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率从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的论文

中国经济增长从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思路,这是在初中政治的第几章?_百度知道
中国经济增长从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思路,这是在初中政治的第几章?
提问者采纳
在第四章的第二节~~~~~~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初中政治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其它经济学-论文联盟
您好,游客
背景颜色: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作者:冯飞
摘要:我国正处于建设资源节约型
的关键阶段,由于受资源和的双重约束;必须要以节约资源利用总量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手段,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建立健全相关政策等促进
增长方式的转变,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城市化模式和消费模式,暑力完善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环境破坏程度的外部成本价格机制,推动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和能源法规的制定和出台。
  关键词: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产业结构,技术创新,政策制度
  0、引言
  资源匮乏和人口众多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特殊含义。发达国家一般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单一目标,但我国要以资源利用总量节约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个方面为目标。面对资源约束不断加剧的趋势及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
面临的新挑战,我国必须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1、我国资源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
工业 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激化资源供需矛盾
  “十五”期间,钢材、水泥、平板玻璃等高耗能产品生产能力累计增长速度分别为187%、79%和119%,工业能耗5年增加了6.3亿tce。这种情况与“九五”期间完全不同,因此,可以认为我国进入以重化工业加速发展为特征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即工业能耗增速高于GDP增速。从国际来看,发达国家也都曾经历过重化工业化阶段。比如日本在年实施了重化工业化战略,重工业的比重最高达到了68%—69%。
   研究 发现,虽然各国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的产业结构和发展路径并不同,但消费结构趋同却是共同的 规律 ,即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居民消费结构,特别是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必然会由吃、穿、用向住、行方面升级,也就是说,消费结构的变化带动了产业结构升级,消费结构决定了产业结构。比如我国在“十五”期间,城市人均住宅面积增加了28.8%,每百户城市家庭汽车拥有量增加了5.7倍。 目前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变动时期,每年以1.4%的速度增加。据,城镇居民人均商品能源消费是 农村 居民人均能源消费的3.5倍,加上城镇化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要消耗大量资源,加剧了我国资源供需的矛盾。
  1.2 粗放型经济加剧了资源“瓶颈”约束
  我国8个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0%左右。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每年约有废钢铁500万t、废有色金属20多万t、废纸1400万t没有回收利用,按国外已达到的回收利用率 计算 ,我国每年可回收利用但没有利用的可再生资源价值达300亿元以上。灌溉用水占到我国水资源利用的60%,可有效利用系数只有0.45,远低于许多国家已经达到的0.7—0.8。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的情况计算,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近400亿m3。
预计我国在2020年将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率的极限。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我国石油人均产量只有世界的22.5%,人均剩余可采量只有世界的8.4%。
  1.3 严峻的环境形势限制资源的开发利用空间
  当前,我国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生态环境已进人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性环境污染的新阶段。能源、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物排放强度高,全国范围内主要污染物排放已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我国扩大资源开发规模越来越受到环境容量的限制。以国际范围内倍受关注的温室气体为例,2004年我国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CO2总量已经超过47亿t,在美国之后列世界第二位人均排放量达到3.65t,已接近全球人均排放量;预计在2010年之前,我国C02排放总量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C02排放大国。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问题 引起各国关注度的增加,C02减排问题将是我国未来面临的最大的国际问题。
  1.4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带来资源环境新挑战
  从全球范围看,发达国家资源性、高耗能行业大量向 中国 转移,中国大量出口高耗能产品,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剧了我国的资源环境约束。如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钢材出口国,2006年全年钢材出口总量达4300万t,仅此一项就相当于出口了3000万tce的能源。随着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的提高,国际市场能源资源价格明显上涨,我国发展的代价也逐渐增加。
  2、对我国面临形势的基本判断
  2.1 能源资源消费仍处在“爬升”阶段
  图1是世界主要国家能源密度与发展阶段关系的示意图,图2是英、美、日及发展中国家自1850年到2000年的单位GDP能耗曲线。图1中曲线的峰值期也是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甚至是重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英、美等国的工业化发展时期并没有出现全球能源短缺问题,其发展是一种 自然 发展状态下的结果,不需要考虑资源约束问题。而日本的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正好赶上第一次石油危机,日本政府在1973年做出调整产业结构的决定,将外部约束条件内化到经济发展体系,提出了资源约束下经济增长的概念,通过 科技 创新降低单
位GDP能耗,完成工业化进程。
  图3是我国自1954年到2004年的能源密度曲线。在这50年里,我国能源密度出现了1962年和1978年两个峰值,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在解放后一直采用前苏联的发展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重积累轻消费,形成重工业重、轻工业轻的产业结构。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能源密度迅速下降,后来在经济的加快发展阶段,能源密度又不断提高。但自改革开放开始,我国采用了消费导向型的工业化战略,以生产吃、穿、用方面的产品为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整个国民经济结构向轻型转变。这一结构调整,促使我国在1980年到2000年的20年间取得完成累计节能率64%的巨大成绩,比OECD国家平均累计节能率19%、世界平均累计节能率20%的结果还要好。但到了2002年,我国重化工业迅速发展,单位GDP能耗开始上升。因此,在重化工业化的进程中,我国能源资源消费仍处在“爬升”阶段。随着全球能源资源量的减少,我国面临着资源约束加剧的问题,但可以像日本一样发挥后发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
  研究发现,在我国64%的累计节能率中,结构轻型和产品附加值提高的贡献率达到了70%,技术的贡献率只有30%。而自2002年我国工业结构的改变,能源密度迅速变化,因此可以认为产业结构趋重是造成能源资源消费过快增长的主要原因。
