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南屿元峰中心小学2001年的所有视频

查看更多有新的教育培训信息发布了,去看看!申请该职位的人还在关注 热门搜索热门职位热门城市周边城市+上传时间:
合唱《读唐诗》由闽侯县南屿中心小学课外兴趣小组合唱队演唱.指挥:陈晓老师:钢琴伴奏:王训琳老师.
56官方微信
扫一扫发现精彩人气:1886
摘要闽侯县,地处福建省福州市西南侧,是福建最靠近省会城市的一个县,是福建省著名侨乡和全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县之一,是“中国橄榄之乡”,素称“八闽首邑”,闽侯县级经济综合实力从1998年起进入福建省“十强”县行列。 闽侯县自然资源丰富盛产橄榄、龙眼、荔枝、柑桔等名果。橄榄、柑桔、龙眼、荔枝四大名果蜚声海内外,橄榄最为珍贵,素誉“八闽珍果”;柑桔遍布闽江两岸,素享“闽江桔子红”之誉,尚干单脚蛏、峡南凤尾鱼、南通银鱼、侯官河鳗素称“水中四珍”闽侯县名胜古迹甚多,旗山、雪峰寺、五虎山、十八重溪、昙石山文化遗址等名闻名遐迩。有闽台古文化摇篮的昙石山史前文化遗址,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十八重溪,有与福州鼓山齐名的旗山,有南方丛林第一的雪峰崇圣禅寺,以及三叠井等多处旅游胜地。
闽侯县闽侯县为福建省福州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福建省东部,福州市西南侧,闽江下游两岸,呈月牙形拱卫省城。东邻福州市区,长乐市、罗源县,南接福清市、永泰县,西抵闽清县,北靠古田县,是全省离省会最近的一个县。北纬25°47’—26°37’,东经118°51’—119°25’。面积2133平方千米,辖9镇、7乡。总面积2136平方公里,人口61.95万人,人口以汉族为主,有畲族、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旅外华侨、华裔、港澳同胞约10万人,通行闽东方言福州话。是福建省著名桥乡和全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县之一。
县人民政府驻甘蔗街道,全县辖1个街道、8个镇、6个乡:甘蔗街道、白沙镇、南屿镇、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南通镇、上街镇、荆溪镇、竹岐乡、鸿尾乡、洋里乡、大湖乡、廷坪乡、小箬乡;江洋农场
闽侯县 历史
昙石山遗址闽侯县历史悠久,素称“八闽首邑”,远在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居住,境内名胜古迹甚多,旗山、雪峰寺、五虎山、十八重溪、昙石山文化遗址等名闻名遐迩。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19.5摄氏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夏长无酷暑,冬短无严寒,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优越的自然条件,使闽侯自然资源丰富。全县耕地3.7万公倾,林地面积11.5万公倾,园地1.4万公倾。境内地热温泉广布,多处地热资源已被开发成淡水鳗和热带鱼养殖基地,已探明地下矿有金、钨、铜、铁等21种,粮丰材茂,物产丰饶。苍苍青山竹木参天叠翠,泱泱闽水鱼贝珍奇泛彩。橄榄、柑桔、龙眼、荔枝四大名果蜚声海内外,橄榄最为珍贵,素誉“八闽珍果”,我县是“中国橄榄之乡”;柑桔遍布闽江两岸,素享“闽江桔子红”之誉,尚干单脚蛏、峡南凤尾鱼、南通银鱼、侯官河鳗素称“水中四珍”。
闽侯县 行政区划
地图县人民政府驻甘蔗街道,全县辖1个街道、8个镇、6个乡:甘蔗街道、白沙镇、南屿镇、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南通镇、上街镇、荆溪镇、竹岐乡、鸿尾乡、洋里乡、大湖乡、廷坪乡、小箬乡;江洋农场。
历史沿革:汉建安元年(196年)置侯官县,属会稽郡南部都尉。晋太康三年(282年)侯官析置原丰、温麻县,三县同属晋安郡。南朝梁天监中年间(502-519年)侯官、原丰合并为东侯官。隋开皇九年(589年)复名原丰。十二年(592年)改名闽县,属建安郡。唐武德六年(623年)闽县析置侯官、长溪、新宁(长乐)、温麻(连江)县。贞观五年(631年)侯官又并入闽县。武周长安二年(702年)复置侯官县。永泰二年(766年)划侯官西部地置永泰县。贞元元年(785年)划北部地置梅溪场(后为闽清县)。元和三年(808年)侯官并入福唐县,元和五年(810年)复置侯官县,闽县和侯官县同属福州。五代晋天福六年(941年)改闽县为长乐县,翌年又恢复原名,时属长乐府。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闽县析置怀安县,侯官、闽县、怀安三县同属福州。元属福州路。明万历八年(1580年)怀安县并入侯官县,自此闽县、侯官两县并立,同属福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府废,翌年两县合并,各取首字定名为闽侯县。1913年闽县、侯官县并为闽侯县,属东路道(闽海道)。民国31年(1942年),析县治部分区域设福州市政筹备处,从此县市分治。1944年改名林森县。日解放,1950年复名闽侯县,属闽侯专区。1956年3月直属省辖,8月改属福州市(或说,1958年属福州市)。1959年复属闽侯专区。1971年划属莆田地区(闽侯专区改称莆田地区)。1973年归福州市。 (链接:《福州市志》有更详细沿革资料)县治先后设于福州西涧、义序、尚干、螺洲,1970年县人民政府驻地由螺洲镇迁至甘蔗镇。
