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传人在为“太极假”急眼前,能不能把“假太极闫芳”

  昨天,一个《经梧太极第一代传人闫芳老师收徒仪式上推手》的视频爆红网络,引发多人围观,真假难辨,众说纷纭。
  许多人第一次见到太极推手的视频,总感觉太假了,假的没边了。半年前第一次看到太极推手视频我也是这样的感觉,昨天有个太极推手视频爆红网络,大部分群众认为假也就算了,非常理解。
  但当我在网上看到《安徽卫视》上一个男新闻节目主持人对该视频讲解为:“如果为大家都配上几名群众演员,大家都可以成为高手。 ” 听到这样的话我就不舒服了,作为群众,任何胡思乱想都可以理解,但作为媒体主持人,只能陈述事实,而不应当以自己的自以为的高智商和经验来主观的判断一件事情的真假,这是媒体人的基本职业素养。
  毛主席都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看完下面三个视频,应该没几个人还认为是假的了···

楼主发言:17次 发图:1张 | 更多 |

  作者:打14办 回复日期: 10:48:19  回复

  可以去拍武侠片了,就是这样的一群垃圾败坏中国武术。

  ————————————————————

  其实这些视频里面有真有假 就看我们怎么去辨别,全当真当然是错,全当假就更不对了,毕竟这是中国5000年历史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东西

  作者:心束负了 回复日期: 10:50:41  回复

  你站那,不知道别人猛推了,那摔倒的姿势会这样不?

  搞不懂为什么跳那么欢!

  俺不信这是真的..!

  ——————————————————————

  不相信就应该去考证。。

  作者:我是裤衩我自豪 回复日期: 11:18:07  回复

  一个有心力去搞公司的老太,还能练出无人能及的武术

  看看跌倒的姿势,欢蹦乱跳的。难不成是内劲?

  每个徒弟的嘻嘻哈哈,好像摔跤是吃蟠桃

  至于lz,自己都说自己外行了

  看了几个视频就能代表公平和正义了

  弟子是大学教授就不会造假?再什么身份也是弟子,一家人怎么安排都可以。

  lz的逻辑不怎么样,董事长教授不能造假。总共看了十个视频就来探索发现了。

  且不说太极有没有这么大威力,就算是有,我也是不信的。反正我不修真不练武。

  很多人都做就是真的了?那金庸古龙梁羽生还都写轻功踏水、内功开山,都是真的?网络小说里还全是开天辟地的法力,也是真的?

  我想金庸古龙先生这身份也没必要编故事骗我们把,应该都是真认识令狐冲,楚留香,才敢写出来

  ——————————————————————

  董事长也练功30多年了···你难道以为三十多年就练习一个花架子?

  大学体育教授这个视频我可以肯定是真的,没一点怀疑。 怀疑其他视频正常,怀疑这个就是你逻辑出问题了

  作者:盼雪的夏 回复日期: 12:30:40  回复

  我们这的省台有次演了我们省一个老头在广场练太极 也是这样 五六个壮汉都近不了身 都被弹出去了 也挺夸张 当时把我笑的呀

  ————————————————————

  呵呵 你应该上去试试的 ··碰到这机会我也会去试试··

  作者:幻叶余烬 回复日期: 17:49:59  回复

  建议楼主去果壳网这贴里再现现眼 /post/3860/ 说不定那视频里的星宿老仙会收你为徒哟

  ——————————————————————

  百度里看了你这个视频····至少目前还没人说他是假的,而且人家还跑到南少林门口表演了··

  而我说的第六个视频,已经证实是假的了。这些东西还需要我们去考证,去伪存真,至少,我是绝对不相信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太极就只剩下些空架子了!

