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的片段,总分、小学生外貌描写片段、神态

日期: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军阵布置及作者观察兵马俑阵容的顺序。
2.理解&栩栩如生&的意思。
3.了解&也许&,&可能&,&似乎&的用法。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感受秦始皇兵马俑栩栩如生的神态的句子。
2.难点:通过仔细观察兵马俑外貌神态来猜测它的心理等。
三.教学安排:1教时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秦始皇兵马俑》,谁能结合课后练习3来说说课文的...感受秦始皇兵马俑栩栩如生的神态的句子的相关内容日期:46 第一个皇帝DD秦始皇 秦王政兼并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他觉得自己的功绩比古代传 说中的三皇五帝还要大,不能再用“王”的称号,应该用一个更加尊贵的称号才配得上他的 功绩,就决定采用了“皇帝”的称号。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就自称是始皇帝。日期:北师大:《秦始皇兵马俑》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资料、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导入:几年前,比利时的《列日报》,登载了一则消息,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日期:西安兵马俑 大家有听说过西安的兵马俑博物馆吧!大家知道吗?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 。从此秦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记得那是我四岁的一年爸爸和妈妈带着我...日期:浙教:《秦始皇兵马俑》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审清题意,读通课文,给课文分段。 2、初步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学习第1、2、3自然段,完成作业本上的第1、2题。 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1、出示课题,在 俑 下加点,提问: 俑 是什么意日期:秦始皇的功绩 在上古时期的周朝,统治者把全国分成许多小国,由他们的子弟和功臣去治理,叫诸侯国。在当时的条件下,这种办法对发展经济、稳定社会是起过作用的。但是后来...日期:沪教:《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 第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这个版块分为3个环节: 1、揭示课题。 2、观看一段有关介绍秦始皇以及西安秦陵兵马俑的影音录像。(大约1分半钟) 3、请学生用一句话来谈谈感受。 第二,全面...日期:秦始皇身后留下的9大历史谜案 秦国的创立者秦始皇。在西方人眼里他是中国的拿破仑。他13岁就继承了秦国国君的王位,22岁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从此正式登基 亲理朝政 ,开始了他一生...
&最新内容- - - - - - - - - - - - &&热点推荐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小学语文六年级《秦陵兵马俑》说课 - 作文
小学语文六年级《秦陵兵马俑》说课
创新在课堂
新课改已不再是新名词,通过学习课本,聆听专家们的讲座,就 算没有亲身体验课改第一线,不敢妄言十分熟知课改,但也有了些粗 浅的认识,我以为: “挖掘文本,创新教学”应是课改的中心理念吧。 下面就以我的一堂语文课教学为例。
◆《秦陵兵马俑》教案第一课时 秦陵兵马俑》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切实感受一下秦始皇兵马俑的特点,重 教学要点 视课文朗读与语句描写。 教学用具: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高科技的现代社会,电脑已经风靡全球,人们爱去遐想地球外面的世界, 脑子里满是科幻的色彩, 然而, 在沉沉的地底下, 却冲出了一支古代帝国的雄兵, 他们震惊了世界,人们称它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它是谁?(齐说)板书揭题。 秦始皇兵马俑。 二、观看录像,形成初步表象。 这节课就让我们拨开历史的尘埃,去领略秦始皇兵马俑的神奇与壮观。一起 看有关图片。看完了图片,谁愿意说说秦始皇兵马俑留给你的是什么印象? 三、 就这么笼统地介绍一遍, 有的同学印象还不深刻, 那我们就走近兵马俑, 下到坑里,与这些兵马俑来一次亲密接触,有兴趣吗?先来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一读第一句。 (下到坑内近看,这些兵马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什么意思?谁能解释一下?指名回答。 是啊,古代的雕塑家们把兵马俑雕的像活的一样,而高明的作者又把它们写 活了,我们能不能通过朗读,把它们读活呢?
