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精密在被低估的新能源股行业中占据怎样的地位?

(报告出品方/作者:广发证券,代川、孙柏阳、姚佳)一、跨显示、半导体、新能源的测试设备平台企业 (一)检测领域的平台化企业,持续把握新兴机遇 公司发轫于面板检测领域,切入锂电设备、半导体测试/检测量测领域。精测电子主 营业务为生产销售显示面板、半导体、锂电池检测/测试设备。在半导体行业,精测 电子18年通过和韩国ATE厂商IT&T合作进军半导体测试领域,并设立武汉精鸿(精 测电子持股65%);同年,精测电子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精测,致力于生产检测量测 设备。22年公司平板显示、新能源、半导体领域营收占比分别为79%、13%、7%。(1)平板显示:向OLED、VR/AR等新领域发展,巩固系统集成优势。公司不断强 化“光、机、电、算、软”一体化系统集成优势,大力推动AOI及OLED、Micro-OLED、 Micro-LED、Mini-LED 等新型显示产品以及智能和精密光学仪器发展。22年公司专 门新设武汉加特林、武汉精一微两个主体深耕智能和精密光学仪器领域,23年年初 设立深圳精测,进一步助力公司拓展显示领域AR/VR产业相关业务的发展。根据公 司年报披露,截至22年底,公司在AR/VR/MR等头显设备配套检测的布局全面、深入 且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并且公司的Micro-OLED、光学显示模组等配套检测设备均已 收获国际知名头部客户批量订单,并完成部分交付。 (2)新能源:深度绑定中创新航,叠片、化成分容设备获批量订单。公司在新能源 领域的主要产品包括锂电池化成分容系统、切叠一体机和BMS检测系统等,其中化 成分容自动测试系统已获得重复批量订单,实现大批量销售;切叠一体机获得批量 订单,目前正在陆续的交付过程中。22年,公司与中创新航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 议》,确定公司为其锂电设备的优选合作商, 同时公司控股子公司常州精测作为基 石投资者参与中创新航港股发行,进一步绑定头部客户。(3)半导体:检测量测设备发力,稀缺赛道国产替代。公司半导体设备包括测试设 备和检测/量测设备两部分:武汉精鸿主要聚焦于存储测试设备,包括老化、CP、FT 测试;上海精测、精积微聚焦于检测量测设备,其中膜厚、电子束设备已实现批量销 售,OCD、三维形貌、缺陷检测(明场光学)设备正处于小批量/验证中。截至22年 底,公司在半导体领域在手订单约8.91亿元,是当年该业务营业收入的4.9倍;23年 4、8月,公司两次披露重大合同公告,获得半导体前道检测量测订单金额1.2、1.7亿 元,瞄准稀缺性赛道加速国产替代。(二)半导体检测量测渐入佳境,冲破估值股价创历史新高 市场对公司半导体检测量测设备订单认可度高,股价创新高冲破估值。复盘公司发 展历史,23年之前,公司股价基本随业绩而变化,PE(FY1)基本波动于40x;23年 4月14日,公司披露重大合同,拟向客户出售多台半导体前道量测、检测设备,总交 易金额1.2亿元,在此影响下,公司估值中枢(PE-FY1)由23年3月的66x增长至4月 的88x,反映了对公司该类设备落地的认可。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目前半导体 检测量测设备国产化率低于10%,绝大多数市场被KLA等海外企业垄断,公司核心设 备的突破除实现国产突破外,也打开远期成长天花板,完成平台化布局的关键一环。把握时代脉搏,产品线拓展连贯发展。19年之前, 公司在平板检测领域持续完善 布局,由AOI光学、模组检测向高价值量的OLED检测等领域拓展;20-22年,公司新 能源、半导体检测设备实现快速起步,分业务收入三年CAGR达191%、239%,22 年二者合计营收占比达19%。(三)募投进行产能扩张,研发助力未来成长 三次募投研发扩产,借助资本市场跨越式发展。公司19年至今共发行2次可转债和1 次定增,募投的项目包括新型显示智能装备项目(20年完工)、半导体检测量测设 备(22年完工)、Micro-LED检测设备、高端显示用电子检测系统(建设期3年,满 产营收10.5亿元)、新能源智能装备生产项目(建设期1.5年,满产营收14.7亿元), 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在各个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营业收入保持高速成长,盈利能力有所波动。公司营业收入由17年的9.0亿元增长至 22年的27.3亿元,持续保持增长,期间五年CAGR为25.0%;归母净利润由17年的1.7 亿元增长至22年的2.7亿元,期间五年CAGR为10.3%,公司盈利能力受高研发费用 有所承压。毛利率保持稳定,净利率受高研发费用而承压。17-22年公司毛利率持续保持43%以 上,分业务看,显示行业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半导体业务毛利率持续提升,由17 年的30%提高至22年51%,半导体业务的高盈利优势逐步凸显。17-22年公司净利率 有所下降,主要系期间费用率持续走阔,由17年的29%增长至22年的40%,其中研 发费用率最高。公司研发主要采用客户需求定制化研发及行业前瞻性研发相结合的 方式进行,在平板显示、半导体和新能源设备等高端制造领域持续布局。二、开拓半导体市场,打破海外技术垄断(一)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约千亿美元,受行业周期影响增速放缓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约千亿美元。根据日本半导体制造装备协会数据,22年全 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1076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北美、日本、 欧洲占比分别为26%、25%、20%、10%、8%、6%,中国大陆地区持续保持领先。 根据Semi数据,23年受全球芯片需求减弱以及消费和移动设备库存增加影响,半导体设备需求预计将有所下滑至912亿美元;24年随着全球经济回暖,市场规模有望恢 复至22年水平。 