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初中生学什么有前途女学生 踢足球有前途吗

为什么中国男足踢不好?
我觉得至少有点耻辱心吧要是他们亲戚朋友知道他们是在国家队踢球的他们自己的脸都不好搁啊为了这点也应该好好踢球吧有那么难吗?
按投票排序
248 个回答
我从五岁开始专业训练,15岁进专业队,16岁进职业队梯队,18岁从良,后来沦为一个发动机工程师。和我一起出道的,有进国青队国家队的,有踢不上球帮足球学校带小孩训练的,有不配合打假球被砍断跟腱的,有在入选国字号球队后吸毒的......我没进过国家队,连职业联赛也不曾打过。仅说说在我13年的足球生涯中的见闻,你就大概知道了。骨龄小孩子比赛,比的是什么?罗永浩 说:是发育。教练家长追求成绩,想方设法改户口。你想10岁的打九岁的,连爆冷都没门一打一个准。靠年龄出成绩,那些真有天赋的小孩何时能出头?后来比赛就不看户口本了,一律在赛地测骨龄。刚来上海时有个小学同学转会到这边,电视说,小将xxx上场了。我那年都28快29了,这哥们根据户口来说还小将呢。选拔黑啊。你以为从梯队选拔到一线队是凭水平的?你以为在一线队打不打主力是靠水平的?你这么天真毛爷爷知道吗?反正我的两个踢上国家队的同学都不是从本地入选的。他们小学毕业就去了八一或者高丰文足球学校之类的地方,避免了被埋没。在本地的,即使那些在我看来踢地足够让人惊艳的队友,慢慢的都不见了。像81或者高丰文足校这种相对纯净的地方又有几个呢?教育确实,没接受系统教育这智商就是令人捉急。你想我们从初中之后就不怎么上学了,文化水平就是小学毕业,加上天赋确实一般,你怎么能指望我们有很好的理解能力呢?像我这种出淤泥而有文化的简直是茅坑里的莲花,奇葩。风气你说一帮小老爷们每天除了上午训练就是下午训练,手头有有两个钱(96年那会职业化正火爆我们训练补助就2000多一个月了),一裤裆荷尔蒙,你猜我们能去干什么?你猜?那会你看足球之夜记得有甲a青年队梧州冬训不?打那以后我就知道泰式按摩是干什么的了。我再说一遍我就是粪坑中的莲花!!! 等他们进了职业队了,更有钱了,花不完了,咋整你说?莲花他老婆亲眼见过著名足球运动员qb半夜开房。对我来说这都不算新闻,谁不去弄这些腥臊之事才是新闻。假球几年前有个小学同学在南京被砍断跟腱。记忆里他是个极耿直刚烈的羞涩汉子。后来传闻他是因为不配合打假球让人砍了。我立马就信。我一想起六岁时他站在教室门口一整天死活不跟老师认错我就信,我一想起因为膝盖积水没有入选梯队他哭的跟亲爹死了一样我就信(从上小学第一天我就知道她爸妈离婚了,他爸一手把他带大),我一想起八岁时训练完都天黑了他还在那自己跑圈我就他妈的信!他想踢,他喜欢踢,可他们把他的跟腱砍断了。操!!足协其实上面的那些比起足协来真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就是这么个意思。多年以来足协的无能和腐败已经不是仅仅停留在传言的层面上了。偶尔一两次围剿只能起个敲山震虎打草惊蛇的作用,想达成这一腐朽系统的完全改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其实足协,小到中国,中到亚洲,大到国际,无一不是权力和金钱的竞技场。而事情放在中国,因为有了我党官员的参与,又增加了一层奇怪的味道。来人不是把足协主席的位置当成跳板就是摇钱树,动不动就为了某一个杯赛不管不顾地提前三年专门培养一支队伍希望毕其功于一役放一颗卫星,文革时候的做法怎么在众目睽睽之下还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呢?日本足协多年以前声称2050年要夺取男足世界杯,我们当个笑话看,可是人家稳扎稳打,沿着一个路线奋斗了十几年,生生把整个国家队的队员都送到欧洲顶级联赛里面去了,坚持一个打法,坚持一种套路,坚持一种风格,男足已经稳坐亚洲头把交椅,更不用说女足已经夺冠。