  2、先练一练,重点练读你最喜欢的那个兵俑或马俑的语句。 自由练读。 谁先来读?指名学生读。
  1)出示课件:老战士句。这个老战士给咱们留下了什么印象?用自己的话 说说。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虎视眈眈”是什么意思?(可以看出他对敌人很 凶猛) 看来这位老战士对敌人是充满了愤恨呀!谁来读一读。 还有谁愿意试一试? 够凶猛的啦。面对这样的老战士一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
  2)出示课件:小战士句。下面的这句谁来读。指名。大家喜欢这个小战士 吗?喜欢他什么?“一脸稚气”是指??,也就是说他看起来似乎还很??,既 然像孩子似的,那应该是天真、活泼、可爱的,是吧。谁再来试一试?谁愿意再 来一次? (
  3)出示课件:战马句。奔腾跳跃的马儿,同学们喜欢吗?一起来读读下面 这一句。这些马儿有什么特征?“膘肥体壮”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你读读这 个词语(干脆利落)“竖耳瞪眼”是指什么呢?你想他们竖着耳朵听什么?瞪眼 。 瞧什么呢?是啊,这一匹匹战马让我们似乎闻到了战场上的那股弥漫的硝烟味, 让咱们再连起来读一读。
  3、引申 这些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课文只举了三个例子,就令我们有一种 崇敬之感了, 不知道同学们觉得过瘾了没有?还想不想再多了解一些有关兵马俑 的知识呢?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老师的资料卡。 你们看,这些兵马俑共有??(8000 多个) ,按地位分,可以分为??(将 军俑,军吏俑,武士俑) ,按兵种可以分为??(车兵、步兵、骑兵、弓兵) 。他 们各有各的神态, 我们从它们的神态中就能判断出它们不同的年龄、 兵种、 性格、 地位、心理活动等,真是栩栩如生啊!
  4、让我们再读书本,把它们读活了。 齐读全节。
  5、听同学们读得这么有滋有味,我也很想试一试,可以吗?师读。故意少 读(也许,可能,似乎)我读得好吗? 少了这么几个词,依然通顺嘛,不行吗? 为什么?指名回答。看来就是说有了“似乎、也许、可能“,就能根据前面的 话,猜测后面的话。还真不能省。
  6、仿写句子。
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学着作者的样,通过仔细观察这些兵马俑的外貌,特别是 神态,来猜测一下它们不同的年龄、地位、兵种、性格、心理活动呢?找一个你 比较喜欢的兵马俑,仿照书中的写法,在作业本上写一句。反馈。学生读句子。 同学们猜猜是哪一幅图?你能猜出它的身份吗? 过渡:你真会联想!同学们,这 8000 多个兵马俑,神态各异,互不雷同, 真是栩栩如生,咱们古代的雕塑家可真了不起,秦始皇兵马俑真不愧为?? 四、自学第三自然段 当我们看到军阵那精妙的布局时,更会为之惊叹呢!请大家自学课文第三自 然段。在自学前,先作个调查,咱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长大了想当导游的 有没有?文学家?军事家?哦,都全了。这样吧,根据大家不同的兴趣和对课文 的理解,选择二项学习任务。 (自学三分钟) 课件出示: 重点研究: 军事家:画、摆军阵图。 文学家:研究作者观察顺序、写作顺序,结合完成课后“习题
  4”。 导游:练说导游词。 播音员:读出军阵的威武雄壮。 反馈:
  1、 先请文学家来汇报一下, 你完成了课后习题吗?你的研究结果是怎样的? 其他文学家有补充没有?同意吗? 前面的整体描写是哪一句话?(齐读)最后的整体描写是哪一句话呢?(齐 读)有没有不同意见?
  2、请军事家来介绍一下。 (学生上台,投影军阵图,边讲解。 )为什么这么 排列,有没有军事家去研究过?还有没有不同的画法呀?
