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龙 杜永利学术报告心得体会会

当前位置:---正文
刘彦龙、杜永利见义勇为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
来源: 中工网
  中工网北京1月15日电 “如果再来一次,我们还会义无反顾去救人!”“要学会感恩,做好人,才能做好事。”1月14日上午,见义勇为英雄刘彦龙一句句质朴的话语,不时赢得现场听众一阵又一阵热烈掌声。
  当天,中央企业团工委、中央企业青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刘彦龙、杜永利见义勇为先进事迹报告会。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徐福顺出席会议并讲话,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周长奎,中国核建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王寿君出席会议。
  刘彦龙、杜永利是中国核建集团二四公司山东海阳核电项目部的两名85后团员。在日中秋节那天,两人不顾个人安危,抱石潜海,及时挽救了6名落水群众的生命,之后又悄然离开。他们的英勇事迹充分体现了中央企业青年见义勇为、淡泊名利的精神,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虽然事后刘彦龙、杜永利也感到后怕,但关键时刻,他们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碰到了就不能袖手旁观,遇上了就不能见死不救!”“如果当时想多了,人就没了。”刘彦龙、杜永利都来自山东沂蒙革命老区,老区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刘彦龙和杜永利同志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们却敢于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舍生忘死,他们抱石沉海、英勇救人的壮举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好的践行和诠释。”报告会上,徐福顺要求各中央企业要大力选树先进青年典型,用身边的榜样凝聚力量、鼓舞人心,激发广大团员青年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积极培育中央企业先进文化。
  徐福顺希望中央企业广大团员青年要把先进精神转化为服务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行动,立足岗位、躬身践行,把学习先进精神与做好本职工作充分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央企业“做强做优,世界一流”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报告会上播放了微视频《大爱无声》,重温了刘彦龙、杜永利两位见义勇为英雄的事迹。中国核建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王寿君在致辞中表示,将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高度重视年轻同志的成长,营造有利于年轻员工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不让那些默默无闻、平凡而伟大的老实人吃亏!”
  “刘彦龙和杜永利真诚、朴实,甚至有些木讷,他们是我们身边的‘平民英雄’。没有平时的善念善举,关键时刻是很难有果断勇气的,这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核新一代’在注重自我成就的同时没有丢掉传统,在他们身上体现了薪火相传的核工业精神。”中国核建集团二四公司团委书记乔文利说。
  国资委有关厅局、机关青年代表,在京中央企业团干部、团员青年和央企青联委员代表共300多人现场聆听了报告。(刘静)
  相关链接:
编辑:冷媚
·相关文章
· 图片精选
&&&&&&&&&&[
]&&&&&&&&&&&&&&&&&&&&&&&&&
中国科学家发现珍贵灶神星陨石
巨型纯电动公交在北京试运营
上海现造价百万集装箱建筑群
申冬奥规划赛事场地巡礼海阳卡车失控坠海 临沂俩小伙抱石跳海勇救6人
字体:[][][]
两人受到表彰。左为杜永利,右为刘彦龙。
两名莒南小伙在事发海域的合影,左为刘彦龙,右为杜永利。
  两周前,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在北京举办了一场见义勇为事迹报告会,报告会的主角是两名普通的莒南小伙——刘彦龙、杜永利。
  他俩原本是中国核建一下属企业的最普通打工者,却为啥先后获得国资委、中央企业团工委等部门的表彰?
