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五式杨式太极拳拳的精气神是怎样体现的

孙以昭:太极拳功法要领:松圆正沉轻有要求&精气神修养
  作者简介:孙以昭,1938年生,安徽寿县人,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196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进行跨学科大文化研究,业余潜心研习杨式太极拳,得田兆麟大师真传,对于太极秘传八段锦、老架、中架、推手、散手、剑、杆等均有很高的造诣,对于太极拳的功法亦有精深的研究。
  我自1958年初从田兆麟师习练太极拳,至今已近52个年头,通过认真修炼,潜心研习,我越来越体会到太极拳的博大精深,奥妙无比,它体用结合,理法兼备,不但有很高的防身御侮的技击手段,又有很好的强身健体的养生价值。太极拳的功法极为完备,它的要领归纳起来,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松、圆、正、沉、轻的要求
  “松”,是太极拳的第一要义,是最本质的东西,贯串于始终,并且练拳时要松,发劲时也要松,它是所有技术行为的出发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区别于外家拳,才能练出独有的弹簧劲。当年有人曾问过澄甫师祖:“未见您用多大劲,何以将人发出那样远,打得那样干脆呢?”回答说:“我是松着劲打的!……”也有人问过少侯师祖:“您发劲时是松松软软的样子,如这样子还能有劲吗?”回答说:“就是因为松松软软的,打出的劲才非常大呢!”那末怎样去练松劲呢,首先在练架子时松。练架子时每一个动作,都要使全身九大关节掌、拳、肘、腕、肩、腰、膝、脚松开来,而在定势时更要注意松。每个式子放松开以后,再接着往下练。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每势在运行时要引导梢节往根节松,定势时则是反过来从根节引导着往梢节松。最后达到内外皆松,不但筋骨松了,肌肉松了,连内气和精神也松了,这才是真正的“松”。而这一切主要是以意为之,没有明师指点和较长时间的锻炼,是难以做到的。另外,要知道区别“松”与“懈”。“松”是神舒体静,但劲不丢,不但关节是开启着的,肌肉也是舒展的,功夫到家后有一种蓬松的感觉;而“懈”则表现为精神委顿,劲全无,不但关节是闭合的,而肌肉也是萎缩的。习练者不可不深察之。
  “圆”,对于太极拳而论,既是体,又是用。就内含阴阳鱼的太极圆圈看,它是体,太极拳运行用劲的情况,与太极圆形相合,太极拳每一动作的起落旋转,开合虚实,都是圆圈所构成,这也正是太极拳由此得名的缘故。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卷首《太极图弄圆歌》中说:“我有一丸,黑白相和。虽是两分,还是一个。大之莫载,小之莫破;无始无终,无右无左。八卦九畴,纵横交错;今古参前,乾坤在座。……”整个太极拳运动,就是阴阳互根而不断变化消长的过程,太极拳的圆圈,大致有平圆、立圆、斜圆、大圆、小圆、双S圆、圆中圆等,也即是“乱环术法”。而就太极拳圆形运动刚柔相济、虚实莫测、善发善化、善开善合、善动善静、攻防兼备等方面来看,它又是用,而且是巧妙之用,所谓“妙手一着一太极,空空迹化归乌有”,就是对太极拳运劲和技击最高造诣的准确而又形象的描述。而圆圈的轴心和根本是腰上的尾脊骨,田兆麟师说:圆圈以尾脊骨为根本。这就充分说明腰脊劲越圆越小,周身之劲也就越轻灵奇巧,速度也就越快,也就越能显示太极拳出神入化的功夫!
  “正”,是太极拳立身运动之本,通常与“中”连在一起,叫“中正”,在习练拳架和推手、技击中,无一时一刻可以离开它。《太极拳论》云:“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十三势歌》云:“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头顶悬”;《十三势行功要解》云:“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这些都是强调立身中正的重要性。而要做到立身中正安舒,首先要头容正直,头顶悬,舌顶上腭,双目平视,神凝于耳。其次,要注意双肩的平齐松沉。第三,要松腰、收腹、敛臀。要想松腰,只须将腹部稍微一收即可。敛臀的方法是两腿的股四头肌稍用力,臀部前送使尾闾骨有向前托起小腹之意就行。做到了以上三点,立身中正的最关键之处“尾闾中正”也就能做到,因为这样由头顶百会到尾闾会阴的一条线自然就垂直了。太极拳的一切技术动作,如能都在立身中正的条件下进行,那末,自然神意安舒,支撑八面了。
  “沉”与“轻”,一般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有轻,才有沉;有沉,才有轻。虚领顶劲,就是拳中对轻的要求;气沉丹田,则是沉的功能。而“沉”与
“松”又有密切的联系,能松才能沉;不能松,也就沉不下去,只能流于“硬”与“浮”。从深层看,“轻”既是太极拳的入手功夫,又是太极拳的最高造诣与境界。从“轻”入手,可以避免僵硬之弊,而后一个“轻”,并非前一个“轻”的回复,而是在更高阶段上的升华!据笔者浅见,练太极功者要想臻至“轻”的造诣,必须做到技艺纯熟,劲路顺畅,神气鼓荡,内外合一,周身一家,刚柔相济,知己知彼,得机得势,舍己从人,圆活自如,才能达到轻灵虚无,变化无常,随意所之的最高境界。昔年杨健侯太师祖常说:“轻则灵,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田师毕生奉为圭臬。田师为澄甫师祖的《太极拳使用法》一书所作的“序”中就写道:“尊师常谈:轻则灵,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尊师”即指健侯太师祖,因田师自幼即被杨家收养,他称健侯太师祖、少侯师祖、澄甫师祖均为老师。后来,田师为王新午先生所著《太极拳阐宗》一书所写的题词,也是上面这四句话,可见它的重要性了。
  (二)精、气、神的修养
  道家以精、气、神为“三宝”,并强调“性命双修”之说,精、气属“命”,神属“性”,三者一齐修炼,谓之“性命双修”。太极拳与道家有很深的渊源,它主张“动中求静”,动静结合,优于其他拳种和运动,因此历来认为练太极拳,精、气、神均能得到锻炼,非惟有益于强身健体,对武功也有莫大帮助,于是亦称太极拳为“性命双修”之学。
  但是道家的精、气、神理论,很是深奥、玄妙,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反虚入浑”之说,令人难以参透,不易得其究竟。其实,用今天的话简言之,炼“精”“气”,就是炼丹田之功,炼行于人体经络中的“气”之功,而炼“神”,就是炼人的心意,即精神思维活动。炼神意如何能控制气。精、气应是神的物质基础,神则是精、气的升华与外现。分别而论,“炼精化气”,就是保精、养精,储蓄精髓,使其化为充实之内气。气方面,主要炼任脉的上下提放。这时还不能说是已发动蹻脉、维脉了。至“炼气化神”阶段,气方面,则所炼的是督脉、任脉的循环往复和丹田的晃动与旋转,这时已离打通蹻脉、维脉与各条气脉不远了。并且坚持炼下去,还可出现非凡的灵智,各方面反映均异常灵敏,非唯推手与散手而已!至“炼神还虚”阶段,气方面,则各条气脉(包括奇经八脉、十二条正经)俱畅通无滞,都在走向循环,丹田内气也进而形成立体式的太极圈路线。此时内功已臻上乘,神清气顺,达神明之境,表面看来,平和雍穆,无甚奇异之处,实质上是含而不露,出神入化,无为而无不为了!
