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統武术文化传承的传承人什么意思

()文章编号:10029826201404005;5---;中国体育科技;第5第4期2014年(0卷);CHINASPORTSCIENCEANDTECH;Vol.50,No.4,5761,2014.-;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武术代表性传承人研究;ResearchonReresentativeH;张志雷;ZHANGZhilei-;摘要:运用文献资料研究、统
()文章编号:1002982620140400570
中国体育科技
第5第4期2014年(0卷)
CHINASPORTSCIENCEANDTECHNOLOGY    
Vol.50,No.4,5761,2014.-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
武术代表性传承人研究
ResearchonReresentativeHeritae   pgofTraditionalMartialArtsfromthePersective      pIntanibleCulturalHeritaeof   gg
ZHANGZhilei -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研究、统计、分析等方法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武术代表性传承人的性质、认定、管理与保护措施等。认为传统武术技艺的承载与传播主要依靠代表性传承人,代表性传承人是传统武术传承的主体。传统武术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应坚持技艺水平第一的原则,代表性传承人的管理和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工作。应着重保护传统武术代表性传承人的传统传承制度、传承物质条件等,构建稳定的传承途径,形成传承梯队与传承群体。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传承人
:AbstractBusintheliteraturereview,statistics,analsisandothermethods,thisaerex       -ygypp  loresthetraditionalmartialartsofintanibleculturalheritaeinheritorsreresentativena           -pggp
ture,identification,manaementandrotectionmeasures.Thatthebeareroftraditionalmartial        gpartsskillsandcommunicationmainlrelreresentativesuccessors,reresentativeinheritorsof       yypp  thetraditionalmartialartstraditionofthesubect.TraditionalWushureresentativeinheritors          jp
levelsshouldadheretotheidentificationofthefirstrincile,reresentationofheritaeskill            pppgmanaementandrotectionofnon-materialculturalheritaerotectionofcorework.Itshould           gpgpfocusrotectionontheoftraditionalmartialartsreresentativeinheritorsofthetraditionofin              -pp
,heritancesstem,heritaematerialconditions,etc.buildastablewaofinheritance,inherit       -ygy anceechelonandformheritaerous.     ggp
:eoleKewordsintanibleculturalheritae;martialarts;inheritance    ggppy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2
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福建、浙江、新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出台了地产法》
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履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责任和义务,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里程碑。众多传统武术项目、传承人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是传统武术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我国现行的法律没有针对保护传统武术的法规条例,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为保护和传承传统武术提供了依据。
。文化部先后于2非物质文化遗产”为“006年、2008年、共有22011年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项传统武术项目入选,各地公布了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均有传统武术项目入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带动了各地传统武术的保护工作。文化部先后于注,
2007年、2008年、2009年和2012年命名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传统武术项目30。截至2人(表1)选取山东、河北、四川、宁013年8月底,,夏等1自治区、直辖市)统计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1省(统武术项目与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情况如表2所示。
;收稿日期:2013091720140510-- 修订日期:--
;基金项目: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山东省高校人文2012073)
)。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水浒文化研究基地资助(shd1308j
,作者简介:张志雷(男,山东菏泽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1978-):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E-mailzhilei003@163.com。
作者单位:菏泽学院体育系,山东菏泽274015
,H,ofPhsicalEducationezeUniversitDeartment    yyp
Heze274015,China. 