你再看看中国足协都干了什么?(贪污腐败假球先不说)找来的教练莫不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主,人家说荷兰是无冕之王,这一届就找荷兰人,结果找来一个阿里汗;西班牙夺冠了,赶紧找一个西班牙人,结果上下几百号人勤勤勉勉里应外合让人家卷走了上亿人民币还什么都没捞着(你妈合同是这么签的吗?有人追究时任足协官员的责任吗?);上过幼儿园的都知道这不行,为什么十几亿人偏偏就足协掌事儿的人不明白?你说这不是傻逼是什么?或者这帮人贪钱贪得脸都不要了?你们生生把足球毁了你们知道吗?缺陷的种子,贫瘠的土壤,有毒的养料,混乱的培育,尤其是再加上一个弱智的统帅......你告诉我怎么结出甘甜的果实?我时常想起,六岁那年我们在院子里围在摄像机前面,笑得跟花儿似的。记者问,你们长大了想做什么呀?马拉多纳。他们争先恐后地喊。
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作为一个爱足球的人,一想到“为什么中国男足踢不好”的问题,我那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又开始沸腾了,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哪个?对我们来说重要么?有什么我们(看这个答案的普通人)能做的?体制我们解决不了,青训我们解决不了,球员素质低我们解决不了,没场地我们解决不了,赌球假球风气不好我们解决不了,足协的问题我们解决不了,足球人口少我们————是的,足球人口我们可以解决还记得刘建宏六问中国足球为什么不行么?为什么输球总是我们呢?如果你是一个家长,你会让你的孩子踢球吗?如果你是一个班主任,你支持班里组成球队吗?如果你是校长,你们学校有足球队吗?如果你是市长,你知道你的城市有多少足球场吗? 如果你是房地产商人,你光想着挣钱,你盖的小区里有足球场吗?你曾否看到过这个统计?多去踢踢足球,带动一下足球人口,这是我们每一个热爱足球的人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许做好自己才能改变世界。PS刚才去阳台收球衣,准备带到公司去,下班直接去踢球,顺便在劝说一下想去踢球却没带球鞋的同事
刘建宏说,中国足球不行,并不代表场上的十一位球员不够努力,而是我们每个人都没有做到我们应该做的。他提出了几个质疑——假如你是家长,你愿意让你的孩子踢球吗?假如你是老师,你愿意支持你的学生去组建一支足球队吗?假如你是校长,请问你的学校有足球队吗?假如你是市长,你知道你所在的城市拥有多少足球场吗?假如你是房地产商,你有想过在你修建的小区里,多造一个足球场吗?这是对中国民众的质疑。假如只是体制问题,那倒简单得多。可这,分明关乎每一个人。潜规则假赌黑这一页,历史会慢慢翻过去。但是春晚相声一拿中国足球开刷,观众就爽得不可开交,这难道也是体制问题?我身边就有不少人,平时丝毫不关心中国足球,但是当他们在新闻中得知中国队失利,却兴高采烈。生活如此无聊,多了一个可供吐槽的事件,真幸福呀。但,这不正是赤裸裸的蔑视吗?你以为他们只是蔑视国家队?当然不是,他们必然也蔑视中国足球的追随者。不过,蔑视也就罢了,他们对成绩的要求却是很高的。他们凭什么要求高呢?我也不知道,因为他们并不关心中国足球。只不过,像中国足球这种在亚洲都被轮着虐的事情,他们绝不允许。可毕竟,国家队队服,“CHINA”这五个亮锃锃的字母,就贴在胸前。这代表的不是英吉利或者美利坚,而是我们中华民族。于是,这些人更不乐意了。就你这水平,谁让你代表了?国家队是我们选的吗?吃屎吧你,谁跟你荣辱与共了?