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传打乒乓球》 结尾阿甘和他儿子打乒乓球,为什么阿甘看起来像不会打一样?

《阿甘正传》影片剧情及赏析,阿甘正传赏析,阿甘正传音乐赏析,阿甘正传电影赏析,影..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阿甘正传》影片剧情及赏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是时候讨论一下了,《阿甘正传》的主人公阿甘是珍妮的真爱还是备胎?
133回复/8亮 15589浏览
引用24楼 @ 发表的:
毫无疑问是备胎,她的最爱是弗兰西斯.安德伍德。
哈哈 机智了 其实刚知道是一个演员的时候还很惊了一阵 只能说 白人女性衰老得实在太快
阿甘居然爱上了珍妮!记得阿甘第一次拥有船的时候,他说他会给船改上那个名字,我当时一直以为是和他出生入死的bob。珍妮配不上他
当帕洛斯基闭眼倾听响彻圣西罗的欢呼声时,那个时候 他拥有全世界
引用57楼 @ 发表的:
1. 一个一开始连路都走不好的小鬼,突然能自由奔跑了,别人不会再因为他不能正常走路而歧视他了,然后你说他不可能会喜欢跑步?换了是你只怕你也去哪都用跑的了。可以说跑步对于阿甘来说几乎等同于第二次生命,没有理由不去热爱它。
2. 阿甘成为战斗英雄是因为他想救巴布,然后路上总是看见别的战友在呼救,最后一次救的时候丹中尉都命令他不要去,他还是坚持要去,然后挂了彩,你说阿甘做这件事是根据别人的意志,没有自己的想法?
先入为主,颠倒黑白,强词夺理,莫过于此。对于你,我的建议是你不妨自己去拍一部阿甘正传,但是请不要把你理解的“阿甘正传”强加给别人。
顺便,阿甘不是白痴,他只是智商稍低于正常人,而且还特别心地善良而已。把一个不聪明但是对于任何事都能坚持到底的人理解成一个只会撞大运的弱智,不知是理解能力问题还是纯粹的心理阴暗。
收工,不认为还能跟某仁兄多说什么。
PS:一开始引用错了,勿怪勿怪 :)
1.一般来说,小孩最开始只能爬,等到他能直立行走的时候,他跑的时候,肯定比走的时候多。请问我能说,这些孩子长大后都喜好跑步吗?
2.阿甘参加越战,并不是为么救巴布,也不是为了获得功勋章。阿甘参加越战是被推着的,他不知道越战的意义,只是莫名其妙地参加。阿甘被军方安排到越南去杀人,结果他救了人,获得了军方的勋章。我说,阿甘参加越战是根据别人的意志,获得功勋章是不是他的愿望,请问有错吗?阿甘走到路边,都能成为反战义士,难道这是他的意志,也是他的想法?
先入为主,颠倒黑白,强词夺理,理解能力底下、心理阴暗,这些词都还给你,丢人现眼!
引用59楼 @ 发表的:
第一点,他们谈话已经是好几年之后的事情了。你说的骄傲的表情,也是在这个时候。而且这时他接到珍妮的信,准备和他团聚,阿甘的心情是比较轻松的。
第二点,阿甘同样喜欢打兵乓球,他睡觉的时候,都把兵乓球拍放在身,可见他的喜爱程度。可是阿甘为什么不通过打兵乓球来缓解珍妮失恋的痛苦,而是通过跑步呢?
第三点,我完全同意你说的,导演想要表达的意图。我也说过,阿甘踏实肯干,任劳任怨,他做任何事情都是努力去做,绝无二心,他对成功并没有概念,也没有必定要成功的决心,他只是努力做到最好。
你认为这些东西普通人也能做到,但普通人是做不到。因为人就是争强好胜的动物,也是弱肉强食的世界的需求。大家都想赢,而不想输。
第四点,你说阿甘获得的成就,没有影响你的判断。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电影里,阿甘的所有的事情的是成功的,也许阿甘没有竞争意识,但是观众是有的。观众看到阿甘的成功,并自觉从成功的结果,分析出原因。这是导演故意安排的结果。
我这里讲一个故事:
有一个大学生,他非常喜欢物理,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他的同学和他的老师都认为他一定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物理学家,也许能攻破一些难搞的物理学难题,获得诺贝尔奖也不一定。但是正当他要毕业的时候,他的家里出现了状况,他不得不放弃深造的机会,去找工作。他找到一份当老师的差事,晚上继续学习物理学知识。可是他不善言辞,也不会教书,他不能把他心里的知识让学生们了解,他为此很痛苦。他也不会搞人际关系,和所有的人都不甚亲近,可以说连谈心的朋友也没有。他的工资大部分拿去还家里的债,所以生活很拮据,他唯一高兴的是他晚上可以和物理学亲近一会儿。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给他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最后导致他上吊自杀。
从这个故事里,你能提炼出跟看《阿甘正传》一样的理念吗?恐怕不能吧。
阿甘那是回忆起悲伤的事,相由心生,他流露出那种表情很正常。再说,这个也是电影的叙事手法。电影进行到此时,需要有阿甘的讲述把观众带入到珍妮离去的那种悲伤情感中,所以演员就需要这种表情来渲染。试想一下,加入阿甘笑的跟朵花似的讲述这段故事,各位观众谁会有珍妮离去的那种伤感?
你做不到不代表别人做不到。如果你留意一下,身边有很多人都是在默默的努力着,他们经历过失败经历过挫折,或许他们在失败后会骂街。但是他们很快就会收拾心情,又重新投入到努力奋斗中,可能一生都没什么成就但人家就是坚强的活着
你还是依然拿获得的成就来评判一个人的价值。在这里我要提到另一部影视作品,《大时代》。那个电视剧前半部分最让我感动的是方进新被人打坏脑子后,全家一贫如洗。这时的方进新所能做到的就是艰难的分报纸。尽管他需要家人照顾,尽管他靠分报纸赚回的钱对补贴家用来说不过杯水车薪,他直到死也没能再恢复往日的辉煌。但他是个纯爷们,我看这段非常感动
再说句题外的,一部电影如果能博得观众一笑,就是好电影。如果这部电影里有几句话、几个场景能给人带来启迪、发人深思,那这部电影就可以算佳作。但是没有哪部电影句句都是金科玉律,只要观众照着电影里去做就必然飞黄腾达。那不是电影,是圣经。
看电影本来就是一个放松娱乐乃至充实自己的机会。导演利用一些电影手法的夸张表现形式,将他要表现的理念传达给观众。不是让谁完全照搬电影里角色的做法,只要能有一句话一个动作能让观众学习到得到帮助就可以了。只有心理变态才会完全照搬电影里的做法
具体到你说的那个故事,我不知道是真的还是虚构的。故事里的主角恰恰需要去看看阿甘正传这类的电影,说不定看了电影之后,他就不会那么钻牛角尖。当今社会,只要你手脚齐全肯卖力,不会饿死人,甚至可以有富余来支持小小的梦想
引用62楼 @ 发表的:
1.一般来说,小孩最开始只能爬,等到他能直立行走的时候,他跑的时候,肯定比走的时候多。请问我能说,这些孩子长大后都喜好跑步吗?
