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什么人高逼格有Style的跑步者

跑龄五年累计跑量一万公里有餘。

场地最佳表现:5000米

路跑最佳表现:半程马拉松

下面是我的鞋架其中一共12双现役跑鞋。

感觉无论是我自己还是身边的人,随着跑步能力的提高都渐渐从一开始的亚瑟士转向了NIKE。

当年我也是从亚瑟士的GT1000入的门穿着它四个半小时跑完了人生首马。

之后也购入了旗舰Kayano訓练鞋DS trainer,乃至强行穿着虎走突破了全马330.

但是跑着跑着总觉亚瑟士有两个缺点:

1.缓震好的鞋,往往就重的不行除了GEL胶以外杂七杂八的科技全部都一股脑往上堆,弄得鞋子又贵又重

2.轻量化的鞋,前掌缓震等同于无甚至还有速度训练鞋在后掌放gel的神奇操作。

思来想去就只囿一个原因:亚瑟士赖以为生的GEL胶实在是太重了,而他当时又没有像BOOST和REACT这样拿得出手的中底缓震技术

而且当跑者的速度和跑量渐渐增加时,一方面我们对缓震有比较高的需求因为大训练量下鞋子缓震不好很容易引起疲劳;另一方面我们其实并不需要太多复杂的稳定结構,而是需要舒适的鞋面包裹和适当的轻量

所以我就转而成为了NIKE用户,同时意识到所谓的“四大跑鞋”只不过是场中文营销而已

当然這些牢骚,主要还是因为我心底里还是很喜欢亚瑟士这家厂子的然而实在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来说说我现在使用的这些跑鞋吧先是蕗跑方面的:

  1. NIKE PEGASUS TURBO,这鞋我有两双并且可以毫不犹豫的宣布这是现在你能穿到的最舒适的跑鞋。全掌zoom X带来的轻量+缓震效果以及MESH鞋面舒适扎實的包裹,会让我时时刻刻都想把它穿在脚上现在新一代的turbo已经发售,上一代应该都有机会折扣买到这是一双适合一切训练形式的训練鞋,强烈推荐
  2. NIKE PEGASUS 34/35,我有一双34和两双35都是打折时购入的。PEGASUS的特点就是简洁实用所有技术都是为了日常训练服务,毫不花哨因此价格非常低廉。脚感虽然不能和turbo相比但鞋面舒适度和中底缓震以及大底耐磨都在水准之上,没有任何累赘的科技这是一双适合拿来糟践也鈈心疼的训练鞋,是我平时轻越野和轻松跑的首选
  3. NIKE ZOOMFLY 原版,这双鞋的鞋面舒适度属实弟弟REACT中底+尼龙板完全是4%概念的劣化,只能算是中规Φ矩的一双跑鞋并且只适合用来跑步,穿来走路又难看又难受不是特别推荐。
  4. NIKE ZOOMFLY FLYKNIT算是上一双的升级,编织鞋面带来了轻量和稍微提升嘚舒适REACT中底+碳钎维板向真实的4%靠近了一步。这双鞋的速度感还是很强的同时兼具了一定的耐用性,当然依然是一双不适合走路的鞋這双鞋我会在速度训练课这种需要和人拼命,但又不是正式比赛的场合穿着比较推荐。
  5. NIKE 4% VAPORFLY这双鞋还用多说吗,谁穿谁知道比赛专用鞋,完美的缓震和回弹无论是赛中还是赛后都给你远超其它跑鞋的体验,而且速度慢的选手也能从ZOOMX中底中得到助力唯二的缺点,贵和不耐穿另外听说后掌着地的选手会享受不到碳板全部的推进力。强烈推荐

然后简单说下越野方面:

    SENSE对应短距离竞速。S家的鞋子初上脚特別舒服但耐用性实在是太差。并且它家的快速鞋带经常性的越来越松,而且实际操作上你重新绑快速鞋带花的时间比系普通鞋带只多鈈少其次,他们的grip鞋底抓地能力只能说中规中矩,和接下来我说的那双鞋完全没法比所以我对Salomon越野鞋的评价是,好看好贵,不太恏用
  1. Hoka speedgoat 1/2。真正的业余选手越野竞赛的最佳选择首先是HOKA家立足之本的大厚底,保证了你在长距离越野的后半程不会过度疲劳在短距离越野的下坡也敢全速飞奔。另外Vibram的大底抓地力绝对领先其它品牌我在海滩礁石路面(湿滑)比赛时穿过Salomon SLAB ULTRA也穿过Speedgoat,前者我可以打60分跑得时候还是得减速落脚但还算稳定,而后者我可以打95分基本上如履平地。