  《杨谱·力气解》中讲得很清楚:“气走于膜、络、筋、脉,力出于血、肉、皮、骨。故有力者皆外壮于皮骨,形也;有气者是内壮于筋脉,象也。……行气于筋脉,用力于皮骨,大不相侔也。”而要使气血旺盛,气流畅达,必须关节柔和而曲,血管拔长而细,这就是练拳时一定要松开劲,而不令稍有努贲作用来减慢气流的速度。另外,对于全身内脏的不随意肌,更要运用心意使其放松得到轻柔的运动,所谓“腹内松净气腾然”,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做到了上述二点,已使气流旺盛而畅通。这时还要注意将气收敛入骨,《十三势行功要解》说:“以心行气,务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沉着行气,使气不散漫,专注一方,才能使气敛入脊骨。而具体做法则是李亦畬在《走架打手行工要言》中所说:“欲要神气收敛入骨,先要两股前节有力,两肩松开,气向下沉,劲起于脚跟,变换在腿,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主宰于腰。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胯、两腿相随。劲由内换,收便是合,放即是开。静则俱静,静是合;合中寓开;动则俱动,动是开,开中寓合。…”到此地步,已是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全身透空了。这里涉及到呼吸与开合问题。太极拳的气功,必须要了解与掌握开合与呼吸问题。要做到开则由足根上行到手指,合则由手指下行至足根,这是太极拳气功的两条主要路线,一定要使它畅达圆活,使得吸为合,为卷为蓄,吸时有提起之神态,亦含有拿得起之意;呼为开,为放,为发,呼时有下沉之神态,亦含有放得人出之意。这时的太极拳气功,已经相当高明了。
  以上所言练气之法,主要在于动中求静,以沉着能隐为主,而练心意、练精神,则与之相反,主要在于静中求动,以轻灵能显为主,也就是心与意合,神气鼓荡之意。这首先要劲别分清,劲路顺畅,运用时意动神随,心行气发,而后才能功夫增进,达到神气鼓荡。劲别分开,劲路顺畅,在外表看来,虽然仍旧是圆形运动,而内中之劲,己因心意的驱使、精神的作用,由圆形化为方形。能圆,才能粘贴于人;能方,才能将人发出。《杨谱·太极正功解》:“太极者,圆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圆也。太极者,方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方也。圆之出入,方之进退,随方就圆之往来也。方为开展,圆为紧凑。方圆规矩之至,其孰能出此以外哉!”太极拳之方,乃方圆相生之方,则其中自无棱角而言,乃由意发气随而生,如此长久习练,则意与劲合,使得精神的注意点,就是劲的方点。然后神意越练越畅旺,得心应手,精神修炼之功自然成功。但仍要留意身形之有无缺陷,尤其要注意肩与胯,此二处如有缺陷,则周身不能饱满圆和,势必影响方圆相生,神气鼓荡之功。若能做到劲别清楚,劲路畅达,方圆相生,周身顺遂,神活气敛,转换轻灵,则精神修炼之功自非寻常。
  需要注意的是,气与精神的修炼尤应做到互养互葆,即以气葆神,以神养气,如此则既能益寿延年,又能使功夫不断增进。太极拳的有些前辈大家功力深厚,武艺精湛,却未能享高寿,除与某些特殊原因有关外,过于偏重技击,发劲太多,保养不够,也有一定关系,这是后学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
  (三)腰(包括脊、背、胯)为主宰,劲起脚根
  “腰”在太极拳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拳谱和拳论中对腰的论述很多,李亦畬《走架打手行功要言》有“主宰于腰”之言,《宋书铭拳谱·心会论》称“腰脊为第一之主宰”,王宗岳《十三势歌》有“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间”之论,澄甫师祖在《练法十要》中指出“变换在腰”,在《太极拳术十要》中提出“松腰”,武术界也有“太极腰,八卦步,形意劲”和“无腰不太极”之说。那末,腰脊为什么这么重要,又如何锻炼呢?
  首先,这与它在身体中的位置有关。腰在掌、拳、腕、肘、肩、腰、胯、膝、脚上下九节之中部,是九颗珠子中最重要的一颗,它的运动能带动上下的八颗珠子一齐运动,另外,腰之动为平行动之根,而脊处于人身之中线,脊之动为竖行动之根,如求一动而全身皆动,必须联合腰脊而动,因为太极拳的每一动作,都以
45°左右联合腰脊以运动,以带动其他关节的运动,这种运动乃是一动无有不动的运动,容易达到节节贯串之功。这就是“主宰于腰”、“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的意思。还有,从生理、医理看,人之两肾居于腰之两侧,命门对肚脐,肝位于腰部腹腔;腰为肾之府,肝为筋之府,肝肾同源于命门。腰部得到锻炼,将收固肝肾、健筋骨、延年益寿的功效。《杨谱·太极平准腰顶解》云:“……车轮两命门,一纛摇又转,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满身轻利者,金刚罗汉炼。……”可见,腰之两肾和命门在拳中的极端重要性了。
  那末,如何检验腰脊之动呢?只需在走架子注意气贴脊背,即背上之皮是否紧贴松于脊背之上。能使气贴脊背,自然收以腰脊为轴,含胸沉肩,两手如轮之功,而腆胸耸肩之病,也就自然消除。还有就是松腰的问题,如腰不能松,则气劲不能落于下肢,将影响整体的灵活运转。因此,行拳时每一势都要松腰沉跨,脊椎骨节节松开,气沉丹田,劲贯两足,落于涌泉,而与地气相接,则下盘自然稳固。松腰之法,前节已提到,只需将腹部略收即可;沉胯之法,在于先抽胯,其方法是如出左步时,左胯微向后抽,同时右胯微向前挺,反之亦然。这样不仅可使步子大小一致,而且抽胯后再向下落沉也就极为容易,做时注意肩与胯合即成。做到了松竖脊柱,松腰沉胯,就能做到上下成为一个整体,即周身一家,劲起于脚根,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骨,就能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腿相随,开合有致,收发由心了。
内功心法 神清意得
清朝著名学者黄百家的《内功心法》,是内家拳训练法则,它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内家拳的训练要领。内家拳并非狭义上的一种拳术,而是泛指所有追求整体劲力的拳术。其发力是从人体内的腰脊开始,而不像外家拳打的是局部劲力,发力是从人体四肢开始的。黄百家在《内功心法》中写道:“不丁也不八,平视头略拔。腰要如束带,肩要卷紧压。二肘顾二肋,二股跨其夹。三尖要相照,劲力内心发。神清意自得,绳墨传无差。”下面结合本人习武认识解义。
<img BORDER="0" NAME="image_operate_47092" ALT="孙以昭:太极拳功法要领:松圆正沉轻有要求 精气神修养 - acmilanzhu - acmilanzhu的博客"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w.szjkw.net/yoga/tbtj//ge001.jpg" WIDTH="200" HEIGHT="289"
TITLE="孙以昭:太极拳功法要领:松圆正沉轻有要求&精气神修养" />
   “不丁也不八”,指的步子的要领。步子既不是丁字步,也不是八字步,而是介于丁字步和八字步之间,称为“丁八步”。“丁八步”的具体站法为前足基本直顺 (不绝对),后足呈45°斜位,前后足相距约一肩,左右相距约一足宽。二腿都要弯屈呈钝角,不可伸直。丁八步是经实战逐步完善的一种优秀步法,而弓步、马步、仆步、歇步、丁步、虚步在实战中逐渐被淘汰,因其无多少实战价值。
