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车前轮快拆图解在慢速的时候有沙沙的响声,像有什么东西在轮胎里滚动,快速的时候

新买的美利达公爵600山地车,前轮空转时轮胎有点摆,但是刹车盘不蹭刹车钳,是什么原因(是轮胎质量问_百度知道
新买的美利达公爵600山地车,前轮空转时轮胎有点摆,但是刹车盘不蹭刹车钳,是什么原因(是轮胎质量问
新买的美利达公爵600山地车,前轮空转时轮胎有点摆,但是刹车盘不蹭刹车钳,是什么原因(是轮胎质量问题过没装正吗?),不修珐海粹剿诔济达汐惮搂理的话,会不会影响以后得骑行;若修理,怎么下手?
车圈偏摆在1MM左右都是正常不用调,低端外胎偏摆是正常的,无解,处女座的请购高端壕折叠外胎。
其他类似问题
美利达公爵600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钢圈问题,尽量要求调换
没有其他原因吗?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初中物理 COOCO.因你而专业 !
你好!请或
使用次数:38
入库时间:
小明想探究足球滚动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
(1)小明想到自行车轮胎充气不足时很难骑快,于是猜想:足球充的气越足,滚动就越_____.
(2)如图所示,小明在一处斜坡上进行实验.他测出足球在A处从静止释放,滚动10m到B处所用的时间为8s;将足球用球针放掉一些气后,在B处从静止释放,测出足球滚动10m到C处所用的时间为14s.小明在实验时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 &&.
(3)足球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4)小明实验中存在不足之处,请你指出一点:&&
(1)快&&&&&&&&&&&&&&&&&&&&&&&&&&&&& &
(2)刻度尺&&&&&&&&&&&&&&
(3)1.25&&&&&&&&&&&&&&&&&&&&&&&&&& &
(4)没有从同一位置释放足球(没有控制变量;没有进行多次实验)&
如果没有找到你要的试题答案和解析,请尝试下下面的试题搜索功能。百万题库任你搜索。搜索成功率80%& 自行车基本知识
往事并不如烟
本人是自行车运动的新新人,很多相关知识都是空白,只有在前辈带骑时不断向他们学习,同时在网络上寻找相关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很多非常有用的资料,和众多新人一起分享。也请前辈们出来指导!!!:D以下资料来自网络
800) this.width=800'/> 第一节 自行车分类&&  一. 山地车&&   特点:为征服各种地形设计,车架结实;车圈一般为26英寸;轮胎较粗;一般会配置平把或燕把。&&   二. 公路车&&   特点:为追求速度而设计,车圈为700C规格;轮胎细,配置羊角车把。&&   三. BMX攀爬车&&   特点:为表现技巧而设计,车架稳、轮胎宽而无牙,车把可360度旋转,轮径小、操作性极强。适合年轻人玩不作详述。&&   第二节 轮胎&& && 一. 山地胎&&   特点:轮胎粗大,稳定性好,胎压较低,一般有1.5、1.95和2.1几种规格,因不同用途分为烂泥、沙土路胎,特点是胎宽大有深齿;两用车胎,特点是在公路骑行时仅小部分轮胎接触地面因而阻力小,而在土路上骑行时,胎两侧的牙齿可以稳定车辆;光头胎,特点是阻力小,适合公路骑行。&&   二. 公路胎&&   轮胎细,胎压高;一般有25C、23C、20C、18C等规格,其中25C和23C适合训练,不容易爆胎,20C和18C阻力小适合比赛。&&  &&第三节 车把&& &&&&一. 山地车&&   山地车一般配平把或燕把,优点是双手握把时张得较宽,有利于操控;其中燕把可以抬高上身,使重心后移,更适合下山车。缺点是兜风,阻力大。&&   二. 公路车&&   公路车一般配羊角把,有44CM和42CM等宽度规格,适合自己的宽度是与肩同宽,其特点是可以减小风阻,同时适合长时间骑行。&&   第四节 减震系统&& &&&&分为前避震与后避震,可以使骑行更舒适,尤其是下山车为必不可少的组件;但对于上山与平路的骑行就有“泻力”的不良影响,如果避震系统带锁死功能的话将使车的适应性更强。对于深圳的路况建议只配前避震。&&   ]第五节 变速系统&&   变速系统的作用是利用牙盘和飞轮之间不同的齿轮比,产生不同的驱动扭矩,以适应不同的路况和骑行者的身体状况。&&   一. 山地车&&   一般牙盘为三片齿轮,分别有44(42)、34(32)、28(24)个牙齿;后飞为7-10片齿轮,分别有11——28(34)个牙齿。&&   二. 公路车&&   一般牙盘为两片齿轮,分别有52(54)、42(39)个牙齿;后飞为8-10片齿轮,分别有11-25个牙齿。&&   第六节 刹车系统&&   公路车一般都为钳制,山地车分为吊制、V制和碟制三种,目前最常用的是V制和碟制。&&   V制的优点是价格便宜、重量轻、刹车效果好、结构简单、维修容易;缺点是在下雨天和烂泥路上效果差;&&   碟制的优点是刹车效果奇好,适合下山车和骑行烂泥路,缺点是重量大,价格贵,结构复杂、维修困难、容易抱死车轮。&&   第七节 车架材料&&   一. 高拉力钢:重、强度高;&&   二. 铬钼钢:重、强度高、寿命不长;&&   三. 铝合金:轻、不生锈、强度低、寿命不长(5-6年);&&   四. 钛合金:轻、寿命长、软;&&   五. 碳纤维:分全碳、半碳(和其它零件接触部位是金属)两种,对纵向力耐受性好,但怕横向受力和扭曲。&&   第八节 如何配置适合自己的车&&   从几个高度和长度的参数来选购和调整自己的车子,车的价钱不是最重要的,适合自己的身材才是最重要的。&&   一. 安全高度&&   跨车上管站立在地面时,上管距裆部要有4-5CM的安全距离,以防下车时伤害裆部。&&   二. 公路车坐包和车把、上管的相对高度&&   公路车坐包距上管至少要10CM以上,15-20CM为好,同时坐包比把立高10CM左右。&&   三. 车架的高度&&   根据不同的身高选择车架的高度。&&   四. 车架的长度&&   在正常握把时,眼睛、把立前端和前轮花鼓三点一线则说明车架长度正好,否则可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把立来调整长度。&&   五. 坐包的高度&&   当正坐于坐包之上,用脚跟把脚蹬踩到最低时,膝关节刚好伸直为高度正好,这样用前脚掌发力时刚好有几CM的余量。&&   六. 坐包的前后调整&&   把脚蹬放平,正坐于坐包之上,如前脚发力点和膝盖的连线垂直于地面为位置正好。如经常上山可把坐包稍向前调一点。&&   七. 坐包的水平面&&   建议将坐包调成水平或略微上翘以提高对车的控制,不主张向下倾斜,但还是以个人的感觉为准。&& && 第九节 骑行技术&&   一. 善用变速&&   变速器要多用,找到适合的档位骑行可以节省体力,一般骑行中,前半小时用低档高频率热身,中间用高档发力高速踩,后半小时低档恢复疲劳。&&   二. 过弯技巧&&   过弯时,向哪个方向拐弯就把哪个方向的脚蹬收到上方,一方面可以避免脚蹬刮碰地面,一方面可以把重心调整到过弯的状态。&&   三. 下坡技巧&&   下坡时要重心靠后,身体放松。&&   四. 团队骑行&&   团队跟车骑行可以节省后面队员30%的体力,一般配合默契的团队均采用这种骑行方式。一般一人领骑几百米到一公里,然后让出头位跟到队尾,如此往复。此外根据不同的风向,采用偏左或偏右的跟车位置,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头车的破风作用。但头车一定要用手势提示跟车的队员前方路面情况,以免出现危险。&&   五. 体力分配&&   要多研究骑行路线和队员体力状况,合理分配体力,争取最佳的锻炼效果。&&   第十节 安全&&   要购买头盔、手套、骑行裤、车灯等安全装备,尽量减少来自于自身和外界的危险。购买意外险、做好防晒措施。加强安全意识,遵守交通法规,城市道路走非机动车道,无非机动车道的公路,路边沿起1.5米为单车合法车道。能用钱减轻的痛苦尽量用钱解决。&& 1 骑赛车的入门知识&&俺们中国人几乎100%的都会骑车,但会骑赛车的人不多,水平最高的莫过于自行车专业运动员。普通的自行车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掌握好平衡就能蹬车上班、上学、买菜去也。赛车则是一种专业器材,不光在一系列的装备上有别于普通自行车,在安全意识上也完全不一样。普通自行车只需要在城市里遵守交通规则即可,而赛车在郊外,在山道上骑行,四面八方的车辆来往会对骑行者构成极大的威胁,所以需要有更高的安全意识。谨记着,会骑车不等于会骑赛车。&&针对入门级的爱好者,先简单谈谈不可缺少的装备。&&1、 头盔:头盔干嘛用的?跟建筑工地的民工一样是为了保护脑袋。尤其是我们在高速骑行的时候起保护作用。佩戴头盔需注意大小尺寸要合适,带子要不松不紧,佩戴时注意不要把前额露出来,应该象特务戴帽子似的把帽檐稍微压低点。但头盔不是帽子,跟建筑、攀岩用的头盔也不一样。骑行头盔的顶部开了很多窟窿,越多越好,散热透气。要注意头盔的质量,虽然都是泡沫,但有些摔一次就报废了,有些寿命可以延长。切记即使装备再贵,头盔的钱不能省,因为生命只有一次!&&2、 眼镜:作用在于挡风、挡尘土、滤净太阳光,也有专门用于阴天、下雪等天气的镜片。 高速骑行一定要佩戴眼镜,事故总发生在眨眼功夫。建议选用那种摔破了也不至于伤着眼睛的树脂眼镜。&&3、 服装:骑普通车只需要穿着普通衣服即可,淑女们的长发、丝巾、裙子还能满大街地迎风飘扬。骑赛车则需要从头到脚的专业武装。骑行服的上衣基本要求是宽松合体,但不要太肥以免风阻太大。兜风的衣服不要穿,尤其是天冷穿风衣骑车,要穿那种收口处是系绳子的而不是松紧带的,松紧带收口的风衣,一来是骑起来感觉象拖着一只大气球,还忽左忽右的乱飘;二来是弓腰蹬车的时候,衣服会向上缩呀缩,很不自在。再有就是要求透气和排汗。骑行裤则一般要求带垫档,如果春秋两季,可以先在里面穿一条紧身的健美裤,再加套一条带垫档的短裤,又或者是短裤加一副长腿套。