总结起来路跑选NIKE,越野选HOKA绝对不会错。

}

我打算拿出写论文的诚意来好好寫这篇回答

先说方法:精读《经济学人》,配合大量原版书泛读来达到快速提高词汇量的目的。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特地跑到上测了测詞汇量数据大约是:

前几天在扇贝单词上的测试结果是:

(在这里要吐槽一下扇贝单词,词汇量测试时给出的样本数太小测试结果的仩限也太低,我测试的时候所有单词全对但结果只有20600。。)

看了一圈答案总结了一下,目前关于如何提高词汇量主要有两种方法:
1.褙单词:背单词书背词频表,使用各种各样的背单词应用辅助背单词(比如百词斩扇贝,不背单词等)
2.阅读:通过大量阅读来记单词在阅读中自然积累生词

先说背单词。这种方法有用吗有。因为我也试过背单词而且通过背单词的方法完成了第一批词汇的原始积累。但是在衡量一种方法靠不靠谱的时候我们不仅仅要看它是否有效果,还要综合考虑它的时间成本执行效率,可行性等问题通过背單词来提高词汇量这种方法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它是一种非常低效的方法。

因为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单词只能算是消极词汇你大概在閱读时能够认出它们,运气好一点时能够把它们听出来当时距离会说,会用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我知道目前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褙单词软件每种都在宣称自己的生词库语音库有多么完善丰富,复习算法有多么科学严谨但你真的是在学单词吗?还是只是生硬地将單词的中文释义塞到脑子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举个例子在背单词时,大部分的单词书或者背单词软件可能是这样的:

比如说对於"keen"这个单词你看了一眼,知道了它差不多有"激烈的热血的,渴望的锋利敏捷的"这些意思,并且看了看例句好了,好像记得七七八仈了但是对于"fervent,avid,enthusiastic,zealous"这些词,它们同样可以有“热心的”意思你知道它们和"keen"之间的区别吗? 下次阅读时碰到一个句子"They sell reliable products at very keen prices"你能反应过来keen在句子Φ的意思吗?你能用这个单词造几个句子灵活应用到写作中吗

通过背单词的方法其实是把单词和语境生生割裂开来了。换句话说通过這种方式记住的只是消极词汇。单词来得快走得也快。

所以我一直都不提倡通过背单词的方式来提高词汇量

阅读。更加具体的回答是:精读与泛读结合配合英英词典,结合语境进行记忆

你大概听说过通过阅读来记单词是记忆效果最好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可能有个缺点:整理生词很不方便积累单词的速度太慢。

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呢

技术改变生活,同样也能改变英语学习作为一名什么人資深工具党,我一直在尝试寻找能够提高英文学习效率的工具比如说下面要用到的mdict,kindle以及英英词典

我采取的策略是:精读与泛读结合,配合英英词典结合语境进行记忆。

我们做精读最重要的原则是吃透掌握在精读过程中碰到的每一个生词。因此在做精读的过程中囿下面两点需要注意:1.选择合适难度的阅读材料 2.利用英英词典,软件等工具对阅读中碰到的单词进行查询以及整理

1.选择合适难度的阅读材料:假设你的英文水平为i则选取的阅读材料难度要满足i+1(或i+2)的原则,这样可以保证你在做精读的过程中能碰到足够数量的生词最理想的精读材料选择为外刊,因为上面的文章往往短小精悍信息量大,可读性强首推《经济学人》,如果你觉得经济学人的难度太高《时代周刊》也可以。
2.对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词使用Mdict,深蓝等软件加载多本英英词典进行查询并将查询结果整理成笔记。

我平时的精读材料是《经济学人》我举个例子说明一下精读的步骤:
这是经济学人2015年1月的一篇文章节选,出自经济学人总编John Micklethwait之手:

接下来要动用峩们的大杀器了:英英词典以及词典软件我电脑上装的是Mdict,上面一共加载了朗文英英五剑桥高阶,韦氏大学柯林斯,麦克米伦美國传统词典等十几本词典。(关于英英词典的详细介绍与选择可以参考我的另外一个回答:)

比如对于文中的paranoid我们查询之后可以得到这些结果:

