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选题如何选题?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几百个题目任你选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几百个题目任你选哦)
如​果​你​也​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也​不​知​道​该​选​啥​毕​业​设​计​论​题​,​可​以​来​这​里​看​看​,​你​可​以​先​看​看​,​再​决​定​是​否​下​载​哦​。​。​。​
​
​有​好​几​百​个​题​目​任​你​选​哦​。​。​。​
​
​希​望​可​以​帮​到​(​⊙​o​⊙​)​
​
​O​(​∩​_​∩​)​O​谢​谢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网站毕业论文(修改版)修改,系统,学生,毕业论文网,毕业论..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网站毕业论文(修改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合作伙伴/友情链接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学生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doc4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专科毕业论文 学生信息管理信息系统
Student’s file administrative system 学生姓名:
乔前广    
学  号: 
计算机科学系
所学专业:
计算机维护与应用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职称:
2008年5 月 学生信息管理信息系统
专业班级:05计专(1)班
姓名:乔前广
指导老师:巫宗宾
职称:老师
本系统为学生信息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的开发工具是 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 使用的技术有:数据库的访问;菜单控制。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学生档案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过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而使用计算机对学生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管理信息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学生、查询、管理、VB
Student’s file administrative system
This system is student's file administrative system. The developing instrument adopted is 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 The technology used has: Vi The menu is controlled. Student's file administrative system is unit's indispensable part of a education, its contents are all essential to policymaker and administrator of the school, so student's file administr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系统提出了新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对框架结构和服务平台集成化的需求,以及操作维护迅捷化、远程化的社会需求等。于是结合网络信息开发的方法渐渐成为主流,信息系统正向着网基信息系统(Network-based&Information&System)的方向发展。这种大背景下,在知识密集型单位建立和优化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系统研究了管理信息系统(MIS)的概念、开发方法、运行模式以及体系结构,分析了传统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详细介绍了ASP技术,深入探讨了基于Web的管理信息系统工作原理,对适合系统设计的Web技术和数据库作了优选。综合运用Web和数据库设计技术,提出了一种适合于科技部门应用的五层管理信息系统模型。
   针对系统作了详细的需求分析,经过抽象得出科技部门通用的三大基本功能模块:报表模板、信息发布与在线交换模块和科技信息数据库管理。
   阐述了对系统有着支持性作用的科技信息数据库,并从其功能、结构、选型上进行了设计。此外还根据数据库范式理论分析了部分数据库表的结构,并给出一组实用数据库表的定义;利用数据库视图、触发器技术实现了系统中约束规则在数据层与应用层的合理划分。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动态服务网页,设计模式,数据字典
   本章主要介绍课题的研究背景、MIS系统发展概况以及国内外基于Web的MIS系统研究现状。本章还概述了课题主要研究工作和论文的结构安排。
MIS发展概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M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及其它外围设备组成的能进行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1]。它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利用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企业信息管理,通过对企业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调查了解,建立正确的数据。同时加工处理和编制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管理人员,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2]。
