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乒乓球赛赛,如何安排淘汰赛?

·新闻中心
·体育教室
·乒球装备
楚天乒乓球教程:乒乓球规则关于乒乓球单淘汰赛的抽签
  在前面已经给大家介绍了关于乒乓球单淘汰赛的定义,那么关于单淘汰赛抽签又是怎么操作的呢?
  为保证除第一轮之外,每一轮的比赛运动员人(对)数都是2的倍数,就必须让第一轮的位置数为2&,因此,第一轮的位置数应为大于报名人(对)数的最小的2&,多余部分用轮空来补足。例如:30人参加比赛,单淘汰赛的号码位置数应选择32=25;50人参加比赛,单淘汰赛的号码位置数应选择64=2e。
  2.单淘汰赛轮数和场数的计算
  如果参赛运动员的人(对)数为R,而号码位置数为2&,则单淘汰赛的轮数等于n,场数等于R-l。
  例如:30人参加比赛时,R- 30,号码位置数为32&25;轮数=5;场数-30-1= 29。
  3.轮空、轮空数与轮空位置
  轮空:在单淘汰赛的第一轮,由于参赛人数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等于2n,而要保证除第一轮外,每轮比赛的人(对)数均为偶数的话,就必须补足位置,使第一轮的位置数刚好等子2&,补足的虚设参赛运动员就叫做轮空。
  轮空数:虚设的参赛运动员的数量就是轮空数。轮空数一号码位置数一参赛运动员数。例如:有30人参加比赛,轮空数=32-30=2。
  轮空位置:虚设参赛运动员的号码即为轮空位置。轮空位置的分布应是均匀的,各区之间的差值不得大于1。比赛前可从轮空位置表上查出所需要的轮空位置。
  查表方法:首先确定号码位置数和轮空数,然后按照轮空数,依次从左到右摘出小于比赛位置数的号码即为轮空号码。例如50人参加比赛,应选择64为号码位置数,轮空数= 64-50=14,即有14个轮空位置,查表得:2、63、34、31、18、47、50、15、10、55、42、23、26、39位轮空位置。
  4.种子、种子位置
  种子:为了部分的克服单淘汰名次的不合理性,一般采取在抽签前根据一定的原则确定一些参赛运动员为强手,在抽签时按照规则将他们避开,尽量晚些相遇,而最强的两位运动员则最后相遇。这些被特定安排的强手就是&种子&。
  种子位置:种子所在的号码位置即为种子位置。种子位置的分布应是均匀的,各区之间的差值不得大于1。比赛前可从种子位置表上查出所需要的种子位置。
  按比赛所设的种子数目,依次逐行从左到右摘出小于或等于比赛号码位置数的号码,即为种子位置号码。例如:有50人参加比赛,号码位置数为64,比赛设8名种子,种子位置依次为:1、64、33、32、17、48、49、16.
  从种子位置表和轮空位置表可以看出轮空位置正好在种子位置的旁边(如果轮空数不大于种子数时),这是因为种子运动员有优先轮空的资格,因此,知道其中一种就很容易的找到另外一种。
  5.抽签的方法和步骤
  (1)核对报名单。
  (2)计算轮空数,查表确定轮空位置。
  (3)确定种子名单,查表确定种子位置。
  (4)填写抽签平衡控制表。
  (5)从号码中找出轮空号码,并从号签中取出轮空号码。
  (6)从号签中找到种子号码,并分批与种子名单一起放好。
  (7)种子分批抽签,直接定位。
  (8)非种子运动员进入1/4区或1/2区。
  (9)非种子运动员定位。
  6.抽签的原理
  单淘汰的抽签并不是没有原则的随机抽签,在确定了某个号码位置的淘汰赛以后,每个上、下半区,各个1/4区、1/8区可以容纳的运动员数是固定的,而且基本上是平均分布的,各区之间的差数不得超过1。因此,抽签时如果不进行控制,任其自由进区,当某一个区的位置全满后,同队运动员就不能按照规则的
要求被均匀的抽入不同的区域。
  如果不遵守抽签原则,就会造成抽签失败。而过多的、不必要的、不应该的控制,又会使抽签不合理,甚至失去意义。所以,抽签的过程决不是盲目的,而应该是科学的、有预见的。科学性和预见性表现在,在抽签前预见到抽签的大致进程和大致的结果,从而使受控制的面应该控制到最小,受控制的对象应该是各单位技术序号排在最后的运动员,各单位无论抽签先后受控制的机会基本相等,而且在进行控制时仍有机遇,不完全是人为的安排。
  为了做到抽签过程的预见性和科学性,就必须在抽签前对所在的参赛队和参赛运动员进行区分,这种区分不仅仅是区分种子运动员和非种子运动员,而应是对参加比赛的全体运动员,有了这种区分,负责抽签的裁判长就能更好的认识并运用抽签过程的规律性,正确处理&抽签的机遇&和&控制&这一对矛盾。
  (1)对所有参赛运动员进行区分的方法
  单淘汰赛是单项比赛的主要方法,通常我们进行抽签时采取I/4的抽签方法或1/2的抽签方法。
  第一,采用1/2区抽签时对参赛运动员(对)的区分方法和抽签控制。如果采取1/2的抽签方法,所有的参赛队无论有多少名(对)运动员参加比赛,都可以将他们区分为单数运动员(对)的参赛队或双数运动员(对)的参赛队。在进入1/2区的抽签时,双数运动员(对)的参赛队的运动员可以平均分配到各个1/2区内,而单数运动员(对)的参赛队的运动员则不能被平均的分配到各个1/2区内,排名最后的运动员应当受到控制。
  因此,有双数运动员(对)参赛的运动队就是&整队&,它的运动员数一定为2n,在抽签时所有运动员(对)都不需要控制。而有单数运动员(对)参赛的运动队就是&口队&,它的运动员数一定是2 n+l,在抽签时排名最后的运动员就必须进行控制。
  抽签的控制方法为:当某个1/2区的机动数为&0&时,有单数运动员(对)参赛的参赛队排名最后的运动员(对)就不能抽入该1/2区,但有双数运动员(对)参赛的运动队的所有运动员和有单数运动员(对)参赛的运动队除排名最后的运动员(对)外的所有运动员(对)均不需要控制,可随意进行抽签。
  为了便于表述,现举例进行讲述。有25人参加北京乒乓球邀请赛的男单比赛。报名情况如下:北京6人;上海5人;广东4人;河南4人;福建3人;广西2人,四川1人。
  (1)经核对报名单准确无误,号码位置数=32
  (2)轮空数32-25=7,轮空位置:2、31、18、15、10、23、26
  (3)确定种子名单如下:1号种子,北京1号;2号种子,上海1号;3-4号种子,北京2号、福建1号。种子位置:1、32、17、16
  (4)绘制平衡控制表如下(以1/2控制为例):
  (5)从号签中取出2、31、18、15、10、23、26
  (6)从号签中取出1、32、17、16,并与种子名签放在一起。