再有,假如穿时间长了建议在洗完裤子后,在裤档上打一点凡士林油,以防垫档太硬难受。此外,按理说还应该有女士专用的骑行裤,可惜俺们国家的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中女士少之又少,除了专业队以外,这种裤在市场中是很少有卖的,只能凑和男女平等了。&&4、 手套:分长指和短指。目的都是为了防止打滑,保护手,减少震动等作用。因为在高速骑行中如果出现摔车,手与地面必有一个很大的摩擦力,没有手套的话手就会被擦伤。手套最好挑那种“手背”方便擦汗的那种。&&5、 鞋:初学者一般都穿普通运动鞋,在快速的激烈冲刺中起不了作用。如何选好专业鞋,大小一定要适中,否则影响蹬踏。运动鞋一般是海棉底,踩踏时间长了脚掌会酸胀;而专业鞋是硬底,不光疼痛减少而且能使脚的蹬踏力全都使在脚踏上。专业自锁鞋中又分山地锁鞋和公路锁鞋。如果没有强烈的公路车竞技需求,建议使用山地锁鞋。因为山地锁鞋方便走路,公路锁鞋只能上趟厕所都要骑车过去,无法正常走路的,但公路的锁片大有利于蹬踏,适用于单纯竞技比赛。&&初学者不清楚自己的实力如何,也不知道自己爱好的发展方向,所以对车辆的选定一般比较茫然。那么再谈谈车辆定位,赛车的车把和车座如何定位,车座该怎么调?最好是水平的位置,车头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上肢操纵车把支撑身体,车座起到把上半身平托着的作用,具体的位置是车座管中间。另外,车架子大小要合适,建议用铝架,可以通过调节车座管作调整。建议扶着墙把脚踏在最低点的地方,膝盖能稍微弯曲即可,注意啊,车架过高的话对腰间盘的损伤特别大。此外,每个人的身高决定把立的长度。&&再说维修。车子难免有万一坏掉的时候,因此骑行爱好者需要掌握必要简单地修车技术,不然远郊野外,车子坏掉了呼天不应叫地不灵的只有哭鼻子的份了。因此也建议不会修车的人不要单独远行。我就喜欢结伴而行,因为我不会修车,哈。一般来讲,自行车除了特大的交通事故,否则不会有很大的毛病,最常见的是轮胎漏气的问题。比如强烈冲击障碍物,车轮在上面形成很大的冲击力,车轮被障碍物挤扁或磕漏了。另一问题出现的比较少,是车圈上的辐条帽子的孔漏气。这个原因是因为车圈编完轮子后没有把辐条的孔密封好,气压自己冲破橡胶。所以应该把辐条帽的垫带把辐条帽的孔堵住,把所有的孔封死,这样扎破的机率很小。还有最简单但也不太好弄的补胎,提醒注意内胎往里装的时候,先把内胎充一会儿气再往外胎里塞,以免内胎在里头打一个卷儿或者弄一个褶子,所谓的爆胎就是这种现象造成的。另外,建议野外骑行多带条备用胎或者多带几块胶片。特别提醒骑行者在野外换胎打气时要注意交通意识,不要在路边扎堆。&&飙车是很爽的事情,但强调安全意识。有事情一定要先提前减速,然后靠边停车。盘山道下山切弯时不要刹车,应在进弯前减速,过弯后再加速。下山时不要超越路中间的黄线,一是怕迎面车辆,二是怕轮胎压着黄漆打滑,雨后更甚。切弯的时候要惯性抬脚以免脚蹬碰触地面造成摔车事故。冬天更要留意冰面,巴掌大的冰面就摔得人忘了自己姓啥了。此外,一旦进村子后,要减速骑行,不然嗖地不知从哪儿窜出一只鸡或一条狗,冷不丁的一捏闸就有可能躺沟里去了。
08:09:49 编辑
----------------------------------------
往事并不如烟
自行车爬坡轻快的技巧(转贴)&& 良好的姿势  让你爬得更轻松!在力量还未完全建立之前,一切从正确的姿势从头开始,还会让你在爬坡时更快更轻松,头部必须能抬起看前方的路况,切忌将头低下的&埋头苦干&,不但会有安全问题,也会影响到你的呼吸顺畅。   腹部  爬坡时腹部的出力并不明显,但实际上腹部扮演着支撑的角色,就是当爬坡时腹部两侧有绷住的感觉,这就是腹部在支撑了上半身的出力,同时扮演平衡的角色,腰腹部力量不足的骑士在爬坡站姿时的平衡反应较差,应该以仰卧起、后仰伸展来补强此区域的力量。  座位  在适当的座垫高度前提之下,找到座垫前后位置以及座垫翘起的幅度多半是以座垫前后端呈水平为基准,以座垫凹下的鞍部支符合骑士的股部,但每个品牌的坐垫凹下的程度并不同,也是要合用者支适应。   膝盖  爬坡踩踏时尽量以膝盖靠近上管的姿势踩踏,这样一来在下动作时才能够利用到大腿及股外侧的肌肉,如果你习惯将膝盖在踩踏时远离车架,无疑是在浪费你的力量。  手掌  当你爬坡时以站姿骑乘时,手掌的位置应该压在煞车把手上会比较轻松,想要像Pantani一般的握下把站姿爬坡前进并不容易,因为重心向前时更响的腰背部受力更大,加上头部的角度让呼吸敢不容易,迷招只有在攻击时比较用的上。   站姿  使用站姿骑乘爬坡的目的在几个:1.坡度变陡时2.攻击你的对手3.变换让其他肌肉放松;想像你是在单车上跑步一般,但不同的是在往前跨步开始下啃至底部死黠之后,也必须注意到上拉时也要出力以维持平衡 ,这是与跑步最大的不同点。  背部  保持背部坦才能使下背部的肌肉及腹部侧面的肌肉使得上力量,如果你无法让背部自变成平坦,那么你可能选了一台太小的车架或太短的龙头。  胸部  保持胸部不在紧缩的情况,就如同你上下楼梯时一般自然,紧缩的胸部会因为扰乱横隔膜而影响到呼吸,使得能量转换的效率降低。     手肘  保持手肘略为弯曲,当腿部向前出力时,手部可以平行的往后拉同时出力,这会让你的全身同时有效率的作动;站姿踩踏时,手拉的动作变成往后上方,并且配合脚部往下踩踏的力量作单边轮流出力。  臀部  臀大肌是人体最大的肌肉,并且延伸至大腿后肌,以坐姿爬坡时若能运用到此处的肌肉便会更有效率,出力的感觉是与你由椅子上仅靠腿部力量准备站起来时的感觉类似,在单车上要作到这样的出力则必须注意到回转后勾的动作,但必须配合坐垫高,以免伤及脚后跟的肌腱。     事实上,爬坡的训练是没有秘诀的,但单车在爬坡的路段是考验实力最佳的时刻,在爬坡时,每个骑乘者的条件等于平等,选手的力量、心肺功能在此表露无遗,而爬坡骑程的训练过程中肌肉力量及心肺功能,更是必须按步就班的去建立,这与使用齿轮比的轻或重、踩踏回转的快或慢、训练路线的陡或缓……,都有着绝大的影响关系,但是在爬坡时利用以上身体的十个部位作为检测,能够帮助你的骑乘建立在一个良好的基础。 学会骑车  骑单车并非难事,但学会正确地骑单车却并非易事。在平时骑车时主动地训练自己,改正一些错误的动作,会使你减少疲累和不适,更加轻松地完成旅程。   首先应掌握正确的姿势:  上体前倾,躯干向上躬起,头部稍向前伸。双手有力地握住车把,两臂自然弯曲,支撑住上体。臀部稳定地坐在车座上。两腿作100-170度左右的蹬踏循环,通过脚部把力量传到脚踏板,动作要顺滑有力。   掌握正确的姿势必须正确处理好人车关系,要根据自身生理结构即腿长、臂长、肩宽、躯干长度来选择和调整车架、车座、车把。   车架的高低由腿长决定,长度由臂长加躯干长度决定。   车座的高度可按以下方法决定:稳定地坐在车座上,当脚蹬在最低点时用脚后跟踩住,此时腿应刚好伸直,既不弯曲也不蹦直。车座前后和俯仰角的调整由整个身体结构决定,以舒适为准。调整好的车座应使你骑在车上,当曲柄与地面平行时膝关节与脚踏应在一条铅垂线上,在蹬踏最低点时腿部应稍有弯曲。   车把不应太窄,窄于肩会挤压胸部,应与肩大体一致。   当你确定了你的单车结构并正确调整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如果你觉得很舒适,最好就不要轻易变动了。   其次要学会正确的蹬踏技术:   蹬踏时蹬踏脚的用力方向应尽量与脚踏板运动圆周的切线方向一致,在进入蹬踏的时候应逐渐加力,在曲柄与地面平行时力量加到最大,再向下时力量逐渐减小。通过最低点后脚腕和腿部开始放松,并且顺滑放松地到达最高点,再进入用力阶段。整个循环中两腿不要左右晃动,保持在同一垂直面上。长途旅行时应尝试用脚的不同部位蹬踏,并掌握好节奏,以使肌肉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不要用你承受不了的高齿轮比骑行,也不要频繁地变换齿轮比。   最后提醒你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集体出行时,如果你想节省体力,请尾随在别人后面,这样你前面的人所形成的涡流会牵引你前行,使你能节省20%-30%的体力,这也正是专业选手爱跟在别人后面的原因。   在遇到较小的上坡时,上坡前进行加速,利用冲力快速地爬上去,可以在最后阶段使用站立式骑行。较长的上坡或山路需要你平均分配体力,保持匀速,不要急于向上冲,这样会使你过早地进入疲劳期。齿轮比要提前改变,可交替使用站立式骑行。如果你觉得很累,不妨下车走上一段,使肌肉放松一下。   下很长和很陡的坡时,先把车座放低些,这样会比较安全。刹车不要过猛,前后同时进行刹车,单独使用前刹会把人向前抛出,单独使用后刹会使单车打转,把人向两边甩出。   长途旅行最好给单车装一个后架来放置行李,长时间的骑行即使背上一个很小的包也会让你苦不堪言。(转自北京大学自行车协会) 平衡   初学骑车者就象被铆死在车中间一样。实际的关系其实更象一个坏家伙在火车顶上向西走。火车车前进时,他会跑到车的前面,后面,又或者只呆中间。当然,他的移动不会影响火车的行进,他还没有足够的重量改变车的运动。可是,如果把这身体放在一辆自行车上,你看看会有什么发生。   提高你在脚踏车上平衡能力的最佳方法是学会来个“定车”,也就是说你看上去只是很酷地在钉在原地。下面是掌握这个重要技巧的六个步骤。   1.放松地骑行,当车溜至差不多停下来或轻刹前闸时,(轻轻抓住手把,肘部和膝盖弯曲),哪样感觉都很轻松自在。带些微倾斜的地面上更是最好的练习场地。   2.用你一只“好脚”放在前面,保持两脚踏的水平(就象钟表里3点和9点的位置),好脚就是你喜欢的那只脚,通常和你喜欢的手是同一边的,但并非总这样。如果不太确定,就想想当你……滑行的时候哪只脚会自动地放前面,那就是你的好脚。用这只脚轻轻地给脚踏加力——刚好能让车子前进就够了。   3.同时,死死捏住前闸阻止前进的动作。   4.与此同时同时,转动你的前轮偏向你“好脚”的那边。刚开始也许会过度转向,放心,只需有足够的角度让车子保持平衡就行了,你将会感觉到那个平衡点的位置。   5.在所有这些力量下保持平衡。你竭力让自己在前进与跌落之间保持悬浮状态,就象在等量练习中肌肉组织互相抗争却不移动。   6.假如你开始往好脚那边掉了,就直直地转动车轮并松开车闸和脚踏。这会轻微地释去你的自重(有时是车的)并重获平衡。