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一个网站你懂的有 没 肉 之 乡 (和谐- -) 的人帮个忙

徽菜之乡 - 绩溪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来源:绩溪县政府办   作者:绩溪县信息中心
【浏览次数:71135 次】 【字体:
】 【】 【】
和谐之源& 文化名城& 名人故里& 徽菜之乡&
绩溪县是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东麓的山区县,隶属宣城市,县域面积1126平方公里, 辖11个乡镇81个村(社区),人口18万人。
绩溪因水而得名,据县志记载,“县北有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并流,离而复合,有如绩焉,故名绩溪”。绩溪风光秀丽,历史久远,人文璀璨,文化底蕴极为厚重,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被誉为和谐之源、文化名城、名人故里、徽菜之乡。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绩溪县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发展、富民强县和构建和谐绩溪为主题,与时间赛跑,与机遇同行,以大项目推进大建设,以大建设促进大发展,重点规划建设“三区一廊”(火车新站新区、生态工业园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和以龙川景区为龙头的登源河百里历史文化生态走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快速健康协调的良好态势。
一、自然地理
绩溪位于北纬29°57\'-30°20\',东经118°20\'-118°55\',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适宜,年均气温15.99℃,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绩溪山连皖浙、水分南北,是黄山山脉与天目山山脉的结合带,长江水系与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新安江、青弋江、水阳江的源头。这里有山皆奇,无水不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森林覆盖率达75.5%,境内海拔千米以上山峰46座,其中大鄣山主峰清凉峰海拔1787.4米,为华东地区第二高峰,鄣山大峡谷中突兀巍峨的百丈岩、维妙维肖的伟人头像,徽杭古道上的江南第一关,佛教胜地小九华,以及古华阳十景等秀丽景色,历来为世人瞩目并歌咏诗赞。绩溪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和多样,现有种子植物120科1000余种,其中属国保植物30余种;陆栖脊椎动物135种,其中属国保动物13种。是联合国绿色产业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目前正在积极争创国家生态县。
绩溪属泛长三角经济圈,皖赣铁路纵贯县境南北。公路交通较为便捷,省道215、217线在县城交汇,距徽杭高速30公里,距黄山机场60公里,距芜湖港186公里,距上海389公里。连接徽杭高速的绩黄高速公路2010年底可完成绩溪段主体工程建设,扬州至绩溪高速绩溪至宁国段已于2009年11月26日动工,随着设计时速350公里的北京至福州高速铁路、设计时速200公里的黄山至杭州城际高铁、皖赣铁路扩能改造和新双线以6线共走廊交汇绩溪,绩溪将成为皖南重要交通枢纽,安徽省融入苏浙沪、对接长三角的前沿阵地。
二、历史人文
绩溪汉代称华阳镇,南朝梁大同元年(535年)设良(梁)安县,唐朝永泰二年(766年)置绩溪县。绩溪是古新安、古歙州、古徽州的重要组成部分,唐至宋代属歙州,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因绩溪有“徽岭、徽溪、大徽村”,改“歙州为徽州” ( “徽,善也”《尔雅·释诂》,“绩、功也”《尔雅》),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建安徽省时,取安庆、徽州二府首字为省名,可以说绩溪是名副其实的“安徽之源”。1949年4月30日绩溪县解放,改属徽州专区,1988年1月划入宣城地区,2001年1月属宣城市。
绩溪文化积淀厚重,拥有丰饶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种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耀若群星,遍布徽岭南北。据统计,境内现有文化遗存三百余处,其中祠堂一百三十余幢,徽派古民居、古道、亭庙、古水口、古桥随处可见,共有国保、省保、县保文物53处。有“木雕艺术殿堂”美誉的龙川胡氏宗祠,早在1998年就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宗祠内极富盛名的隔扇门裙板木雕荷花图,寓意“和谐”、“和美”、“和顺”、“和鸣”,处处体现出以“和”为贵的传统儒家思想,是徽文化思想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和谐之源。始建于宋代的绩溪文庙是皖南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孔庙,占地面积1439平方米;明伦堂考棚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为国内目前留存为数不多的考棚之一;周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占地面积1156平方米,整体建筑保存完好,宗祠内陈列有大量的徽派石雕、木雕、砖雕文物精品,现已整修为绩溪县三雕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徽文化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出自绩溪,胡开文墨庄所制“地球墨”,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由绩溪民间乡土菜肴演变形成的徽菜,跻身于中华八大菜系;原生态的徽剧徽调和极具乡土文化气息的“赛琼碗”、秋千台阁等徽风民俗,历史悠久,自然淳和,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徽菜之乡、中国厨师之乡,目前正在申报“中国徽墨之乡”,同时被国家文化部纳入“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范围。
正因为徽文化的长期熏陶,绩溪自古就有“邑小士多、代有闻人”的美誉,涌现出一批在社会历史进程中颇具影响力的著名人物,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纵横驰骋,各领风骚,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如明朝抗倭名臣、兵部尚书胡宗宪,清朝一代巨贾、红顶商人胡雪岩,徽墨制作大师胡天注,著名茶商胡炳衡;近代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胡适,中国第一位女农学家曹诚英;现代有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两院院士洪德元、章基嘉、鞠躬、方荣祥等。