  3、有哪位播音员愿意来读一读描写前锋的句子。前锋是怎样的?后面的句 子谁来读一读?这是整个部队的主力,气势应该是很庞大的。那么,就请所有的 播音员联合起来,读一读。 (好,真不错!我看你们长大了,说不定都会超过倪 萍、赵忠祥呢! )最后一句咱们一起来。 (课件出示:军阵图)
  4、军队是这样威武雄壮,哪位导游带咱们来游一游。 讲得不错!看来这个导游知识很渊博,你们还有问题吗?尽管向他提问! 好,同学们的问题很多,你都能回答吗?(问“导游”。 )(没关系,老师这
儿有三本书(出示)《中国雕塑史》《重要考古发现》《中国名胜古迹》 : 、 、 。看了 书后你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找到后,请你也像老师一样做成摘记卡。 同学们,那一行行、一列列的金戈铁马,那么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秦皇朝当年 兵强马壮、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威镇四海的壮观场面,真不愧为??世界第八 大奇迹!让咱们用满怀自豪的感情,再一次朗读
  3、4 小节。
◆ 课后反思 一、成功之处 成功之处
  1、注重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选择学 习内容, 学习方法和交流形式, 充分鼓励学生去积极探究, 合作交流,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研究性阅读”,研读专题切 实可行,学生乐于参与,专题辐射全篇,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尊重 学生的独特体验,在研读过程中,提高学生探究、阅读能力。
  3、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迁移。语文是人们进行社会交际的 工具,此一理念贯穿教案通篇。课始学生学习资料的预先搜索,课中 学生资料的交流共享,课末学生“导游”回顾。训练面大,操作性强, 效果好。
  4、注重课外知识的引申。挖掘文本,促进文本再生成,让学生 学习中懂得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既教会方法,又增长见识,作用很 大。
  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军阵图”的设计,有两个目 的:一为加强对课文的理解,二是增加趣味性;采用小组合作形式来 完成,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一举多得,自认这是本课最闪光 之处了。
二、 不足之处
  1、教师讲解过多。这有喧兵夺主之嫌。课堂是学生的天下,学 生是主体,要鼓励他们多想多说多读多写,然而有些时候我没能做到 这一点。比如在介绍这些兵马俑时,我的讲解就过于繁复,以致学生 只能附和“是”或“对” ,没有实际的思考价值了。
  2、学生资料提供太少。虽然课前布置学生去准备,然而,因为 学生知识面狭窄,获取信息的能力还不够强,因此,课堂上能提供和 “兵马俑”相关的资料的同学并不多,就算提供出来也不见得有多少 价值,今后还得重视语文知识迁移的训练。
  3、课堂上鼓励性语言太多。把学生看得太小了,他们已经五年 级,本不需要这么经常的表扬来激励,他们已经拥有调节课堂情绪的 意识。过多过碎的表扬,反而打乱了学生的思维,分散了他们的注意 力,也是整堂课显得有些拖沓,不够紧凑。 人都爱说“窥一斑可见全豹” ,从这样一堂课的亲身体验来看, 新课改不需要你大张旗鼓一堂课闹腾腾, 也不需要你天文地理样样点 到,它只求“实、活、新” ,重在合作、实践、探讨,教师要把主动 权完全释放,还学生一个完整的“天下” 。
  阅读与写作姓名格言礼物: 格言礼物: 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肖洛霍夫 肖洛霍夫 教学内容 片断练习 百科常识片段。 教学目标 1. 抓住细节;2、写好片段 细节 片段民俗风情 读一读 讲一讲 比一比中国红和中国甜红和甜,在中国民间都是吉祥喜庆的符号,是过大年唱主角的。红要红得正,没任何杂色,鲜活亮堂;甜要 甜得充实醇厚。世界上大约很少有民族如中国那般在大喜大节之时,对甜和红有如此热忱的向往。在物质贫 乏的农业社会,老百姓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啃几口咸菜就着对付一日三餐,无论是味觉还 ...