  (7)种子运动员直接定位,北京1号直接进入1号位;上海1号直接进入32号位;3-4号种子中,由于北京1号已在上半区,所以北京2号只能在下半区,下半区的种子号位是17,故福建1号只能进入16号位。抽签结果如下:
  &I&&& 北京1号
  16& 福建1号
  17& 北京2号
  32& 上海1号
  (8)非种子运动员进区,先抽北京队,北京3号下半区,北京11号上半区,北京5号上半区,北京6号下半区,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队。并在下列控制表上标出整理得下表:
   将非种子运动员抽签定位。1/4区包括1至8号位,1号位北京1号,2号位为轮空位置,由于上海5号和上海2号同在1/4区.因此必须把他们分在不同的1/8区,1/8区包括3号位和4号位,2/8区包括5至8号位,抽签结果:上海5号在3号位,上海2号在8号位,以此类推,直到全部抽签结束。结果见下表:
  第二,采用l/4区抽签时对参赛运动员(对)的区分方法。如果采取1/4的抽签方法,所有参赛队无论有多少运动员(对)参赛,都可以将他们区分为四种类型的参赛队。
  A.报名参加比赛的运动队的参赛运动员(对)数除以4后为整数,我们管这种参赛队叫做&整队&,这种队的参赛运动员(对)数一定是4n,抽签时由于所有的运动员(对)都能被均匀的分到不同的1/4区,因此,所有参赛运动员(对)都不需要控制。&&&
  B.报名参加比赛的运动队的参赛运动员(对)数除以4后余1,我们管这种参赛队叫做&口队&,这种队的参赛运动员(对)数一定是4n+l。抽签时由于无论怎么分配都会有1名运动员(对)不能被均匀的分配到各个1/4区,因此,排名最后的运动员(对)在抽签时需要被控制。
  C、报名参加比赛的运动队的参赛运动员(对)数除以4后余2,我们管这种参赛队叫做&吕队&,这种队的参赛运动员(对)数一定是4n+2。抽签时由于无论怎么分配都会有2名运动员(对)不能被均匀的分配到各个1/4区,因此,排名最后的2名运动员(对)在抽签时需要被控制。
  D.报名参加比赛的运动队的参赛运动员(对)数除以4后余3我们管这种参赛队叫做&品队&,这种队的参赛运动员(对)数&定是4n+3。抽签时由于无论怎么分配都会有3名运动员(对)不能被均匀的分配到各个1/4区,因此,排名最后的3名运动员(对)在抽签时需要被控制。
  因此,上述4种类型的参赛队的参赛运动员(对)实际上可以被分为两类(4名以内参赛运动员(对)的参赛队除外),一类参赛运动员(对)是在本单位中排名靠前的参赛运动员(对),既包含在4n中的参赛运动员(对),在抽签时他们必须被平均的抽入不同的l/4区内,n为每个1/4区内应有的参赛运动员(对)数,这类参赛运动员(对)在每个1/4内的位置是在抽签被预留的。
  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需要控制,以便保证其的随机性,通常我们把这类运动员叫做&R&型运动员。另参赛运动员(对)是那些各单位中排名较后的、包含在余数参赛运动员(对),他们在抽签时,在适当的时候必须受到的控制,才能确保抽签符合国际乒联《乒乓球竞赛规程》的规定,当各个1/4区有足够的机动数时,他们的抽签也可保个的&机遇&,无需&控制&。而当某一个1/4区的机动数减少到某种限度时,就需要对他们的抽签进区进行相应的控制,通常把这类参赛运动员(对)叫做&S&型运动员。
  而同样是&S&型运动员由于与他们的所在的参赛队的类型不同,又应将他们区分成&R-S&型运动员和&S-S&型运动员。&R-S&型运动员是指&吕队&的参赛运动员(对)中排名最后的2名运动员和&品队&的参赛运动员(对)中排名最后的3名运动员(对)中的2名运动员(对),由于抽签时他们一定是在上、下半区各有一名(对)运动员。
  因此,抽签时实际上已经为他们在每个半区预留了空位,但在1/4区没有为他们预留空位。所以,每当抽入一名(对)&R-S&型运动员时,该1/4区的机动数必须减1,但该1/4区所在的1/2区的机动数不变。
  &S-S&型运动员是指&口队&的参赛运动员(对)中排名最后的1名运动员和&品队&的参赛运动员(对)中排名最后的3名运动员(对)中的另1名运动员(对),由于抽签时他们的1/2区
和l/4区均未确定。因此,抽签时在1/2区和1/4区均未给他们预留空位。所以,每当抽入一名(对)&S-S&型运动员时,该1/2区和该1/4区的机动数都必须减1。
  例如:有54人参加男子单打比赛,报名情况如下:A队5人、1队6人、C队4人、D队3人、E队2人、F队7人、G队4人、H队5人、I队7人、L队3人、M队6人、N队2人。
  规程规定:单项比赛进行单淘汰赛。可绘制1/4平衡控制表如下:
  从上面的平衡控制表我们可以看出:A. 1/2区和1/4区都是似含位置数、轮空数、固定数和机动数。
  位置数是指该区共有多少个位置,由于本实例的号码位置数为64,64/2&32,所以,每个1/2区的位置数为32。每个1/4区的位置数为64/4 =16,所以每个1/4区的位置数为16。
  固定数是指各个参赛队被包含在4n中的参赛运动员(对),1/4区的固定数等于该区所有包含在区内的参赛运动员(对)数,他们的位置已经在抽签前被预留好。由于A、B、C、F、G、H、I、M队每队在每个1/4区各有一个预留位置,因此,每个1/4区的固定数均为8。而1/2区的固定数等于该区两个1/4区的固定数加上可能被抽入该区的&R-S&型运动员数,由于B、D、E、F、I、L、M、N队各有一个&R-S&型运动员,共8个,所以,每个1/2区的固定数为2* 8+8&24,即每个1/2区都有24个位置在抽签前被预留。
  轮空数是指在每个1/2区和1/4区虚设的参赛运动员的数量,每个轮空的位置由查表确定,确定后要根据每个1/2区和1/4区所包含的位置数确定每个1/2和1/4区的轮空数。例如:本实例中有54名运动员参加比赛,64- 54 -10,所以,共有10个轮空,根据轮空位置的确定方法查表得:2、10、15、18、31、
34、47、50、55、63位轮空位置,由于1-16号为第1个1/4区、17-32号为第2个1/4区、33-48号为第3个1/4区、49-64号为第4个1/4区,因此,第1个1/4区的轮空数为3,第2个1/4区的轮空数为2,第3个1/4区的轮空数为2.第4个1/4区的轮空数为3。
  机动数为各个1/2区或1/4区位置数减去固定数再减去轮空数,机动数是指那些在抽签前没有在1/2区或1/4区预留位置,但有可能被抽入该1/2区或1/4区的参赛运动员(对)的数量。当一个区的机动数为0时,这些参赛运动员(对)将不能被抽入该区,否则将会出现抽签结果不符合抽签原则的现象。因此,为保证抽签结果符合国际乒联的有关规定,在抽签的过程中,必须实行有效的控制。