这段反驳非常好,好就好在非常精确地阐述了什么叫“强词夺理”。阿甘是个一般的小孩吗?跑步对于他的意义和一般的小孩一样吗?这两个问题你必然知道答案,然而你仍然宁可坚持“阿甘其实根本不喜欢跑步”。就连对一般的小孩,你都不能否认“他们有喜欢跑步的可能”,对于阿甘,你反倒可以言之凿凿地说他不喜欢,这个如果不是先入为主,如果不是理解力有问题,我的确只能认为你心理阴暗。
引用62楼 @ 发表的:
2.阿甘参加越战,并不是为么救巴布,也不是为了获得功勋章。阿甘参加越战是被推着的,他不知道越战的意义,只是莫名其妙地参加。阿甘被军方安排到越南去杀人,结果他救了人,获得了军方的勋章。我说,阿甘参加越战是根据别人的意志,获得功勋章是不是他的愿望,请问有错吗?阿甘走到路边,都能成为反战义士,难道这是他的意志,也是他的想法?
你的观点是“阿甘做的事都是按照别人的安排,而不是出于自己的想法”,在逻辑上,这是一个”全否“的判断,换言之,别人只要举出一个”阿甘做了一件出于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别人安排的事“的例子,就可以推翻你的观点。这个例子我已经举了,你无法反驳,所以只能顾左右而言他,举一些”阿甘确实是按照别人的安排去做“的例子,但是,这无法掩饰你的观点错误,因为你的这一观点已经在逻辑层面被驳倒了。
我说你先入为主,颠倒黑白,理解力低下或心理阴暗(请注意这里是或),可能确实不太全面,因为你还正在证明你最主要的问题,那就是:
逻辑混乱。
至于谁比较丢人现眼,就让观众去评判好了。
引用63楼 @ 发表的:
阿甘那是回忆起悲伤的事,相由心生,他流露出那种表情很正常。再说,这个也是电影的叙事手法。电影进行到此时,需要有阿甘的讲述把观众带入到珍妮离去的那种悲伤情感中,所以演员就需要这种表情来渲染。试想一下,加入阿甘笑的跟朵花似的讲述这段故事,各位观众谁会有珍妮离去的那种伤感?
你做不到不代表别人做不到。如果你留意一下,身边有很多人都是在默默的努力着,他们经历过失败经历过挫折,或许他们在失败后会骂街。但是他们很快就会收拾心情,又重新投入到努力奋斗中,可能一生都没什么成就但人家就是坚强的活着
你还是依然拿获得的成就来评判一个人的价值。在这里我要提到另一部影视作品,《大时代》。那个电视剧前半部分最让我感动的是方进新被人打坏脑子后,全家一贫如洗。这时的方进新所能做到的就是艰难的分报纸。尽管他需要家人照顾,尽管他靠分报纸赚回的钱对补贴家用来说不过杯水车薪,他直到死也没能再恢复往日的辉煌。但他是个纯爷们,我看这段非常感动
再说句题外的,一部电影如果能博得观众一笑,就是好电影。如果这部电影里有几句话、几个场景能给人带来启迪、发人深思,那这部电影就可以算佳作。但是没有哪部电影句句都是金科玉律,只要观众照着电影里去做就必然飞黄腾达。那不是电影,是圣经。
看电影本来就是一个放松娱乐乃至充实自己的机会。导演利用一些电影手法的夸张表现形式,将他要表现的理念传达给观众。不是让谁完全照搬电影里角色的做法,只要能有一句话一个动作能让观众学习到得到帮助就可以了。只有心理变态才会完全照搬电影里的做法
具体到你说的那个故事,我不知道是真的还是虚构的。故事里的主角恰恰需要去看看阿甘正传这类的电影,说不定看了电影之后,他就不会那么钻牛角尖。当今社会,只要你手脚齐全肯卖力,不会饿死人,甚至可以有富余来支持小小的梦想
1.珍妮走的时候,阿甘已经露出悲伤的表情了,你之前也说过了。他现在要和珍妮团圆了,难道还要哭丧脸?阿甘为什么不打兵乓球去消除悲哀,你还没说呢?
2.我再说一句,阿甘对成功失败没有理解,但正常人有,这是区别。如果你打篮球,你就想赢,但阿甘不会去和别人比跑得快,也不会非常强烈地想要赢得什么,但正常人类会有。阿甘同时还努力坚持,一丝不苟地做事。我并没有说这样不好,可阿甘的淡薄名利的同时又努力坚持,普通人是做不到的。因为人努力的同时,就是希望取得成就的。阿甘没有竞争意识,所以也没有失败的概念。在这里,普通人是不合适的。
3.成就绝对会影响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评价,我说的是影响,不是决定。你举了《大时代》的例子,我对此没有话说,因为我没有看过。但我赞同你说的这些话。逆境中的奋斗是会让人感动的。
3.我完全赞同你对电影的这些说法。
4.说实话,一个对物理学到了痴迷程度的人,也不能太算是正常人了。他对物理的痴迷,到了对其他事物不放在心上的地步,但他又没有他需要的生活环境,这才是悲哀的地方。很多知名的科学家其实都有这个毛病,只是他们的环境比较好,有合适的场所,可以让他们尽心做喜欢的事情。
5.电影里,阿甘的环境经过美化,诸事的成功已经把他衬托成伟人了。就像你说的,导演想要表达的是:我们应该像阿甘学习他的坚持努力,和平和的心态。但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电影里面隐藏的一点:阿甘也有自己的烦恼,阿甘的烦恼就是想成为正常人,他希望珍妮能像对待正常人一样对他,爱他,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像他一样是个不正常的人。我觉得这两点的对比很讽刺。
引用64楼 @ 发表的:
你的观点是“阿甘做的事都是按照别人的安排,而不是出于自己的想法”,在逻辑上,这是一个”全否“的判断,换言之,别人只要举出一个”阿甘做了一件出于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别人安排的事“的例子,就可以推翻你的观点。这个例子我已经举了,你无法反驳,所以只能顾左右而言他,举一些”阿甘确实是按照别人的安排去做“的例子,但是,这无法掩饰你的观点错误,因为你的这一观点已经在逻辑层面被驳倒了。
我说你先入为主,颠倒黑白,理解力低下或心理阴暗(请注意这里是或),可能确实不太全面,因为你还正在证明你最主要的问题,那就是:
逻辑混乱。
至于谁比较丢人现眼,就让观众去评判好了。
1.请你看清楚我的帖子n。我说的是:我个人认为,阿甘不喜欢跑步。
首先,我从来没有说过:我坚持认为“阿甘其实根本不喜欢跑步”,其次我没有强迫你们认同我的观点。借用你的话,你不能否认,阿甘有“不喜欢跑步的可能”。可是,你和fial21 要我坚持认为你们的,“阿甘喜欢跑步”的观点,我不能信服。
2.我从来没有说过:阿甘做的事都是按照别人的安排,而不是出于自己的想法。
在跟你讨论时,我说的是阿甘参加越战是别人安排的,他取得勋章也是别人安排的,不是出于自己的想法。请问对吗?
再补充一下,我在跟final21讨论时,说的是打橄榄球得冠军、和总统见面、参加越战、水门事件……这些事情都不是阿甘主动参加的,都是别人安排的,都不是出于自己的想法,请问对吗?
请再让我补充一句,虽然他不知道这些事情的意义,但他脚踏实地地做事,获得了成果,这些成果也是他意想不到的,请问对吗?
引用65楼 @ 发表的:
1.珍妮走的时候,阿甘已经露出悲伤的表情了,你之前也说过了。他现在要和珍妮团圆了,难道还要哭丧脸?阿甘为什么不打兵乓球去消除悲哀,你还没说呢?