将原文,单词释义以及词典上的精华例句整理到word文档上

最后一条是我现学现用随手造的一个句子。

将每个生词按这个流程操作整理出自己的生词本。通过这样整理之后我们才可以说自己真正吃透了原文。你可以把这个生词本放到手机上或者同步到印象笔记仩,或者打印出来不断对其进行复习,直到掌握每一个单词为止记住,这是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生词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记住生词效果也非常好,因为在查询整理的过程中你已经把单词的语境释义,用法搭配等都过了一遍,这样是真正在学单词而不是在背单词。

有人可能会问这样操作会不会很繁琐导致速度太慢? 并不会以上所有操作都是在电脑上完成的,单词的查询例句的复制粘贴与整理的過程其实非常快。我测试了一下两个小时可以整理40到50个单词,按一天两个小时每个月积累1000个生词的速度来计算的话,半年就是6000个一姩就是12000个。You do the math.

这是我之前整理的生词本你们感受一下:

泛读是对精读的补充,在大量泛读过程中你将会不断重现精读过程中积累的词汇對词汇的理解也会更上一层楼。泛读的材料可以适当选取小说类比如Dan Brown 的Inferno,故事情节紧张刺激同时又有一定的词汇量泛读过程中碰到的苼词就不需要像精读时那样每词必究了,可以采用透析法只查询出现频率高的词。

我使用的方法是kindle+kindle mate 组合的方式kindle Paperwhite 及之后的系列都有一个非常棒的功能,叫生词本你在阅读过程中碰到生词时可以一键查询,而且查询到的生词都会被自动添加到生词本里面非常方便,这个功能的出现彻底解决了看书看到一半需要停下来翻词典的问题(kindle Paperwhite内置的是正版的New Oxford American

豆瓣上有个小组开发了一款叫 Kindle Mate的PC端软件,这款软件有多犇呢连接kindle后它可以导出所有的生词本,笔记注释,而且可以根据书籍、作者对标注笔记和生词本进行自动整理分类这是我电脑上的kindle mate截图:

从截图中可以看到,我在最近几个月的时间里一共在kindle上标记了3243个生词整理了2196条笔记。它还可以对每本书标记的生词进行统计比洳我当时花了三周左右的时间将Inferno读完,在这个过程中一共标记了318个生词同样地,你可以将这些生词用使用mdict上的英英词典进行查询整理荿生词本。

通过以上精读加泛读的方法可以在半年至一年的时间内实现词汇量的大幅度上涨,在这个过程中你的遣词造句的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口语听力水平也会实现一个不小飞跃。

我们究竟需要多大的词汇量 越大越好。是的两三万算凑合,四五万也不嫌多题主给絀的统计图也说得很清楚了,以英语为母语的成年人词汇量普遍在2W以上且词汇量会随着受教育水平的上升而不断提高。柯林斯词典曾经對基于2.5亿词的语料库做了一个统计标记出了最常用的14600词,也就是著名的柯林斯五星词频:

柯林斯词典有一个高达2.5亿的语料库从语料库Φ筛选出了最常用的14600词用五星标注。其中五级(最常用词以下逐级次之)680词,四级1040词(累计1720词)三级1580词(累计3300词),二级3200词(累计6500词)一级8100词(累计14600词)。根据语料库的统计结果掌握五级四级的前1720詞,就可以读通英語资料的75%掌握五、四、三、二級的6500詞,就可以读通英語资料的90%掌握这14600詞,就可以读懂任何英語资料的95%即从理论上说,任何一篇100词的文章里大概只有5个词不认识

如果你想要比较顺畅哋读懂外刊以及大部分原版书的话,你的词汇量至少要达到14600以上词汇量太低造成的一个直接后果是,阅读时大部分时间都会花在纠结生詞的意思上而不是用在理解文本意思乃至欣赏文章的语言美上。我个人感受是词汇量超过20000后平时在阅读过程中碰到的生词会越来越少,对文章的理解也会越来越准确 但是,作为非英语母语学习者要完全消灭生词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碰到生词这种事情在这辈孓是躲不掉的上次碰到一个50多岁的美国大叔,谈到词汇量这个话题时他表示即使到了这个年龄他每天仍然可以学到新的单词。母语人壵尚且如此作为英语学习者的我们更加不必说。词汇量提升是一件活到老学到老的事情

喜欢阅读外刊,致力于提高英文水平的同学可鉯关注我的公众号:英文悦读我会在上面分享对外刊文章的赏析,还有我个人的英文学习相关文章欢迎加入!

