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精密的SUPER系列面密度测量工具仪主要解决了哪些行业问题?

  “新质生产力”一词最近跃入大众视野,令人耳目一新。  形成“新质生产力”,要依托科技创新,关键在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新产业。《经济参考报》近日推出“厚植‘新质生产力’系列报道”,聚焦氢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新型显示、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关注其蕴含的巨大“生产力”。01氢能:交通应用率先行万亿赛道引竞逐《经济参考报》2023年9月14日版面图  当前,全球范围正兴起氢能发展热潮,我国也将氢能产业视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经过两年多示范城市群建设和技术攻关,目前我国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技术基本实现了国产自主化,燃料电池汽车应用从前期以公交切入,到如今物流、重卡等不同运营场景多点开花。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全国燃料电池汽车的产、销量均为3000辆,分别同比增加29.1%、51.3%。这意味着,截至8月底,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超过1.6万辆。  从交通开始,氢能正给越来越多的行业带来改变:氢储能具有长周期、大容量等核心优势,“风光水电+氢储能”一体化应用模式可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氢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还原剂和高品质热源,随着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逐渐展现经济优势,工业领域加快探索氢能清洁替代……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氢能产业链已初具雏形,未来以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交通领域预计将率先实现大规模推广,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预计2025年氢能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竞争力和持久动力。02人形机器人:“政策技术”双加持应用前景更广阔《经济参考报》2023年9月15日版面图  “双脚”跃上台阶,并在草丛、泥泞路面上稳定行走;“手指”自如地握住瓶子,抓握投递篮球,甚至娴熟地进行咖啡拉花;在人工智能大模型加持下,听到“口渴了”的指令,可以转身走向冰箱取出一罐饮料递给人类……眼下,“头脑”聪明、“四肢”灵活的人形机器人正成为多方竞逐未来产业的新赛道。  业内人士认为,人形机器人是信息、制造、材料、能源、生命等技术的集大成者,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其创新发展蕴含巨大生产力潜能,有望带动新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在政策和技术的双加持下,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医疗、家庭服务等领域具有巨大应用空间,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约8700亿元。  在达闼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展示着人形机器人“小姜”的“骨架”,全身颈、肩、肘、腕、手、腰、膝等处遍布着超过40个柔性关节。它们是解决传统机器人“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的关键。  不仅关节要更灵活,全身运动控制也至关重要。在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人形机器人“悟空-4”可以跳跃0.2米高度台阶并平稳落地,也可上下25度斜坡和10厘米台阶。  目前一批国内外企业正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2022年10月,特斯拉推出的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原型机正式亮相。在日前召开的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小米、优必选、宇树科技等企业纷纷展出人形机器人产品。  据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2021年至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71%。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约8700亿元。03量子信息: 产业“一触即发”催化生产变革《经济参考报》2023年9月18日版面图  怎么测量“针尖”大物体的内部,还不用破坏它;对成百上千个靶点进行分子级药物模拟该怎么“分分钟”完成;重要信息通讯怎么保证“无条件安全”……量子信息产业正给出最新答案。  随着近年来对信息保密、计算能力、测量精度等技术提升的需求更加迫切,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测量等量子信息技术迅速兴起,并形成若干个产业赛道,有望成为推动信息社会和数字经济升级的催化剂和加速器,助力生产力变革。  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29年,量子精密测量市场规模将增长到13.48亿美元,到2030年,量子通信市场规模将增长到431亿美元,而在未来,量子计算市场规模也有望达到上千亿美元。  “量子计算可以在一步计算中完成传统电子计算机多步完成的计算,具备指数级计算加速能力。”玻色量子创始人、COO马寅说,在对算力要求极高的特定场景中,量子计算能够发挥独特优势,是未来产业发展变革的重要变量。  国仪量子相关负责人说,量子测量就像微观世界中一把精密度非常高的尺子,可以测到比纳米还小的物体,有望在测量精度、灵敏度等方面超越现有技术,还可以开发新的应用场景,是量子信息技术下一个“离产业最近”的方向。  此外,量子通信已被列入国家政策重点培育的前沿科技产业。“十三五”以来,国内通过建设一系列量子通信工程,已实现地面通信专网、量子通信卫星等量子通信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多位业内专家认为,当前,我国的量子科技已经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历史飞跃,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业内人士建议,应当在量子产品应用场景上给予政策扶持,进一步支持相关科研机构加强合作。04新型显示:“显”出千姿百态打开未来“视”界《经济参考报》2023年9月19日版面图  纸一样薄的屏幕可以卷成圆柱形方便携带、汽车里“隐藏车载显示”让屏幕与内饰“融为一体”、带有显示功能的便携医疗检测箱可进行远程医疗……高清、智能、多样态的显示屏正成为多方竞相布局的产业新赛道。  一块显示屏,蕴藏大前景。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我国新型显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1.6%。每一元的显示器件产出可以带动下游信息消费类终端产出十元。更重要的是,新型显示产品与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加速融合,打开全新的创新磁力场和应用空间,孕育着巨大的新质生产力,助力各行各业升级跃迁。  薄如一张A4纸,电脑屏幕可以像画轴一样缓缓卷起来——在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款柔性显示屏为笔记本电脑形态创新打开更多空间。小到穿戴设备,大到大屏幕,创新正驱动新型显示技术加速迭代,加快开发新应用。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2023)》指出,我国显示产业成长性特征明显,形成了庞大的产业基础,产业吸引投资总体超过1.4万亿元,形成了车载、医疗健康、公共显示等六大新兴显示应用。  与技术创新相呼应,新型显示产品与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加速融合。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远程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新型显示也在大“显”身手。05基因技术:“生命密码”释放大能量千亿市场待爆发《经济参考报》2023年9月20日版面图  运用基因和细胞治疗,将肿瘤细胞转变为健康的肌肉细胞已不再是空想;“准妈妈”通过基因检测,在孕期就可确认胎儿的健康状况;利用基因技术,可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为淀粉、合成为葡萄糖和脂肪酸……  小小“生命密码”,蕴含巨大“生产力”。目前,基因技术实实在在地应用在很多领域,并取得突破性成果,成为助推生物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基因慧数据显示,2023年,预计基因技术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2425亿元。其中基因检测市场潜在市场为1460亿元,基因治疗市场为790亿元,基因合成市场规模为175亿元。  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对基因进行“编辑”,以纠正或补偿缺陷和异常基因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基因和细胞治疗已经成为生物技术领域较为前沿的方向之一。目前,地中海贫血、B 型血友病、视网膜病变、脊髓性肌萎缩症等多个疾病基因治疗用药已有显著突破。   治疗之外,基因检测更是已走进寻常百姓家。《2023基因行业蓝皮书》报告显示,长沙市通过对148538例孕妇实施无创产前基因筛查有效避免了212例唐氏儿的出生;河北省已将该项目覆盖全省所有孕妇,单次筛查费用的采购成本降至400元以下;在提高老年人健康预防方面,基于液体活检的肿瘤早筛(早检或早诊)正在加速铺开。  多地已将基因技术企业列入“十四五”期间的发展重点。我国多个城市建立生命健康办,在生命伦理和生物安全的合规框架内,鼓励基因科技基础研究、技术转化和产业发展。有数据显示,我国已有超20个城市在生物产业领域建立10亿级基金,多地出台基因技术产业文件,建立基因技术产业园,培育基因技术产业集群。(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密度测量工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