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智障儿童训练更喜欢运动能力训练

早期运动干预对改善智障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集美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早期运动干预对改善智障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
【摘要】:智障儿童由于自身障碍的限制,普遍存在着认知、言语、沟通方面的缺陷,这些导致智障儿童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行为问题,这些行为问题严重影响了智障儿童自身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对于他们的一生都会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的负担。同时,对于培养智障儿童的特殊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面临智障儿童的各种行为问题,对他们的纠正和干预也是学校老师感到无奈和棘手的事情。2011年初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设立专门的特殊儿童研究机构,让特殊学校、老师有针对性的对特殊儿童进行科学教育和补偿”被代表们提上两会,对于特殊儿童的研究愈来愈受到社会的重视。
目前对于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方法主要有:行为疗法、社会支持训练法、积极行为支持法、社会工作干预法、游戏疗法及感觉统合训练法。这些干预方法多数的研究对象是智力健全的儿童、少年,对智障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较少。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分析,我们认为:行为疗法、社会支持训练法、积极行为支持法、社会工作干预法等多集中在针对问题本身的纠正,出现问题怎样去消除,并且需要研究对象比较高的认知配合,而这些方法对于智力低下、认知有较严重障碍的儿童来讲,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而游戏疗法和感觉统合训练法对于智障儿童行为问题的改善较为积极。通过动作和运动从生物学角度来进行早期干预,是减少智障儿童的行为问题、逐步提高适应行为的良好途径。
鉴于此,本研究以特殊学校低段智障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运动干预的形式,试图探讨早期运动干预对学龄初期智障儿童行为问题的团体与个案影响效果。笔者在为期3个月的干预周期内,对8名存在不同程度行为问题的智障儿童进行了不同形式的运动干预,干预内容主要有基本运动能力训练、游戏和体操,一周五次,每次35分钟。干预结束后,进行总结并给予及时反馈,和老师共同研究、探讨。
3个月的运动干预后,相比较另外8名未参加运动干预但存在问题行为的儿童,实验组的儿童在家长评定的CBCL量表上的得分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实验组行为量表总分的前后测差值较与控制组前后测总分差值达到显著差异(p=0.044);通过对各分量表的分析,儿童在注意问题、违纪行为、攻击性行为和外化性行为问题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注意问题(p=0.046)、攻击性行为(p=0.048)、外化性行为问题(p=0.044)达到显著差异。此外,通过运动干预前后老师的评价结合本研究过程的观察、体验,个案在运动干预期间的体验能迁移到日常生活和学习,其行为问题有所改善。
研究证明,早期运动干预对改善智障儿童的行为问题存在正向积极的效果。
本研究建议:在对智障儿童的教学上要加大非智力因素的教育;特殊学校要重视对学龄初期智障儿童的运动干预;在智障儿童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机械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比“灵活教学”的效果要好,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鼓励”的阳性强化法,并运用多种形式,不断强化复习,尤其要注重个别化施教;最后选择合适的运动干预模式,形成系统的干预“链”。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集美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G806;G764【目录】:
摘要4-6Abstract6-11第1章 引言11-13 1.1 问题提出11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11-13第2章 文献综述13-32 2.1 智力障碍儿童的相关研究13-17
2.1.1 智力落后的定义13-14
2.1.2 智力落后的分类和出现率14-15
2.1.3 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安置方式15-16
2.1.4 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特征16-17 2.2 儿童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17-24
2.2.1 儿童行为问题的界定和测量17-18
2.2.2 儿童行为问题的分类和表现形式18
2.2.3 智障儿童行为问题的特点18-21
2.2.4 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研究21-24 2.3 运动干预疗法的简介24-32
2.3.1 运动干预的提出24-25
2.3.2 运动干预的理论与应用25-29
2.3.3 早期运动干预与智障儿童行为问题29-32第3章 运动干预的操作性研究与过程32-42 3.1 运动干预的模式设计33-39
3.1.1 研究目的33
3.1.2 研究假设33
3.1.3 研究对象33
3.1.4 运动干预的形式33-34
3.1.5 实验设计34-36
3.1.6 研究工具36-39 3.2 研究过程39-42
3.2.1 预测39
3.2.2 被试的选择与分组39-40
3.2.3 实验的实施过程与反馈40-42第4章 分析与讨论42-67 4.1 CBCL 儿童行为量表上的症状分布情况42-43
4.1.1 呈现“有症状”的程度42
4.1.2 呈现的主要行为问题42-43 4.2 实验组前测与后测比较43-45
4.2.1 实验组前测与后测量表总分的分析43-44
4.2.2 实验组前测与后测各分量表的分析44-45 4.3 实验组—控制组前测与后测比较45-48
4.3.1 实验组前后测与控制组前后测量表总分的差值比较45-46
4.3.2 实验组前后测与控制组前后测各分量表的差值比较46-48 4.4 个案分析48-58
4.4.1 选取背景48-50
4.4.2 个案分析50-58 4.5 讨论58-67
4.5.1 显著性指标的分析58-60
4.5.2 其他指标的分析60-62
4.5.3 运动干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62-64
4.5.4 智障儿童的教学64-67第5章 结论与建议67-69 5.1 结论67-68
5.1.1 智障儿童呈现较多的行为问题,其中注意问题、社交问题、退缩、攻击性问题较为严重,外化行为较内化行为严重67
5.1.2 运动干预对改善智障儿童的行为问题有效67
5.1.3 运动干预对智障儿童的注意问题、攻击性行为及外化行为问题产生了积极的效果67
5.1.4 运动干预没有对退缩、焦虑/抑郁、躯体主诉、社交问题、思维问题、违纪行为产生统计学上积极的效果67-68 5.2 建议68-69
5.2.1 加大非智力因素的教育68
5.2.2 加大对学龄初期的运动干预,重在早期干预68
5.2.3 智障儿童的教学68
5.2.4 选择合适的运动干预模式,形成系统的干预“链”68-69第6章 总结与展望69-70 6.1 总结69 6.2 展望69-70致谢70-71参考文献71-75附录75-81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彭迎春,倪进发,陶芳标;[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韦小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殷晓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曹爱华;王玉玮;王贵菊;;[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年05期