网上如潮的谩骂和讽刺,无非这么个意思:国足这么烂,羞辱一番算了,赶出家门,就与我们无关。我料想,他们恨不得向全世界发话:“中国队输了,是场上的十一人水平太差,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记住,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成绩不行,撇清关系。一览无余的功利与谄媚。我们很轻易地就能从中解读出他们的立场:支持中国足球的人都是傻X——看见中国队失利,心里憋屈甚至流泪的人,更是傻X中的战斗机。若非这么想,又有什么可骂?有些人辩解,不是的,我只是觉得中国队没有血性才骂的。我们知道,一支有血性的足球队,背后是民族意志的体现。比如闻名世界的智利矿工事件,“我们从不畏惧死神”,在本届世界杯的智利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肩负着国民的期望,球员们的血性都是自发的。只是对于中国队,所肩负的期望大不相同。你知道,中国队输球,向来很少慰藉,只有负面的舆论轰炸。而这些谩骂者,此刻又在大谈血性。我们看到,日本韩国伊朗在本届世界杯也是被虐的角色,难道也没有血性?那些远赴巴西哭成泪人的日本球迷,难道都是大傻X?在谩骂者的眼里,世界上没有值得尊重的失败者。我相信,如有一天,中国有了足够庞大与忠诚的球迷群体,国家队自然不会缺乏血性。因为,他们不再是为自己而战。到那时,即使家长们不希望孩子踢球,也只是择业的问题,不会有各种离奇古怪的理由。这在任何国家都一样,美国人也不鼓励孩子完全丢掉学业去打篮球,毕竟,若将来进不了NBA,那该如何谋生?足球无疑是最重视团队凝聚力的运动,想看到中国足球崛起,更需要的是我们,而不是身处高阁的他们。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国度,不吐槽中国足球(包括如今的中国篮球,甚至包括中国的一切),似乎无法彰显我们的幽默与智慧,这才是最让人作呕的事情。是的,就如刘建宏所说,中国足球不行,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做得不够好。先停止对中国足球的偏见,停止冷嘲热讽的态度,再谈未来吧。
看到没人发这个,我就发一下吧。2年前的东西了。
第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缺少合格的青训体系。不仅仅是缺钱,缺场地,还缺教练,更缺合格的少年联赛。我以前在德国一个很小的城市里面看过几天一群15岁左右的孩子训练。他们的教练给我看过他们的训练计划。每天的训练计划都不一样,大圈传球到小圈的逼抢。教学比赛球员没有固定的位置,往往是上半场前锋下半场就踢中卫。很小的年纪就有很强的跑位意识。临走的时候聊天那教练说和巴拉克做过队友,巴拉克年轻的时候也在这里训练。接着就是完善的分级联赛,可以帮助年轻球员迅速的积累比赛经验。低级别的联赛也有体能教练,职业的队医帮助小球员随时检查。球员的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意识也很强,青年人普通比赛时有时会禁止铲球,防止伤人。但在国内读书时,普通高中几乎就禁止了足球课,为了防止学生在足球比赛里受伤。第二点,就是非专业的足协。足协官员本身就是官员,自然没有耐心培训青训体系。同时足协官员并不是单纯的外行指导内行,而是足协本身的官本位化带来了足协的非职业化。不说足协本身的当年定出的头球算两个的政策,就看看足协09年的时候还在笔试选主帅就知道这是一群什么人了。第三点,球员的普遍文化素质过低。这不仅仅体现在球员没有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导致很难适应新环境和在外国联赛立足。更体现在球员很难理解教练的战术意图,在场上执行教练的战术安排上。现代足球的体系相对完善,球员本身对战术的理解也愈发重要。缺少必要的纸面的战术学习就会导致战术球员在场上不会阅读比赛。
