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x卧底个人版,女人图片 急急急急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X卧底”变种肆虐手机 15万用户通话被窃听
  近日,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截获了“X卧底”手机病毒的最新变种,包括央视等媒体也对窃听类软件泛滥的现象进行了重点报道。这款以窃听为目的的手机病毒,一旦被植入用户手机,可实现对用户通话记录、短信等内容的全程监控。在用户毫不知情的状况下,窃取用户的隐私信息。据网秦“云安全”数据分析中心所监测的数据显示,“X卧底”病毒及其变种数量已增至13个,最新变种也有超过15万用户感染。
  当前,智能手机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据市场调查公司IDC数据显示,2010年第4季度手机制造厂商智能手机的销售量首次超过了个人电脑。第4季度移动终端制造商共销售出1.01亿部智能手机,同比增长87%。但伴随智能手机逐渐成为用户的信息中心,以“X卧底”为代表的窃听类手机病毒,正在严重威胁着用户的隐私安全。
  “X卧底”病毒在公开兜售
  “X卧底”病毒早在2007年6月首次被网秦“云安全”数据分析中心截获,众多媒体对其进行了多次的重点曝光,国家相关部门也对其进行了坚决治理。但记者发现,X卧底病毒仍在公开兜售,病毒也在监听范围和功能上不断升级,并通过种种方式来躲避监管。
  “由于本公司产品已经正式被国家信息产业安全部定义为间谍软件,不允许在任何公开场所发布跟销售。经公司研究决定,已将服务器搬迁至泰国并转换办公地址, 停止一切上门安装服务,并启用网络销售……”近日,记者访问“X卧底”网站中时发现了这样一则公告。
兜售“X卧底”病毒的Flexi SPY“中国总代理”网站
  在“X卧底”的官方网站中,同时还有多个“形象”展示产品功能的趣味漫画,以监听自己妻子、朋友、商业伙伴的秘密来吸引用户购买产品。考虑到用户的特定需求,还富有针对性的设置了多档产品“套餐”。以“个人版”598元、“普及版”980元和“增强版”1980元的价格公开出售。
  记者发现,“X卧底”官方网站还支持中文、英文、德文和俄文,不同语言的网站采用了各自国家的域名。可见,目前“X卧底”病毒的业务已遍及海外市场,带来的危害和构成的恶劣影响正愈演愈烈。
  巧妙窃听手机通话记录
  网秦首席安全专家邹仕洪表示,“X卧底”病毒主要利用了智能手机“三方通话”(手机用户可咨询运营商来开通此项服务)功能中存在的漏洞。由于“三方通话”功能可实现和两个以上的好友同步通话,且很多手机用户都开通了此项服务,使其成为了黑客用于窃听的主要突破口。
  专家介绍,监控人通过网络购买和获取“X卧底”的程序后,可通过手工在手机中植入病毒软件或发送含有窃听程序的彩信等方式骗取用户点击来窃听对话。由于伪装方式极为巧妙,用户极易在不知情的状态下被感染“X卧底”病毒。
  专家指出,“X卧底”病毒感染手机后,会强制开启“三方通话”功能,并在用户通话过程中强行“插入”到共享通话序列中,实现对通话信息的全程监控;此外默认开启短信分发功能,将机主收发信息内容同步“抄送”一份到监控手机之中。
  同时,据网秦“云安全”数据分析中心检测发现,“X卧底”病毒还可远程监听用户手机所处位置的环境音,实时窃听对方的一举一动。
“X卧底”的监听范围和指定窃听号码
通过网秦手机杀毒可有效遏制“X卧底”及其变种病毒
  对此,网秦手机安全专家表示,为避免您的手机被“X卧底”等间谍类病毒监听,手机用户自己应特别重视和及时保护自己的隐私安全,建议手机用户:
  1. 拒绝任何窃听隐私诱惑,遵守法律法规
  我国法律明文规定,不可窃听和监控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但目前“X卧底”等病毒却以“窃听他人信息”等为诱饵骗取用户购买。对此,呼吁手机用户杜绝猎奇心理,遵守法律法规,从自身做起杜绝任何窥探他人隐私的诱惑。
  2. 自身提升手机安全意识
  不要轻易将手机借人,收到赠送的新手机时最好及时安装一款专业的手机安全软件来检测手机中是否存在有窃取隐私的程序,避免被植入窃听病毒。目前“网秦手机杀毒”已更新了病毒库,可以有效防范以“X卧底”为代表的各类病毒(下载地址: /products/antivirus/ )
  3. 收到彩信应谨慎点击
  不要盲目点击彩信中包含的附件内容,避免被植入“X卧底”等手机病毒,同时启动如“网秦手机杀毒”提供的病毒实时防控、防窃听功能,阻止恶意程序的运行。
  【相关】央视《新闻直播间》视频报道:tv.cn/law/952.shtml
  【相关】“X卧底”病毒资料专题: /security/topicinfo.jsp?id=3821
新闻纠错:022-
我来说两句
热点新闻排行榜
天津民生资讯
| 举报邮箱:jubao@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小心,手机变成窃听机_新闻中心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小心,手机变成窃听机