闽侯原闽县部分宋时分为12都,元、明两代分为凤池西、凤池东、晋安东、晋安西、高盖南、高盖北、崇善东、崇善西、开化东、开化西、赞贤、安仁12都,清代仍沿其旧;侯官县部分宋、元、明、清均为桂枝、东孝悌、西孝悌、胜业、修仁、永安、东太平、西太平、石门、五芝10乡;怀安县部分宋时分为感应、崇业、灵山、八座、承平、移风、积德、侯官、同乐东、同乐西10乡,元代仍沿其旧。民国24年并为鼓山、南港、凤山、大湖4区。民国34年区署撤销,辖27个乡(镇)。
1949年划为开闽、马江、闽亭、扈屿、尚干、南港、南屿、侯官8镇和松鼓、双岳、平远、西豹、净屏、金山、凤冈、小南、穆源、桐口、九凤、关源、甘蔗、白沙、洋箬、大湖、双大、双湖、义序、螺洲、四维、城门、永胪、嘉登、凤港、江滨、竹岐、东汶、大北、小北、江南、江北33乡。1955年4月,义序、吴山、盘屿、阳岐4乡划归福州市。1956年划为城门、马尾、南屿、白沙、尚干、雪峰、石牌7个区。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划为18个人民公社。1960年,马尾公社划归福州市。1961年亭江、琅岐、北峰、建新4个公社划归福州市。1970年城门公社划归福州市。1983年划为14个人民公社1个镇。1984年实行政社分开,各公社分别改为乡(镇),共设4个镇11个乡,后又增设小箬乡,并陆续将5个乡改镇。  2000年,闽江乡划出公婆、胜利、建星、闽亭、建亭5村归马尾区。闽侯县辖甘蔗、白沙、荆溪、上街、南屿、南通、祥谦、尚干、青口9个镇,廷坪、洋里、小箬、大湖、鸿尾、竹岐、闽江7个乡,设7个居委会、311个村委会。面积2136平方千米,人口61.95万人。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80048人,其中:甘蔗镇 47798人、白沙镇 32106人、南屿镇 50045人、尚干镇 17909人、祥谦镇 52834人、青口镇 68873人、南通镇 42319人、上街镇 62393人、荆溪镇 47494人、竹岐乡 27600人、鸿尾乡 31696人、洋里乡 25943人、大湖乡 29102人、廷坪乡 28661人、闽江乡 3893人、小箬乡 8560人、江洋农场虚拟乡 2822人
2001年,闽侯县行政区划一览表(资料截止日期: 日):
面积(平方千米)
户数(户)
人口(人)
居委会(个)
村委会(个)
2003年,闽侯县辖9个镇、7个乡:甘蔗镇、白沙镇、南屿镇、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南通镇、上街镇、荆溪镇、竹岐乡、鸿尾乡、洋里乡、大湖乡、廷坪乡、闽江乡、小箬乡。
2004年,全县辖9镇7乡,323个村(居),总人口61.5万。  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文[2005]36号)批复同意:闽侯县撤销闽江乡,现有闽江乡并入祥谦镇。合并后的祥谦镇辖泮洋、兰圃、枕峰、凤港、?前、双龙、洋下、岐尾、澜澄、山后、辅翼、卜洲、三溪口、门口、萧家道、禄家、中院、江中、峡南、新建20个村委会,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闽侯县甘蔗镇建制设立甘蔗街道办事处的批复》(闽政文[号):同意撤销闽侯县甘蔗镇建制,设立甘蔗街道办事处,原甘蔗镇的行政区域为甘蔗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区域,甘蔗街道办事处驻原甘蔗镇政府所在地五福村。2005年,闽侯县辖1个街道、8个镇、6个乡:甘蔗街道、白沙镇、南屿镇、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南通镇、上街镇、荆溪镇、竹岐乡、鸿尾乡、洋里乡、大湖乡、廷坪乡、小箬乡。
乡镇简介:
甘蔗街道  面积46.8平方千米 人口3.8万人地处福州西郊,是闽侯县城所在地,距省会福州市中心仅20千米。面积46.8平方千米,人口3.8万。辖14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2005年,撤销甘蔗镇,设立甘蔗街道,原甘蔗镇的行政区域为甘蔗街道的行政区域,办事处驻原甘蔗镇政府所在地五福村。
附:原甘蔗镇 面积46.8平方千米,人口3.8万人(2004年)。代码。辖2个居委会、14个行政村:~001_福龙居委会、~002_三福居委会、~201_青岐村、~202_十字村、~203_长江村、~204_大元村、~205_双池村、~206_五福村、~207_化龙村、~208_三英村、~209_山前村、~210_横屿村、~211_昙石村、~212_洽浦村、~213_南山村、~214_流洋村。