如果你开始往另一个方向掉,则更要重压脚踏,死捏车闸,这能变为你向前的力量。   就这么多了。当自我感觉不错的时候你可以移师平地,这样能学习怎样用你的膝盖保持平衡。如果没有这些,即使你骑过自行车车也很难明白,别指望能在头二三十次的尝试中静止很长时间。   ——当你试着在停滞中保持平衡时,本能地会盯着手把前后动,这很糟糕,会造成一些称之为掌舵不稳的后果。相反,把你的脑袋和胳膊侧向一边控制车子,会得到一些称之为爽的效果。   ——典型的车上重量分配:身体百分之六十在后部,百分之四十在前部。这种安排在大部分情形下能最好地推进和牵引。 (转自北京大学自行车协会) 山地车骑行技巧 --简单的小技巧使你更像专业骑手&&骑着你的山地车上路,同家人与孩子一起沐浴在郊外的大自然中,享受郊游的快乐。有一两件事可能会围绕你:亦或在骑山地车行进中,你肚子饿了想要掏点东西吃,但是当你放开手单手骑车时却很容易摔倒;您想喝水时,你的水壶却好象离你远了些而难以拿到;当你要观察后方的情况时,不要担心,经由我们说明之后,这些小技巧只要稍加练习,你就会非常熟练,好象是生来便有的能力。&&* 口干吗?假如可能的话,先找一条平坦的,或者是稍稍下坡的道路,(凹凸不平的路可不是将一只手松开把手的好时机),不要停止踩踏板,而且保持向前看,而不是看着你的手,一只手肘微弯,握住把手。手肘微弯能够吸收石块路面带来的震动 ,同时能够稳定你在喝水时任何影响山地车方向的动作,另一只手伸下去拿水壶,这时,也不可以看下方而是保持直视正前方,这样不停地反复练习,直到很熟练为止。 如果你的水壶是小号的,伸手下去时,要抓它的瓶盖部份,如果是大号的水壶,便握住瓶身凹下去的地方,在喝水的时候,水壶要向嘴角侧面,以免遮住视线。用牙齿拔开瓶盖,喝完水后,用你的身体来压住关上瓶盖,然后将水壶滑顺地放回架上,这时仍然不可往下看,保持直视前方。如果此招不行,那不如就带个奶瓶上路,或试试使用一种不用动手的饮水系统,只要将一支吸管放入嘴中便可以了。&&* 往后看的时候,你的手不能离开把手,同时要注意前方路面,当你从左肩扭头往后看时,将你的右手放松,手肘处微弯,这样虽然你的上身扭转了,却仍能保持山地车笔直的方向,假如你骑得非常快的时候,你也可以很快地从你的左臂下方低头很快地查看后方一下。 如果你需要比较长时间去查看后方,那你就必须坐正上身,右手抓住靠近竖管处的龙头,然后放开左手,身体在座垫上稍稍扭转向后看, 一个职业化的小技巧:当你与另一个人同骑时,当你回头时,坐正并轻触你同骑者的肩膀,这样会帮助你骑直线。&&* 如果你打算乘骑山地车超过一个小时以上,那么就有必要在衣裤口袋中准备一些由天然食品制成可以增强体力的块状食品,当然你不可能用双手来吃一顿午餐,你只能够吃这种简单包装的食物。在行前,你就应当将包装的塑料纸撕开一些,这样当你取食的时候便不必要大费周折。同时放置这些食物的地方,最好是很轻易可拿到的口袋而不是与地图等混杂一起的深口袋,取起来极不方便。 当你准备进餐的时候,将身体坐正,并将一只手握着竖管旁的龙头部份,手肘微弯来减少震动,然后再掏出食物,顺着你早些时撕开的部份往下撕去,然后便可以吃了。记住,吃完不可随地丢外皮,应当放在背包中。&&  摇摆不定的骑手在团体的乘骑中是危险份子,就算是个人单骑,也会在拥挤时危及他人。假如你对自己骑车没有把握走直线,那么你就应该在路边的白色漆线上沿着线来练习。但如果你的手臂及上半身无法放松的话,这次简单的练习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自然放松。将你的双手轻握把手,双肘微弯,眼光放在前方约30呎外,但不要集中注意力在直线上,只要知道你在顺着这条线,不久之后你就会发觉自己走得十分稳定。 长途自行车旅行须知&&近年来,在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长途骑自行车运动健身或是旅游、考察等等。既可以锻炼身体、饱览风景名胜,又可以深入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深入的考察、体验许多鲜为人知的风土民情。   当你也要准备骑自行车做长途旅行。且没有经验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先是做好心理准备   确定下旅行的目的和目标,树立坚定的信念,路再长也有终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定的骑下去,就一定能到达目的地。 二、出发前的准备   首先要收集、查阅、整理沿途有关的各种资料和相关信息,包括较新版本的地图、交通图,沿途的地理、历史、人文、名胜古迹,气象资料等。再根据你或你的团队的体力状况、假期长短、旅行季节等因素制定出详细的旅行计划。一般而言,长途自行车旅行的最佳季节为每年的五至十月份为宜。长途自行车旅行最好能结伴而行,但长途旅行人数不宜太多,理想的人数为3到5人,且最好有异性同行。人数过多,沿途食宿困难较大,偏远的小地方接待有困难。由于人们之间的性格爱好存在差异,人数过多时很难统一行动。人数太少,安全保证较差。并且万一途中出现特殊情况,人数过少,难以相互照应。另外,人数过少,每一个人的相对负担就会加重,有些物资装备无论一人或多人只需一份,如修车工具、宿营装备等。 三、有关的物质准备   做自行车旅行,首先要准备的就是自行车。如果有条件,最好选用专门为自行车旅行而设计的27英寸全地貌车。该类型车一般配有前后车架,能载重150公斤(包括骑行者)以上,避震性能较好,轻便结实,能适应各种道路状况。缺点是价格昂贵,零配件目前在国内较难买到。   我们一般骑行的26英寸以下的轻便自行车不太适合于自行车长途旅行。可选用比较老式的28英寸加重自行车。如是新车,在你出发前一定要磨合200到300公里,重新全面调整后再上路。如是旧车,要经过全面大修,特别要对车座进行加工改造。车座不宜太硬或太小,最好加上一个3到5厘米厚的海绵坐垫。注意一定要保持坐垫表面干燥且不能有褶皱和缝合接缝,长时间骑行时方不至于磨破皮肤或长痱子。车座不宜太高或太低,以个人骑行舒适为宜。车把基本上应与车座高低相等,高低差距在3到5厘米以内为好。还应在自行车前后安装好挂包架。背着背包长途骑行非常疲劳和不舒服。最好还应在自行车大梁上安装一个水壶架,以便在骑行中可随时方便取用饮水。另外,在车胎内注入一些补漏剂,一旦车胎被刺破,只需将刺入物拔除,破孔向下打足气,即可自动将破孔堵住,保证继续骑行。   出发前,你一定要掌握自行车的调整和修理,包括;补胎、更换车条、更换刹车块,修理、调整前中后轴、修理飞轮等。 四、其他物质准备   服装:如果是在夏季或在较暖和的季节骑行,最好能购置专门设计的短骑行服。它具有保温、透气、挡风、防雨等功能。骑行裤内还有真皮垫,防磨且透气。可适应多种气候条件下骑行。只是价格比较昂贵。如没有骑行服,特别是骑行裤时,可直接穿着有弹力的紧身裤,里面不要再穿着其它服装,并且在经常摩擦的部位涂抹一些能起润滑作用的油脂。夏季骑行应穿着长袖上衣和遮阳帽,以免晒伤皮肤。冬季或在气候较寒冷的地区骑行时,除注意保温外,还要注意防止衣裤或鞋袜过紧而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引起冻伤的发生。另外,骑行时不能戴口罩,如果戴上口罩,因呼出的热气会在不知不觉中在口罩外面结成薄冰,造成面部冻伤。冬季最容易冻伤的部位是耳朵、鼻子和手脚,要特别注意这些部位的保温。可采取骑行和推车步行结合的方法,以促进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还要准备一件雨批,除防雨外,还有其他许多用途。   其他装备:为防风吹和小飞虫侵入眼睛,要准备好骑行眼镜。有色的可防强烈的阳光照射,无色的适用于阴天,还有一种浅黄色的专门适用于夜间。准备一个小药箱也是必不可少的。长备药品包括:治疗腹泻、肠胃不适、感冒、水土不服、消炎、外伤,眼药水等药品。如是夏季还应准备一些十滴水、风油精、清凉油、痱子粉等。冬季则要准备一些冻疮膏、&寒痛乐&、姜茶等。如是在西北、新疆等地,要多准备一些饮用水(每天需5到10升) 五、在骑行中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骑行速度问题。骑行速度要根据全队的身体状况、路途远近和假期长短来决定。一般来说;如果路面平坦,每小时骑行20公里左右。山地或丘陵地形,每小时骑行10到15公里左右较为合适。每天骑行的时间,在开始的3天到一周内,不宜太长。已每天6到7小时,骑行120到130公里较为合适。身体适应后,每天增加20到30公里,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长途骑行后两脚会充血肿胀。休息时要平躺,尽可能把脚垫高,以促使血液循环。如有坡度不大的斜坡,也可头朝下地躺下休息片刻或把脚放在自行车上休息一下。   夏季,由于气温太高,白天骑行体力消耗极大,容易中暑等,不宜骑行。最好选择在早晚骑行。   如必须露宿时,应随身带一个防潮垫。换上干燥的衣裤,穿上雨衣,躺在防潮垫上。并且时间不宜过长。切不可穿着汗湿的衣服就地随意躺卧。   在比较干燥的地区骑行时,应在鼻腔内涂抹一些油脂,避免鼻腔干燥,保障呼吸顺畅。夏季骑行时,如感到头晕头痛、全身无力、烦躁心慌、恶心呕吐、舌干口渴、出虚汗、心跳加快等症状,要迅速到阴凉处躺下休息,马上服用一些十滴水。等身体恢复后在逐渐活动。切记不可用扇风法降温。   冬季骑行时,如感到皮肤发痒、红肿、麻木甚至起水疱时,要尽快用冻疮膏轻轻涂抹并做好局部保温。切不可因发痒而使劲搓揉。   长途自行车旅行时,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否则半路病倒,自己遭罪不说,还会连累同伴。   长途骑行,感到身体疲劳,腿脚乏力时要及时休息调整。否则因控制能力下降,容易造成翻车、撞车事故。   长途自行车旅行中保持警惕性,保管好自己的财物、照相机等贵重物品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疲劳、注意力分散等原因,往往容易出现松懈、麻痹等现象。一定要提高警惕性,否则可能不仅是造成自己的经济损失,还可能误事。   以上是一些有关长途自行车旅行的常识和基本知识。如果你计划要进行自行车长途旅行。一定要了解更多的资讯,向有经验的伙伴学习,做到心中有数再上路!