   20世纪80年代以来,管理信息系统得到飞速发展。其结构也几经变化,从最早的主机方式到文件服务器方式(W/S),发展到现在的客户机/服务器方式(C/S)、客户机/浏览器方式(B/S),系统性能也有了较大改进,但并没有从根木上解决MIS&开发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3],如:
   1、界面风格不统一,使用繁杂;
   2、用户培训量大,不利于快速推广应用;
   3、系统维护不便,功能扩展难度大,升级困难;
   4、无法兼容己有系统,造成重复投资;
   5、系统不开放,仅能在系统内部实现数据共享;
   6、系统开发复杂,开发周期长、投资大,生命周期短。
   20世纪90年代后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之计算机软件与硬件发展迅速,更加剧了系统生命周期短暂的态势,甚至有的系统还没有投入应用就己被淘汰[3]。正是由于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有着上述不足,它已明显不能适应信息时代企业对信息不断增长的需求。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似乎己走到了历史尽头,基于Internet技术的新型管理信息系统DDIntranet应运而生,不少企业把Internet的概念和技术引入企业内,构建了企业自己的信息网络Intranet[4]。
   采用Intranet开发IS或MIS具有很多优点[5],如:
   1、&开发较易,开发周期短,费用低;
   2、&使用简便,便于推广应用;
   3、&维护简单,便于扩展和升级;
   4、&具有跨平台操作的能力,可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系统,保护已有投资;
   5、&系统开放,利于信息共享和系统集成。
   现代管理信息系统以B/S体系结构作为基本架构,采用ADO实现对数据库的存取,用VBScript编写ASP程序。Web&MIS是一种非常成熟的管理信息系统模式。它加强了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和网络传输能力,把数据和应用都安装在服务器上,而客户机只安装简单的操作系统和必要的浏览器。这样的系统管理简单、升级方便,并且客户机的物理位置可以不受限制,可以是本机&/&Web连接用户,使企业的intranet/internet&集成成为可能;另外,它在保护企业已有的信息化投资,降低培训和维护费用,缩短软件开发时间,良好的安全机制等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6]。
基于Internet的MIS的优势
   以Internet技术建立的信息应用交换平台具有许多新的特点。Internet上以html形式展示的资料用服务器为中心进行管理,减少客户端开发、维护的工作负担、降低了管理成本[7]。
   基于Internet的MIS以internet为基础设施,用以Web技术为基础的浏览器作为软件集成环境,可以跨越多操作系统和多数据库平台建立应用系统。与传统MIS相比较,具有如下优势:一方面它具有更强的事务处理能力,另一方面它增强了信息资料管理能力[8]。从传统MIS对业务中的结构化数据管理转向信息的组织、发布和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与internet结合的技术关键技术是Web技术,它从初期的静态网页发布逐步向动态数据库查询,为MIS的广泛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传统的基于C/S(Client/Server)模式的MIS运行模式是基于LAN环境下,具有较强的数据操纵和事务处理能力,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企业规模扩大、市场竞争加剧等,其封闭的特点使人们难以建立完整的信息网络;同时,其开发成本较高,兼容、扩展性差,维护麻烦,用户界面混乱且使用复杂,这极大阻碍了企业信息化的步伐。B/S(Browser/Server)模式把C/S的胖客户机/瘦服务器结构变为瘦客户机/胖服务器结构,客户端软件简化到只要安装统一的浏览器软件;同时,由于其基于TCP/IP协议和HTTP协议,很好地解决了跨平台性,使不同的机型、操作系统都能兼容[9]。B/S结构下的MIS不仅易于维护,开发、培训成本低,而且扩展、移植性好,最大限度实现了资源共享。但有以下缺点:
   1、传输效率低。由于HTTP协议是基于TCP/IP协议之一,HTTP协议中固定格式HTML文件形式,这种文件传输量大,会影响数据传输效率;&&&&
   2、客户端每次要求获得数据和反馈的信息都要经过网络才能与数据服务器联系,增加了网络对带宽的要求;&&&
   3、HTML难于加密,易被窃取和截获,使信息系统安全性难以保证。&&&&
   综合以上分析,C/S模型结构具有较强的事务处理能力,比较适合企业内部快速的信息处理,而B/S结构具有较好的网络扩展性和兼容性,但两者都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分布式组织来讲,若能将二者的优点集成,不仅可实现信息系统的开放性和通用性,同时还可保持内部系统的封闭性和专用性,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战略决策[10]。
&&&&考虑到科技管理部门的特点,以及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采用C/S与B/S模式相结合,取长补短、交叉并用的方案。两种模式存取不同的数据库,通过异构数据库的互连实现数据库之间的通信[11]。采用两种模式相结合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有效地利用网络,实现科研信息资料和资源的共享;&&&&