  阅读与写作第一讲姓名格言礼物: 格言礼物: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邓小平 教学内容 写真人真事,写出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心理活动。 教学目标 1. 抓住细节;2、写好心理活动 细节 心理活动1、《芙蓉楼送辛渐》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是指( ):A、形容自己送别了好友,心中冰凉的感觉 B、说明自己为洛阳的朋友们准备了好 酒 C、比喻自己心底纯洁,像玉壶中的冰一样。 2、下列古诗表述的节令依次是( ) 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1) ) 秋风紧了。树上只(zhī zhǐ)剩(shèng chèng)下了最 只 剩 后一片树叶。 一只(zhī zhǐ)鸟儿飞来了,停在枝头。它听到树叶叹息。 只 叹息。 叹息 就问: “你发什么愁?告诉我我是一只快乐的鸟。 ” 树叶说: “你很快乐,我可不快乐了,我快要死了。 ”□□你应该快乐才对呀□你知道那些已经落在 地上的树叶在哪里吗□□鸟儿笑了 树叶说: “不是掉在地上烂掉了吗?” “但是烂掉的叶子都变成了肥料,藏(cáng 藏 zàng)在树妈妈的身子里。 ”鸟儿望着树叶说, “ ...
  阅读与写作姓名格言礼物: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毛泽东 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 格言礼物: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片断练习 百科常识 细节; 片段。 1. 抓住细节;2、写好片段 细节 片段一.百科知识欣赏。 百科知识欣赏。 心灵的润滑剂 睿智的故事寓言故事 老虎的民主会话说狐狸凭着谎言巧脱虎口,在百兽面前大大威风了一把,羊啊,兔啊,甚至小狼都对他崇拜万分,碰见他 就送秋波 ...
  ★清华大学★英语系测试:为中小学生英语量身定做. 清华大学★英语系测试: 中小学生英语量身定做. 量身定做 官方网站: 官方网站:/ 清华大学英语教授 清华大学英语教授 50 年研究成果学校: 等级: 一、 积累与运用(37 分) 1、看拼音写句子。 分) (2 ren gu you yi si , huo zhong yu tai shan , huo qing yu hong mao . 2、用“严”组词,填入( )里。 分) (3 俞老师是一 ...
  三四年级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习作起步阶段的教学 三、四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如何让学生赢在习作的起跑线上,关系到高年级的习作教学能否成功。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是这个学段的一个任务。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吞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可见,作文教学应着力于使学生“想吃”??乐于表达。那么要如何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呢?就是激 ...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作文计划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作文计划 语文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 24 人。通过前两年的学习,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习 惯有所进步。我发现在作文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内容不够具体,语言不够规 范,用词不准确等等。这主要是在平时的训练中不够扎实造成的,所以在这一学 期的教学中要很下功夫,需要加强训练。 教学内容分析: 二、教学内容分析: 语文园地中安排八次。习作内容分别是:家乡的景物;关于保护环境;自我 介绍, 展示一个真实的你; 学会一项本领中的趣 ...
  … … … … … … … … … … … … … 密 … … … … … … … … … … … … 封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10 分) zǎo chén ( ) yáo yuǎn ( ) ( ( lán tiān ) ( wēn nuǎn diào yú ) ( ) hán lěn? ) ( méi huā ( ) yóu yǒn? sēn lín ( )zhuān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一株紫丁香》 教学设计 《一株紫丁香》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 二《一株紫丁香》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中一首儿童诗,讲的是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表达了小朋友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这首诗充满着童真,童心,童味,字字句 句都清纯明洁,诗的想象是丰富,美好,贴切,是对学生进行敬师,爱师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二类字只会认读即可. 3,通过对课文的 ...
  识 字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10 个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 习。激发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景。 3、初步掌握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了解词语意 思的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10 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了解词语 意思的方法。 教学课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教具准备: 教 ...
  文题展示 请以“转身”为题, 请以“转身”为题,结合自己的体验 和感受,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 和感受,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 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立意自定。 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立意自定。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诗歌除外); 要求: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 ;不能套 不得抄袭。 作,不得抄袭。[思路点拨 思路点拨] 思路点拨 简短的两个字“转身” 简短的两个字“转身”,里面蕴蓄着丰富的 含义,它更需要我们细致揣摩它的表面含义: 含义,它更需要我们细致揣摩它的表面含义: 转动身体,
  范文( 范文 ( 一 )时间的流逝在时光的河里, 人是悲剧性的, 无法将时间定格在你喜爱的某个时段, 只能服从于它的指使和安排。衰老不可避免,幸福无法永存,未来不可提 前支用。这是人的无奈,是人的宿命。但时间又是一种有规律的意识流动, 并且依附于物质的移变。因此时间没有绝对的稳定性,在不同的事物和感 受里,时间的长短、质地、光色、轻重又相对各异。人不能改变时间的结 果,但完全可以改变时间的质量,在流逝的悲哀中诗意地行走。 历代诗人对时间的残酷都有所领略,在他们的作品里,逝者如斯、人 生苦短、白驹 ...
