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除了李小龙意外还有谁是中国武术段位制第一呢

中国武术最高境界(李小龙)
原名:李振藩
  英文名:布鲁斯.李(Bruce Lee)
  乳名:细凤
  绰号:马骝,冇天装,阑仔,牛王头,冇时定,点解龙 ,猩猩王等。
  籍贯:广东-顺德
  民族:汉族
  国籍:美国
  生于:日 (星期三) 9:15pm
  卒于:日 (星期五)11:30pm
  生肖:
  出生地:-(三藩市积臣街医院)
  身高:173CM
  百米成绩:11.8s
  体重:64公斤
  血型:O型
  嗜好:,,,,
 & 肄业于香港喇沙书院
  1961年赴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攻读哲学及
  害怕的东西:
  7岁从影,13岁习武
  入门功夫:
  父亲:(李满船)(粤剧名丑)
  母亲:何金棠(欧亚混血)
  师父:(咏春宗师)
  崇拜的人:
  姊姊:亚葛蕾丝、费芙
  哥哥:彼得(忠探)
  弟弟:罗勃特
  太太:琳达·埃莫瑞(Linda)
  儿子:(拍摄电影中意外丧生)
  女儿:(从影)
  李小龙有一兄、一弟、两姐
  李小龙安息于美国湖景墓地,由儿子李国豪陪伴。
李小龙生于美国三藩1957年,获香港校际拳击赛冠军。
  1958年,获全港恰恰舞公开大赛冠军。
  1971年,被国际武术权威杂志《黑带》列为“世界七大武术名家之一”。
  1972年,获金马奖“最佳技艺奖”。
  1974年,李小龙被国际权威武术杂志《黑带》评为世界七大武术家之一,美国报刊赞誉他为功夫之王日本人称他为"武之圣者"。
  1979年,美国洛杉矶市政府将《死亡游戏》的开映日,即7月8日,定为“李小龙日”。
  1980年,获日本《朝日新闻》选为“七十年代代表人物”。富士山树立起一尊李小龙塑像,人们尊他为武之圣者。
  1986年,被德国汉堡大学选为“最被欧洲人认识的亚洲人”。
  1993年,美国好莱坞名人大道铺上李小龙纪念星徽。
  1993年,美国发行李小龙逝世二十周年纪念钞票。
  1993年,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大会颁发“终身成就奖”。
  1998年,获中国武术协会颁发“武术电影巨星奖”。
  1998年,获《时代杂志》评为“二十世纪的英雄与偶像”,是唯一入选的华人。
  1998年,获美国演艺同业公会“终身成就奖”。
  1999年,美国政府颁授李小龙“多米尼加艺术奖”美国演艺同业公会授予李小龙“终身成就奖”。
  1999年6月,美国《时代》杂志将李小龙评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
  2000年,美国政府宣布发行一套《李小龙诞辰六十周年纪念邮票》,这是继玛丽莲.梦露和007之后的第三位获此殊荣的艺人,也是华人中的第一人。
  2000年,金氏世界纪录,李小龙一拳能打出400磅的力量,与拳王阿里相同,而阿里的体重是260磅,李小龙的体重只有130多磅。
  ,美国电视台vhl选出历史上200个最伟大的流行文化偶像,李小龙名列其中。
  2004年,英国传媒协会特为李小龙颁发“传奇大奖”。
  2005年,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大会“百年光辉之星”奖。
  2005年,入选《人物》“电影百年十强人物”之一 。
  2005年,获“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杰出贡献奖”。
  2005年,当选“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
  2005年,获国家“中外文化交流突出贡献奖”。
  2007年,入选英国Total Film杂志“50大电影英雄”。
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香港度过的。李小龙幼时身体非常瘦弱。他父亲为了儿子的体魄强壮,在他7岁时便教其练习太极拳。李小龙在13岁时跟随名师叶问系统地学习了咏春拳,在家中设一座木桩,每天对着木桩勤练不辍。此外,他还练过洪拳、白鹤拳、谭腿、少林拳、戳脚等拳种,为后来自创截拳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提高技击水平,李小龙除了勤习中国拳术外,还研究西洋拳的拳法,他一边参加西洋拳训练班,一边节省零用钱购买世界拳王路易士的拳击赛纪录片,从中学习拳王的步法、身法、拳法和训练方法;他还经常参加校内外的拳击比赛,不断丰富实战经验,赴美深造自创截拳道。