  “平视头略拔”,指的是头的要领。头要挺拔,所谓“虚领顶劲”,但头拔不可过分,否则头颈僵硬,因此为“头略拔”。视线水平观敌,头直目正,不可左顾右盼,仰视俯视。
  “腰要如束带”,指的是腰部要领,这里采用
形象的比喻,腰如同束扎了一条宽边布带,由后向前束捆裹抱,使腰部阳面肌得到有效的锻炼,并和下肢连结成一个整体。
  “肩要卷紧压”,指的是肩部要领。肩要卷起来,由外向里卷,而且要卷紧。在卷紧肩部时,最易产生“耸肩”,为了克服耸肩的毛病,所以要特别强调“压”
字。肩部的要领相对比较困难些,一般来说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真正掌握。有不少人在站桩时尚能将肩卷起压下,可一旦试力发力就不由得耸起了双肩。双肩一耸,必然使横隔膜发紧,而横隔膜一紧,全体皆非也。
  “二肘顾二肋”,二肘要顾着左右两肋,对二肘进行有效的防护。不可"散"开肩架来胡抡乱打,街头打架往往是抡起胳膊来打,是典型的“散打”。为了做到 “二肘顾二肋”,可设想腋下夹一小球,肘向两边横撑开来。切不可将“二肘顾二肋”理解为二肘贴住二肋,或腋下夹的球过小,这样没有多少回旋的余地,犯“肩 架瘪了”的毛病,必然被动挨打,很难有效地进行反击。传统武术一般双手较低置于胸前,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搏击的快节奏打法,故王芗斋将双手提高,这是“二肘 顾二肋”的发展提高升华。
  “二股跨其夹”,股,即大腿股骨,二大腿股骨要相争相合,相争表现为“跨”,有拉开的感觉,“开胯争裆”。还要“夹”,裆要圆,一般有夹球的意念,所 以说二股的要领是既“跨”又“夹”,跨中有夹,夹中有跨,不可有任何偏向,一味“跨”,形成开裆散式的病态,一味“夹”,形成尖裆的毛病。不可不知,一般 人很容易犯片面之病。
<img BORDER="0" NAME="image_operate_81591" ALT="孙以昭:太极拳功法要领:松圆正沉轻有要求 精气神修养 - acmilanzhu - acmilanzhu的博客"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WIDTH="200" HEIGHT="312"
TITLE="孙以昭:太极拳功法要领:松圆正沉轻有要求&精气神修养" />  
   “三尖要相照”中的“三尖”指的是前手尖,鼻尖、前足尖。这“三尖”要相互照应,上下一条线,不可左右偏离。如果“三尖”不相照,必然使肩架散乱,而" 内家拳"的本质特点就是“整”。“散”是“整”的大敌。肩架“散”,必然是四肢局部之动,是“散”打之动。所以,作为内家拳修炼者,要把“三尖相照”牢记于心,时时注意。
  “劲由内心发”。是讲心意的主导作用,以形为基础,以意为统帅。发劲时,要先由心意发动,然后才是骨骼肌肉的爆发运动。如果心意没发动或没充分发动,就随手一击随足一踢,力量必然有限,一般人正是如此。有些人在恐惧、慌乱中面对攻击者本能地反抗,拳打脚踢,正是缺乏这种“劲由内心发”的意识刺激。能否 “劲由内心发”,是
能否“意与力合”的重要标志。
  “神清意自得”,讲的是无论平时训练还是实战搏击,精神一定要清醒,神清气爽,不可萎靡不振,无精打采。不仅要掌握外形,更重要的要掌握内在神韵。精神自然开放,得心应手。
  “绳墨传无差”。是说以上所谈要领、标准,要严格做到,丝毫不差,如木匠用墨线一样,不差分毫。师傅传授内家拳给弟子,要按规矩,否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师傅要按规矩传授,弟子要规规矩矩地学习。现在社会上流传的内家拳基本上已没有其真髓,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方面的东西更是远了。只有按“绳 墨传无差”的要求,才能保持内家拳学本来的风貌。
太极修炼与传统修炼
很多人想搞清楚什么是太极修炼?太极修炼与传统修炼有什么不同?现在就来比较深入地谈谈这个问题。
一、传统修炼的原理。
在传统修炼方法中总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师传,一类是理传。师传是指师父在背地里、不公开的亲自传授,只传授一个或几个人,讲承传不讲普渡。理传一般都是以寺庙设教来接受修炼者,传授方式是以理传法,要求在理中悟道。这里所说的理包括戒律和经论等。无论是师传还是理传,传统修炼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从“修正身心”开始,以善正心,以功正身,在身心修正的同时引导打开思维,获得“思想智慧”。得道者是大智慧者,看什么都明明白白,了然于心,不迷不惑。所以,传统修炼通过“修正身心”为打开智慧铺奠良好的思想基础,最终以“打开智慧”为修炼成就。
为什么“修正身心”就能“打开智慧”呢?是不是“修正身心”就一定能“打开智慧”呢?我是这样来看的,传统修炼方法走的是“体感证悟”之路,就是要用身体对事物的感应来证悟自己对所学道理的理解。这就对身体有特殊的要求。首先要炼出健康的身体,一个处于疾病状态的身体是无法证悟的,其次要炼出一个有功能的身体,这个问题现在深谈无益,有兴趣者注意观察修为很高的修炼者,看他们自述的修炼故事中有关这方面的论述,比如有人写的“闭关”经历等。当炼出一定功能时,就可以证悟所修的道理了。但是,要想修出功能身体,又必须修正自己的心性。一个成天老想炼出功能来干点赚钱的事的心态是炼不出功能来的,因为这种心被物质所困,心被物质牵动不止,心性境界不高不宽,看不见眼界物质之外的广大空间,与炼出功能来证悟大道的要求相差太远。所以,走“体感证悟”之路对心性的要求是很高的,是能不能证悟到大道的绝对条件,必须达到心性绝对纯静、心性境界很高很宽广才能体悟得到大道的内涵。
那么,身心纯静了是不是就一定能证悟道?我不以为然。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一些心性特好的人,有些人心性的纯静甚至超过很多修炼人的心性,但是他们并没有悟到道,甚至不知道“道”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身心纯静只是“体感证悟”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没有“身心纯静”是绝对不能“体感证悟”的,有了“身心纯静”又未必能“体感证悟”。所以修炼不能本末倒置。如果只去追求身心纯静,那只是在“修心养性”做好人而已,他的原始本性并没有觉醒。修炼必须以原始本性的觉醒为主题,修正身心只是为原始本性的觉醒铺奠证悟的根基。
同时我还认为,心性达到很高的境界时,还不一定能体悟到大道的整体内涵,因为用身心去体悟大道,就象登上庐山去看庐山的全貌一样,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体感证悟”之路就是把身心融在大道中去看大道,会有“不识大道真面目,只缘心在大道中”之局限。这个问题以后再深入论述。
在传统修炼中,仅“修正身心”这个过程就足以使人修炼一生一世,很多修炼者在这个过程中修出了“仙身”和“仙性”,得仙道修成了仙。但是,成仙仍然是三界内的生命,修到仙境终究还要轮回到人类,所以仙境不是修炼要达到的“彼岸”。仙为什么出不了三界呢?因为仙虽然修出了很好很正的身心,但是智慧没有打开,还理解不了三界外的境界,更理解不了物质与生命的本质问题。只有当智慧打开了,能理解三界外的境界,能明白生命和物质的本质问题,才能走出三界外。
为什么必须打开智慧才能修出三界外呢?打个比方,你突然把一个生活在密林深处的部落人带到繁华的现代文明的大都市来生活,他肯定没法生活下去。他不会用电灯、不会乘车、不懂交通规则、不会用液化炉、看不懂文字、不懂法律法规、不懂市场交易等等。他很可能把从你家门前的花园里砍下的树枝,在你家豪华的客厅中间燃起一堆火,再把你精心饲养的观赏动物烤成“美味佳肴”,你尝一口还没法吃,因为可能没放盐,这是他在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过每天的生活。所以,你没法与他生活在一起,他也没法在这种豪华都市里生活下去。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没有在现代豪华都市中生活的基本知识,对他来说,这些知识都超出了他在部落里所积累的那些“知识”,相对于他的那些部落“知识”,现代大都市里的知识对他来说都可以说是“智慧”,或者说,把大都市的知识拿到密林的部落里去,都可以称为