前道晶圆制造设备价值占比超过85%,下游logic/foundry需求较为旺盛。设备分应 用领域看,22年晶圆制造设备、测试设备、封装设备价值占比分别为86%、8%、6%。 其中晶圆制造设备从终端应用看,logic/foundry占据主体,由于对前沿和成熟工艺节 点的需求依然强劲,2022年logic/foundry领域的设备销售额增速最快,而随着企业和 消费者对memory和storage的需求减弱,设备增速有所下降。(二)质量控制把关良率,包括测试和过程工艺控制两大类 (1)测试:包括设计验证、CP测试(晶圆测试)、FT测试(成品测试)。主要进 行电学参数测量,具体分为参数测试(如短路测试、开路测试、最大电流测试等DC 参数测试,传输延迟测试、功能速度测试等AC参数测试)和功能测试。主要设备是 测试机、分选机和探针台。 (2)过程工艺控制:根据工艺可细分为检测(Inspection)和量测(Metrology) 两大类型。①检测:在晶圆表面上或电路结构中,检测其是否出现异质情况,如颗粒 污染、表面划伤、开短路等对芯片工艺性能具有不良影响的特征性结构缺陷;②量 测:对被观测的晶圆电路上的结构尺寸和材料特性做出的量化描述,如薄膜厚度、 关键尺寸、刻蚀深度、表面形貌等物理性参数的量测。测试设备、过程工艺控制设备约占半导体设备价值量的8%、11%。测试设备包括测 试机(占比71%)、分选机(占比10%)、探针台(占比15%),其中测试设备根据 用途可分为SoC测试、存储测试、模拟混合测试等;过程工艺控制设备包括检测设备 (占比63%)、量测设备(占比34%)。 精测电子在测试、过程工艺控制设备领域产品覆盖率较高。根据我们测算,精测电 子的存储测试机约占测试设备价值量的21%,现有的检测量测产品线约占过程工艺 控制设备价值量的40%(含小批量/验证产品);综合看,公司覆盖产品约占全部半 导体设备价值量的6%。核心假设:(1)半导体设备:根据Semi预测,23-24年全球市场空间为912、1072 亿美元;结合历史数据,假设23-24年中国市场空间占全球的比重有所下降,均为24%。 (2)测试设备:根据Semi预测,23-24年全球市场空间为71、82亿美元,假设中国 测试设备和全部半导体设备占全球的比重相同。(3)检测量测设备:根据历史数据, 假设全球检测量测设备占全部半导体设备的比重为11%,同时假设中国检测量测设 备和全部半导体设备占全球的比重相同。 结论:(1)测试设备:预计22-24年全球市场空间为76、71、82亿美元,中国市场 空间为20、17、20亿美元;(2)检测量测设备:预计22-24年全球市场空间为118、 100、118亿美元,中国市场空间为31、24、28亿美元。我们认为,虽然受行业周期 影响,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空间所有收紧,但是目前检测量测设备国产化率低于10%, “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背景下行业具备发展潜力。(三)检测量测设备国产化率低,上海精测争当短板突破先行者 根据各检测量测设备市场空间、设备应用宽度、设备难度壁垒构建技术矩阵图,其 中市场空间引用自VLSI Research统计的2020年全球各检测量测设备市场规模,设 备应用宽度以各设备在前道制程和先进封装领域所涉及的环节总数表示,设备难度 壁垒以各设备在科磊半导体、中科飞测等共计14家海内外设备公司产品线中的被覆 盖程度表示。结论如下: (1)宽应用低壁垒:以无图形晶圆检测、图形晶圆检测、关键尺寸量测为代表,此 类设备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应用环节更多,市场空间相对较大,且技术壁垒相对较 低,为国产厂商率先替代领域,以中科飞测、上海睿励、精测电子等厂商为代表的本 土厂商以率先进行布局并获得市场认可。 (2)窄应用高壁垒:以纳米图形晶圆检测、套刻精度量测、掩膜版检测/量测为代表, 此类设备重点应用于光刻等晶圆制造核心环节,且深度参与光刻工艺,对制程节点 较为敏感。同时,通常来说设备的最小灵敏度是生产工艺节点的0.5-1倍左右的关系, 因此纳米级晶圆检测对设备要求更高,相应设备单价更贵,市场空间更大。此类设 备提供商以科磊半导体、应用材料、阿斯麦尔等海外厂商为主,同时天准科技通过 并购德国公司MueTec进军掩膜版、套刻精度量测领域。科磊半导体占据检测+量测半壁江山,全球竞争集中度高。根据中科飞测招股说明书 及其引用的VLSI Research、QY Research数据,2020年,科磊半导体、应用材料、 日立、创新科技、雷泰光电、阿斯麦尔、新星测量仪器、康特科技在全球检测、量测 市场的市占率分别为51%、12%、9%、6%、5%、5%、3%、2%,合计CR8达92%。以中科飞测、精测电子为代表的企业持续寻求短板突破。2018-2022年,中科飞测国 内市占率由0.4%提升至2.3%,精测电子市占率由0.03%提高至0.84%,睿励、精测、 飞测三家公司的合计市占率由0.7%提高至3.5%,仍处在快速起步阶段。海外公司在各产品线深度和广度占据优势地位,本土企业通过自研+收并购拓展产品 线。科磊半导体对于量测+检测产品线覆盖率达85.3%,且几乎在每一个所涉产品线 中均位列头位;应用材料、创新科技等公司产品覆盖率分别为49.0%、37.0%,并在 电子束缺陷复检等细分领域占据优势。本土企业中,中科飞测、东方晶源、上海微电 子、上海睿励通过自主研发提高产品覆盖率;而长川科技(STI)、赛腾股份(Optima)、 天准科技(MueTec)则通过收并购快速切入行业。 精测电子在产品覆盖广度在本土自研企业中名列前茅。根据VLSI Research、QY Research、中科飞测IPO回复意见、各公司官网、各公司年报等数据并经过我们测 算,目前上海精测、中科飞测、东方晶源、上海微电子、上海睿励批量销售产品所能 覆盖的产品份额分别为22.2%、19.9%、13.8%、16.0%、3.5%,若包含在验证及小 批量出货产品,上海精测、中科飞测、上海睿励的产品份额覆盖率将达39.6%、37.9%、 29.7%。三、切入锂电设备行业,绑定大客户高速成长 (一)新能源车+储能处在发展快车道,锂电池产能扩张持续 预计23-25年全球锂电池设备需求量将持续超千亿元。海内外锂电池企业正处于扩产 快车道,截至22年6月,根据高工锂电、电池中国、各公司官网、各公司扩产公告, 国内厂商不完全统计,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行业龙头为首的众多锂电厂商预计25 年产能规划总和达3183GWh,以LG化学、SKI等为代表的众多海外锂电池厂预计25 年产能规划总和达1538GWh,二者合计达4721GWh,预计23-25年全球平均年度新 增产能超1000GWh,年均设备需求量超千亿元。