  由于害怕李小龙学坏,在他18岁那年,李小龙的父母决定送李小龙到美国留学。李小龙在西雅图的生活相当艰苦,进入大学就读以后,他除了学习外,把精力都放在研习武术上。他在学校里组织了一支“中国功夫队”,经常在校园里进行训练和表演,博得了师生们的好评。
  李小龙经过精益求精的潜修苦练,使功夫逐渐娴熟乃至达到更高的境界。其中的李三脚、寸拳和勾漏手更是他的绝招。李小龙是个多面手,除了精通各种拳术外,还擅长长棍、短棍和二节棍等各种器械,并研习气功和硬功。
  李小龙为了宣扬中华武术,在大学2年级期间,租了校园的一个停车场角落,挂起了“振藩国术馆”的牌子。他边教边练,刻苦磨炼,技术大有长进,尤以腿功造诣更为精深。在振藩国术馆里,他认识了来学武术的医学院女学生琳达,经过一年多的交往,他们渐渐产生了感情,在1964年8月,他俩正式结婚。婚后李小龙夫妇双双辍学,合力经营武术馆。
  自从李小龙在佛罗里达州唐人街赤手空拳制服4个持刀歹徒,勇救华人少女的消息在报纸上刊登之后李小龙的名字便传遍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等电视台也请他表演腿法,中国功夫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他创办的振藩国术馆也逐渐兴旺起来了。为了扩大影响,李小龙经常到各处参加武术比赛,先后在西雅图、奥克兰、洛杉矶等地开设武术分馆授徒。国术馆的规模和设备不断完善,世界上许多显赫的武打明星如美国空手道冠军罗礼士等都争着拜他为师,好莱坞的著名电影明星如占士亨宾和史提夫都是他的门徒。世界拳王阿里也曾登门拜访,与他交流经验。美国国内各流派的拳师经常聚集在李小龙的武馆切磋武艺,他的“以武会友”的宗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涉足电影界功夫震全球。
  20世纪70年代初,一股中国功夫影片的狂潮席卷着世界。李小龙这个响亮的名字震撼全球。
  1971年夏季,李小龙接受香港嘉禾电影公司的邀请,以1.5万美元的片酬签了两部影片,第一部是以中国武术为题材的《唐山大兄》。该片预算只有10万美元,且剧本也是边拍边写,在这种情况下创下了香港开埠以来的电影最高票房纪录,达到了300万港元。继《唐山大兄》之后,李小龙又拍摄了《精武门》《精武门》比《唐山大兄》增加了一倍的预算,引起更大的轰动。李小龙在片中的大无畏精神和惊人的打斗技巧特别是他表演中的“李三脚”和“地躺拳”和“双节棍”,令人赞不绝口。此后,李小龙又自组协和电影公司自编、自导、自演了影片《猛龙过江》和《死亡游戏》,与美国华纳电影公司联合拍了《龙争虎斗》,并亲自担任了主角。正当李小龙雄心勃勃,大展宏图,准备继续拍完《死亡游戏》的时候,由于药物过敏,日突然在香港逝世,享年才32岁。
  李小龙由于在武术和电影等方面有卓越的贡献,他先后在1972年和1973年两度被国际权威武术杂志《黑带》评为世界七大武术家之一。1972年还被香港评为十大明星之一。美国报刊把他誉为“功夫之王”,日本人称他为“
武之圣者”,香港报纸赞誉他为“当代中国武术及电影史上的奇才”。在美国、日本、英国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同时出版了纪念李小龙的多种多样的杂志和特刊,都称他为“发扬中国武术最有成效的人。”
  李小龙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却如同一颗耀眼的彗星划过国际武坛的上空,对现代技击术和电影表演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主演的功夫片风行海外,中国功夫也随之闻名于世界。许多外文字典和词典里都出现了一个新词:“功夫”(Kung
fu)。在不少外国人心目中的功夫就是中国武术,李小龙也成了功夫的化身。许多国外武林高手、空手道拳师,泰拳大师看过李小龙功夫片后都承认:“李小龙确有真功夫。”确实,还很少有一位东方武术家能像李小龙一样突破国家、种族的领域,并且在死后声威依然不减。