  11月19日,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有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介绍了刘彦龙、杜永利“抱石自沉大海、舍命勇救6人”的英勇事迹。
  失控车坠海,两小伙跳海救人
  事迹的主角是刘彦龙、杜永利,他俩都是临沂市莒南县道口乡人,都是1988年出生,初中毕业后先后来到位于山东海阳的中核二四海阳核电项目部打工。
  时间回到今年9月8日下午,那天正逢中秋佳节,瓢泼大雨伴着中秋的浓浓相思倾盆而下,中核二四海阳核电项目部现场员工也迎来了难得的半天休假。
  趁着雨小的工夫,水电综合作业队的刘彦龙、杜永利结伴出门,准备去张家庄渔港码头买点海鲜,晚上与朋友们一起过节。“吱——”只听一声刺耳的刹车声传入两人耳中,紧随着是沉闷的“扑通”落水声、“救命啊、救命啊”的呼救声。
  “出事了!”意识到事情不妙的刘彦龙、杜永利,以最快的速度向码头奔去,只见海面上浮浮沉沉的几个人头,两名小伙子来不及丝毫停顿,衣服也没顾上脱,便一头扎进了海里……事后证实,一辆车刹车时打滑失控,栽进了海里,而车里载有数名捡拾海鲜的小时工。
  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在一份材料里这样记述当时的情景:“山东海阳的秋天来得比内陆要早,此时的海水只有十来度。因为刘彦龙、杜永利的宿舍离这儿不到一公里,对这一带海域的情况,他们大致也了解一些。这块码头海水很深,下面的淤泥厚达二米左右,即便是当地人,都不敢轻易下水,怕一不小心陷进去。”&&&&但听到落水人的呼救,刘彦龙和杜永利却顾不上考虑这些,他们只知道救人要紧。于是,2名央企员工,2米深的淤泥,10来度的海水,6名鲜活的生命,一次奋不顾身、惊心动魄的营救行动就此展开……
  抱石自沉海中救出最后一人
  “我们俩从小都在河边玩水长大,当时就想着把人救上来……”11月19日,刘彦龙、杜永利回忆,最先救上来的是离岸最近的两名妇女,此时海中还有好几个人头在浮动。
  刘彦龙知道杜永利水性没自己好,就让杜永利在岸边负责拉人,他再下海里救人。杜永利随手抓起岸边的一截缆绳,套在刘彦龙的腰上。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在他们的齐心协力下,又有三个人被顺利救上来了。
  救人过程中的危险,直到他俩后来回忆时才意识到:其中的一名妇女,凭着求生的本能,在刘彦龙靠近时就挥舞着胳膊重重地打抓,然后死死地抱住不松手,刘彦龙被她勒得甚至有点喘不过气来,杜永利见这情况,赶紧拉绳子把二人拽到岸边。
  就在大家都以为车内的人已经全部救上来的时候,坐在旁边大口呕吐的司机抬头说出一句:“副驾驶还有一个”但此时,已经完全看不到冲进海里的小卡车的影子了。
  筋疲力尽的刘彦龙什么也没想,返身跳进了海里,岸上的杜永利紧紧地拽住手里的绳子。海水很深,刘彦龙尝试了几次,都无法触底。他游上岸,猛吐了几口咸苦的海水,环顾四周,想找到可以利用的工具。
  一个大胆到令人瞠目的举动出现了,刘彦龙抱起岸边的一块石头,跳进了海里。他要借助石头的重量沉下去,去找副驾驶的那个人,看到这一幕,站在岸上的本地人被惊得目瞪口呆。
  抱着石头沉入水中的刘彦龙好不容易摸到了卡车的位置,但整个车头已经完全陷入淤泥。刘彦龙想尽办法打开车门,进入驾驶室一阵摸索,终于把最后一个人拉出了水面。但由于落水时间太长,那名女子最终还是溺水身亡。
  救人后,满身伤痕默默离开
  “人都被救上来了,多亏那两个小伙子,不然我们全没命了。”被救上岸的司机的感激涕零溢于言表。据他回忆,他的小卡上上,除了副驾驶的1人,后面车厢还坐了5人,受地面湿滑影响,速度没控制住,掉进了海里。
  此时,坐在一旁大口喘气的刘彦龙和杜永利却一言不发,看着眼前这无法再呼吸的生命,他们觉得非常内疚,只怨自己动作怎么不能再快一点。
  随后,110警车和120救护车赶到了,现场一片混乱,刘彦龙和杜永利穿着湿漉漉的衣服,默默离开了现场。回到项目部后,他们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跳海救人的事。直到当地派出所根据岸边群众提供的线索,给中核二四海阳核电项目部打来了电话道谢,大家才知道他们救人的事迹。
  中核二四海阳核电项目部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介绍:“因为救人,刘彦龙被淤泥里的玻璃瓶、海蛎子壳划了好几道伤口,杜永利也被求生心切的人抓得满胳膊伤痕。但危急时刻的半个小时,他们事后想想也都后怕,但关键时刻,他们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该伸手的时候,不能见死不救。”