“智慧”。同理,三界外的“知识”,对人类社会来说就叫做“大智慧”,如果你不修出那样的大智慧来,那么你是无法在三界外生活下去的,那里的生命也无法忍受你带着人类的这种“知识”、三界内的那种“知识”到那里去“胡来”。所以,要想修出三界,必须修出三界外的大智慧,也可以叫做同化那里的思维方式。
传统修炼方法用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来“修正身心”,以修正了的很纯净的身心来“体悟”高境界中的“知识”,也就是用纯净的身心对宇宙物质运动的那种敏感能力来感悟高境界的存在方式。大多数传统修炼方法都要通过“闭关”,让修炼者的原始生命离身到该修炼法门的境界中去感受一下那里的真实景象,这样才能使修炼者对适应那里的生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也印证一下修炼者在修炼中对那些修炼理论的认识。所以,传统修炼大都要学习很多的经书理论,同时还要实实在在的
“修行”,比如“入静”、“守戒”、“炼功”、“善为”等。这些都是传统修炼的基本特征。
师传修炼的理论性不是很强,但是很精炼。修炼的方式主要是由师父言传身教,直接带弟子修行证悟,没有烦褥的理论说教,由师父直接指点着修炼证悟。弟子们成天与师父生活在一起,师父随时可以指物化言,就象释迦牟尼“拈花一笑”那样,在具体的物形和物态中点化其中蕴含的道机。师传可以少走弯路,修行上有指点,证悟上有点化。但是,师传一般是师父找徒弟,因为他要传的道很艰深,带弟子修行到很高的境界,还有承传法门的任务,不能有生命时间上的浪费。
理传修炼可以没有师父亲授,而是靠流传下来的道理修炼。既使有师父指点,也是在道理上进行点化,理论说教较多。理传修炼必须要证实,因为理与真实是有距离的。怎样求证呢,那就要在实实在在的修行中去求证。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修行,所学习的道理就永远是理论上的东西,尽管说得头头是道,但是没有真实的体感,特别是没有经过“闭关”的感受,道理就只能停留在脑中和嘴上,进入不了心中,永远不能成为身心的内涵,永远触及不到原始生命的觉性,无法使原始生命觉醒,无法打开智慧。
二、太极修炼的原理
太极修炼与传统修炼在修炼原理上有本质不同,传统修炼是从“修正身心”开始,到“打开智慧”而获得成就,太极修炼是从“打破知识”开始,也是到“打开智慧”而获得成就。这里所说的“知识”是人类境界中的一切知识,包括修炼理论中的知识,“智慧”是指成就佛性的大智慧。
太极修炼与传统修炼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太极修炼不讲究“修正身心”,不走“体感证悟”这条路,而走的是“打破知识”这条路,所以太极修炼就不讲究“入静”、
“守戒”、“炼功”、“善为”等。但是,太极修炼并不反对“修正身心”和“入静”、“守戒”、“炼功”、“善为”等,主要是太极修炼在原理上可以不讲究这些东西。太极修炼在实际修炼中要与不要这些东西,由修炼者自己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要可不要。既使要这些东西,对太极修炼虽然有一些积极影响,但是没有直接的修炼作用。
太极修炼认为,“修正身心”对肉身的身体健康有益,可以延年益寿,也能有益于社会的祥和气氛;“炼功”如果炼出了功能,可以有益于科学研究,探索生命与物质的深层内涵。一个太极修炼者如果是一个科技工作者,他可以炼出一些功能来,比如开天目后可以用天目探索微观物质内部运动的规律,也可以探索宏观天体的运动规律,或者用来透视人体内部的生理状态等等。太极修炼虽然可以不炼功,也可以不用专门的方法去“修正身心”,但是当修炼中打开智慧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心中明明白白,可以不修自正。这就是太极修炼与传统修炼相比最大的特点。如果太极修炼者想要“修正身心”,那也是修正“肉身”和“凡心”而已,更好地在人类社会生活下去,与修炼本身无关,不是为了修出什么“佛身”。太极修炼认为三界内是修不出什么佛身的,也没有必要修出一个佛身来。太极修炼只要求原始生命自己出三界,不带任何三界内的东西出三界,来也空空,去也空空,无牵无挂。
太极修炼对炼功还有另一种很专业的认识。太极修炼认为,炼出功能来可以抵耐业力攻身,有助于消业。业是人做了伤害别人的事而在身体内积累的毒素,对人身有很强的腐蚀性,改变人身的阴阳构成,从而影响人的生命运程(人的生命运程由人身的阴阳构成与所处环境的阴阳构成之间的关系决定)。诸葛亮指挥火烧滕甲军大获全胜时,心情十分沉重,喃喃自语地说自己要折多少年的阳寿。当人在消业时,会有身体的、或者命运的、或者生命的阴阳波折,强大的功能可以抵耐这种波折对人生、命运、甚至对生命的影响。孙悟空大闹天宫造下弥天大罪;如来佛一掌把孙悟空打在石山下受磨难,是让他消他的大罪业,但是如来佛的这一掌也会给自己招惹罪业,孙悟空所造的业的一部分会因这一掌转到如来佛身上。但是如来佛功能强大,能够承受转过来的业,所以他可以佛身不动。孙悟空由于造业太大,远远超出他的功能所能承受的能力,按理孙悟空造下的是死罪(针对他的原始生命的死罪)。如来佛的一掌挽救了他,但是也要因此承受相应的罪,因为救下罪孽深重的生命必须消耗自己的功或福分,要有这种承受能力才能去拯救。如来佛功能强大无比,承受了孙悟空所造罪的大部分,只留下孙悟空能够承受得了的一部分罪给他自己去消业。如来佛之所以这样做,是由于难得动物有这么高的灵性,高到可以修成佛境界!因此十分珍惜和慈悲于这个生命,对他网开一面,安排他先承受500年的石压之难,然后再安排他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孙悟空果然得道成佛。在历史上,任何一个修炼者或神仙想收授弟子,都必须要有一定的功能来承受弟子所造的生生世世的业,收授得越多,承受的越大,所以不是哪个人可以随随便便就能收授弟子的。
有人认为,只要一心修善,多做善事,就可以消业,其实这是误识,不符合消业机理。大家想一想,如果做点好事就能消业,那么人就可以自自在在地干坏事了。反正这辈子做尽伤天害理的事,下辈子老老实实做一辈子好人就把业消完了。这样谁都愿意做坏事了,反正消业又不痛苦。孙悟空造下大闹天宫的弥天大罪,是不是也行善、多为天宫做点好事就可以消业呢?决不可能!如来佛为他安排了消业的过程。如果做善事可以消业,还有没有天理的公平?那些受伤害的冤屈怎么样才能得到公正的安抚?因此太极修炼认为,消业一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才能给被伤害者还一个公道。在人类社会,谁伤害别人,谁就要承受法律的制裁。自古以来就有
“杀人偿命”的说法,要给被伤害者还一个公道。比如,有人杀了一个人,然后他用十年的时间天天做好事,他能不能消掉这个罪呢?国家刑法会说:不行!必须捉拿归案!人类社会尚有如此公平的理,天地间难道就没有更精微、更公平、更具威力的天理天法吗?其实,消业就是存在着天理天法的真实体现,修炼人应该懂得消业的机理和天理内涵。
太极修炼虽然原则上不要求炼功,但是却主张修炼者炼功。因为炼出功能后,有助于修炼者增强生命对消业的抵耐能力,减轻消业时的痛苦;也有益于一些修炼者修炼到一定层次以后收授弟子,渡人渡己。这就是炼功在太极修炼中的作用。太极修炼没有自己的炼功方法,没有特别的功法功理,修炼太极者可以用其他修炼方法中的功理功法来炼功,自由选择,但是要注意尊重所学的功理功法的要求,严格按照要求去做,否则会反伤身体、得不偿失,严重时会影响修炼太极。
三、怎样修炼太极
太极修炼以“打破知识”来直接“打开智慧”,那么为什么要“打破知识”?怎样才能“打破知识”?
