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寺小吃街地址中薄薄脆脆的几层夹在一起的中间扭一下的叫什么哇?

薄薄的很大的圆圆的两片饼干粘在一起的甜味饼干叫什么 就是象玉米饼或麦饼一样薄薄大大两片中间夹了黄色_百度知道
薄薄的很大的圆圆的两片饼干粘在一起的甜味饼干叫什么 就是象玉米饼或麦饼一样薄薄大大两片中间夹了黄色
薄薄的很大的圆圆的两片饼干粘在一起的甜味饼干叫什么 就是象玉米饼或麦饼一样薄薄大大两片中间夹了黄色的甜甜的一层 薄薄的饼面有图案
提问者采纳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玉米饼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我记得是叫那个名字
不是 是圆的薄的
就是阿。米老头饼干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舌尖美食】 【在北京】护国寺小吃,老北京豆汁不是谁都可以尝试~_团800团购网论坛
浏览历史||
回复/点击:16 / 79
字体大小:
[中餐美食][上海]【在北京】护国寺小吃,老北京豆汁不是谁都可以尝试~
帖子被 +12 分
【在北京】护国寺小吃,老北京豆汁不是谁都可以尝试~
小婷端午节期间去北京旅游辣,去了6天5夜,实在是太哈皮了,争取再5天内把所有的帖子都发完哦~可能有些店没有小票,还请越越和肥牛见谅~
这个是6.9的早餐,护国寺小吃还是挺有名气的,我们就找了一家离酒店比较近的去辣~ 西城区西四南大街109号(近丰盛胡同)我们走走就到辣,大概10分钟~
朋友推荐的一家老北京小吃店,实在是吃不惯啊,好奇的点了豆汁,真不是一般人能吃的了的,太奇怪的味道。据说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会喜欢,还点了炸圈。但不是很好吃。冷的,不脆。还有肉饼和素饼,味道都中规中矩啊,还有一碗粥。其实觉得么啥特色=
-可能不是本地人的关系撒。店里早上人挺多的撒。两个人消费了15元。还挺便宜~
有卖各种点心小吃,粽子的。
菜单在这,还有面条冷菜。感觉啥都有~据目测店里的中老年人比较多~
炸圈= -素饼和牛肉馅饼这4个真心不咋滴。空心的。还不脆 没有味道,蘸白糖可能好点
紫米粥还送凉菜的啊= -可以加白糖,喜欢吃甜的
馅饼的大葱味道实在太浓郁了,导致吃完早餐后一股味道= -伤不起
这个就是传说中的老北京豆汁,第一次吃,吃了几口,实在是= -吃不下去了。1.5元一碗,个人还是喜欢喝豆浆= -真不知道这个咋做的,是不是要发酵= -大家还是不要轻易尝试。味道真心说不出来的恶心~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tira就是提拉,misu就是米苏。合在一起就是记住我。希望你们会记住曾经有一个叫小婷的女孩陪伴你们走进团800.接下来的日子要继续哈皮,小婷会换一个身份和大伙一起哈皮~ 谢谢~
最后修改:日 16点3分
人气团购推荐
¥98¥173(5.7折)
¥25¥80(3.1折)
¥85¥100(8.5折)
¥45¥50(9折)
发表于日 16点9分
我也去护国寺吃过,
那豆汁实在是变态,
是隔夜的、馊的、老绿豆汁做的
最后修改:日 16点9分
发表于日 16点25分
红豆稀饭倒是看着很可口!