三、科学发展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征途已经走过了30多年。30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届县委、政府领导班子齐心协力,始终坚持把“强工富县”作为县域经济强有力的支撑,走出了一条以骨干工业和主导产业为依托,以工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城镇化,打造链式经济结构,辐射带动县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路子。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生产力水平跨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整个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
(一)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发展实现重大跨越。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经济总量接近翻了六番。到2008年,绩溪生产总值实现24.41亿元,是1978年的58.1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递增9.0%。2009年绩溪生产总值达27.51亿元,比上年增长14.2%。
图为绩溪县1978年至2009年生产总值
图为绩溪县1978年与2009年三次产业比重构成
财政收入接近翻了五番。1978年全县财政收入仅902万元,2008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27706万元,是1978年的30.7倍,年均递增12.1%。2009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38029万元,比上年增长37.3%。
图为1978年至2009年财政收入
经济发展的人均水平大幅提高。1978年全县人均GDP仅为252元,历时10年于1988年跨过千元大关,达到1057元;2006年跨越万元大关,达到10093元;2008年人均GDP达到13743元,是1978年的54.5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递增8.8%。2009年人均GDP达到15500元,比上年增长14.3%。2008年人均财政收入达到1560元,比1978年增长27.9倍,年均递增11.9%。2009年人均财政收入为2143元,比上年增长37.4%。(人均指标按总人口计算)
(二)工业经济增势强劲
随着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县工业经济规模迅速壮大,实力不断增强,形成了特钢铜材、机械链条、医药化工、丝绸轻工四大主导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8家;实现工业增加值6.05亿元;上缴税收16529万元,比2007年净增加2255万元。其中上交税收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3家,超过500万元企业6家,全县工业企业税收过百万元企业达到2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8.6亿元,比1978年的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100倍以上。2009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0家;实现工业增加值7.68亿元,比上年增长31.2%;上缴税收19640万元,增长24.5%。大力实施质量兴县战略,着力打造工业核心品牌,白厂丝、工业链条、徽墨等十余种产品获国家、部、省优质产品称号。
图为1978年至2009年全部工业增加值
(三)农村面貌发生巨变
近年来,绩溪县突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这条主线,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蚕桑、畜牧业、经果林、徽菜原材料、中药材等五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2008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0.27亿元,比1978年增长41.5倍,年均递增5.4%;2009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0.93亿元,比上年增长8.2%(按可比价计算)。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2008年粮食总产量5.70万吨,比1978年增长26.7%,年均递增0.8%;蚕茧产量1535吨,比1978年增长3.1倍,年均递增4.8%;肉类总产量9746吨,比1978年增长2.9倍,年均递增4.7%;2009年粮食总产量、肉类总产量分别为60435吨、11139吨,比上年分别增长6.1%、14.3%。同时,全县名优茶叶、山核桃、竹笋干、高山蔬菜、中药材等农特产品产量和质量均大幅提高,2009年,全县名优茶比例达61%,新增山核桃面积10075亩。
以龙川村等新农村建设为示范,着力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全面加强,群众行路难、就医难、饮水难和上学难的问题得到显著改善。2009年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了全部乡镇,参合人数达到133364人,参合率达到95.1%;实现了村村通电、通电话、通公路。目前全县农村社会稳定,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四)特色旅游方兴未艾
近年来,绩溪县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加以培育,旅游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并跻身安徽省首批14个“旅游经济强县”行列,旅游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显现。目前全县对外开放的景区有13处,全县已有3个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全县客房床位数近5000张,拥有五星级“农家乐”2家、三星级旅游饭店2家、二星级旅游饭店1家、四星级旅游餐馆1家,形成了以星级酒店为骨干、其他酒店为补充的旅游餐饮、住宿接待体系,并有1家五星级饭店、4家四星级宾馆开工兴建,其中2个四星级宾馆主体工程完工,1个四星级宾馆建成并运营。2003年,我县旅游接待1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40万元;2008年,实现旅游接待7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95亿元,全年接待游客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分别超过2003年的6倍和21倍;其中旅游综合收入占全县GDP的12%以上。2009年,全县旅游接待量首次突破百万,达到12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1%和30%。旅游业已成为县域经济重要增长级。