(二)锂电设备竞争格局相对成熟,企业头部效应明显 锂电设备分为前、中、后段。根据高工锂电、钜大锂电数据,锂电设备前、中、后段 价值量占比分别约为35%、35%、30%。锂电池设备作为生产工艺设备,直接决定了 锂电池的品质和一致性。锂电池按照形态可分为圆柱电池、方形电池和软包电池等, 其生产工艺有一定差异,但大体上其工艺流程可分为前段工序(极片制作)、中段工 序(电芯制作)以及后段工序(化成分容及电池组装)。 锂电前段工艺的内容是极片制作,主要工序包括搅拌、涂布、辊压、分切、制片、模 切等过程,对应的主要设备包括真空搅拌设备、涂布设备、辊压设备、分切设备、制 片设备、模切设备等。 中段工艺的内容是电芯制作,主要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入壳、点焊、烘烤、注液、 封口、清洗等过程,对应的主要设备包括卷绕设备、叠片设备、入壳设备、滚槽设 备、封口设备、焊接设备等。 后段工艺的内容是电池组装,主要工序包括化成分容、pack组装等过程,对应的主 要设备包括化成分容柜、激光点焊机等。经历过第一轮扩产潮后,国内竞争格局以较为成熟。国内竞争企业大概分为三类: (1)具备整线的龙头,例如先导智能、利元亨、赢合科技等;(2)在核心工艺设备 占据较高市场份额的设备企业,例如杭可科技、联赢激光,海目星等;(3)其他自 动化企业,在锂电设备和其他制造业领域平台化拓展,如精测电子、科瑞技术等。(三)精测电子绑定大客户瞄准核心工艺突破 叠片、化成分容为锂电设备中段、后段核心设备,价值占比高。根据高工锂电数据, 22年中国锂电池叠片设备市场规模为47亿元,约占锂电设备投资总额的5%-6%,未 来叠片凭借更高的容量和能量密度在中段加工渗透率预计将持续提升,对卷绕技术 路线形成替代,根据GGII数据,25年中国叠片设备市场规模预计达89亿元,占锂电 设备投资总额比重超过10%。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年化成分容设备约占总 设备投资额的20%,假设该比例维持不变,则预计23-25年中国化成分容设备的年均 市场空间超150亿元。精测电子瞄准锂电中后段核心工艺突破。根据公司可转债募集说明书,公司23年募 投新能源智能装备生产项目预计满产后,可实现锂电切叠一体机、化成分容测试系 统、视觉检测系统、电芯装配线、激光模切机销售收入6.5、4.5、0.4、3.0、0.3亿元 /年,合计营业收入达14.7亿元/年,净利润为1.7亿/年。 绑定锂电池头部客户,利好公司锂电设备产业化。22年,精测电子与中创新航签署 《战略合作伙伴协议》,确定公司为其锂电设备的优选合作商,同时公司控股子公 司常州精测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中创新航港股发行,进一步绑定头部客户,利好公 司锂电设备产业化。四、立足显示检测行业,产品线日趋完善(一)平板显示检测是平板显示器件生产各制程中的必备环节 平板显示器分为LED、OLED等不同产品,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三段。以LCD的生产工 艺可为例,其分为Array制程、Cell制程和Module制程:Array制程的主要目的是完成 玻璃基板的生产;Cell制程的主要目的是在玻璃基板上形成液晶空盒,注入液晶后根 据需求进行分割,贴上偏光片并经载入电信号作图像检查后即成为LCD面板; Module制程是把LCD面板与外部驱动芯片和信号基板相连接,并组装背光源和防护 罩,经检测后即成为LCD模组。平板显示检测是平板显示器件生产各制程中的必备环节,应用于不同生产制程的检 测系统技术原理差异较大。Array制程主要是对玻璃基板的生产加工,该段制程的检 测主要是利用光学、电学原理对玻璃基板或偏光片进行各种检测,如AOI光学检测系 统;Cell制程主要是在Array制程完成的玻璃基板的基础上生成液晶面板,该段制程 的检测主要是利用电学原理对面板进行各种检测,如亮点检测系统、配向检测系统 等;Module制程主要是对面板加装驱动芯片、信号基板、背光源和防护罩等组件, 该段制程的检测主要是利用电讯技术对面板或模组进行信号检测。此外,检测系统 还可以根据检测对象或检测指标分类。(二)OLED 等新工厂建设将驱动平板检测市场持续扩张 21年中国大陆新型显示面板设备超千亿元,新型显示检测设备约59亿元。根据 CINNO Research统计,2021年中国大陆显示面板设备市场规模为1100亿元,同比 -5%,其中AMOLED、Mini/Micro LED、TFT-LCD技术占比分别为55%、24%、 21%;随着5G通讯、新能源车等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叠加技术替代和产业向中国 大陆转移的国际趋势,预计2024年显示面板设备市场规模约达1400亿元。根据 CINNO Research统计,中国大陆2021年新型检测设备市场规模约59亿元,其中 Cell/Module光学检测设备约21亿元,占比36%。预计未来随着TFT-LCD及 AMOLED多座工厂进入建设期,新的建厂和扩产将带动中国大陆新型显示行业检测 设备市场规模在2024年将有望达92亿元。(三)精测电子在平板检测地位领先,高端产品逐步完善 显示行业占据公司的营收主体。公司在平板显示检测设备领域的营收短期受行业景 气度影响有所波动,但长期看仍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公司平板检测领域收入由17 年的8.9亿元增长至22年的21.7亿元,期间CAGR为19.6%。精测在OLED等先进产品设备布局全面,Cell/Module检测市占率高。根据CINNO Research数据,精测的核心产品为信号发生器、De-Mura设备,在AVI、API、OTP 设备、老化设备均有布局,产品线较为齐全。从市场份额看,2021年精测电子在中 国AMOLED行业Array检测设备市占率为3%,位列第八(内资第一);在AMOLED 行业Cell/Module检测设备市占率为23%,位列第二。募投项扩产完善OLED、Mini/Micro LED等高端产品线。