  其实老太婆那个视频里老太婆其实是有些真东西的 不过那些对练的人根本不是认真来的 我看是故意夸张闹着玩的

  其实老太婆那个视频里老太婆其实是有些真东西的 不过那些对练的人根本不是认真来的 我看是故意夸张闹着玩的

  如果你知道为什么会扭伤手腕脚腕 就知道什么叫四两拨千斤了········

  作者:国王梅西 时间: 19:24:04
  其实老太婆那个视频里老太婆其实是有些真东西的 不过那些对练的人根本不是认真来的 我看是故意夸张闹着玩的

  试验不试验大家都知道结果,我就一普通青年,保证能3分钟内KO闫芳这样的货色,你信不信。
  武功都以力量和速度做基础才可以的,没有这些都是扯淡。
  你作为一个新注册的ID,全部都是讨论闫芳太极。对于你们这样的枪手上面的话也等于白说。
  ————————————————————————————
  武功都以力量和速度做基础才可以的------是人都知道,我们想探讨的就是这些之外的东西。
  一个年轻人KO一个太极推手老太婆就觉得很自豪吗?呵呵 有本事你去KO其他年轻点的男性太极推手看看 笑!
  还新ID 还枪手呢?你比我还会意淫!动动脑子吧!

  这么多视频…马克上
  ————————————————————
  欢迎 先说下第2个视频是真的,第6个是假的 其余的自己考察 呵呵

  作者:痛哭跪求包养 时间: 00:23:25
  如果你知道为什么会扭伤手腕脚腕 就知道什么叫四两拨千斤了········
  ——————————————————————

  看来有很多人对太极的误解很深,我觉得主要是各种广场公园的健身太极普及太好的缘故,真正的太极还是十分实用的,太极讲究的是对劲的运用,就是所谓的四两拨千斤,怎么拨就要知道对方的力道和劲力的方向,推手就是对这个的训练。太极中有一句话叫做“太极十年不出门”,练太极不是1年2年就速成的。

  作者:似火流年2011 回复日期: 12:40:01 
  那些徒弟是何许人也谁知道?就是一个炒作的团队,真当我们是傻子?装什么大师,还以为是20年前呢?这么牛比也没看谁能登大雅之堂,也就在网上发发小视频吧,你们自己慢慢玩吧,就是别再这么大张旗鼓的忽悠了,有辱太极拳,有辱中华武术,上面三段视频,有点辨别是非能力的人看了都会笑掉大牙,就那三个老大湿,随便来个散手运动...........
  神逻辑啊,为毛董事长、教授就不会炒作呢?

  作者:梯云纵之九天飞仙 时间: 08:27:15
  作者:国王梅西 时间: 19:24:04
  其实老太婆那个视频里老太婆其……
  我也觉得是故意在搞笑!而发视频的人别有用心,顺便说一下,楼主SB!过两天来鞭尸!
  ——————————————————————
  欢迎到时候你能有机会鞭尸,不过现在先把SB两字送你!

  是不是这么牛逼不清楚,但我知道那些“学员”们肯定没有发力,包括第二个视频

  看看每个视频配合学员的脚下都有自己发力跳开的痕迹,而且特别第二个虽然表演很专业了,听听落地声音是不是觉得特别重?自己跳过去和别人推你撞你过去的着力点完全不同,一个是往方向的作用力,而自己跳过去是是往下的作用力,所以脚落地声音特别重,作用力是骗不了人得一般人也装不出来。被弹开,撞开,划开的会着地时候出现这么重的落地声?呵呵。

  当然这可以看成学员对老师傅的尊敬一种方式。作为上过武校打过架的人告诉你们那些学习几年甚至上十年的人打架一样乱拳开战,不过比一般人的拳头重很多而已。

  ——————————————————————————————

  这位朋友说到点子上了,可以说这也是我比较怀疑的地方,特别是弯腿的动作!