所谓“打破知识”,就是打破知识的体系、打破知识的垄断;打破知识的标准、打破知识的判断。为什么要打破知识?我在《人的原始生命是怎样迷失的?》一文中谈到,在人的生命中,原始生命对外界的认识是靠积累在人的头脑记忆库中的知识体系来判断的,或者说是通过知识体系来折射对外界的认识,原始生命并没有直接接触事物,接触的是由知识折射的事物表象。打破知识,就是要知识的屏障,让原始生命直接接触事物,由原始生命直接对事物进行判断。原始生命对事物有充满灵性敏感的觉知能力,而灵性敏感的知觉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智慧”,远比用知识去认识事物要深刻和广大。所以,太极修炼打破知识的“垄断”后,让原始生命直接接触事物,充分发挥原始生命的觉知能力。这就是“打破知识”的意义,目的是要让原始生命成为意识主体,让原始生命充分发挥智慧能动性。
“打破知识”不是不要知识,而是不要被知识所垄断,不要做知识的奴隶,要让原始生命觉醒,主宰自己的思维,主宰思维对事物认识的主动权,主宰头脑中知识概念的运用。知识中的文字、概念、用词等都是必需要用的,是思想交流必不可缺的,但是思想的内容、思维对事物运动状态的判断必须是原始生命的觉知,而不是以知识标准、知识逻辑来判断。中国古人写的东西十分耐看,越看内涵越多。仅五千言的《道德经》,数千年来还没有人能看透它的底,人们不断地发现其中的新内涵、不断地从中获得新的思想启发。我要指出,《道德经》不是以人类积累的知识来写的,它的内涵中没有知识的积累过程,它描述的是老子原始本性对宇宙、物质、生命、世界、社会的觉知,是老子对宇宙、物质、生命、世界、社会的上下联贯一体的大彻大悟,老子用那个时代的人类语言描述了他的觉悟。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留下的思想不是知识性的,而是感知性的,是他原始本性的觉知。不了解这一点,如果以知识思维去分析老子的《道德经》,得到的只能是知识逻辑的推论,不可能是老子思想的本义,达及不到老子思想的深刻内涵。如果能以自己的原始本性去看老子的思想,一定会看到知识分析所不能达及的老子思想的本义及其深刻内涵,看到老子的大智慧。
有人可能会疑问:打破了知识体系,人的思想会不会出现混乱?不会的,因为人的原始生命是带着大智慧的,打破知识体系,就是要打破知识系统对原始生命的垄断和封闭,让原始生命直接面对事物,是在用自己的大智慧看事物,只会比用知识间接看事物更自主、更清醒、更真实、更自在。打破知识体系并没有抛弃知识,而是要让原始生命清醒地主控所遇到的一切,包括知识体系。有些人的思想走偏激、有些人的思想钻牛角尖、有些人的思想被人牵着走,那是因为他们把所学到的知识作为不能改变的“真理”,把他所学到的知识作为判断事物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把思维锁定在知识的标准上,不能广泛吸纳,不能随事变化,很容易与运动不息的事物本质相脱离。事物总是瞬间万变的,但是知识标准是固定不动的,如果以恒定的知识标准去看事物,怎么能真实反映出事物的变化状态呢?不发生脱离才怪呢!所以,知识标准只能在一定的时期和范围有实效,如果不能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它就会变成陈旧的死观念。近年来,人类社会在知识经济的概念中感受到了
“游戏规则”与“知识更新”的矛盾,新知识层出不穷,人们已经难以适应,但是又不能不制定“游戏规则”来让大家共同遵守,因此产生了专门生产“标准”的新行业,以此求得“游戏规则”与“知识更新”之间矛盾的动态平衡。这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大趋势。修炼人的思想应该脱离这种趋势,不要被这种趋势所制约,要有反过来主宰这种趋势的能力,这才是超常之人、智慧之人。
人的原始本性不以知识为标准,它没有任何标准,也不确立什么标准,当它直接接触事物的运动时,觉知到事物的什么状态就是什么状态。这只是原始生命对事物真实状态的觉知,判断的是事物的动态平衡状态,没有任何是与非、对与错的判断。是与非、对与错是文化或理论上的概念,不是大道的概念,大道只有是否圆融、是否均衡的概念。是与非、对与错是人对事物运动的利益要求,或对事业发展方向上的要求,或对理论与实际距离贴近的要求而产生的判断标准。当打开智慧后,能看到事物运动的真实状态,再结合人类文化的价值标准去判断,就能看到事物运动在人类文化价值上的是与非、对与错的本质。这就是用原始本性看人世间的事物运动能看到事物本质的基本原理。
怎样才能“打破知识”呢?这是太极修炼的难点,也是太极修炼的方法问题。太极修炼方法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初级破理,二是深层破理。
初级破理就是让人了解太极的原理,了解知识认识事物与本性认识事物的差别,使人有意识地谈化知识思维的标准意识,为深层破理打下基础。深层破理需要一定的传带过程,直到原始生命能主宰思维。对于人类社会思维的发展来说,初级破理是很有价值的。一个人达到初级破理,有利于激活思维,拓展思维空间,激发创新灵感。深层破理是针对太极修炼者的,需要传带或互破。如果没有传带或互破,靠自己去破自己思想中深层的理是很难做到的,少数本性觉知能力很强的人可以自己破掉深层的理,一般人做不到。大多数人会在破理的过程中,破了这个理,却产生了另一个理,或者不知不觉中用了理而不知是理,老是破不彻底,很难冲出理的屏障,需要传带或互破才能较快的取得突破。
互破的基本方法是,对事物进行辩论,在辩论中充分暴露自己的或对方的思想中的理论体系、理论标准、理论思维,互相指出来,识破它,放弃它。传带的基本方法是,先修者带后修者,同样是在辩论中,先修者以自己的经验看破后修者思想中的理障,及时指出来,并在对方的思想中看到自己思想中隐藏的理障。在这个过程中,原始本性会逐渐增强觉知能力,最终达到完全以原始本性来觉知事物。然而,要放去自己已经熟用的知识思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毕竟是十几年、几十年中伴随着生命成长过来的东西,已经与生命相融合,生命中每动一念都在知识体系中,所以看似简单的“破理”,实际上需要一个艰苦的修炼过程。而且在这样的修炼过程中,随着不断地“破理”,思维方式和思想内涵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会修正自己以往很多的认识、观点、概念等,并随着原始生命的不断觉醒,心性也在不断调正,不断被原始生命的觉知净化,在原始生命的不断觉醒过程中,以原始生命的意识力量去掉思想中各种欲望,并控制生理的自然欲望,有意无意地使心性接近大道的特性,使心灵充满着大道的灵智。
《道德经》是我们人类智慧的源泉,太极拳是我们健康的法宝。我们的先祖修炼太极拳效法于老子,专心至柔,心境若水。水,生命之源,养育而生化万物
不自持.其性质,柔弱而不懈怠,极均匀而能包容万物,其贵整合而不丝毫散漫,老子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太极拳,和顺柔静,默默涵养,内功由
此而渐生,所谓,极柔软,而极坚刚!水,承载万物而能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诚敬天地;澄静自身.老子曰”专气至柔,能婴儿乎”。
太极拳与道家修炼渊源极深,想当年张三丰修炼太极拳能到登峰造极之地,全赖上善若水的道理.试想,水的本性,水的能量与太极拳的威力都很相似,作
为健身恰似水之柔顺,为万物之首,作为技击,似滔滔江水威力无穷。郑曼青老前辈也说“动似水,静似镜。”水,柔而无形,坚定而不争,能散能聚,均匀沉重,
一动无有不动,愤怒起来波涛汹涌,无坚不摧。水,是最能体现“道”的一种物质,老子赞道:“上善若水。”水也是最能体现太极拳理的物质。这点要好好思悟。
“静似镜”就是如影如响。如影如响,也就是老论上所说的“西山悬磬”,即禅家所讲“如镜中飞燕”,“随来随应,随应随忘,以前不思,过后不忆,当前称物平
施,毫无顾虑计较,所谓:我无欲而心自定,心定而性自定。练性之功莫此为最。”(黄元吉《乐育堂语录·卷五》)你看磬悬在那里,你敲我响,你敲过,我还是
我。堂前的镜子,燕子飞来,影子立显,燕子飞过,痕迹不留。
“上善若水”