----------------------------------------
往事并不如烟
自行车入门--相当好的一篇文章(转自广坛) 推荐原因:个人认为这篇文章简单易懂,当属必看之品,无论是新车友还是老车友,多看别人的总结经验总是没错的!更重要的一点是:写文件的是位MM。:)  作者:侯侯  第一章 从旅游骑行过渡到运动骑行  18年前的我之所以能顺利考上重点中学,很大程度是来自于父母的物质诱惑——奖励一辆24女式单车。我以为,我自打小学六年级就学会了骑车,学习的方式是直接坐在老爸的26永久牌单车的座包上吊着脚蹬车,完了老爸不停地在后面推着追着玩了一小时,姿势跟开拖拉机似的。总算学会了,可是虽然学会了骑车却不知道如何上车和下车,只能不停地绕着操场转下不来,可气的是老爸竟然不管我了只顾着自己在附近自由活动。就好比当初教我游泳似的,他把救生圈往江面上使劲一扔,完了我自己在前面狗刨,他在后面一米处跟着,但只管看着我呛水从来不会“救”我的……  扯远了,把镜头收回来。话说骑行旅游,基本上能骑车上学和上下班的人都可以用骑行的方式去旅游,最大的理由是省钱,但最大的代价就是耗体力和耗时间。不少英雄壮士以骑行远征为荣,以西藏为典型。这号人物很让人佩服,让人感觉他们很牛,而“牛”的原因只因为他们胆子大、体力好、骑得远。骑到天涯海角,骑到荒无人烟,骑到没人敢去的的地方而已。公里数是他们骑行水平的唯一有说服力的数据。注意到没?这些英雄们的坐骑一般只是略带变速的劣质山地车,更甚的只是28单车,他们对车的要求跟驴一样,只要求负重,通常在后架上放上沉重的包裹行李。纵观这些驴们的骑行游记,一般只关心每天的公里数,对不同路段的变速技巧等是毫无概念的。这一双双有力强劲的腿纵然能征服拉萨,但要谈骑车技巧,基本上还都得从零学起,因为他们的水平也就比我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强一点点。如果这些壮士们能好好练练骑车,掌握更多的骑行技巧,那么他们在翻山越岭的旅途中会轻松很多,下车推车的次数也会少很多,盘山弯道上下坡的安全系数也会高很多。爱好长途骑行旅游的大侠们,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建议买辆变速系统好点的自行车,那样的骑行旅途会更爽快。  惯于穿梭国道、省道和郊外山区的单车旅游者,不知曾否见到过刷刷刷地一飙而过的专业自行车队。运动员们那流畅合拍的蹬踏动作和瞬间即逝的潇洒身影是否会让甩在路边的你感到望尘莫及、惊叹不已,震憾木纳了至少好几秒钟,随后才灰溜溜地骑上自己的驴继续上路?还真有木呆呆地看着人家消失半天了还不会动换的,那个人就是我,后来成为自行车运动的发烧友,而且是一发不可收拾的我。文字内容是为驴友大众普及自行车运动知识的同时,也顺带给自己搜索点记忆留个纪念。  从旅游骑行者过渡到为运动而骑行的“运动员”,首先是要改变潜意识里的“负重”的概念,尽可能轻装。然而习惯负重登山地驴骑上自行车后,总觉得肩上不扛点东西不舒服,至少也得背个书包。骑着一辆死沉死沉的自行车,车架、车支子等附属品还舍不得拆了,又不懂变速,由始至终地大盘带大飞地玩命蹬。再有穿着登山用的冲锋衣,骑起来呼拉拉地跟气球似的,这副行头飙起车来能快吗?少来!我不就是车子不够高档嘛,要换个几千上万的好车,我不信我比人家慢!可不要这么想,站在零点的起跑线上,真给你辆“好车”就糟贱了。建议还是谦虚点,先从基本功开始学习。首先是骑行姿势,不要挺得直直的跟开拖拉机似的,应当手握车把,弓腰抬头。拉弓射箭嘛,弓腰才好使劲,抬头才能看见前方视线。其次是蹬踏提拉的动作,不要跟蹬三轮似的只知道大脚板一上一下的机械循环。如往竞技方向靠拢的话建议早早换上自锁鞋,借助锁鞋,人车一体,蹬踏提拉的节拍动作更是行云流水般顺畅。怕摔?不怕不完了么。其实习惯了以后穿锁鞋骑车才是最轻松安全的,尤其是爬坡的时候就更有体会了。再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掌握必要的变速技巧。为什么自己的腿越蹬越累,为什么呼吸越来越喘,为什么山路蹬不上去要下来推车?为什么同样顶风骑行别人要比自己轻松得多?为什么人家40/H的时速能维持1小时,自己最多只能挺10分钟?变速的技巧很讲究,根据不同的路面要灵活掌控。高手比赛爬坡,都是十米一变乃至五米一变,绝不傻骑。总的来讲,一般平路,大盘带小飞;一般爬坡,小盘带大飞。根据各自的腿部力量和蹬踏频率,结合坡度大小,竞赛对手等实际情况综合调配,及时变速。“手变头”其实就是你手中的指挥棒,你的车速快慢基本上取决于你如何在适当的变速时机正确使唤它。  喜欢是不需要理由的,不喜欢的话理由就多了去啦。骑车多累啊!登山不累吗?骑车伤害身体!那是没有根据的,阿姆斯特朗蝉联环法七连冠,世人皆知,但他的癌证只是一种炒作而并不是真的因为骑车造成的。所谓的“伤害身体”多半是因为骑行姿势不对和车子尺寸不合适造成的。试想,以业余锻炼的运动强度,离“伤害”还早呐。新手入门最关键的是要找一辆适合自己尺寸的车子,尤其是车架,整车能度身订做最好。骑车风吹日晒的确很苦,女孩子还最怕晒黑,但如果真的喜欢上了这项运动,黑就黑点吧不会在乎的,比如那时候的我。  非要找一个喜欢的理由?那就是骑车的帅哥很多很多。  --------------------  第二章----骑赛车的入门知识  俺们中国人几乎100%的都会骑车,但会骑赛车的人不多,水平最高的莫过于自行车专业运动员。普通的自行车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掌握好平衡就能蹬车上班、上学、买菜去也。赛车则是一种专业器材,不光在一系列的装备上有别于普通自行车,在安全意识上也完全不一样。普通自行车只需要在城市里遵守交通规则即可,而赛车在郊外,在山道上骑行,四面八方的车辆来往会对骑行者构成极大的威胁,所以需要有更高的安全意识。谨记着,会骑车不等于会骑赛车。  针对入门级的爱好者,先简单谈谈不可缺少的装备。  1、 头盔:头盔干嘛用的?跟建筑工地的民工一样是为了保护脑袋。尤其是我们在高速骑行的时候起保护作用。佩戴头盔需注意大小尺寸要合适,带子要不松不紧,佩戴时注意不要把前额露出来,应该象特务戴帽子似的把帽檐稍微压低点。但头盔不是帽子,跟建筑、攀岩用的头盔也不一样。骑行头盔的顶部开了很多窟窿,越多越好,散热透气。要注意头盔的质量,虽然都是泡沫,但有些摔一次就报废了,有些寿命可以延长。切记即使装备再贵,头盔的钱不能省,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2、 眼镜:作用在于挡风、挡尘土、滤净太阳光,也有专门用于阴天、下雪等天气的镜片。 高速骑行一定要佩戴眼镜,事故总发生在眨眼功夫。建议选用那种摔破了也不至于伤着眼睛的树脂眼镜。  3、 服装:骑普通车只需要穿着普通衣服即可,淑女们的长发、丝巾、裙子还能满大街地迎风飘扬。骑赛车则需要从头到脚的专业武装。骑行服的上衣基本要求是宽松合体,但不要太肥以免风阻太大。兜风的衣服不要穿,尤其是天冷穿风衣骑车,要穿那种收口处是系绳子的而不是松紧带的,松紧带收口的风衣,一来是骑起来感觉象拖着一只大气球,还忽左忽右的乱飘;二来是弓腰蹬车的时候,衣服会向上缩呀缩,很不自在。再有就是要求透气和排汗。骑行裤则一般要求带垫档,如果春秋两季,可以先在里面穿一条紧身的健美裤,再加套一条带垫档的短裤,又或者是短裤加一副长腿套。再有,假如穿时间长了建议在洗完裤子后,在裤档上打一点凡士林油,以防垫档太硬难受。此外,按理说还应该有女士专用的骑行裤,可惜俺们国家的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中女士少之又少,除了专业队以外,这种裤在市场中是很少有卖的,只能凑和男女平等了。   4、 手套:分长指和短指。目的都是为了防止打滑,保护手,减少震动等作用。因为在高速骑行中如果出现摔车,手与地面必有一个很大的摩擦力,没有手套的话手就会被擦伤。手套最好挑那种“手背”方便擦汗的那种。   5、 鞋:初学者一般都穿普通运动鞋,在快速的激烈冲刺中起不了作用。如何选好专业鞋,大小一定要适中,否则影响蹬踏。运动鞋一般是海棉底,踩踏时间长了脚掌会酸胀;而专业鞋是硬底,不光疼痛减少而且能使脚的蹬踏力全都使在脚踏上。专业自锁鞋中又分山地锁鞋和公路锁鞋。如果没有强烈的公路车竞技需求,建议使用山地锁鞋。因为山地锁鞋方便走路,公路锁鞋只能上趟厕所都要骑车过去,无法正常走路的,但公路的锁片大有利于蹬踏,适用于单纯竞技比赛。   初学者不清楚自己的实力如何,也不知道自己爱好的发展方向,所以对车辆的选定一般比较茫然。那么再谈谈车辆定位,赛车的车把和车座如何定位,车座该怎么调?最好是水平的位置,车头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上肢操纵车把支撑身体,车座起到把上半身平托着的作用,具体的位置是车座管中间。另外,车架子大小要合适,建议用铝架,可以通过调节车座管作调整。建议扶着墙把脚踏在最低点的地方,膝盖能稍微弯曲即可,注意啊,车架过高的话对腰间盘的损伤特别大。此外,每个人的身高决定把立的长度。   再说维修。车子难免有万一坏掉的时候,因此骑行爱好者需要掌握必要简单地修车技术,不然远郊野外,车子坏掉了呼天不应叫地不灵的只有哭鼻子的份了。