  但太极和散打不一样,散打你底子好 2年就可能成为世界冠军,而太极是极度需要时间的,就像上面朋友说的“太极十年不出门”

  作者:司空有志 时间: 11:19:56
  神逻辑啊,为毛董事长、教授就不会炒作呢?
  ——————————————————————————
  这个问题问的好,所以我们要考察,目前我只能看出第二个视频是绝对真实的,也就是说太极推手的确有这么厉害,但没第一个第三个那么夸张。第一和第三的真假还需要大家的智慧,有内行人来辨别那是最好不过了。

  作者:非油炸五谷道长 时间: 15:29:32
  其实练太极最重要的还是身体条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出师。做好的办法是食用五谷食品,非油炸高吸收。
  朋友真是人如其名啊 呵呵

  暗劲、内力什么的不了解不敢说。
  但是太极我是相信的。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发力技巧,一个动作,它集合一个人身体多个部位的力量,所以威力大。这就好像奥运会上的一些项目一样,为什么很多项目有标准动作,就是因为这些标准动作能够让人更好的发力,达到更大的效果
  ————————————————————————————————

  作者:春光灿烂猪哥哥 时间: 21:41:23

  作者:司空有志 时间: 11:19:56

  所谓,只有练过太极才能感知凌空劲,有玄化,宗教化中国武术的嫌疑。

  如果,隔空真能有足以使人移动的力量在传递,不是洗脑,不是催眠,那这些太极大师应该换个表演方法,比如隔空打蜡烛什么的,更能让人释疑。

  在优酷上搜“青城劈空掌”,这个打蜡烛还是经过吉尼斯认证的,但吉尼斯认同的只是的确有过打灭的现象,并不见得是认同你所谓的内气。

  那个 想打蜡烛的武师连环出掌的速度的确非常人所及,衣襟乱抖,后风接前风,。。。。。总之,我看了是挺失望的。

  呵呵 我也觉得打灭蜡烛没意思 打断蜡烛才有意思。

}

自称的MMA(综合格斗)第一人徐晓冬,将自封的“雷公太极”创始人魏雷打趴在地。受输家面部挂彩的牵连,中国传统武术也因此“破相”。中国功夫在实战中的“技击含量”,因这场五秒即宣告收场的武林直播大会,而遭到了更为直白的白眼与质疑。

已故武学家赵道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晚年讲话”又被重新炒热。如果没有后人的编纂附会,那么这位武学家可谓是洞察武林与人性的高人,观点充满了前瞻性——即便放置到今天的武林格局下依然充满新意。

当然,这或许也说明,中国功夫这几十年来依然保留了所谓传统,吃着祖上的老本,没有任何精进,甚至可能开着倒车。

在面对“中国功夫有无技击性”的问题时,赵道新这样回答:

历史上的事情我不敢妄言。只是近几十年来,中国的武术中最大的骗局,我认为就是所谓的“有技击性”。真不知有多少青年入受到了引诱,走入了歧途而不能自拔。

有些技法还是包含着较高的技击性和潜在技击性的。但可以肯定,当今中国武术在整体上是极度缺乏技击性的。以全球格斗界的战略眼光看,可以说已丧失了技击的竞争能力。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依然会用到这位故去前辈的犀利观点,来刺痛今日武林人士之神经——如果他们还不算太过麻木的话。之所以不惜原文照搬,是因为我觉得在这一问题上,没人比他认识更深,阐释更透。

由于“太极雷雷”最先接招应战,太极功夫也因此被推入了此次舆论的风暴眼,因此相关部门(哦,不,是相关掌门)都争相出面澄清,意图护盘止损。

杨氏太极第六代传人叶泳湘

杨氏太极第六代传人叶泳湘对“太极雷雷”的身份提出质疑,认为他并无资格代表本门出战。当徐晓冬通过拳头“实锤打假”雷公太极之后,杨氏太极所谓“正宗传人”终于开始“跟进打假”,表示对雷雷的太极身份“无人认领”。

那么,我的疑问是:当雷雷在央视四套大肆宣扬太极功夫出神入化并给自己拍神话动作片时,你杨氏干嘛去了,怎么不出面打假与澄清?

