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肌肉和脂肪的密度的增长需要通过锻炼,而脂肪却不需要?

空腹运动能否消耗脂肪_新浪健康_新浪网
空腹运动能否消耗脂肪
  能。如果没有低血糖、没有因为糖尿病使用降糖药、没有体质瘦弱、没有比赛任务等情况,我们主张在健身运动时,选择空腹运动。因为既可以“轻装上阵”,不受胃内容物的影响,又有利于动员脂肪储备,只要运动时间适当延长,即能够增加脂肪的消耗,增强减肥效果。但是,如果运动时间不够长,即使在空腹状态下运动,正常人的肌肉中储备的肌糖原也足够供给运动所需要的能量,你大可不必担心。
  运动过程中首先消耗的是肌肉糖元和肝糖元,接着就是脂肪了。当然空腹锻炼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的。有一定运动风险。不然有的人会出现低血糖,头晕,四肢无力等症状了!建议初学者还是运动前稍微迟点东西,休息40分钟后在实施运动。如果你是运动高手也建议你运动前吃几根香蕉。那样锻炼更加好了!
& & 减肥四个误区
  一位减肥者用一周时间减了9公斤,但导致的结果是几乎连路都走不动!而不少运动减肥者的失败往往与其错误的观念和做法有关,尤其是一些所谓的“经验之谈”不但不能减肥还会导致身体受伤。
  误区一
  我想瘦哪就瘦哪
  在广告中,人们经常听到或看到“减腰”、“减臀”、“减腹”等词句,给人的感觉就是:我想瘦哪就瘦哪。
  局部运动并不能局部减脂。局部运动消耗的总能量少,易疲劳,且不能持久,而且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机器人,由各个部件拼起来的,哪不行就修哪。脂肪供能也一样,它是由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控制,这种调节是全身性的,通过全身的血液循环来实现脂肪的消耗分配。
  运动消耗的热量大于摄入的热量,就会导致全身脂肪的减少,而不会只减一个部位,其它部位不变。
  误区二
  空腹运动有损健康
  人们总担心空腹运动使体内的糖原大量消耗,从而引发低血糖反应,如头晕、乏力、心慌等。但美国达拉斯健美运动中心堆帕博士研究认为,饭前1~2小时(即空腹)进行适度运动,如步行、跳舞、慢跑、骑自行车等,更有助于减肥。
  因为空腹运动时体内糖原的含量比较低,人体的自身调节系统会让它更多地用于维持正常的生理,而不是运动消耗。如果此时进行的只是强度比较低的运动,身体就会调动更多的脂肪,包括脂肪组织内的脂肪来供应能量,这样才容易消耗多余的脂肪(特别是产后的脂肪),减肥效果优于饭后运动。
  另外,由于运动量适宜,体内贮存的能量足够人体进行调配使用,不会影响健康。
  误区三
  强度越大越能减肥
  只有持久的小强度有氧运动才能消耗多余的脂肪,这是因为小强度运动时肌肉主要利用氧化脂肪酸获取能量,而大强度的锻炼更多的是消耗体内的糖原来供应能量。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脂肪消耗的比例会越来越少,接近极限的运动几乎不消耗脂肪。因此,轻松和缓、长时间的低强度运动或心率维持在100~126次/分钟的长时间运动最有利于减肥。
  此外,不要为了效果明显而一味地延长运动时间,因为这样代谢废物的大量产生,机体来不及清理而造成堆积,反而会影响身体健康,导致减肥失败。
  误区四
  每天30分钟慢跑就能减肥
  30分钟的慢跑虽然能达到有氧锻炼的目的,但减肥成效却不会很明显!实践证明,只有运动持续时间超过40分钟,人体内的脂肪才能被调动起来与糖一起供能,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脂肪供能的比例可达总消耗量的85%。可见,少于40分钟的运动无论强度大小,脂肪消耗均不明显。
  另外,有效的肌肉锻炼也能帮助人体消耗更多的脂肪,而且肌肉锻炼的“延迟效应”使机体的代谢水平在运动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较高的水平,既可以消耗更多的脂肪,又有效地防止脂肪的再合成。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电话:010-&&|&&&&|&&一不运动肌肉就会变脂肪?NO!