最后修改:日 16点25分
发表于日 18点0分
其实北京真没什么好吃的
最后修改:日 18点0分
发表于日 18点19分
外地人吃这个是难
最后修改:日 18点19分
发表于日 19点4分
豆汁的确比较重口味。。。。。。。
最后修改:日 19点4分
发表于日 21点52分
丰富价廉的早餐,去北京的时候没喝过豆汁,说是挺难适应的
生命止于不再有梦,希望止于不再信仰,爱情止于不再在乎,友谊止于不再分享。
最后修改:日 21点52分
发表于日 23点12分
能喝豆汁的人真不多,我喝了一口就够了,
来北京玩,也不叫我们啊
最后修改:日 23点12分
发表于日 9点12分
豆汁估计我也不适应。。。。。。。
偶是只吃货兔!嘻嘻嘻~~~
最后修改:日 9点12分
发表于日 12点10分
豆汁儿据说除了北京人没人喝的惯
要购物要省钱,要败家要节俭,来淘800参加双11大促吧!免费的午餐真的有,9块9的买不尽淘800地址:
最后修改:日 12点10分
发表于日 12点11分
下次我也去挑战下
要购物要省钱,要败家要节俭,来淘800参加双11大促吧!免费的午餐真的有,9块9的买不尽淘800地址:
最后修改:日 12点11分
发表于日 14点51分
一直喝不惯豆汁的味儿.....................
最后修改:日 14点51分
发表于日 17点20分
说了不让你喝,好奇可以尝试,话说~焦圈+咸菜+豆汁哈!
结束,不是放弃,而是一个新的开始~misu是sunny,tira是小婷在一起的日子很美好,分别只是暂时。以后,换一种方式换一种身份,继续和大家在一起。有你,有我,合起来就是我们~~~~~
最后修改:日 17点20分
发表于日 10点4分
吃不惯属于正常的,每个地方的口味是不大一样的~~
巴厘岛一样的天空,不一样的海水~~
最后修改:日 10点4分
发表于日 11点6分
看着就很奇怪
曾经并肩走过的路,牵手去过的地方,听过的歌曲,看过的电影,说过的缠绵情话,拥吻过的场景,甚至那些承诺过的誓言,全部都变成了曾经,是回不去的曾经,以后的以后,不会再有你。拥有你的曾经那么短暂,有关你的回忆那么有限,忘记掉那些对你仅剩的回忆。我不舍得,也做不到。
最后修改:日 11点6分
发表于日 14点56分
护国寺的咖喱牛肉饼不错
其他就感觉一般了。。。
最后修改:日 14点56分
发表于日 12点50分
豆汁儿这么恐怖啊~~~~~~~~~~
最后修改:日 12点50分
电影票:&&姽婳饕餮记12:护国寺小吃店
前门(3)还没写完,先来点儿吃的解解馋吧。
一两年前老妈家附近开了家护国寺小吃店的分店,因为打小儿喜欢吃奶油炸糕,所以老妈经常在每周六我回去那天提前买了让我带走。
前几天上班儿的时候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回老妈家取东西,一路上琢磨取完东西去哪儿填下肚子(老爸老妈都不在家),正犹豫是不是绕点儿路去鼓楼西大街吃驴火,突然想起了离家不远的护国寺小吃店,哈哈,就是它了,回公司还顺路。
德外分店门脸儿
进门处摆着两个大缸,养着金鱼。
柜台里的东西让人有点儿眼花缭乱
这种小吃店大家都是拼桌吃的,一张桌子最多可以坐下4个人,我和我前面一个男的同时把餐盘放在了一张桌子上,因为当时那桌只坐了一个老爷爷,相视笑了一下,谁也没再换桌。那男的是在北京工作的外地人,办事儿路过这里就进来了,也不知道当时他嘟囔了句什么我们这一桌儿仨人就开始聊天儿了,好像是误把这里当成了护国寺。