片中,雷雷把外国人“切磋”得心服口服;用内力震伤瓜瓤;并演示太极绝学“雀不飞”。

近日,徐晓冬揭露该节目造假,瓜瓤变黑是节目组事先拿被子蒙着拍滚;鸽子不飞走是因为用胶带粘手上。

给太极挣脸的时候,太极传人久久不露面打假;给太极丢脸的时候,太极传人立马出面澄清了。

而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王占海在徐晓冬打赢雷雷后,也承认太极拳确实存在骗局,其中就包括了最近网络掀起新一轮热传的“太极大师”闫芳。“武术必须符合人体的运动规律,超出这个范围的就都是假的。”

河北省第五届武术协会副主席、石家庄第十届政协委员闫芳,因网上流传的一段拍摄于2012年6月24日视频为人所知,被称为“最强太极推手”,握个手能把人电成蛙人。

最终,闫芳“隔空打人”的神功被定性为伪科学。2012年10月10日,一代太极宗师李经梧的后人声明将闫芳开除山门。

但当年最早揭穿闫芳骗局的,并非王占海,而是央视记者。而徐晓冬也早就放言:“现在假的越来越多。你看视频,一个老头老太太把一群小伙子推出去,然后就收钱,说教你神功。那些假的气功大师、掌门人我全去挑战。”

这些“太极高手”亮出逆天的招式,就像兜售保健品的夸大着治疗的功效——明明只能护肝养心,他跟你说还能壮阳杀癌。

所以,不论徐晓冬出于何种商业目的,这种揭穿骗子假面的行为都是令人鼓舞的。就像职业打假人王海专业打假18年资产过千万,我觉得这没毛病。法律不管的事情,总得有人要来代管吧。法律收拾不了的牛鬼蛇神,总得有人来收拾吧。

但很可惜,我们没能看到“太极嫡传”叶泳湘、王占海们高声喝止过这类“沾衣十八跌”的“太极神棍”,更没有看到他们通过和骗子交手来“捍卫太极”。而今,他们却嚷嚷着要和打假人徐晓冬交手来“捍卫太极”。

各位太极正宗传人们,在为“太极假”急赤白脸之前,你们能不能把“假太极”打了先?正是因为后者夸大宣传,才让太极显得假啊。

可他们都在对你说:“我们都很害怕”。害怕触犯了那个东西,害怕看清了那个东西,害怕得罪了其他的害怕者。实际上,那个东西不是现实中的国术,而是幻想中的国术。

拳术在幻想中越传神,在现实中就越失真;而拳术在现实中越贫乏,就越想用更神圣的幻想来弥补。中国武术理论和技术的破裂由此与日俱增了。

对比一下擂台输方太极雷雷近几日的言论,你会发现,他的“输拳”理由发生了“细微而深刻”的变化。

在5月2日接受《新京报》采访时,雷雷的回答是:“其实就没想赢。这种事赢了会越来越纠结,还会有一堆人找你。我喜欢一种和合的状态。我就是这样一种心态,没想过赢。”

到了5月3日,雷雷把责任归咎于鞋子,改口称“当天比赛时穿着新的胶底鞋,场地也是橡胶地面,往后退的时候就摔倒了”

而到了5月4日,雷雷口风从“不想赢”变成了“不敢赢”:“如果我真用内力,可能就出人命了。之所以和徐晓冬比赛时没有用内力,是因为担心打完之后进派出所。如果我和一个普通人发生争执,打架,你打我一拳可能是嘴流血,我打你一拳里边受伤。只不过这个技巧不能用,因为用了几天之后就出人命了。这是我们先辈传下来的的一种东西。”

也就是说,可能受到了某种外在传导过来的压力,雷雷正不断纠正过去的说法,重新扶正太极“跌倒”的声誉,修复太极破相的自尊。

雷雷第一次的说法是,太极根本赢不了;第二次说法是,如果鞋好使,太极有可能赢;而第三次说法则是,太极怕出人命,干脆不赢了。

一旦第三次说法成为雷雷输拳的“最终解释”,那么今后所有太极拳留下的败绩都将被该行业自欺欺人地视为“无效”。哪怕徐晓冬把太极掌门摁在地上毒打,那也不能判定是前者赢了,因为掌门很可能是出于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目的,根本不敢放大招——就怕打人者活不到两百岁。

由此可见,这个圈子已经形成了一套娴熟玄妙的、不断修补的、能够自圆其说的逻辑闭环。凭借这一揽子“自由心证”的观点,他们足以肉烂嘴不烂地维护着这个行当的既得利益。

有了雷雷“怕出人命不敢赢”的最新说辞作铺垫,从此以后,太极都将立于不败之地。太极能不能养身?能;能不能实战?也能。那为何打不过人家?怕出人命,不敢发力。

难道今天的中华武术已患上绝症了吗?不可救药了吗?要么,干嘛这么忌讳听到自己的弱点和病因?干嘛那么害怕摘掉假面具呢?中华武术她今天需要奉承还是批评?

