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缸永康产16.5速马力机油有假货吗维修 怎么机油底壳上有水

查看: 861|回复: 0
新手上路, 积分 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自己从某宝掏了一套餐(安索xlz0w-20,5瓶+kn机滤)今天换了只用了4瓶,先试试过段时间再报告效果!
如何选择机油这个问题看似非常简单,但是还是有很多的朋友不断的问我这个问题,我想今天在此彻底的讲清楚“到底应该如何选择机油”这件事情,也算图个一劳永逸了。
首先,我先请大家理解一句话:高性能机油不是必需品。机油的选择,严格意义上来讲,并没有对错的分别,只有性能上的差异。即便有人说你用错机油了,你也大可不必慌张。当然,如果你用柴油发动机的机油,或者摩托车的机油加入汽油发动机,当然是不可以的。我这里所讲的“用错了机油”,指的是不同指标的汽油发动机机油。原则上来讲,无论你加入的机油是何种粘度级别,何种基础原料调配,都不会对发动机本身产生立即的伤害。通俗的讲,只要你不是在南北极生活,各类品牌的各个级别的机油,其实你都能用。
机油制造商们在设计机油配方的思路上,偏向于各种性能指标的思路都有过尝试,并且推出了品类繁多的机油产品线。如何选择合适你的机油(而不是“如何正确选择机油”),这需要首先明确你的需求。
首先,我推荐大家都尽量使用全合成机油。我从不推荐任何人去使用矿物质机油,尽管我已经说过你选择任何机油都不为错,但是使用矿物质机油持续一段时间后的保养烦恼比较多,也并不见得能省钱,尽管矿物质机油的价格非常便宜。综合来讲,全合成机油甚至可能比矿物质机油更加节省保养发动机的费用。如果矿物质机油并不能达到省钱的目的,我个人认为他真的不值得应用,但是现实中,很多人还是因为这种机油自身的售价低廉而选用。
矿物质机油的老化周期非常短(旧机油相对新机油的各项性能衰减快),许多汽车厂商在保养手册中建议5000公里的换油周期,其实就是因为4S店标配的机油就是矿物质机油。而标配全合成机油的汽车厂商,往往建议换油周期超过1万公里,比如BMW,BENZ等。4S店往往将此解释为国内外油品和道路环境的差异,我认为这种差异确实存在,但是他并不能用来解释5000公里与10000公里换油周期的差异。实际上无论是5000公里或者10000公里的换油周期,都大大小于欧美国家的1万-2万英里建议换油周期(1英里大约是1.6公里)。任何整车制造商或者机油制造商,对于换油周期均无明确的硬性规定,仅仅是推荐一个相对常见的换油周期。
而国内的4S店采取这种信息不对称欺骗消费者提前保养,已经成为业内人人皆知的潜规则。回到矿物质机油的话题,除开矿物质机油老化速度快之外,矿物质机油氧化后形成的油泥较多,对机油滤清器的压力也更大,所以长期使用矿物质机油的发动机内部油泥是较多的,润滑性能较差,机油散热效果不好,均会导致发动机磨损快,从实践的经验来看,大部分连续5年使用矿物质机油的发动机的输出马力,大约只有新发动机的八成左右。而连续使用全合成机油的发动机的马力输出表现,与新发动机的区别不太明显。由于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下降是个缓慢渐变的过程,不是特别细心的车主不会注意到马力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动机保养的费用会大幅增加。磨损带来缸压下降,除了导致马力不足之外,还有噪音及震动加大,加剧了将发动机固定于副车架的缓冲胶老化,机油散热效率的降低带来的冷却水循环系统的负载长期较大,主电子扇磨损加快,汽缸垫容易老化等等一系列问题,较多的积碳还会导致爆震传感器经常通知电脑强制点火提前,导致油耗增加输出马力减少,火花塞寿命降低一系列麻烦。由于不同换油里程对应配合的机油滤清器性能要求也不同,短换油周期配合采用的低性能的滤清器(一般批发价格10元-15元,零售可能价格在30-50元之间)也不能完全滤掉机油中的油泥。虽然发动机长期出于这种工况,但是身处驾驶舱的驾驶者却浑然不知。直到水温表偏高,发动机怠速抖动,加速无力等故障明显时才去维修,这时才会体会到七分养,三分修的道理所在。
说到半合成机油,其实它的基础油只是矿物质机油加入一些提升抗衰性能或者抗磨性能的合成剂,价格比矿物质机油贵了许多,本质上还是属于矿物质机油的范畴,但是他们打出加了磁性配方“未启动,先保护”的口号,似乎全合成机油也没这个能力啊。
即便你听从我的建议放弃了矿物质机油和半合成机油,选用全合成机油也有很多种品类,那么应该如何选择呢?接下来就该谈谈大家都关系的机油级别和粘度了。全合成机油近几年已经从SL逐步发展到SM,如果你看到SM级别的机油,基本可以理解为最新科技的配方,无论是什么品牌或是什么系列,SM均代表了目前最高级别的民用发动机润滑油产品。至于粘度,有点小复杂,但是讲清楚也不太难。提升机油性能的思路是围绕着“在同样的环境下,高温更低粘度且润滑性能更强,散热更好,油膜更薄且抗磨性强,更难氧化,更难产生泡沫,更难与积碳一起形成油泥,低温流动性更强”这个主线条来发展的。无论是它的基础油是采用聚烯类(Poly-Alfa-Olefine)或双酯类或者多酯类(Easter)或者是PAO与Easter共同合成的,目的都是围绕着这个主线条来提升性能。所以在SM级别的前提下,更低粘度的产品更能代表机油的高性能。简单讲,5W的要比10W贵,0W的最贵,这个表达直白吧。但是选择适合你的机油,绝不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不同的配方有不同的性能优势。