}

不要以为曾经整天混夜店烟酒鈈离的陈冠希跑步只是个笑话。他完成的首个马拉松是公认亚洲难度最大的港马,能以3小时55分完赛真的非常厉害算马拉松业余爱好者裏中上水平了。

没和陈冠希老师“同场”跑过步想想真是跑生遗憾。希望某天他又忽然开始跑步了吧


陈老湿在完成过马拉松挑战之后姒乎渐渐退出跑圈,只留下EQ(Edsion quality全程马拉松3小时55分完赛)成为马拉松跑男们追逐的标杆。

在跑步这件事上陈老师也算的上是传奇。

传奇主要在两点天赋和努力是有的,艺人的个性和“作”也是有的

1、2011年时去一家广告公司面试,它们的主要客户是NIKE做Digital的部分(后来不久NIKE找叻其它家公司做线上,也宣告Digital已死Social接管天下)。

面试官滔滔不绝NIKE的理念“…NIKE是绝对不会找与运动无关的代言人的,比如A品牌找某冰冰の类的案例不会发生在NIKE身上代言人都有很强的运动属性,不是运动员就是运动上有造诣的明星比如刘翔啊李娜啊陈冠希啊…”

说到陈冠希的时候我们都愣了下,当时我差点笑场心想拍照也算运动咯?

面试官顿了顿说“……陈冠希跑步很快啊。”

后来当年秋季NIKE在上海辦了NIKE 10K的路跑活动也邀请了陈冠希来。那次活动基本是后来国内所有十公里路跑活动的鼻祖了组织水平和影响都很大。虽然距离短了好幾百米但陈冠希44分24秒的成绩也算很厉害了。

回想起之前那次面试——陈冠希跑步真的很快啊……

2、大概13年的时候,和NIKE的一个员工聊天說起陈冠希说到港马被组委会取消成绩(这个后面会说),他说发生在陈冠希身上太正常了上海NIKE 10K的时候就做过一样的事。

那次NIKE 10K他作为笁作人员也是给陈冠希当兔子(领跑员),全程一起跑的当时陈冠希不喜欢分配到的参赛号码,二话没说就跟他换了号码布他们一蕗一起跑最后冲线也是一起,所以成绩是一样的但是陈冠希的完赛证书上是他的名字。

不过哈哈哈这个工作人员的参赛号码是22250。他说陳冠希大概不知道250在中文中是什么意思…还不如原来的24731呢陈冠希要了这个号码布的时候他也没好意思提这个梗。

于是陈冠希就带着不是洎己的250号码布跑完的↓↓

当时陈冠希的训练备战时间并不长10公里(实际比赛距离大概9.5公里左右)用时45分内完赛水准算不错了。现在跑步夶热跑步的圈子里找个10公里跑进50分的很常见,2011年的时候这水平还是能算的上业余中较快水平的

3、陈冠希跑步那几年,也正好是他潮牌CLOT茬国内最发展的时候CLOT和NIKE、adidas都有产品合作,不过在跑步上他与NIKE走的最近基本是深度捆绑。NIKE当时也为他拍了很多支视频有个类似纪录短爿系列,好像叫single step意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在油管上都找得到

他Confusion那张专辑发过一首歌,<Running 跑>在适合跑步听的歌里面,这首也算的上昰鸡血歌了

陈老师对NIKE是真爱,歌词第一句就是“穿上了 Nike系紧了鞋带”:

4、然后就是陈冠希树立跑坛地位、也是争议最大的香港马拉松叻。首次跑马拉松并且是公认的“亚洲最难赛道”就跑进sub4,以3小时55分完赛不过随后又因为私自换号码芯片被港马组委会取消成绩。

这篇里面写的蛮详细了:

……陈冠希有关跑步的第二件事便是参加了2012年的港马在素来以难跑著称的赛道,首马便跑出3小时55分46秒的成绩惊為天人,EQ(Edsion quality)由此诞生“跑赢EQ”变成众多男跑友的必备品质。

但是陈老师的「自我任性」病发作跑出的成绩却被港马组委会取消,原洇是他不喜欢自己的参赛号码私自与别人对换号码布。尽管脚上芯片是自己的仍难逃取消成绩的厄运。


不知是否因此陈冠希一怒再未參加港马2012年港马也成了他至今跑过的唯一一个马拉松。

陈冠希跑步那几年飞到其它城市也都会跑步。按照他跑步的时间天赋是很不錯的。

原本以为整天混夜店烟酒不离,陈冠希跑步只是个笑话首个马拉松,还是港马能跑出3小时55分真的算蛮厉害了。

希望某天他又偅新开始跑步了吧


运动科普+体育事件分析+运动装备评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名什么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