  李小龙多才多艺,亦文亦武。他每当练功之余,埋头研究武术理论与训练方法。他逝世前留下了七大本学武笔记和六本著作手稿:《截拳道》、《截拳道研究》、《功夫记录》、《二节棍法》、《布鲁斯-李拳术图解》(英文版)和《布鲁斯.李武打技法》(英文版)。世界各国技击杂志仍在不断地研究、介绍他的武功世界各地的武术爱好者依然崇拜他。当回顾作为一位中华武术传人的李小龙一生时,人们将永远怀念他那颗热爱中华民族、振奋中华民族精神,渴望中华民族强盛的赤诚之心。
  毫无疑问,李小龙是一个天生的巨星,一个传奇中的传奇。
  尽管过世已久,李小龙依然是功夫代名词,即便红透整个世界的成龙都很难超越。他的才华,他的正气他的辉煌,都已成为一份无法拷贝的神话。三十二岁、五部电影,足以令璀璨的流星黯然失色,不知何时才会有人另写这样一份东方传奇。
  李香凝逐条列出她对事实的澄清,修正多年来外界对李小龙的部分误读,还涉及到众说纷纭的李小龙之死,但最令人感动的是,她作为女儿,在澄清真相时数次谈到澄清这些,是因为不能违背李小龙的哲学。
部分“误读”如下:
1.李小龙从未跟依诺山度学双截棍。
  没错,许多文献里都提到我父亲向依诺山度学过双截棍,但是这不是事实。我父亲是自学双截棍的。我会尽快给你更准确的信息。”
  2.李小龙从未经过西洋拳训练。大家说李小龙在上中学时体育课上的拳击练习。我认为我父亲从未在高中参加过拳击训练。
  3.李小龙从未与木村交过手,从未输给过空手道。如果是也只是俩人练习,切磋武艺。
  4.原本讲述李小龙是在拍摄《死亡游戏》时去世的。我父亲刚刚开始拍《死亡游戏》时就停止了,并去拍摄《龙争虎斗》,也没有继续拍《死亡游戏》,就去世了。
  5.澄清李小龙从未参加“长岛国际比赛”,也未得到过冠军,他仅仅是去表演。我父亲没有参加这些竞标赛(或任何竞标赛),因为在哲学上他认为这样比赛不符合武术的理念。他不相信搏击,因为真正的拳击是没有规则的。因此,他没有在这些比赛上做表演,也从未参加过比赛。因此,我认为最好不要表现他在任何竞标赛上表演,不管是用什么名字,因为这有悖于他的哲学。如果你要表现他参加比赛,那么就是梦幻般的
李小龙是被人谋杀的!然而谋杀李小龙的元凶竟然是身为美国亿万大亨的休·博比!
  休·博比是当时美国金融界巨头,名震各国,拥有一个古老而富有的家族。在李小龙死后的第四天,即日,休·博比录制了此盘录音带,详尽披露了谋杀李小龙的原由和过程:
  事件应从五十年代讲起。1958年11月底,18岁的李小龙在由香港开往美国旧金山的克·利夫兰总统号客轮上偶然结实了休·博比的唯一的女儿珍妮特。刚满十八岁的珍妮特自幼就任性无羁但却光彩照人,李小龙那古怪而自信的性格,勇武而凶猛的武技使得她竟然被神魂颠倒地喜欢上了这个东方人。
  到达美国后,珍妮特便开始了对李小龙的追求,而李小龙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只是把珍妮特当作一个普通的朋友。从旧金山到西雅图,珍妮特毅然从纽约的“宫殿”飞到李小龙所在的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然而李小龙对武术的执着和待人的冷漠,使得珍妮特含泪返回纽约。
  四年后(1962年),正攻读医学硕士的珍妮特突然决定要出远门。休·博比先生也认为女儿只是和同学去迈阿密游玩,便不经意地答应了。事实上,珍妮特去了西雅图,旧情重燃的她仍然深爱着李小龙,并试图说服李小龙。李小龙忙于振藩武事的训练和应付来自各界的挑战,自然是不会听进珍妮特的话的。况且,武术对于李小龙而言,简直就是他的生命和所有的理想。
  1963年6月的一天,珍妮特突然神秘地回到纽约的家中,并称已怀上了李小龙的孩子。但当珍妮特的哥哥迈克尔(当时已颇有名气的银行家)专程问及李小龙时,李小龙却对这件事情予以否认,并将已与艾琳达订婚之事告诉了他。这对于珍妮特来说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珍妮特患了精神病,住进了医院。1964年珍妮特在家中喂婴儿吃奶,电视上转播着美国洛杉矶长堤举行的世界武术比赛,截拳道和李小龙的出现震惊了现场观众,更震惊了珍妮特和他的父亲休博比。李小龙的自信成了现实:他成为令世界震惊的大英雄!然而就在比赛节目结束不久,珍妮特勒死小孩后也割脉自杀。悲痛欲绝的休·博比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李小龙必须死!