对于新购置的最新款车型,尤其是自然吸气且排放超过欧V标准的汽油发动机,发动机内部各部件严丝合缝,碰巧你又是个介意发动机噪音的车主,推荐你选用SM级的全合成0W30,北方冬季甚至选用0W20是符合最佳性能思路的,发动机运行时的机油阻力最小,噪音最轻,抗磨性也出色。低温流动性好,热车迅速。如果你平时以郊区道路或者快速道路为主,换油周期在15000公里-20000公里以上完全可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必须配合使用高性能的长效机油滤清器(80元-200元不等),而不是普通机油滤清器。这类市场上主要表现较好的是法国莫特的300V和美国安索的SSO,配合KN或者安索的长效机滤,是较多专业车迷的常配。
如果你的车是涡轮增压或者机械增压的发动机,而且你又是一个操控达人,喜欢低档位高转速的压榨你的发动机输出每一匹马力,平时都穿着横滨的AdvanSport系列的半热熔跑胎,你不考虑发动机噪音,驾驶风格就是特不省油的类型,当然也不指望机油能帮你节省燃油了,所以机油流动阻力和低温流动性都见鬼去吧,抗衰性也不重要,良好的散热性能与极高温黏性能才是你所追求的,那么美国Redline15W50能让你的转速表长期停留在红线上,只不过6000公里内你就能听到发动机对机油性能衰减的抱怨声。顺便说一句,红线在发动机高转速的噪音相对其他产品表现已经是相当安静了,就如同AdvanSport的跑胎,绝对是地球上最安静的跑胎之一,你不能要求它拥有极高的排水性和湿地抓地力的同时,还和米其林博锐系列一样的安静,对于红线也一样。
如果以上两种情况都不能代表你的需求,追求性价比才是你所渴望的。如果你车的里程数不超过15万公里,我们通常建议大家选择美孚一号的5W30,而在夏天选择5W40。而超过15万公里之后,如果你经常在拥堵的市区行驶,还是5W40吧。夏天开空调的时候,拥堵一段时间后,压缩机、冷却水的水泵和电子扇都开始工作,发发动机负载进一步加大,半开节气门状态经常会出现轻微爆震,通俗的讲,就是缓踩油门不到一半,会听见发动机发出连续清脆的咯哒咯哒咯哒的声音,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经历,日产的VQ系列和本田VTEC两款发动机尤其此现象明显。这个时候,更换为10W50的美孚一号能大大缓解这种爆震情况,因为这种高稠黏度机油能增加缸压,同时改善散热。
很多人都问过我灰壳和美孚一号到底哪一个更好,我可不能告诉你哪一个不好。不过有部分人普遍的感受是灰壳的高转速噪音表现实在让人有些反感,而美孚一号表现更稳定,我想总体来讲他们两个性能都差不多,高露洁和佳洁士的牙膏,到底哪一个更好呢,也许有人会说某一种气味更加不让人反感。
说到换油的合理周期,我再次强调一个观点:没有任何一款车,也没有任何一种机油,非要使用者每5000公里或者1万公里去换一次机油。那么到底我该在什么时候去更换机油呢?如果你选择安索SSO系列,我建议你以15000公里作为中间值,如果你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市内游车河,那么可以缩短3000公里,在1万2的时候就可以换油了。如果你大部分都是郊区快速路,排量大于1.8L而综合油耗从来没有超过百公里10L,我认为你在1万8左右换油也是可以的。如果你所在的地区风沙较大或者城市建设导致的路面灰尘较多,洗车频度不到3天,那么你应该在1万公里就换掉机油。如果选择其他全合成机油,按照安索SSO的换油周期减去公里即可。如果整个换油周期都处在华南的夏天,可以适当再减去2000公里。
也就是说,假设你选择美孚一号的5W40,我个人认为大概在8000公里内换油的必要性是趋近于零的。不过,如果整个8000公里周期都是在南方的夏天,细心的车主应该能够从发动机的噪音上听出些许不同,不仅仅是车库内听到的怠速声较大,中途加油时遇到爆震声的概率加大也是一种性能衰减的征兆。这个时候换油也是可以的,表明你对保持发动机高性能表现比较在意。
通过抽出机油尺,大概体会一下机油老化程度也是可以的。但是颜色较深并不代表机油的老化程度,只能说明你的发动机内积碳偏多或者你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不好,当然,机油滤清器的性能也是一个方面。有时候有些人会告诉你,颜色深这说明了你的机油清洁能力很强,所以机油很脏,如果机油的清洁性能不好,那么机油就应该颜色和新机油接近。我实在搞不明白,什么机油的清洁能力差到了用了几千公里之后的颜色和新机油颜色差不多,呵呵。这种以讹传讹的笑话,实在不值得驳斥,但是就是有人会去超市抢购盐,我国地大人多,木有办法啊。