  在一片敬佩和赞叹声中,刘彦龙和杜永利却挺难受,“再加把劲,最后一个人或许能救得活。”事后他们想得最多的不是自己,是没能救活的那条生命。据同事说:“俩楞小子因为最后一个人没救过来,难受的半夜三点都没睡着觉。”
  “如果再来一次,我们还会救人”
  几天后,刘彦龙、杜永利跳海救人的事迹广为流传。9月19日,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在海阳核电项目施工现场举办了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见义勇为先进分子事迹报告暨表彰大会,海阳核电项目约2800名一线员工参加表彰大会。
  会上,中国核建集团授予刘彦龙、杜永利两名同志“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并给予奖励。中央企业团工委授予刘彦龙、杜永利两名同志“中央企业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并号召中央企业广大团员青年向他们学习。
  11月4日,为让全社会了解刘彦龙、杜永利抱石沉海,勇救六名落水群众的英勇事迹,中国核建在京举行“刘彦龙、杜永利见义勇为事迹报告会”。这也是中国核建继在福清、三门、宜昌三地举办报告会后的第四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刘彦龙、杜永利普通却不平庸,平凡却又伟大,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无私无畏的高尚品质。”中国核建党组书记、总经理王寿君这样评价。
  据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鉴于刘彦龙、杜永利均为初中学历,目前公司已经为他俩制定学习、职业规划,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
  面对这些荣誉,刘彦龙、杜永利显得忐忑羞涩,他们说,“这件举手之劳的事,没想到会得到这么多荣誉。”他俩也坦言,家人得知自己救人的消息后也“埋怨”他们,但他俩却始终坚持:“如果再来一次,我们还会义无反顾去救人。”(记者&周广聪&&通讯员&陈海芸&叶勇)
责任编辑:吴 迪
主办单位:临沂市委宣传部
临沂市文明办
备案号:鲁ICP备
技术支持:唱响央企人大爱之歌&彰显中国核建正能量
中国核建举办见义勇为先进分子事迹报告暨表彰大会
日08:36&&&来源:
9月8日下午,正值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来自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的安装工刘彦龙、电焊工杜永利在中核二四公司海阳核电项目部驻地附近海域中,为了挽救因车祸落入水中的群众,不顾个人安危,果断挺身而出,采用安全灵活的办法,甚至抱起了30多斤重的大石头以便于沉入深水中救人,最终勇敢救出了6名群众。救人后,刘彦龙和杜永利不留姓名,默默离开了事发现场。据了解,当时的海水温度偏低,深度足有4米左右,海中淤泥更是深达两米,救援环境极为危险。两名均出生于1988年的普通中核二四公司员工,用实际行动传承了核工业建设者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精神,用爱心传递了中国核建正能量。为此,中国核建决定授予刘彦龙、杜永利两名同志“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并给予奖励。同时,中央企业团工委决定授予刘彦龙、杜永利两名同志“中央企业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时代呼唤正义,社会需要正气。在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下,中国核建作为一家大型央企,时刻不忘肩负的社会责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展现了央企风范。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弘扬正气,激励员工,9月19日,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在海阳核电项目施工现场举办了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见义勇为先进分子事迹报告暨表彰大会。