(五)内需拉动作用明显
固定资产投资在优化结构中保持了一定的规模和较快增速,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1978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全部为国有投资,2008年个体私营投资比重达到76.3%。投资规模由1978年的85万元发展到2008年的356025万元,年均增长32.0%。2009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8100万元,比上年增长59.6%;投资规模逐步扩大,投资增速显著加快。特别是近年来,我们积极抢抓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的大好机遇,坚持把谋划争取重大项目作为抢抓绩溪历史机遇的首要任务,以超常规的思路、超常规的手段、超常规的力度扎实推进项目,三条高铁、三条高速、三大经济发展项目等一批支持绩溪未来发展的重大项目框架形成、态势喜人,极大地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三条高铁”:京福高铁开工建设,黄杭客专、皖赣铁路扩能改造和新双线通过国家发改委立项审批及铁道部鉴定中心可研评审。“三条高速”:绩黄高速路基工程完成90%,绩宁高速开工建设,绩溪至黄山风景区快速通道方案论证工作积极开展。“三大经济发展项目”:石煤综合利用项目完成初可编制,通过省发改委组织的中咨公司专家评审,并经省发改委上报国家能源局;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国网新源安徽绩溪抽水蓄能有限公司筹建处成立;安徽云顶年产3万辆低速汽车、专用汽车项目顺利签约。绩溪迎来了大建设、大发展的崭新时代。
图为绩溪县1978年至2009年固定资产
30多年来,在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民生等一系列政策的有效带动下,城乡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商品销售热点面扩量增。改革开放之初,消费热点还是以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三大件为主,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住房、汽车、通讯、旅游为新的消费热点的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明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1965万元上升到2008年的91682万元,年均增长13.7%。2009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051万元,比上年增长19.0%;
图为绩溪县1978年至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六)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快提高。2008年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6614元,是1978年的50倍,年均增长13.9%,2009年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8422元,比上年增长6.8%;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8元,2008年达到4531元,比1978年增长57.1倍,年均增长14.5%,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22.6元,比上年增长10.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008年末达到184841万元,比1978年增长485倍,年均递增22.9%。200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14167万元,比上年增长15.9%。
图为绩溪县1978年至2009年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
图为绩溪县1978年至2009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七)交通邮电面貌焕然一新
公路运输能力显著增强。2009年末,全县公路里程达到253公里,民用汽车10730辆,行政村通公路达到100%。2009年全县交通完成旅客周转量7549万人公里,完成货物周转量8446万吨公里。
邮政、电信事业快速发展。2009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110万元。年末市内电话用户54592户,其中城镇住宅电话用户10619户,农村住宅电话用户30169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1779户,国际互联网用户4282户。
四、构建和谐
在推进绩溪跨越式发展历史进程中,我县始终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使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帮助下岗职工走上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道路。五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按时足额发放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多方筹集资金,对困难群众实施有效救助,全面启动城市和农村低保工作,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33%。2009年投入1.03亿元,组织实施了28项民生工程,全县共有13287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9952人参加失业保险,18584人参加医疗保险。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2009年,全县继续实施素质教育工程,积极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同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教育结构明显改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学校42所(不含教学点);在校学生1665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升学率达100%。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2009年末,全县拥有文化站(馆)12个,公共图书馆藏书54千册;拥有广播电视台1座,调频发射台1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6座,卫星收转站25座,全县年末拥有有线电视用户5.4万户,其中:数字用户350户;广播综合覆盖人口率95%,电视综合覆盖人口率97%。