  李小龙的日渐走红和成功,使得休·博比越发要除掉李小龙。迈克尔征得父亲同意,悄悄联合了黑手党准备对李小龙下手,结果狡猾的黑手党借此“洗钱”五千万美元,且趁机大加敲诈,迈克尔被激怒,声称要去自首,结果回家途中“车祸”丧生。丧女和丧子双重之痛愈发坚定了休·博比要杀掉李小龙的决心。不久他找到了一位医术高超的脑血管专家,借助李小龙曾昏倒拍戏场的现象,一个阴险的计划实施了。
  其实李小龙已患上了脑肿瘤,为了加速李小龙的死亡,休博比和这位医学专家使用了一种导致血管爆裂的致死药物BMN(症状则与死亡一模一样)。计划顺利实施,不久,一代武星就这样流行般逝去了,休·博比也终于满意地笑了。
  依休·博比要求,在休·博比死后,这盘录音带方公诸世人。一代功夫之王竟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去,不能不令我们扼腕太细。所幸的是,这一武林的世界之谜尚能得以大白于天下,也尚可慰藉众多的影迷和崇拜者了。
  癫痫猝死症 (最新报道)
  2006年2月,美国芝加哥验尸官詹士弗尔金斯在西雅图举行的美国科学院周年会议上称,医院解释李小龙的死因是错误的;他说1995年(李小龙是在1973年逝世)才被医学界确认的癫痫猝死症,相信才是李小龙的死因。癫痫猝死症会令心脏和肺停止,李小龙当时身心均感痛苦。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除了李小龙我想知道中国有谁是功夫大师_百度知道
除了李小龙我想知道中国有谁是功夫大师
请教光腚去外国,没有靠爹妈,没有靠国家,出名的有谁32岁就已经创立了截拳道,打的老外呱呱叫?,让老外喜爱的的还有谁?请教32岁拍了4部片子,华人当主角?,中国还是有谁比李小龙年轻创立了一门武学呀
百度真烂,我想问的是有谁比李小龙更牛。名字都显示错了。
提问者采纳
武当张三丰 牛人创建太极拳
提问者评价
回答的都差不多,你这个还算切题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6条回答
功夫大师有很多,但是比李小龙更出名的不多 家里蹲的和拍电影的怎么比知名度?黄飞鸿陈近南少林寺方丈才是王道啊
可能没有他那样了不起的人了,他完全是靠他的刻苦努力和坚强的意力。他是中国武术界中第一个人打入好莱坞的人,成龙是第二个。
傅满洲,黄祸的代言人!
叶问,李小龙师傅
貌似没了,。
当然是霍元甲啊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功夫大师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这次试镜中,李小龙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武术的.. - !#!¥%·)Z的主页
这次试镜中,李小龙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武术的分析:&&
&“功夫源于中国,是空手道和合气道的渊源。它是一个更完整的武术体系,它比其它武术更流畅,更具连贯性,而不仅是一招半式。就好像水,水是世界上最柔软的物质,但它有穿透顽石的能力,水没有一定的形态,你既不能够捉住它,也不能够用力打它。每一个学功夫的人都希望具有水一样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可以根据对手情况做出变化。空手道的出拳,好像一根坚硬的铁棒,而中国功夫出拳,就犹如一条铁链连着一个铁球,刚柔并济。功夫可以单独或者两个人练习,单独练习的时候会模仿一些动物,比如说鹤、猴、或者螳螂等动物。……”&
这部电视剧最后未能开拍,但是试镜为他争取了《青蜂侠》中加藤的角色。1966年6月,李小龙第一次出现在美国荧屏上&&
&《青蜂侠》是一部每集半小时的连续剧,维持了30集,终因收视率不理想而搁浅。但是,作为配角的李小龙以出色的武术功底,风头远远胜过主角,几乎所有观众都记住了他的名字。因此他有机会继续参与了其它电视剧的演出。&