   2、为数据的安全性提供不同屏障;&&&&
   3、既满足了信息局部处理的快速性,又满足了其外部处理的广泛性;&&&&
   4、既保证了复杂功能较强的交互性,又保证了一般功能的易用和统一;&&&&
   5、系统维护简便,布局合理;&&&
   6、良好的安全机制:企业内部的Intranet&与外部的Internet之间需要一道防火墙(fire&wall),&保证企业不受到外界攻击,同时与外界联系,通过防火墙可在企业内部对信息进行严格控制,保证信息在有控制、有监控的状态下,为适当的人所得到。   SQL&Server&2000的强大功能和卓越性能已经使我们的工作简化,一些诸如并发控制、登陆验证、自动备份等事务处理已经由服务器代为管理。我们工作的重点就是设计满足MIS系统需求的数据查询、数据修改等操作。
   用户界面是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接口,也是控制和选择信息的输入、输出的主要途径。用户界面的设计应该坚持友好、简单、实用、易于操作的原则,不需要大量的预备知识即可完成相应的操作,提示信息要详细、准确、恰当。
   由于本系统Web的管理信息系统,其用户界面是通过客户端的浏览器来显示的。所以系统的界面设计还要考虑效率问题。菜单主要是通过做成组件COM来实现,菜单层次简单,字体可以根据用户的习惯进行变化。
5.3&系统安全机制
安全问题是每一个系统所不能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恶意访问会造成系统的性能降低甚至瘫痪。课题应用IIS对站点实现安全保护,系统运行的实践表明方法有效,取得了好的效果。
5.3.1&用ASP实现用户认证
   在Web应用环境中,数据的安全保密性非常重要,应该采取多种安全防范措施,下面首先从用户认证开始介绍。为了克服HTTP协议的无状态性,ASP引进了Application和Session两个特殊对象,前者为应用的所有用户共享,后者则用于记录每个用户的个人信息,从而为多用户的交流和完成页面之间数据信息传递提供了方便。
   对NT的IIS应用环境,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进行用户认证。第一种是用操作系统账户进行身份认证,这种方式虽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也具有一些缺点:在NT上要创建很多用户,不便采用远程管理,且客户端只能采用IE浏览器。第二种是开放匿名用户,用数据库表格中的账户进行认证。使用这种方法能有效地避免地一种方法中的缺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系统采用的就是第二种认证方法。采用第二种方法进行认证的步骤是:首先在NT服务器上要创建一个匿名用户;其次设置Web服务器允许匿名访问;第三步是通过数据库登记合法用户;最后在ASP文件脚本中通过范根数据库表格来检查用户身份。由于添加、删除用户和设置权限可通过应用软件的用户管理部分来完成,所以便于进行远程管理。不过,采用这种方式要注意控制用户的访问权限。
   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中,在科技主页上设置有各单位登陆界面,用于输入用户的用户名和口令。用户提交后,将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口令与相应表中存放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用户是合法的,则通过Session变量记录下该用户的各种标识信息,以便后续页面中用来判断用户标识。如果用户为非法用户,则给出错误信息提示,并返回到登陆页面。
   为了防止非法闯入者不经过口令认证页面,直接键入URL访问某个特定的ASP文件,必须对要保护的页面进行安全检查,这可以通过前一页面中设置的Session对象的值是否为空来判断,如Session对象的值为空,则将页面定位于warning.html页面,提示用户为非法用户。
5.3.2&IIS的安全保护
   IIS可以很方便的提供Web访问服务,但在提供IIS网络服务的同时,为防止网络用户非法使用资源及破坏网络服务器的文件系统,对IIS网络服务器进行安全控制是非常必要的。实现IIS站点安全保护的方法很多,以下是系统使用的主要方法。
   1、取消匿名访问
   在建立IIS过程中将自动创建IUSER_Computername匿名账号,并随即生成密码。大多数情况下,用户是作为匿名用户连接到IIS服务器上的。当一个用户匿名连接时,它将以IUSER_Computername账号登陆到服务器,而且IUSER_Computername帐号还具有本地登录的权利,这样可能造成潜在的安全漏洞。为确保服务器的安全,应该取消匿名账号。
   取消匿名账号的程序如下:
   (1)在Internet服务管理器中,双击WWW服务以显示其属性页,然后单击“目录”选项卡;
   (2)若不允许匿名用户访问,对于WWW服务,不选“允许匿名”复选框。对于FTP服务,不选“允许匿名连接”复选框;
   (3)单击"确定"。
   2、控制WWW目录访问权
   在Internet服务管理器中创建Web发布目录时,可以为定义的主目录或虚拟目录及其中所有的文件加控制访问权限。这些权限是由WWW服务提供的,是NTFS文件系统提供的权限之外的部分。
   它包括的权限有:读(Read),读权限允许Web客户读或下载存储在主目录或虚拟目录中的文件;写(Write),用户可以像改目录一样写信息;None权限,没有设置Script或者Execute权限;Script权限,允许客户端执行目录下的脚本;执行(Execute),执行权限允许Web客户运行存储在主目录后或虚拟目录中的程序(.exe和.dll)。其中,后三种权限只能选一种。不过在Web目录添加执行权限时应该多加小心,一个不安全的执行模块给整个网络带来危害,一般只设置读权限和Script权限。设置WWW目录访问权限的方法如下;
   (1)在Internet服务管理器中,双击服务以显示器属性页,然后单击“&目录”选项卡;
   (2)选定想要为期控制权限的文件夹;
   (3)单击“编辑属性”;
   (4)为允许Web客户读和下载目录下的内容,选定"读"复选框,为允许用户执行目录下的脚本,选定“Script”单选按钮;
   (5)单击“确定”。
   3、通过IP地址或者域名来限制访问