2.我再说一句,阿甘对成功失败没有理解,但正常人有,这是区别。如果你打篮球,你就想赢,但阿甘不会去和别人比跑得快,也不会非常强烈地想要赢得什么,但正常人类会有。阿甘同时还努力坚持,一丝不苟地做事。我并没有说这样不好,可阿甘的淡薄名利的同时又努力坚持,普通人是做不到的。因为人努力的同时,就是希望取得成就的。阿甘没有竞争意识,所以也没有失败的概念。在这里,普通人是不合适的。
3.成就绝对会影响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评价,我说的是影响,不是决定。你举了《大时代》的例子,我对此没有话说,因为我没有看过。但我赞同你说的这些话。逆境中的奋斗是会让人感动的。
3.我完全赞同你对电影的这些说法。
4.说实话,一个对物理学到了痴迷程度的人,也不能太算是正常人了。他对物理的痴迷,到了对其他事物不放在心上的地步,但他又没有他需要的生活环境,这才是悲哀的地方。很多知名的科学家其实都有这个毛病,只是他们的环境比较好,有合适的场所,可以让他们尽心做喜欢的事情。
5.电影里,阿甘的环境经过美化,诸事的成功已经把他衬托成伟人了。就像你说的,导演想要表达的是:我们应该像阿甘学习他的坚持努力,和平和的心态。但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电影里面隐藏的一点:阿甘也有自己的烦恼,阿甘的烦恼就是想成为正常人,他希望珍妮能像对待正常人一样对他,爱他,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像他一样是个不正常的人。我觉得这两点的对比很讽刺。
1、合着我刚才说的话你都没看到啊?从电影手法上来说,这段需要汉克斯把观众带到回忆当中,要是嘻嘻哈哈的根本无法制造剧情气氛。从剧情上来讲,阿甘此时也并不知道其实离珍妮的家已经很近了,他此时还以为还需要很长一段路才能到。
另外,我想问你一句,如果你跟别人讲起很伤心的事,就算这之前你很高兴,你还有可能笑着说这事么?
关于乒乓球,你这钻牛角尖的能力倒是有点像你故事里说的那个人。从一开始你就这样,别人懒得回的问题非逼别人,可当答案打你脸了你又假装没这回事发生。说正题,如果电影里演的是打乒乓球,你肯定会说阿甘为什么不跑步来化解烦闷?这种自己宣布自己胜利的方法你不止第一次用了
2、失败的挫折感每个人都有,阿甘也不例外,没有挫折感的那是神仙。阿甘在珍妮离开他的时候、还有一开始打渔一无所获的时候都有失落感。但是阿甘值得让人学习的是,他并没有过多沉溺于失落和挫折的负面情绪中,而是继续努力,没有自暴自弃。你不用老拿阿甘智商不如常人来作为借口。丹中尉一开始也是个自暴自弃的人,自从他跟阿甘一块打渔,也逐渐被阿甘的精神所感染。丹中尉可是个正常人
而我所说的珍妮和阿甘的对比,是珍妮没有正确对待自己的理想,同时在理想破灭后又自暴自弃,毁灭了自己。如果你认为每个普通人都像珍妮那样遇到挫折就堕落,那世界上的人差不多都该死光了
3、你举得那个人的例子,我觉得他恰恰和电影中的珍妮是同类型的人,只不过表现出来的行为不一样罢了。你说的那个人不善言辞不会与人交际,请问他努力尝试过融入别人的圈子里了么?不需要他和别人出去吃喝嫖赌,只需要他能多和同事们聊聊天,开个玩笑,下班和他们一块吃个饭喝个酒,虽然不一定能混成铁哥们,保持个一般关系总可以吧。他又不是自闭症患者,这种简单的人际交流不难,他有努力学习过么?
你说他不会教书,他有努力钻研过教学技巧么?有把这份工作正确对待么?发现自己业务不精,他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了几次?参加过什么培训班?
你说他生活拮据。可是教师已经算是个体面的工作了,纵然是有债务。可是社会上有多少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群,依然在为着渺茫的希望而奋斗。而这个拥有者不错工作的人却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
你说的这种人,我们身边都有,或许没有像故事里那位那样极端,但这种心态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或许青少年时是个高材生,可是踏入社会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总觉得自己才高八斗,干眼前这份工作是屈了才了。所以对手头的工作也是懒懒散散,不思进取。同事在他看来也都是一帮没水平没素质的人,所以不屑和他们交往。遇到点挫折,就觉得是客观环境不好,当压力再大些的时候就自暴自弃。
这种人和电影中的珍妮何其相似,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患得患失,一蹶不振
4、我从没有说阿甘是个完人,他当然会有烦恼,他烦恼珍妮离他而去、烦恼母亲去世、烦恼打渔失败、烦恼儿子会不会像他一样等等等等。倒是你,一会说阿甘是个完美的人,一会又说他有烦恼,这点倒是挺讽刺的
珍妮是个普通人,阿甘是半个圣人半个痴呆.
普通人没有那么清楚坚定无可挑剔的爱.
什么备胎,什么真爱,一定要分那么清楚,没人从一开始到最后一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的.阿甘不是多少了不起,高尚,他的痴呆正是他圣人的理由,他没有一些普通人会有的概念,因此免受了一些折磨,一些打扰,从一开始做决定就比别人容易些.楼上各位其实是在牵强附会.
引用67楼 @ 发表的:
1、合着我刚才说的话你都没看到啊?从电影手法上来说,这段需要汉克斯把观众带到回忆当中,要是嘻嘻哈哈的根本无法制造剧情气氛。从剧情上来讲,阿甘此时也并不知道其实离珍妮的家已经很近了,他此时还以为还需要很长一段路才能到。
另外,我想问你一句,如果你跟别人讲起很伤心的事,就算这之前你很高兴,你还有可能笑着说这事么?
关于乒乓球,你这钻牛角尖的能力倒是有点像你故事里说的那个人。从一开始你就这样,别人懒得回的问题非逼别人,可当答案打你脸了你又假装没这回事发生。说正题,如果电影里演的是打乒乓球,你肯定会说阿甘为什么不跑步来化解烦闷?这种自己宣布自己胜利的方法你不止第一次用了
2、失败的挫折感每个人都有,阿甘也不例外,没有挫折感的那是神仙。阿甘在珍妮离开他的时候、还有一开始打渔一无所获的时候都有失落感。但是阿甘值得让人学习的是,他并没有过多沉溺于失落和挫折的负面情绪中,而是继续努力,没有自暴自弃。你不用老拿阿甘智商不如常人来作为借口。丹中尉一开始也是个自暴自弃的人,自从他跟阿甘一块打渔,也逐渐被阿甘的精神所感染。丹中尉可是个正常人
而我所说的珍妮和阿甘的对比,是珍妮没有正确对待自己的理想,同时在理想破灭后又自暴自弃,毁灭了自己。如果你认为每个普通人都像珍妮那样遇到挫折就堕落,那世界上的人差不多都该死光了
3、你举得那个人的例子,我觉得他恰恰和电影中的珍妮是同类型的人,只不过表现出来的行为不一样罢了。你说的那个人不善言辞不会与人交际,请问他努力尝试过融入别人的圈子里了么?不需要他和别人出去吃喝嫖赌,只需要他能多和同事们聊聊天,开个玩笑,下班和他们一块吃个饭喝个酒,虽然不一定能混成铁哥们,保持个一般关系总可以吧。他又不是自闭症患者,这种简单的人际交流不难,他有努力学习过么?
你说他不会教书,他有努力钻研过教学技巧么?有把这份工作正确对待么?发现自己业务不精,他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了几次?参加过什么培训班?