  第三,采取1/4区抽签时不同类型运动员的控制方法。无论是&口队&、&吕队&,还是&品队&,他们排名在后属于&R-S&或&S-S&的运动员,由于抽签前在某个1/4区内没有为他们预留位置。因此,在抽签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但什么时候对什么类型的运动员进行怎样的控制,则反映了主持抽签的裁判长的抽签水平。因为他必须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该控制的没控制,就会造成抽签结果不符合国际乒联的有关规定。而不该控制的控制了,虽然降低了抽签的难度,但又不能保证所有参赛运动员(对)都有一个公平的机会。中国第一个国际裁判长程嘉炎曾用&一个数学公式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公式是:
  L&&min(a,b,e)+min(c,d,f)
  其中L代表&品队&的队数,min(a,b,e)代表上半区(e)、第1个1/4区(a)和第2个1/4区(b)的机动数中的最小值,min(c,d,f)表下半区(f)、第3个1/4区(c)和第4个1/4区(d)的最小值。从上面的平衡控制表我们可以看出:本次报名的&口队&为A、H队.&吕队&为B、E、M、N队,&品队&为D、F、I、L队,a-5,b=6,c=6,d= 5,c-3 ,f=3,所以L&min(a,b,e)+min(c,d,f)的公式为:4&min(5,6,3)
+min(6,5,3)
&    (1)抽&口队&时,排名最后的受控制队员是&S-S&型运动员,无沦他们被抽人哪个1/4区,这个1/4区和这个1/4区所在的l/2 区的机动数均要减1。由于需要减1的1/2区和1/4区&一起计算最小值,所以,公式右面可能减1,也可能不减1,但绝不可能减2,因此,如果公式的右面大于公式的左面,在抽&口队&是就不需要控制。但如果公式的左面等于公式的右面,就必须对其抽入的位置进行控制,不能让右面的最小值减小。否则抽签就会失败。
  (2)抽&吕队&时,排名最后的受控制队员是&R-S&型运动员,无论他们被抽入哪个1/4区,这个1/4区的机动数均要减I,但他们所在的1/2区,由于在抽签前已经为他们预留了位置,所以1/2区的机动数不必减1。但由于他们被抽入的1/4区一定分布在不同的1/2区,所以,公式右面可能出现减2.减1或不减少三种情况。
  因此,如果公式的右面大于公式的左面2以上,在抽&吕队&时就不需要控制。如果公式的右面比公式的左面大1,在抽&吕队&时必须一个参赛队员一个参赛队员的抽,如果第一个参赛队员被抽入的1/4区,不是最小值所在的区域,也就是说,公式的右面没有被减1,那么第二名参赛队员就可以随机被抽入另外一个半区的任何一个1/4区。
  反之,第一个被抽入的参赛队员被抽人了最小值所在的1/4区,在抽第二个参赛队时就必须对他进行控制,使他不能进入最小值所在的1/4区。如果公式的左面等于公式的右面,就必须对其抽人的位置进行控制,不能让右面的最小值减小。否则抽签就会失败。如果两个1/2区机动数的最小值均是1/2区的机动数,由于抽&吕队&时,不会涉及1/2区的机动数,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用进行控制。
  (3)抽&品队&时,由于目前的规则已取消一个队中技术实力排名第2的运动员必须与排名第3的运动员在一个半区的规定,因此,一个&品队&队中就有2名运动员是&R-S&型运动员,而究竟是哪2名运动员是&R-S&运动员,还要在抽签中随机产生,他们和&吕队&的运动员一样,无论被抽入哪个1/4区,这个1/4区的机动数均要减1,但他们所在的1/2区,由于在抽签前已经为他们预留了位置,所以1/2区的机动
数不必减1。
  所以,公式右面可能出现减2.减1或不减少三种情况。在抽另外一名运动员时,由于他是&S-S&型运动员,无论他被抽入哪个1/4区,这个1/4区和这个1/4区所在的1/2区的机动数均要减1,由于3名参赛运动员必须被抽人不同的1/4区,所以,这名运动员必定与另外2名运动员其中之一在同- 1/2区的不同1/4区,而这2名参赛运动员所在的1/2区的最小值必定要减1,也只能减1。
  但由于抽&品队&时,公式的左面也要减1,因此,如果公式的右面大于公式的左面,在抽&品队&时就不需要控制,但如果公式的左面等于公式的右面,就必须对只有1名参赛运动员的进区进行控制,使其抽入的不是机动数最小值的1/4,以便不让右面的最小值减小。否则抽签就会失败。但如果该区的最小值是1/2区的机动数则不需要控制。
  综上所述,当右&左+2,抽任何队都不需要控制。当右一左+1时,抽&口队&和&品队&不必控制,抽&吕队&时,右端不能减2,即不能将他们同时抽入上、下半区的机动数均为最小值的1/4区。
  &当右一左时,抽&口队&时,1/2区和1/4区的机动数均不能减1,即不能抽入机动数为最小值的1/2区和1/4区;抽&吕队&时,1/4的机动数均不能减1,即不能抽人机动数为最小值的1/4区;抽&品队&时,只有一个参赛运动员的1/4区的机动数不能减1,即不能抽人机动数为最小值的1/4区;简言之:L+2&min (a,b,e)+min(c,d,f)时,抽签不需任何控制。
  L+l=min(a,b,e)+min(c,d,f)时,需控制&吕队&。
  L=min(a,b,e)+min(c,d,f)时,&口队&&吕队&&品队&均需控制。
  例如:有54人参加男子单打比赛,报名情况如下:A队5人、B队6人、C队4人、D队3人、E队2人、F队7人、G队4人、H队5人、I队7人、L队3人、M队6人、N队2人。
  三、单淘汰赛的编排
  一项比赛的单淘汰赛编排比较容易,在编排时一定要注意,宁愿空出球台,也不要将上、下半区的运动员安排在同一时间比赛,因为如果没有其它项目做间隔,极有可能出现连场的现象。如果有不同的单项同时开始比赛,就要把混双比赛单独安排在一个时间段集中进行,把男单和女双、女单和男双结合起来安排,
这样既可避免运动员连场和重场的现象发生,又可以活跃气氛,增加某个时段比赛的观赏性。
  此外在比赛安排时应尽量让运动员在不同的球台上进行比赛,因为单淘汰赛每场比赛一定要淘汰一名运动员,而另一名运动员如果重复在一张球台进行比赛,就意味着对其他运动员不公平。
我想把这篇文章分享到:
优惠价:¥1683.00
优惠价:¥108.00
优惠价:¥616.00乒乓球比赛规则是什么?
乒乓球比赛规则是什么?