1967年8月,李小龙把自己创建的武术定名为“截拳道”(Jeet&Kuen&Do,简称:JKD)。&&
&在他参演的一部电视剧里,李小龙大段介绍截拳道:“就是截击拳。你要攻击我就得接近我,接近我就给了我机会截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会用最长的武器踢你最近的目标,现在是,膝盖。截击拳比西洋拳更具杀伤力。……”&&
&多年以后的评论界称:“截拳道是一种容纳百川、取资东西拳术的搏击术,并具有三个层次,一是思想,二是功夫知识,三才是技巧。前者便是李小龙创立截拳道时说的‘以无法为有法’,后两者则是‘以无限为有限’,而这两句指导截拳道修习者的警句,不但表现东西文化融合之成就,也体现了香港人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精神,可以说,它是一种时代与文化的产物。……”“这种快速击倒对手的拳击术,在李小龙眼中不仅是一门搏击术,更是一种人生观或处世观。人必须向善,却不应拘泥于形式。正如一杯水放进茶壶便成茶壶之形,放进杯子便成杯形,所以重要的是水的本质。水清则人人皆喝之,水浊则人人皆拒之。”&
李小龙创建截拳道,在当时的中国武术界是一件毁誉参半的事。&一部分人认为李小龙另辟蹊径可喜可贺;另一部分人,尤其是咏春门派,认为身为咏春门人的李小龙是欺师灭祖。&&
&事实证明李小龙的截拳道不仅具备理论底蕴,而且非常有实战价值。他在美国开设的截拳道班盛名远扬,授课一小时收费275美元,仍然门庭若市,在西雅图、奥克兰、洛杉矶等地连开了四间“振藩国术馆”。&
其实李小龙并不满足于开班授徒,他的目标是好莱坞,希望通过电影来弘扬中国功夫。但是好莱坞电影界对他一直比较冷淡。最终让李小龙对美国失望,从而回港发展的导火索,是好莱坞筹拍电视剧《功夫》,李小龙竞争男主角落选。这件事对他打击很大。&&
&看到此处,我非常八卦地怀疑周星驰的《功夫》与此事有关,是蓄谋已久,要为偶像出这口气。众所周知周星驰是铁杆李小龙迷,少年时看到李小龙的电影惊为天人,从而立志投身电影界,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认为我现在做的所有事情,还有我的工作都是李小龙先生对我的影响。从他的电影里我得到许多能量。……”周星驰几乎每部电影中都有李小龙的影子,几乎每部都有,李小龙的招牌动作、招牌形象、招牌服装、招牌口语、招牌招数,甚至李小龙的大头照,频频在周星驰电影中出现,到了《功夫》,向李小龙致敬的细节更是数不胜数。但是,可以拿权力、名誉、金钱等许多东西来搞笑的周星驰,从来不肯拿李小龙搞笑,“因为他是我的偶像,我非常尊敬他,非常崇拜他,所以不能搞笑。”周星驰电影中的李小龙,更多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一种力量的象征。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的《功夫》评论称:“周星驰在其一直以来的作品中,都善用了李小龙在功夫上的创见。……&&
&《功夫》里无疑继承了李小龙截拳道‘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精义。片中火云邪神说天下武功无不破之理,惟快不破,这正是截拳道的原意,即以最短的距离、最快的速度打到对手的要害,故此李小龙提出不要闪避,进行截击(Don‘t&Block,&Strike),并要求应变迅速,而不需讲求甚么形式化的修饰。在片中,周星驰最后在猪笼城寨以一敌百所施展的正是截拳道式的功夫。……周星驰《功夫》与李小龙电影殊途同归,源出一辙,表达手法和电影结构或有不同,对于现代城市丑象的批判却同样深刻。功夫不但作为一种中国传统价值之具体表现形式,也作为一种人本精神的力量表现。所谓功夫,科学化点说便是把人类潜能发挥出来的一种手段,因此在电影里周星驰强调的是功夫的高低源自对功夫研究的专注和对潜能的开发,同时功夫无分派别之好坏,却只有功夫修习者个人道德的好坏之分,而周星驰与李小龙一样,在这方面皆是取孟子性本善之说……”&&