白沙镇  面积176平方千米 人口3.67万人(2004年,其中农业人口2.6万人) 代码位于闽侯县西北部,,距福州和县城分别为26和10千米。因闽江冲积的大量白色黄砂而得名。辖1个居委会、21个行政村:~001_白沙居委会、~201_白沙村、~202_大漱村、~203_马坑村、~204_汶溪村、~205_溪头村、~206_楼格村、~207_孔元村、~208_井下村、~209_新坡村、~210_上寨村、~211_林柄村、~212_大目溪村、~213_院埕村、~214_梧桐下村、~215_汤院村、~216_大目埕村、~217_洋石村、~218_唐举村、~219_上岐村、~220_联坑村、~221_坑头村。
南屿镇  面积170平方千米 人口5.6万人(2004年) 代码位于闽侯县南部,旗山东麓,大樟溪西岸。辖1个社区、23个行政村:~001_南屿社区、~201_龙泉村、~202_九都村、~203_桐南村、~204_村下村、~205_芝田村、~206_玉田村、~207_茂田村、~208_新联村、~209_五都村、~210_中溪村、~211_尧沙村、~212_江口村、~213_柳浪村、~214_六十份村、~215_后山村、~216_流州村、~217_元峰村、~218_高岐村、~219_甲岐村、~220_晓岐村、~221_南井村、~222_南前村、~223_南旗村。
尚干镇  面积5平方千米 人口1.8万人(2004年) 代码辖1个居委会、12个行政村:~001_尚干居委会、~201_东升村、~202_过浦村、~203_洋中村、~204_后村村、~205_乌门村、~206_亭上村、~207_红新村、~208_龙醒村、~209_后福村、~210_后浦村、~211_后厝村、~212_浦里村。
祥谦镇  面积86平方千米 人口5.38万人(2004年) 代码与福州南台岛隔江相望;东邻长乐营前镇;南连青口镇;西毗南通镇。镇政府驻泮洋村。辖泮洋、兰圃、枕峰、凤港、琯前、双龙、洋下、岐尾、澜澄、山后、辅翼、卜洲、三溪口、门口、萧家道、禄家、中院、江中、峡南、新建20个村委会。2004年辖18个行政村:~201_兰圃村、~202_枕峰村、~203_泮洋村、~204_凤港村、~205_洋下村、~206_双龙村、~207_琯前村、~208_岐尾村、~209_澜澄村、~210_山后村、~211_卜洲村、~212_辅翼村、~213_三溪口村、~214_中院村、~215_门口村、~216_肖家道村、~217_禄家村、~218_江中村。2005年,撤销闽江乡,现有闽江乡并入祥谦镇,合并后的祥谦镇辖20个村委会。
附:原闽江乡 人口4485人(2004年)。代码。辖2个行政村:~201_峡南村、~202_新建村。2005年撤销闽江乡并入祥谦镇。
青口镇  面积127平方千米 人口8万人(2004年) 代码辖1个社区、39个行政村:~001_青新社区、~201_东台村、~202_西台村、~203_联丰村、~204_坊口村、~205_溪东村、~206_前街村、~207_后街村、~208_大埕村、~209_长楼村、~210_船尾村、~211_宏一村、~212_宏二村、~213_宏三村、~214_宏四村、~215_吉山村、~216_后福村、~217_青林村、~218_联光村、~219_梅岭村、~220_莲峰村、~221_傅竹村、~222_梅溪村、~223_沪屿村、~224_村里村、~225_壶山村、~226_农光村、~227_庄头村、~228_杨厝村、~229_镜上村、~230_青口村、~231_团结村、~232_文华村、~233_青秀村、~234_升旗村、~235_红旗村、~236_幸福村、~237_青布里村、~238_青布岭村、~239_前洋村。曾与尚干、祥谦镇和闽江乡合称闽县七里。1983年4月设乡,1992年11月改为建制镇。
南通镇  面积112.2平方千米 人口4.05万人(2004年) 代码位于闽侯县东南部,乌龙江南岸,直距省会福州28千米。辖17个行政村:~201_南通村、~202_银安村、~203_洲头村、~204_上洲村、~205_泽苗村、~206_廷宅村、~207_泽洋村、~208_桥街村、~209_陈厝村、~210_罗州村、~211_瓜山村、~212_建南村、~213_古城村、~214_文山村、~215_马腾村、~216_新岐村、~217_方庄村。
上街镇  面积157平方千米 人口6.06万人(农业人口,2004年) 代码  位于福州西郊,东临闽江。辖23个行政村:~201_侯官村、~202_厚美村、~203_上街村、~204_新峰村、~205_红峰村、~206_沙堤村、~207_联心村、~208_榕桥村、~209_庄南村、~210_溪源宫村、~211_美岐村、~212_青州村、~213_岐安村、~214_岐头村、~215_中美村、~216_金屿村、~217_浦口村、~218_建平村、~219_蔗洲村、~220_厚庭村、~221_马保村、~222_新洲村、~223_马排村。
荆溪镇  人口4.5万人(2004年) 代码  位于福州西郊,距福州市中心16千米,距闽侯县城6千米,辖17个行政村:~201_荷洋村、~202_仁洲村、~203_六垱村、~204_关中村、~205_关西村、~206_埔前村、~207_关东村、~208_关口村、~209_荆溪村、~210_溪下村、~211_港头村、~212_光明村、~213_桐口村、~214_厚屿村、~215_古山洲村、~216_桃田村、~217_永丰村。
竹岐乡  面积224平方千米 人口2.91万人(2004年) 代码位于闽江南岸,与县城仅一江之隔。乡政府驻竹岐村。辖22个行政村,210个自然村:~201_苏洋村、~202_白龙村、~203_春风村、~204_榕东村、~205_榕中村、~206_榕西村、~207_汶州村、~208_山洋村、~209_竹岐村、~210_竹西村、~211_元格村、~212_火炬村、~213_半岭村、~214_南洋村、~215_罗洋村、~216_叶洋村、~217_前山村、~218_蒲洋村、~219_溪南村、~220_里洋村、~221_天台村、~222_春光村。