因此也建议不会修车的人不要单独远行。我就喜欢结伴而行,因为我不会修车,哈。一般来讲,自行车除了特大的交通事故,否则不会有很大的毛病,最常见的是轮胎漏气的问题。比如强烈冲击障碍物,车轮在上面形成很大的冲击力,车轮被障碍物挤扁或磕漏了。另一问题出现的比较少,是车圈上的辐条帽子的孔漏气。这个原因是因为车圈编完轮子后没有把辐条的孔密封好,气压自己冲破橡胶。所以应该把辐条帽的垫带把辐条帽的孔堵住,把所有的孔封死,这样扎破的机率很小。还有最简单但也不太好弄的补胎,提醒注意内胎往里装的时候,先把内胎充一会儿气再往外胎里塞,以免内胎在里头打一个卷儿或者弄一个褶子,所谓的爆胎就是这种现象造成的。另外,建议野外骑行多带条备用胎或者多带几块胶片。特别提醒骑行者在野外换胎打气时要注意交通意识,不要在路边扎堆。  飙车是很爽的事情,但强调安全意识。有事情一定要先提前减速,然后靠边停车。盘山道下山切弯时不要刹车,应在进弯前减速,过弯后再加速。下山时不要超越路中间的黄线,一是怕迎面车辆,二是怕轮胎压着黄漆打滑,雨后更甚。切弯的时候要惯性抬脚以免脚蹬碰触地面造成摔车事故。冬天更要留意冰面,巴掌大的冰面就摔得人忘了自己姓啥了。此外,一旦进村子后,要减速骑行,不然嗖地不知从哪儿窜出一只鸡或一条狗,冷不丁的一捏闸就有可能躺沟里去了。  ----------------------  第三章----骑赛车的基本动作要领  (一)、走出蹬踏的误区  骑自行车整体连贯的动作就是蹬踏,因为几乎所有人都是从蹬普通车过渡到骑赛车的,所以对蹬踏的概念还存在着传统的误区。所谓的蹬踏不光是一上一下地往下踩,脚蹬子转一圈,链条能带动飞轮前进即可,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动作就是“提拉”。蹬踏分两个区域,前一个区域是向下“踩踏”,后一个区域是向上“提拉”,360度的圆弧应该分割成四个整体连贯的动作:踩、拉、提、推。即先往下踩,小腿往后收缩回拉,再上提,再前推,完了再往下踩。动作循环过程中注意把上下两个不好使劲的死点过渡好。蹬踏时要一下一下地注意节奏,不可乱了方寸,不要绷着劲,如果气喘如牛的乱蹬一气,一会儿就蹬不动了。再有,提一下摇车,站立摇车尤其是冲坡、冲刺的时候是一个很酷很帅很漂亮的动作,本人自己摇得不咋样但很喜欢看帅哥们摇。但很多人在站立骑行的时候往往只剩下往下踩的动作,而忽视了提拉,累了就导致动作变形,再累就一屁股坐回去了。总之,没有了推、拉、提的动作,骑行速度就会越来越慢。   (二)、穿上自锁鞋,人车一体  如果想体味好“踩踏提拉”的感觉,一定要穿上自锁鞋,不然很多动作做不出来,骑车也不可能向专业方向靠拢。锁鞋的锁片安装位置因人而异,如果是冲刺型的短距离比赛,稍微往前一点;如果是长距离的骑行比赛则需要靠后一点。普通的骑行者对自锁鞋是相当陌生的,总想着业余玩玩没必要那么专业。其实不尽然,穿上自锁鞋骑车,人车一体方能体味到自行车运动的真昧,尤其是山路骑行更轻松、更安全。但刚换上锁鞋的时候会很不习惯,锁片拧得太紧或者太松加上摘锁的意识动作不到位,免不了摔车。最搞笑地是摔车的时候是很无奈地、慢慢地、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往下倒却无法避免最后的“咣当”一声,最尴尬的是围观的群众会更加莫名奇妙,这人咋回事呀,好好的咋就倒了哩?个别比较逗的车友笑侃穿自锁鞋的时候不要停车,见着红灯直接向右拐,这歪理虽然比较笨但不无道理,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动作意识。摘锁动作一定要熟练,不熟练之前不要上路,一直练到两秒钟内摘锁自如再上路试骑,而且一定要在停车前几十秒钟就摘锁,熟练以后摘一条惯用腿的就行。但是千钧一发眼看就要撞上障碍物的时候就不要摘锁了,一是来不及,二是摔车的时候人车不能分开,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切记高速骑行中如果发生摔车事故,人车坚决不要分开。迫不得已的时候直接用自行车去顶你前方的障碍物从而保护自己。事故发生的时候,一旦人车分离,通常是两种情况,一是人没大事车就没法看了;二是车没大事人就……真要车毁人亡的机率其实很小。在此再无比严肃地重申一下:安全意识!  (三)、传动比和变速  要想骑得快,比赛能拿上好名次,身体素质很关键,腰部和腿部力量很重要,但更实际有效的就是好好钻研一下“传动比”和“变速”,这不光需要正确无误地理论知识,更多的是靠亲身实践和体会才能深刻领悟。不懂得这些基础知识,那么骑车就只有傻骑的份了。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大老爷们骑车骑不过一个小姑娘的原因。  首先,何为“传动比”  指的是前面牙盘的齿数和后面的飞轮的比值。假设牙盘40齿,飞轮20齿,转起来前面是一圈后面是两圈,即前面是1后面是2,而“2“就是传动系数。   公式:传动系数X轮胎周长=行走距离。   大盘跟小飞的比值定义为“大传动比“,反之小盘跟大飞的比值定义为“小传动比”,要求每一个人对各自的传动比系数如同自己钱包里有多少钱一样清楚,这个在比赛竞技中也特别有意义。   其次,正确的变速方式   举例:比赛中,一个人挂大牙盘骑行,越来越慢的情况下,大飞轮一变再变,变得不能再变的时候直接挂小牙盘继续骑行,这样的话传动系数变化太大了,导致的结果是一下子就跟对手拉开十米二十米的距离。其实,大牙盘带中间的飞轮就可以了,再变就意味着坡度越来越大该换小牙盘了。一般来讲,不管怎么样,飞轮尽量挂在中间,这样的话可以把自己的调速范围设计得比较宽松,调节余地大。尽可能避免小盘对小飞,因为这样的话一是链条的角度太斜,二是要想再快就快不了了,不可能再一瞬间再往大盘上变,即使变上去了也蹬不动了。总而言之,“小盘对小飞”和“大盘对大飞”尽量不要用,建议飞轮永远在中间起作用。另外,注意变速的时候不能跟翻墙似的一下子跳过去,不要急于一下子把飞轮降下来或调上去,得有一个过渡,一个一个变,不要一下子变好几个,否则对蹬踏频率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调速过程中要注意蹬踏频率不要变,变速的同时还要加速不能停下来。要说频率,经常见人在大平路挂着小盘很滑稽地使劲蹬车,有些是不会骑有些是故意在练频率,要么就是比赛前热身。如何调控频率?频率和各人的速度有绝对关系,一般人的频率是每分钟八九十下,而一般人的心率是每分钟五六十下,呼吸和心率是相辅相成的,一般人的心率在运动时候再高也不会超过180,这些人体功能好比如一把锁,到一定程度就锁死了。   (四)、爬山要领   骑车,尤其是骑公路车,真正的魅力是爬坡,除了专业队的单发计时赛,一般大平路的飙得再快也没多大意思。海拔一千多,绵延十几二十公里的山路才能把自行车运动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每年的环法,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是全程最精彩的赛段,最高海拔达2645米。爬坡比赛很多,但从来没听说过有下坡比赛的,所以建议大家在骑行下山的时候一定要安全为先,疯狂在后,尤其是过弯道的时候。不可否认,有时候疯狂的车速会让人失去理智。  再说爬山的基本动作要领,坐车座上跟地面平行,上身不要动,两条腿上下一条线。爬山的时候不一定非得站起来摇车,偶尔几下换换骑行姿势即可,还真没见过谁从山底摇到山顶的。一般用手握住横把,坡陡的地方用力往回拉把,有利于加大腿部蹬踏的力量,蹬踏一下往回拉一下,再结合不同路段的坡度及时变速。记着变速一定要及时,不要最后蹬不动了再卡嚓一下,链条就断了。越长的坡要坐得越稳,身躯不要左右扭动,切忌摇头晃脑、点头哈腰,手一定要握实了不要虚搭在车把上。一般来讲,高于50M/H很稳,低于5M/H很晃;传动比太大,速度太慢肯定晃;传动比太小,速度太快也同样晃。因此在骑行过程中务必选择合适的传动比,才能达到最佳的骑行效果。  ------------------------  第四篇----浅谈公路车比赛的基本技巧  一项运动如果升级到比赛,自然而然就不等同于一般的锻炼身体了。紧张的氛围、对手的压迫、观众的呐喊、自我的挑战、战术的运用等等等因素,一场竞争激烈的比赛下来,完全可以让你认识到超水平、超负荷发挥的自己。纵然赛程艰苦,但比赛过后往往是兴奋取代疲劳。参加比赛是掌握一项技能和积累经验的最快速有效的捷径,而且其乐无穷。  公路车比赛之所以魅力无穷,是因为它体现的不光是个人的水平发挥,更多的是在赛程中巧妙的运用各种战术,充分借助团体的力量在比赛中取胜。实力相当的比赛中,孤家寡人、单打独斗是绝不可能拿到冠军的,必须要组成一个团体作战,在高速耐力的竞技骑行中,队友间互相掩护,轮流领骑,找准时机突围,轮翻牵制对手等。之所以是浅谈,是因为本人的竞技水平终究是浅,无法跟专业人士相题并论,只能以民间赛事的参赛者和旁观者来阐述一些公路车比赛的经验心得和基本技巧。水平更高的朋友欢迎多多指教,感兴趣地新手顺祝早早加入自行车运动的比赛行列。  既然是比赛就意味着要玩狠的,既然能参加比赛的自然也不是弱手,就算没水平也至少有胆,而强中自有强中手的一般都是老手。