第一节 比赛项目和团体赛的比赛顺序
一、比赛项目 乒乓球比赛共有七个项目: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和男女混合双打。
二、团体赛
(一)男子团体赛 从一个队中挑选出的三名比赛队员和一个队长(可由参赛队员兼任,亦可由其他人员专任)组成。比赛之前,双方队长应抽签决定A、B、C和X、Y、Z的选择,并向裁判提交每个运动员分配到一个字母的队伍名单。
现行的比赛顺序:第一场A--X;第二场B--Y;第三场 C--Z 第四场 A--Y 第五场 B--X。每场比赛为三局两胜制。当一个队已经赢得三场个人比赛时,该次比赛应结 束。
(二)女子团体赛
根据第43届世乒赛期间召开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精神,经国际乒联批 准,女子团体比赛方法采用男子比赛中实行的团体比赛方法,即原来女子团体赛中的 第三场双打改为单打。现行女子团体赛的比赛顺序是:第一场 A--X;第二场 B--Y; 第三场 C--Z;第四场 A--Y 第五场 B--X。
第二节 乒乓球比赛的方法
乒乓球比赛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单循环赛和淘汰赛两种,如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运用 则叫混合制。比赛方法的选用要依据比赛的目的、场地、参加队数(人数)等条件而定。
一、单循环赛 参加比赛的队或运动员之间轮流比赛一次,称为单循环赛。这种方法能使参加比 赛的各队或运动员之间都有比赛的机会,并能比较准确地决出参赛队或运动员的名 次。但单循环赛的场数多,比赛时间长,需用的场地、器材多,因此参加单循环赛的 队数或人数不宜过多,否则,应采用分组循环的办法来进行。
(一)单循环赛计算名次的方法: 国际竞赛规程中规定:胜一场得2分,输一场得1分,未出场比赛或未完成比赛的 场次为0分,小组名次根据所获得的场次分段决定,如果小组内有两个或更多的队得分 相同,他们有关的名次应按他们相应之间比赛的成绩决定,首先计算他们之间获得的 场次分数,再根据需要计算个人比赛场次(团体赛时)、局和分的胜负比率,直至算 出名次为止。
(二)分组循环赛 单循环赛虽能比较正确地排定所有参赛队(或人)的名次,但是在参加队(或 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因比赛次数多而给比赛的组织和管理带来困难,所以很难采 用。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分组循环赛。分组循环赛最常用的编排方法为“蛇形排列 方法”,即按照各队实力强弱排列他们的顺序号(通常是按照上届比赛的名次排 列)。顺序号越小,实力越强,反之,实力越弱。分组时要求各组实力平均,即每个 组的顺序号相加都等。 有的球类项目则在“蛇形排列”的基础上,将种子队与非种子队按分批抽签的方 法来进行分组,即1-4号队(种子队)固定在1-4组或用抽签的方法进入1-4组;然后5- 8号、9-12号、13-16号分别抽签进入1-4组。但分组循环后,还应增加第二阶段的比赛 来排出全部名次。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1、 各组同名次比赛 如第一阶段分为四组进行小组循环,第二阶段比赛各小组的第一 名为一个组进行单循环赛,决出1-4名;各小组的第二名为一个组,决出第5-8名;依 此类推。 2、 交叉比赛 第一阶段分成二个组进行循环赛,第二阶段由每个组进的前二名进行交 叉比赛,决出冠、亚军及其它名次。 采用此法,由各组的3、4名交叉决出第5-8名;各组5、6名交叉决出第9-12名;依此类 推。
二、单淘汰赛 参加比赛的队(或人)按照编排秩序进行比赛,胜进入下一轮比赛,负者被淘 汰,直到决出冠军,称为单淘汰赛。单淘汰赛的场次相对少,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 安排较多的选手进行比赛。但这种方法合理性差,不完整性和机遇性强,须采取一些 措施来克服这些缺陷,才能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它的作用。
(一)号码位置数的选择 号码位置数应选择2的乘方数。比赛常用的号码位置数是8,16, 32, 64,128,256。
(二)轮空 如果参加比赛的人数不等于号码位置数,小于号码位置数即第一轮比赛的人数少 于号码位置数时,没有运动员的位置称为“轮空”位置。
(三)抢号 参加比赛的人数稍大于2的乘方数时,选择参加人数最接近的、较小的2的平方数 作为号码位置数,其中一小部分参赛者进行“抢号”。抢号就是在同一号码位置上, 先进行一场比赛,胜者进入该号,抢号的位置和轮空位置一样,“抢号”也算一轮。
(四)种子(即强手或优秀选手)
1、 设立“种子”的作用 采用设立“种子”选手的方法是为了克服单淘汰赛的不合理 性。抽签时把“种子”均匀地分布在各个“区”内,使他们最后相遇,力求保证比赛 名次确定的合理性。
2、 种子的数目 “种子”的数目主要是根据参加比赛的队数或人数多少来确定的,一 般为参赛人数的1/6--1/2,即平均6--12名选手设一名种子;同时,“种子”数量应是 2的乘方,如2、4、8、16等。
3、 “种子”的位置 “种子”的位置根据规定应作如下编排:第一号种子安排在上半 区的顶部;第二号种子应安排在下半区的底部;第三、四号种子应分别插入上半区的 底部和下半区的顶部;第五至八号种子应分别进入单数四分之一区的底部和双数四分 之一区的顶部;如有更多的种子(9-16)依此类推(种子位置号码可查种子位置 表)。事实上,淘汰赛的“种子”都均匀地分布在各个“区”的。
第一节 比赛项目和团体赛的比赛顺序
一、比赛项目 乒乓球比赛共有七个项目: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和男女混合双打。
二、团体赛
(一)男子团体赛 从一个队中挑选出的三名比赛队员和一个队长(可由参赛队员兼任,亦可由其他人员专任)组成。比赛之前,双方队长应抽签决定A、B、C和X、Y、Z的选择,并向裁判提交每个运动员分配到一个字母的队伍名单。
现行的比赛顺序:第一场A--X;第二场B--Y;第三场 C--Z 第四场 A--Y 第五场 B--X。每场比赛为三局两胜制。当一个队已经赢得三场个人比赛时,该次比赛应结 束。
(二)女子团体赛
根据第43届世乒赛期间召开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精神,经国际乒联批 准,女子团体比赛方法采用男子比赛中实行的团体比赛方法,即原来女子团体赛中的 第三场双打改为单打。现行女子团体赛的比赛顺序是:第一场 A--X;第二场 B--Y; 第三场 C--Z;第四场 A--Y 第五场 B--X。
第二节 乒乓球比赛的方法
乒乓球比赛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单循环赛和淘汰赛两种,如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运用 则叫混合制。比赛方法的选用要依据比赛的目的、场地、参加队数(人数)等条件而定。