鸿尾乡  面积157平方千米 人口3.42万人(2004年) 代码位于闽侯县西部,东与竹岐乡接壤;西与闽清县毗邻;南与永泰、闽清交界;北临闽江。辖20个行政村:~201_里头村、~202_岩石村、~203_安樟村、~204_南元村、~205_大罕村、~206_溪元村、~207_桥头村、~208_南坑村、~209_大坑村、~210_鸿尾村、~211_大模村、~212_官路村、~213_超墘村、~214_汉头村、~215_奎石村、~216_元口村、~217_南下村、~218_埕头村、~219_青马村、~220_古洋村。
洋里乡  面积151平方千米 人口3.15万人(2004年)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万人(2004年) 代码位于闽侯县西北部山区,距福州市70千米,距县城50千米,平均海拨700米以上。辖23个行政村,146个自然村:~201_洋里村、~202_安仁村、~203_锡地村、~204_茶苑村、~205_绅带村、~206_新见村、~207_花桥村、~208_仙门村、~209_岭兜村、~210_仙洋村、~211_后坑村、~212_张际村、~213_长基村、~214_林洋村、~215_刘洋村、~216_刘地村、~217_田垱村、~218_金田村、~219_廷洋村、~220_洋头村、~221_梧溪村、~222_友泉村、~223_梧洋村。
大湖乡  面积282平方千米 人口3.23万人(2004年) 代码位于闽侯县北部山区,南接白沙镇,西邻洋里乡;北连廷坪乡,东和罗源县霍口乡、福州市晋安区日溪乡以及市农垦局管辖的江洋农场交界,平均海拨660米。乡所在地距福州67千米。辖23个行政村:~201_新塘村、~202_箬洋村、~203_马墘村、~204_洋山村、~205_后井村、~206_仙山村、~207_大坪村、~208_珍山村、~209_后洋村、~210_双溪村、~211_上苑村、~212_大池村、~213_兰田村、~214_碾坑村、~215_岭头村、~216_东姚村、~217_墙坪村、~218_东墘村、~219_坂头村、~220_茶坪村、~221_六锦村、~222_大湖村、~223_雪峰村。
廷坪乡  面积217平方千米 人口3.5万人(2004年) 代码位于闽侯县北部,东与罗源县接壤;西与闽清县相连;北与古田县交界;南与大湖乡接连。辖25个行政村:~201_廷坪村、~202_溪坪村、~203_西坑村、~204_下洋村、~205_文山岗村、~206_黄埔村、~207_洪山村、~208_岩头村、~209_西山村、~210_马厝村、~211_盘岭村、~212_赤坑村、~213_罗桥村、~214_蕉溪村、~215_曹地村、~216_汶合村、~217_广坪村、~218_石洋村、~219_石井村、~220_流源村、~221_尾桥村、~222_塘里村、~223_石坑村、~224_后溪村、~225_池坑村。
小箬乡  面积41平方千米 人口1.05万人(2004年) 代码位于闽侯县西部山区,闽侯下游北岸,距闽侯县城46千米。辖8个行政村:~201_小箬村、~202_湖柄村、~203_西村村、~204_大坂村、~205_中平村、~206_福田村、~207_尚格村、~208_尚锦村。
*江洋农场  代码辖4个行政村:~201_江洋村、~202_角洋村、~203_武竹村、~204_彭湖村。
闽侯县 地理
地形总面积2136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313个行政村(居),总人口61万人。 旅居国外华侨11.6万人,港、澳、台同胞5.5万人,是福建省主要侨乡之一。
地形:全县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群山连绵,山峦重叠,气势雄伟,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和西南部。北部山地属鹫峰山东伸支脉,由闽清、古田入境,蜿蜒廷坪、大湖,然后折向西南,直抵洋里、白沙等乡镇,海拔高度大部分在800米以上。最高有大湖乡的牛姆山主峰(山东梯岭)为境内最高峰,海拔达1403.7米;大湖乡岭头村的石洋山,海拔高达1384.9米;廷坪乡后溪村的狮头蒂,海拔高达1337.7米。西南部山地属戴云山北延山麓,自德化、永泰入境,分别绵延于鸿尾、竹岐、上街、南屿、南通、尚干、祥谦、青口等地,在西南部与永泰接壤,形似一堵与永泰相隔的天然屏障。著名的山峰大帽山,在鸿尾乡境内,海拔1237.7米。全县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4座,海拔在800~1000米的山峰有59座,海拔在500~800米的山峰有101座。
海拔在千米以下的160座低山,其中旗山属于戴云山脉延伸,高达654米,坐落于县境的南部,位于南屿、上街两镇之间,是福建省名山之一,曾有“右旗左鼓,全闽二绝”之誉。席帽山位于南通镇古城村,高达814米,山下的十八重溪,风光秀丽,是福建省旅游胜地。