这四个字,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它的字面含义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
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想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
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说到这其中所涵盖的思想意义,那就需要多做些解释了。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他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象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
不见其形的东西,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东西中去,由此我们知道了“不言”的教导,“无为”的好处。
老子还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
“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是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的东西,也是事物的基本规律及其本源。所以“道”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知与理解的。水的德行
就是最接近于“道”的,“道”无处不在,因此,水无所不利。它避高趋下,因此不会受到任何阻碍。它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养万物,洗涤污淖。它处于深潭之
中,表面清澈而平静,但却深不可测。它源源不断的流淌,去造福于万物却不求回报。这样的德行,乃至仁至善……
太极拳从相上说,亦名长拳。拳论上说“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河),滔滔不绝也。”太极拳如果要想真正有所突破,则必须摆脱在世间法上打转
转的练法,努力让身体变成水。水性必须像水一样的随物赋形,随势而动,每招每式都要实现把僵体、固体变成流体的要求。这个过程最为痛苦,所用时间也最
长。,太极由静柔松入手,劲カ由积柔而成刚却含而不露如棉里藏针,博击讲究舍己从人以静待动后发制人。所有这些都是道家思想中对水的领悟一一上善若水。
论老子的“上善若水”
  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在这里提出水的性格,品德和行为,指出水具有滋润万物的本性,却与万物毫无厉害冲突,水具有宽广的胸怀,毫无所求,甘居世人所厌恶的卑下之地。水的德行是最接近于道的。
  老子说的“上善若水”。意思就是最上等的善就象水,最上等的德行莫过水的德行。
  水之所以作为善的形象比喻,是水的性质和功能来决定的。因此在这个总纲之后,老子接着又提出了两大原则,一是:水善利万物,只讲贡献不讲索取;
二是:水与众不同,处众人之所恶。前者是以水的最大功能作为建立这个原则的依据;后者是以水的最显著的性格作为建立这个原则的基础。 
  在“上善若水”的总纲之下,老子还讲了七条准则: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七条准则是从水的七种特性里引申
出来的。是谓:“七善”。由于水具备了这些完善的品性,所以它根本不必与人争利夺权,天下没有人能比得过它,也没有人能争得过它。 
  第一“居善地”,学习水谦下自处的风格。居善地的原则,是说水流善下而不居于高处,为人立身处事也
应如此,要时刻保持谦虚卑下的态度。我以为应该选择低姿态,选择艰苦困难的地方和岗位。这样不仅可以受到磨练,而且可以造就自己的品德和才能。司马迁曾说
过:“昔西伯拘羑里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足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先贤是当时形势迫使他们处于恶劣低下的环境,从而成就了他们的不朽之作。处于劣势的水遇到顽石,会绕着而行,不与强者硬
拼,而是以柔克刚,顺利通过。处众人所不原处的恶劣处境,更多的是一种品格,那就是坚持。
  第二“心善渊”,学习水大度能容的胸怀。渊是《老子》用来形容“道”的概念,称“渊兮似万物之宗”,为人要像水那样深沉宁静,透彻明净,能够抛
弃众多物欲的约束,不贪图,不强求,顺应自然,保持心胸宽广,眼光深远。这是一种不问收获只知耕耘的精神,古今之成大事者,均有赖于这种大度能容的胸怀。
唐太宗心善渊重用犯颜进谏的魏征,逐有“贞观之治”。项羽勇猛但心胸狭窄,刚愎自用,不能容人,其谋臣勇将纷纷叛离,刘邦虽然只有十万之兵,却能容纳韩信
及一帮文臣武将,遂得天下。 
  “心善渊”,既是个心胸度量的问题,也是个学问知识的问题。心胸度量是看人能不能容物,老子一再强调“江海为百谷王”,就是说,心胸要象江海一
样的博大容物。地位越高,心胸就要越大。有心胸度量才能接纳别人的聪明才干和积极建议,这都是帮助自己成功的要素。正如俗语所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也
就是这个道理。相反心胸狭窄,眼光如豆,自高自大,自以为是,就会产生巨大的排斥性,使贤者远离,那是肯定成不了大事业的。心善渊就是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
加于别人身上,抛弃自己的成见,要多听大家不同的意见,不好的或反对的意见,有选择的接受适宜的意见。
  第三“与善仁”,学习水仁慈柔和的美德。水润泽万物而不求回报,因此而成就了自已的伟大。“与善仁”,即以“慈爱”的方法来待人接物,要真心地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但不奢求任何的回报。
  第四“言善信”,学习水诚信无伪的准则。水自高而下顺势流淌,潮涨潮落如期而至,这就是信。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离不开交往,交往离不开信用,一
个讲信用的人必须是前后一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因此我认为:诚信无伪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人格体现,是人生的最高准则。《老子》一书中多处谈到“信”
的问题。“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就是为人诚信不足,就不会有人信任他。“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 信之:德性。”(第四十九章),《老子》认为诚实的
人,要信任他们,不诚实的人,也要信任他们,这样就得到了人们的信任。“夫轻诺必寡信”,即轻易许诺别人的要求,势必很少遵守信约。要取信于人就不能轻易
许诺不能兑现的事情。“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第八十一章)《老子》要人们警惕诚实的言谈并不漂亮,漂亮的话语并不真实。第五“政善治”,学习水约束自已
的品质。 
  第五“政善治”,学习水约束自已的品质。水性平正而善于约束甚至委屈自已,这是水不同于其它物质的重要表现之一。水是善于约束和委屈自已的最佳
物质,当它散落于四方的时候,它被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利用而毫不吝惜;当它汇集起来之后,虽然具有了排山倒海之势,却仍然沿着固定的道路而行,对任何生命都
不构成威胁。老子希望人们能够效法水的品质,以约束和调整自己来适应自然。 
  第六“事善能”,学习水方圆有致的修为。水具有柔弱的形体,能方能圆,无所不及。老子巧借水的本性告诫我们,凡事要竭尽全力,讲究做事的方法。