你说他生活拮据。可是教师已经算是个体面的工作了,纵然是有债务。可是社会上有多少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群,依然在为着渺茫的希望而奋斗。而这个拥有者不错工作的人却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
你说的这种人,我们身边都有,或许没有像故事里那位那样极端,但这种心态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或许青少年时是个高材生,可是踏入社会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总觉得自己才高八斗,干眼前这份工作是屈了才了。所以对手头的工作也是懒懒散散,不思进取。同事在他看来也都是一帮没水平没素质的人,所以不屑和他们交往。遇到点挫折,就觉得是客观环境不好,当压力再大些的时候就自暴自弃。
这种人和电影中的珍妮何其相似,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患得患失,一蹶不振
4、我从没有说阿甘是个完人,他当然会有烦恼,他烦恼珍妮离他而去、烦恼母亲去世、烦恼打渔失败、烦恼儿子会不会像他一样等等等等。倒是你,一会说阿甘是个完美的人,一会又说他有烦恼,这点倒是挺讽刺的
1.阿甘不知道自己离珍妮家很近,但是他知道要何珍妮团聚了,这是确定的。如果你和一个女孩谈恋爱,分手了,又要复合,你对之前的分手会怎么看,还是很悲哀吗?也许每个人的反映不一样,但至少我是可以笑谈的。
我提出兵乓球,是让你思考一下之前阿甘跑步时的景象,想要说明的是:阿甘已经习惯在痛苦的时候,用跑步发泄。导演在这里安排是有意的:阿甘的跑步,已经和痛苦不安联系在一起了。我只说我的理解,也许你不同意,无所谓,我并没有强调,也没有要求你同意,也请你不要强迫我同意阿甘喜欢跑步。
2.如果你非常喜欢一个女孩,非常想和她在一起,失去她你会非常痛苦;如果你只是稍微喜欢一个女孩,失去她你可能会难过,但不会太久。阿甘没有过多沉溺于失落和挫折的负面情绪中,是因为他并没有绝对要成功的欲望。
但是,阿甘还是继续努力。是因为他对所有的事情都一如既往,不管是他喜欢还是不喜欢,只要阿甘接受“任务”,他都能做到百分百全力以赴。
我同意你说的,人不能沉溺于失败和挫折的负面情绪中,应该继续努力。
但我还是很好奇:如果一个人没有绝对要成功的欲望,是不是会百分百全力以赴?同时,人是不是对身边所有的事情都全力以赴?
3.呵呵,和他是真没有共同语言。因为他关注的东西,其他人都不关注,其他人关注的东西,他从来不关注。交流真的很困难。同时,一个人太聪明,有时候会认为其他人跟他一样聪明,导致他说的东西别人不懂,而他又不知道别人为什么不懂。
初中教师其实工资并不高,而且压力也大,他的钱又寄回家很多。虽然他平时也不需花钱,但是有时候还是压力很大的。
人生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槛,非常难跨越。槛不一样,跨的人不一样。有的人根本就没有,有的人跨过去了,有的人没跨过了。没有槛的人和跨过槛的人,嘲笑没有跨过去的人,我觉得也没有必要。
4.阿甘是完人是我说的,也是导演极立烘托的。因为阿甘满足了观众的一切美好愿望:孝顺、做事专心、坚持不懈、对女朋友忠贞不二、对朋友两肋插刀、和蔼、有礼貌,长相也还行,嗯,除了智商差一点,还有什么别的缺陷吗?我觉得这样已经够完美了。
导演把阿甘弄得这么好,意图是让我们学习阿甘,可是阿甘内心的希望却是像我们一样。只要一想,立刻就黑色幽默起来了。
引用68楼 @ 发表的:
珍妮是个普通人,阿甘是半个圣人半个痴呆.
普通人没有那么清楚坚定无可挑剔的爱.
什么备胎,什么真爱,一定要分那么清楚,没人从一开始到最后一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的.
阿甘不是多少了不起,高尚,他的痴呆正是他圣人的理由,他没有一些普通人会有的概念,因此免受了一些折磨,一些打扰,从一开始做决定就比别人容易些.
楼上各位其实是在牵强附会.
我很赞同你说的话!
如果我能像你这样简单明了地说明,也许就不会长篇大论了。
只是有时候,牵强附会、长篇大论的讨论,了解一下别人的思想,也很好玩的。
引用69楼 @ 发表的:
1.阿甘不知道自己离珍妮家很近,但是他知道要何珍妮团聚了,这是确定的。如果你和一个女孩谈恋爱,分手了,又要复合,你对之前的分手会怎么看,还是很悲哀吗?也许每个人的反映不一样,但至少我是可以笑谈的。
我提出兵乓球,是让你思考一下之前阿甘跑步时的景象,想要说明的是:阿甘已经习惯在痛苦的时候,用跑步发泄。导演在这里安排是有意的:阿甘的跑步,已经和痛苦不安联系在一起了。我只说我的理解,也许你不同意,无所谓,我并没有强调,也没有要求你同意,也请你不要强迫我同意阿甘喜欢跑步。
2.如果你非常喜欢一个女孩,非常想和她在一起,失去她你会非常痛苦;如果你只是稍微喜欢一个女孩,失去她你可能会难过,但不会太久。阿甘没有过多沉溺于失落和挫折的负面情绪中,是因为他并没有绝对要成功的欲望。
但是,阿甘还是继续努力。是因为他对所有的事情都一如既往,不管是他喜欢还是不喜欢,只要阿甘接受“任务”,他都能做到百分百全力以赴。
我同意你说的,人不能沉溺于失败和挫折的负面情绪中,应该继续努力。
但我还是很好奇:如果一个人没有绝对要成功的欲望,是不是会百分百全力以赴?同时,人是不是对身边所有的事情都全力以赴?
3.呵呵,和他是真没有共同语言。因为他关注的东西,其他人都不关注,其他人关注的东西,他从来不关注。交流真的很困难。同时,一个人太聪明,有时候会认为其他人跟他一样聪明,导致他说的东西别人不懂,而他又不知道别人为什么不懂。
初中教师其实工资并不高,而且压力也大,他的钱又寄回家很多。虽然他平时也不需花钱,但是有时候还是压力很大的。
人生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槛,非常难跨越。槛不一样,跨的人不一样。有的人根本就没有,有的人跨过去了,有的人没跨过了。没有槛的人和跨过槛的人,嘲笑没有跨过去的人,我觉得也没有必要。
4.阿甘是完人是我说的,也是导演极立烘托的。因为阿甘满足了观众的一切美好愿望:孝顺、做事专心、坚持不懈、对女朋友忠贞不二、对朋友两肋插刀、和蔼、有礼貌,长相也还行,嗯,除了智商差一点,还有什么别的缺陷吗?我觉得这样已经够完美了。
导演把阿甘弄得这么好,意图是让我们学习阿甘,可是阿甘内心的希望却是像我们一样。只要一想,立刻就黑色幽默起来了。
叙述往事时,每个人的情绪表达不一样。尤其是阿甘这种单纯的人,被当时的那种感情影响是很正常的。再者我说了很多遍了,现在轮到我学习你的伎俩了:这段更有可能是电影表现手法的问题,阿甘要是嬉皮笑脸地回顾那段伤心事,会直接破坏电影的气氛和节奏。这段你作何解释?