23年公司发行可转债,募 集资金发展高端显示用电子检测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主要集中于中大尺寸 OLED和 Mini/Micro LED领域,主要产品包括模组信号发生器、模组老化测试系统、 多通道LED测试恒流源表、显示用晶圆信号驱动检测系统、图像传感器信号采集检 测系统、工业质检AI云服务平台等,根据公司可转债募集说明书,预计满产后实现营 业收入10.5亿元/年,实现净利润1.8亿元/年。五、盈利预测公司是检测设备领域平台化企业,横跨平板显示、半导体、新能源三大行业。平板显 示领域基本盘稳定,并向OLED等先进产品检测发展;新能源产品背靠中创新航核心 客户,瞄准中道、后道核心设备,募投大力扩产;半导体设备致力于在高精尖领域实 现国产替代,23年签订重大合同,业务放量在即。 (1)显示行业:随着5G通讯、新能源车等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叠加技术替代和产业 向中国大陆转移的国际趋势,平板显示行业预计将逐步回暖,叠加公司在VR/AR、 OLED等先进产品领域业务拓展,收入端预计有序恢复。预计公司23-25年显示行业 收入分别同比+9.3%、+24.8%、+3.8%,毛利率为46.0%、46.5%、46.5%。 (2)新能源:预计公司业绩将随着切叠一体机、化成分容设备的放量而持续增长。 预计公司23-25年新能源收入分别同比+73.1%、+60.2%、+57.3%,毛利率为33.0%、 35.0%、36.0%。 (3)半导体:23年公司在检测量测领域连续签订重大合同,国产替代加速。预计公 司23-25年半导体收入分别同比+82.7%、+50.0%、+87.0%,毛利率为52.0%、53.0%、 54.0%。 结论:预计23-2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3.35、44.48、55.42亿元,同比 +22.1%、+33.4%、+24.6%;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9、4.80、6.37亿元, 同比+20.9%、+46.0%、+32.9%。(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旭升集团(603305)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公司所属行业为“C36汽车制造业”中的“C3670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  (二)公司所从事的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  公司长期从事精密铝合金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专注于为客户提供轻量化的解决方案。公司深耕精密铝合金零部件领域多年,十分重视材料研究、工艺开发、自动化产线设计等方面核心能力的构建,并布局合作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及其关联产业链的优质客户,稳健经营,已成为汽车精密铝合金零部件龙头企业之一,尤其在新能源轻量化领域具有领先的行业地位。  公司产品主要聚焦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涵盖多个汽车核心系统,包括传动系统、控制系统、悬挂系统、电池系统等,并将该领域的优势逐步延伸至了储能领域。从工艺角度,公司是目前行业内少有的同时掌握压铸、锻造、挤压三大铝合金成型工艺的企业,并具备量产能力以及集成化的能力,能够针对不同客户需求提供一站式轻量化解决方案。  (三)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  1、销售模式  公司的产品采用直销的模式。公司的客户多为全球知名整车企业或一级供应商。客户对下游供应商通常实行合格供应商管理模式,公司需经过严苛的评审以进入客户的合格供应商体系。公司的产品均为非标准化产品,公司会根据客户的产品设计需求进行定制化的同步开发,在通过客户的定点并取得销售订单后,公司依据订单组织采购和生产,并完成产品的交付。  2、采购模式  公司的精密铝合金零部件的主要原材料为铝锭(包括原铝铝锭和合金铝锭),市场供应充足。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方式,根据客户订单及生产经营计划,采用持续分批的形式向供应商采购。公司已与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合金铝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3、生产模式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针对不同客户不同定制化的产品采用多品种小批量或单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进行组织生产。  (四)行业情况  2023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国民经济整体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数据,2023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快于去年全年3%的经济增速。汽车行业发展持续稳健,并且新能源汽车仍然显现了较为突出的增速,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契合旭升集团的主业发展方向。  1、汽车行业上半年发展持续稳健,产销量延续增长态势  根据中汽协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6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具体而言,2023年第一季度,部分车企的促销潮导致消费者对于汽车消费采取了观望态度,消费景气度有所减弱。2023年5-6月,随着相关国家及地方政策的出台,汽车行业的消费潜力加速释放,助推汽车行业进入平稳增长的态势。我国汽车行业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汽车领域的持续消费升级、汽车领域的绿色高质量发展需求、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及技术的快速迭代等。  