气候:闽侯县境内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闽江沿岸的低海拔地区,具有南亚热带气候特征。唐朝韩渥诗道:“四序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境内地处福建东南部,带有海洋性气候,夏长无酷暑,冬短无严寒,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9.5℃。境内年降雨量毫米。年平均降水量为1673.9毫米。全县平均雨日150天,占全年日数的41.8%。年总辐射107.3千卡/CM2。最多109.7千卡/CM2,最少103.7千卡/CM2。年无霜期240~320天。境内年平均气温14.8℃~19.5℃。一年中,以7~8月份为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3.6℃~29.3℃;12月至翌年2月为最冷,月平均气温在6℃~10.5℃。年平均最高气温为23.6℃,年平均最低气温为16.4℃。极端最高气温达38℃~40.6℃,极端最低气温-4℃。一年四季,大致划分为3~6月为春季,7~9月夏季,10~11月为秋季,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一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6℃~10.5℃,2月后气温逐渐回升,上升幅度以4月为最大,达5℃左右,至7月气温上升到最高值,月平均在23.6℃~29.2℃,8月后气温逐渐下降,10~11月降温最为剧烈,平均达4.5℃,至翌年1月气温降至最低值。气温年际变化幅度小,年际较差为1℃左右,年较差11.5℃~19.5℃,日较差6.5℃~7.8℃。由于垂直温差显著,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递减率-0.46℃~-0.53℃/百米。北部山区的大湖、廷坪、洋里,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6℃~17℃;中部的闽江两岸丘陵河谷的鸿尾、白沙、竹岐、荆溪,海拔在500米以下,年平均气温17℃~20℃;东南部河口平原的祥谦、青口、尚干、南通、南屿、闽江、上街、甘蔗,海拔在5~100米的平原、低丘地带,年平均气温在19.5℃~20℃。历史上,境内出现极端最低气温为日气温-4℃,最高极端气温为日气温高达40.6℃。
闽侯县 经济
旗山花卉农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09亿元,增长7.7%。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51万公顷,总产量13.40万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牧渔、花卉、茶叶、果蔬、林竹、食用菌等6大主导产业日益壮大。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振园实业、光华农牧、文武雪峰、旗山花卉等25家市、县两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农产品订单面积达0.1万公顷,辐射带动5万多农户,增收8000多万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好防汛备汛工作,建成县、乡、村等级公路52项129.3公里。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全年造林0.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4.5%。
工业: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1.33亿元,财政总收入12.8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16亿元,增长19.1%。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190.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34.09亿元。针对水、电、用地、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全力做好服务工作;积极做好存量土地和闲置厂房的盘整工作,全年盘活存量土地18宗16.4公顷;召开银企座谈会,达成授信意向19项,额度5.76亿元。非汽车工业稳步增长,剔除东南汽车,工业总产值131.2亿元,增长5.1%,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1.4亿元,增长10%。
第三产业:全年共接待游客81.2万人次,营业收入达1.3亿元。昙石山文化遗址和十八重溪风景名胜区的品牌地位进一步确立,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房地产呈现出建销两旺态势,全县房地产完成投资4.49亿元,增长16.5%,销售额达3.7亿元,销售18.9万平方米。商贸流通进一步发展,不断培育壮大各类专业市场,引进福州烟草物流配送中心、惠好医药配送中心等一批物流企业。继续抓好传统商贸业,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46亿元,增长4.8%。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黄山、太原、成都、龙岩等地展销交易会,成交额达1.95亿元,进一步拓宽了闽侯产品国内市场。