你的逻辑一直很奇怪,难道做人就是非黑即白?普通人当然会被负面情绪影响,难道一个人因为负面情绪的影响只能付出80%的努力,难道他就可以这样想:我现在做不到100%的努力,那我就自甘堕落吧
从你的言论里就会引出这样的可笑理论。而电影的目的,就是让观众看了以后,原来可能做事付出80%努力的人,现在能过克服一些负面情绪付出85%的努力,并尽快走出负面影响做到100%努力。珍妮这个反面教材就是为了告诉观众,不能因为失败而陷入自甘堕落
从你的回复中我更加确定那个人是个卢瑟。我不会看不起穷人、残疾人、失败者,但是我看不起失败者。尤其是四肢齐全、精神正常选择自杀的人,而且也不是在战场上当烈士,这种人我尤其鄙视。
孝顺、做事专心、坚持不懈、对女朋友忠贞不二、对朋友两肋插刀、和蔼、有礼貌,原来你对完人的定义就是这样。也就是说,在你眼里,这些事里有些是普通人做不到的喽?
请问,孝顺、对女朋友忠贞不二、和蔼、有礼貌,这些很难做到?
对朋友两肋插刀确实有难度,但如果真碰到能交付真心的好朋友,为他两肋插刀是没问题的。阿甘也不是为所有人两肋插刀,他也只是为巴布这个真心的好朋友
而做事专心、坚持不懈,正是这部电影想要给大家送去的帮助。而且我上面也说了,100%努力的下一级不是自暴自弃,不是说你做不到100%努力就应该去自甘堕落
引用71楼 @ 发表的:
叙述往事时,每个人的情绪表达不一样。尤其是阿甘这种单纯的人,被当时的那种感情影响是很正常的。再者我说了很多遍了,现在轮到我学习你的伎俩了:这段更有可能是电影表现手法的问题,阿甘要是嬉皮笑脸地回顾那段伤心事,会直接破坏电影的气氛和节奏。这段你作何解释?
你的逻辑一直很奇怪,难道做人就是非黑即白?普通人当然会被负面情绪影响,难道一个人因为负面情绪的影响只能付出80%的努力,难道他就可以这样想:我现在做不到100%的努力,那我就自甘堕落吧
从你的言论里就会引出这样的可笑理论。而电影的目的,就是让观众看了以后,原来可能做事付出80%努力的人,现在能过克服一些负面情绪付出85%的努力,并尽快走出负面影响做到100%努力。珍妮这个反面教材就是为了告诉观众,不能因为失败而陷入自甘堕落
从你的回复中我更加确定那个人是个卢瑟。我不会看不起穷人、残疾人、失败者,但是我看不起失败者。尤其是四肢齐全、精神正常选择自杀的人,而且也不是在战场上当烈士,这种人我尤其鄙视。
孝顺、做事专心、坚持不懈、对女朋友忠贞不二、对朋友两肋插刀、和蔼、有礼貌,原来你对完人的定义就是这样。也就是说,在你眼里,这些事里有些是普通人做不到的喽?
请问,孝顺、对女朋友忠贞不二、和蔼、有礼貌,这些很难做到?
对朋友两肋插刀确实有难度,但如果真碰到能交付真心的好朋友,为他两肋插刀是没问题的。阿甘也不是为所有人两肋插刀,他也只是为巴布这个真心的好朋友
而做事专心、坚持不懈,正是这部电影想要给大家送去的帮助。而且我上面也说了,100%努力的下一级不是自暴自弃,不是说你做不到100%努力就应该去自甘堕落
1.当时观众跟随着阿甘,领略了各地的美景,感受了大自然的魅力,悲伤之前早就冲淡了。之后,我们还看到阿甘有了追随者,上了头条,帮人制作了T恤,连珍妮都从电视上看到阿甘轰动全国,从整个事件看,这已经成了喜闹剧了。阿甘如果微笑着说这段回忆,我认为并无不妥。
2.我完全同意你说的,人不能因为失败而陷入自甘堕落,人应该付出100%的努力。我完全同意你说这一点。但是:
首先,阿甘做所有的事情都是全力以赴,但是正常人不同。阿甘做的事情都是单线程事件,他只需把一件事做好就成了,但是正常人常常遇到多线程事前,有时两件或者更多的事件困扰着你,你得有所取舍,找到更重要的事情,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做一件事,放弃或者花少量的精力去做另一件事。
其次,阿甘做事踏踏实实,总是一如既往,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会改变,也不会放弃。这也是正常人做不到的。因为人在遇到困难时,会思考到底是不是做错了,是不是该换个方式,或者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做这件事等等。人要思考,也要改变,甚至要放弃,但是电影告诉你:只要你努力去做,你就能获得成功。这样并不合适。
第三,我并认为珍妮自甘堕落,因为珍妮陷入困境,渴望而得不到。她在这期间犯过错,经历过失败,吸毒滥交,把人生弄的一团糟,甚至绝望得想要自杀,但是他最后放弃了自己得不到的梦想,回归了朴素的生活(在餐厅当服务员,和阿甘结婚)。导演想把她塑造成一个反面典型,你也认同导演的看法。但是人非圣贤,谁能不犯错呢。珍妮犯过错,得到了很惨痛的教训,但是她最终站起来了。正常人的人生就是这样:不断的犯错,从犯错的经历中学会成长。我觉得很这样很好。
3.我个人认为,那个人和阿甘是很像的。他们都很单纯。电影里,阿甘只要努力去做,就能获得成功。但是这个人努力去做了,却不能做到,有时候,你可以看出他真的很想融入人群,但是也许是找不到合适的方式,也许是个性原因,他觉得别扭,别人也觉得别扭,最后大家互相尴尬。以你的角度来看,那个人可能是卢瑟。我并不评论。
4.孝顺、做事专心、坚持不懈、对女朋友忠贞不二、对朋友两肋插刀、和蔼、有礼貌……这些事,我想我们理解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首先是孝顺,正常人会跟父母产生矛盾的,各种各样的。父母让你去学习,你却想做打游戏;父母让你当公务员,你却想去当画家;父母让你娶阿花,你却喜欢阿叶……你顺从父母,就会觉得受了委屈;你不顺从父母,就会产生愧疚感。总有一些时候,父母认为你不孝,总有一些时候,你会觉得自己不孝。电影里面,阿甘没有这些矛盾。
其次,做事专心、坚持不懈。我上面说过,不再赘言。
再次,对女朋友忠贞不二。如果你喜欢的人不喜欢你,你也知道她不喜欢你,你会等她回心转意而且等一辈子吗?我觉得普通人是很难很难做到的。
对朋友两肋插刀、和蔼,有礼貌。我想连在一起说。因为我认为,在电影里,阿甘其实是想和所有人做朋友的。几乎每个人的要求,阿甘都不会拒绝。总统想看伤痕, 他就脱裤子;在路边行走,别人拉他上去演讲,他就上去演讲;瘸腿的上校要加入他的捕虾生意,他二话不说就答应。当然,珍妮、母亲还有巴布,他对这些人更加重视。如果不和他重视的人起冲突,阿甘就把所有的人当作朋友,对他们的要求不会拒绝。我认为正常人是做不到的。
另外,我可以毫不迟疑地说出自己的缺点:懒惰、不爱清洁、情绪化等,但我对阿甘的缺点却说不出来。除了明显的智商问题外,我找不到阿甘的缺点,所以我认为他是完人。如果你能指出阿甘的缺点,证明我是错的,我会很开心。
我非常认同上面那个JRS的话,
普通人没有那么清楚坚定无可挑剔的爱。没人从一开始到最后一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的。
阿甘的痴呆正是他圣人的理由。
引用72楼 @ 发表的:
1.当时观众跟随着阿甘,领略了各地的美景,感受了大自然的魅力,悲伤之前早就冲淡了。之后,我们还看到阿甘有了追随者,上了头条,帮人制作了T恤,连珍妮都从电视上看到阿甘轰动全国,从整个事件看,这已经成了喜闹剧了。阿甘如果微笑着说这段回忆,我认为并无不妥。
2.我完全同意你说的,人不能因为失败而陷入自甘堕落,人应该付出100%的努力。我完全同意你说这一点。但是:
首先,阿甘做所有的事情都是全力以赴,但是正常人不同。阿甘做的事情都是单线程事件,他只需把一件事做好就成了,但是正常人常常遇到多线程事前,有时两件或者更多的事件困扰着你,你得有所取舍,找到更重要的事情,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做一件事,放弃或者花少量的精力去做另一件事。
其次,阿甘做事踏踏实实,总是一如既往,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会改变,也不会放弃。这也是正常人做不到的。因为人在遇到困难时,会思考到底是不是做错了,是不是该换个方式,或者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做这件事等等。人要思考,也要改变,甚至要放弃,但是电影告诉你:只要你努力去做,你就能获得成功。这样并不合适。
第三,我并认为珍妮自甘堕落,因为珍妮陷入困境,渴望而得不到。她在这期间犯过错,经历过失败,吸毒滥交,把人生弄的一团糟,甚至绝望得想要自杀,但是他最后放弃了自己得不到的梦想,回归了朴素的生活(在餐厅当服务员,和阿甘结婚)。导演想把她塑造成一个反面典型,你也认同导演的看法。但是人非圣贤,谁能不犯错呢。珍妮犯过错,得到了很惨痛的教训,但是她最终站起来了。正常人的人生就是这样:不断的犯错,从犯错的经历中学会成长。我觉得很这样很好。
3.我个人认为,那个人和阿甘是很像的。他们都很单纯。电影里,阿甘只要努力去做,就能获得成功。但是这个人努力去做了,却不能做到,有时候,你可以看出他真的很想融入人群,但是也许是找不到合适的方式,也许是个性原因,他觉得别扭,别人也觉得别扭,最后大家互相尴尬。以你的角度来看,那个人可能是卢瑟。我并不评论。
4.孝顺、做事专心、坚持不懈、对女朋友忠贞不二、对朋友两肋插刀、和蔼、有礼貌……这些事,我想我们理解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首先是孝顺,正常人会跟父母产生矛盾的,各种各样的。父母让你去学习,你却想做打游戏;父母让你当公务员,你却想去当画家;父母让你娶阿花,你却喜欢阿叶……你顺从父母,就会觉得受了委屈;你不顺从父母,就会产生愧疚感。总有一些时候,父母认为你不孝,总有一些时候,你会觉得自己不孝。电影里面,阿甘没有这些矛盾。
其次,做事专心、坚持不懈。我上面说过,不再赘言。
再次,对女朋友忠贞不二。如果你喜欢的人不喜欢你,你也知道她不喜欢你,你会等她回心转意而且等一辈子吗?我觉得普通人是很难很难做到的。
对朋友两肋插刀、和蔼,有礼貌。我想连在一起说。因为我认为,在电影里,阿甘其实是想和所有人做朋友的。几乎每个人的要求,阿甘都不会拒绝。总统想看伤痕, 他就脱裤子;在路边行走,别人拉他上去演讲,他就上去演讲;瘸腿的上校要加入他的捕虾生意,他二话不说就答应。当然,珍妮、母亲还有巴布,他对这些人更加重视。如果不和他重视的人起冲突,阿甘就把所有的人当作朋友,对他们的要求不会拒绝。我认为正常人是做不到的。
另外,我可以毫不迟疑地说出自己的缺点:懒惰、不爱清洁、情绪化等,但我对阿甘的缺点却说不出来。除了明显的智商问题外,我找不到阿甘的缺点,所以我认为他是完人。如果你能指出阿甘的缺点,证明我是错的,我会很开心。
我非常认同上面那个JRS的话,
普通人没有那么清楚坚定无可挑剔的爱。没人从一开始到最后一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的。
阿甘的痴呆正是他圣人的理由。
1、你又开始娴熟的运用你拿偷换概念手法了,你截的那幅图,明明是刚刚开始跑步时,他向别人讲述的神情,此时在剧情里阿甘还处于珍妮离开的失落当中。只有在阿甘讲述他来回穿越于几个海边时,剧情的气氛才开始轻松起来,像别人找他签名、珍妮在电视看到他都是这之后的剧情,这期间阿甘的讲述又回复了轻松地表情
2、我已经说过N遍了,这部电影的主旨并不是: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而是:只要你努力了,那么即便不成功,那也毫无遗憾。不要被沉溺于负面情绪之中
你老是认为像阿甘学习就要对他的行为招盘全收,我也说过做事没这么绝对。普通人当然会面临选择,也会面临需要放弃的时候。而如果坐了选择或者做了放弃,那么就没必要对曾经的错误选择而自怨自艾,后悔情绪不是不能有,但是不能被负面情绪所击败。这不是很简单的道理么?这部电影不是要你去学傻子,让你学一条道走到黑
你说的珍妮这状况,不恰恰是我一开始就对珍妮的评价么?其实他内心中还是向往童年的一些生活的(除了和他老爸的生活),但是为什么她再次离开阿甘?其实那段生活她是很快乐的,就是因为在她内心里认为,如果回到家乡,那就代表着与过去生活的妥协,她既然已经和过去决裂了,她就不能和过去再有联系。所以她离开了阿甘
而她有了孩子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本心,与阿甘再次取得联系。而电影在处理这段的时候,刻意在化妆、服装、灯光等方面给珍妮一些美化,所以你会看到,这个时期的珍妮,是除了儿童时期之外最美丽的
4、你看看自己干了多少次自己立了个标准又自己推翻的事。按照你的最新标准,这个世界上没有孝顺的人,哪怕阿甘都不孝顺,因为他也不是事事都照老妈所说的去做。比如说,他妈妈不太喜欢猫王,可阿甘就是喜欢和他一块玩
至于你说脱裤子,那是因为阿甘不清楚这种事不对,如果他知道了,他就不会那么做了。就好像在珍妮宿舍里那次,珍妮让他摸自己的胸,阿甘处于男人的本能摸了一下,然后他马上把手收回,而且一直在道歉。因为他知道这件事不对
再说到拒绝,阿甘当然不是每个人的要求都答应,比如说他就拒绝了妓*女。他知道,至少知道一些,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最后再说一次你认识的那个人,你认为那个人和阿甘很像。可实际上,他除了在人际交往能力的起点很低和阿甘相似之外,没有和阿甘像的地方。没错,阿甘智商低,一开始不太会与人交往,但是他乐于学习也努力在学习。
而你说的那个人,我基本可以断定他是一个自视甚高的人。他觉得别人的水平都比他低,别人都理解不了他的话,所以他也不再努力融入这个社会
如果说,那个人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倒也罢了。可他还偏偏希望能与这个社会交流,既然他有这方面的需求,那他为了这些需求做了多少努力?