我建议你自己在更换机油的时候,保存一小瓶盖的新机油,用来和几千公里后的机油比较一下黏度的变化。大拇指和食指之间蘸取少量机油,来回摩擦体会一下,然后分开两个手指头,仔细体会新旧机油的不同感觉,如果差别不大,就不必换油,如果差别很大了,而且里程数也超过1万公里了,这个时候就是你需要换油的时候了。我不能准确的用文字来表达这种手指间的感觉,但是我推荐你用新旧对比的方式肯定能让你亲身感受到机油的变化。最后多提醒一句,如果你不打算超过1万公里更换机油的话,普通的机油滤清器即可应付,但是如果你打算在1万公里以上才更换机油,最好你还是使用高性能的长效机油滤清器。
更换机油的常见方式有两种,一种用吸油机将发动机曲轴箱内的旧机油抽出来;另一种就是直接从机油孔放出旧机油。有的人说吸油机才能将旧机油全部吸出,放不干净的;有的人说放出来更加干净。
我郑重的在此辟谣:这两种方法都绝对不能将发动机曲轴箱的旧机油完全排出。唯一的方法就是拆掉油底壳。无论吸油机还是放,或者吸了之后再从机油孔放干净,油底壳里面一般来讲都有剩余15%-20%左右的机油。
其实更换机油根本不必拆掉油底壳,放出全部的旧机油。如果你认为发动机曲轴箱内部很脏,可以在更换机油前,先向曲轴箱内加入一贯发动机清洁剂(俗称:机油精,一般大约10元左右,没听过的大品牌有卖150元的,呵呵,你开始有点懂了吧),怠速10分钟后再更换机油即可。以前很多“老师傅”向曲轴箱内加入柴油来清洗发动机内部,也能清洗得很干净。但是柴油也可能会腐蚀一些密封胶垫,如果你能买到10块钱的发动机清洁剂,还是放弃柴油的念头吧。
既然油底壳里面还有这么多机油,这里就说到了一个更换机油的机油量的问题。很多人一看说明书,机油量4.6L、4L、3.8L、6.2L等等,就按照这个量更换机油,说明书上这个机油量其实不是换油量。
一般来讲,4缸发动机的油底壳至少有0.6-0.8L机油,V6发动机的油底壳至少有1L左右的机油。V8发动机油底壳最少都有1.5L机油。某些无良的4S店经常用这种手段多收取更换机油的费用。
比如说别克凯越1.6L排量的通用发动机,明明3支(1支容量一夸脱约0.946L)就足够到机油尺中线,大部分4S店都销售一桶4L装或者4支小瓶装(1支0.946L)给消费者更换机油。再说日产天籁的VQ25DE,明明4支小瓶装(1支0.946L)足够到达机油尺中线,很多4S店都销售5支小瓶装(1支0.946L)给车主更换机油。
当然,到达机油尺刻度上限,也是不错的。可是,明明超过机油尺下限就能完全满足发动机正常工作,而且机油流动阻力小,发动机运行噪音低,节省油耗,而且可以少买一支机油。如果消费者对此信息透明。双方信息对称,有哪个消费者会掏钱多买一支机油加进去,还噪音更加大,油耗更加高?我在此只点名了两款发动机,部分4S店存在这种情况,其实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大家更换机油的时候,可以少加半小瓶(大概0.5L),看看机油尺的高度再决定是否需要将省下的半瓶全部倒入曲轴箱。
凯越1.6发动机
天籁VQ25DE发动机
当然,大众集团的EA113平台的1.8T和EA888平台的2.0TFSI涡轮增压发动机,这个是需要喂饱了机油再跑的。那玩意儿喝汽油还不够,还要喝机油。但是大众公司从未就此问题正面回应过任何一个消费者。他们从1993年就使用EA113平台,用这个平台开发了1.8T涡轮增压发动机,刚开始技术不太成熟似乎也能被理解,但到了EA888平台,这个喝机油的问题仍然没有有效解决。
一般来讲,磨损严重的旧发动机因为汽缸壁间隙过大而导致机油进入缸内燃烧掉,是机油撤退的主要路径。但是升功率这么高的发动机,显然不属于这种情况。我不知道具体什么原因导致大众的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机油损耗这么高,既然大众就是不告诉广大群众真相是怎样的,也怪不得我们这些大众胡乱猜测一下了:应该问题还是发动机设计上有缺陷。这种缺陷可能但不限于机油散热效率不足,导致机油温度过高,蒸发太快,曲轴箱内的机油蒸汽通过废气循环阀后混合发动机废气通过废气涡轮增压后重新进入发动机缸内燃烧掉。
哎,就算猜对了又能怎么样,后备箱肯定是要放瓶机油再出门的,我倒是建议大众公司在后备箱设计一个专门放置机油备瓶的专用槽位,免得机油在后备箱到处跑。
EA888发动机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对于喜欢红线15W50的家伙们,加到机油尺最上限的位置是必须的。但是对于那些关注油耗与发动机噪音,以及注重性价比的大众们,不低于机油尺最下限,机油量就是足够的。至于换机油那点活儿,路边摊和4S店没啥区别,有银子的就去4S店坐下喝杯咖啡,等着机油换好了车洗干净了通知你取车,节省银子的就自个儿淘宝回来找个路边摊给30块钱10分钟搞定,别忘了让他帮你用气枪吹一下空气格,不收钱的。
相关帖子:
斯巴鲁XV热门讨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写好了,发布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请遵守法律法规,禁止广告贴。
Powered by
Copyright &装载机铲车的保养与维修方法大全 - 君临★天下的主页
装载机铲车的保养与维修方法大全&
装载机铲车的保养与维修方法,新装载机铲车怎么保养,装载机铲车常见问题
1、装载机铲车柴油机刚起动时,为什么不能加大油门?