  中考作文考前辅导之点染纷繁的事物??中考写“物”类作文专题训 中考写“ 中考写 练【学习目标】1.平时多留心身边事物,学会多角度观察生 活。 2.善于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3.运用多种手法状写事物,或进行介绍说明, 或以物喻人,或咏物寄意,或以物忆事,多 角度训练,不断提高写作水平。【考点聚焦】1.能准确、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2.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3.寻找相似点,能以物写人。 4.善于变换视角,以物的角度反映社会生活。 5.进行思维发散训练,借助事物迸发哲 ...
  我关注你,中国文化 中华上下五千年,勤劳而又智慧的中华人 民,创造了多少灿烂而又辉煌的文化!中国 的建筑, 巧夺天工; 中国的古诗, 精妙绝伦; 中国的书法,独具一格;中国的戏曲,博大 精深。。。 。。。 我关注你,中国建筑。我领略过长城的绵 延万里, 雄伟壮观, 如巨龙盘旋在神州大地; 我听说过秦始皇陵的威武雄壮,特别是那沉 睡地下几千年的秦兵马俑,无声的诉说着历 史;我看到过紫禁城的威严肃立,显示着一 个王朝曾经的强大于今日的没落;我还欣赏 那精美的苏州园林,独具特色的各地民 居。 。 。
  临夏州 2004 年小学毕业会考语文试卷 学校: 年级: 姓名: 学校: 年级: 姓名:题目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评卷人一、拼音、字(20 分) 拼音、 1.按《字母表》的顺序,H 应排在第 2.看拼音、写词语。 看拼音、写词语。 (10 分)位,排在第十三位的应该是 。 分) (2bēi cǎn( ) ( (yoū lǜ) ( )(zǔ nǎo) ) ( (pái huǎi) ( ) (dǔ jǐ) )dǎo méi( )huǒ yàn jiǎn lòusǔ ruǎnyáo ...查看: 2067|回复: 1
17 秦陵兵马俑
(新课标第八册语文教案)
17 秦陵兵马俑& & (新课标第八册)
一、学习目标:
1、理解“举世无双、享誉世界、惟妙惟肖、绝无仅有”等词语。
2、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并学习运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认识
它的历史价值,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阅读过程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并学习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兵马俑的历史价值,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学习准备:
课件、媒体。
四、学习时间:
五、学习过程:
一 情境入手,揭示课题
1 语言学习要点:通过情境,读好课题中的音节及气势。
2 语言实践活动设计:
师:同学们,看!(媒体:图片)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一支沉睡了千年的军队醒来,震撼了整个世界。这就是—— (指名读课题&&17秦陵兵马俑) “陵”字在这里要读准它的后鼻音。
师:和着鼓声,我请一位同学大声地读一下课题。瞧,士兵们多得数也数不清(出示兵马俑图片),来,我们读出它的磅礴气势:读——秦陵兵马俑)
二 初读课文,理清课文条例。
1 语言学习要点:找出文中的三句关键局,理清文章结构。
2 语言实践活动设计:
(1)观看录像(秦始皇及西安秦陵兵马俑)
(2)师:谁能用4字词语来谈谈感受?
说明:因为因为秦陵兵马俑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遥远。课的开始,教师就运用用一段影音录象拉近了学生与秦陵兵马俑的距离,使其身临其境。因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谈谈感受,使学生能整体地、初步地感知秦陵兵马俑的特点,为情感的激发、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3)过渡:秦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陵墓中陪葬的陶制人像。它们成千上万,组成了一个神奇的地下军阵,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墨走进那千年传奇!
(4)要求:打开书本,自由、轻声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然后思考,课文中哪些句子是概括地介绍了兵马俑?(3句)
&&(出示第一节:举世无双的秦陵兵马俑时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
& &在这句话中有两个词说明了秦岭兵马俑的地位,你能找到他们吗?