一、单循环赛 参加比赛的队或运动员之间轮流比赛一次,称为单循环赛。这种方法能使参加比 赛的各队或运动员之间都有比赛的机会,并能比较准确地决出参赛队或运动员的名 次。但单循环赛的场数多,比赛时间长,需用的场地、器材多,因此参加单循环赛的 队数或人数不宜过多,否则,应采用分组循环的办法来进行。
(一)单循环赛计算名次的方法: 国际竞赛规程中规定:胜一场得2分,输一场得1分,未出场比赛或未完成比赛的 场次为0分,小组名次根据所获得的场次分段决定,如果小组内有两个或更多的队得分 相同,他们有关的名次应按他们相应之间比赛的成绩决定,首先计算他们之间获得的 场次分数,再根据需要计算个人比赛场次(团体赛时)、局和分的胜负比率,直至算 出名次为止。
(二)分组循环赛 单循环赛虽能比较正确地排定所有参赛队(或人)的名次,但是在参加队(或 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因比赛次数多而给比赛的组织和管理带来困难,所以很难采 用。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分组循环赛。分组循环赛最常用的编排方法为“蛇形排列 方法”,即按照各队实力强弱排列他们的顺序号(通常是按照上届比赛的名次排 列)。顺序号越小,实力越强,反之,实力越弱。分组时要求各组实力平均,即每个 组的顺序号相加都等。 有的球类项目则在“蛇形排列”的基础上,将种子队与非种子队按分批抽签的方 法来进行分组,即1-4号队(种子队)固定在1-4组或用抽签的方法进入1-4组;然后5- 8号、9-12号、13-16号分别抽签进入1-4组。但分组循环后,还应增加第二阶段的比赛 来排出全部名次。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1、 各组同名次比赛 如第一阶段分为四组进行小组循环,第二阶段比赛各小组的第一 名为一个组进行单循环赛,决出1-4名;各小组的第二名为一个组,决出第5-8名;依 此类推。 2、 交叉比赛 第一阶段分成二个组进行循环赛,第二阶段由每个组进的前二名进行交 叉比赛,决出冠、亚军及其它名次。 采用此法,由各组的3、4名交叉决出第5-8名;各组5、6名交叉决出第9-12名;依此类 推。
二、单淘汰赛 参加比赛的队(或人)按照编排秩序进行比赛,胜进入下一轮比赛,负者被淘 汰,直到决出冠军,称为单淘汰赛。单淘汰赛的场次相对少,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 安排较多的选手进行比赛。但这种方法合理性差,不完整性和机遇性强,须采取一些 措施来克服这些缺陷,才能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它的作用。
(一)号码位置数的选择 号码位置数应选择2的乘方数。比赛常用的号码位置数是8,16, 32, 64,128,256。
(二)轮空 如果参加比赛的人数不等于号码位置数,小于号码位置数即第一轮比赛的人数少 于号码位置数时,没有运动员的位置称为“轮空”位置。
(三)抢号 参加比赛的人数稍大于2的乘方数时,选择参加人数最接近的、较小的2的平方数 作为号码位置数,其中一小部分参赛者进行“抢号”。抢号就是在同一号码位置上, 先进行一场比赛,胜者进入该号,抢号的位置和轮空位置一样,“抢号”也算一轮。
(四)种子(即强手或优秀选手)
1、 设立“种子”的作用 采用设立“种子”选手的方法是为了克服单淘汰赛的不合理 性。抽签时把“种子”均匀地分布在各个“区”内,使他们最后相遇,力求保证比赛 名次确定的合理性。
2、 种子的数目 “种子”的数目主要是根据参加比赛的队数或人数多少来确定的,一 般为参赛人数的1/6--1/2,即平均6--12名选手设一名种子;同时,“种子”数量应是 2的乘方,如2、4、8、16等。
3、 “种子”的位置 “种子”的位置根据规定应作如下编排:第一号种子安排在上半 区的顶部;第二号种子应安排在下半区的底部;第三、四号种子应分别插入上半区的 底部和下半区的顶部;第五至八号种子应分别进入单数四分之一区的底部和双数四分 之一区的顶部;如有更多的种子(9-16)依此类推(种子位置号码可查种子位置 表)。事实上,淘汰赛的“种子”都均匀地分布在各个“区”的。
其他回答 (10)
乒乓球规则
最新国际乒乓球比赛竞赛规则
3.1规则和规程的适用范围
3.1.1比赛类型
3.1.1.1“国际竞赛”,即一个以上协会的运动员参加的比赛。
3.1.1.2“国际比赛”,即不同协会代表队之间的一场比赛。
3.1.1.3“公开赛”,即所有协会的运动员均可报名参加的比赛。
3.1.1.4“限制赛”,即除年龄组外只限于特定组别的运动员参加的比赛。
3.1.1.5“邀请赛”,即限于个别邀请的、指定运动员参加的比赛。
3.1.2适用范围
3.1.2.1除了3.1.2.2另有规定外,规则将适用于世界、洲和奥林匹克的比赛,公开赛和国际比赛,除非参加的协会达成另外的协议。
3.1.2.2理事会可授权公开赛的组织者,采用执委会判发的实验性规则。
3.1.2.3国际竞赛规程应适用于下列比赛:
3.1.2.3.1世界和奥林匹克的比赛,除非理事会许可了另外的规程,并事先通知了各参赛协会;
3.1.2.3.2洲的比赛,除非有关洲联合会许可了另外的规程,并事先通知了各参赛协会;
3.1.2.3.3公开锦标赛(3.7.1.2),除非国际乒联执委会许可了另外的规程,并由参赛者按3.1.2.4条规定予以同意;
3.1.2.3.4公开赛,3.1.2.4条款规定的除外。
3.1.2.4不符合规程任何条款而举办的公开赛,应在报名表中说明变化的性质和范围;填写并提交报名表应被视为报名者同意包括更改内容在内的比赛条件。
3.1.2.5建议此竞赛规程应用于所有国际比赛,但在遵守章程的条件下,非会员单位组织的国际限制赛、邀请赛以及经许可的国际比赛,可以按照主办机构制定的规则举行。
3.1.2.6本规则和国际竞赛规程被认为适用于所有国际比赛,除非各项变化事先得到同意,或明确写入已公布的该比赛规程中。
3.1.2.7规程的详细说明和理解,包括器材规格的说明,应以理事会许可的《技术文书》《比赛官员手册》和《裁判长手册》的形式公布。
3.2器材和比赛条件
3.2.1批准和许可的器材
3.2.1.1对比赛器材的批准或许可,应由器材委员会代理理事会执行;如果在任何时候发现继续生产或使用某产品对乒乓球运动有害,理事会可以取消对该器材的批准。
3.2.1.2公开赛的报名表或竞赛指南应详细说明将使用的球台、球网装置以及球的品牌和颜色;器材的选择应由比赛所在地的协会从国际乒联现行批准的品牌和型号中挑选。
3.2.1.3球拍击球拍面的覆盖物应是国际乒联现行许可的品牌和型号,并在其边缘必须附有清晰可见的商标型号及国际乒联(ITTF)的标记。
3.2.1.4从秘书处可得到将球拍覆盖物粘合在球拍上的经许可的粘合剂清单。
3.2.2.1比赛服一般包括短袖运动衫、短裤或短裙、短袜和运动鞋;其他服装,如半套或全套运动服,不得在比赛时穿着,但得到裁判长的允许时除外。
3.2.2.2短袖运动衫(袖子和领子除外)、短裤或短裙的主要颜色应与比赛用球的颜色明显不同。