装载机铲车柴油机刚起动后,应低速运转3~5分钟,其目的是:
①&暖机:让机体各部分缓慢、均匀升温,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减少磨损,避免机械性拉伤;
②&确保润滑:柴油机刚起动时,润滑油粘度大,各部件润滑不良,暖机后使润滑油逐步到达各润滑部位,避免干摩擦,损坏配合表面;
③&柴油机刚起动后,机器温度低,柴油燃烧不完全。此时,若加大油门,增加供油量,多余的没燃烧柴油就会形成积炭,使柴油机排放加剧。此外,多余的柴油还可能沿气缸壁流入曲轴箱,影响气缸壁润滑,并会稀释油底壳的机油,降低润滑性能,减少柴油机的使用寿命。
对于装有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柴油机,更应注意暖车。如果起动后立即加大油门,涡轮的转速升高,而机油来不及到达各润滑部位表面,形不成良好润滑,很容易产生涡轮转轴卡死的现象,造成故障。
2、装载机铲车柴油机突然停机的原因有那些,应怎样处理?
当出现柴油机在工作时突然自行停机,不要立即再次起动柴油机,应仔细分析检查、柴油机突然停机的原因,进行修理后再起动运行。
装载机铲车柴油机突然停机的原因主要有:
㈠&供油系统故障导致突然停机。这种停机现象是由于柴油机供油油路中进入空气或供油中断引起的。柴油机突然停机前,转速忽高忽低,工作不温定。引起供油中断的原因有:
a.&柴油箱油量不足,应加足燃油;
b.&油路密封不严。出现这种故障时,可以用在停机后对燃油系统放气的方法来判断。如果通过用手油泵泵油,在放气螺钉处放出大量泡沫状油气泡,则为油中油气所致停机。应仔细检查低压油路的密封性。
C.&喷油泵凸轮轴折断或滚键,连接板断裂,应检修喷油泵。
㈡&曲轴抱死导致突然停机
停机后,观察水温有无异常,油底壳是否有水(机油被乳化)。若检查为正常,则应转动柴油机曲轴,如果感到转动吃力或不能转动,则可判断为烧轴瓦或烧轴瓦后抱死曲轴。出现烧轴瓦的故障后,应找出原因、清洗油道、磨削曲轴、更换轴瓦及少数的零部件(连杆等)后,才能装配试机。
㈢&拉缸造成的突然停机
3、装载机铲车柴油机早期磨损的原因主要有那些?
柴油机早期磨损是指柴油机在较短的使用时间内,由于主要运动副(如活塞环、曲轴、轴瓦、气缸套等)的磨损,使柴油机功率大幅度下降,油耗上升,以致使柴油机不能继续有效工作的现象。柴油机早期磨损主要有以下原因:
①&新机不经过磨合就大负荷运行;
②&空气滤清器失效;
③&使用保养不当,机油质量差;
④&燃烧不良,使气缸积炭过多。
4、装载机铲车气缸套拉伤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
气缸套拉伤的主要表现为:气缸内活塞出现敲击声;柴油机动力下降;机油燃烧,排烟呈蓝色或白色;机油变稀,压力下降等。
㈠产生拉缸故障的原因有:
①冷却系统出现故障,机器出现过热,活塞受热后膨胀过大;
②机油油量不足、变质或含有杂质,引起润滑不良;
③活塞与气缸壁间隙过小(多见于新机或刚大修过的柴油机)
④活塞环折断或卡死;
⑤活塞销卡簧失效,使活塞销发生窜动。
5、减少装载机铲车气缸套磨损的措施有那些?
&&减少气缸套磨损,除设计、制造上采取抗腐蚀、耐磨损的措施外,在使用与维修工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正确起动与起步
&&冷车起动后,应在小油门状态下暖车3~5分钟才能起步行车,起初运行时,应小负荷工作一段时间,待温度升高后再大负荷作业。
⑵&保持发动机的正常温度
&&&柴油机温度过低,不能保持良好的润滑,会增大气缸壁的摩擦;温度过高,则会使气缸强度降低而加剧磨损,甚至可能使活塞过度膨胀而造成&°拉缸&±事故,柴油机正常的工作温度为80℃~90℃。超过95℃时,应减小负荷或停机冷却。
⑶&保持良好的润滑
&&&经常检查和保持机油品质良好,油位适中,定期更换并按季节选用粘度适当的机油,确保润滑良好。
⑷&加强&°三滤&±(空滤器、机油滤清器和柴油滤清器)的保养工作
&&&这是防止机械杂质进入气缸、减轻缸壁磨损、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的主要措施,这对经常处于含尘量高的装载机用柴油机尤为重要。
⑸&&提高保养维修、质量
&&&严格按照柴油机使用维护说明书中规定的技术标准进行保养、维修作业。调整、控制各配合间隙(开口间隙),防止因维修、保养不当而加速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磨损。
6、装载机铲车柴油机经常冲气缸垫的原因有那些?