会上,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清堂,山东省海阳市副市长吴德柱为刘彦龙、杜永利颁发“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奖状并讲话,国资委宣传工作局思想教育处副处长马宇飞,国资委新闻中心外联处副处长刘华为刘彦龙、杜永利颁发“中央企业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证书。刘彦龙、杜永利的同事,项目员工代表在会上讲述了两名员工的事迹,同时,中国核建团委在会上向中国核建广大青年员工发出了向刘彦龙、杜永利学习的倡议书。中国核工业第二四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仕兵代表成员单位表态发言。海阳核电项目约2800名一线员工参加了事迹报告暨表彰大会。大会由中国核建党群工作部主任范启莉主持。
李清堂在讲话中指出,刘彦龙、杜永利在海中救出6人的义举,充分体现出见义勇为、匡扶正义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集中体现了中国核建人的精神风貌,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核建的英雄,是中国核建近四万员工的楷模,他们的行为必将会极大地推动中国核建企业良好风尚的形成。同时,李清堂讲述了“四个一”的感触和想法:
首先,讲一点心得,他们的事迹使我们看到,责任重如泰山,必须勇于担当。刘彦龙、杜永利同志不假思索地冲上去救人,在安危之间甚至是生死之间做出了光荣的抉择,这说明他们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当成了自己的责任,并毫不犹豫地担当起了这份责任,这是一种十分宝贵的品质。中国核建从诞生的那一天起,“责任为重”就已经融入我们的基因,集团公司“责任、安全、品质、卓越”的核心价值观中,责任是第一位的。每个同志,都要学习刘彦龙、杜永利同志的精神,只要我们能像他们一样,真正记住责任为天、勇于担当,就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其次,说一份欣慰,他们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传统得到弘扬,精神薪火相承。明年,将迎来核工业创建60周年,今年是中国核建集团公司成立15周年。60年的核建历程中,像刘彦龙、杜永利同志这样忘我为人的事迹有很多。有的同志对核建新一代员工,特别是80后的员工有一些担忧,担心我们企业的好传统会衰减,担心我们立业成事的好作风会削弱。刘彦龙、杜永利同志都是“80后”,今年都是26岁。他们的英雄壮举让我们看到,核建前辈铸就的优良传统正在薪火相传、不断壮大。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说明,“80后”的身上充满了正能量。相信充满正能量的“80后”、“90后”不断地充实中国核建这个有着光荣传统的团队,中国核建成为“受尊重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愿景一定成为现实。
再次,提一个要求,就是对他们的先进事迹集团公司各单位都要大力宣传倡导,形成风尚导向。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先进就是一个样板。刘彦龙、杜永利同志见义勇为的事迹,不仅仅是他们的光荣,也是我们全集团的财富。当前,集团公司正在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加快集团公司的发展,不仅需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更需要精神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和形象的发展。刘彦龙、杜永利同志是我们身边的“平民英雄”,他们的“凡人义举”是每名员工都可学能做的。我们集团公司各个单位都要积极倡导、大力宣传,让每名员工都清楚地了解他们的事迹、崇尚他们的作为,激励群众,弘扬正气。要通过传统媒体、企业内部宣传平台以及网络、微博、微信等各种宣传工具,使这份财富能不断扩大、不断“增值”。
最后,说一点期望,就是希望刘彦龙、杜永利同志能珍惜荣誉、持续进取。希望你们能珍惜和正确看待这份荣誉,把这份荣誉转化为持续进取的压力和动力,注意戒骄戒躁,保持谦虚谨慎,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打造好你们自己的人生“品牌”。
同时,李清堂表示,希望中国核建全体员工都能积极行动起来,从身边的事情、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让利他美德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为打造一个和谐、向上、平安的中国核建作出更大的贡献。