&&(板书: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6) 出示第三节
& &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过渡:世人之所以把这么高的评价给予秦陵兵马俑是因为它具有这两个特点,不仅——生读:规模宏大。而且——生读: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一组关联词就把两大特点言简意赅的交待清楚了。
(7)课文写它规模宏大是在第几小节?(第2节)
& &写它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是在?(第4-10节)
& &因此这句话同时还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8)出示最后一节
& &这最后一节中与课文开头“举世无双”相对应的词是“绝无仅有”。“绝无仅有”的是它模拟的军阵排列“惟妙惟肖”。
(9) 同学们请看荧屏。
& & 师引读:你们瞧作者在一开始就总起地介绍了举世无双的秦陵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接着作者具体的告诉我们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最后他不禁感叹道——惟妙惟肖的模拟军阵的排列,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说明:* 通过整体读文后的交流,及时有效地融入本科的关键词语,让学生藉助板书理清了课文的脉络,了解了“总分总”的写作手法,以此为突破口进入全文重点段落的教学。
三、研读文本,感受兵马俑的特点
1 语言学习要点:了解文章写作手法,感受兵马俑的特点。
2 语言实践活动设计:
(1)学习第2小节
●师:兵马俑的规模究竟如何宏大?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自由读读第2节,试着用你们的朗读来表现。
●个别读,师生合作读。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文中打了个比方形象地告诉我们说它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真是惊人呀!能不能通过你们的朗读表现出来,再读。)坑内有兵马俑近7000个(师: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竟有7000个,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到了强烈的震撼力;难怪兵马俑享誉世界呀!)。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出示3个俑坑图片)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师做动作)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14260平方米究竟有多大呢?我们也来打个比方,足足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极为壮观。)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真是举世无双!)
说明:以读代讲,要求学生用朗读来感受兵马俑规模的宏大,但读只不过是文字表述,图片使文字更加直观了,但是图片还是不能解决学生对句子中的抽象数据的具体认识,所以用学生非常熟悉的学校操场和师生的总人数作为参照物,让学生深刻地感受一号坑的规模宏大,以此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同学们你们看作者就是列举了一系列详尽的数字来表现它的规模。我们再来合作着读一读,相信这一次大家一定能读出气势。
师生配合读: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7000个(师:你们看作者先为我们整体介绍了三个俑坑的规模,接着再写最大的一号坑)。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
●练习:现在谁愿意用上这些数据试着介绍一下秦岭兵马俑的规模。(自己先练习。)
●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因此当我们走进大厅,生读: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在这句话中还有一个词也能表现其规模宏大,你发现了吗?(恢弘气势)
●现在,就让我们站在高处领略它的恢弘气势。看,一行又行,一列又列,形成了一个个巨大的长方形巨阵。看了这一组画面(出示图片),相信你一定能读好这段话。站在高处鸟瞰——读: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恢弘的气势老师没有感受到,再来——)
●师:现在就让我们走得近些,再近些,去聚焦与欣赏那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兵马俑。
(2)学习分述部分4-9小节
●师:来很快看一看课文4-9节,告诉老师文中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生回答。师评价:看来真是——类型众多。
●在4—9小节中挑选一种你最感兴趣的兵马俑描写读一读。
●媒体出示2张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找到文中4、5两节,区分各是什么俑。
说明:这一步骤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引导学生自主地去阅读、理解4、5小节的写作方法。
——生交流。师生合作读:确实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我想请男同学站起来,扮演一下大将军,边做做动作边和女同学一起读一读,体验一下成为大将军的感受。这样昂首挺胸地站在队伍前列,让作者不禁产生了联想,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前进。而这昂首挺胸的动作也让你联想到——(生自由答。)
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
师述:你们看作者先写了将军俑的外貌(从身材、装束来描写),接着写他的动作,最后写将军俑的神态。这样的表达方式,让我们具体地感受到了惟妙惟肖。来每个想当将军的人都站起来读一读。(评价:从你们的朗读中一个个坚毅威武的将军形象展现在了我的眼前。)
说明:在理清了写作方法之后,进行反复地、各种手段的朗读,为学生今后写作大铺垫。
●武士俑(联想)你还喜欢什么兵马俑吗?