  记者 吴卫群
  手机病毒“潜伏”进智能手机,可以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窃听他人隐私的“卧底”。日前,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截获名叫“X卧底”的手机病毒最新变种。根据网秦“云安全”数据分析中心所监测的数据显示,“X卧底”病毒及其变种数量已增至13个,有超过15万用户的手机遭感染。
  最令人称奇的是,“X卧底”病毒居然还在网上堂而皇之兜售。近日,记者访问“X卧底”网站时发现这样一则公告:“由于本公司产品已经正式被国家信息产业安全部定义为间谍软件,不允许在任何公开场所发布跟销售,经公司研究决定,已将服务器搬迁至泰国并转换办公地址,停止一切上门安装服务,并启用网络销售……”
  在“X卧底”官方网站中,记者还看到网页图文并茂地展示了“X卧底”的“巨大威力”:购买“X卧底”以后,可以随意监控自己配偶、朋友、商业伙伴的秘密,公司还针对性地设置了多档产品“套餐”,“个人版”598元、“普及版”980元、“增强版”1980元。
  那么,“X卧底”潜伏成功的奥秘在哪里?网秦首席安全专家邹仕洪表示,“X卧底”病毒主要利用了智能手机“三方通话”功能中存在的漏洞。监控人获取“X卧底”软件后,可发送含有窃听程序的彩信等方式骗取用户点击来窃听对话。“X卧底”在感染手机后,会强制手机开启“三方通话”功能,用户通话过程被强行“插入”到共享通话序列中;此外,它还强制手机默认开启短信分发功能,还能远程监听用户手机所处位置的环境音,让被监控对象的一举一动变得“毫无保留”。您好, []|
“X卧底”变种肆虐手机 15万用户通话被窃听
  近日,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截获了“X卧底”手机病毒的最新变种,包括央视等媒体也对窃听类软件泛滥的现象进行了重点报道。这款以窃听为目的的手机病毒,一旦被植入用户手机,可实现对用户通话记录、短信等内容的全程监控。在用户毫不知情的状况下,窃取用户的隐私信息。据网秦“云安全”数据分析中心所监测的数据显示,“X卧底”病毒及其变种数量已增至13个,最新变种也有超过15万用户感染。
  当前,智能手机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据市场调查公司IDC数据显示,2010年第4季度手机制造厂商智能手机的销售量首次超过了个人电脑。第4季度移动终端制造商共销售出1.01亿部智能手机,同比增长87%。但伴随智能手机逐渐成为用户的信息中心,以“X卧底”为代表的窃听类手机病毒,正在严重威胁着用户的隐私安全。
  “X卧底”病毒在公开兜售
  “X卧底”病毒早在2007年6月首次被网秦“云安全”数据分析中心截获,众多媒体对其进行了多次的重点曝光,国家相关部门也对其进行了坚决治理。但记者发现,X卧底病毒仍在公开兜售,病毒也在监听范围和功能上不断升级,并通过种种方式来躲避监管。
  “由于本公司产品已经正式被国家信息产业安全部定义为间谍软件,不允许在任何公开场所发布跟销售。经公司研究决定,已将服务器搬迁至泰国并转换办公地址, 停止一切上门安装服务,并启用网络销售……”近日,记者访问“X卧底”网站中时发现了这样一则公告。
  兜售“X卧底”病毒的Flexi SPY“中国总代理”网站  在“X卧底”的官方网站中,同时还有多个“形象”展示产品功能的趣味漫画,以监听自己妻子、朋友、商业伙伴的秘密来吸引用户购买产品。考虑到用户的特定需求,还富有针对性的设置了多档产品“套餐”。以“个人版”598元、“普及版”980元和“增强版”1980元的价格公开出售。
    记者发现,“X卧底”官方网站还支持中文、英文、德文和俄文,不同语言的网站采用了各自国家的域名。可见,目前“X卧底”病毒的业务已遍及海外市场,带来的危害和构成的恶劣影响正愈演愈烈。
  巧妙窃听手机通话记录
  网秦首席安全专家邹仕洪表示,“X卧底”病毒主要利用了智能手机“三方通话”(手机用户可咨询运营商来开通此项服务)功能中存在的漏洞。由于“三方通话”功能可实现和两个以上的好友同步通话,且很多手机用户都开通了此项服务,使其成为了黑客用于窃听的主要突破口。
  专家介绍,监控人通过网络购买和获取“X卧底”的程序后,可通过手工在手机中植入病毒软件或发送含有窃听程序的彩信等方式骗取用户点击来窃听对话。由于伪装方式极为巧妙,用户极易在不知情的状态下被感染“X卧底”病毒。
  专家指出,“X卧底”病毒感染手机后,会强制开启“三方通话”功能,并在用户通话过程中强行“插入”到共享通话序列中,实现对通话信息的全程监控;此外默认开启短信分发功能,将机主收发信息内容同步“抄送”一份到监控手机之中。
  同时,据网秦“云安全”数据分析中心检测发现,“X卧底”病毒还可远程监听用户手机所处位置的环境音,实时窃听对方的一举一动。
