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精密在2024年韩国首尔国际全球电池技术最新突破能用十年展上展示了哪些技术和产品?

特斯拉近日宣布,美国得克萨斯州超级工厂4680电池电芯累计产量超1000万颗,随着4680量产带来的增量逐渐清晰,锂电设备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锂电制造工艺变化 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特斯拉引领4680电池产业化加速,工艺变化带来锂电设备增量投资机会。中航证券研报称,特斯拉4680进展超预期,今年或为量产元年。据各公司披露进展情况统计,公司预期2025年4680大圆柱电池产能规划合计约419GWh,按照每GWh约2亿元的设备投资额测算,2025年对应新增设备市场空间约508亿元。据高工锂电,除4680大圆柱电池外,2022年以来,麒麟电池等CTP、CTC等新结构加速迭代,磷酸锰铁锂、硅基负极等新材料层出不穷,半固态/固态电池量产提速,工艺变化给锂电装备企业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锂电池检测设备作为锂电生产线提升良率产效的重要部分,其中用于电芯结构检测的X-Ray检测设备国产化率已超95%,部分企业如深圳市大成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成精密”)等,具备全球竞争力。在锂电池产业持续升级发展中,大成精密有望凭借在技术创新、客户资源以及品质保障等方面竞争优势,完成技术与产品的全面升级,实现进阶式跨越发展。锂电设备国产化进程加速 头部企业竞争优势凸显从锂电行业产业链所处位置来看,锂电设备处于锂电池产业链上游,主要应用于产业链中游,功能覆盖锂电池制造环节,与锂电池产量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国内电池生产企业产能扩张带来的机会,国产设备大部分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带动锂电池设备国产化进程加速,国产化率持续提升。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锂电设备国产化率便已达到 90%;其中方形电池生产设备的国产化率超 90%,圆柱电池生产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5%。数据来源:大成精密招股书在国产化的进程中,锂电装备头部企业竞争优势更为明显。头部企业不仅具备技术、产能、资金、服务等优势,再加上多年技术研发、市场应用等经验积累,可快速适配规模化制造,助力电池产能释放。同时,获得头部动力电池企业订单,可形成强有力的背书,进而产生复利效应,获得更多市场订单。目前,在锂电设备领域,大成精密通过多年行业耕耘,旗下锂电池极片测量设备、锂电池真空干燥设备、X-Ray成像检测设备等产品已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以及市场地位。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统计,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TOP 10企业合计约为247.64GWh,占总装机量的95%。凭借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大成精密与该排名前十企业均建立了合作关系,在锂电池检测设备、干燥设备细分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前列,具备全球竞争力。大成精密:盈利能力强 扣非归母净利润CAGR达241% 公开资料显示,大成精密创立于2011年,创立至今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发展战略,高度重视研发活动相关的投入,形成了锂电池在线检测、锂电池真空干燥两大技术平台,以及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储备。截至公司招股书披露日,公司拥有授权专利113项、软件著作权33项,拥有研发人员146人,占员工总人数的20.95%。2019-2022Q1年,公司合计投入研发费用达到8769.89万元,各报告期占营收比例多数在10%以上。随着创新技术的持续投入,公司形成应用于锂电池生产前、中段核心工序的锂电池极片测量设备、锂电池真空干燥设备、X-Ray成像检测设备三大主营业务产品,业务快速发展。据披露,2019-2021年,公司营收从12490.65万元增长至38644.31万元,复合增长率为75.89%,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从百万级别增长至6614.20万元,复合增长率达到241.14%。公司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各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均在40%以上,2021年达到44.22%;同时在手订单充足,截至2022Q1,公司合同负债(预收款项)余额高达39146.83万元。分产品来看,公司一开始从高端、重要的极片测量设备切入锂电池制造行业,目前锂电池极片测量设备已成为公司长期稳定贡献收益的产品线。据其官网进一步披露显示,公司在电池领域TOP 20客户全覆盖,成交了200余家知名锂电池厂商,其中锂电池极片测量设备占国内市场份额高达60%以上。数据来源:大成精密公司官网2019年至2021年,公司锂电池真空干燥设备、X-Ray成像检测设备两类产品收入规模及占比也在逐步提升。尤其是在X-Ray成像检测设备领域,具有自主算法优势,具备较大的成长空间。据悉,公司在X-Ray在线检测技术领域领域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形成了多项自主开发的核心算法,创新实现了X-Ray的电芯极片内部特征检测功能和电芯极片打皱检测功能,内部特征检测精度可达30μm,打皱检测准确度可达98%以上。2021年,公司X-Ray成像检测设备开始验收并实现收入,在当年即实现5487.76万元,占年收入比跃升至14.48%,随着新产品的进一步推广,有望驱动公司业绩加速向上。而公司亦在长期以来的业务开拓中,与多家下游大型锂电池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创新机制,能自主结合头部锂电池企业的工艺革新进行定向研发、设备创新,第一时间向客户提供契合生产线需求的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从而赢得市场先机,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前列,并远销日韩、美国和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锂电电芯设备2025年规模达1200亿元 产业链企业持续受益锂电设备作为产业链中的一环,其成长逻辑更多的是看行业未来潜力。在锂电池方面,近年来产品应用场景日趋丰富、产品质量持续提升,同时,2021年我国密集出台“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文件,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受此推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增长势头强劲,行业扩产潮仍在继续。据高工锂电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动力及储能电池开工及签约项目达24起,总投资金额超过2055千亿元,规划建设年产能超570GWh。扩产及签约主体包括亿纬锂能、孚能科技、国轩高科、瑞浦兰钧、兰钧新能源、比克电池、比亚迪、赣锋锂业、盛虹控股集团、中科弘泰、航天锂电、中宏科创、格派新能源、巨湾技研、默迪新能源、埃克森新能源等。国内产能的持续扩张,提供后续锂电设备需求的增量。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计,在新一轮扩产潮带动下,2022年我国锂电电芯设备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50亿元。