招商引资:全年共完成新批外资项目42项、增资29项;合同外资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增长22.5%;实现出口总值2.6亿美元,增长11.4%;全年动建外资项目26项,总投1.56亿美元,投产21项,总投7300万美元。开展了千家山工业集中区专题招商会、“5?18”、“6?18”、“9?8”等招商活动,均取得良好成效。认真做好外贸出口工作,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共签订合同1.5亿美元,增长76%。
青口汽车城
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亿元,其中,重点项目已投产24项,在建59项,完成投资26.2亿元。加快青口汽车城千家山工业集中区开发,戴克、华擎发动机、东南汽车25家配套厂、东南大道、博雅星城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戴克项目完成填土方和地下管网埋设,华擎发动机项目一期用地已完成填方60%,宝井钢材主厂房已建成。启动县城新区建设,闽侯大桥顺利通车、国税大楼已竣工。大学新区完成各高校和福州“两院”征地602.5公顷,建成安置房11.9万平方米,已回迁9.2万平方米。完成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青源水厂一期制水装置工程建设,各高校已入住学生4万人,大学新区初具规模。闽兴等规模以上工艺品企业新建厂房20万平方米,投资2.5亿元。福州软件园三期、福州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大学新区商业街、福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重点项目全面完成约260公顷的交地及填土工程,正抓紧建设。
人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7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66元,分别增长7.7%和9.1%。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2.6亿元,比年初增加5.2亿元,增长13.9%。各项保障有效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3200人,年发放保险金3623万元;大力扶持城乡特困群体,并优先将失地农民纳入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全县低保人数达13590人,年发放低保金669万元。高度重视国企改制职工安置,拨付4383万元用于解除劳动关系职工补偿安置和退休人员医疗保险。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年减轻农民负担4251万元。
社会事业:全年共组织实施县级以上科技项目57项,“东壁龙眼引种与优株选育”等5个项目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整合教育资源,撤并1所中学、撤并转20所小学、28个教学点;完成11所1.5万平方米的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启动一中新校区建设,完成投资1000万元;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全县高考录取率达76.3%,中考高分率居8县(市)第二名。积极开展特色文艺活动,新编传统闽剧《红豆缘》荣获曹禺戏剧奖——剧本奖;出版《图说闽侯文物》,启动闽侯县第二届志书编纂工作。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投入247万元,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成功举办良浩医院落成典礼和省政府表彰宋良浩先生授匾揭碑仪式。
三项基本国策有效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全年出生6683人,出生率10.74‰,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3.07%,安排计生达标专项经费588万元,并在全省率先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通过省计生年度考核。依法加强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着手开展南通瓜山等土地整理开发工作,加大土地收储和公开拍卖、挂牌出让力度。规范矿山采矿权的审批和闽江砂石管理,切实保护矿产资源。全面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配合完成各项“创模”任务,积极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建立环保质量报告制度,不断强化环境管理,重点污染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闽侯县 农业科技园区