比赛经验很重要,所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比赛时观察对手的实力如何,关注两点即可,首先是看运动员的身条和气势,装备和肌肉线条都顶呱呱的自然是好货,腰粗腿壮嗓门大的不用怕,尤其是爬山赛,几个弯道就把他们给办了。其次是看对手的飞轮,光滑顺畅、变速利索到位的肯定是高手,跟他较劲时就盯准他的飞轮变速,什么时候咬住他,什么时候甩掉他,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地一直把他拖跨为止。要是牙盘、链条和飞轮被相互磨擦得跟狗啃过似的,就不用把他们放眼里了,肯定是菜鸟,比赛时别让他们的摔车累及自己就行。  相对而言,爬山赛距离较短,其特点主要以个人实力为主,而经常取胜的车手又以相对瘦小型居多,因为体重轻有利于克服重心引力。但是此类车手的身体优势在平路的赛道上往往发挥不好,身小力亏呀,占不到有利位置,只能被动的跟随在其它大号车手身后见机行事。一般的平道冲刺好手都是略为粗壮型,因为力量是冲刺的源泉呀。此类车手经常参加平路基础技术训练,其中对弯道技术,跟随技术,高速耐力,小组配合技术,突围、掩护、调整、冲刺等技术都比较擅长。在地型颇为复杂,路线较长,竞争激烈的大型比赛中,综合型的车手是最有利的。赛场上比的就是速度,赛程中不要光顾着玩命飙车,还要时刻注意变速、急加速、平均时速等基本知识的运用。民间赛事的里程一般是四五十公里,男子精英组集团跟车的平均时速应为40/H左右,最后撞线的瞬间冲刺应该在60/H左右。只有这样的高速耐力水平方可对付赛场上的各种变化,配速过高或过低都会使车手疲于奔命难以取胜。水平太次和发生意外事故的车手会陆续被套圈,淘汰出局。  比赛开始,发枪起跑。大队人马如潮水般汹涌澎湃。此时切忌争先恐后,只顾着慌慌张张的往前冲,这样的话极易造成摔车事故。应该先扣稳自锁,占据有利位置,避开摔车人马,紧紧跟住先头部队。因为受地型、交通等限制,一般比赛为绕圈赛。头两圈,老手一般都各自猫着探听敌情,不会轻举妄动,只有不知深浅好歹的英雄主义者才会冒头炮疯狂领骑,造福身后集团人马。结果通常是体能消耗过大,一会儿功夫又被大部队给生抓回去了。两圈过后,敌我分明了,各个骑行团伙就会轮流发飚,高速耐力好的车手会找准时机突围出去。过弯道、小下坡、冲刺点等地方都是甩掉大部队突围出去的好时机,同一队伍的要互相配合,肩负起掩护队友、牵制对手的重任,一直把敌人团伙打散、拖垮为止。基本上,如果能运用各种战术、技巧和经验,让对手们累得疲于奔命,那么最后的冲刺胜利者就显而易见了。问题比赛时拼抢的过程实在是太激烈了,要是各支队伍旗鼓相当的话,冲刺镜头将是无比的精彩,我就最喜欢看那种同一秒钟好几个人一起冲线的镜头。可惜,处于颠峰状态的运动员们是根本听不见终点线前的观众是如何摇旗呐喊和热烈欢呼的了。  世界上最专业、最隆重、最辉煌的公路车赛事要数每年的环法,咱们国家的公路车国际比赛有著名的“环青海湖”。这样的比赛通常在风景绝伦的高原山区,无敌的风景诱惑加上运动员们五彩缤纷的运动流水线,构成世上独一无二的靓丽风景。  (全文完)
----------------------------------------
往事并不如烟
附补胎注意事项:骑了3年的自行车 在外面补胎机会不多 几点看法1、一般出行稍微远一些或者出行路线无修车的地方最好要带补胎套装 当然如果时间不是很宽裕 最好备一外胎 一旦出现爆胎 最好直接换上新的内胎和外胎 这样节约时间 当然考虑到外胎的体积和重量&&最好准备折叠外胎 方便携带&&当然价格要贵一些2、在外面需要补胎话 用传统的冷补片补胎 不如直接使用那种自带粘接功能的补胎片 这样节约时间 据说那种补胎片至少可以维持15天以上的使用 以前看淘宝买过 台湾出的 3、补胎的时候 仔细清理外胎是关键&&因为造成爆胎的原因可能是很细小的东西 不易发现 这样换上新胎又会被刺破&&上次骑躺车到北碚返回时就遇到爆胎 仔细检查发现时很小的三角型玻璃碴 嵌在外胎里 很小 把外胎内外检查了很久都没有发现 就是觉得奇怪 最好细细检查外胎表面的那些小裂缝 才发现了 直接看不到的 而且还发现了另一处同样的隐患 最后清楚之后在外塔内里也贴了一块冷补胶 估计是骑了一段时间后受压才扎破内胎的 晕总结 长途除了使用专门的防刺胎 还可以在内外胎之间垫一层帆布带作为防扎带4、选择撬胎棍要注意材质&&我现在用的不锈钢的那种 头头都是磨圆的 硬度也够 但是还是要注意撬胎的时候不要用力太大 把车圈伤了5、冷补片要用软的 闲置太久的冷补片如果变硬就不能用了&&6、我觉得我们补胎还是很讲究的&&看了一下修车店师傅的补胎技术 不用冷补片 就用一般的车胎片 一样补得又快又好
----------------------------------------
往事并不如烟
自行车安全圣经 网络转帖 自行车安全圣经1.你永远是非机动车,所以你在骑车的时候也永远不要和机动车去激动!!2.你身后的司机不是全能的先知,不可能知道你在路口的时候准备左转右转还是直走,所以你最好给他一点提示。3.带上头盔,头盔比你的生命便宜,而且更加容易引起异性的注意。4.刹车的意义是在于控制车的速度而不是瞬间停下,如果你想停下就必须提早刹车!!5.你的能量来自体内的糖元,是不能给你车上主动光源提供电能的,所以你车灯的用途是在于让别人看见你而不是让你去看见别人。6.你是高素质的骑车人么?如果是,请尊重路上所有会动的东西。并且牢记:任何情况下,行人和机动车都有优先通过权(行人的权利靠法律保障,而机动车的权利仅仅是因为长的比自行车强壮)。7.家人很重要!! 为了你的安全和他们,你出去骑车应该告诉他们你去哪里。8.有时候你会认为保险公司是在骗钱,但是当你因车祸住院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如果有一笔保险赔偿金的话,那个该死医生的脸色会好看很多。9.你是人,不是太阳能发动机或者是永动机,上路前,请保证你有充足的燃料??碳水化合物。10.你骑山地车的话,可能会骑到一些蛮荒野地,虽然我相信你去野外如同进自己家的后花园,但是还是请你带上通讯工具。11.这是一个物质的世界,骑车的时候带上一点钱可以避免很多麻烦。12.当你看不见别人的时候,他们可能在你的后面。 正确的长途骑行训练经验每周进行一次适当的长途骑行对于我们这些爱好者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每周的骑行我们的有氧能力和肌肉耐力必然有所提高,然而这一定是建立在正确把握骑行节奏和方法之上。我们常常会见到如此情景:在出发不久或刚到郊外,大家一见道路豁然开朗就一时兴起,奋力猛冲,或相互较劲或跟车猛骑........如果你规划的路程在100公里以上,结果往往是出征时象一个意气风发大将军,快回来时一个个精疲力竭......我不知如何形容。然后乎乎大睡,到第二天也仍旧疲惫不堪。 如果你第二天也不能很好的恢复,你就应该好好的检查一下自己的骑行过程。恐怕你的肌肉组织和其他身体机能已经已受到伤害,也就是说你这次骑行不但没有提高自己反而有可能已经伤害了自己。 其实:训练在与质量而不在于数量。如果训练方法科学10公里的骑行比无头绪的100公里其效用不知道要好到哪里!我以为如果你想通过长途骑行提高自己能力,以下几点请您参考: 1、培养对长途的乐趣而不是恐惧。方法是轻松的骑行,如果有心率表你应该将自己的心率控制在70%左右,最好不要超过80%(当然这点地球人都知道,但你能控制自己吗-----不抢、不冲!!!)如果你没有心率表你最好将速度控制在26-28公里/小时(我指平路)。用轻松齿数比骑(一定!)。在这样的骑行中“速度”是配角,因为你要明白长途骑行锻炼的是有氧能力,是你腿的耐力,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这是基本训练,是一切提高的开始。看山观水,学会在长途中回避疲劳,要善于用心情调整体能。慢慢的你会喜欢长途骑行,适应连续4-5个小时呆在车上。2、可能很多朋友疑虑自己在这骑行中自己的速度不能有所提高。那么,好吧,你可以在这次骑行要结束时的十几公里左右做些间隔冲刺练习(如果体能不好了就一定不要做了),每3到5分钟冲一次,每次一公里,做三到五次。说到冲刺自然是竭尽全力,有心率表观察自己的心率,记住不管你用什么齿数比要保证频率在100次以上最好120次。我之所以认为高强度的间隔练习放在快结束时进行,是考虑到大家可以在没有任何心理负下可以全力进行练习。再一点:万一有什么也离城市近,好处置。 3、要学会控制自己,这点很关键,天高云谈。路宽人稀很容易让人激情万仗,尽管70%到80%的观点地球人都知道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学会控制是成功的关键!!! 4、差点忘了:千万不要空腹出行,如果出发前一个小时什么也不吃,即使在你后面的骑行过程中,没隔几公里给你补充环法用的能量棒也是枉然。要记住每15分钟要饮点水,不要渴了再喝!!! 5、不要忘忽所以,你很清楚每个司机都是潜在的杀手,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危险情
----------------------------------------
往事并不如烟