倘若两者她都需要,我想听过太多的信徒太多的“拜年用语”了。为了全面起见,她也该听听偏激而又片面的初诊了。

在徐浩峰电影《师父》中,咏春学徒耿良辰挨个儿把津门武馆给踢了。这些武馆,师父都不教弟子“硬活儿”。之所以能够存活,全靠门派之间互相照应抱团撑面儿。大家都没真功夫,互不拆台,于是各武馆相安无事招生揽财。而各武馆之间也从不比武精进,因此功夫大都荒废。

而一旦有人教了弟子真功夫并开启踢馆模式,那么这种相安无事各自生财的平衡局面便被打破了。华而不实的功夫套路被真功夫一击即溃,招不到生源的武馆从此便断了财路。于是,那个挑头打破利益格局、摧毁利益产业链的人,势必会遭到各门各派同仇敌忾的围猎与杀戮……

武侠原是许多人求而不得的一场桃花源梦,但徐皓峰最擅长的正是将这江湖的伪善面孔剥落撕开。

或许中国武林最大的缺陷就是从来不承认自己有缺陷,一场学术争论很快会转变成一次人身的攻击和迫害。然而,一名拳术高手或其它运动项目的优秀选手在全国或国际大赛上失利后,会向一个斥责他的观众、评论员或指导者提出挑战或进行较量吗?

不会,只有那些不开化的善男信女才会以行动疯狂地铲除异教徒。所有这些只说明了一个事实,目前,中华武术的主体已经脱离了技击术、脱离了艺术,脱离了哲学,只留存下了信仰,走入了宗教。

前辈赵道新最终也给中国武术指明了出路:

中国武术走向世界,必须推翻三座大山,第一座山是老人和官僚对各拳派的专横统治;

第二座山是把中国武术凌驾于世界格斗术之上,搞宗教式崇拜;

第三座山是过分追求安全,不顾观众的情趣。只有把武术在全人类中间“打”个热火朝天,老人才会自动变得谦虚,官僚才能被自然淘汰,人们才知道中国功夫在世界上到底“算老几”。

其实在各行各业,我们都太需要赵道新这种不求利只求真的良心大师了。

}

  各种拳术,皆各有其特点.太极拳的特点,尤为显著,学任何武术,亦无非学各类之特点而已,因此,凡热衷于太极拳的练习者,务必重于太极拳特点的探究,否则岂非等于没学太极拳无异.

  太极拳最大的特点是一切从假开始,最明显的特点是缓慢的运动,而最重要的特点是”用意不用力”.动作的缓慢,对拳术来说,岂非无异近乎假,而外形之尚慢而假,则其内意才能深愈真,因此,太极拳架练习时,虽身前无人,宜假想与人应对似,这叫做无人当有人的练法,身.手.脚的外形动作,皆以意令腰的主宰而为之,而非以手臂局部之活动,这样才能内外相合.协调一致,产生有惯性一动无有不动的开合张弛,从而才能具有绵绵不断.滔滔不绝之势,动之虽缓,而意则敏,久假则藏真,一旦遇上真打,便能条件反射,产生自动化之应用矣.斯犹似珠算之熟练者,其运珠之速度有超乎思索之情况相同,亦如钢琴家之弹奏,其手指之飞舞,几乎令人不可思议.太极拳达到了具有艺术性的境界后,亦就有种种令人不可思议的发挥.