气缸垫被气缸内的高温气体烧损称为&°冲缸垫&±,又称&°烧缸垫&±。柴油机冲缸垫后一般会出现水箱&°翻泡&±、油底壳进水、机油乳化、排气管排水(冒白烟)等异常现象。造成冲缸垫的原因主要有
⑴&气缸盖变形
由于气缸盖长期受高温、高压气体的交替作用而产生热变形;拆装不当(未按顺序拆装)也会产生变形。气缸盖发生变形后,使翘起的部位压不紧气缸垫而造成高温气体泄露,使缸垫烧损。
⑵&气缸套凸台高度不一,引起个别气缸密封不严。
为了使气缸套、气缸垫压紧在气缸体上并保持良好的密封性,一般要求气缸套端面凸台平面高出气缸体一定尺寸(一般为0.05~0.12mm),同一台柴油机(或同一缸盖下的两个气缸)气缸套凸出量相差也有规定(一般为0.05mm)。若超出规定值,则有可能造成密封压力不够,使高压高温气体窜出而冲坏缸垫。
⑶&气缸盖螺栓松动或扭紧力矩不够
柴油机出厂时,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维护说明书中对气缸盖紧固螺栓的扭矩有明确要求,维护保养时应严格按规定的时间、方法紧固气缸盖。
⑷&气缸垫装配方法不正确或气缸垫质量差。
⑸&机器工作不良,过热引起冲缸垫。
7、装载机铲车柴油机油底壳机油油面升高的原因有那些?怎样排除?
&&&柴油机油底壳机油油面升高是油底壳内进入柴油或水引起的。有些不装曲轴后骨架油封的柴油机油面升高,还可能是因为油底壳内进入液力传动油。
机油中进入柴油,会使机油粘度降低,机油变质,致使各相对运动表面形不成油膜而使磨损加剧;机油中进水,则会使机油乳化,失去润滑作用。因此一旦发现油底壳机油面上升,应停机检查、排除故障、更换机油后再运行。造成油底壳机油油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有:
㈠&柴油机某缸(或几缸)不工作或工作不良
&&由于喷油器针阀卡死在开启状态或喷油压力低,引起雾
化不良,使喷入气缸的柴油不能完全形成混合气而燃烧,而从活塞环、气缸套及活塞侧面流入油底壳,使油底壳油面升高。这种情况下,可用&°断缸法&±查找哪个或那些气缸不工作或工作不良,找出故障并加以排除。必要时可效验喷油器。
㈡&油底壳进水使油面升高
&&油底壳进水后,机油会发生乳化现象。油底壳进水的主要原因有:
①&气缸垫烧损,漏水。此时检查水箱,会发现水箱内出现&°翻泡&±&°开锅&±现象,应检查、更换气缸垫;
②&气缸套裂纹,使冷却水渗入气缸内,流入油底壳,应更换气缸套。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出现水箱&°翻泡&±&°开锅&±现象。特别在冬季,由于&°激冷&±,使气缸开裂的现象较为常见;
③气缸套阻水圈失效,漏水,应更换阻水圈。在这种情况下漏水,水箱无&°翻泡:现象。
㈢&有些柴油机,由于曲轴后油封损坏(或不是骨架油封),如果变矩器漏油严重,则会出现液力传动油漏入油底壳,使机油油面升高。此时,机油中没有柴油味,也不乳化,应检修变矩器。
8.装载机铲车柴油机水箱中为什么会有油?
检查柴油机散热器(水箱)水位时,如果发现水箱内原因,排除故障后再起动柴油机,有两种情况可使水箱中有油:
㈠&柴油机机油冷却器(水冷却器)冻裂、水冷器芯子开裂以及密封垫(圈)损坏,使机油漏入冷却系统,导致水箱中进机油,应打开机油冷却器检查。如果出现机油冷却器冻裂的故障,一般还伴有机油压力低的现象发生。
㈡&液力传动油水冷却器密封不良或冻裂,导致水箱内有油,应拆检液力传动油水冷却器。
为了防止水冷却器冻裂现象发生,在寒冷的季节里使用柴油机,一定不要忘记将柴油机机油冷却器以及液力传动油水冷却器里的水放净。
9、装载机铲车延长柴油机机油使用期的方法有那些?
㈠&按时保养机油滤清器;
㈡&防止燃油进入柴油机油底壳;
㈢&保持柴油机油底壳及气门罩盖相对封闭,防止杂物侵入机油;
㈣&按要求选用合适牌号的机油;
㈤&按规定定期更换机油,更换机油时,应在停机后趁热将机油放尽,并彻底清洗油底壳,防止残存的废机油与新机油混合,对新机油起腐蚀作用。
㈥&保持柴油机正常的工作温度,柴油机的正常工作温度为80℃~90℃,温度过高会使机油变稀,加速机油的氧化变质,降低机油的润滑作用。温度过低,则会使柴油得不到充分燃烧,一部分油气就会冷凝成液态顺着气缸壁流入油底壳,稀释机油。
10、装载机铲车柴油机游车的原因有那些?
&&&柴油机运转时,转速在较大范围内时高时低周期性的变化,称为&°游车&±。&°游车&±现象多种多样,有时是油门踏板在某一位置发生游车,有时是怠速时游车,有时则在某一负荷下游车。游车的实质是柴油机正常的调速功能被破坏,通常是喷油泵部件(如齿条)或调速器内运动零件阻力过大,使调速器的灵敏度下降引起游车;喷油泵或调速器内部零件配合间隙过大,使供油量的改变滞后于转速变化过多也可能造成游车;游车现象也可能因为油路故障引起,主要有:
㈠&低压油路阻塞,供油不畅,破坏了供油的连续性;
㈡&供油油路进气;
㈢&喷油器雾化不良或卡死,使得各缸工作不均匀,游车。
&&&检查游车故障的原因时,应首先检查油路故障,如果油路无故障,再去检修喷油泵调速器、效验喷油泵。
&&&应当说明:怠速时游车,除上述原因外,还有以下因素有关:
a.&喷油器低速工作不良,主要因为喷油器磨损或制造质量差等原因导致低速时不雾化或滴油,而在中高速时工作正常。
b.&喷油泵怠速供油不足,将怠速油量调高后,游车消失;
c.&怠速限位螺钉调整不当,造成怠速游车,应调整怠速限位螺钉。
11、装载机铲车柴油机“开锅”原因有那些?怎样排除和预防?