吴德柱在讲话中说,刘彦龙、杜永利是中国核建的骄傲和光荣,也是海阳市人民学习的榜样。中国核建在AP1000海阳核电建设中勇于开拓,为海阳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核建的员工已与海阳市人民融为一体,为海阳大地谱写了一曲正气之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构建和谐海阳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刘彦龙、杜永利用实际行动感动了海阳,感动了社会,感谢两位英雄。希望中国核建持续发扬优秀传统,传递央企正能量,推动核建事业再创辉煌。
典型就是方向,模范就是旗帜。会上,中国核建团委倡议,以刘彦龙、杜永利为榜样,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在推进中国核建改革发展的进程中,继续发挥好“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倡议提出,学习榜样,弘扬中华美德。学习他们见义勇为的崇高精神,学习他们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勇担责任的可贵品质;躬身善行,践行核心价值。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行善事,做好事,扬正气,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点滴成河,汇聚成强大的正能量;立足岗位,勇担青年之责。作为央企青年,担负着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的光荣使命,作为中国核建人,我们的岗位和职责与人民的幸福和安全息息相关,要立足岗位,铸就“行大道,担大任”的坚强身躯。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关先林,国核工程有限公司海阳分公司书记赵永刚,中电投工程有限公司烟台分公司总经理杨青云,中国核建办公厅主任牛志岗、核电事业部主任林乐忠、人事劳动部主任陈烨,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仕兵、党委书记尹清辽,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工会主席褚同赞等相关负责人参加大会。(韦吉磊)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党员学习微平台”
(责编:秦华、权娟)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沂蒙山区走出的央企好人
  文章来源: 《国企》杂志
  文|本刊记者 刘青山
  所有义举,都是平时善念的爆发。在中国核建集团二四公司海阳核电项目部的两名普通85后员工刘彦龙、杜永利身上,这一论断再次得到验证。
  日上午,中央企业团工委、中央企业青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刘彦龙、杜永利见义勇为先进事迹报告会。日,刘彦龙、杜永利在外出途中,不顾个人安危,抱石沉海,及时挽救了6名落水群众,之后悄然离开。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社会价值取向。”参加报告会的国务院副主任表示,当前国企改革发展任务繁重,央企青年不仅要学习刘彦龙、杜永利的救人壮举,而且要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好人品格。
  有勇有智救六人
  日,农历中秋节。
  往常这个时候,二四建设有限公司(下称“中核二四”,隶属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海阳核电项目部现场员工刘彦龙和杜永利已经赶回临沂老家,合家团聚。
  这一年,因为工期紧张,工地只放了半天假。回不了家的刘彦龙、杜永利结伴而行,准备去张家庄渔港码头买点海鲜,与朋友们一起做顿好吃的。
  秋雨缠绵,冲刷着车窗玻璃,撩动着两人的思乡之情。路上的车都开得小心翼翼。
  “吱――”一声刺耳的刹车声传入他们的耳中,紧随着是沉闷的“扑通”落水声和“救命啊!救命啊!”的呼救声。
  刘彦龙心说不好,急忙停车,冲到海边。看到水面上沉沉浮浮的几个人头,两个人来不及脱衣服便跳入海中。
  山东海阳的秋天来得比内陆早,此时海水温度只有十来摄氏度。刘彦龙、杜永利的宿舍离这儿不到一公里,对这一带海域的情况略知一二。水深处达到十米,下面的淤泥厚达两米。但两个人没有时间考虑这些,一心想的是怎么把人救上岸。