福州农业科技园区于1992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福建省首家农业科技园区,也是福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的首期3个示范区之一。园区位于福州西郊,距市中心仅16公里,规划面积46平方公里,分为综合实验区、林果开发区、农牧开发区、加工工业区和观光农业区等5个功能区。园区所在地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温光条件好,适合各种植物生长,有利于引进高新技术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形成科研、生产、推广一条龙,种、养、加相配套,贸、工、农、科技一体化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园区。园区已引进内外资项目89项,协议投资额近17亿元,其中农业项目35项,总投资4.15亿元。2004年,园区国内生产总值达8.46亿元,工业总产值18.65亿元,出口交货总值6600万美元,粮食总产量18213吨,农业产值近1.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514元。园区以加工工业区的食品工业园建设为龙头,食品工业园中富水综合食品、大世界橄榄、白鹤粉干、康力食品、百事可乐、旺成食品、康旺食品等项目已建成投产,福州粮食批发市场和建设也开始建设。食品园内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投资近4亿元,年产值4亿元。
闽侯县 交通
乌龙江特大桥外福铁路跨境45千米,设4站,白沙、杜坞为省重要货物转运站。福泉高速公路和国道316、324线,省道101、102、103、104、307线为主干的公路通车744.7千米。乌龙江特大桥、乌龙江大桥、洪塘大桥、南港大桥为重要公路桥。内河航道通轮船260千米,通木船308千米。甘蔗上行通闽清、南平、顺昌,下行达马尾港。
闽侯县 旅游
祥谦镇枕峰山有“二七”烈士林祥谦陵园,青口青圃有我国报界先驱林白水纪念馆。城东南郊昙石山是我国东南沿海原始社会晚期人类活动的著名遗址。竹岐榕岸庄边山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战国墓葬。大湖雪峰崇圣寺为清末福州五大禅林之一,枯木庵有全国惟一的唐刻树腹碑,还有抗日阵亡将士墓、石牛山瀑布、五县寨遗迹。荆溪有南宋名相李纲墓。五虎山(方山)山势峻峭奇秀,有名刹五灵岩。尚干建于南朝的闽江安塔为福建最古的石佛塔。南屿龙泉村大樟溪畔有数十棵千年古榕,祭上村有古道、瀑布。南通十八重溪、竹岐金水湖、荆溪荔园为新辟旅游景点。
雪峰寺:雪峰寺又称崇圣寺,始建于唐咸通十一年(870年),在闽侯县与罗源、古田、闽清等4县交界处的雪峰山中,距福州77公里。雪峰寺有“南方第一刹”之称,是佛教禅宗五家宗派中云门宗、法眼宗的发源地。国务院公布的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之一。雪峰山势峭拔。据传,五代时,闽王王审知问崇圣寺高僧义存,山上有何奇景,义存答:“山顶暑月,犹有积雪”,因改山名为雪峰。雪峰寺鼎盛时有殿堂房屋千余间,僧众1500多人,后屡经兴废。80年代后,得海外捐助累计400多万元,重建天王殿、钟鼓楼,维修大雄宝殿、法堂等。寺内及周围有枯木庵、金鳌桥、难提塔、无字碑、罗汉岩、望州亭和应潮泉等24景,还保存有珍贵经典如《碛砂经藏》、印度梵文《贝叶经》和整部《频迦藏》8000多卷等。难提塔,又名祖师塔,是义存的肉身塔。塔如园钟,上有石卵二百余粒,有“卵石爆花”的传说。寺东南方数百步处有枯木庵,为重檐九重顶二层建筑,1974年重修。庵内一株枯木树龄已3000多年,树高3.2米,直径2.27米,树围7.13米。树腹中空,可容10余人。南面开一门洞,相传是义存初入山时的栖身之处。枯木内外原有唐、宋、明题刻20多处,多已风化剥蚀,仅存唐代题刻一条19字,在国内独一无二,称“树腹碑”。枯木庵树腹题刻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前4株古柽高耸,相传前两株分别为王审知和开山祖师义存手植。
三叠井森林公园
三叠井森林公园:三叠井森林公园为国家森林生态保护区.位于闽侯县荆溪镇关源里瀛洲村,2001年由闽侯县林业局创办。距福州23多公里,路况良好.交通便捷。纵贯景区的采兰溪为昙石山古人类文化母亲河荆溪的上源,沿途崖壑幽深,潭碧山青,林木蓊郁,充满浓郁的原始风貌。景区内景点众多,类型各异,多彩多姿,有深潭飞瀑,怪石峻岩,奇树古藤.异草香花.尤其是拥有大量国家保护的各种珍稀动植物,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雷霆万钧的象鼻瀑布、鸳鸯瀑布,神秘莫测的仙字潭、天书岩,惟妙惟肖的万寿龟、金蛤蟆,古朴幽奇的奇树园、百藤湾,沁人心肺的林间空气,无不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而精彩绝伦、如诗如画的天女散花瀑布.更是让人沉醉在青山绿水之间。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瑰奇美妙。系闽侯新开发的景区,穿越清溪峡谷,溪水迂回;三叠井:瓮潭、眼镜潭、龙潭呈叠状顺势而下;龙潭,如白龙似的从四五十米高的山涧冲出,直奔下山,落入深潭。站在涧底,抬首仰望,四周均为峭壁陡崖,高耸云天,犹如井底之蛙“坐井观天”;眼镜潭,瀑流落差不大,哗啦、哗啦的水流入潭声,听来似琅琅书声;瓮潭,天然的石潭,如一巨瓮,幽深神秘,一条石龟向瓮中探头,面露恐惧之色。