基本保养如下:  1、导线:检查导管是否完整,导线是否有扭曲磨损现象及是否能轻松运作。适中或紧实(D/F)  地旋紧导线固定螺栓至刚好压迫到导线的位置,但还不至于使螺栓松脱。最重要的是要检  查导线是否松脱。  2、刹车块螺栓:拴至紧实(F)。检查刹车块是否紧贴于轮圈上,调整车轮前束至正确位置。  3、飞轮:当飞轮运作时,应该可以听到顺畅,均衡且快速的咔嚓声。链盘的链齿不可有缺角或弯曲现象。用力转动每一段速一段时间,检查是否有跳齿现象。  4、前变速器:检查高速及低速档。固定螺栓拴至适中或紧实(D/F)。  5、后变速器:操作变速器,检查高速及低速档。  6、后变速器调整螺栓:拴至紧实(F)。  7、导线固定螺栓:拴至适中或紧实(D/F)。  8、张力轮螺栓:拴至紧实(F)。  9、链条:反方向踩踏,看看变速器滚轮是否有锁住不动的环节。检查链条磨损程度。  10、辐条:检查辐条是否有弯曲或断裂现象,确定每根辐条松紧度一致。后轮靠近飞轮的辐条会毕另一侧的辐条更松。  11、曲柄螺栓:检查松紧度。不锈钢制的螺栓可拴至紧实(F)。合金螺栓应先使用不锈钢螺栓拴至紧实(F)。再将之取下换成合金螺栓拴至适中(D)。  12、固定螺栓:拴至紧实(F)。  13、脚踏:检查滚珠状况。拴至紧密(S)。  14、大齿盘:检查齿盘是否有摆正,齿片是否有缺角或弯曲现象。  15、立管螺栓:拴至紧实(F)。螺栓的松紧度是在自行车行进时,应该可使车头保持固定方向,但在车身倒下时,车头会自行转动。测试松紧度时,用双腿夹住前轮,再扭动车把。  16、连结螺栓:拴至紧实(F)。要完全确定车把不会突然移动。  17、刹车杆架座:拴至紧实(F)。测试车刹杆的松紧度:行车时保持固定,但撞击时会移 动。  18、力道:合金制自行车的螺栓若适度用力拴紧,会伤及零件。切配小螺丝及螺帽应使用小型工具来运作。提供以下三种拴紧程度供参考:紧密(S),尽可能拴到最紧的程度;紧实(F),拴到感觉到有阻力的程度即可;适中(D),小心谨慎地拴紧。  19、刹车杆:检查刹车行程,可用导线调整螺栓或导线固定螺栓。  20、车架及前叉:检查车架是否呈直线,管材是否有凹陷和刮伤。仔细检查前叉臂及下管下方与头管相连之处。任何漆料的剥裂都有可能是结构受损的征兆。在粘合的铝合金管材或碳纤维车架上出现色泽不同的环纹,则有可能是粘着剂有问题。  21、轮胎:检查胎压,是否有磨损的线材,外胎是否有割伤或夹带碎石,玻璃等杂物。  22、座垫束子:拴至紧密(S)。有时候这些螺栓感觉很紧,其实不然,检查时应试着移动座垫。  23、座管螺栓:拴至紧实(F)。 24、五通:将曲柄组里外推动,检查滚珠的运转状况。如果有喀嚓声,表示滚珠已经松动。将齿盘上的链条拆下,再转动曲柄;若出现刺耳声,显示滚珠过紧或不平滑。不锈钢制的锁固环拴至紧密(S);合金制锁固环拴至紧实(F)。  25、轮壳:检查滚珠状态。将轴心螺帽拴至紧密(S),快拆杆拴至紧实(F)。  车头组:检查滚珠状况。不锈钢制车头组拴至紧密(S);合金制头管拴至适中或紧实(D/F  26、刹车调整螺栓:拴至适中(D)。同时将夹式刹车器拴至紧实(F)。  27、导线固定螺栓:拴至适中或紧实(D/F)  28、轮圈:将校准工具握再轮圈旁,然后转动车轮,检查轮圈是否准直。若轮圈左右或上下偏移超过3公厘,就需要进行校准工作。检查轮圈是否干净、有无凹陷、向外曲张或曲折现象。  29、检查螺栓:检查每个螺丝与螺帽是否稳固。善加使用工具,可先检查所有4公厘六角螺栓,以此类推。视零件大小选择适当的工具,工具尺寸不合可能会损伤零件。若有使用螺纹粘着剂,则不要随便转动螺栓,但仍需检查该螺栓是否稳固。  30、螺纹:多数零件都具有右旋螺纹,以顺时钟方向转动时就会拴紧,以反时钟方向转动则会转松。左边脚踏及右边的五通碗及锁固螺帽则具有左旋螺纹,以反时钟方向转动时会拴紧,顺时钟转动时会松动。避免将螺纹方向不同的螺丝转入栓孔中。在锁入螺丝时,先向反方向转动到有轻微卡声时,再将它锁入。若感受到阻力,则应将螺丝取出,详细观察螺丝及栓孔的螺纹。若发现有刻伤,可用锐利的锉刀小心地磨平,然后再试一次。若有螺丝或螺帽锁死不动,可滴入润滑油,轻敲螺丝让油顺利渗入。等待几分钟后,再使用尺寸刚好的工具试着转动螺丝。如果仍然无法转动螺丝,就将它锯除或磨掉,然后可再钻出栓孔。工作时应保持井然有序的状态,事先将所有工具、零件及材料排开,小零件应存放在罐子或蛋盒中。三十分钟保养  自行车时人体动力的延伸。当你与自行车达到协调一致的境界,就能够使自己在骑车时自然倾听与观察爱车的情况,也能更自然地进行调整与维修。  倾听  任何一辆自行车在运作正常地状态下,都会产生一种稳定而持续的声音,如呼呼声、喀嚓声或柔和的嘘声等各种节奏。骑车时应倾听是否有不正常的声音,当奇怪的噪音出现时,要立刻追踪来源,如果听到的是急促的喀嚓声,就暂停踩踏,如果响声持续不停,即可能是车轮发出的声音。此时应先停车,分别转动前后轮,寻找怪声的来源。  触觉  触觉是非常重要的感官。当你在转弯或飞驰下坡时,若觉得行车不顺畅,应该相信自己的感觉。停下车来检查轮胎的胎压,胎压若没问题,再检查车轮是否稳固及准直。当你再爬坡或为了短暂的爬升而以立姿骑车时,可能会突然感到一阵喀嚓的跳动,或在踩下脚踏时感到奇怪的震动。喀嚓声可能是齿盘受到压力而弯曲,并与变速器相互摩擦。脚踏的震动则可能是曲柄或脚踏松脱了。  观察  一旦习惯了自行车的运转方式,眼睛也和耳朵一样能够散发出自然的观察力。倘若你恰巧看着链条和后变速器在运转,或许会发现后变速器轮架在链条穿越张力轮时,会突然来回摆动,这可能时链条有一节锁死不动;或是链条在转入齿盘时会突然跳动提高,这可能是因为齿盘的齿尖缺角或弯曲而导致。你并不需要特别去寻找运作不顺畅的部位,但你若经常观察、倾听并用手触摸你的车子,当有问题产生或机械运作不正常时,你往往能够马上察觉。  链条磨损:将链条拉升到最大的齿盘上,如果齿盘上有齿尖漏出来,表示链条已经磨损。你也可以测量链条头尾长度,若正常为30.5公分长的链条,测量长度超过30.8公分时,表示链条已经磨损。链条、齿盘和链盘应同时更新,因为新链条在磨损的旧链盘上也无法顺畅运作。你的自行车若有特殊的链盘与齿盘组合,可保留未磨损部分。  齿盘齿:检查齿盘是否准直,有无左右摇摆的现象以及齿尖是否有缺角或弯曲。磨损严重的齿盘齿看起来就像鲨鱼翅或一连串的小波浪,应该汰旧换新。  车头:紧握住前轮煞车杆,然后前后推动自行车,检查车头的滚珠状况。若有铿锵的声响时,表示车头滚珠或煞车架座的螺栓松脱了。将前轮抬高,然后轻轻转动车把,转动时若不顺畅,表示滚珠太紧或需要加油润滑。  松动的曲柄:松动的曲柄经常会发出喀嚓声。检查曲柄问题时,先将曲柄转至水平位置,同时用力将两侧曲柄向下压,再转动曲柄180度,重复同样的动作。如果曲柄会晃动,则应将曲柄固定螺栓拴紧。新自行车的曲柄要经常进行这种检查。  滚珠:轮壳、五通、脚踏及飞轮等自行车组件,都必须使用滚珠来减少运动中的零件互相摩擦的力量,例如轮壳和轴心便是如此。有些滚珠的机械装置是锁固的,所以无法进行调整。另一种活动式的滚珠有固定于某部位的珠轨或滚珠调整盖,并用锁固螺帽或锁固环来固定另一个可拆装的锥形盖或调整盖。逆向转动1/8到1/4圈,固定位置后,轻轻地重新锁紧锁固螺帽或锁固环。调整后的滚珠应该略微松动,而且在前后推挤时会发出轻微的喀嚓声。将锁固螺帽或锁固环用力旋紧后,应该可将滚珠调整到最佳位置,但是要切记:当车轮重新安装回车架时,轮壳滚珠也会被锁得更紧一点。  脚踏与曲柄:紧握住脚踏与曲柄,然后用力前后推动脚踏。如果出现喀嚓声,表示滚珠太松,需要重新调整。接着,转动脚踏,若有刺耳声或不易转动,表示滚珠太紧。如果有使用定趾夹,则应检查定趾夹是否是否破裂。检查定趾夹的带子状况是否良好,有没有会使带子松动的凹槽出现。  舒适度调整1  要把自行车调整到最有效且舒适的骑乘尺寸,需要进行一连串相互关联的测量与调整动作。只要调整一个项目,其他所有项目也必须跟着调整。比方说,当你增加座垫高度时,座垫与车把间的距离就会加长,为了保持舒适的骑乘姿势,就必须将座垫位置向前移动;如果座垫位置已无法向前移,则必须把立管换成长度较短的尺寸。本章所描述的调整系统有特定的步骤,倘若你决定调整自行车架构,例如安装较长或较短的曲柄,或是调高、调低车把高度,请从步骤一开始,并按顺序逐一重新调整。尺寸调整后,刚开始时可能会很不习惯,但你应该给它一段适当期,例如先试骑80公里,你的身体需要时间适应新的骑乘姿势。 1、检查车架尺寸  检查车架尺寸是否正确,可使用下列方法:当座垫高度正确时,竞赛车的座管露出长度应介于8.9-12.7公分之间;休闲旅游用车的座管应露出7.6-10.2公分;登山车应有15.2-20.3公分以上。胯下到上管的距离,在竞赛车上应有2.5-5.1公分,旅行用自行车应为2.5公分,登山车及其他混合式车款应为7.6公分以上。  2、座垫高度  将腿部内侧的长度(赤脚靠墙壁站立,从地板到胯下的长度)乘以0.885,再加上鞋底和鞋卡的厚度,就可算出适合你的正确座垫高度。若就身高比例来说,你双脚的尺寸稍大,则应再加上0.3公分。这样得出来的结果就是座垫底部到五通主轴的距离。更精准的测量方式是:先赤脚靠墙站立,标出上股骨的旋转中心点呈一直线。测量双腿从旋转中心点到地面的距离三次(到小数点第一位),将结果加总平均后再乘以0.95。接着加上鞋底和鞋卡的厚度。这样得出的结果,是座垫表面的中央点延伸出的直线,到脚踏圆孔的距离。  