脂肪与肌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组织,不可能互相转化;局部瘦身是不可靠的,电视上那些只瘦局部的药物大部分没有科学依据。
●脂肪与肌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组织,不可能互相转化
●局部瘦身是不可靠的,电视上那些只瘦局部的药物大部分没有科学依据
医学指导/广州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系副主任侯晓晖教授
一段时间不运动是不是感觉自己“发福”了?一些运动员退役后很快变胖了,这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肌肉转化成了脂肪吗?为什么大胖子容易练出一身肌肉,是因为脂肪转化成肌肉了吗?面对这些不实传言,广州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系副主任侯晓晖教授说,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肌肉与脂肪是两种不同的组织,是不可以互相转化的。要想减脂就需要有氧运动,而想要增加肌肉就需要力量训练,两者不能互相转化。
肌肉和脂肪是不同组织 不能转化
侯晓晖说,运动员退役后身形暴胀并不是肌肉变成了脂肪,而是大部分退役运动员退役后就再没有每天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发达的肌肉因为长期缺少大运动量而渐渐萎缩。这期间,如果他们没有在饮食上作出适当调节,再加上本身年龄渐长新陈代谢减慢,身体长胖的情况就会出现。肌肉与脂肪之间是不会相互转化的,肌肉不会变脂肪,而脂肪亦不可锻炼成肌肉,因为脂肪与肌肉是人体中两种完全不同的组织:脂肪是由脂肪细胞组成,功能主要是储存能量,同时亦可为身体作缓冲(撞击)及保存热量;肌肉则是由肌细胞(肌纤维)组成,有收缩功能,帮助身体做出各种动作。当你停止运动一段时期后,肌肉会变得松弛,肌肉组织亦开始萎缩,但是绝不可能转化成脂肪。
减脂要多做有氧运动
而如果人们要减肥,也就是减去脂肪,最好的运动是有氧运动。侯晓晖说,有氧运动还能增加心肺功能,每周最好跑步3~5次,每次时间要30分钟以上。不过侯晓晖提醒,并不是只要慢跑就一定是有氧运动。如果有氧运动运动量不够,时间不足,身体消耗的热量就并非由脂肪提供,而是来自于食物里的糖分。很多人每天坚持运动减肥,但做的不属于有氧运动,只是把体内糖分消耗掉。有些人运动完甚至觉得肚子饿,很快就吃一顿补了回来。侯晓晖说,如果每次减肥都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而脂肪自始至终都没参与进来。
脂肪是人体的储备能量,像银行里的存款;而食物里的糖分,就像钱包里的现金。人们日常花钱,肯定会先从钱包里取,方便快捷。同样的道理,人在运动时身体会优先取用糖分供能,只有当连续运动达到20分钟,脂肪才会慢慢参与进来,这就是为什么有氧运动必须连续做20分钟以上的原因。当然这里所谓的有氧运动是有一定强度的,随便慢跑几圈是没有效果的。最有效的有氧运动一定要测算自己的最大运动心率,也就是靶心率,靶心率=(220-年龄)×(70%~85%),达到靶心率以后,至少要维持此运动强度20分钟以上,才能使脂肪开始氧化。没有达到一定强度的运动,是没有价值的运动,不会氧化分解体内的脂肪。
塑形需多做无氧运动
有人想通过塑形来锻炼肌肉达到完美体型,侯晓晖说,这类人需要通过有氧运动减去多余的脂肪,同时做有针对性的力量练习来增加肌肉。不过侯晓晖提醒,增肌和减脂基本上是不能同时进行的,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代谢过程,增肌是合成代谢,而减脂是分解代谢。增肌就是“加法”,不断的增加你的肌肉重量,又尽可能的减少脂肪的增加;而减脂就是“减法”,不停的减去你的脂肪,在减脂的运动中有可能会因为运动而消耗了肌肉。
侯晓晖说,如果要增肌则需要多做无氧运动,也就是多做力量训练。在进行力量训练时,使用大重量的力量训练是增肌的首要因素,人们必须尽量大负荷的去刺激肌肉增长。
在增肌期,人们不能害怕摄入碳水化合物,它们将提供身体铸造肌肉所需的能量,同时要注意保证蛋白质的补充。另外,要以器械辅助练习,每周的力量训练最好1~2次,强度尽量的大,而重复动作则尽量少。
锻炼哪儿就能瘦哪儿?不可能
侯晓晖说,减去10斤体重不等于减去10斤脂肪。减去10斤体重,可能包括4斤水分、2斤粪便、2.5斤肌肉、1.5斤脂肪。脂肪密度较小,像泡沫,若一个人真的减去10斤纯脂肪,体型将会有一个很大的改善。然而现实中很多女性减掉10斤,体型却没啥变化,正因为减肥方法不对,减去的10斤体重里只有很少脂肪,损失更多的是肌肉。
脂肪的堆积是周身性的,男人腹部堆积得最快,而女人臀部、小腹及腰部堆积的最快,然后才是四肢。因此减肥也是周身性的,且正好相反,四肢减得最快,腰腹和臀部减得最慢。侯晓晖说,从来没有哪种方法能减少身体某个特定部位(如腹部、腿部)的脂肪,脂肪是一个整体,要减就是从头到脚一起减。如果真要说有什么方法能让某个特定部位的脂肪看上去少一点,那就是增加该部位的肌肉含量,改变该部位脂肪/肌肉比率,这样在视觉效果上能到达“局部减脂”的目的。举个例子:去健身房你会经常看见有些人以为练腹部就会减腹部脂肪,这就是很明显的一个错误,单纯练腹部只会增长腹部肌肉,但是不会减少腹部脂肪,但是由于该部位脂肪/肌肉比率改变了,所以在视觉效果上到达了“局部减脂”的效果。能够减脂的只有有氧运动。那些所谓局部瘦身是不可靠的,包括电视上很多只瘦局部的药物也大部分没有科学依据。
(编辑:简直)
分享到易信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分享到新浪微博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关键词阅读: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初学者怎样正确开启“似虐实爽”的进阶体式?练习瑜伽遇到瓶颈期应该怎么破?瑜伽大师默翰来为您解答。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微信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肌肉与脂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