一个人若只有“方”而没有“圆”,必然会经常碰壁,一事无成。相反如果只有“园”而没有“方”,多机巧,却又是没有主见的墙头草。“方园有致”才是智慧与
通达的成功之道。 
  “事善能”,善者,果而已《老子30》。就是必须拿出成果来,有成果就是善。而要拿出成果就必须具备“方园有致”的能力。 老子首先强调要有办
事的技巧。他说: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天下的难事必作于易;天下的大事必作于细。《老子62》。违反了这个原理,事情就很难办得成。其次,必须按部就班,
不能急躁。企者不立(踮起脚来站,就站不稳),跨者不行(两步当作一步走,就走不远。)《老子24》。欲速则反而不达。凡事预先慎密的计划好,临事而惧,
好谋以成。不然,事情即使侥幸暂时办成了,也必然后患无穷。第三要选贤任能。
  第七“动善时”,学习水及时而动的艺术。河上公说:“夏散冬凝,应期而动,不失天时。”可见水是非常典型的随自然而变的物种。一个有道的人,为
人处世应当学习水的艺术,顺其自然,不失时机。条件不成熟时不勉强去做,条件成熟了顺其自然去做,正确把握周围的环境与条件,努力寻找天时、地利和人和的
交汇点,仔细品味。
  动善时”就是行动要抓住时机,怎样抓住时机,《老子》还有精辟的论述,“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其意思是说,事情在稳定的时候容易维持;事情还没有出现变化的迹象时,容易对付;在脆弱的时候容易分解;在微小的时候容易消除。要在事情还没有发生变化
时就把它做好,要在动乱还没有发生时就把它治理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见微而知著,要善于发现问题的先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老子》又说:“合抱之
木,起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就是说,任何工作都必须足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去做,不要想一蹴而就,不要急功近利,才会取得
成功,这叫做慎之于始,正如俗话说的“万事开头难”。《老子》又说;“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在工作快要取得成功的时候最容易
松懈,必须始终抓紧,否则就会功败垂成。《老子》还说:要选择事情的难易大小,“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
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从难处着眼,从易处着手: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战略上重视困难,从战术上渺视困难。《老子》这些思想教导我们要善于发现机遇,
及时抓住机遇,善于发现挑战,勇于迎接挑战。 
  当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不能说是水的恶,水患应该是人为因素居多,例如九江水患,造成多少人
力物力的损失,还有多少生灵的逝去,可这些的根本是什么呢,其一是长江上游森林植被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又导致河道和湖泊的淤积导致水患;几十年人为的围
湖造田,鄱阳、洞庭两湖急剧萎缩,调蓄能力下降是其二。西北的沙漠化,主要也是跟土地利用过度的经济活动造成的。我认为,水多成患,水少成旱,是水对人类
的惩罚,毕竟善恶到头终有报。赏善罚恶也是水的一个鲜明的特性。正因为水的覆,多少次的更替,多少次的生灵涂炭,才会使新的物种,新的生命出现,推动了社
会的进程,也许是它的恶造就了它的善根,说明为人处世不仅是包容,也要杜绝对恶的纵容,弃恶扬善,才是为人处世的态度。人不仅要学水的善,柔,还要学水的
坚韧,在水的一滴一滴之下,也会穿透石头的坚硬,这就是所谓的柔能克刚,也就是太极的“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屈
蓄而有余。”就是所谓的生死相依,阴阳相克,刚柔并济。(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左桂)
傅佩荣解释"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若水」,意即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上」即最高。在老子看来,如果要在世界上找一样东西来描写「道」,最适合的应该是水;孔子也称赞过水,如「仁
者乐山,智者乐水」。聪明的人欣赏水,是因为水活泼、流动,能随着地形而变化,放在圆的杯子里就是圆的,放在方的杯子里就是方的。智者就像水,可以适应环
境的挑战,随时调整自己的策略,在任何地方都受到欢迎。孔子的思想当然是希望我们「既仁且智」。
  儒家、道家对水都非常推崇,说它与智
慧有关。道家是强调智慧的学派,儒家是强调道德的学派——人性向善,除了努力行善避恶,没有第二条路,这是很合理的一种逻辑的发展。谈道家时,老庄不会教
人行善避恶,因为一谈行善避恶就必须接受现成的规范,而这些规范往往是人订的。「窃钩者诛,窃国者侯」,「钩」,带钩,是指古时候男人衣服外饰,很贵重,
代表身分地位。偷一个带钩就诛杀;但是偷一个国家却变诸侯,不管用什么手段当了国君之后,就有很多人效忠,这样的故事古今都有。这样一来该如何判断?老子
用水描写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表现在外好像是无为,事实上没有什么事做不到。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即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很接近「道」。众人所厌恶的地方即卑下的地方,但是水一定处在卑下,所以我们常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老子在书中以水为比喻之作,还有第三十二、三十六、六十一、六十六、七十八章,把这几章列出来,就可了解老子对于水的看法。但是,水只是「几于道」,「几」是指接近、几乎是,意思是用水来比喻「道」,但水并不等于是「道」。
 希腊哲学家泰勒斯(Thales)是西方第一位哲学家,他提出宇宙的本源就是水。他的理由是:凡是有生命之物都需要湿气,没有水的话,植物无法生长;没
有植物的话,动物无法生存。但老子不说「道」等于水,而是说几乎、很像是、很接近水。譬如水总是居于卑下之地,而「道」对万物无所不容,既没有高低之别,
也没有好恶的问题,「道」是一切的根源,没有「道」的话哪里有东西可以存在。说水很接近「道」,但是不等于「道」,原因就在这里。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意即居处善于卑下,心思善于深沉,施与善于相爱,言谈善于检证,为政善于治理,处事善于
生效,行动善于待时。这就是水之「七善」的主旨。居处是指平常的生活,平常生活保持低姿态,别人就会放你一马;保持高姿态,讲话趾高气扬,就容易树敌了。
  有关水的“七善”,我在这里引用苏辙的注解。苏辙是苏轼的弟弟,其父苏洵,三人合称「三苏」。且看苏辙的解说:
  第一,「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地也」。「避高趋下」,因为水往下流;「未尝有所逆」,它绝对不会违背这个原则;「善地」,是指擅长选择一个地方,也可以理解为擅长表现什么东西。
 第二,「空虚寂寞,深不可测,善渊也」。一个水潭,表面上风平浪静,里面却深不可测。水的表面是平的,感觉如履平地,水下面则「空虚寂寞,深不可测」,
善渊的「渊」就是渊深。「心善渊」,就是内心平静,不表露自己的意向。与别人相处的时候,意向一表露就输了。天真的人很容易暴露意向,喜怒哀乐全部形之于