中国足球背负了很多不应该足球背负的东西。
因为他们总买自己输。我有证据可是不能上传。各位可以不信,我也只是回答问题而已。
小学四年级时写过叫做《以后绝不踢球》的保证书。
身边没一个朋友是踢球的 但是个个都是聊起足球战术阵型一套一套的 这算理由么。就像一堆从来没有关心过父母,父亲节各种微博晒爱父亲。一堆看到路上看到有人躺着都冷漠的人到了网络都是热血青年。
一堆说什么爱情万岁,喜欢某某剧的屌丝男,但是现实都要高富帅的女生。。天朝什么时候少些说,多些做,什么都会好的
实在是看不下去胡期文的答案了,知乎已经没法玩了。不客气地说一句:所有夸高洪波作为教练的战术素养的人,都是球盲。摆了一堆高洪波国足的视频+热身赛成绩,能证明什么呢?别说热身赛,日本队在联合会杯上都能踢得像一流强队。在巴西还不是照样被人点艹?视频就更加搞笑了,都说了是视频,自然只会把好看的配合剪给你看。哪怕易建联的集锦视频也能让人产生“这是奥拉朱旺吗”式的幻觉。——说到底,很多人所谓自称的‘球迷“,给我的感觉就是他们不用看球,看两分钟集锦,或者五分钟体育新闻,或者打开FM翻翻数据库,就能和人聊足球了。赢一场使劲吹,输一场使劲黑。跪求给排名第一回答的人去看看国足在亚洲杯上的表现好吗?哦可能你们又会说”高指导是拿亚洲杯的成绩在给世界杯预选赛练兵“——高吹的逻辑都是无敌的。再跪求各位看看去年高洪波在东亚的比赛——哦又会有人说高洪波被徐根宝架空了。那你们再去看看今年赛季初高洪波三后卫的江苏队吧。还有骂卡马乔的,这么说吧,卡马乔垃圾,不代表高洪波牛逼。对于高洪波的战术,进攻不客气地说一句,就是绣花枕头。阵地战看起来大家站好了控球,但具体的进攻规划毫无思路。——很多人看球进入一个误区就是:控球就是优秀战术,一定比吊高球牛逼。错了,宫磊的高球可以赢恒大,而朱炯的申鑫只能保级。足球战术没有优劣,只有相互克制。一味为了控球而控球,下场只能和今年的英格兰一样。还有人记得四强赛时候大家怎么吹傅博的吗?现在还有人吹吗?呵呵,高洪波运气好,及时的被炒了,不然他今天的下场不会比傅博好多少。说回中国足球,起不了的原因很多,随便讲几个:足球人口:哥斯达黎加今年是世界杯的一匹黑马,这个国家的足球人口是总人口的1/4。而中国的足球人口是2600w,大家除以13亿,看看我们差了多少?折腾:地球是圆的,我们起步时哪怕方向错了,但只要坚持,总能走到终点。怕就怕往东几步,往西几步,那我们一辈子都在原地。中国足球的现状就是这样,前两年假赌黑,这两年门外汉管球。张琳芃曾说大战前领导会开N个小时的动员会。——这是一方面的折腾。另一方面就是战术:今天控球明天反击,一会儿中路渗透,一会儿两翼齐飞。哪怕朝鲜,人家也是坚持451,以郑大世为核心不动摇。媒体环境:国足的妖魔化就是当前网络和平媒的真实写照。不管是谁,球迷或者伪球迷都不是,都能拿国足出来调侃两句。这种环境下,你愿意拿自己小孩去踢球吗?缺乏荣誉感:很多人只是把入选国足当做自己涨身价的工具。国家荣誉之类的抛之脑后,说到底,像蔡慧康这样真心愿意为国出力的人太少。没空和球盲对喷,关闭评论。