   对站点进行安全保护的另一个选择是限制那些站点可以访问本站点。通过IP地址或者域名来限制对站点的访问,可以拒绝从特定IP地址入侵的个人,或者某个域。在Internet上排除未知用户,IP地址安全性可能最有用。要通过IP地址或域名来限制访问,需要如下配置;
   (1)&打开Internet服务器,扩展IIS;
   (2)&在服务器上右击需设置的站点,打开属性页;
   (3)&选择"Directory&Security"选项卡,然后在IP&Address&And&Domain&Name&Restriction&域中单击Edit按钮,弹出IP&Address&And&Domain&Name&Restriction&对话框;
   (4)&设置By&Default...选项为"Granted&Access"或者"Denied&Access",其中前者是限制特定用户或组时使用,后者用于内部站点,只允许内部人员访问站点。通常情况下,需要选择"Granted&Access";
   (5)&单击Add按钮,弹出Deny&Access&On对话框;
   (6)&根据如下原则选择增加的地址类型:
   如果想排除单个地址,选择Single&Computer,输入IP地址。如果不知道IP地址,单击DNS&Lookup按钮,输入域名,就可以找到相应的IP地址;
   如果想排除一组计算机,选择"Group&of&Computer";
   如果想排除整个域,选择"Domain&Name",输入域名。如果是第一次配置域的限制,将看到一个对话框警告;想要使此方式有效,DNS服务器必须支持反向域名解析;
   (7)&继续增加限制直到全部完成;关闭对话框,推出Internet服务管理器。
   根据科技部门的现实情况,结合实际需要抽象其基本功能元素,设计和开发了适于科技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目前,本系统已经投入运行,情况基本良好。本文从计算机学科的两个领域――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出发,分析了Web数据库及ASP技术在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在本系统开发设计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探讨了数据库应用系统所经历的数个模式,重点讨论了B/S结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分析了实现Web数据库的不同方法,分析其优缺点。经讨论可知,ASP技术无论是在操作的可行性和方便性方面,还是在性能上,都是一种实现Web数据库的很好方法。
探讨了ASP技术的内置对象和组件在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方法。重点介绍如何利用ASP技术中的数据库访问组件ADO对象,实现对科技单位信息的访问和管理。
详尽介绍了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过程、模块划分等,并归纳了该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
对本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并采用了相应的安全措施。本文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B/S结构上的信息管理系统和配套数据库的实现作了详细分析。
   但是,本系统还有很多地方有待进一步改善,我们在以下方面提出一些设想:
将更深层次的管理功能融入B/S结构:在本系统中,实现了网上查询和日常科技管理功能。但对于科技单位的管理功能仍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存储过程的合理运用,如何进一步提高SQL的效率、ADO的深层次使用等都需要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学习和实践。&
   在即将结束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之际,我首先要衷心感谢导师***老师。在研究生学习期间,*老师给予了我热情关怀和谆谆教导,从论文选题到完成的全过程,都凝聚着导师的智慧和心血。***老师以他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指导我顺利完成了论文,在此谨向导师致以深深的谢意。
   感谢电子信息工程系的领导和老师们,不论是在生活、学习上,还是在工程实践、论文写作等方面,都得到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极大关心和支持。
   感谢********公司为我提供了课题实践的机会,我在公司的一年里不仅学到了软件工程的实践知识和软件技术,也培养了在工作中与人合作、虚心请教的工作作风。
   衷心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给予我的关心、爱护、支持与帮助。
   感谢各位专家和评委耐心审阅我的论文并提出宝贵意见。参考文献
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张华钦.&走出MIS建设的误区.&中国计算机报,1999(13):&12-14
刘永治.&&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学报,&):&604-607
夏骄雄,&陆菊康,&施振夏.&Intranet与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0(3):&142-147
王守茂.&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
Kenneth&C.laudon,&Jane&P.laudon.&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Organization&and&technology&in&the&networked&enterprise.&Prentice&Hall,2000(summer):&31-35
Brown&A.&Large-Scale&Component-Based&Development[M].&New&Jersey:&Prentice&Hall,&Inc.&2000.