  2.2 目前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键时期
  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即使我国达到发达国家的资源利用效率水平,人均资源消耗量达到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也不能实现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假设我国人均资源消耗量与日本相同,为5tce或4toe,乘上13亿人口,我国年消费资源总量仍然过大。所以,我国要以资源利用总量节约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个方面为目标。转贴于论文联盟
欢迎浏览更多 →
相关文章 & & &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论文写作指导、论文发表请咨询客服老师
内容分类导航
本栏目Digg排行
本栏目热门文章
本栏目最新更新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方向和任务 学术资料-中国经济学论文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我国经济增长因素探析[经济-新经济学]-论文吧 >
> 我国经济增长因素探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历史性成就。2003年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经济发展进入了“增长加速”时期。2006年,初步核算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94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7%。1979年-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接近10%,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持续了28年。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保持了如此长时间的经济高增长,实现了从贫穷到总体小康、从落后到初步富裕的重要跨越,成就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发展的原因与动力是什么支撑我国经济有这样高速度的发展和重要跨越呢?根据发展经济学原理,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市场化完善和国际化提升四力合聚。工业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市化步伐加快,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不断完善,经济自主增长基础巩固;国际化水平加深,经济发展领域拓宽。(一)工业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最初年代里,工业化成为发展中国家追求的首要目标。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阶段是经济发生质变、从不发达阶段向发达阶段演进的最关键的、也是不可逾越的阶段。著名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人把现代经济增长理解为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变,并借助多国模型提出“标准工业化结构转换模式”,依据人均GDP收入水平将不发达经济到成熟工业经济的整个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6个等级。工业化始终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一条主线。在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非农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加快增长拉动。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第一次鲜明地提出“新型工业化”的概念,指出要走一条与传统工业化、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都完全相区别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新定位和重大创新,标志着我国工业化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一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前提。由于不同产业部门中资源具有不同的边际生产力,劳动、资本等资源从生产率较低的产业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产业部门转移可以显著地带来巨大的资源配置效益。由于资源转移和再配置在发展中国家有很大的余地和潜力,所以结构转变对发展中国家比对发达国家更为重要。根据标准模式,工业化阶段是经济结构变化最为剧烈的阶段。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则将经济起飞状态时的主导行业分为初级品工业、消费品制造业、重型工业、汽车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5大类,起飞阶段因主导产业演进分为5个阶段。我国经济兼具后3个阶段某些特征,正处在经济结构快速调整时期。1.三次产业结构渐趋高度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将渐次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直到第三次产业移动。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以通讯业、信息服务业、公共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经济总量增长从主要由第一、二产业带动转为主要由第二、三产业带动。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经济的发展一直是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从业人员从一产大量转向非农产业,与配第―克拉克趋势大致相符合。2.工业内部结构快速提升需求是生产的动力。收入增长使消费结构变化,消费结构的变化和质量提高又带来生产结构的变化和质量的提高。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消费结构正在从衣食温饱型消费向住、行及教育、保健、娱乐主导消费转变,以改善住、行条件为代表的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全面展开。以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为主要动力,工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从轻化工业向重化工业快速转换,一批以重工业为主体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支柱行业快速增长,这些行业进而通过产业传动效应带动为其提供中间产品的钢铁、机械、化工等行业的发展,形成“汽车族”、“日常消费品族”等一批高增长产业群。被称为新增长三驾马车的电子信息产业、房地产业和汽车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3.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既是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在工业化进程中,上亿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低成本的方式进入工业部门,先是“离土不离乡”的乡镇工业,而后是劳动力流动到发达的地区去就业。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入第二、第三产业部门,使得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消费市场的发育,拉动了经济增长。相关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导致劳动力配置对GDP增长的贡献平均为 1.5个百分点。(二)城市化步伐加快,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某些优势地区的优先发展,必然促成一些大、中型城市的产生,发挥中心城市的引导、带动作用,城市化也是涉及几亿农业人口转入非农产业的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迁。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我国1992年进行了土地要素和资金要素的体制改革,特别是土地要素从无价变为有价,开启了城市化进程。1998年以来,国家一方面为启动内需而对基础设施大规模投资以推动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启动住房消费信贷,将消费者与城市化进程对接,作为城市化最重要标志的房地产业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城市化的主导逐步从中央积极财政的推动转向地方政府推动。目前,可以说,中国正处在世界发展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和国民总产出水平。