谢邀。四个字:智商太低。对于一名好球员来说,有天分和有智商是两回事;训练好和比赛好是两回事;懂得在场上保持冷静,和懂得在场上保持阅读力也是两回事;懂得衡量自己实力、对手个体实力,和懂得衡量彼此的整体实力还是两回事;懂得踢联赛和懂得踢国家队比赛更是两回事。基于这些因素,训练归训练,比赛归比赛,在中国现在这帮球员当中,“两回事”的对比非常非常明显,各种中国球场上的顽疾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我说他们智商太低。大部分球员,无论业余也好、职业也罢,但凡踢得好的,只要技术水平都在一个档次上,那么强于对手的多半只有四点:1.训练效果转化到比赛当中的比例;2.战术适应性和执行力相对对方更强;3.根据经验合理应用技术的能力更好;4.依靠队友的磨合程度更高。但是在国家队比赛,只有这4点是不够的——关键在于,目前这批国足,连这4点都没有做好,别的就不要去奢谈了。我记得以前貌似在知乎上说过,中国的球员容易走两个极端,要么盲目自信,要么就是过于不自信,而且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的转变极为明显。打泰国把对方认为是鱼腩,是盲目自信的表现,而场上不敢控球怕担责任,胡乱长传到前场,就是太不自信的表现。记得高洪波时代走地面配合打了韩国人一个3:0,我听体育媒体的前辈谈到他当时在赛后私下问参赛国脚,在比赛后的表现和感觉,居然听到了以下几种结论:“原来韩国人也怕我们打传切啊”“原来我们还真的能打出这么写意的配合啊”MD你以为呢!另外,阅读比赛的能力、个人对比赛内外部因素的解读能力、个人心理承受能力和球员智商有很紧密的联系。智商这个东西,很大程度依赖后天培养和独立思考,自己不主动去弥补,那是怎么也提不起来的。这其实和中国长久以来“超龄球员欺负小学生”有很大关系——打小学生不用动脑子,靠身体和技术本钱就行了,这不叫解题,这叫摧残。一旦遇到和自己差不多的球队,甚至比自己更强的球队,立刻变得——猥琐。就是这两个字,猥琐。所以被人摧残,是必然结果。最搞笑的就是当年的《足球之夜》播国足海埂集训,根据行政命令,“三从一大”必须遵守(三从一大,即“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的简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竞技体育的主要训练原则之一)。然后比赛输了,球员反映,每天一个一万米,我们体能上去了,但技术却下降了,场上动作僵化而且XXXXXX说了一通。我老爹只有初中文化,在旁边来了一句:“你的技术只和你自己是否注意平时积累有关,和每天一个一万米毫无关系。”我能说我老爹的智商比这帮球员高吗?
@ 說的很對。我再補充一點點。我從小就加入過地區的足球隊伍。幾年的苦練,參加過一次所謂的球賽后,從此對中國足球深惡痛絕。第一次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了來自這個社會的惡意跟自己的無助。爲了幾千塊的獎金。職業組冒充非職業組參賽,業餘組則去參加大學組, 大學組虐高中組,高中衹有跑去初中組。直接就把中国足球希望扼杀在摇篮里。這是 一个连体育都做不到公平的时代。
四年级的时候我爸告诉我 十二亿人 凭什么你是那十一人中的一个 多年之后再想起来 只能说我以后会去捍卫后代的理想
你要说缺钱,太扯了。那是二十年前,那时国足比现在强。你要说基础设施落后,站不住脚。伊拉克这种战火中训练,比赛主场都放临国的,照样拿亚洲冠军。你要说没氛围,感受下国人对世界杯的热情。你说亚洲人体质不行,十几亿人,鸡蛋里挑骨头,咋挑也凑出来了。你要说智商不行,看世界杯直播,前某主教练的解说水平确实有点。智商高的都在足协看报、喝茶、斗地主呢。青训,呵呵。说下我经历的真实情况吧。我四五岁就开始踢球了,那时院子里天天中午、晚上围着足球跑来跑去,外院的小孩也经常来玩,一个大概四五个篮球场那么大的正方形土场子,以树为门,分两队,四五十人。(后来那地方没了,盖楼了)我了解足球是在98年世界杯,那时买包小浣熊干脆面,还送世界杯球星的卡片。我们天天买小浣熊,为了集齐一个队伍。(后来,小浣熊还出过天龙八部、水浒传的卡片)我记得第一张是法国队的德尚。后来就开始买杂志、报纸,了解开足球了。