老爷爷80多岁了,但看上去也就60多,一大早起来坐车去清河那边唱歌去了,中午回来到小吃店吃饭。老人家6岁到北京,这么算来就是上世纪30年代,比我爷爷奶奶早十几二十年呢。俩北京人一外地人边吃边聊着北京,这顿饭的时间明显被拉长了,老爷爷见识过北京当年(没拆之前)的样子,我们两个年轻人听的是津津有味。
突然间老爷爷问“你们知道为什么叫东四西四东单西单吗”,我刚说“不知道”就反应过来查前门五牌楼的时候看到过啊,于是几乎是跟老爷爷同时说出来“牌楼”(当年东四西四分别有4个牌楼;东单西单各有1个牌楼;前门的五牌楼倒不是说真有5个牌楼,而是因为那个牌楼是五间六柱式的,在北京的牌楼中独此一份儿),呵呵,看来最近的闲逛还是落下了点儿东西。
牛肉饼(6元/块)和八宝粥(3元/碗)——我的午饭,肉饼本来想吃一块儿打包一块儿的,结果光顾了跟老爷爷聊天儿不知不觉就全下肚了,一直到晚上睡觉都没觉得饿。
照片里那个蓝色短款羽绒服的女的跟她后面戴眼镜的男的是一起的,俩人嘟囔“怎么点啊”,呵呵,这大概就是外地人对于北京小吃的困惑吧。
店内的食客们
在德外这个分店吃过之后(第一次进店吃是去年元旦期间),突然间萌生了要去总店尝尝的想法,这绝对与我最近热衷于“游走京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为什么叫护国寺小吃呢?因为在护国寺街上呗,呵呵,这倒没错,但为什么在护国寺街上而不是什么别的街呢?那是因为这条街上有个护国寺,北京有寺的地儿多了,怎么偏偏是护国寺有小吃呢?咱先说两句这寺哈。护国寺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那时候是丞相托克托的宅子,叫崇阔寺,明宣德四年(1429)更名为大隆善寺,明成化八年(1472)赐名大隆善寺护国寺。
旧时北京有“东富西贵”的说法,清代北京西城住的大都是满族官吏(东城住的都是商人,有好多仓库,因漕运是经京杭大运河从东边进北京),他们的日常生活所需打哪儿来呢?答案是来自庙会。那时候的庙会可不是像现在每年春节的时候我们逛一回图个热闹,旧时的庙会是每月都有的,那感觉有点儿像赶集,当年护国寺的庙会是每月逢七、八都有,庙会上的东西也是琳琅满目,“绸缎、布疋、衣饰、瓷器、古玩字画、扇子、炊具、医药、食品、花木、测字算卦、卖艺、杂耍等等”一应俱全。
逛庙会半道儿饿了咋办?哈哈,循着吆喝声儿和香味儿就走到小吃摊儿上去了。庙会是集烧香、购物、游玩为一体的活动,这样的活动怎么可能少了吃啊,是吧。现如今的庙会不也一样嘛,尽管东西越来越不地道、价钱越来越贵,但咱每回去多多少少还是会捡一两样儿买了尝尝不是。因为护国寺位于西城,所以又被称为“西庙”,有“西庙”的话对应着就应该还有“东庙”对吧,没错,“东庙”指的是隆福寺。
想当年我小时候隆福寺那边儿也是极热闹的,印象里跟着老妈去过不少次,那条街上也有小吃店(现在仍然在的),可惜自从烧了一把大火盖了个新大楼之后之后就再无往日辉煌了。据传盖新大楼挖地基的时候曾经挖出俩大石龟来(单个儿就有小汽车儿那么大),上面还刻着字儿,是当年刘伯温埋的,石龟挖出来之后就被运走了,自此,隆福寺的热闹也就不复存在了。这事儿被称为北京的7大灵异事件之一,隆福寺也就成了北京7大邪门儿地之一,得,我又扯远了。
据历史记载护国寺的庙会自开至闭约有300来年的历史,庙会上的小吃也就跟着火了300多年。1956年政府将当年在庙会上比较有名的十多位摊主组织起来,在护国寺旁边现在的护国寺街93号开设了护国寺清真小吃店。