&&“开锅”是指柴油机温度过高,冷却液在水箱内沸腾、冒蒸汽的现象。柴油机“开锅”的原因和预防、排除方法主要有:
㈠.&散热器散热管(芯子)内壁结垢过厚,影响散热。使用中应注意加注洁净的冷却水;并定期清除水箱中的水垢;
㈡.&散热器或冷却系漏水,造成冷却液不足。检查漏水的原因,排除故障后加足冷却水;
㈢.&气缸垫或气缸套损坏,气缸内的高压气体进入水冷却系,导致水箱“翻泡”“开锅”(此种情况下,多&
伴有柴油机机油乳化现象)。应检修气缸垫或气缸套是否损坏,必要时进行更换;
㈣.&水泵损坏,冷却水不循环或循环强度不足。应检查水泵损坏的原因,必要时更换新水泵;
㈤.&机器长时间高负荷工作,风扇皮带过松、风速不强,也会出现因过热而开锅的现象。应合理安排装载机的作业负荷,防止机器出现过热现象。
㈥.&节温器损坏,导致大循环打不开,引起机器过热,应更换节温器。
应当注意,在高寒地区工作的装载机也会出现开锅现象,主要原因为散热器内冻结,冷却液无法进行大循环。因此,在高寒地区使用装载机,应注意在散热器前端加保温装置。
12、装载机铲车柴油机排气冒黑烟的原因有那些?怎样排除?
柴油机在有负荷工作时,排气烟色一般为淡灰色。柴油机在超载、突然加速、爬坡或大负荷工作时,排气冒黑烟是正常的。但是在空负荷或小负荷状态下冒黑烟或大负荷时冒黑烟过重,则属不正常现象,其原因及排除方法如下:
㈠空气滤清器堵塞,引起气缸充气不足,应清理或更换空气滤清器滤芯;
㈡增压器有故障,引起供气压力不足,使柴油机燃烧不完全,应检修增压器;
㈢喷油器雾化不良或有滴油现象,应检修效验喷油器,必要时更换喷油头(针阀偶件);
㈣供油时间调整不当,有以下两种:
a.&排气管冒黑烟,同时气缸内伴有清脆的敲击声,工作粗暴。出现这种现象一般是供油时间过早引起的。供油时间过早,通常还会引起起动困难。
b.&排气管冒黑烟,同时消声器内有火焰,声音沉闷。出现这种现象则为供油时间过晚所致。供油时间过晚,常引起柴油机过热,排温升高,甚至可能烧坏机件。
另外,带有供油角度自动提前器的柴油机在高速时冒黑烟,也可能是因为供油角度自动提前器损坏所致,应拆检供油角度自动提前器。供油时间不当,则可按前述方法检查、调整。
㈤&各缸供油不均
排气管冒黑烟,同时机器振动严重,为个别气缸供油太多,可用“断缸法”予以检查排除;
㈥&柴油质量差
柴油质量差,引起雾化不良,以致不能完全燃烧,应清洗油箱,更换柴油。
13、装载机铲车排气管冒白烟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柴油中有水或气缸套内有水,水化为蒸汽从排气管中排出,即冒白烟。柴油机冒白烟的主要原因及排除方法有:
㈠&柴油中混有水,应检查柴油中是否混有水;
㈡&供油提前角调整不当
当供油提前角过小、柴油机温度不高时,一部分燃油来不及燃烧就随废气排出,排除的油雾就形成白色气体。当热机大负荷时,燃烧室及排气管温度升高,在燃烧室内不能完全燃烧的柴油在排气管中继续分解,将形成黑烟排出。应检查供油时间是否合适。
㈢&喷油器雾化不良
若喷油器密封不好,雾化不良甚至有滴油现象,进入气缸的油来不及混合燃烧,就会排白烟。若喷油器滴油严重或多个喷油器滴油,柴油还会窜入油底壳,稀释机油。应效验喷油器,必要时更换针阀偶件。
㈣&气缸套进水
气缸垫冲坏,连通水道或气缸套裂纹,使冷却水不断渗入气缸内,在排气时,被排出的热气流蒸发或冲散,形成水雾或水蒸气,呈白色烟雾排出。这时若用白纸放在排气管口,上面将喷上细小水滴。应检查漏水原因。
应当注意:柴油机在冷机运转时,排气管不断冒白烟。在寒冷的冬季里使用柴油机,这种现象则更为常见。这是因为柴油机气缸内温度较低,气缸壁上的油气蒸发随排气管排出,而排气管也因停机后进入湿气,而排出白色水蒸气,这是正常现象。但若热机后仍冒白烟,则为故障。
14、装载机铲车排气管冒蓝烟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排气管冒蓝烟是烧机油的特征,主要原因及排除方法为:
⑴&机油油位过高。应检查机油油位,按规定加注机油。
⑵&活塞环与气缸套之间过大或活塞环走对口。应检查气缸缸压,若缸压过低,应拆检活塞环。必要时,重新装配四配套或更换活塞环。
⑶&气门杆与气门导管之间的间隙过大或气门油封损坏。应检查气门油封和气门配合间隙,必要时更换气门油封或气门导管。
⑷增压器损坏、漏油。出现这种情况多为柴油机突然冒蓝烟,应检修增压器或更换增压器油封环。