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截止2009年底,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7个,医院、卫生院共有床位375张,全县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66人,执业医师、助理医师274人,注册护士131人。城镇职工公费医疗保险改革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
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2009年,全县共举办各类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10次。2009年,我县近百名运动员参加安徽省田径锦标赛和安徽省青少年航模比赛,获得20枚金牌、27枚银牌、27枚铜牌的佳绩。绩溪中学航模代表队荣获全省团体第一名。2007年,我县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民健身先进县”荣誉称号,并成为<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6 FONT-FAMILY: 仿宋_GB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接力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特别是近几年来,是绩溪县域经济实力提升最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最为迅猛、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2008年,我县在全省县域经济分类考核中,位列三类县第一位,荣获“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荣誉称号。目前,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各个领域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显著成就,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回眸过去,我们豪情万丈;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全县18万人民决心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大建设为主题,重大项目、城市建设、社会事业三轮驱动,率先推进科学发展,率先建设生态文明,率先推进结构调整,上下一心,勇往直前,发奋图强,为建设“富民强县、青山绿水、徽风古韵、安居乐业”的新绩溪而努力奋斗!
【浏览次数:71135 次】 【字体:
】 【】 【】
--- 其他相关信息 ---
     ◎
<font color=#15-05-28 08:46:52)
     ◎
<font color=#15-05-28 08:45:42)
     ◎
<font color=#15-05-26 10:16:12)
     ◎
<font color=#15-05-22 16:19:49)
     ◎
<font color=#15-05-11 09:29:02)
     ◎
<font color=#15-05-06 14:49:22)
     ◎
<font color=#15-05-04 15:45:02)
     ◎
<font color=#15-05-04 08:51:4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绩溪政府网
技术支持:安徽商网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
电话: E-mail:
网站使用帮助撒拉之乡的和谐之美&|&发布日期:&|&nbsp浏览()人次&|&&|&&]  “清清黄河水,脉脉孟达池”造就了撒拉之乡恒古的美丽,走在宽阔亮丽的积石大街上,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木,沁人心脾的花草,路旁行人扶老携幼的情景,使你顿感神情气爽,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撒拉之乡美了,撒拉之乡靓了&&这样一个人居环境与撒拉之乡各族群众多年来的努力分不开,与各民族群众的团结互助,和谐相处,奋发图强分不开。
&&& 和谐之美,美在民族团结
&&& 素有“小江南”美誉的循化是一个以撒拉族为主,藏、回、汉等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多年来,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用勤劳和智慧开发、建设循化,共创美好家园,撒拉之乡处处绽放着美丽多姿的民族团结之花,就拿积石镇西街村来说,多年来,这个村”撒、藏、回、汉”四个民族亲如一家的故事在群众中传为美谈,回族老人苏努古患胆结石,需手术治疗,村干部和群众得知这一消息,立即捐款1000余元,老人得到了治疗;汉族村民王孝的妻子病危,在西宁住院,大家捐款500多元,面粉150斤,村党支部还派代表到西宁看望;藏族村民朱成正的妻子病故后,回族、撒拉族群众捐助1000元,帮他料理了后事。在循化,这样的故事很多很多&&西街村各民族团结如一家的故事仅仅是一个缩影。
&&& 在撒拉之乡2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少数民族的群众和睦生活在一起,从没有出现过因为民族生活习惯而引起的纠纷。在撒拉族自治县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讲民族团结,首要的问题就是尊重撒拉族的生活习惯,在这里,少数民族群众一律使用清真食品,一位外地的汉族干部起初不习惯吃牛羊肉,一吃就吐,但为了在这里更好地工作,坚持吃清真伙食,直到完全适用,在西街工作的汉族干部,都自觉地顺从了撒拉族的生活习惯,拿他们的话来说,我们现在是少数民族了&&和撒拉族相处,对待宗教礼仪上也是如此。一位民政干部到撒拉族老人家中走访,正巧遇上老人在做礼拜,他就不声不响地在寒风中站了半个小时。当老人走出家门时发现屋檐下,还站着一个人,老人握着这位干部冰凉的手,感动地说,孩子,真让你受委屈了!早知道你要来,说什么也不能让你在这冻着了!