3.2.2.3短袖运动衫的背部可以有号码或字样,用于表明运动员、运动员的协会,或在俱乐部比赛时,表明运动员的俱乐部,以及符合3.2.4.9条款规定的广告。
3.2.2.4在短袖运动衫背部的中间位置应优先佩带被组织者制定的用于表明运动员身份的号码布,而不是广告。这个号码布应是长方形,面积不大于600平方厘米。
3.2.2.5在运动服前面或侧面的任何标记或装饰物以及运动员佩戴的任何物品,如珠宝装饰等,均不应过于显眼或反光,以致影响对方的视线。
3.2.2.6服装上不得带有可能产生不悦或诋毁本项运动声誉的设计和字样。
3.2.2.7有关比赛服的合法性及可接受性问题,应由裁判长决定。
3.2.2.8团体赛同队运动员,或同一协会运动员组成的双打,应穿着同样的服装,鞋袜除外。
3.2.2.9比赛的双方运动员应穿着颜色明显不同的运动服,以使观众能够容易的区分他们。
3.2.2.10当双方运动员或运动队所穿服装颜色类似,且均不愿更换时,应由抽签决定某一方必须更换。
3.2.2.11运动员参加世界、奥林匹克或国际公开锦标赛时,穿着的短袖运动衫、短裤或短裙等应为其协会批准的种类。
3.2.3比赛条件
3.2.3.1赛区空间应不少于14米长、7米宽、5米高。
3.2.3.2赛区应由75厘米高的同一深色的挡板围起,以于相邻的赛区及观众隔开。
3.2.3.3在世界和奥林匹克比赛中,从比赛台面高度测得的照明度不得低于1000勒克斯,且整个比赛台面照度均匀,赛区其他地方的照明度不得低于500勒克斯;其他比赛中,比赛台面的照明度不得低于600勒克斯,且整个比赛照明度均匀,赛区其他地方的照明度不得低于400勒克斯。
3.2.3.4使用多张球台时的照明水平应是一致的,比赛大厅的背景照明不得高于比赛区域的最低照明度。
3.2.3.5光源距离地面不得少于5米。
3.2.3.6场地四周一般应为暗色,不应有明亮光源,或从窗户等透过未加遮盖的日光。
3.2.3.7地板不能颜色太浅或反光强烈或打滑,而且表面不得为砖、水泥或石头;在世界和奥林匹克比赛中,地板应为木制或国际乒联批准的某品牌和种类的可移动塑胶地板。
3.2.4.1在赛区内,广告只能在规定设置的器材和装置上展示,而不能单独设置广告。
3.2.4.2赛区内任何地方不准使用荧光或发光的颜色。
3.2.4.3挡板内侧的字样和标记禁止使用白色或黄色,亦不得超过两种颜色,其总高度应限制在40厘米以内;建议使用比底色深些或淡些的颜色。
3.2.4.4地板上和球台端面、侧面上的标记物颜色应深于或浅于底色,或者是黑色。
3.2.4.5比赛区域地面最多可有4个广告,球台的每个侧面和每个端面可各有1个广告,每个广告的总面积不得超过2.5平方米;广告与挡板的距离不得少于1米,两端的广告语挡板的距离不得超过2米。
3.2.4.6球台两个侧面各1/2处和端面均可有一个临时性广告,该广告不得是其他乒乓球器材供应商的广告,而且与永久性广告必须有明显区别;每个广告总长度不得超过60厘米。
3.2.4.7球网上的广告应深于或浅于背景的颜色,与球网顶端的距离不少于3厘米,并且不得遮盖网眼。
3.2.4.8赛区内裁判桌或其他器材上的广告,其任何一面的总面积不得超过750平方厘米;
3.2.4.9运动员服装上的广告应受下列限制:
3.2.4.9.1制造厂家的正常商标、标记或名称,所占总面积不得超过24平方厘米;
3.2.4.9.2短袖运动衫前面和侧面不得有3条以上的广告,广告总面积不得超过200平方厘米,每条广告必须明显分开;
3.2.4.9.3短袖运动衫的背部可有一个面积不超过200平方厘米的广告;
3.2.4.9.4短裤或短裙上可有不超过2个、总面积不超过80平方厘米的广告。
3.2.4.10运动员号码布上的广告总面积不得超过100平方厘米。
3.2.4.11裁判员服装上的广告总面积不得超过40平方厘米。
3.2.4.12比赛服和号码布上不得有烟草制品、含酒精饮料或者有害药品的广告。
3.3 裁判人员的管理权限
3.3.1裁判长
3.3.1.1每次竞赛应指派一名裁判长,其身份和工作地点应告知所有参赛者及队长。
3.3.1.2裁判长应对下列事项负责:
3.3.1.2.1主持抽签;
3.3.1.2.2编排比赛日程;
3.3.1.2.3指派比赛工作人员;
3.3.1.2.4主持裁判人员的赛前短会;
3.3.1.2.5审查员动员的参赛资格;
3.3.1.2.6决定在紧急时刻是否中断比赛;
3.3.1.2.7决定在一场比赛中运动员是否可以离开赛区;
3.3.1.2.8决定是否可以延长法定练习时间;
3.3.1.2.9决定在一场比赛中运动员能否穿长运动服;
3.3.1.2.10对解释规则和规程的任何问题作出决定,包括服装、比赛器材和比赛条件的可接受性;
3.3.1.2.11决定在比赛紧急中断时,运动员能否练习,以及练习地点;
3.3.1.2.12对于不良行为或其他违反规程的行为采取纪律行动。
3.3.1.3经竞赛管理委员会的同意,当裁判长的任何职责托付给一些其他人员时,这些人员中的每人的特殊职责和工作地点应告知参赛者及队长。
3.3.1.4裁判长或在其缺席是负责代理的副裁判长,在比赛过程中应自始至终亲临比赛场地。
3.3.1.5如果裁判长认为必要,可在任何时间更换裁判人员,但不得更改被更换者在其职权范围内就事实问题作出的判定。
3.3.2裁判员
3.3.2.1每场比赛均应指派1名裁判员和1名副裁判员。
3.3.2.2裁判员应坐或站在球台一侧,与球网成一直线。副裁判员应面对裁判员坐在球台另一侧。
3.3.2.3裁判员应对下列事项负责:
3.3.2.3.1检查比赛器材和比赛条件的可接受性,如有问题向裁判长报告;
3.3.2.3.2按3.4.2.1.1和3.4.2.1.2条款规定,任意取一只球;
3.3.2.3.3主持抽签确定发球、接发球和方位;
3.3.2.3.4决定是否由于运动员身体伤残而放宽合法发球的某些规定;
3.3.2.3.5控制方位和发球、接发球的次序,纠正上述有关方面出现的错误;
乒乓球竞赛规则
2.1 球台
2.1.1球台的上层表面叫做比赛台面,应为与水平面平行的长方形,长2.74米,宽1.525米,离地面高76厘米。
2.1.2比赛台面不包括与球台台面垂直的侧面。
2.1.3比赛台面可用任何材料制成,应具有一致的弹性,即当标准球从离台面30厘米高处落至台面时,弹起高度应约为23厘米。
2.1.4比赛台面应呈均匀的暗色,无光泽,沿每个2.74米的比赛台面边缘各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色边线,沿每个1.525米的比赛台面边缘各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色端线。
2.1.5比赛台面由一个与端线平行的垂直的球网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台区,各台区的整个面积应是一个整体。
2.1.6双打时,各台区应由一条3毫米宽的白色中线,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半区”。中线与边线平行,并应视为右半区的一部分。
2.2 球网装置
2.2.1球网装置包括球网、悬网绳、网柱及将它们固定在球台上的夹钳部分。
2.2.2球网应悬挂在一根绳子上,绳子两端系在高15.25厘米的直立网柱上,网柱外缘离开边线外缘的距离为15.25厘米。
2.2.3整个球网的顶端距离比赛台面15.25厘米.