1 传统武术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认定代表性传承人现状
近年我国兴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一些传承有源的传统武术拳种纷纷提出申请,要求政府部门将其列
(中国体育科技2第5第4期0140卷)
表1 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武术项目与相应代表性传承人统计一览表
Table1 ThreeBatchesforNationalIntanibleCulturalHeritaeItemsand         ggtheCorresondinReresentativeInheritorsofTraditionalMartialArts      pgp 
传统武术项目与相应代表性传承人
、、、、第一批(释永信)武当武术(赵剑英)回族重刀武术(曹仕杰)沧州武术(石同鼎、陈敬宇、吴连枝)太极拳(杨2006年7项)少林功夫(
、、氏:杨振河、韩会明、杨振国;陈氏:王西安、朱天才、陈小旺、陈正雷)邢台梅花拳(张西岭、李玉琢)沙河藤牌阵(胡
道正)、、、第二批(红拳、八卦掌(任文柱、孙志均)形意拳(张玉林)鹰爪翻子拳(陈正耀、陈桂学)八极拳(月山八极拳马2008年14项)峨眉武术、
、、、、、德行)心意拳(梁晓峰)心意六合拳(买西山、吕延芝、李洳波)五祖拳(周昆民)查拳、螳螂拳、苌家拳(苌红军)岳家拳、蔡李佛拳
、第三批(通背缠拳、地术拳、佛汉拳(李义军)孙膑拳、肘捶、十八般武艺、撂石锁(沈少三)2011年8项)拦手门、
表2 本研究省(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武术项目数量与代表性传承人人数统计一览表
’N’NTable2 ProvinciallevelIntanibleCulturalHeritaeofTraditionalMartialArtsItemsumberandReresentativeInheritorsumber -           ggp
项目数人数 
23 13 
河南20 37 
河北52 37 
浙江26 13 
福建18 19 
广东7 7 
四川6 11 
湖北5 9 
陕西6 0 
内蒙1 0 
2 传统武术代表性传承人性质分析
活态”承传者2.1 代表性传承人是传统武术的“
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重,文化遗产又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
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进化是非物质文化遗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植于产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
需要把人放在第一位,否则,是无法传承传统武术的。比“如,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即使是主要依靠群体习俗延续,而非个人,但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了5名民俗类传承人,到第四批认定了31名之多,可见,人们对于代表性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视。武术传人通过刻苦练习、潜心揣摩、广览博采、反复实践,掌握了传统武术的文化传统和精湛技艺。他们是绝技的载体,他们的罕见绝招法运用经验,传承过程中遵循的规矩禁忌和道德信技,
这些无形的精神因子是传统武术的灵魂,无法复制。仰等,
传统武术传承靠口传身授、陪练实践,只能靠武术传人代代相传精益求精,而且,创造行为是无形的,其技巧、记忆往往因人而存,仅仅在于从事传承的人身上。独门绝技,
传承方式人的传播保护实物
民族的活态文化,因而,它是特定群体的活的内容,它永远。传统武术是非活态”传承与“活态”保护中(表3)处于“
物质文化遗产,只能依靠“活态”承载和传播。
表3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自然遗产的特点对比一览表遗产、
,Table3 IntanibleCulturalHeritaeMaterial   ggCulturalHeritaeandNaturalHeritaeFeatures     gg
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物质文化遗产、
社会存在实践活动实物
稳定性活态流变固态不变
人亡艺绝。传统武术传承人是武术技艺的“活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世代传承“接力赛”的“执棒者”2.2 代表性传承人是传统武术的传承主体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着谁保护与谁传承两个息息相关的问题,于是就出现两个主体:一个是保护主体,一个是传承主体。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七“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条规定:
的保护、保存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1各缔约国1条规定,应该: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其领土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保护;在第2条第3段提及的保护措施内,由各社区、群体和有关非政府组织参与,确认和确定其领土上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相比,公约强调了民间组织的重要性,由此说明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构成,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从事保护工作的相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团体、文化单位等。保护主体建立国际、国家、省、市、县五级宝塔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并实施分类管理和保
全国动员8983―1986年间,000余名武术界人  在1 员,进行了“普查武术家底,抢救武术文化遗产”活动。查明了流传各地的“源流有序、拳理清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的拳种1编写武术资料6录制7系”29个,51万多字,0岁以上老拳师拳艺3搜集了武术文献资料494.5小时;82
本,古兵器3实物292件,9件3。武术界对于文化遗产的
保护行动是先进的。但是,就像有学者指出30年过去了,的,重新审视这次大规模的武术挖整工作时,除了留给后似乎并未看到挖整工作给中国武术发人一系列数字以外,
展营造的新图景,就是武术工作者本身也不了解129种拳
。传统武术需要法律、种到底都有哪些[法规提供长期保
护的保障。但是,更为重要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整理与挖掘变成了一个不断把传统武术“固态化”与“展示化”的
。2并且留下的“只是一个个缺乏生命力的外壳”过程,0