&跑题跑题,不多说了。周星驰是幸福的,他是被偶像的星光照亮生命的范例;同时他也是可敬的,做到了FANS所能做到的极致,值得各位FANS同仁研究学习……向星爷致敬……&
1970年,李小龙意外受伤,脊背重创,卧床四个月,伤愈后仍须服用止痛药。这段时间里,香港多家电影制片厂登门拜访,希望请他回港拍戏,包括当时香港最大的制片厂邵氏。邵氏开出的片酬是一万美金,当时相当于六万港币,比当时最红的影帝级演员的片酬高出一倍;而嘉禾公司则出到一万五千美金,也就是九万港币。&&
&嘉禾不惜血本一定要请到李小龙的原因,是由于老板邹文怀慧眼识英雄。他在电视上看到李小龙的一段功夫示范表演,拍案叫绝,多年以后还在采访中津津乐道:“他侧踢一寸厚的木板,一脚踢断四块,力度和时间都掌握得无懈可击……”邹文怀还回忆说,与李小龙洽谈合作时,李小龙提到当时正在热播的一部功夫片,问:“这是不是香港目前最好的动作片?”邹文怀答:“是。”于是李小龙很有诚意和信心地说:“如果是我来演出的话,会演得更好。”&
1970年,李小龙回到香港。不算已往的几次短暂过境,此时李小龙已经阔别香港十二年。与他合作过的黄握中先生在回忆中说:“……当时我想到李小龙将来在香港的电影发展前途一定非常好,因此我第一个找他出了一本书,就叫《李小龙》,做了一本采访,再配上一些照片,印了五千本左右,一出来不到两天就全部卖光了,他的电影还没有出来,就已经非常轰动了,当时香港观众非常崇拜他,给他出书也为我赚了一笔小小的钱。李小龙刚刚回来的时候,非常热情也非常健谈,还很幽默,常常讲笑话,人很随和,所以我们跟他做采访的时候大约花了两三个小时,他也很耐心地接受我们的访问。……”&
邹文怀与李小龙签了两部片约,第一部是《唐山大兄》,由香港功夫片导演罗维与著名小说家倪匡合作完成剧本,低成本电影,只在泰国的一个小村庄拍摄,布景极其简陋,情节也比较简单。但是李小龙的惊人表现胜过一切。他一改以往功夫片那种繁复而花哨的招式,出手快、准、狠,几乎全部在两招之内搞定敌人,迅猛犀利的拳脚以及高亢的啸叫兼具个性与力量之美,令人目瞪口呆。片中有一段是李小龙独战六名歹徒,展示了“李三脚”之势不可挡的威力:三次转身踢脚,每一次转身所踢的角度都不同,一条腿能够踢到一半然后决定该向高处或低处出击,快如闪电,对方根本无法招架。&&
&《唐山大兄》在港上映不到3周,票房已达350万港元,同时连破东南亚地区的所有华语片票房纪录,掀起了功夫片的新热潮。&&
&《唐山大兄》也颠覆了当时的香港电影市场,使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嘉禾公司一举迈进了强劲竞争者的行列。邹文怀和李小龙对他们的初战告捷都很满意,继续合作下一部电影。李小龙十分尊重和信任邹文怀,许多事情上对邹文怀言听计从;邹文怀亦允许李小龙在电影制作方面参与更多意见,还下令增加了财政预算。&
《唐山大兄》剧照
决心在香港大展宏图的李小龙将莲达和家人都迁来香港,定居在九龙塘的一座两层别墅。这座别墅拥有十一间房,还有日本式花园,在当时的香港是非常高级的住宅。&&
&李小龙的第二部功夫电影是《精武门》,讲述了创办精武门的民族英雄霍元甲被日本人谋害,其高徒陈真为师父报仇雪恨的故事。这部电影至今仍然被列为功夫电影代表作之一,不但把真刀真枪的中国功夫推至新的层次,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亦突破了以往功夫片狭隘的复仇主题,将影片上升到民族大义的高龋?┎辶顺抡娣山盘咚樽饨绻?按竺派稀盎?擞牍凡坏萌肽凇钡哪九啤⒔?岸?遣》颉弊址?核槿?饺毡疚涫靠谥械惹榻冢?云淝苛业陌??馐逗兔褡寰?褚?鸸惴汗裁??/DIV&&&
&我自己对这部电影更是印象深刻,因为是在这次的香港国际电影节里,在添马槛露天银幕上看的,足有二十多米高的超大银幕为这部电影更壮声色,每一场对战都是激动人心!尤其是陈真单人匹马挑战日本武馆,将全馆武师打得爬不起身的经典场面!李小龙不但展示了他奔雷闪电一般的威猛拳脚,还第一次在电影里使用了他最擅长的、后来风靡世界的双截棍,让全世界见识了精湛的双截棍术,当时有武术家曾惊叹道,光是看李小龙舞双截棍的镜头就已经值回票价!&&