3、快速检验  在运用上述调整方法之外,还有许多标准的检查方式可用来检查座垫高度是否正确。首先坐到座垫上,把脚底放在脚踏上踩到底,膝盖应该呈微曲状态(左图)。如果臀部在踩踏时,会左右摇摆(右图),表示座垫太高。另外,当脚踏在最低点,而双脚完全伸直时,脚踝位置应该不及脚踏,两者间的距离应为0.3公分,如果鞋底具有传统的鞋卡,距离可介于0.3-0.5公分,无定趾夹的卡式脚踏应有0.5-0.8公分的间隔。  4、调整座垫  座垫前后端  曲柄保持水平,从膝盖垂下一线到脚踏轴心。要保持高速踩踏节奏,膝盖应突出细线前方1公分。踩踏要更有力,膝盖在线后1-2公分。  座垫倾斜度  调整座垫螺栓钳的角度,就可调整座垫的倾斜度。传统座垫(上方左图)使用扳手调整,而微调式座垫(上方右图)则使用6公厘六角扳手。首先将座垫调整到水平状态(上图),若觉得不舒服,再将座垫尖端略往下调。座垫尖端若过度向下倾斜,手臂及背部会受伤,若向上倾斜,臀部迟早会觉得痛。  5、脚踏  骑车时应将脚底最宽的部位置于脚踏轴心上方,才能以最舒适而有力的方式骑车。基本上脚踏是你在推动曲柄时使用的平台。如果你有使用定趾夹,要确定鞋尖和定趾夹间至少要有0.5公分的距离。  6、卡式鞋卡  把鞋卡调整到与足部的自然旋转角度一致。先松动固定螺栓,让鞋卡随着足部在脚踏的运动而转动。用不同姿势骑乘,快速踩动脚踏。当你觉得最舒适时,停止踩踏并松开定趾甲定趾带。不要移动鞋卡的位置,把它抬起来并锁紧螺栓。  7、脚踏松紧度  许多吴定趾夹的脚踏都有松紧度调整螺丝。你若是第一次使用无定趾夹脚踏,应该先调整脚踏的松紧度,让你轻轻移动脚踝时,就能放开足部。和具有定趾带的脚踏与鞋卡相较,使用无定趾夹脚踏会让你觉得更轻松自在也更安全。当你逐渐习惯这种脚踏之后,就可将脚踏松紧度调得更紧。  8、卡式无定趾器脚踏  大多数得卡式无定趾器脚踏可让足部有10度得扭曲空间,但仍然需要利用上述卡式鞋卡所用得【松动、骑乘、拴紧】三步骤来调整鞋卡位置。你需要有人帮你拴紧固定螺栓,因为你无法在不影响鞋卡得状态下,把脚移开脚踏。  舒适度调整2  座垫调整到正确高度后,接着要调整的是手臂到车把间的距离,使骑士背部到臀部呈45度角,双臂保持微弯,以增加避震效果。手臂与车把间的距离可以借由立管长度的延伸来调整。由于公路车(具有下弯式车把)的立管直接向前延伸,因此比较容易换算出正确尺寸。登山车的情况就不同了,它的立管同时向上向前延伸,车把有直式的,也有向后弯曲约12度的。车把形式变化如此多样,因此需要经验丰富的人才能换算出正确尺寸。有一种解决方法式暂时采用可调整式的立管,或是使用车架调整机器。车把位置  立管长度应使车把高度比座垫高度低2.5-7.6公分。手臂或上身较短的人或骑车较放松的人,适合较高的车把位置。  调整高度  松动立管螺栓,把木棒顶在立管上,再用铁锤敲击松动后拆下立管。涂抹润滑油后再重新安装,确实锁紧立管螺栓。此时车把应该很稳固,但在车身摔落时仍可自由转动。  延长限度  立管至少要有6.3公分的长度在头管中。多数的立管都会标识出安全的延长限度。立管升露的长度,从立管螺栓中央至车把中心的距离应微5-14公分。其安全限度为12公分。  延伸长度过短  延伸长度太短会使背部拱起,压迫横膈膜,降低有氧运动的效果。注意当双手握住下弯车把,且手肘与地面平行时,膝盖应在脚踏达到最高点时与手肘交叠。  延伸长度过长  延伸长度太长会使手肘活动不灵活、背部紧绷。你可能过不久就会想再加长1-2公分。当你将手放在煞车杆上方时,车把应该挡住你看到前轮轮壳的视线。  下弯式车把  车把下弯部位的深度,必须视你的手掌大小而定。14公分视较浅的深度,14-15公分是中等深度,超过15公分是较深的深度。车把末端应于地面呈水平,或倾斜度不超过10度。  测量手掌尺寸  要测量手掌大小时,首先握住一根与车把直径相同的管状物,使手掌呈握拳状。将手置于桌面上,使手中的管子保持垂直。然后测量手的高度。小于7公分应采用较浅的深度,7-8.9公分采用中等深度,超过8.9公分采用较深的深度。  刹车杆  下弯式车把的刹车杆安装时,杆子的末端应与车把末端的水平直线齐平。  调整刹车杆  调整刹车架座内部的螺栓。  把刹车杆往下压,然后用六角扳手调整螺栓。  调整车把  车把宽度  车把宽度为51-58公分(21-24寸)至少应与肩膀同宽。宽车把可增加慢速骑车时的控?车能力;窄车把适合于比赛及在都市中穿梭。  车把位置  手腕保持平直表示车把和刹车杆的位置正确。拇指、小指和无名指应该置于车把上,中指和食指保持在刹车杆上。  调整刹车杆位置  多数的刹车杆都具有调整螺栓,用来调整刹车杆位于车把上的位置。将螺栓确实拴紧,使刹车杆保持固定,但在受到撞击时,仍可移动。
----------------------------------------
图片还是梁变的公路车
----------------------------------------
图片单车的脚踏也很特别,是自锁的原型吗
----------------------------------------
慢慢学习ING
这个,新人可以复制打印,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最多见的情况是平路踏频低于70和骑行角度(车架大小、座包高低等)的问题,有时候看到偶遇的朋友骑得不亦乐乎,真想追过去告诉他们那样骑容易伤身体的,同时业余比赛用70左右的踏频完全没有优势呀。
yzs_bull 于
11:36:49 编辑
享受户外人生
佛客使 wrote:图片单车的脚踏也很特别,是自锁的原型吗&&早期在自锁还没有普及和价钱的贵的前提下,脚套是非常普及的,另外他的收紧带我们常用来捆绑东西和裤脚用。现在已经消失了。
----------------------------------------
山有它自己的苛刻规则,你在山中遵守它的规则就是安全的。山是诚恳的,如果你想一味征服它,它将把你收为己有~~~~~&&BG7JLY
风儿(来自番禺的猪)
学习,再学习,谢谢大山的分享.
----------------------------------------
走自己的路,享天下美事。
微号:WINDYFENG6
顶!!!!!!!!!!!1
很不错。为了减去备胎,我也要骑行。。
往事并不如烟
小 熊 wrote:很不错。为了减去备胎,我也要骑行。。欢迎加入骑行大家庭!:D
----------------------------------------
哥不再卖蜂蜜
&&&&&&&& 好贴!收藏了!&&&&&&&&&&&&
----------------------------------------
怎么分辨香蕉是不是从菲律宾进口的
从小就会骑,很简单,大腿踩得特别粗;现在不会骑,太复杂,屁股坐的受不了。
心有多远 就能走多远
是步驴反水到车驴的,要欢迎资料可能老了点,面面俱到,点点不够,就是说哪里都说到了,但是都不到位!新车友了解单车皮毛不错!看看ID:烤不死的乳鸽老哥写的单车技术贴,我们就不敢再写什么了!
----------------------------------------
心要远离户外,身要亲近自然,都想钻进钱眼,何必假装超然!
FSBOBO wrote:早期在自锁还没有普及和价钱的贵的前提下,脚套是非常普及的,另外他的收紧带我们常用来捆绑东西和裤脚用。现在已经消失了。长知识了
----------------------------------------
户外,让我忘掉不快乐
学习中感谢LZ!
----------------------------------------
路漫漫、心遥遥
别等年纪大了才向往
车子太贵,买不起
----------------------------------------
用双脚感受大地,用双眼感触世界
好帖,收藏了,以后再慢慢看。
第一节 自行车分类&&  一. 山地车&&   特点:为征服各种地形设计,车架结实;车圈一般为26英寸;轮胎较粗;一般会配置平把或燕把。&&   二. 公路车&&   特点:为追求速度而设计,车圈为700C规格;轮胎细,配置羊角车把。&&   三. BMX攀爬车&&   特点:为表现技巧而设计,车架稳、轮胎宽而无牙,车把可360度旋转,轮径小、操作性极强。适合年轻人玩不作详述。好象还有一种是旅行车. 山地与公路之间吧. 感觉象公路车多一点.
----------------------------------------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暮然听见你诵经的真言;那一月,我转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呀,不为修来世只为在途中与你相见;
送上10個感謝
& 自行车基本知识
&邀请xuliang1215参加此活动
& 2000 - 2015 www.doyouhike.net
Version 4.7.8 -
17:46:59 +0800
粤ICP备号-2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地车前轮安装图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