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舞蹈的主要动作木卡姆舞蹈特点

大家的印象中,都知道大美新疆、维吾尔族歌舞,那么,你了解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吗?10月29日,“新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演奏及维吾尔族民歌”专场演出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行。馆方特邀请维吾尔族艺术家达斯坦乐团,带领观众深度体验热烈明快的“十二木卡姆”和抑扬婉转的“维吾尔族民歌”。这些来自新疆原汁原味的表演,从千里之外登陆北京,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新疆艺术之旅。古色古香的戏台上亮起灯光,音乐声起,一首独具特色的《喀什赛乃姆》拉开了演出序幕。欢快的旋律,动感的节奏,曼妙的舞姿,异域风情满满,彷佛瞬间就将现场观众带到遥远的新疆。曲毕,导赏人谷梁为大家讲解了新疆木卡姆艺术背后的知识。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古典音乐综合艺术形式,是流传于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十二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的总称。2005年,被入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与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音乐史诗一样,木卡姆也是东方音乐史上的巨大财富,素有"东方音乐明珠"之誉称。十二木卡姆艺术中的歌唱内容,是反映维吾尔人民生活和社会风貌的百科全书。维吾尔族人居住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经常传来木卡姆的歌声与乐声,人们对木卡姆的热爱更是达到了极点,热烈明快的木卡姆是维吾尔族生命的绚烂之舞。但由于长期以来,十二木卡姆一直是在师徒间口传心授,加之体系庞大、词意深奥、曲牌绵长,完整地背下来非常困难,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已濒临灭绝。来自达斯坦乐团的数名新疆维吾尔族资深音乐家们,使用热瓦普、弹布尔、艾捷克、萨塔尔、都塔尔、手鼓等木卡姆代表性乐器,结合木卡姆说唱,陆续为观众带来了器乐合奏《亚茹》、《乌夏克木卡姆间奏曲》、《东南北疆民歌联》、《欧孜哈勒木卡姆间奏曲》以及《难得有情人》、《为什么》等维吾尔族民歌。琴弦拨动,热情的歌声响起,唱出天山南北的动人故事。演出现场气氛热烈,高潮迭起,欢畅的维吾尔族舞蹈、器乐演奏以及充满异域风情的歌声让观众眼前亮点频闪,掌声不断。最后,一首《麦西来甫》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演员们走下舞台邀请观众共同起舞,许多人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舞起来。在观众互动环节,达斯坦乐团的音乐家们在舞台中央为大家讲解并演示了艾捷克、热瓦普、都塔尔等这些独特乐器的演奏原理和音色,掌声、笑声、欢呼声在馆内的多功能厅久久回荡。目前,政府和各社会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新疆木卡姆艺术,如在各地建立“维吾尔木卡姆保护、传承中心”,扶持老一代木卡姆艺术传承人,培养新一代传承人,鼓励新疆各级专业文艺演出团体,将木卡姆搬上舞台。此次“新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演奏及维吾尔族民歌”专场演出亮相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也正是为了出于对其保护和传承的目的,让新疆维吾尔族文化的魅力被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据了解,场馆今后还将持续推出更多类型和主题的演出、体验活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公众号,及时获取第一手活动资讯参与其中。关于达斯坦乐团达斯坦乐团由数名新疆维吾尔族资深音乐家组成,乐团使用热瓦普、弹布尔、艾捷克、萨塔尔、都塔尔、手鼓等木卡姆代表性乐器并加入现代乐器吉他来弥补传统木卡姆声部缺陷,结合木卡姆说唱,致力于演绎、推广、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木卡姆,以及东疆、南疆、北疆等经典民歌;并结合民族服饰、影像、舞蹈等现场视觉更丰富有效地将维吾尔文化瑰宝传播给全世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刀郎舞蹈的主要动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