&当然,擅长真功夫的李小龙拍摄这样的镜头并不困难,难的是与他合作的人。据当时的工作人员杜惠东讲:“……因为李小龙是会真功夫的,所以拍电影的时候就不习惯用那种假的方法,他要在电影里真打。但是如果对手演员的位置不好,就可能会被他打伤,远了又容易打不到,所以他用的那一批武师都是合作熟的,不熟的都在外围,不认识的根本不用。”杜惠东还说,其实李小龙也是用替身的,如今在《功夫》中扮演包租公的著名武星元华当年就是专门替李小龙翻跟头的替身,因为李小龙是学咏春拳出身,不会翻跟头。&
《精武门》比《唐山大兄》更为进步的,不仅是制作技术和动作表达,也包括李小龙本人的演技。李小龙显然很希望让观众知道他是有演技的演员,在《精武门》中,不仅加多了许多情感戏,还借陈真乔装探秘之机,扮演了多个形象,例如举动迟缓的卖报老大爷和傻头傻脑的电话修理员。&&
&《精武门》获得当年获金马奖的“最佳技艺奖”,同时获“最佳剧情片”殊荣。又打破了刚刚由《唐山大兄》创下的新票房记录。&&
&不过,在合作过程中,李小龙与《精武门》的导演罗维交恶不浅。在香港影界,导演就是总司令,演员不可以提出什么意见,但李小龙就很不同,他具有西方的开放性格,又善于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发现了什么就提出什么,所以与罗维之间发生很多不愉快。当时有传闻说李小龙向罗维使用武力,电视台主持人何守信在采访李小龙的节目中问及此事:“你是不是像传闻的那样用皮带打罗维了?”李小龙说:“我要打他还用皮带吗?我只要这样一下……”然后李小龙稍稍一动,何守信马上就跌到椅子里去了。这个场面通过电视荧屏传遍全香港。&
李小龙的第三部功夫电影是《猛龙过江》。这时候的邹文怀对他已经是充分信任,加之他创作欲旺盛,于是把整部电影交给他一手操办。李小龙自组协和电影公司,自编、自导、自演,讲述一个来自香港乡下的功夫高手唐龙,远赴意大利帮助一家中餐馆女老板铲除当地恶霸的故事。李小龙带着剧组到意大利取景,最后决定在罗马开机,《猛龙过江》也由此成为香港电影史上第一部在欧洲取景的影片。&&
&《猛龙过江》中,李小龙选中了两位曾获国际空手道冠军的罗礼士、罗伯华尔作为对手,并且规定这两位要被李小龙打败。起先,两位空手道冠军不服气,于是李小龙与他们各自带着助手到郊外一个指定地点去进行拍摄前的点到即止的“较量”,结果,只用几个回合,李小龙就轻易取胜,使这两位国际空手道冠军不得不心服口服。至于电影中的招式,那是为戏剧效果而设计的,并不是截拳道的精神,但是充分表现了李小龙的武术造诣。影片中最后的生死决斗安排在古罗马竞技场,李小龙没有采用任何镜头剪辑,直接采用中长镜实拍全过程,场面惊心动魄,被誉为影史上最为经典的功夫对战之一。&&
&《猛龙过江》再度打破东南亚几乎所有的票房记录。公映时盛况空前,以至于出动警方控制人潮,有些剧院被迫暂停放映。该片亦获得第1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在男主角唐龙身上体现出来的朴实、真诚、慷慨侠义的传统道德和草根温情,打动了众多观众的心。&
1972年,李小龙筹拍新片《无声笛》,得到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投资。影片准备在印度地区开拍,李小龙带领剧组去尼泊尔等地花了几周时间取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拍摄地点。但是当地华美壮观的寺庙给了李小龙新的灵感,决定开拍《死亡游戏》,将高层寺庙设计成庞大的武术中心,每一层都有高手把守,主角需要突破重重关口到达最高层夺取胜利。……这个创意后来被大量地应用于功夫影视、动漫和电子游戏中,打过街机的朋友们都应该很熟悉类似的情节吧。&&