小学四五年级时,全市各小学足球比赛,教练是我们班主任,挑六七十人天天早上六点就去学校训练,晚上放学也训练,暑假都被占用在训练。那时开始买一些足球专业的书开始研究。虽然后来成绩不尽如人意,但认识了很多朋友,周末去体育场,全场大部分都认识。哦,对了,我们比赛的体育场,全市唯一的体育场,后来也拆掉盖楼了。以至于一段时间踢个球要跑好远。多年后新盖的体育场就是个摆设,看着挺好,但一般人你是进不去的。初中时,全年级每年都有足球比赛,那真当荣誉在踢。安排阵型、各种打法,有模有样的,虽然很业余。记得有个同学比赛时拼抢把胳膊扭了,一个学期上课隔壁都打着石膏,不用交作业,太爽了。高中时,渐渐的一些比赛就不知不觉的没了,全市的小学生比赛没了,各班之间友谊比赛也没人组织了,体育场也拆了。但当时踢球的热情还是有的,每天下午有一堂45钟的活动时间,学校的足球场真是人满为患,天天如此。除了这45分钟,更多的是在键盘上踢球了,大家会天天交流实况8的心得。大学基本就不怎么踢球了,基本是在宿舍打实况,一学期就踢几次球。现在上班了实况8都不怎么踢了。这就是我的经历,相信大家也都有过这种经历吧,只不过故事版本不同。从一开始天天一帮人踢足球到踢球的人越来越少,场地越来越少,时间越来越少。我觉得中国足球踢不好,可能还是机制的问题吧。钱不是问题,而且现在比以前有钱多了。基础设施也不是问题,我们都是从土场子、水泥路上踢出来的。气氛,我觉得是真不却,踢球的人真不少,起码比世界杯小国家的总人口多的远了去了。体质,智商这些,我真见过不少好苗子。
我不懂足球,从局外人的角度提供一个参考意见。我觉得原因就是,人们对国足的期望太高了。我对足球和国足都没什么感情。很奇怪,为什么中国各种领域都要求做到世界前列,甚至世界第一?为什么中国的人口多,就一定要是一个足球大国?就算是发达国家的那些国家,也没要求事事都一定到第一吧?我觉得就是这种扭曲的期望,让国足在各方面包括环境都不成熟的前提下,有了太高的想象空间,随之而来的是高得不正常的利益泡沫(例如与水平完全不相衬的球员收入)、政治压力、历史使命(民族荣誉什么的),在里面有太多的阴暗面和权力寻租空间了。从地方到中Z央Y,足球这件事儿已经变得不那么纯粹了,里面有太多的明规则和潜规则。说得搞笑一点,连国家都重视了,足协主席和国家队教练的人选都成了个政治事件。这种扭曲的投入和重视,不是好事,阻碍了中国足球正常的商业化进程。具体导致哪些结果,可以看那位增压发动机专家的亲历。就我自己的经验看,什么行业能先摆脱全民过高的期望,哪怕一段时间低调一些,参与者少但纯粹一些,反而更加有“群众基础”。有积累总有发光的一天。---------------------评论里有几位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国家投入这么大,我们只是希望他们XX赛出线,这要求真不算高。我觉得第一是本末倒置,国家投入大正是因为全民期望高,胜则民族荣誉败则民族耻辱,这个思维习惯很不好,让国家有借口深度介入。除了传统强项的那几个小球,都没人陪我们玩,其他项目哪个是国家投入大培养出来的?第二是我觉得XX杯出线这个要求就是高了。一个洲就那么几个名额,凭什么中国一定能出线?凭什么为了这种国家队比赛一定要球员打乱节奏服从组织(这个我外行了,篮球的确有这种现象)?为什么我们不能期待哪怕在国内踏踏实实踢一些不掺水的职业联赛,踏踏实实踢一些不掺水的青年和少年联赛,踏踏实实踢一些不掺水的社区非职业比赛?你所在的城市有社区比赛吗?你们有地儿踢球吗?胜了固然光荣,败了也不可耻。至于XX杯出线,真不是你期待它就一定能如愿的。