  太极拳假练假打的特点,实质是无抗意运动,人如无抗意行为,才能善以弱者自居,能自认是弱者,才能舍已从人,拼弃顶抗,能从人才能引人之进而使其落空,能使人落空,才能予已得机得势,能得机势之利,才能以弱制强,力小打力大,能以弱胜强,才能确保自卫之旨,能确保自卫,则无疑能常胜而不殆,弱者能常胜不殆.乃确是令人不可思议矣.苟以强者自负,则其性必喜顶抗逞强,如此,则与太极拳的特点相悖,亦与学太极之初衷相背,这样虽恋于太极拳的勤练,而在应用时仍是喜用力量型的快.猛.狠为尚,毫无太极特点的东西.对此,先贤王宗岳早已有鉴于先而曰:”是皆非关学力而为之”,意思就是说,学是学太极,而应用起来,则不是学自太极拳的东西,仍是一般的本能的东西,另外,有些习太极者,虽没有以快.猛.狠为法,但应用时,一筹莫展,”率自为人所制”,对此先贤也说过,”十年数载亦糊涂”.”到老无成贻叹呵”,甚至说”十个艺人十不知”等语,因这种情况,非个别之故而大有人在,何耶?

  其原因皆是由于忽视太极特点之探究故也,但由于人的个性不同,且很难改变,诚如’江山可改,本性难易”者也.属火者,易亢,与太极特点要领难融,惟有属水者,善能随流,最合太极之理,其它金.木.土三者,则或多或少与太极特点之理,总似有不同程度之差异,而不够理想,但性格之不足,虽有先天因素,仍可以后天的悟来补救和改善,即自觉改造,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特别是谈于名利的修练,通过努力的自我反省达到”败子回头金不换”的大转变,才能认真地认识到太极拳特点的重要性,而加以确实地做到,有志者,事竟成.相信在不长的时期内肯定会掌握与应用太极的特点,从而一步一个脚印地,总有一天能够攀登太极的最高的艺术境界.因此,先贤把修养也作为学练太极拳的重要方法之一,非无其因也.

  无抗意运动乃是”应物自然”的先天所赋予者也.如接物相似,设人递给我一盒火柴的轻物,我伸手接之,其用力不多不少,恰到好处,且并不感到自已在用力,即使递过来的是略重的一条板凳,你同样会刚刚正好而不觉在用力拿,再如你自已持雨伞或抱婴儿时等等,其中肯定是存在着用力的,但你也感觉不到自已在用力,这种没感觉用力的力,就称之为”用意不用力”,希望有些人持”不用力怎能打人”观点的太极拳爱好的同志,对用意不用力的真实内容有一正确的理解.以上举例皆是先天的应物自然的太极现象,而于太极的拳义来说,就是拳论中所说的”对待无病”.”用意不用力”.”顺敌变化示神奇”.”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神如捕鼠之猫”.”形似搏兔之鹄”等等不胜枚举,这些话,言之再三,都是无抗意的无拙力的用意不用力的要求,可谓苦口婆心谆淳以告,毫不保守,吾人既然钟情太极拳,没有理由不听先贤一片真诚的金石之言,而漠视太极拳特点之重要,单就一个为什么要以漫动作来练拳的问题,也应该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安于糊里糊涂,只有这样废寝忘食地投入,才是学习任何事物的正确态度.

  太极推手亦是假练假打的方法之一,真打那有先搭手套圈的道理,因而亦应如上述接物一样以接对方之来劲,用意不用力,似有力而不觉在用力,但人们在推手时,多数人则易产生后天的拙力行为,甚至是蛮力行为,因而就出现,顶.抗.丢.匾.拖.拉.抓.抱.推等等与太极特点完全相背的误区,仍是以快打慢,力大打力小的初级的粗的东西,余以为初级的粗的没关系,因为任何事物,总是从初级到高级,由粗而细,由细致精的规律,问题是手快力大,对某些身强体壮的人,亦能持此而常能致胜之故,因而非常自满,视之如宝,反而把太极之特点,弃之如敝帚也.是乃令人遗憾耳.太极定步四正推手的内容,本是四正相生相克与化.发的转换,别无他法锻练的原则,始终遵循太极的特点,即”用意不用力”.”沾.连.粘.随”.”不顶不丢”.”舍已从人”.”引进落空”.”合即出”以及上述种种”对待无病”方面的许多内容的认真贯彻,不应自作聪明地加进自我发明的东西,除非你的造诣已超过王宗岳等先辈诸人,那自当例外.