2.2.4整个球网的底边应尽量贴近比赛台面,其两端应尽量贴近网柱。
2.3 球
2.3.1球应为圆球体,直径为40毫米。
2.3.2球重2.7克。
2.3.3球应用赛璐珞或类似的材料制成,呈白色或橙色,且无光泽。
2.4 球拍
2.4.1球拍的大小,形状和重量不限。但底板应平整、坚硬。
2.4.2底板厚度至少应有85%的天然木料。加强底板的粘合层可用诸如碳纤维,玻璃纤维或压缩纸等纤维材料,每层粘合层不超过底板总厚度的7.5%或0.35毫米。
2.4.3用来击球的拍面应用一层颗粒向外的普通颗粒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2毫米;或用颗粒向内或向外的海绵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4毫米。
2.4.3.1”普通颗粒胶”是一层无泡沫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其颗粒必须以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0颗、不多于50颗的平均密度分布整个表面。
2.4.3.2&海绵胶&即在一层泡沫橡胶上覆盖一层普通颗粒胶,普通颗粒胶的厚度不超过2毫米。
2.4.4覆盖物应覆盖整个拍面,但不得超过其边缘。靠近拍柄部分以及手指执握部分可不予以覆盖,也可用任何材料覆盖。
2.4.5底板、底板中的任何夹层以及用来击球一面的任何覆盖物及粘合层均应为厚度均匀的一个整体。
2.4.6球拍两面不论是否有覆盖物,必须无光泽,且一面为鲜红色,另一面为黑色。
2.4.7由于意外的损坏、磨损或褪色,造成拍面的整体性和颜色上的一致性出现轻微的差异。只要未明显改变拍面的性能,均可允许使用。
2.4.8比赛开始时及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需要更换球拍时,必须向对方和裁判员展示他将要使用的球拍,并允许他们检查。
1、 回合 球处于比赛状态的一段时间:从球在不执拍手的手掌上处于静止状态被有意
抛起前的最后一刻开始,球即处于比赛状态,直到该回合被判得分或重新发球。
2、 执拍手 指正握着球拍的手。不执拍手指未握着球拍的手。
3、 击球 用握在手中的球拍或执拍手手腕以下部分触球(按该定义,在一个回合中,
如果运动员的球拍掉了,他试图用刚才握着球拍的手击球将是不合法的,但在比赛中
运动员可以左右手交替执拍击球)。
4、 阻挡 对方击球后处于比赛状态的球区,也未越过比赛台面或其端线,即触及本方
运动员或其穿戴的任何物品(说明:无论是触及他的球拍、执拍手还是他身体的其他
部位都无任何区别,即为阻挡。)
5、 发球员 在一个回合中首先击球的运动员
6、 接发球员 在一个回合中,第二个击球的运动员
7、 裁判助理是被指定的在某些方面协助裁判员的人。
8、 运动员“穿或戴”的任何物品,包括他在一个回合开始时穿或戴的任何物品。
9、 球从突出台外的球网装置之下或之外经过或回击的球越过球网后又回弹过网络,
均应视作“越过或绕过”球网的装置。
10、球台的“端线”包括端线两端的无限延长线。
二、发球、接发球和方位的选择。
1、 选择发球、接发球和场地的权力应通过抽签来决定。中签者可以选择先发球或先
接发球,或选择先在某一方。
2、 当一方运动员选择了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了场地后,另一方运动员应有另一
个选择的权力。
3、 在每获得五分之后接发球方即成为发球方,依此类推,直到该局比赛结束,或者
直至双方比分都达到20分实行轮换发球法,这时发球和接发球次序仍然不变,而且每
人只轮发一分球。
4、 一局中在某一方位比赛的一方,在该场的下一局应换到另一方位。单打决胜局中
当有一方满10分时应交换方位。
三、发球、接发球次序和方位的错误处理
1、 裁判员一旦发现发球、接发球次序错误应立即暂停比赛,并按该场比赛开始时确
立的次序,根据场上的比分由应该发球或接发球的运动员发球或接发球;在双打中,
则按发现错误时那一局中首先有发球权的一方所确立的次序继续进行比赛。
2、 判断员一旦发现运动员应交换方位而未交换时,应立即暂停比赛,并按该场比赛
开始时确立的次序,根据场上比分纠正运动员所站的方位后再继续比赛。在任何情况
下,发现错误之前的所有得分均有效。
四、合法还击
对方发球或还击后,本方运动员必须击球,使球直接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或触及球
网装置后,再触及对方台区。凡属上述情况,均为合法还击。
五、重发球
不予判分的回合出现下列情况,应判重发球:
1、 如果发球员发出的球,在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时触及球网装置,此后成为合法发
球或被接发球员或其同伴阻挡。
2、 如果发球员或同伴未准备好时球已发出,而且接发球员或其同伴均没有企图击
3、 由于发生了运动员无法控制的干扰,如灯光熄灭等原因,而使运动员未能合法发
球、合法还击或未能遵守规则。(运动员与同伴相撞或者被挡板绊倒而未能合法回
击,则不能判重发球。)
4、 裁判员或副裁判员宣布的暂停比赛。例如:①由于要纠正发球、接发球次序或方
位错误;②由于要实行轮换发球法;③由于警告或处罚运动员;④由于比赛环境受到
干扰以致该回合结果有可能受到影响(例如外界球进入赛场或者是足以使运动员大吃
一惊的突然喧闹)。
六、判一分
回合中出现重发球以外的下列情况,应判失一分:
1、 未能合法发球;
2、 未能合法还击;
3、 阻挡;
4、 连续两次击球(如执拍手的拇指和球拍连续击球);
5、 除发球外,球触及本方台区后再次触有本方比赛台面;
6、 用不符合规定的拍面击球。
7、 双打中,除发球或接发球外运动员未能按正确的次序击球;
8、 裁判员判罚分。
9、 其他已列举的违例现象。
七、一局比赛
在一局比赛中,先得是21分的一方为胜方;比分出现20平后,先多得2分的一方为胜
八、一场比赛
1、 一场比赛应采用三局两胜制或五局三胜制
2、 一场比赛应连续进行,但在局与局之间,任何一名运动员都有权要求不超过两分
钟的休息时间。
九、轮换发球法
1、 如果一局比赛进行到15分钟仍未结束(双方都已获得至少19分除外);或者在此
之前的任何时间,应双方运动员要求,应实行轮换发球法。计时员应在每一局比赛的
第一个球进入比赛状态时开表;在比赛暂停时停表,恢复比赛时重新开表。比赛暂停
包括:球飞出赛区至重新回到赛区、擦汗、决胜局交换方位及更换损坏的比赛器材。
一局比赛进行到15分钟尚未结束,计时员应报“时间到”。
2、 当时间到时,球仍处于比赛状态,裁判员应立即宣布暂停比赛,由被暂停回合的
发球员发球继续比赛。当时间到时,球未处于比赛状态,应由前一回合的接发球员发
球,继续比赛。
3、 出现上述情况时,计数员应在接发球方每一次击球后报出击球数,在使用轮换发
球法时,计数员报数应用英语或用双方运动员及裁判员均能接受的任何其他语言。
4、 此后,每个运动员都轮发一分球直至该局结束,如果接发球方进行了十三次合法
还击,则判发球方失一分。
5、 轮换发球法一经实行,该场比赛的剩余部分必须继续进行,直至该场比赛结束。
设立“种子”的作用 采用设立“种子”选手的方法是为了克服单淘汰赛的不合理 性。抽签时把“种子”均匀地分布在各个“区”内,使他们最后相遇,力求保证比赛 名次确定的合理性
拿着拍子,打到对方台上
改大球 实行11分制
发球无遮挡
改大球 实行11分制 发球无遮挡
实行11分制,发球无遮挡,双打对角发球
单打.双打.