旗山:旗山闽江南岸,位于闽侯县的南屿和上街两乡镇间,又名翠旗山,海拔775米。由于其山势逶迤似翠旗招展,故名。
旗山佳景,以东麓为最。西北有石松寺,建于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原名灵凤寺。宋绍兴十年(1114年)改名为石松寺。沿寺右侧直通棋盘峰的蜿蜒山路上,有玉卵石、仙桃凌空、佛帽高放等崖石景致,形象逼真。途中游人要侧身经过“一线天”,攀上仙人石才能望见棋盘峰顶由八块巨岩组成的棋盘石。
对面半山坡是鸡鸣寺遗址,寺内有沥泉洞,一泓清泉,久旱不涸。北坡有一鼓,旗山诸寺鸣钟擂鼓时,鼓能回音共鸣。
旗山北麓有超山寺,寺西有龙潭山,山下有深潭巨壑,潭上有四块奇石,形似龟、蛇、剑、印、俗称“四灵石”。&
昙石山文化遗址
福州昙石山遗址:昙石山遗址位于福建省闽侯县闽江北岸昙石村旁,属新石器时代至商周遗址。 遗址中己发掘墓葬76座、五座陶窑旧址、两道部落防护壕沟和许多灰坑。主要堆积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被命名为“昙石山文化”。墓葬分为三层,由下而上,距今分别为五千年、四千年、三千年左右,其上层叠压着商周时期黄土仑类型墓葬。出土的文物和标本有多具人物、动物尸骨化石及大量陶器、石器、骨器、贝器等,其中几项重要发现,在全国亦属罕见。 昙石山文化与台湾高雄的凤鼻头文化等内涵相似,年代相近,昙石山遗址对研究福建与台湾古代文化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闽侯县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行政区划
市辖区、县级市、县
鼓楼区 | 台江区 | 仓山区 | 马尾区 | 晋安区 | 福清市 | 长乐市 | 闽侯县 |闽清县 | 永泰县 | 连江县 |罗源县 | 平潭县
思明区 | 海沧区 | 湖里区 | 集美区 | 同安区 | 翔安区
城厢区 | 涵江区 | 荔城区 | 秀屿区 | 仙游县
梅列区 | 三元区 | 永安市 | 明溪县 | 将乐县 | 大田县 | 宁化县 | 建宁县 | 沙县 | 尤溪县 | 清流县 | 泰宁县
鲤城区 | 丰泽区 | 洛江区 | 泉港区 | 石狮市 | 晋江市 | 南安市 | 惠安县 | 永春县 | 安溪县 | 德化县 | 金门县
芗城区 | 龙文区 | 龙海市 | 平和县 | 南靖县 | 诏安县 |漳浦县 |华安县 | 东山县 | 长泰县 | 云霄县
延平区 | 建瓯市 | 邵武市 | 武夷山市 |建阳市 | 松溪县 | 光泽县 |顺昌县 | 浦城县 | 政和县
新罗区 |漳平市 | 长汀县 | 武平县 | 上杭县 | 永定县 |连城县
蕉城区 | 福安市 | 福鼎市 | 寿宁县 | 霞浦县 | 柘荣县 | 屏南县 | 古田县 |周宁县
(注:厦门市为副省级城市。金门县与连江县之马祖列岛未实际统治,参见台湾问题。)
(参见:福建省行政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
闽侯县 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行政区划网:www.xzqh.org中华特产网:联合旅游:/福建省人民政府网站:/
福建省省情资料库:http://www./
福建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
市辖区、县级市、县
鼓楼区 | 台江区 | 仓山区 | 马尾区 | 晋安区 | 福清市 | 长乐市 | 闽侯县 | 闽清县 | 永泰县 | 连江县 | 罗源县 | 平潭县
思明区 | 海沧区 | 湖里区 | 集美区 | 同安区 | 翔安区
城厢区 | 涵江区 | 荔城区 | 秀屿区 | 仙游县
梅列区 | 三元区 | 永安市 | 明溪县 | 将乐县 | 大田县 | 宁化县 | 建宁县 | 沙县 | 尤溪县 | 清流县 | 泰宁县
鲤城区 | 丰泽区 | 洛江区 | 泉港区 | 石狮市 | 晋江市 |南安市 | 惠安县 | 永春县 | 安溪县 | 德化县 | 金门县
芗城区 | 龙文区 | 龙海市 | 平和县 | 南靖县 | 诏安县 | 漳浦县 | 华安县 | 东山县 | 长泰县 | 云霄县
延平区 | 建瓯市 | 邵武市 | 武夷山市 | 建阳市 | 松溪县 | 光泽县 | 顺昌县 | 浦城县 |政和县
新罗区 | 漳平市 | 长汀县 | 武平县 | 上杭县 | 永定县 | 连城县
蕉城区 | 福安市 | 福鼎市 | 寿宁县 | 霞浦县 | 柘荣县 | 屏南县 | 古田县 | 周宁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闽侯南屿元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