  太极推手的推字,不是推人的推,而是推求知觉反应的推求意思,推手中只有按,没有推字,要收就是发,不发便是制,是发是制,决之于按之信息,按如按脉相似,以听病者之脉息而便于诊断,故称之曰”听劲”.而实质上是人之五觉中之一的触觉是也,再者推手中不被人注意的非常重要的一项,是视觉.它的作用之一即人之一切动作的决定,是出于视觉的反馈也,其二则是反映一个人的各种神态,而眼是神之示,神为心之苗,因此推手时,不可野眼旁视,必须直视对方,且不宜多霎.俗话”眼晴一霎老母鸡变鸭”.此言即是指眼神(视觉)的重要性,神气.神气,功夫练到神完气足时的太极高手,就能以神制人而无须手脚之动也.此种功夫,不信者有之,反对者更多,非亲身经历者,的确难以置信,但自然界的生克现象在动物间的存在是被人们所理解的,如虎之威,猫之神,便具有令对方神经失常.肢体无能.浑身发抖.坐以待捕的效果,而人在生命行将被消灭的关头亦会有这种情况,惟无从体验之也.而在武术应用上的出现,也只能限于被少数人认同,正像科学家一样,在人类中总是少数,太极拳也是尖端科学的结晶,自然能登峰造极者,也只能是少数人是也.

  用力推人,是常人所共会的,非太极之特色,身强力大者当然亦易于将人推出甚至推跌,亦能常胜,但不能保证百战不殆,盖世上总有身更强力更大者,以及机更巧者,总之以常人之结果”非关学太极之行为”,是应值得吾人思考的.

  发则不同,发是内外一致的爆发,即是先天赋于疯子的劲,疯子的发劲,是全身整体内外一致的,故其爆发出来的力量,数倍愈常人,是太极四种内劲中之一.它的发劲时,要将手臂上的后天拙力减弱至零的程度(与常人却相反).它是以精.气.神的意会下(内在动力)来摧动身.腰.腿.足(外在动力)的内外六合的协力产生弹性将柔软无拙力的手送出,所以叫合即出.也就是不用弹性的合叫制人,用弹性的合叫发人,即先贤”发劲如放箭”来形容.于今亦可以用枪弹的撞针来理解,重要者,必须认识到其间只有发与制而无推的内容,推人则不然,必会想加大手臂的力量,达不到内外一致协调的均匀度,限于局部的增强,只开而无合,直而犯僵,对方稍一牵动,便失平衡,处于失势,因而力虽大却易被力小者所拨动也,故曰:”察四两拨千斤,显非力胜”是也,又曰:”牵动四两拨千斤”,皆喻巧取巧胜之理也,牵动者,乃牵动对方之四两也,非我之四两也,对方大力直推,其力聚于顶端,最近我之身体,近者则易于我之牵动,远者很难进去,进之亦须时间,明乎此则知推人之不可为也, 因而先贤又曰:”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还有一句叫”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这无疑只有在无抗意的思想指导下,才能活动于众人之间,因此是否能用意不用力,关键还是一个思想问题.由此先贤总结要做到合乎太极拳特点的话,首先要介决思想意识问题,故又提出”凡此皆是意”之忠告.

  整套太极拳,处处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与常情相反的特点,故不能以常情去理解,要以一反常情的观点去探究,无抗意运动就是在武术中一反常情的做法,在散手中亦不例外,如”彼不动,已不动”.”后发制人”等,皆是无抗意运动的特点和原则,特点即是其取胜之道,不败之宝,以此认识特点之重要性,以此理解无抗意运动的实际意义.以此掌握用意不用力的尺度,以此知凡此皆是意的结果,则对学太极肯定大有俾益而无疑之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假太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