  “X卧底”的监听范围和指定窃听号码通过网秦手机杀毒可有效遏制“X卧底”及其变种病毒  对此,网秦手机安全专家表示,为避免您的手机被“X卧底”等间谍类病毒监听,手机用户自己应特别重视和及时保护自己的隐私安全,建议手机用户:
  1. 拒绝任何窃听隐私诱惑,遵守法律法规
  我国法律明文规定,不可窃听和监控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但目前“X卧底”等病毒却以“窃听他人信息”等为诱饵骗取用户购买。对此,呼吁手机用户杜绝猎奇心理,遵守法律法规,从自身做起杜绝任何窥探他人隐私的诱惑。
  2. 自身提升手机安全意识
  不要轻易将手机借人,收到赠送的新手机时最好及时安装一款专业的手机安全软件来检测手机中是否存在有窃取隐私的程序,避免被植入窃听病毒。目前“网秦手机杀毒”已更新了病毒库,可以有效防范以“X卧底”为代表的各类病毒。
  3. 收到彩信应谨慎点击
  不要盲目点击彩信中包含的附件内容,避免被植入“X卧底”等手机病毒,同时启动如“网秦手机杀毒”提供的病毒实时防控、防窃听功能,阻止恶意程序的运行。
  【相关】央视《新闻直播间》视频报道:tv.cn/law/952.shtml
  【相关】“X卧底”病毒资料专题: /security/topicinfo.jsp?id=3821
  参考链接:.cn/RuanJian/07.html
如果你对数码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排行财经科普科技数码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网购监听软件被索五千担保费
本报讯佘先生网上购买一款手机监听软件,交了998元“软件费”后,按要求再次汇去1440元的“网络使用费”,现在又被要求交5000元的“担保费”,以保证他在开通监听功能后“不做坏事”。佘先生顿时心生怀疑:销售公司是否在找借口欺骗钱财?
■手机监听软件
网络售价998元
佘先生是一家电子公司的业务员。前不久,他给一个客户发了价值8万元的货物,但客户一直没有付款,并从此不再接听他的电话。为了找到这位客户,佘先生想到了购买电话监听软件。
佘先生所要购买的是名为“X卧底”的手机监听软件,销售商是“北京金龙高科技公司”。佘先生按照公司网站的介绍,订购了价值998元的“X卧底个人版”软件。
“北京金龙高科技公司”的网站上显示,“X卧底”软件分为个人版、短信版和多用户版本,可以实现“环境监听”、“定位追踪”、“记录上传”、“通话监听”、“短信监控”等功能。记者以普通客户的身份拨打了“金龙高科”的电话,接线人员说,只要将费用汇到指定账户,待确认后就能开通监听业务。开通后,“技术人员”将给被监控手机号码发一条短信,对方只要打开短信,“技术人员”通过网络把监听软件安装在对方手机上,从而实现监听。
■称与“中国移动”合作
要交5000元“担保费”
佘先生交纳了998元的“软件费”后,却并没有得到这款软件。佘先生说,公司最初向他承诺,全部费用仅为998元。但随后,“金龙高科”又要求佘先生缴纳共1440元的“网络使用费”。佘先生照办后,还是没有开通监听功能,“这时他们又要求我汇5000块的‘使用担保费’,我就感觉上当了。”
根据佘先生的说法,“金龙高科”称这个监听软件是与“中国移动”共同开发的,所以需要交纳担保费。所谓的“担保费”,指的是先缴纳5000元钱,然后开通监听功能。如果一个月内,使用者没有做“坏事”,再返还5000元。事后,佘先生也感觉到了讽刺,“我购买监听器,就是为了用‘非正常途径’找人,他居然‘要求我别做坏事’。”
■拒绝见面交易
并未证明监听
这家“北京金龙高科技公司”位于海淀区中关村某大厦内。与其联系后,记者以规避风险为由要求当面交易,但遭到拒绝。一位公司人员表示:“你也知道,这个软件实际上侵犯了他人的隐私,为了避免麻烦,我们一概都是通过网络交易。”
为打消疑虑,这位接线员说可以进行测试。她要求记者把自己的手机号A和另一个手机号B告诉她,“技术人员待会将会用被监听的号码给你打电话。”10分钟后,记者手机果然接到了显示为B号码的电话,打电话的人自称“技术人员”。此外,该工作人员并没有进一步证实“窃听功能”。
■“移动”否认合作
律师称属法律空白
记者随后拨打了中国移动服务热线,接线员否认了与该公司具有“监听业务”的合作。她说,中国移动对于客户的通信数据都进行了严格的加密。
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周泽律师说,监听个人电话毫无疑问侵犯了个人的隐私权及通信自由权利,但是对于监听工具的定性则要复杂些。对售卖监听软件行为的定性,目前在法律上仍属空白区域。
(本文来源:
作者:李嘉瑞 刘赟强)
更多相关搜索:
无跟贴,不新闻! 匿名
网易通行证:密码:
网易科技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2402条
评论1485条
评论1215条
评论1154条
评论1102条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人图片 急急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