林晶晶;;[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年07期
刘在花,许燕,李士明;[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19期
张挚;李赫南;翟宏;;[J];教育探索;2008年04期
潘春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秦婕,高小爱;[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俞继英,张洁;[J];体育科学;200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肖绪武;[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席莉;杨志民;;[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杨志民;;[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叶菁;周志辉;冷波;;[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马春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方文利;席玉宝;刘应;;[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张振华;周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高升;金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李绍军;卢立宝;刘璐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孙启祥,张齐生,彭镇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春潮;蔡广;项和平;;[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玉非;;[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霍子文;郭义军;;[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李四化;李京诚;刘淑慧;;[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赵国明;任未多;;[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徐建清;;[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陈作松;周爱光;;[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余江文;;[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周晖;;[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谷长江;梁承谋;王长生;刘改成;;[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王茹;贾军;;[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宇辉;[D];西北大学;2010年
谷化铮;[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郑祥荣;[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赵崇莲;[D];西南大学;2011年
邵二辉;[D];西南大学;2011年
张爱莲;[D];西南大学;2011年
王静;[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沈梦英;[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尹碧昌;[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王忠山;[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金芳;[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潘宁武;[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徐晓明;[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张文玉;[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韩海锋;[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王洪娥;[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赵现青;[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陈莉莉;[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赵金华;[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陈可来;[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董奇,陶沙,曾琦,J.凯帕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曹云;[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年06期
靳凤林;;[J];道德与文明;2008年01期
徐海青,张蕴诚,辛玉霞,刘谦银;[J];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7年03期
鲍秀兰;[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年01期
段娅莉,尹金根,奚德升,仲炜;[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年02期
程玉兰,腾红红,张秀玲,武英华,赵若岩;[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年05期
王小兰,朱静秋,纳志云,梁琨,蒋素华;[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年02期
赵萍,邹小兵,周春梅,张伟忠,严文康,郭秀东;[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年03期
温天莲,朱薇薇,彭惠;[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伟丰;;[J];现代特殊教育;2009年02期
杨晓燕;[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陈明艳;;[J];希望月报;2006年04期
孙洪波;;[J];职业技术;2006年24期
风信子;;[J];天津教育;2007年09期
龚惠芳;;[J];现代特殊教育;2009年04期
何明明;;[J];新课程(教师);2010年09期
崔晓;;[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10期
陆建华;;[J];现代特殊教育;2002年09期
李艳;;[J];现代特殊教育;200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毛荣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黄小红;;[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黄小红;;[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廖小利;;[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郑小冰;;[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叶瑞苗;;[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胡斌;;[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管春平;;[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张晓青;;[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兰岚;王振宏;田博;;[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记者 朝鲁门;[N];锡林郭勒日报;2010年