  最先被拉上来的是离岸最近的两个妇女。
  为了保障安全,再下水时,刘彦龙让水性不如自己的杜永利在岸边负责拉人,他下海里救人。杜永利抓起岸边的一截缆绳,套在刘彦龙的腰上。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在他们的齐心协力下,又有四个人被顺利救上来了。
  其中的一名妇女因惊吓过度,见到刘彦龙过来死死地揪住不放,勒得他喘不上气来。刘彦龙心里一紧,猛地想起了自己才刚两个月的孩子。
  幸亏岸边的杜永利拼命拽动缆绳,将两个人都拉到了岸边。疲惫不堪的刘彦龙倒在岸边,大口喘气。
  此时,距离小货车落水已经20分钟,岸边已看不到车的踪迹。
  就在大家都以为车内的人已经全部救上来的时候,坐在旁边大口呕吐的司机说,副驾驶还坐着一个人。
  刘彦龙再次冲入海中。由于水深,浮力大,几次沉下去未果。刘彦龙情急之下,抱起一块重约30斤的石头再次潜入水中。
  沉入水中的刘彦龙好不容易摸到了卡车的位置,整个车头已经完全陷入淤泥。刘彦龙想尽办法打开车门,进入驾驶室一阵摸索,几经周折,终于打开了副驾驶侧的车门,把最后一个人拉出了水面。
  然而,由于溺水时间过长,这个人再也没能抢救过来。
  此时,岸边已经聚集了不少群众,有人拨打了110、120。缓过劲来的刘彦龙、杜永利悄悄回到了工地。
  当天晚上,刘彦龙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想起那名没能救上岸的妇女,在中秋节这样一个合家团聚的日子离开世界,再也不能陪家人过节,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
  时代需要的平民英雄
  第二天一早,刘彦龙一问才知道,原来杜永利也没有睡着。
  尽管刘彦龙身上被淤泥里的玻璃瓶、海蛎子壳划了好几道伤口,杜永利也被求生心切的人抓得满胳膊伤痕,但两个人并没有对任何人提起昨日那惊险一幕,只是默默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此时,当地派出所已经根据目击群众提供的线索,将感谢电话打到了项目部。同事们这才知道了昨天的一切。
  “对于刘彦龙、杜永利这样的表现,我一点都不意外。”同事朱孔正表示。
  几件小事给朱孔正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4年最热的3个月,正是赶核电进度的时候,杜永利和同事没有睡一个午觉,顶着似火骄阳,伴着焊枪高温抢进度。他负责的500米热力管道,100%通过验收。
  日,麦德姆台风登陆时,工地上暴雨如注。朱孔正一大早发现,杜永利一个人跪在雨中,俯身在一个下水道口,用双手使劲儿抠着堵塞下水道的杂物,排除厂区积水。
  焊工杜永利出身于一个革命家庭,奶奶是一名老共产党员。
  刘彦龙1988年出生在临沂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奶奶就教育我,要好好做人,好好干活。”参加工作后,刘彦龙的队长是个在核建领域奋战多年的老工人。他有两句话给刘彦龙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人要知道孝顺、感恩”。对工作要认真。“返工?咱丢不起那人!”作为一名钢板墙安装工,敬业的刘彦龙仅一年时间就成为班长,带领同事解决了不少施工难题。
  项目部将刘彦龙、杜永利的英勇事迹层层上报后,一时间荣誉纷至沓来,单位专门为两人召开了表彰大会。
  此时,刘彦龙才敢给家里打电话提及此事。“家里人的第一反应是埋怨,太危险了。”
  刘彦龙说,事后想想确实感到后怕,抱石沉海之举确实太危险了。“不过当时没顾上考虑这些。”
  突如其来的荣誉并没有让这两个人迷失。二四公司团委书记乔文利介绍说,事后曾问过两个人:“你们现在有啥想法?”“下边要把活继续干好。”两个人回答说。
  就在赴京进行先进事迹报告会的前一天,两个人还在各自的岗位上照常工作。
  现在,两个人正积极联系捐助对象,准备把单位奖励捐献出去。“我们救人又不是为了钱。”刘彦龙说。
  “六个被救出的生命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奖励。”不善言辞的杜永利说。
  乔文利认为,他们正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平民英雄。
(责任编辑:HN025)
02/26 11:1402/25 09:5302/20 13:2202/20 08:1902/13 11:3202/13 08:3202/13 01:3402/12 09:16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