护国寺总店的门脸儿
排队那是正常情况,这场景算是人少了,我坐下吃到一半儿的时候突然间队伍就排到门口儿了,不过即使排大长队速度也还挺快的,很多人是买了就走不堂食,就算堂食翻台也很快,小吃这东西吃个十几二十分钟怎么着也吃完了。
好吃的东西太多,排队的时候会很纠结,因为永远都是眼大肚子小。
我的豆汁儿(1.5元/碗),请忽略那个勺儿,喝豆汁儿都是端着碗喝的,不用勺儿。
点豆汁儿是我的有意而为,以前在不同的地方喝过几次,像大多数非老北京人一样,不大能够接受那种酸酸怪怪的味道,有人形容为“泔水味儿”,在以往的经历中,我最多能喝下1/3碗。这回既然进了正宗的店(这里的豆汁儿好多年前就被评为了中华名小吃)当然应该尝尝,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喝不了。
这一试不要紧,挺好喝的啊,咕咚咕咚几口就下肚了,看来我以前喝过的那些稀里咣当、酸了吧唧的豆汁儿都不地道。人家这正宗的豆汁儿是有一定稠度的,而且久放也不分层儿,闻着喝着都不怎么酸,好像还挺解渴。HIA
HIA,原来我是能喝豆汁儿的啊,离地道的北京人又近了一步,改天去锦馨(另一家据说做豆汁儿相当地道的店,而且还有个美女80后老板)尝尝。
曾经有个试探是否为真正北京人的招儿就是用豆汁儿——来个人,直接把他踹躺下,踩着脖子灌碗豆汁儿下去,站起来骂街的准是外地人,灌下去站起来就喊“有焦圈么”,这准是北京人。虽然是个笑话儿,但的确很能反映豆汁儿之于北京人的重要。
辣咸菜丝儿(免费)和焦圈儿(1元/个)——豆汁儿伴侣。
喝豆汁儿必须要搭配辣咸菜丝儿,所以只要您点了豆汁儿服务员直接就会给这么一小盘儿,据说这个吃法儿还是有说道儿的呢——豆汁儿里有酸和甜,咸菜丝儿里有辣和咸,搭配在一起,人生的酸甜辣咸全有了,唯独没有苦,看看,北京人把这最朴实的愿望融入每天都要喝的豆汁儿里,讲究吧?智慧吧?
焦圈儿是要单买的,当然您只喝豆汁儿就辣咸菜丝儿也没问题,我那天就没点焦圈儿,上面那个图是拍了我对面老奶奶的。甭看就这么个焦圈儿,还真不是容易做的东西,好的焦圈儿讲究“色泽深黄,形如手镯,焦香酥脆”,脆到什么程度知道吗,您要是没拿住不小心给掉地上了的话,就甭打算再捡起来了,怎么回事儿?摔粉碎了啊!焦圈儿还有另一种吃法,就是夹烧饼里,做这个最有名的要数“俊王”德顺斋,MS在九门小吃里有摊位。
我的肉炒疙瘩(11元/盘),为了填饱肚子而点的,上面放在豆汁儿里的勺儿就是用来吃这个的。炒疙瘩并非护国寺小吃的拿手之作,吃这个东西恩元居是正根儿,疙瘩不是切的是人工揪出来的,应该也能在九门小吃里找到他家的摊儿。比恩元居还正宗的是穆柯寨(广福馆),可惜上世纪50年代就没有了。
面茶(2.5元/碗),这是我旁边儿一位老大爷点的,我拍这张的时候还斜眼儿瞥了我一眼,估计觉得我土老帽儿进京吧。
面茶是把糜子面加水熬成糊糊,然后淋上芝麻酱再撒上芝麻椒盐儿与姜粉的混合物而成,之所以要用“淋”而不是“倒”是因为要用小汤勺儿把芝麻酱蒯起来之后提溜高了转着圈儿浇在糜子面糊糊上,目的是轻轻地在糜子面糊糊上均匀地铺满一层,通常要淋个三四勺儿才行,要是一大勺儿直接倒下去就不均匀了。之所以要这么做大概是跟其吃法有关系,面茶讲究不用筷子不用勺儿,而是端起碗来转着圈儿地吸溜儿,每一口都有糜子面糊糊也都有芝麻酱。