城市化步伐加快,首先,带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解决制约我国结构升级的“瓶颈”,推动三次产业结构“自然演进”的步伐;其次,加大对住宅、交通、水、煤气、邮电等一系列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其中住宅和交通需求对多数工业行业特别是汽车、建筑、建材都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并间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最后,对收入结构和消费习惯的改变有直接作用,从而带动整体消费结构的升级,拉动相关消费品工业发展。从全球发展的进程看,结构变革,特别是伴随着非农就业增加的变革始终是发展的主线。非农就业不仅包含了工业化就业,更有城市中服务业就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重非农就业是迈向现代化的关键。(三)市场化不断完善,经济自主增长基础巩固以市场经济制度的创设、实施和完善为核心的制度创新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大的保障力量。我国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已经由计划经济体制初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日益扩大,层次由浅入深,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奠定了适合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经营体系,农村经济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居民消费、民间投资、外商直接投资等市场化的力量集中释放,巩固了经济内生性自主增长的基础。基本单一的所有制改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基本单一的分配形式改为按劳分配为主,同时实行按要素分配,加上公有制实行多种实现形式,刺激了微观经济效率,增强了经济运行的生机和活力。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发生积极转变,计划、金融和财政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宏观调控体系基本确立,间接调控手段逐步完善,国家宏观调控能力明显提高。(四)国际化水平加深,经济发展领域拓宽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通常会受到国内资源不足的制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演进,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外资、接受国外援助等途径获得外部资源,以缓解国内储蓄不足、外汇短缺、资本品稀缺等矛盾,促进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国际化趋势,对外开放的水平和程度均显著提高,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已经由封闭半封闭经济初步转变为开放型经济,对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引进国际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在部分制造业领域形成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制造业基地,推动机电产品和部分加工工业快速增长,我国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更大范围内优化了资源配置,并通过先进技术设备进口和外资投资设备进口增加产生的“技术外溢效应”,加速了国内技术的升级换代。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主动参加经济全球化进程,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发展开放型经济,也反映出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认同。发展中的问题不论是从世界范围来比较,还是从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看,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还没有完全改变,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际经验证明,人均GDP1000美元左右,正处于经济结构大调整和经济关系大变动时期,处于从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迅速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社会剧烈变革的进程中,长期积累的社会经济问题不可能一下子解决,同时,社会转型期难以避免的新矛盾、新问题又在不断产生。(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与发达国家单一的现代经济不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中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两个部门:传统的占优势地位的农业部门与刚刚开始起步的现代的工业部门。从地域上看,前者位于农村,后者一般位于城市。发展中国家这种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的并存,就是二元经济结构。我国现代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要实现由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从全国范围来说,“三农”问题的困扰、城市化进程滞后、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扩大,归根到底都是这个矛盾的反映。1.城乡差距不断拉大从体制上看,城乡分割还没有受到根本触动,一些地方在就业、入学、户口、社会保障等方面甚至还在强化对农民进城的限制。这些因素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经济良性循环,导致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呈持续扩大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由1985年的1.86:1扩大到 2005年的3.22:1。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但向非农产业转移困难,农村就业问题日趋尖锐。农民生产性投入和消费水平低,直接影响全国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扩大。农村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问题更为突出。农村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保健和养老保障都很落后,最基本的医疗保健还很不健全。农业现代化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整个国家现代化的“瓶颈。&& 2.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地理上的二元经济产生的原因在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别性,主要是地区之间人均收入水平差距的存在引起“累积性因果循环”,劳动力、资金、技术、资源等受要素收益差异吸引而发生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产生缪尔达尔所说的“回波效应”,使发展快的地区发展更快,发展慢的地区发展更慢,从而逐渐增大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等方面与东部地区差距拉大的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止。3.城市化进程滞后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仍然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同等工业化国家的水平,亦明显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城市化的滞后,制约了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进程。改革开放后的 20多年中,& 由于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我国农业劳动力每转移一个去第二产业,只能带动0.7人转向第三产业,而在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的国家,这个指标是2人。在城市化落后的情况下,我国工业的发展未能形成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二)经济结构转换滞后1.产业总体层次不够高我国经济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生产率低,增加值占GDP比重低,而就业比重高;第二产业创新能力低,国际竞争力不强: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三次产业构成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与印度、巴西等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也有明显差距。从制造业内部结构来看,资本品制造业多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消费品制造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一般都具有发达的资本品制造业,且其比重明显高于消费品制造业的比重,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则刚好相反。