&李小龙为这部新片花费了大量心血,凭借自己在国际武术界的地位,邀请到菲律宾武术名师依力山度和以摔技著称的韩国高手,还有自己的徒弟、身高220厘米的美国职业篮球队明星球员卡力姆亚布道尔·杰巴尔等人出演。他们拍摄了大量的镜头备用,李小龙与依力山度比试双截棍是其中的精华之一,两人使用的是相同的器械,不同的打法,高水平的棍法让观众目不暇接。&&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这是一部未能完成的电影,没人知道李小龙心目中《死亡游戏》的本来面目到底是怎样。但是很显然,他在尝试一些与以往不同的表现方式,希望将自己的作品提升到又一个新的层次。除了大量的对战镜头外,他亦为《死亡游戏》准备了许多新造型,似乎有兴趣把中国传统武侠片中的名剑侠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
在《死亡游戏》的准备过程中,美国华纳兄弟制片厂决定投资李小龙电影,与嘉禾公司合拍《龙争虎斗》。1973年2月,李小龙停下了《死亡游戏》的工作接拍《龙争虎斗》,不仅实现了当年愿望,成功打入好莱坞出演大片主角,更成为与华纳公司平起平坐的合伙人。影片在香港开拍,李小龙耗尽心血,与导演紧密合作,使所有动作场面精益求精,成为李小龙全盛时期的功夫片巅峰之作。&&
&《龙争虎斗》中既有场面壮观的百人混战,又有李小龙以一敌众的实打实搏命镜头。&&
&虽然李小龙的功夫电影总是以对战场面为主,但是他在片中传扬的,却是一种悲天悯人的反战精神。电影中的他,始终是朴实的平民,具有极其坚忍的耐力,从来不会主动出手,直到受尽屈辱,忍无可忍,才将力量爆发。李小龙的爱国热情在电影中也有明显体现,他所有的功夫电影里,敌人都是外国人而不是中国人,即使是自己人打自己人,也一定是外国人教唆的。耐人寻味的是,从来没有外国人对此提出异议,即使是被他在电影中踩成脚底下泥的日本人,也照旧如痴如醉地尊他为“武林圣者”。&
李小龙受到广泛尊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无以伦比的武术功力和武术精神。他不仅在银幕上是一位成功的功夫巨星,在生活中也真正是一位一心推广中国功夫的优秀武术家,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挑战,几乎达到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地步,将中国功夫变成了一个写入世界词典的神话。杜惠东先生描述了当年香港拳击冠军刘大川向李小龙挑战的全过程:“当时只有一个回合,一个照面就完了。刘大川是全香港的最轻量级拳击冠军,人很小,但他的爸爸是香港查拳的掌门人,刘大川从小就是练查拳的,查拳就很注重翻滚,刘大川认为他可以用西洋拳,加上查拳的翻滚来靠近李小龙,等李小龙腿一踢起来,他就滚进去,一到近身腿再长就没有用了。&&
&“一次外国记者的聚会,李小龙一边喝酒一边他说正在研究一个‘精武指’,与你距离半尺不到就可以发力,练成以后一插就可以插进你的胸膛,就等于一颗手枪的枪弹一样。他说他现在练到可以戳穿一只未开封的铝皮啤酒罐,但是如果手指插进去的话,手指甲旁边的肉可能就会翻过来,所以他在研究怎样才能戳到敌人自己也不受伤。……然后他把啤酒罐放在桌上,握着拳头运了有半分钟的劲,然后叭地一戳,这个啤酒罐一下就飞到对面的墙上去了,打到墙上就爆开来了。我们拿这个啤酒罐来看,果然已经被戳进去有半寸多深,如果打架的时候戳到对方,就算没有戳穿你的胸膛,这一下子也等于点了穴道,一定能让你无法呼吸。这个力度是很厉害的。”&&
&杜惠东还说:“当年记者去片场探班没有什么困难,二三十年前的传媒和电影界的关系很好,拍到不该拍的东西都不去登,但现在的传媒就喜欢挖人家的星闻,你不让他就用远距离镜头拍,不好看的才登,好看的不登。所以现在什么人拍戏都不喜欢记者来看。不过李小龙以前也不喜欢别人来探班,因为总有人借机向他挑战,打得赢也好打不赢也好,反正和李小龙打过了,就是一种光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武术段位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