2、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再创新高,相关产业支持政策持续加码  根据中汽协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6月,新能源汽车完成产销分别为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2023年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超过了28%,创下了历史新高。2023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曾经历了短暂疲态,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短暂下滑。随着市场消费情绪的提振,2023年第二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显著回暖。  国家及地方保持了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支持态度,相继加码相关产业支持政策,助力稳定市场预期并优化市场环境,进而利好市场需求的释放。2023年6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实施细则,将减免政策再次延长4年,至2027年。该政策的实施年限和支持力度超出行业预期。此外,2023年6月,商务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的通知》,将于本年6至12月举行“百城联动”汽车节和“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以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  3、新能源之储能板块积蓄发展潜能,轻量化材料需求逐步展露  根据国外第三方研究机构数据,全球储能市场2023年全年规模预计447亿美元,并将增长至2028年的872.4亿美元。根据该机构预计,全球储能市场的整体需求旺盛,但是部分原材料如钴、锂等的供给量可能导致未来数年全球储能市场的增长潜力释放速度受到一定制约。轻量化材料在储能市场则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主要是在储能电池的壳体方面存在轻量化需求。因而,目前轻量化铝制件在新能源之储能板块已有所应用,需求逐步展露。  (五)行业地位  公司是我国较早聚焦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轻量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现已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轻量化铝制件龙头企业。基于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公司自身清晰的战略定位,公司在产品维度已完成产品集成化能力的打造;在工艺维度已具备“压铸、锻造、挤压”三大主流铝合金成型工艺的实施能力;在新能源板块布局维度,已由长期优势的新能源汽车板块延伸至储能板块;在客户体系覆盖维度,已具备“北美、亚太、欧洲”三大主流消费市场的客户布局;在供应链灵活性维度,则已推进全球化、多地供应链布局的计划。上述战略定位和布局使得公司形成了独特的行业地位,在“新能源、轻量化、集成化”三大维度占据了优势地位。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3年上半年,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承压。全体旭升员工不畏困难,同心同德谋发展、齐心协力干事业,为公司取得了优秀的业绩表现。  报告期内,主要重点工作如下:  1、在“新能源、轻量化、集成化”三大维度持续深化现有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主业发展态势向好,北美、欧洲及亚洲的优质客户齐发力,在“新能源、轻量化、集成化”方面继续保持旺盛需求,在手订单充裕,公司于报告期内亦新取得了多个知名车企的集成化产品项目的定点,公司的产能保持了高利用率,为公司集成化产品的业绩释放进一步蓄力。公司继续依托全球整车客户体系优势,持续加大集成类新产品推广力度,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一站式”产品服务体系,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同时,公司与客户的新能源生态系统布局协同发展,储能领域的产品持续实现交付。公司于报告期内亦同步新取得了部分储能领域的客户项目定点,积极开拓并关注相关领域的新机会。  2、打造全球化供应链及服务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公司抓住全球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契机,已成功构建了全球化的客户体系,覆盖了北美、亚洲、欧洲市场。报告期内,公司推进了全球化供应链及服务体系的建设,新设立北美技术研发中心和墨西哥制造基地,更加及时、紧密、高效的服务于周边地区客户。同时,公司国内的生产基地的建设也在有效推进中。通过对国内外产能的持续投入建设,公司得以一定程度缓解下游旺盛需求与公司现有产能不足的矛盾,加强公司对客户的及时交付能力。  3、数智化赋能内部运营管理,持续推进运营效率的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加速数字化、智能化与生产运营及内部管理的融合,加速数智化转型,推进各工厂的生产管理系统升级、数据采集与可视化系统建设、设备管理系统建设等,以促进项目开发效率、产品生产效率的提升,生产成本的管理控制得到持续优化。公司于报告期内已完成了部分重要业务流程的数字化试点工作,对各工厂陆续实施了智能化升级。未来,公司将继续优化信息系统架构和设施以支持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及高质量经营策略。