这东西以前我也吃过,一直以为就是咸味儿的油炒面儿(茶汤),所以不喜欢,今天查了之后才知道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类东西。但凡坐在店里吃饭的主儿面前基本上都摆着这么一碗,坐在对面的老奶奶也是如此,并且还建议我应该点这个来吃,好吧,既然喝豆汁儿这事儿都已经被我趟平了,下次就来“攻克”面茶。
奶油炸糕(6元/份、每份5个),对面老奶奶的。现在的奶油炸糕都是事先炸出来的,比起小时候现炸现卖的来说口味上还是差了一些。
坐在对面的老奶奶大概70来岁,是和女儿一起来的,着实吃了不少东西——1碗豆汁儿、4个焦圈儿、1碗面茶、2个烧饼、1个奶油炸糕,剩下4个奶油炸糕她女儿给打包带走了。岁数大的人来这里吃东西基本全是老北京,年轻的来这里吃东西得分开说,家里世代老北京的和慕名而来尝新鲜的都有。
因为我在饭桌上拍照,跟对面的母女俩又聊上了,从我说以前从来没整碗地喝过豆汁儿聊到其他几个分店的东西不如总店的好吃又聊到小时候在东安市场吃奶油炸糕,老奶奶还说牛街那边宝记豆汁儿店的豆汁儿很地道。在小吃店儿吃饭还能碰上老北京人聊天儿,真好。
牛街我前一阵儿去过,当时犹豫了半天还是没敢进去喝,下次去一定得尝尝。吃着吃着突然想起来忘了点杏仁儿豆腐了,于是划拉完眼前的又继续排队去了,反正也要买给老妈带回去的东西,结果除了杏仁儿豆腐又要了碗炸豆腐汤,我一点儿也不比老奶奶少吃啊。
炸豆腐汤(3元/碗),去年年初和表妹在德外那个店吃过,确实没有总店的这碗好吃。黄叔(野狐参禅)说正宗的炸豆腐汤应该撒韭菜末儿而不是香菜末,这得记下来。
杏仁儿豆腐(4元/碗),虽然是杏仁儿粉做的,但是浇在上面的糖水让我找到了小时候的感觉,这么多年来的第一次,今后每次再来一定都会点的。
店里挂着一幅很长的《老北京胡同观赏图》,
还有一个玻璃柜里有很多这种老北京摆摊儿卖小吃的微型雕塑。
这是拍的最不清楚的一张但还是放上来了,因为盆儿糕这东西由于做起来麻烦已经很少有地方卖了,不过俺知道哪里有卖哦,哈哈,牛街的清真超市里有个白记年糕,他家有卖的,只是要想买到您得请早儿,去晚了就没了。为什么说这东西做起来麻烦呢,其实也是麻烦在耗时上,材料是江米、红枣和大芸豆,做法是把江米泡透打成粉与煮到8成熟的大芸豆混合均匀,蒸锅里水烧开,屉上放带孔的瓦盆儿,盆儿里先码一层枣儿,再均匀铺上一层混入了大芸豆的江米面,蒸熟之后再码一层红枣儿、再铺一层混入了大芸豆的江米面,然后继续蒸到顶上这层也熟了为止。吃的时候得把这盆儿糕给翻过来,就是让有枣儿的一面儿朝上,淋上点儿桂花糖汁儿再沾上点儿白糖。
勺儿都是这么放着的,这样的铁片儿勺子好有以前的感觉呢。
汤汤水水以及需要现做的那些在交完钱之后会给这样的小票儿,凭小票儿到旁边的台子那儿领取。现在好像只有总店保留这样的传统了,我在德外那儿吃的时候都是机打小票儿。
两轮儿点的东西都吃完了,老北京风情画儿和微型雕塑也拍完了,我开始在结账的地方转悠,因为发现忘了拍那些小薄纸的票票儿,我想等一个堂食的客人点完了迅速拍一张。正在寻摸,一个带着俩老太太的男人出现在视线里,一看那样儿就是老北京。在他们拿了票儿准备领餐之前我凑上去问能不能拍一下,因为“别的店已经没有这样儿的了”,那男人说“行啊”,然后把准备递给服务员的小票儿放回了托盘儿里,一边儿帮我把小票儿巴拉散一边儿说“没错,别的地儿没有了,来,要不要摆好了拍一张”,说着就帮我把那放着焦圈儿的盘子和餐巾纸都摆到了一起,自己托着盘子让我从容不迫地拍了一张,真是好人啊。
唉,写着写着就又写了这么长,本来以为很快就能完呢,又话痨了。赶紧打住,最后上一些我近距离拍到的小吃。护国寺小吃店总店的营业时间是早上5点半到晚上9点,据说有80多种小吃,比分店的种类多。