&&& 民政干部受冻了,可温暖了撒、汉两族群众的心。也正是这份真诚的理解和尊重,奠定了各民族团结、互助友爱的坚实基础。
&&& 和谐之美,美在社会安定
&&& 多年来,撒拉之乡不但没有发生民族生活习惯问题引起过纠纷,而且,一直保持着安定的社会局面。工作、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撒拉族自治县的团结和睦的局面,人们有一个共识:没有和谐稳定的环境,就不可能有民族地区的大变化、大发展。
&&& 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是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公仆。居民的下水道堵了,卷起袖子就掏;屋子漏了,和房管人员一起修&&在今年的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中,当县医院党支部了解到积石镇西沟上庄村特困户韩克力草麦身患严重的糖尿病却无力就医时,立即派医疗队前去为病人免费检查,清疮换药,全院职工为患者捐款1000余元,缓解了病人的就医难的问题。同时,医疗队到偏远山区,免费为贫困户做B超,发放价值近万元的药品;投资198.37万元实施了白庄镇下拉边村、尕楞乡修日村和清水乡田盖村人饮工程,解决了403户、2409人、8854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完成14个村人的整村推进项目和道帏乡起台堡村、街子镇马家村和三立方村及岗察乡岗察村668户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帮助脱贫7000人。围绕“住有所居”目标,实施百姓“安居工程”, 2011年建设的1344套共9.35万平方米廉租房现已全部竣工验收,等待分配入驻;1100套共44000平方米公租房竣工待验收。2012年建设的300套共22527.8平方米廉租房现已全部竣工,进入外装饰装修阶段,1800套共72000平方米公租房竣工待验收。2013年建设的200套3995平方米棚户区改造房进入外装饰装修阶段。以此同时,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市文化产业政策,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先后建成了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集“两委”、文化室、卫生室为一体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56处,配备了图书、书架、电视机、DVD、棋牌等文娱用品,为全县17个业余剧团、演出团体、社火表演队配发了演出服装、乐器、音响、灯光等设备,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了文化活动平台。
&&& 美丽的循化依靠人和制度保证安定的社会局面。这里活跃着一支社区党组织的千余人的民族团结骨干队伍,他们始终把民族宗教工作置于全局工作重中之重,密切联系宗教界人士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抓好对宗教人员的培训,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常常利用墙报、村务公开栏、穆斯林群众的“主麻日”等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主动与宗教界人士结“对子”,倾听他们的意见及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
&&& 和谐之美,美在统筹发展
&&& 过去的循化,除了狭窄的街道,就是破旧的成片平房,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一出门总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如今的循化,与共和国一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做为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曾被省政府确定为风景园林城市。凭借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强劲。尤其是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使县城的道路、供水、绿化、城建正在发生着巨变。宽阔的街道、名贵的花木、葱茏的草坪、浓郁民族特色的建筑、整洁的广场、休闲的人群&&使撒拉之乡在和谐的景致中散发着诱人的美丽。
&&& 走在积石大街上,银杏、栾树、柿子树等树木郁郁葱葱,榆叶梅、丁香、红刺梅芳香四溢,沁人心脾;自2001年循化县被省政府确定为“风景园林城市”后,循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使全县城镇建设取得到了较大发展,县城区域面积从2001年的1.2平方公里扩大到3.8平方公里。仅“十一五”期间,完成城镇基础设施投入5.36亿元;城市道路延伸到16.3公里;绿地面积达到了87.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3%;城镇化水平提高到25.14%。城镇功能日臻完善,市容市貌有了较大的改观。