色。我们与别人来往时,喜欢说大家来交心吧,把内心的话掏心掏肺全部说出来。我建议尽量避免这样,掏心掏肺的话说太多,到时候收不了场,还被别人记下自己
所有的缺点、做过的糗事,也是很麻烦的。倒不是因为人心叵测,而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要去克服,说得太多,别人就会从他自己的角度来判断,当下是很好的
朋友,几年之后时移事迁,情况就不同了。老子很了不起,可以看透这些。
  第三,「利泽万物,施而不求报,善仁也」。从下雨开始,水「利泽万物,施而不求报」;「善仁」,译成相爱,就是爱护诸多生命。
  第四,「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信也」。「信」即见证。水可以印证,它进入圆的地方就会旋转,进入方形的地方就会转弯。「塞必止,决必流」,塞住水源,水流就停下来等等。
  第五,「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也」。水可以洗清一切的脏东西,城市的灰尘和污浊的空气,一场大雨过后一切就如新了。「平准高下」,水平可分高下,山倒影在水面上,就看得很清楚,何者在前、在后、在高、在低。
 第六,「遇物赋形,而不留于一,善能也」。意指为政能力,即善于治理。「遇物赋形」,是指任何东西在水面上都会显出形状。古人没有镜子,就用水代替。
「而不留于一」,是指不会特意要什么样的形象留在上面,牛来照就看到牛头,马来照就看到马面,人来照就看到人脸。水不会选择,只是适应能力很强,怎么变化
  第七,「冬凝春冰,涸溢不失节,善时也」。水在冬天凝固,春天结冰,“涸”即干枯,“溢”是指满出来,「不失节」,就是什么季节应该缺水就缺水,应该满出来像洪水就变洪水,水配合节气,能够把握时机,善于待时。
 苏辙的解说很有趣,从七个角度说明水的七善,也就是无往而不利的境界。用水来对照人生很贴切,学会这七种善,就是天下第一人,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居善
地,心善渊」,一步一步来;「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任何一动、一静、一言、一谈,都合乎平常的生活道理,这是老子高明的地方。
  「夫唯不争,故无尤」,意即正因为不与万物相争,所以不会引来责怪。我现在的座右铭就是「与人无尤」。年轻的时候血气方刚,不肯服输,非要把事情说清楚,好像非得找到人来负责不可,现在想起来,又何必去责怪别人呢?
 苏辙还有一句:「有善而不免于人非者,以其争也。」这一句等于是把「不争」拉上来。「有善而不免于人非者」,是指有优点而不能免于别人的非议,是因为与
别人相争。「水唯不争,故兼七善而无尤」,水就是不跟别人争,它「处众人之所恶」,就可以七善皆「有」而免责,不会有人来责怪它。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向水学习,妥善运用这七善,就可以达到无往而不利的境界。表面上根本不与别人争,但最后整个大势依然往你指的方向发展,也不会惹祸上身。这一章有关水的特性,非常具有哲学意味。
智者乐水 中国文化中的水与人生
孔子很早就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水,发出“智者乐水”的感慨。孔子尚水、乐水,是因为从这水中他看到崇尚的德,水而有德,是孔子每临水必生感慨的主要缘由。所以《孟子.尽心上》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水是人们生命的源泉,它孕育世上万事万物,滋润哺育,丰富了人们的文化。水本是无生命,在自然环境和人为的影响下,使它呈现出各种形态,有动态、静态,
有雨状、露状,有复杂的感情。水,以其多姿多彩的形态,给人深刻感染,触景生情,影响人们的思想、陶冶人们的情操。如明亮洁净的水,令人追述清白,愿望。
水天一色的江湖,广袤无边的大海,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心胸开阔。凑涌澎湃的水,狂风巨浪、翻江倒海,则给人以无穷的力量。由于水性纯净、平允、坦
荡,既有静态,又有易随人意的可塑性、可娱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水也就被用来描写各种精神文化。
 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又有“近水楼台先得月”,“春江水暖鸭先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水又跟心胸广阔联系在一起,如“海不辞水,故能
成其大”、“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中国的文人,就在水的氛围中,繁衍生息。水对于他们,不仅是
生命之源,而且是精神之源,文化之源。
 文人未必都临水,但临水生感叹者,必是文人,他们看到水中的哭与笑、悲与乐、光阴与生命;看到水中的兴旺与衰败,繁荣与没落,看到月映万川,看到远古,
看到当下,看到民族之未来。有水,便有临水者,也便有临水而生之感慨。水流千万年,临水之感叹,亦会延绵千万年,万代千秋。
 长江、黄河、富春江、洞庭湖、西湖、钱塘潮,溪流、山涧等,以及西北之流沙河,东北松花江,西南之金沙江、澜沧江,以及东面之大海,无一不流进文人的视
野。海、湖、江、河、溪之水能唤起人们的往事与感慨,亦能把落魄之人推向希望或失望的顶端。只要是水,便可以把人们心头的思绪引出。池水是平,而溪水是
曲;池水是静,溪水是动;池水无声,溪水有声。初次的失落者,比较激动,充满义愤,喜到平静无声的池水边去求得平衡。而屡次遭遇失落的人,情况不同,由于
久经风霜,人已麻木,激情已消失,义愤也渐淡漠,为求平衡,便到动曲有声的溪水边抒发哀怨。水与心境,需要互补,疲惫的心,需要活水来安慰,动曲有声的溪
流,最能表达落寞者的心境:“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宋末遗民郑协,身披夕阳,闲立渡边,望一川春水哗哗流
去,杨花满袖,鹃啼满耳,一派寂寞无聊景象。诗人遭受打击,不止一次,激情已失,心境已静,任杨花牵惹情丝,凭鹃声献愁供恨。
 无论大水小水,无论平水曲水,无论静水活水,都能给受伤的心,暂时安慰。水最容易泛起漂泊之感,水是无依的,漂泊也是无依的;水是凄柔的,漂泊也是凄柔
的;水是悠长的,漂泊也是悠长的。人生之漂荡,各人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即使是同一个人,心境不同,时间地点不同,感受就有很大差异。“扁舟去作江南客。旅
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一直以“山水郎”自居的词人朱敦儒,当金兵的铁蹄,踏碎了北方的原野,词人不得不漂泊流浪,爬山涉水,辗转流徙,一
路所见,烽烟弥漫,百姓流离,他如旅雁,飞上漫漫长途;如孤云,无依无靠,任凭东西。回首身后,万里烟尘,望不见家,望不见故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的夜,“月落”标明是半夜,又是初冬的霜满天,寒冷的冬夜,小舟停
泊在枫桥边。姑苏城早已沉睡,只好在舟中过夜,看天边残月,江岸枫树,渔舟灯火,不能入睡,倍感凄凉;山寺的钟声,一阵阵传来,清冷,空远,无法成眠。秋
瑟日暮不是泊舟好时节,而最好的泊歇季节,根本上是没有的,只要还在漂泊中,灵魂便得不到安宁,是没有办法的事,人在旅途,不可能没有哀愁。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时光一去不再返,江水依旧,明月依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千百年过去了,江月
依然,年年如斯。无论如何,用最大的努力,也隔不断江水,留不住岁月。江水伴人漂泊四方,刚上了船,又下岸。刚弃了船又登船,文人与流水,永远不能分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杨式太极拳85式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