三、风险因素  1、新能源汽车行业波动及上游汽车精密铝合金零部件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汽车轻量化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路径,汽车精密铝合金零部件则在汽车轻量化趋势之下应用广泛,包括而不限于汽车的底盘、车身结构件、三电系统等。公司是汽车精密铝合金零部件龙头企业之一,尤其在新能源轻量化领域具有领先的行业地位,产品重点面向新能源汽车领域,专注于为下游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汽车轻量化解决方案。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其行业景气度与宏观经济趋势存在相关性,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往往会对汽车的产销量产生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和引导。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新车销售量于2025年应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而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达到25.6%,提前三年达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的目标。若未来宏观经济周期性下行、或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提升乏力、或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支持态度发生变化等,则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若未来更多新竞争者参与汽车精密铝合金零部件的市场竞争,或竞争者比公司投入更多的资金或资源在产品及原材料配方研发、高端设备及工业智能化、产能扩产、人才团队建设等方面,则公司的业务规模、市场竞争力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2、中美关系引发的地缘政治风险  公司存在一定规模外销收入。2021-2023年1-6月,公司外销收入规模分别为128,931.73万元、189,654.32万元和98,207.73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2.98%、43.01%和42.06%。其中,公司的外销收入以美国为主。2018年至2019年期间中美贸易摩擦曾多次加剧,主要通过加征关税的方式来施加影响,后局势有所缓和。虽然公司外销至美国的大部分产品采取货交承运人的方式实现,即货物出厂交付给客户指定的境内承运人后即视为控制权转移,公司不承担后续产品出口的风险,但是中美贸易摩擦可能间接导致公司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下降,客户订单进而可能转移至本地供应商。若因地缘政治因素导致未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贸易壁垒提高、外销客户因贸易保护政策而减少对公司的订单等,则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3、收入倚重于主要客户的风险  公司的主要客户多为全球知名整车企业或一级零部件供应商。2021-2023年1-6月,公司前五大客户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0,187.27万元、262,192.67万元和141078.0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6.20%、58.86%和59.77%。其中,公司第一大客户的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39.93%、34.37%和28.15%。公司的营业收入倚重于主要客户。若该等客户的经营情况出现重大不利变化,或公司出现客户订单大量流失的情况,或公司无法持续取得客户的新定点项目等,则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4、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合金铝。公司依据客户订单进行生产排期,并进行原材料的采购。若合金铝的市场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则会对公司产品的生产成本产生影响。公司与下游客户会根据上游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对所售产品价格进行不定期的产品议价。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形下,若公司未能有效的将原材料价格波动传导至下游客户的产品销售价格中,未能有效抵消生产成本上升的影响,则公司的毛利率、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等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5、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存在一定规模的外销收入,以美国为主。因此,公司的经营业绩会受到外币汇率波动的影响。若未来国内外宏观经济、政治形势、货币政策等发生变化,外币汇率发生大幅波动,且公司未能通过有效手段对汇率波动风险进行规避,则公司将面临汇兑损失的风险,进而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是我国较早聚焦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精密铝合金零部件生产企业,亦是目前行业内少有的同时掌握压铸、锻造、挤出三大铝合金成型工艺及量产能力的企业,具备为客户提供汽车轻量化解决方案的服务能力,已成为汽车精密铝合金零部件龙头企业之一,尤其在新能源轻量化领域具有领先的行业地位。