我国制造业内部结构状况与发展中国家接近,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2.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性偏差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过高,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高,就业结构调整相对于产业结构变动而言较慢,第一产业仍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而最具吸纳劳动力能力的服务业发展不足,就业比重偏低,造成产业结构整体效益水平较低。3.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变动不够适应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经济从过去几十年的短缺进入到需求不足即过剩阶段,造成需求约束显著增强,生产结构和服务业的发展跟不上消费需求的增长,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三)社会转型期的矛盾和摩擦日益复杂在人均GDP1000美元-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很多国家都面临增长利益分配不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挑战。中国在新型利益格局形成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经济效率,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活力。1.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据联合国发展署2003年公布的数据,中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6位,而社会发展却排名世界第104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以教育和卫生事业为例,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区域及城乡之间教育水平差距较大。2000年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到8年,仍有9%的成人是文盲。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据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全世界191个国家的卫生系统排名,在“财务负担公平性”方面中国为第188名。随着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中国出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不能同时带来就业相应扩大的“奥肯悖论”现象,就业再就业任务繁重。社会保障领域面临人口老龄化、失业以及城镇贫困人口的压力,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突出。2.居民收入差距还在扩大社会财富增长的最大化与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化相统一,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在同一种社会制度下,经济越发达,人均GDP水平越高,收入越均等。在经济增长的长期阶段,收入分配不均的变动是沿着一种“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轨迹进行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普遍得到增长,但是不同阶层的居民并没有平等地享受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繁荣,收入差距在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所有制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都有明显表现,且有进一步扩大趋势。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核心的再分配体系和政府调节收入差距的手段还很不健全。利益格局变化过程中的失业及贫困问题具有明显的群体特征,部分群众生活贫困和少数畸高收入者的奢侈形成鲜明对照,特别是存在不合理甚至非法因素导致的收入差距扩大。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的基尼系数由1984年的0.30上升到1989年的0.35、1995年的0.415。另据测算,1996年,中国的基尼系数是0.424,1997年是0.425,1998年是0.456。收入差距的扩大加剧了已有的社会矛盾,& 以利益矛盾为主要表现的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3.部分群体在改革中利益受损一些社会群体为改革发展做出的贡献与应得到的补偿不对等。在改革中,一部分群体的利益受到影响,如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形成的下岗工人,城镇扩张过程中形成的失地农民等。城市务工农民也缺乏明确的政策来保障其工资、劳保、中介、子女入学等一系列的正当权益。发展经济学指出,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增长仅仅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远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不仅要求经济的繁荣发展,而且要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上述对我国发展面临问题的初步分析表明,国家发展起来了比不发展遇到的问题要多得多。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是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远没有完成,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尚任重道远。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思考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经验表明,从人均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时期。发展得好,就可以跨入新的阶段,继续迈上新台阶;反之,则会徘徊不前甚至倒退,造成经济和社会动荡。大量国际经验表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一个国家只有资源型、依附型和创新型三条道路可以选择。一是资源型,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二是依附型,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三是创新型,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经济的继续增长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把握:――大力推进科技进步自主创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一国建立初等工业化体系过程中曾经起到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推动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力量是科学技术。当今时代,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周期越来越短,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呈递减趋势,国民财富增长和人民生活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积累和科技创新,科技竞争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要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力推动科技进步,积极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的根本出路。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建设高效益、低消耗、少排放、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花更大力气解决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加强收入分配调节,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经济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优化体制完善机制。一个好的体制就如同一台高效的发动机,能够自发而长久地发挥作用,并起到倍增效用。反之,如果体制机制上存在缺陷,即使人员再勤劳,工作再努力,设备再先进,也只能是本末倒置,于事无补。因此,我国在未来经济发展中,更要着眼于从制度上优化设计,有针对性地优化体制完善机制,在完善和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大功夫,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长久繁荣。热门分类推荐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