&&& 如今撒拉族各族群众为全面加快奔小康的进程,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撒拉族独特的民俗民风民情吸引各地游客,县委、县政府通过举办国际黄河极限挑战赛、环湖赛及全省农牧民篮球运动会等活动扩大知名度,提升县城品位,强力打造以孟达天池为主的生态休闲游、以骆驼泉和班禅故居为主的民俗宗教文化游和水上漂流为主的黄河风情游三大品牌,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奋斗,“撒拉族绿色家园”、“高原西双版纳”、“黄河上游流动的风情走廊”的特色品牌逐步打响,进一步提升了“撒拉族绿色家园”的市场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2013年,全县接待游客140万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收入5.34亿元,同比增长30%。今年1至7月份,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4.36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22.77%,实现旅游业直接和间接收入5.3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68%,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创历史新高,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旅游业的协调、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 曾经是中国第一代女大学生邓春兰故乡的撒拉之乡,如今已成为一片培育人才的沃土,近年来,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已发展到107所,在校生达2557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少数民族初等教育完成率达99、7%,撒拉族女生韩维兰、马新花等已成为撒拉族历史上首批女研究生,许许多多的学子从循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 千百年来流淌的黄河正在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勤老勇敢的撒拉之乡各族群众用执着和智慧在黄河岸边描绘着一卷卷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画卷,迎接着更加美好的明天。(编辑:孙燕)[字号:
]前一则: 后一则:第三方登录:跪求有文学之人帮忙写个小片段(小作文一样的)急急急急!!!_百度知道
跪求有文学之人帮忙写个小片段(小作文一样的)急急急急!!!
兴奋,有趣必须有(难以自主,精彩地时间到
20,呵呵大笑,一知半解)150字左右的文章幽默
我有更好的答案
回答。在我无奈之际,很兴奋的答题框里写了?不回答,说?让我难以自主: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来证明自己还活着,旁边A君看到我的囧样呵呵大笑起来。过了一会儿:“你活着就是为了解释他们为什么活着!”于是我来了灵感,我看到了追加的问题:一知半解今天打开百度任务看到又是“人为活着的意义”之类的问题,我觉得无语
我现在就是“一知半解”考试卷上的问题,这样不好吧。
在学校捡到10元钱,看四下无人就把钱揣兜里了,但是总觉的不安心,这钱要不要交给老师让我难以自主。终于放学了,我鼓起勇气找到老师把钱交给他。老师看到我的表现呵呵大笑地对我说:做的好,不义之财不可贪。我很兴奋地从办公室里出来,心想虽然老师的话我一知半解,但肯定是表扬我的,这下心里可轻松了。
老舍笔下景物描写范例:
  四月中的细雨.忽晴忽落,把空气洗得怪清凉的。嫩树叶儿依然很小,可是处处有些绿意。含羞的春阳只轻轻的,从薄云里探出一些柔和的光线,地上的人影,树影都显得很微淡的。野桃花开得最早,淡淡的粉色在风雨里摆动,好像媚弱的小村女,打扮得简单而秀美。——《二马》
王统照笔下景物描写范例:
  天气是醉人的温暖,恰好是樱花落尽的时季。细沙的行人道上满是狼藉的粉色花片,有些便沾挂在平铺的碧草上。几树梨花还点缀着嫩白的残瓣。北面与西面小山上全罩着淡蓝色的衣校,小燕子来回在林中穿跳。在这里正是一年好景的残春,到处有媚丽的光景使人流连。——《山雨》
郑振铎笔下景物描写范例:
  沿路的景物真不坏,江南的仲夏,原是一副天上乐园的景色。一路上没有一...
其他类似问题
作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为您推荐: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跪求一个网站你懂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