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能源汽车行业聚焦优势  在汽车轻量化领域,公司是国内较早重点针对新能源汽车研制精密铝合金零部件的企业之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公司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已逐渐积累形成了行业聚焦的优势。公司是全球首批跻身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企业之一,早于2013年便与全球领先的新能源车企达成合作关系,成为其一级供应商,并稳定合作至今。凭借着长期为中高端车企服务的经验,公司的客户体系也逐步拓展至其他优秀整车企业或其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并且持续聚焦于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合作。2022年公司新增与全球知名头部新能源车企的合作,至此,全球最具规模及成长性的两大新能源车企均成为了公司的客户,进一步深化了公司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聚焦优势。顺应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旭升集团已成为了该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代表性企业之一,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享有一定的声誉。  2、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长期致力于精密铝合金零部件相关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且在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技术路径方面积累了技术经验优势。在原材料方面,公司能够自主研发铝合金配方及原材料铸造工艺,优化材料性能,有利于产品在强度、韧性、寿命、力学性能方面的进一步提升。在工艺方面,公司所掌握的铝合金成型技术,已由原先的压铸,拓展至锻造、挤出,能够更好的覆盖不同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在产品及模具开发方面,公司建立了一套专业快速的反应机制以及时响应客户需求,且公司具备优秀的工装夹具和刀具的设计能力,能够进一步保障零部件的精密度。  此外,公司在研发方面积极采用数字化赋能,在“产品数字化研发与设计”场景下获选2022年度工信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榜单。  在产品及技术布局方面,顺应零部件集成化的产业链趋势,公司于2022年布局设立系统集成事业部,旨在从材料开发、同步设计、先进制造工艺研究、试验验证等方面,全面深入集成化零部件领域的产品研发。此外,公司的技术研发优势亦延伸至储能领域,已针对各类储能系列产品研制了配套的结构件,并于2022年第四季度起逐步向客户进行批量供应。  在引领行业技术进步方面,公司曾作为第一起草单位参与了《压铸模零件第19部分:定位元件》(GB/T4678.19-2017)国家标准的制定。公司亦曾凭借“新能源汽车铝合金减速器箱体”产品获得了工信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共同颁布的“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称号,并顺利通过发改委“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评定。  3、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的产品主要面向汽车轻量化需求,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并积极探索储能领域的产品应用。凭借着早期积累的中高端客户服务经验,公司已成功开拓并构建了全球客户资源体系,重点覆盖亚洲、北美及欧洲三大全球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潜力市场。以2022年的产销量计,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极具规模及成长性的两大新能源车企均先后成为了公司的客户之一。在其他车企或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的布局方面,公司已覆盖了国内外新势力车企如Rivian、Lucid、蔚来、理想、小鹏、零跑等;国内外成熟的优势车企如长城汽车(601633)、德国大众、北极星等;国内外知名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如采埃孚、法雷奥西门子、海斯坦普、宁德时代(300750)等。公司在客户服务方面持续追求卓越并赢得了全球众多知名车企或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的长期信任,构建了共赢关系,建立了较高的客户资源壁垒。  4、产品质量及服务优势  公司极其重视产品质量管控,从原材料采购、生产管理、质量检测等各环节对产品质量实施全流程把控,并对产品售后质量情况紧密跟进。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IATF16949等国内和国际质量管理体系,且凭借产品质量优势和综合服务能力在客户中积累了一定口碑,获得奖项如:2014年全球领先的新能源车企颁发的杰出合作伙伴奖(Excellent Partner)、2017年北极星颁发的杰出奖(Award of Excellence)、2021年蔚来颁发的质量卓越合作伙伴奖、2021年零跑汽车颁发的零跑开发奖、2022年弗迪动力颁发的优秀供应商奖等。