第一节 比赛项目和团体赛的比赛顺序
一、比赛项目 乒乓球比赛共有七个项目: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和男女混合双打。
二、团体赛
(一)男子团体赛 从一个队中挑选出的三名比赛队员和一个队长(可由参赛队员兼任,亦可由其他人员专任)组成。比赛之前,双方队长应抽签决定A、B、C和X、Y、Z的选择,并向裁判提交每个运动员分配到一个字母的队伍名单。
现行的比赛顺序:第一场A--X;第二场B--Y;第三场 C--Z 第四场 A--Y 第五场 B--X。每场比赛为三局两胜制。当一个队已经赢得三场个人比赛时,该次比赛应结 束。
(二)女子团体赛
根据第43届世乒赛期间召开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精神,经国际乒联批 准,女子团体比赛方法采用男子比赛中实行的团体比赛方法,即原来女子团体赛中的 第三场双打改为单打。现行女子团体赛的比赛顺序是:第一场 A--X;第二场 B--Y; 第三场 C--Z;第四场 A--Y 第五场 B--X。
第二节 乒乓球比赛的方法
乒乓球比赛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单循环赛和淘汰赛两种,如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运用 则叫混合制。比赛方法的选用要依据比赛的目的、场地、参加队数(人数)等条件而定。
一、单循环赛 参加比赛的队或运动员之间轮流比赛一次,称为单循环赛。这种方法能使参加比 赛的各队或运动员之间都有比赛的机会,并能比较准确地决出参赛队或运动员的名 次。但单循环赛的场数多,比赛时间长,需用的场地、器材多,因此参加单循环赛的 队数或人数不宜过多,否则,应采用分组循环的办法来进行。
(一)单循环赛计算名次的方法: 国际竞赛规程中规定:胜一场得2分,输一场得1分,未出场比赛或未完成比赛的 场次为0分,小组名次根据所获得的场次分段决定,如果小组内有两个或更多的队得分 相同,他们有关的名次应按他们相应之间比赛的成绩决定,首先计算他们之间获得的 场次分数,再根据需要计算个人比赛场次(团体赛时)、局和分的胜负比率,直至算 出名次为止。
(二)分组循环赛 单循环赛虽能比较正确地排定所有参赛队(或人)的名次,但是在参加队(或 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因比赛次数多而给比赛的组织和管理带来困难,所以很难采 用。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分组循环赛。分组循环赛最常用的编排方法为“蛇形排列 方法”,即按照各队实力强弱排列他们的顺序号(通常是按照上届比赛的名次排 列)。顺序号越小,实力越强,反之,实力越弱。分组时要求各组实力平均,即每个 组的顺序号相加都等。 有的球类项目则在“蛇形排列”的基础上,将种子队与非种子队按分批抽签的方 法来进行分组,即1-4号队(种子队)固定在1-4组或用抽签的方法进入1-4组;然后5- 8号、9-12号、13-16号分别抽签进入1-4组。但分组循环后,还应增加第二阶段的比赛 来排出全部名次。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1、 各组同名次比赛 如第一阶段分为四组进行小组循环,第二阶段比赛各小组的第一 名为一个组进行单循环赛,决出1-4名;各小组的第二名为一个组,决出第5-8名;依 此类推。 2、 交叉比赛 第一阶段分成二个组进行循环赛,第二阶段由每个组进的前二名进行交 叉比赛,决出冠、亚军及其它名次。 采用此法,由各组的3、4名交叉决出第5-8名;各组5、6名交叉决出第9-12名;依此类 推。
二、单淘汰赛 参加比赛的队(或人)按照编排秩序进行比赛,胜进入下一轮比赛,负者被淘 汰,直到决出冠军,称为单淘汰赛。单淘汰赛的场次相对少,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 安排较多的选手进行比赛。但这种方法合理性差,不完整性和机遇性强,须采取一些 措施来克服这些缺陷,才能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它的作用。
(一)号码位置数的选择 号码位置数应选择2的乘方数。比赛常用的号码位置数是8,16, 32, 64,128,256。
(二)轮空 如果参加比赛的人数不等于号码位置数,小于号码位置数即第一轮比赛的人数少 于号码位置数时,没有运动员的位置称为“轮空”位置。
(三)抢号 参加比赛的人数稍大于2的乘方数时,选择参加人数最接近的、较小的2的平方数 作为号码位置数,其中一小部分参赛者进行“抢号”。抢号就是在同一号码位置上, 先进行一场比赛,胜者进入该号,抢号的位置和轮空位置一样,“抢号”也算一轮。
(四)种子(即强手或优秀选手)
1、 设立“种子”的作用 采用设立“种子”选手的方法是为了克服单淘汰赛的不合理 性。抽签时把“种子”均匀地分布在各个“区”内,使他们最后相遇,力求保证比赛 名次确定的合理性。
2、 种子的数目 “种子”的数目主要是根据参加比赛的队数或人数多少来确定的,一 般为参赛人数的1/6--1/2,即平均6--12名选手设一名种子;同时,“种子”数量应是 2的乘方,如2、4、8、16等。
3、 “种子”的位置 “种子”的位置根据规定应作如下编排:第一号种子安排在上半 区的顶部;第二号种子应安排在下半区的底部;第三、四号种子应分别插入上半区的 底部和下半区的顶部;第五至八号种子应分别进入单数四分之一区的底部和双数四分 之一区的顶部;如有更多的种子(9-16)依此类推(种子位置号码可查种子位置 表)。事实上,淘汰赛的“种子”都均匀地分布在各个“区”的。
等待您来回答
乒乓球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乒乓球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