15、装载机铲车柴油机异响有哪些?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技术状况良好的柴油机,在怠速时,能听到均匀、轻微的排气声;高速运转时,则为平稳地轰鸣声。若响声加大,同时伴有动力下降、燃料消耗增加、振动加剧等现象,则可判为异响。发动机出现异响时,可根据技术状况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各配合副本身的工作条件及空间位置不同、响声发生的部位及声音特征、以及响声出现的时机和变化规律等,来判断响声的种类和可能的原因。现在诊断异响的方法主要靠人的感觉,凭经验。一些新的诊断仪器虽然以出现,但并外得到广泛应用。常见的异响及诊断方法如下:
㈠&气门敲击声
在气缸盖罩部位有清脆的金属敲击声,当柴油机在中、低速变速时,敲击声更为明显、清脆。出现有规&
律的“哒、哒”声,主要是由于气门间隙过大造成的。柴油机温度升高或用“断缸”方法试验时,响声均不发生变化。柴油机高速运行时,由于其它机械杂音较大,敲击声反而不明显。
引起气门间隙过大的原因主要有:气门调整螺丝松动,使螺丝退出或配气机构各运动件(如凸轮、挺柱、摇臂等)磨损。当气门间隙过大时,会由于进气不足或排气不够而使柴油机充气不足,引起功率降低,耗油量增加等,应及时调整气门间隙。
㈡活塞销响
活塞销响的主要原因是活塞销、连杆衬套或活塞销座孔磨损,导致配合间隙过大,活塞销在运动中发生撞击而发出响声。&
活塞销响的特点为:从怠速转入中速运转时,响声比较明显;声响的周期(频率)随发动机转速的升降变
化。将喷油时间提前时,响声则更为明显、清晰。发动机温度升高后,响声一般不减弱,有时还明显加强。用&°断缸法&±试验,响声减弱或消失。
㈢&&活塞敲缸响
活塞敲缸响的常见和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活塞与气缸壁磨损,配合间隙超过一定的限度,活塞在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发生摆动,敲击气缸壁而发出&°当、当&±的响声。有时,配合间隙虽然未超过限度,若连杆弯曲变形也会发响。&
活塞敲缸声在柴油机温度低时,响声明显,怠速时尤为清晰。温度升高时响声随之减小或消失。这是活塞敲缸响的特点。
由于敲缸声和活塞销响有相似之处,为了便于区别,
可从喷油器座孔中将少许机油注入活塞顶部,转动曲轴数圈后,再次起动柴油机。若起动后的瞬间,响声消失,即为敲缸声。应当注意,供油提前时(在规定的范围内),也会引起轻微的敲缸声,这是正常现象。
㈣&&连杆轴承响
连杆轴承响的主要原因是轴颈与轴承磨损,轴承合金层烧坏、脱落、轴承盖(瓦盖)松动,轴承转动(轴瓦走外圆),做功的瞬间相互撞击而发响。
连杆轴承响的特点为:中速时响声明显,高速时由于其它机械噪声增大而不明显,怠速时响声减弱。柴油机温度变化时,响声不变化。在中速范围内,加、减速时,响声会随转速的升高而变大。&°断缸&±试验,响声变小或消失。
㈤&曲轴轴承响
曲轴轴承响的原因与连杆轴承响相同,其特点为:响声较敲缸、活塞销和连杆轴承响沉闷。猛加油或突然减速时,响声明显清晰;如果是轴承合金层烧坏、脱落,柴油机还会抖动。重载作业时,响声明显、清晰。发动机温度变化时响声不变化。
出现轴承响时,单缸&°断缸&±试验,响声无明显变化;相邻两缸&°断缸&±试验,响声会变小或消失。此外,还可以用金属棒或木柄螺丝刀触及柴油机外部机体各道轴承处判断。注意:如果是因为轴承与轴承颈之间的间隙过大而引起的响声,机油压力会明显下降。
㈥&&凸轮轴轴承响
凸轮轴轴承响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原因是凸轮轴与轴承(轴套)磨损,配合间隙过大;轴承合金层烧坏、脱落或轴承外径与座孔轴承&°走外圆&±。凸轮轴轴承响是一种断续有节奏的钝重的&°嗒、嗒&±声,中速时,声音明显,怠速时也可以听到。发动机温度变化或&°断缸&±试验,响声均不变化。
由此可见,柴油机异响多有配合间隙调整不当及润滑不良等有关。因此,应对运行中的机器定期检查配合间隙和保持良好的润滑。对于出现异响的柴油机,应及时予以排除后再使用,以防磨损加剧,造成机械事故。
16、装载机铲车柴油高压油管断裂的原因有那些?怎样预防?
柴油高压油管断裂主要是由于装配时产生的内应力和由于高频振动引起的弯曲疲劳破坏所造成的。主要原因有:
㈠&高压油管管夹位置不当或松脱
&&&装配时,管夹所处的位置不正确或管夹松脱、漏装,都会降低高压油管的安装刚度,使高压油管固有的振动频率降低,当高压油管振动的固有频率与柴油机振动频率相同时,就会使高压油管产生共振现象,发生大幅度振动而使高压油管中部或两端发生疲劳断裂。
㈡&油管在修复、装配过程中,强行弯曲,使高压油管在急弯处产生应力,由于喷油时产生周期振动而发生疲劳断裂;油管外部磨损或制造时有内部裂纹,在使用中由于工作压力较高(一般在20Mpa左右),引起油管因裂纹而断裂。
17、装载机铲车变矩器油温过高的原因有哪些?怎样排除?