李润娥,&黄达武.&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MIS系统的开发.&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2-25
李加.&MIS系统的开发方法研究和构件库实现.&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3):&12-14
黎连业,&李淑春.&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页
Scheer,&August-Wihelm.&Architecture&of&Integrated&Information&System:&foundations&of&enterprise&modeling[M],&springer-verlag,&1992
王健刚.&以信息化改造石化流程工业.石油化工技术经济,&):&67-72
姜旭平.&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方法、策略、技术、工具与发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邸剑,&李新叶,&宋雨.&面向对象软件工程方法分析.&微机发展,&2002(1):&22-24
李芳芸,&柴跃廷.&CIMS环境下―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施.&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5
刘艳梅,&宋瀚涛等.&基于B/S结构的跨平台异构型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系统应用,&1998(8):&9-11
吴雪阳,&王洪强等.&信息系统三层结构及其实现技术.&电脑与信息技术,&1999(4):&2-5
李宁宁.&基于ORBMIS的新型MIS模型.&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位论文,&
Larry&Stevens,&Consider-three-tier&clientrver,&Datamation,&February&15,&
Dawna&Travis&Dewirw,&New&frontiers&for&Client/Server&Evolution,&Client/Server&Computing,&September,&1995,[J]
岳保军.&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MIS研究与实现.&沈阳工业大学学位论文,&
Kwong&Bor&Ng.&The&applicability&of&universal&pragmatics&in&information&retrieval&interaction:&a&pilot&study,&Information&Processing&and&Management.&Information&Processing&and&Management,&):&237-248
黄东.&三种WEB&开发主流技术的评价之ASP.&URL:.cn
Gunnit&S.Khurana.&Web&Database&Development&Tools&from&the&Ground&up,&PC&Magazine,&November&18,&
Kenji&Takahashi,&Eugene&Liang.&Analysis&and&Design&of&Web-based&Information&System.&In:&Of&the&6th&International&WWW&Conference,&Santa&Clara&CA,&
Gunnit&S.Khwrana.&Web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吴志刚,方滨兴等,基于WEB的信息资源发布模型.计算机应用研究,):&21-23
Dino&Esposito.&Building&Web&Solutions&with&ASP.&NET&and&ADO.NET.Microsoft&Press.&
钊杨青.&ASP主要技术特点分析.电脑与信息技术.1999&(2):&55-58
王坷玲.&利用ASP技术访问数据库技术探讨.&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报.):&42
刘海清,张永林.&ASP进行动态和交互式数据查询.&计算机应用研究,):&68-70
徐琪.&基于ASP的动态分布式WEB数据库访问技术微型电脑应用):&48-49
杨青.&ASP的主要技术特点分析.&电脑与信息技术,1999(4):&55-58
张兴渊等.&Active&Server&Pages动态网页设计精粹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216
王坷玲.&利用ASP技术访问数据库技术探讨.&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报,&):&42
严小卫,夏小彬.基于ASP技术的动态WEB站点的设计.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
沈勤.&ASP中数据库的连接.URL:.en
刘海清,张永林.ASP进行动态和交互式数据查询计算机应用研究):&68-70
ASP技术资料.URL&:&
巩晶.ASP应用中的信息安全.现代计算机.2001&(7):&48-50
高城.基于ASP技术的WEB&MIS安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微型电脑应用.):&5-6
David&M.kroenke.&Database&Process&Fundamentals&Design&and&Implementation.&Prentice&Hall,&Inc.1995
何成万,&余秋惠.&MVC模型2及软件框架Struts的研究.&计算机工程,&):&274~275
李祥杰.&移动Agent技术及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研究.&中国矿业大学,&
Dimitris&N.Chorafas.&Agent&technology&handbook.&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46-70
和晓军,崔旭晶.WWW数据库信息服务系统集成与设计.沈阳工业学院学报):&18
吴志刚,方滨兴等,基于WEB的信息资源发布模型.计算机应用研究,):&21-23
于华.&基于INTERANET的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管理信息系统,&1999(3):&57-60
李铮.&WEB与数据库集成技术的分析与应用.&现代计算机,&
黄光奇.&WEB数据库互连技术开发指南.&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李平,刘彬.&WEB数据库接口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系统应用,&2001(5):&26-29
邓文渊,陈惠贞,陈俊荣.&ASP与网页数据库设计.&中国铁道出版社,&
Hossein&Bidgoli.&An&Integrated&Model&For&Introducing&Intranets.&Information&Systems&Management,&1999(summer):&78-87
Duane&E.Sharp.&EXTRANETS:&Borderless&Internet/Intranet&Networking.&Information&Systems&Management,&1998(summer):&31-35
Kenneth&C.laudon,&Jane&P.laudon.&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Organization&and&technology&in&the&networked&enterprise.&Prentice&Hall,2000(summer):&31-35
标签:&&&&&
以上文章均是免费参考资料,并非完整毕业设计论文,需要原创、完整论文请联系本站客服获取。
本站承诺:凡在本站订做的论文,一律原创定制、包修改、包过、直到通过为止。
版权所有:60论文网& 网址: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毕业论文客服)&&&&&
(毕业设计客服)&&&&& (硕士、职称论文客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选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