——生交流、(武士俑的装束确实与将军俑不同,武士身上——穿着战袍,套着——铠甲,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一律挽成左侧的发髻。)武士俑高1.8米。同学们,1.8米是武士俑的平均身高,最高的近2米,这样高大的兵俑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师:你多高?
生:一米五几吧。
师:我想踩在凳子上差不多了吧。
  (生站在凳子上,师仰起头看他。)
师:我想请这位武士根据我们的朗读做上相应的动作。
& & 他们有的握着铜戈。还有谁想握一握铜戈。(瞧,这位武士更威武。)
& & 有的擎着利剑。谁来?(不错,擎就是举的意思。)
& & 有的拿着盾牌。(你来,随时准备出战。)
  来,看着这些武士告诉老师:他们有的……
●过渡:武士们虽然动作各异,但神态却一致:个个……看着这惟妙惟肖的动作和神态,这又让作者不禁联想到好像——师:一场大战即将
●评价:课文通过动作与神态把武士写活了,而我们的同学通过理解又把武士演活了,把掌声送给他。
你们看就是这样的武士他们精神抖擞,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了。大军浩浩当当,所向披靡!望着这支大军又让你想到,他们一定会(……)
●评价:通过同学们丰富的联想,老师看到了一支精锐的秦国军队。
师:在那么多类型的兵马俑中作者在描写将军俑、武士俑时最仔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如果我们感到他最吸引人或最有特色就可以进行具体,形象的描述,这样也能使文章的表达有详有略。)
(3)学习第10小节
●据说在这么多兵马俑中竟找不出两个神态完全一样的陶俑,不信,请看课文第10小节。
●(出示)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师述:这时作者选择了一个个独巨匠心的视角,告诉我们——生读:它们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让作者联想到——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
说明:对于兵马俑的描写,神态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从神态上能充分体现个性鲜明这一特点,而神态的描写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正好课文的第10节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向我们罗列了好几种兵马俑的不同神态,所以提前学习第10节,可以为下面的写段训练做铺垫,打基础,更有利地突破学生写作的难点。
●过渡:难怪当我们走进他们身旁,似乎还能听到——他们轻微的呼吸声。
兵马俑本身没有生命,但是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技艺却令它充满了生机。
●读写结合,进行语言实践。
& &&&出示各种不同的兵马俑图片,分组朗读课文4-8节。
& &&&请学生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陶俑,在仔细观察之后,模仿课文4、5节的写作方法把他的外貌、动作、神态写具体。对于神态的描写,可以选用第10节的内容,也可以自己创作。
说明: 因为有了第一、第二环节的学习和积累,此时让学生对4-8节中的某个陶俑进行模仿、补白训练,使学生对语言的积累由输入到输出,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写作时,允许学生选取第10节中的有关语句,为写作有困难的学生搭了台阶,使他们不至于无话可说。其实,学生在选用句子时,必须根据图意选择相应的句子来描写,这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同时考虑到不要禁锢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的思维,所以,也允许他们自由创作。
四、总结全文,升华民族情感
1 语言学习要点:带着民族自豪感回顾全文.
2 语言实践活动设计:
(1)师过渡:让我们再次伫立秦俑坑前,来看看这支蓄势待发的秦国大军吧!
(2) 引读全文:这些兵马俑可真是——惟妙惟肖、个性鲜明,看来这里的——(出示)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近7000个如此精美的艺术珍品排列在一起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呢?——(出示)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秦陵兵马俑如此——(出示)秦陵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秦陵兵马俑是——(出示)中国人的骄傲。
说明:这个版块主要通过引读的方式,将课文中的有关内容上下串联,以达到总结全文,激发情感的目的。
板书& & :17秦陵兵马俑
& && &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 && && && &
& && & 规模宏大& && && && && &
& && && &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外貌 动作 神态)
惟妙惟肖&&绝无仅有
谢谢你的帮助。此文章已经转载到网站中。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貌描写片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