变矩器正常油温为70℃~110℃,最高不能超过120℃。如果装载机在非长时间重载工况下作业,变矩器温度迅速升高并超过120℃,则属于异常。注意原因即排除方法为:
①&变速箱油位过低或过高,应检查液力传动油的油位,并将油位调整至规定油位。检查方法为:装载机运转5分钟左右,从变速箱上的放油开关能放出油。如果放出的油过多,为油液加注过多,应将油部分放出;若无油放出,则为油位过低,应加注液力传动油。
②变速泵损坏或变速操纵阀压力低,导致变速箱离合器打滑,使油液升温。如果变速泵损坏,变速压力调不上去,并伴有泵体发热或异响等现象,应更换变速泵;如果变速操纵阀压力低,检并调整压力至规定值。
③液力传动油变质,应更换新油。
如果装载机连续大负荷工作时间过长,应随时观察变矩器油温表指示,一旦超过110℃,应减小负荷作业或停机冷却。
18、装载机铲车装载机变速箱各档变速油压均低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变速箱的正常工作压力范围1.08~1.47Mpa,压力低于1.08Mpa,但高于0.9Mpa,则为压力过低。变速箱压力过低的主要原因及排除方法为:
⑴&变速箱油底壳油量不足,应加注液力传动油至规定油位;
⑵&变速箱滤油器堵塞,应检查堵塞的原因,清洗或更换滤油器;
⑶&变速箱油底壳至变速泵吸油管路密封不良,应检修或更换管路;
⑷&变速泵磨损严重,造成内泄,应更换变速泵;
⑸&变速操纵阀调压阀调整不当或调压弹簧损坏,应检查调压弹簧是否损坏,并重新调整至规定值;
⑹&变速操纵阀的调压阀杆或蓄能器活塞卡死在阀体内。应拆开调压阀和蓄能器清洗。
应当注意:油液变质也会引起油压过低的现象,应检查油液质量,及时更换;压力表不准或传感器损坏,也会造成压力低的假象,应及时予以检修更换。
19、装载机铲车装载机某个档位变速油压低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出现这种情况,一般变速泵和变速操纵阀工作均正常,故障出在某个档位本身。有以下几种情况:
㈠&&1档与2档压力正常,倒档压力低,其原因为倒档离合器活塞油封(活塞环)损坏或箱体开裂。应检查箱体倒档油缸是否有裂纹,然后,再检查油封是否损坏。倒档油缸出现裂纹的原因一般为系统压力过高。
㈡&&1档与倒档压力正常,2档压力低。主要原因是2档总成轴端与变速箱端盖结合处旋转油封损坏,或
端盖与箱体结合面的油封损坏;2档离合器内的活塞密封件损坏。应拆解2档,检修旋转油封及相关密封件,必要时更换。
㈢&&倒档与2档压力正常,1档压力低。这是由于1档离合器总成与变速箱体结合处的密封圈损坏或变速箱1档离合器内的活塞密封圈(活塞环)损坏,应检查1档离合器与箱体结合处的油封是否损坏,并拆解1档离合器油缸,必要时,更换密封圈。
20、装载机铲车变速箱液力传动油出现大量泡沫,装载机行走无力的原因?
变速箱内液力传动油有大量气泡,是因为变速箱油底壳到变速泵之间的吸油胶管接头没有拧紧或胶管损坏,
21、为什么在1档换2档或2档换1档的过程中,会突然产生&°刹车&±现象?
如果变速操纵阀的操纵杆系部件(变速拉杆等)松动或调整不当,在换挡时压力油同时进入1档和2档(即2档油未断),致使1档与2档发生干涉现象,装载机在此种情况下就走不动而产生刹车。
22、装载机铲车新维修的变速箱,各档压力正常、无异响,但只有倒档,无一、二档的原因?
新修竣工的变速箱出现这种故障,多为倒档离合器不分离,原因是倒档离合器摩擦片装多或装错。应检查倒档离合器摩擦片的片数或装配位置、顺序。这种故障也可能出现在1档,处理方法与倒档相同。
23、装载机铲车驱动桥主减速器为什么会出现打齿现象?
出现打齿现象除螺旋伞齿啮合副本身质量及调整间隙不当外,不正确操作是主要原因。正常情况下,装载机在作业时前后桥同时驱动。如果超载,后桥离地,全部负荷由前桥承受,则前桥的主减速器容易损坏。如果铲斗切入角过大,动臂放的过低,容易产生作业时前桥离地,全部负荷由后桥承受,此时容易产生后桥主减速器损坏。主减速器损坏,多表现为断齿而发生异响。
24.装载机铲车装载机行走时,出现时走时不走,即冷车走、热车不走,为什么?
(1)工作油清洁度差,污物被吸在滤网周围而逐渐堵塞滤网,停车时污物又分散。
(2)变速泵磨损,冷车时油稠,内漏量小,能满足各档需要,而热车时油稀,内漏量大,供油不足无法满足各档需要,导致不能正常行走。(3)变速泵吸油胶管因内层老化而起泡,热车时胶管被吸扁、堵塞,导致供油不足,冷车时吸油管路又恢复正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速马力机油有假货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