引用73楼 @ 发表的:1、你又开始娴熟的运用你拿偷换概念手法了,你截的那幅图,明明是刚刚开始跑步时,他向别人讲述的神情,此时在剧情里阿甘还处于珍妮离开的失落当中。只有在阿甘讲述他来回穿越于几个海边时,剧情的气氛才开始轻松起来,像别人找他签名、珍妮在电视看到他都是这之后的剧情,这期间阿甘的讲述又回复了轻松地表情2、我已经说过N遍了,这部电影的主旨并不是: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而是:只要你努力了,那么即便不成功,那也毫无遗憾。不要被沉溺于负面情绪之中你老是认为像阿甘学习就要对他的行为招盘全收,我也说过做事没这么绝对。普通人当然会面临选择,也会面临需要放弃的时候。而如果坐了选择或者做了放弃,那么就没必要对曾经的错误选择而自怨自艾,后悔情绪不是不能有,但是不能被负面情绪所击败。这不是很简单的道理么?这部电影不是要你去学傻子,让你学一条道走到黑你说的珍妮这状况,不恰恰是我一开始就对珍妮的评价么?其实他内心中还是向往童年的一些生活的(除了和他老爸的生活),但是为什么她再次离开阿甘?其实那段生活她是很快乐的,就是因为在她内心里认为,如果回到家乡,那就代表着与过去生活的妥协,她既然已经和过去决裂了,她就不能和过去再有联系。所以她离开了阿甘而她有了孩子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本心,与阿甘再次取得联系。而电影在处理这段的时候,刻意在化妆、服装、灯光等方面给珍妮一些美化,所以你会看到,这个时期的珍妮,是除了儿童时期之外最美丽的4、你看看自己干了多少次自己立了个标准又自己推翻的事。按照你的最新标准,这个世界上没有孝顺的人,哪怕阿甘都不孝顺,因为他也不是事事都照老妈所说的去做。比如说,他妈妈不太喜欢猫王,可阿甘就是喜欢和他一块玩至于你说脱裤子,那是因为阿甘不清楚这种事不对,如果他知道了,他就不会那么做了。就好像在珍妮宿舍里那次,珍妮让他摸自己的胸,阿甘处于男人的本能摸了一下,然后他马上把手收回,而且一直在道歉。因为他知道这件事不对再说到拒绝,阿甘当然不是每个人的要求都答应,比如说他就拒绝了妓*女。他知道,至少知道一些,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最后再说一次你认识的那个人,你认为那个人和阿甘很像。可实际上,他除了在人际交往能力的起点很低和阿甘相似之外,没有和阿甘像的地方。没错,阿甘智商低,一开始不太会与人交往,但是他乐于学习也努力在学习。而你说的那个人,我基本可以断定他是一个自视甚高的人。他觉得别人的水平都比他低,别人都理解不了他的话,所以他也不再努力融入这个社会如果说,那个人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倒也罢了。可他还偏偏希望能与这个社会交流,既然他有这方面的需求,那他为了这些需求做了多少努力?1.好吧,我再截一张图,是经过麦田等大自然美景,别人采访他、珍妮在电视看到他之后的,还是在谈论跑步的时候的表情。还有一张动图,是很多人跟随阿甘之后截的这并不是轻松的表情吧。我觉得讨论这样的细节很蛋疼。2.我很好奇,你是从哪一点看出来《阿甘正传》的主旨是:只要你努力了,那么即便不成功,那也毫无遗憾。不要沉溺于负面情绪之中。我看这电影,从来没有这么想过。因为阿甘想做的,做过的事情,也许有波折,但都成功了。嗯,也许只有一件事没有成功:救甘布。阿甘想做的、不想做的事情都成功了,你说电影的主旨是:即便不成功,那也毫无遗憾。不要被沉溺于负面情绪之中。是不是很奇怪。我们拿《灌篮高手》举例,湘北的目标是:称霸全国。他们打进了第二轮,拼了命打败了山王,但下一轮被淘汰了。这时候观众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即便不成功,那也毫无遗憾。请告诉我,阿甘在电影里到底主要想做什么,最终目标是什么?阿甘做的事情,有什么不成功的,有什么需要遗憾的吗?珍妮的事情,你说是自甘堕落,我认为是她生活中糟糕的经历而已,没有你想的那么严重。另外,你说的珍妮离开阿甘的那个不愿意妥协的理由,我之前没有想过的,但觉得你说的有一定道理。3.孝顺的事情,让我再解释一下。因为正常人有叛逆期,而阿甘没有。正常人长大后,可能和父母在根本性的问题上产生对立分歧,阿甘不会。我之前举行的“父母让你去学习,你却想做打游戏”的例子可能不妥,我道歉。我的意思是,要做的孝顺的人,有时候是很难的。可能你不这么觉得,但现实中,的确有很多人有这种困扰。你说“珍妮让阿甘摸自己的胸,阿甘摸了一下,然后立刻缩手,这件事情阿甘知道不对”可是,这件事为什么不对,我搞不懂。这不是珍妮让他摸的吗?这件事似乎只能说明阿甘纯洁。我说过,如果不和他重视的人起冲突,阿甘就把所有的人当作朋友,对他们的要求不会拒绝。阿甘希望和他未来的妻子珍妮来一发,而不喜欢和*河蟹*来一发,我只能说他很纯洁。如果我说的“对他们的要求不会拒绝”让你觉得不满,我改成“几乎对谁都没有防备”。整个句子变成:阿甘把几乎所有人当朋友,几乎对谁都没有防备,这正常人做不到。可以吗?另外,阿甘有什么缺点,你还没说呢。4.“阿甘智商低,一开始不太会与人交往,但是他乐于学习也努力在学习。”这一点,我在电影里没看出来,不好意思。我说的那个人,很遗憾,并不是一个自视甚高的人。他并不觉得别人的水平比他低,别人都理解不了他。只是他感兴趣的东西,跟别人不一样。而且他天性不善言辞,导致他跟别人交流很吃力。我完全赞同你说的:人应该要努力,可是他把最大努力花在了自己最爱的事情上,其他的事情,他本来就不善于,而且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如果他出现在研究室,将会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员,可是他出现在错误的地方。
这帖子好长啊~话说珍妮的最爱不是美国前副总统、现总统嘛,哈哈,纯tx~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74楼 @ 发表的:
1.好吧,我再截一张图,是经过麦田等大自然美景,别人采访他、珍妮在电视看到他之后的,还是在谈论跑步的时候的表情。
还有一张动图,是很多人跟随阿甘之后截的
这并不是轻松的表情吧。我觉得讨论这样的细节很蛋疼。
2.我很好奇,你是从哪一点看出来《阿甘正传》的主旨是:只要你努力了,那么即便不成功,那也毫无遗憾。不要沉溺于负面情绪之中。
我看这电影,从来没有这么想过。因为阿甘想做的,做过的事情,也许有波折,但都成功了。嗯,也许只有一件事没有成功:救甘布。阿甘想做的、不想做的事情都成功了,你说电影的主旨是:即便不成功,那也毫无遗憾。不要被沉溺于负面情绪之中。是不是很奇怪。
我们拿《灌篮高手》举例,湘北的目标是:称霸全国。他们打进了第二轮,拼了命打败了山王,但下一轮被淘汰了。这时候观众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即便不成功,那也毫无遗憾。
请告诉我,阿甘在电影里到底主要想做什么,最终目标是什么?阿甘做的事情,有什么不成功的,有什么需要遗憾的吗?