预计到2025年,我国锂电电芯设备市场规模将增至1200亿元。无论是从扩产需求还是基于产能升级带来的设备革新视角来看,中国锂电设备市场增长的逻辑已经非常清晰。在设备技术发展趋势上,高工锂电称,由于动力及储能电池对产品性能以及大规模智能制造的持续追求,锂电生产设备将往高精度、高速度、高稳定性、一体化、无人化、数字化、智能化、低碳节能化的“三高五化”趋势发展。因此,唯有具备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厂家,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大成精密作为电芯干燥、检测设备领域较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拥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以及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储备,从而保证了公司核心设备产品的不断迭代创新,在性能、品质、可靠性等方面持续优化,能够紧跟行业发展趋势、贴近行业头部客户需求,持续巩固市场竞争优势。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技术迭代驱动下的“蓝海市场”,保持快速增长。}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在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大成精密以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高端产品,成为锂电智能装备行业的领军者。该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新质生产力”战略,通过持续创新,不断推动锂电智能装备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繁荣贡献着重要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着对传统生产力模式的深刻变革。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新能源产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大成精密深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新能源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大成精密在智能装备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该公司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电池质量性能、实现极限智造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大成精密成功掌握了测重测厚相参差测量(CDM)技术、真空干燥多层夹具集成技术、高速在线CT检测技术等一系列核心技术,为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国际舞台上,大成精密同样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公司积极参与国内外各大展会,展示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前沿的创新产品。从日本二次电池展BATTERY JAPAN到韩国电池展览会,再到慕尼黑上海光博会等国际性展会,大成精密都以其独特的技术和产品吸引了众多业界专家和观众的关注。展望未来,大成精密将继续深耕核心业务,持续开拓锂电池产业关联板块。并计划通过打造更强、更多元、更高价值的产品矩阵,为公司的强劲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大成精密还将积极关注新能源产业的新趋势和新变化,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为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力。大成精密的发展,不仅体现了公司自身的实力与智慧,更是对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和积极响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成精密将以其卓越的技术和产品,引领新能源产业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新能源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相关推荐热点推荐
2024-05-11 22:24:49
}
在2024年4月29日圆满落幕的第十六届重庆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4)上,大成精密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创新成果,成为了展会的焦点。作为高端智能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大成精密在本届展会上推出了其新一代极限智能极片测量设备——Super+ X-Ray面密度测量仪,向世界展示了其在锂电池极片制造领域的创新实力。Super+ X-Ray面密度测量仪是大成精密经过三年潜心研发的成果,它的出现不仅大幅提升了扫描速度和数据采集量,更为锂电池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这款设备主要针对锂电池极片生产过程中的痛点进行改进,采用行业首款固态传感器,将响应速度提升10倍,达到微秒级响应性,从而满足了现代锂电池生产的高速需求。具体来看,Super+ X-Ray面密度测量仪具备三大核心优势。首先,它拥有80m/min的超高速扫描速度,能够自动切换光斑尺寸,兼顾极片幅面及边薄区、划痕等微观变异测量需求,成为产线测量的最优解。其次,其搭载的自主研发固态半导体射线探测器,在响应速度上较传统气体方案提升10倍,为锂电池的极限制造提供了有力支持。最后,该设备还具备边缘削薄区管控功能,实现了对极片的无死角测量,确保涂布的一致性。目前,CATL、比亚迪、欣旺达等业内头部企业已经采用了Super+ X-Ray面密度测量仪,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这款设备的广泛应用不仅助力企业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良品率,还进一步降低了能耗,成为了行业对极片生产数据采集设备的新标杆。此外,大成精密还透露了其SUPER系列新产品的相关信息,包括SUPER CDM厚度面密度测量一体机、SUPER激光测厚仪等,这些设备在测量速度上全面突破36m/min,并将在今年全面进入量产阶段。大成精密的产品线涵盖了锂电池生产制造的前段和中段环节,包括Super β-Ray面密度测量仪、真空干燥设备、X-Ray检测设备等,这些产品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提升产品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大成精密已获得授权专利超过150项,其中包括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展望未来,大成精密将继续坚守创新精神,加大研发投入,与全国各大高校展开深入合作,针对标准件的“卡脖子”工程进行深入研发攻关。大成精密将以更多更优质的产品和方案助力上游企业生产节能降本,共同推动产业的进步与发展。CIBF2024虽已落幕,但大成精密的创新之路永不止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球电池技术最新突破能用十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