世纪8而非0年代传统武术的静态保护注重资料的收集,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其关键在于传承而非保存,
张志雷: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武术代表性传承人研究
“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对本级可以认定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虽然各级各类保护主体负有不同的责任,承代表性传承人。
担着不同的保护任务,但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保护主体中的9部委共同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没有武术部门或体育部门参与,国家非物作部际联席会议,
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也没有体育学方面的专家,对传统武术的认定保护难免出现非专业性纰漏,武术管理机构应该主动参与其中,加强本领域保护工作。
传统武术传承人技艺精湛、经验丰富、富有创造力,在传承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如太极拳传播盛世和主要传承人的创造性贡献是紧密相连的。陈氏太极拳陈王廷为始到陈氏太极拳六代传人陈长兴,在家传太极拳的基础祖,
上,将陈王廷创编的一至五路太极拳改编成现在广泛传播,的陈氏太极拳一、二路(二路又名炮锤)后人称之谓“老(。陈氏九代传人陈发科,架”亦称大架)修改陈式老架招式,其子陈照奎定型太极拳套路,现被称为新架太极拳。自陈式太极拳始,太极拳传承群体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还有杨露禅、吴鉴泉、武禹襄、孙禄堂等人,创新发展了杨、吴、武、孙式等多个流派。国家级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最,多,为7人,其他项目传人均在3人以下(表1)太极拳由此形成了一个代表性传承人群体传承的局面。传统武术
。代传承人不仅继承、延续武学,还起着发扬、创新作用[
产保护的核心要素,他们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传统武术的保护主体促进了传承与传播,通过认定、组织、管理、宣教育提高传统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配置传、
制定保护措施和法律法规,为传承提供强有力的保资源,
障。同时,传统武术的传承主体也行使积极的保护职能,辩证的讲,成功的传承是最有效的保护
图1 传统武术保护主体与传承主体构成示意图Fiure1.raditionalMartialArtsProtection  T   g
andInheritanceSubectStructure   j
管理与保护3 传统武术代表性传承人认定、3.1 认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十九条规定,非物2011年《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符合下列条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特定领域件:1)2)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积极开3)展传承活动。这是认定代表性传承人的标准。这与2008年文化部发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中的规定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
“只是后者第一条是:掌握并承续某项国家级非基本一致,
,显然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增加了必物质文化遗产”
须“熟练掌握”这个限定条件。随着保护工作的推进,人们逐渐认识到代表性传承人必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熟练,“就像教育学家曾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掌握”
”桶水。著名的武术家都是几十年如一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砥砺磨练出来的,老师的武艺水平就是学生的目标。,“武术技能是在多年磨练中形成的“功夫”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暂行办法》对传承人还规定: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的人员不得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并不矛盾,是一种具体执行条款。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的人员很容易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的后两个条件,但是他们不能“熟练”进行实践运用,所以不能认定为代表性传承人,不是武术家、武术传人。因为传统武术传承需要靠口传身授,而不是靠材料。3.2 管理
传统武术代表性传承人年龄较大,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甚至会失传的危险,因此,现阶段重点是代表性
表性传承人深谙传统武术的真谛,他们的创造性成果不会原生态”武术的本质特征,却往往赋予非物质文化遗脱离“
,产“生命力”如杨露禅编创杨氏太极拳,促进了太极拳的广泛传播。传统武术在传承过程中,积累了历代传承者的智慧,甚至有对其他拳种的融摄补取,博采众长,成为创造力的结晶。传统武术必然会随着文化生态的变迁而适应,进化”因此,传统武术保护与传承所宣称的力图使性的“
传统武术保持它的原生形态,保持原汁原味,这样势必要拒绝传统武术的发展变迁,使传统武术处在一种“呆滞”状
。既要态,变成毫无生命活力的“死武术”和“文化孤岛”
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滥用,用竞技武术这种西方化模式促使传统武术快速变异;也要鼓励代表性评判传统武术,
传承人进行创新。应立足于挖掘价值内涵,在抢救、保护
。陈氏太的基础上使其自身真正拥有适应社会的能力[
极拳代表性传承人陈正雷,1999―2013年8月成功举办已培训学员逾万人了15届国际陈氏太极拳高级培训班,传统武术的创始也许是由个人的努力次。从总体上来说,
但在其完善和传承过程中,需要传承人群体的努引发的,
力。同时应该看到,代表性传承人不可能大量认定,以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发挥传承群体中其他主要传人的作用。非常重要(图1)
传统武术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
(中国体育科技2第5第4期0140卷)
传承人建立传承梯队。
表4 传统武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方式统计一览表
Table4 NationalReresentativeInheritorsoftheTraditionalMartialArtsofSuccession          p         代表性传承人
