店、杂货铺...

是否把你的思绪拉回到多年前

喧嚣和宁静间的旧巷,当年是极有名气的杂货一条街,东西方向斜穿而下,直指百年老街中山路腹地。其中,高密路28号是当时青岛三大茶庄之一泉祥茶庄,是山东章丘的孟洛川所建。

以本地地名命名的街道,

也是承载了不少青岛人记忆的老街

海泊路曾被称为“鞋业一条街”,店铺达30余家。这里有一处“积庆里”,也叫“广兴里”,与劈柴院、台东商业市场并称老青岛三大市场。其中洪兴楼的徐老板去美国华盛顿开了家北京饭店,名声大噪,是青岛人在美国创业的先行者。

路过的人们感受到了久远的年代感

易州路有着现今保存较为完整的里院街区,平康东里、泰福里、广兴里、平和里,排列在两侧,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历史价值。

不到百米的宁波路两边,

有多座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里院。

朴素的红砖清水外墙极具辨识度,

烙印有“老青岛”印记的老里院

宁波路以前没有那么多洋行、株式会社占据,保持了清净,临海却不望海。宁波路4号是王度庐先生旧居。

上海路-武定路街区内经历了

青岛港-城联合发展的历史进程,

较为完整的近代城市风貌,

是青岛市井文化的体现地,

见证了民族资本的启蒙发展。

武定路初名奥瑟琳奥古斯特街,以德国皇后名字命名,也叫皇后街。写满德日殖民者的影子,经历过沧桑和荣辱。这里有着教会、德国建筑和刘子山的别墅群。

甘肃路上的老建筑很有特色,

旧青岛居民的两个典型样本

和谐的共处在这条老街上。

甘肃路在旧时是一条“红色的路”,31号是一栋中国资本家洋房,曾做过中共青岛地下市委的机关所在地。33号是我党著名地下工作者徐子兴故居。

修缮改造项目共涉及4栋建筑,

众多不同时期的特色建筑

见证了青岛城市的发展史与变革史,

本次立面设计保留原有石碶墙基和坡屋面檐沟体系,主墙面首层延续街区风貌,做浅灰色水刷石质感粉刷,二层以上根据早期里院建筑的红砖墙面,采用仿红砖墙面。

位于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的

保留原水刷石墙面和原有线脚

本次改造楼梯间上部采用穿孔铝板,下部用铝板门套和竖向玻璃强化了主入口;五、六两层采用传统红瓦屋面配合老虎纸,符合历史街区的城市肌理。

青岛百年的变迁写在老城里面,

老房、老树、老墙、老教堂,

这些能流淌进人心里的景象,

才是老青岛的味道,独一无二的青岛。

一个焕发青春、重现光芒的新面貌,

将会在这些老街上出现。

让我们共同期待它们的蜕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岛老街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