珍妮的事情,你说是自甘堕落,我认为是她生活中糟糕的经历而已,没有你想的那么严重。另外,你说的珍妮离开阿甘的那个不愿意妥协的理由,我之前没有想过的,但觉得你说的有一定道理。
3.孝顺的事情,让我再解释一下。因为正常人有叛逆期,而阿甘没有。正常人长大后,可能和父母在根本性的问题上产生对立分歧,阿甘不会。我之前举行的“父母让你去学习,你却想做打游戏”的例子可能不妥,我道歉。我的意思是,要做的孝顺的人,有时候是很难的。可能你不这么觉得,但现实中,的确有很多人有这种困扰。
你说“珍妮让阿甘摸自己的胸,阿甘摸了一下,然后立刻缩手,这件事情阿甘知道不对”可是,这件事为什么不对,我搞不懂。这不是珍妮让他摸的吗?这件事似乎只能说明阿甘纯洁。
我说过,如果不和他重视的人起冲突,阿甘就把所有的人当作朋友,对他们的要求不会拒绝。阿甘希望和他未来的妻子珍妮来一发,而不喜欢和*河蟹*来一发,我只能说他很纯洁。
如果我说的“对他们的要求不会拒绝”让你觉得不满,我改成“几乎对谁都没有防备”。整个句子变成:阿甘把几乎所有人当朋友,几乎对谁都没有防备,这正常人做不到。可以吗?
另外,阿甘有什么缺点,你还没说呢。
4.“阿甘智商低,一开始不太会与人交往,但是他乐于学习也努力在学习。”这一点,我在电影里没看出来,不好意思。
我说的那个人,很遗憾,并不是一个自视甚高的人。他并不觉得别人的水平比他低,别人都理解不了他。只是他感兴趣的东西,跟别人不一样。而且他天性不善言辞,导致他跟别人交流很吃力。
我完全赞同你说的:人应该要努力,可是他把最大努力花在了自己最爱的事情上,其他的事情,他本来就不善于,而且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如果他出现在研究室,将会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员,可是他出现在错误的地方。
1、这是个很正常的叙述故事的表情
阿甘喜欢跑步,这本来是毫无疑问的。是你先把这个问题引向蛋疼方向的,非要捕风捉影的找些边边角角要证明他不喜欢跑步
2、关于影片主旨,从影片最后阿甘在珍妮墓前所说的话就能体会出来――“我不知道是妈说的对,还是丹中尉说的对,不知是否命中注定,还是随风飘零没有定数,我猜想,两者都有,也许两者同时发生。"
丹中尉信奉人们不应该试图去改变而且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原以为自己应该享受军人的荣誉,可是当他从越南回来,穷困潦倒之时。他认为上帝怎么会给他安排这样狗屁的命运,这不是他应得的结局。所以他前半生的人生信条崩塌了
珍妮恰恰相反,她的人生态度其实更接近于阿甘母亲所说的话: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打开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颜色。她认为人生无定数,只要努力,人定胜天。可是当她闯荡多年后,却感受到了命运中有一堵似乎永远无法迈过去的墙。所以,她的人生信条也崩塌了
而阿甘的人生态度,正是这俩个人的折中,就像他自己在墓前所说的:命中注定与命无定数两者都有。人生中有些东西你能改变,有些东西确实无法改变。那究竟该如何把握?
努力改变你能改变的东西,努力适应你不能改变的东西
3、不管是孝顺还是礼貌,当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这世界是也没什么事靠随便就能做好。但是这不代表这几样事是做不到的,像孝顺、礼貌、坚持不懈这种事,可以通过努力来做到
4、结合第二点提到的影片主旨,你认识的那个人或许出现在了错误的地方。这就好像我上面说的他遇到了人生中那堵他无法改变的墙,但是他能改变的那些东西,他为之付出过多少努力?
说到这,我不要脸的提一下我自己目前的工作态度。我现在的工作和我的兴趣、理想以及所学专业相差甚远。工资不是很高,但也不是社会最底层。虽然如此,但是我十分庆幸能有这样一份工作,因为这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可以支持我每天有那么一小段时间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如果没有这份工作,我可能会为了填饱肚子而起早贪黑,毫无私人时间可言。所以,尽管我并不是太喜欢这份工作,但我依然会努力去做,为的就是能拥有每天那一小段私人时间的奢侈
引用23楼 @ 发表的: 这里有一点很重要:阿甘喜欢跑步吗?我个人是认为阿甘并不喜欢跑步的。阿甘最开始跑步,是因为怕被小伙伴欺负,怀着恐惧的心理,这样是不会高兴的;阿甘第二阶段的跑步是打橄榄球,教练让他跑他就跑(让他跟小时候一样),这样也是不会快乐的;最重要的那次跑,是因为珍妮离开他,而他是通过跑来发泄负面感情的,直到负面感情没有了,他才停止跑,甚至不知道自己跑了多久。他沉浸在跑步中吗,没有,阿甘不会在快乐的时候跑步,他在跑步时不会面带笑容,也不会觉得轻松。他跑步,只是在逃避危险和负面情绪。 另外,阿甘不喜欢当兵吗?也不见得,毫无疑问,他根本就不知道当兵打仗是干什么吗?别人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他的成长史,只是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环境换到另一个环境,从听妈妈的话,换到听教练的话,然后换到听长官的话,只是环境变了,有什么区别吗?对他来说,根本就没区别。 阿甘这片子传递的信息是很高大上,可惜是用阿甘来表达的。我们用正常人的眼光来看待阿甘,解读阿甘,可是阿甘根本就不是正常的人。阿甘根本就没有什么努力、成功、外部条件、内部条件的意识。他获得了再多的成就,他自己也不会理解,那么这传递的所谓信息,不是很搞笑吗? 这么简单都没看懂,还看什么阿甘。 就你说的那些,咱们中国话就一个成语“无欲则刚”。 阿甘可以说对物欲是基本没什么追求,也不介意外部怎么变化,甚至听众改变了他都一直在自言自语。有的只是他对女孩的感情无时不刻的想念,对兄弟的承诺,对母亲的怀念,阿甘对世界上很多东西不在乎,但他怕自己小孩和自己一样不正常会恐惧。 阿甘智商不高,但他的所作所为绝对是高情商。你说的第一句就是笑话,阿甘自己说的,i like running,别人跟随他跑,有各种目的,但只有阿甘,是最纯粹的跑步,一直往前跑,这不叫喜欢,这不叫热爱?跑步需要什么情绪?热爱需要原因?搞笑。阿甘还喜欢一个人发呆呢,是不是也需要情绪? 至于什么高大上,是你自己感觉而已,阿甘这个片子可以很多解读,都很有爱很正面,哪怕没解读,也能发自内心的感觉阿甘这个人物带来的一丝温暖窝心。我想阿甘努力奔跑,摆脱护具那一刻,谁看了都热血沸腾,阿甘奔跑是下意识,但他在战场上一次次折返救战友的举动,没多少正常人能做到。
你还是不适合看阿甘正传这种有爱的片子,甚至可以说你这人对电影队生活的理解都很偏激很歪曲。[ 此帖被插马人在 11:01修改 ]
我觉得我楼上两位都挺蛋疼的,讨论都什么玩意,还逐条讨论了。。
阿甘这片子挺有灵性的,有点像诗歌,藏了很多东西,但导演不明说,让观众自己理解,一千个哈姆雷特。
都不适合看这电影,俗不可耐,理解能力低到蠢到令人发指。。
白莲一朵爱君子,无奈绿茶是真婊啊………………
tx,珍妮最后归来,我感觉更接近现实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617人参加识货团购399.00元32人参加识货团购449.00元199人参加识货团购599.00元142人参加识货团购649.00元66人参加识货团购99.00元122人参加识货团购399.00元100人参加识货团购269.00元54人参加识货团购239.00元107人参加识货团购319.00元274人参加识货团购459.00元68人参加识货团购229.00元237人参加识货团购99.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甘正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