家庭、家族传承(13人)
、、、、、曹仕杰(回族重刀武术)石同鼎(沧州武术)吴连枝(沧州武术)杨振国(杨氏太极拳)杨振河(杨氏太极拳)
、、、、朱天才(陈氏太极拳)陈小旺(陈氏太极拳)陈正雷(陈氏太极拳)陈桂学(鹰爪翻子拳)陈正耀(鹰爪翻子
、、、、拳)马德行(月山八极拳)买西山(心意六合拳)吕延芝(心意六合拳)苌红军(苌家拳)、、、、、陈敬宇(沧州武术)韩会明(杨氏太极拳)王西安(陈氏太极拳)张西岭(邢台梅花拳)李玉琢(邢台梅花拳)
、、、、、任文柱(八卦掌)孙志均(八卦掌)张玉林(形意拳)梁晓峰(心意拳)李洳波(心意六合拳)周昆民(五祖
、、李义军(佛汉拳)沈少三(撂石锁)拳)
、、释永信(少林功夫)赵剑英(武当武术)胡道正(沙河藤牌阵)无无
社会拜师传承(13人)
特定群体传承(4人)学校传承(0人)自学、其他(0人)
家族指三代内血亲关系。注:
最多的传承方式是家传、家族传、社  由表4可以看出,
会拜师传承。在物质匮乏的农耕社会,武术拳师对从祖辈传承而来,又经自己潜心学习和磨砺的技艺,拥有一种“敝帚自珍”的心态,他们认为这种技艺是立足社会、养家糊口不得外传,甚至对徒弟也要“十年不得出门”进行的绝活,
考察和磨练。这样便形成了某些民间武术单线式的传承即一对一的传承,父传子、师傅传徒弟。为了保证家方式,
传承中甚至出现了只传男不传女、不传外族武术不外传,
姓人等规矩,表4中只有赵剑英和吕延芝为女性,即使是太极拳其代表性传人主要集中在有血亲关系的家族内部。这种谨慎保守的传承方式,必然造成流传范围窄,掌握精髓的人数极少,失传的几率大。既要尊重其拜师的传统,又要打破“只传内、不传外;只传男、不传女”的思想。管理部门可以定期组织传承人收徒仪式,建立传承梯队,把传统武术礼俗传袭下来,规范武德,形成合法、文明的约束力。同时,对未列入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的其他主要传人给
设立“杰出传承人奖”奖励除代表性传承人予政策关注,
之外的传承人,有利于形成传承群体。另外,掌握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学校教育、著书立说,增加社会受众。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前款规定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重义务的,
丧失传承能力的,文化主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管部门可以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这其实是。但是,建立了一个“退出机制”该规定过于概括抽象,不不具体,缺乏考核指标,难以调动代表性传承人的积明确、
极性。根据管理学“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权利、责任、利益均统一于责任方一体,责任主体是责任的承担者也是权利的拥有者和利益的享受者。管理方应该使代表性传承人清楚责任内容,知道权利范围,明白利益大小,并定期。评估,建立管理规范(表5)
表5 本研究传统武术代表性传承人权责利对应关系一览表
Table5 ReresentativeInheritorsoftheTraditionalMartialArtsPowersandResonsibilitiesCorresondence           ppp
荣誉权保持技艺、传承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举办传习班、参加比赛等
收益、资助
收徒权培养传承人表彰、奖励
成果署名权出版著作、影像制品
资助、奖励
3.3 保护
传统武术遗产的保护,本质上说是对传承人的保护。
,“传统武术是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递减,传承断[]5
,随着一些老拳师的去世,有些拳种也相继流失,这裂”
传统武术的关键环节就是加强对各传统武术项目代表性
。既要保护代表性传承人的自然属性又传承人的保护[
要保护其社会属性,二者缺一不可。保护其自然属性是指健康状况。改革开放以来,许其传承所必需的生存条件、
中年拳师由于生活压力所迫,不得不多老拳师相继去世,
放弃武术,放弃了传统的教武职业,转向其他的谋生职业。特别是在广大农村,拳师迫于生活压力,大多弃武改从其他谋生职业。因此,要改善他们的经济状况,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对传承人授徒传艺、开展传习活动给予资助等,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鼓励他们继续言传身授民间武术。保护代表性传承人的社会属性就是保护他们传
有的已经失传,也有的正也是传统武术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失传。因此,保护传统武术的延续性和可持续性,应防止因为传承人的死亡而出现“人亡艺绝”的情况。传承人锐减是传统武术濒危的根本原因,所以,一定要重视传承人的保护工作。对老一辈的拳师和各拳派的传人的保护
。传统武术是由传承而得应该是传统武术保护的重点[
以延续的,传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以人为载体的,保护
张志雷: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武术代表性传承人研究
承活动中的各种关系,使传承人具有传承空间。首先,保护师徒关系。传统武术的一个传承特征就是长期性,这个传承过程必须有稳定的师承关系才能够保障教学关系的
。尊重传承中的师徒关系,就是保护传统武术长期维持[
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纳入体育部门,完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增设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类专家,避免非物质文化员会,
评估、保护工作中的非专业性失误。遗产申报、
第四,传承经费使用上,专款专用,细化措施,避免纠纷。代表性传承人的生活补助直接打入个人账户,其他传对传承人进行奖励和对传承活承经费根据传承实际贡献,
动进行资助。鼓励成立传承基金,由代表性传承人所在的社团组织集体负责,政府行政部门履行监督职能。
第五,掌握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学校教育、著书立说,增加社会受众;保护传统师徒传承制度,承续传统武术礼俗,培养代表性传承人后备人才队伍,形成传承梯队。
传承的纽带。其次,保护代表性传承人的群众基础。向全社会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在全社会形成保护传统武术遗产的良好环境和舆论氛围。传统武术传承和发展总是依存于一定热爱他的群众,没有群众基础,就会失去存活的土壤。再次,保护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基地。基础设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依托,要建立传统武术传承训练基地。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传承基地的位置要选择在城区、中心城镇等人口聚集地,一定要告别传统武术项目在偏远乡村流传的状况。最后,保护代可以表性传承人的技术记忆。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原生态记录”武术家珍贵武术影像资料,既有助于传统武术“原真性”记忆的保持,又为普及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代表性传承人武术影像、著作等技术记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辅助。