说两句1、你黄种人踢足球这个运动就是差点足球这个运动场地比较大,是对抗性的。田径好的人种占优势。黑人有爆发力,有速度,白人有绝对力量。黄种人的敏捷好,打乒乓球,羽毛球行。足球篮球就是差点。韩国的体能和顽强精神挺强了,日本的技术细节抠的够细了,也就是八强水平。夺冠比较难。2、中国足球的问题是中国各种问题的一个体现中国足球起点其实很高,学当时的匈牙利。但是一直被隔绝,真正参加亚洲比赛是80年代初。当时中国队还可以,身体弱(计划经济营养不行)输给新西兰,差一点进世界杯。之后一直到年出生这届队伍(注意这个时间点)一直在亚洲前列混。是不是进个前四,1994年亚运会拿过银牌。当时的体校体制一直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有弊端,但是没有现在这么严重。3、转折点转折点就是1977年的计划生育,和之后的改革开放,很多东西变了。‘首先,孩子变了,一家一个孩子,不大愿意送体校走不归路了。送去踢球是冲着职业化收入去的。其次,社会环境变了,大家集体向钱看,没有足球事业的概念了。辽宁的张引,后来搞02俱乐部的徐根宝可能是最后一批为了事业干青训的人了。青训里面金钱交易不出人才正常了。第三,房地产和网络把基础毁了,以前孩子踢球是为了玩,现在孩子去玩网络游戏,比踢球容易多了,现在你找块踢球的场地容易吗?房地产把土地变成了宝,就没什么空地了。所谓足球基础,100万个初中孩子课余踢球是最大娱乐,这就是基础,99万个孩子都去打网络游戏,1万个孩子去踢球,基础就没了。第四,职业赌球联赛职业联赛这个东西把足球完全功利化,然后澳门给中国联赛开盘。黑势力介入,足球就是开盘的工具了。足球这个东西,其实和上学一样,有个天赋问题。黄种人本来天赋就差点。你的基础人口再少,从里面挑22个踢得好的高度就有限了。本来基础人口就少,你选拔的时候认钱不认人,把给钱多的选拔出来去踢职业。高度又下来一块。踢上职业的,黄赌毒缠身,踢球难以专心研究,苦练技术的时间少。高度再下来一块。从这里面选择出来22个人,组成国家队。亚洲你先保八强再说吧。1985年出生的那批队员,他们16岁进专业梯队前,是2001年,房地产泡沫还没起来,网络游戏刚刚开始流行。到他们这批水平还可以的,其实就是现在恒大这批人。
2013年,中国足协注册球员人数8000人;日本注册球员人数50万人;法国注册球员人数146万人;德国注册球员人数600万人。以上数据不一定准确,但是基本靠谱足球是个群众运动,人才培养梯队也是金字塔形的,塔尖的高度,取决于塔基我特别讨厌有人说中国10多亿人口,怎么足球搞不好。就这么点人在踢球,别说10多亿人口了,就算几百亿人口又能如何?我身边认识一大帮人,说起足球头头是道,上场踢球狗p不如,因为他们基本不踢球,纯粹就是嘴炮、而这些人通常最喜欢喷中国足球;同样的也是这些人,看世界杯最积极,因为个个都赌球(仅限于我身边的这些人),我不太明白这些所谓的球迷,是否真正了解足球运动,乃至体育运动的意义。我国人只是以为自己很爱足球而已
10年前,我在上海读小学。6年级。当时踢一个叫贝贝杯还是什么杯的,记不清了名字了。就是区小学足球比赛。我不是球员,但我小学最好的哥们,是校队的。跟他一起玩得多了,同届校队的基本都认了个脸熟。但到比赛的时候,他们一个人都没上,来的基本都是已经读初一初二的,被教练老师叫回来,我哥们他们的学生证给“外援”用,比赛弄虚作假。后来我没怎么念书,做了电竞。10年后的今天,我表弟也读这所小学。他爱踢球。上周他跟我说,学校跟XX小学的友谊赛,不让他们6年级的踢,很多都不是本校学生。10年了,一点没变。中国足球,呵呵。
初中时候学校没球场,常去附近的医科大学踢球,认识了一群大学生朋友。初中时候打市赛,淘汰赛遇见了穿着XX中学球衣的那群大学生朋友,然后我们就被呵呵了。对于中国足球,我们都太想要结果了,却刻意地省略了过程。
我只想说一句,台湾足球强吗?台湾人口比哥斯达黎加多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初中生的漫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