此外,公司亦于2020年获得了宁波市人民政府质量奖,是该批次获奖企业中唯一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5、设备和人才优势  在设备方面,公司在各生产环节均配备了高端设备并建立了专门的设备自动化人才团队,对关键设备实施改装和自动化集成,以实现高效生产和工业智能化,并能确保公司生产出高精密、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在人才方面,公司重视人才的识别与培养,经过多年运营,已打造了一支专业、热忱、执着的管理团队,在销售、研发、生产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21年,公司获批设立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同时,公司亦通过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高校产学研等方式,培养和引进高级专业人才等方式,持续推进技术和产品创新。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push({
id: '5877108',
container: s,
size: '660,80',
display: 'inlay-fix'
});
})();
}

2024-04-25 16:06
来源:
极目新闻发布于:湖北省
大成精密作为锂电智能装备行业的领军企业,凭借其创新的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正在引领锂电智能装备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模式的全面革新,它强调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和可持续性增长。在当前产能结构性过剩、行业竞争激烈、海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多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下,新质生产力的构建对于锂电智能装备企业乃至整个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大成精密深知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作为新能源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该公司积极投身于新质生产力的锻造之中。作为制造基石的智能装备企业,大成精密在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电池质量性能、实现极限智造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不断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大成精密在产品技术和工艺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公司成功掌握了测重测厚相参差测量(CDM)技术、真空干燥多层夹具集成技术、高速在线CT检测技术等一系列核心技术。这些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不仅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也增强了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作为国内高端智能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商,大成精密积极参与国内外各大展会,展示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前沿的创新产品。在今年,大成精密先后参展了日本二次电池展BATTERY JAPAN、2024韩国电池展览会、2024慕尼黑上海光博会等重要展会,并即将亮相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在这些备受瞩目的展会中,大成精密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和产品,吸引了众多业界专家和观众的关注,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此外,大成精密还在维科网主办的维科杯·OFweek 2023锂电行业年度评选颁奖典礼中荣获“维科杯·OFweek 2023锂电设备卓越品牌”奖项,这进一步证明了其在锂电设备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卓越实力。
展望未来,新能源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产业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大成精密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该公司将继续深耕核心业务,持续开拓锂电池产业关联板块,通过打造更强、更多元、更高价值的产品矩阵,为公司的强劲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大成精密的发展,不仅是自身实力的体现,更是对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和积极响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成精密将以其卓越的技术和产品,为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力,推动中国新能源产业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来源:财商资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被低估的新能源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