参考文献:
[传统武术: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1]程大力.
[]():体育文化导刊,J.2003,41720.-
[]陈青.]全球化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保护[天津体育学2J.
():院学报,2008,233200203.-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3M].
4 结论与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种动态保护,保护传统武术遗产关键在于传承而非保存。代表性传承人是传统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载体和传播者,术的传承主体,
加强传统武术代表性传承人的管理和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工作。传统武术代表性传承人整体年龄偏高,应加强保护措施,建立传承梯队,以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形成传承群体。
第一,保证代表性传承人具有独立性。传承主体负责保护主体履行监督、考核、服务职能,不干具体传承实践,
涉其具体传承活动,尊重代表性传承人主体地位,管理部推动、弘扬等外围工作,传门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
承人对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创新内容具有决定权,具有传承实践活动的独立性。
第二,传统武术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应坚持技艺水平第一的原则。“代表性传承人”授予技艺最好层次的保持,者,同时设立“杰出传承人奖”表彰其他杰出的传承者,有利于形成传承群体。
1997:446448.-
[]郭玉成.中国武术传播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4M].2008:
[]华志,]卢兵.论我国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其保护[5J.
():贵州民族研究,2010,30198102.-
[]刘锡诚.]:传承与传承人论[河南教育学院学报,6J.2006,25(5)
2436.-
[]毛景宇,李建钢,高鸿彬.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我国武术保护7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的研究[J.2009,2593437.-
[]牛爱军.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对“传统武术传承人”保护问题8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的探讨[J.2008,42105255.-
[]王林,晋会峰,徐刚.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传统武术“原生态”9
]():传承之悖论[天津体育学院学报,J.2009,242158161.-[]王龙飞,]陈世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体10J.
():育文化导刊,2008,112528.-
[]袁育霞.]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中国武术的保护[沈阳体11J.
():育学院学报,2010,296134136.-
[]张纳新.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的传统武术文化保护策12
]():略分析[成都体育学院学报,J.2010,3625558.-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生活休闲娱乐、各类资格考试、应用写作文书、专业论文、中学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行业资料、94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武术代表性传承人研究_张志雷等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表(2)_表格/模板_应用文书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表(2)_表格/模板_应用...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书(传统戏剧类)_调查/报告_表格/模板_实用文档。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申报书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申报人: 所属单位: 申报地区: 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印制 二○一三年三月 ...  三门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表_表格类模板_表格/模板_应用文书。附件 2: 三门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 申报表 项目名称: 传承人姓 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简介(一)传统音乐 1、刘赤诚(古琴艺术)...他 20 岁时便以扮演 “兰花”的惟妙惟肖、脚腿功夫出名而饮誉乡里,被冠以...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_文化/...中国艺术研究院 刘赤城 李[ 吴文光 林友仁 李祥霆 ...?阿 地力 传统戏剧( 传统戏剧(304 名) 项目 ...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32人)_法律资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  摘要 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在取得不小进步的同时,仍旧存在不少的问题。而关 于代表性传承人的权利保护与其权利主体问题又尤为突出。故本文就此针对这一...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关于公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_其它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术传承方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