糖卷果,把山药和枣混合在一起先蒸后炸再炒糖后做成的一种甜食。据说还有一种咸卷果,我没吃过。
炸糕(2元/个)
墩儿饽饽(1.5元/个),这东西有淡淡的甜和淡淡的桂花味道,吃起来非常筋道,而且一定要是凉着吃的,否则那种韧劲儿就出不来了。
萨琪玛(1.5元/块)
豆面儿丸子,用豆面和粉条儿做成丸子再炸出来的,通常是再把它做成豆面儿丸子汤来食用,下次我准备尝尝。
炸松肉,两层油豆皮儿之间加上肉馅儿(牛肉或羊肉),然后切成小块儿下油锅炸成的,为了使肉馅儿更粘通常会往里面加土豆、胡萝卜或者豆面、咯吱什么的。
炸咯吱盒儿,好像是豆面做的,这个东西我没吃过,感觉应该是脆脆的像排叉儿那样的。
大麻花儿(2.5元/个)
馓子麻花儿(2元/个)
开口笑(1.5元/个)
糖火烧(1.7元/个)
糖耳朵,也叫蜜麻花儿(1.5元/个)山楂糕
豌豆黄和它的兄弟青豆绿&红豆黑,哈哈,除了豌豆黄以外都是我杜撰的名字啊,不记得叫什么了,这么一盒儿“套装”是19元,每种各4小块儿。豌豆黄一小块儿是1.5元,红的绿的好像比豌豆黄还要贵一点儿,装一起卖稍微便宜一丢丢儿,味道都不错。
给老妈买的油酥烧饼(1.5元/个),她点名儿要的。
给老妈买的炸素丸子(8元/斤),除此之外还买了俩糊塌子(1.5元/个)给她。
附:护国寺小吃店各店地址
01、护国寺小吃店(护国寺街总店)
西城区护国寺大街93号&&&
02、护国寺小吃店(地安门店)
& & 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180号
03、护国寺小吃北来顺小吃店(西外店)
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德宝新园20号
04、护国寺小吃店(阜内店)
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349号(阜成门桥东北角)&&&
05、护国寺小吃店(鲁谷店)
& & 石景山区鲁谷路台湾街(国际雕塑公园南门西侧)
06、护国寺小吃店(曙光店)
西城区西四南大街109号(近丰盛胡同)&&&
07、护国寺小吃店(东四店)
东城区东四北大街214号(近平安大道)&&&
08、护国寺小吃店(月坛北街店)
西城区月坛北街11号楼(七彩云南对面)&&&
09、护国寺小吃店(宣武门店)
& & 宣武区宣武门外大街79号(SOGO对面)
10、护国寺小吃店(新街口店)
&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115号
11、护国寺小吃店(西安门店)
西城区西安门大街(美栗乡对面)
12、护国寺小吃北来顺小吃店(西内店)
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玉桃园三区11号底商
13、护国寺小吃店(德内店)
西城区德胜门内大街136号
14、护国寺小吃店(德外店)
西城区五路通街23-8号(五路通街路口)
15、护国寺小吃店(北草厂店)
西城区北草厂胡同路西(庆丰包子铺旁)
我的更多文章:
( 02:28:17)( 20:43:50)( 14:04:02)( 16:20:29)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护国寺小吃总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