毛莉;[N];中国文化报;2011年
记者 何晓诗;[N];中国电影报;2008年
翟艳萍;[N];蚌埠日报;2009年
钱玮珏;[N];南方日报;2009年
蕲春县特殊教育学校
田秋容;[N];黄冈日报;2010年
王咏梅;[N];中国教育报;2002年
王海玲;[N];新乡日报;2008年
单小书;[N];抚顺日报;2009年
记者 胡殿芳;[N];新乡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汉镜;[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林家仕;[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房冬梅;[D];苏州大学;2007年
孙晖;[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丁萌;[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邓士琳;[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吴毅;[D];复旦大学;2007年
白银婷;[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肖绪武;[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安楠;[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静;[D];集美大学;2011年
何晶;[D];西北大学;2013年
段玄锋;[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高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贾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杨超;[D];吉林大学;2012年
张楠莺子;[D];西北大学;2013年
施春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刘淑霞;[D];山东艺术学院;2011年
宋青楠;[D];黑龙江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
】_智障_怎么处理_解决方法_怎么解决-大众养生网
当前位置: >>
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智障主要是指孩子的智慧明显的低于同龄人的水平,一般都是因为遗传造成的。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一旦家长有智障的孩子,除了有无奈之外,比较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康复训练方法。那么,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1、 感知能力训练(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范围)要求:借着感觉能力,了解事物的外形,分辨声音和颜色,然后作出反应,并能将对外界的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便更能适应环境。
2、 运动能力训练,包括大运动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大运动(如俯卧、抬头、竖颈、翻身、仰卧、爬行、独坐、独站、行走、跑步、跳跃等)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感官与机能配合,动作协调,适当地控制运作的力度和速度,操纵物件和运用工具。精细运动(如大把抓、手指捏、穿珠、写字等)训练,是康复训练中必要的训练领域。要求:能逐渐做到依据视觉指示作精细而准确的动作。精细技巧训练时必须由大到小,由易到难,逐步加深。
3、 语言与交往能力训练 要求:能逐渐做到会用目视、点头、摇头、微笑、动作等表示理解他人的说话,并能用别人能理解的声音、单词、句子、问题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4、 认知能力训练 要求:能逐渐做到利用视和听认识外界事物,懂得生活、自然常识等,并作出正确反应(语言或动作均可)。
5、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主要包括穿衣、进食、个人清洁、入厕等自理能力),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发育水平选择时机,训练越及时,效果越明显。要求:能逐渐做到会运用基本的生活自理技巧和步骤,照料个人每天的起居饮食及个人卫生;并能配合环境,运用已有的自理常识,应付生活上的需要。
上面就是对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的介绍,希望对家长的认识有帮助。智障儿童让人比较痛心,除了要关注各种治疗的方法之外,家长要做好孩子平时的康复锻炼方法,毕竟是慢性的,需要长期坚持练习,争取逐渐的改善孩子的情况。
4785阅读3163阅读3822阅读4789阅读4875阅读4412阅读3614阅读
3936阅读3643阅读3880阅读4616阅读4447阅读4319阅读4875阅读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微信扫一扫培智学校对智障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 - 星随我动的博客
我们一起成长
&&&&在培智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中,可安排专业教师根据每个智障儿童的感觉失调程度安排不同的训练课程和时间。每周可以安排一到两次,每次大约40分钟到1小时左右的时间,对智障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对智障儿童常用的感觉统合训练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触觉防御的治疗&&&&
训练宜在安静封闭的环境中进行,提供较大面积的、深度的触觉压力,给予孩子以被动性的感觉刺激。严重感觉防御者需强制执行。常见的训练方式有:用大笼球按压身体、俯卧或仰躺在大笼球上滚动;用羊角球挤压身体;用花生球挤压身体;藏身于海洋球池,进行球池中的各种活动;等。&&&&
2.前庭平衡感觉系统障碍的治疗&&&&给予控制性的前庭感觉活动,让儿童有自我控制感。注意提供足够的保护,如背后靠着物体,增加底面积等,从而减少智障儿童的恐惧感。常见的训练器材及活动有:滑滑梯,趴在滑板上由大滑梯上滑下来,坐在横抱桶或竖抱桶上摇晃,俯卧于大笼球或仰躺于大笼球上摇晃,站平衡台保持平衡,等。
3.本体感觉系统障碍的治疗
&&&&要注意提供有阻力的活动,开始由直线运动方式的活动介人,逐步可增加活动的复杂性。常用的训练器材和活动有:跳蹦床,投掷大笼球、拍大笼球、跳大笼球,跳羊角球,趴在滑板上由大滑梯上滑下,利用滑板做“小飞机”“乌龟爬行”及“青蛙蹬”等活动。
4.视觉系统障碍的治疗
&&&&训练要在安静、光线适宜的空间内进行,提供动态的视觉刺激,让智障儿童追视,训练观察眼前运动能力;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如沿线画图,将玩具投至指定目标;等。&&&&
5.听觉系统障碍的治疗&&&&训练应在安静、活动量较少的空间内进行,所提供的听觉信息的重要部分应辅以图形或动作呈现,要给予充分的时间加工理解听觉信息。
发布于日 16:26 |
阅读数(382)
发表评论 &
最近来访我
我最近看过
显示全部&&
显示全部&&
文章数量:100
评论数量:103
访问数量:142343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广告剩余8秒
文档加载中
基本运动能力训练对智障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基本运动能力训练对智障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障宝宝如何训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