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 王湾下

诗词鉴赏。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语文试题及答案
繁体字网旗下考试题库之栏目欢迎您!
1、试题题目:诗词鉴赏。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发布人:繁体字网() 发布时间: 9:00:00
诗词鉴赏。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试题来源:湖南省中考真题
&&试题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试题难度:中档
&&适用学段:初中
&&考察重点:古诗词鉴赏
2、试题答案:该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解析内容如下:
1.在残夜未尽将尽之时,一轮红日正从海上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海日升于残夜将驱走黑暗,春意闯入旧年将驱走严冬。)(大意相近即可)2.A
3、扩展分析:该试题重点查考的考点详细输入如下:
&&&&经过对同学们试题原文答题和答案批改分析后,可以看出该题目“诗词鉴赏。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您对于考点“初中古诗词鉴赏”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关该知识点的概要说明可查看:“初中古诗词鉴赏”。
4、其他试题:看看身边同学们查询过的语文试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次北固山下原文及翻译赏析_次北固山下阅读答案_作者王湾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  《次北固山下》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王湾。其全文如下: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
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作者为文学家。其全文如下:
  【前言】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这首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失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注释】
  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水,倚长江而立。
  客路:行客前进的路。
  青山:指北固山。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风正一帆悬:顺风行船,风帆垂直悬挂。
  悬:挂。
  海日:海上的旭日。
  生:升起。
  残夜:夜将尽之时。
  入:到。
  乡书:家信。
  归雁:北归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风正;风顺。
  【翻译】
  行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十分开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给家乡捎的书信怎样才能转达呢?北归的大雁啊,烦劳你替我捎回家乡洛阳吧。
  【赏析】
  该首题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见于唐朝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这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的。
  从海日东升,春意萌动,放舟于绿水之上,联想起&雁足传书&的故事,表达了淡淡的乡思愁绪。全诗和谐而优美。[9]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一十五。下面是中华学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霍松林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这首《次北固山下》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
  王湾是洛阳人,生中,&尝往来吴楚间&。&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其&东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4] 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采。&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读到第三联,就知道作者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这显然是一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孤舟扬帆,缓行江上,不觉已到残夜。这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这一联历来脍炙人口。&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此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这首五律虽然以第三联驰誉当时,传诵后世,但并不是只有两个佳句而已;从整体看,也是相当和谐优美的。
  本文列举了与《次北固山下》较为相关的各类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下一篇→
次北固山下原文及翻译赏析_次北固山下阅读答案_作者王湾
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
教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4页免费2页免费3页免费16页免费8页免费 5页免费2页免费7页4下载券10页1下载券38页4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4页免费2页免费34页1下载券4页免费4页免费
次北固山下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次北固山下的意境_百度知道
次北固山下的意境
提问者采纳
感受时光流逝,情景交融,旭日初升,但只有淡淡一缕,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虽是写羁旅乡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次北固山下》是千古颧蕖班干直妨殆挠传颂的名篇。
乡书何处达。当时正值冬尽春来,但时近春节,行舟绿水前,头顶大雁,油然而生别绪乡思。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更多的显现了作者积极乐观的心境,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风正一帆悬”,江春入旧年”是备受称赞的名句。全诗意境优美,江春入旧年,置身水路孤舟。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所作。
海日生残夜、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
潮平两岸阔、“海日生残夜,诗人面对江南景色。这首诗是诗人由楚入吴,其中“潮平两岸阔?归雁洛阳边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次北固山下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次北固山下教案
资源分类:
学科中心:
资源搜索:
&&约有13 项符合 次北固山下 的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 查询结果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这首诗的主题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诗
3品味精美的诗歌语言
教学设想:
在诵读中理解,在诵读中品味,以朗读作为整节课教学主线,设置情境
教学时数: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同学们,今天杨老师要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次北固山下》,诗题是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回答。
提示:次,停泊,诗题的意思是停泊在北固山下,说明这首诗是旅途中所作。
明确:停泊在北固山下。诗题告诉我们,这首诗的内容是写人在旅途。如果你离开父母,离开家乡
《次北固山下》
教学方案
导入。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终洛阳尉。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
读读讲讲问问。
可分三步:(1)教师串讲字面上的意思,学生当即背诵全诗(由于诗的意境美
《次北固山下》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3.感受中国诗歌的思乡旋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终洛阳尉。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
《次北固山下》
教材简析:《次北固山下》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其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备受称赞的名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但时近春节,头顶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教学设想:以学生诵读为基础,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感知、感受和感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教学过程以“思乡”为主旨,紧紧抓住诗里流露出的思乡情感这一中心,通过朗读明义――感悟抒情――拓展达理――
《次北固山下》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次北固山下????? 教学目的: 1理解这首诗的主题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诗 3品味精美的诗歌语言 教学设想: 在诵读中理解,在诵读中品味,以朗读作为整节课教学主线,设置情境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同学们,今天杨老师要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次北固山下》,诗题是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回答。 提示:次,停泊,诗题的意思是停泊在北固山下,说明这首诗是旅途中所作。 明确:停泊在北固山下。诗题告诉我们,
长春版八上《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诗的内容。
2、欣赏诗中的名句。
3、积累古诗词。导入新课:
学生背诵学过的古诗词,可以分两组由一人带领比赛。教师评价总结。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文学艺术的三座高峰,许多名篇佳句脍炙人口,源远流长。大自然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都成为了诗人吟诵歌咏的对象,并借此抒发思想情感。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次北固山下》(板书)
二、介绍诗歌知识:投影三、解题、作者:
1、 学生看文中注释,解释题目。
长春版八上《次北固山下》备课资料
作品概述
  【作品名称】《次北固山下》
  【创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王湾
  【作品体裁】五言律诗
作品原文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
节奏划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
《次北固山下》教案
教材简析:
《次北固山下》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其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备受称赞的名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但时近春节,头顶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教学设想:以学生诵读为基础,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感知、感受和感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教学过程以“思乡”为主旨,紧紧抓住诗里流露出的思乡情感这一中心,通过朗读明义――感悟抒情――拓展达理
诗词五首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
(二)通过咀嚼诗歌的语言,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二、课时安排:2课时
。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终洛阳...
次北固山下一课的教案示例 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一课的教案示例 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一课的教案示例 次北固山下,
【上一页】
【下一页】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次北固山下 王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