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u23新政外援新政会议6月5日为什么不开了

曝足协6月5日将开大会 某高层:执行新政是开倒车_中超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曝足协6月5日将开大会 某高层:执行新政是开倒车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图片来源网络)
  特约记者李鹏报道& 5月24日晚,足协官网发布两条通知,两条通知分别关于外援引进限制,以及U23新政,其中外援新政将会在今年的夏季转会窗口便开始实施,而U23新政则是要到明年开始实行。两条通知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巨石,引起轩然大波。某中超俱乐部高层表示,“如果真这样执行,那相当于中超开了倒车,对俱乐部、对联赛的损害都是极大的”。
  24日晚足协通知发布后,从各俱乐部内部人士以及球员的反应来看,此前足协并未就此和俱乐部进行沟通,这一点也得到了证实,“我们也是在足协发文之后才得知的消息,此前我们预想过,明年也许会有新政出现,但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规定。”某俱乐部高层表示,对于足协的两个新规,都存在很现实的问题。
  “外援引进的限制并不是不可以执行,但要给俱乐部一个缓冲期,中超这么长时间,有哪家俱乐部敢说真正能够盈利的,当然,现在各方面都在转好,俱乐部也都在寻求盈利,但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突然开始执行,相当于之前的很多工作都白做了。”另外,如果按照此规定执行下去,也会出现一些极端情况,“以后就不用签外援了,回到原先体工队的模式,每个月就发基本工资,这样可以保证短时间内马上达到不亏损,但这不现实。”
  对于U23的政策,有些俱乐部同样措手不及,而且新政的合理性也值得探讨,“前一段时间里皮提出来,用U23换U23,我们都觉得这个应该是科学、可行的,但如果要把U23人数直接和外援划等号的话,就完全不一样了。首先,要打亚冠的球队怎么办,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另外,这样对其他年龄段的球员非常不公平,尤其93、94年龄段球员,球员辛辛苦苦练了这多年,家庭培养了那么久,生存空间几乎就没有了;还有一些年轻球员,在U23年龄段范围内能踢,过了这个年龄之后,能力不足,同样就没有生存空间了,他们是不是在23岁就应该退役了?而且这也导致了U23年龄段球员的超高溢价,有一些U23球员的身价,都超过国脚了,这正常吗?”制定政策很容易,但要考虑到俱乐部具体的问题,毕竟联赛的主体依旧是俱乐部,俱乐部也需要生存。
  据了解,足协将于6月5日,在广州召开大会,中超16支球队的主帅都必须与会,里皮也将参会,足协高层、蔡振华等人,都将到场,大家一起探讨未来中超发展、外援政策以及U23球员使用方法。在6月5日的大会之前,足协突然发文,提出两项新政,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相关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外援一场只上3个?每场一名U23首发?猝不及防的新政,让中国足协再次成为公众痰盂。但这次,足协有点冤。 编辑/Pbb
1冤!新政背后有高层授意 足协这次被逼成背锅侠
备受瞩目的中超联赛新规终于浮出水面,与之前的外界猜测相比,足协即将公布的新政显然要更加“疯狂”——从2017赛季开始,中超俱乐部仍可注册5名外援,但每场累计上场外援最多三人,上场外援不再对亚洲外援和非亚洲外援进行限制。同时,在中超比赛18人报名名单中,必须有两名U23以下球员,其中必须有一人首发登场!
足协新政一推出,就遭到了各界的口诛笔伐。中国足协再次成为了舆论的炮轰目标,讽刺恶搞已经表达不出人们对这一新政的愤怒,更加激烈极端的词汇,都和中国足协挂上了钩。首先,颇受诟病的是足协新政的颁布流程,之前发过一份征求意见,里面明确写到2017的外援政策是上场3+1,现在强制改为只能上3个外援,那之前的征求意见有什么意义?
新政颁布的时间点让已经完成新赛季引援的球队颇为尴尬。
其次,即使新政必须得在2017赛季起执行,那么是否至少在2016赛季刚刚结束的时候,各队开始实际着手内外援调整的当口公布,能起码显得人性化一些?这次新政是在转会期内没提前通知的情况下公布的,在这样的节骨眼实行注册政策变化,对已经花大价钱引进高水平外援的球队,实在是太有失公平。
除了外援的限制,此次新政中的规定每场18人大名单中有至少两名U23球员报名,其中一人要首发出场。最叫苦连天的就是93年的球员,有的刚刚打上比赛,因为这个规定就要让位给94年的球员了。当然94年的球员别高兴的太早,明年他们就得给95的腾地方了。虽然后续很可能有限薪等举措来为狂躁的中超转会市场降温,但就这一波新政来看,外援上场名额减少必然会导致内援价格进一步提升,不仅不能抑制市场泡沫化现象,反而会进一步加大,至少能力突出的个别U23球员,很可能会制造下一个天价。
既然这两条谁都能看出来“不专业”的举措能得到如此坚决的执行,为何没有俱乐部敢站出来反抗?要么背地里发发牢骚、明面上都义正言辞的支持,要么干脆一言不发,投入真金白银的俱乐部大佬们,怎么变得如此弱势?明显可以看出,是这次新政,并非是足协能左右的,而是来自更高层的行政命令。俱乐部可以不把脱钩后的足协放在眼里,但更高层的指令,貌似还没人敢公开违抗。足协这次很有可能迫不得已当了一次背锅侠。
当搞好足球变成了国家意志,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一个细节,能佐证新政的来源。由亚足联主办的亚冠联赛是亚洲最高级别的俱乐部赛事,而亚冠的注册规则是3+1,新政颁布实施后,外援规则和亚足联明显不符。中国足协再昏庸无能,也断不会算不清五以内的加减法;中国足协再胆大包天,也断不敢公开和亚足联叫板。向来优柔寡断的中国足协,这次颁布新政却“雷厉风行”,若非有上层明确授意,实在找不出一个更合理的解释。
新政颁布后,中国足球还面临着一个隐忧——国际足坛转会专家朱艺表示,“既然是上级行政干预,是否有违反FIFA章程之嫌?只要证据确凿足协的确受到了上级压力,被全球禁赛是肯定的。世预赛被暂停,亚冠所有球队都退出亚冠。”在2015年,科威特就曾因为未能及时排除政府干预足协工作的隐患,而被国际足联给予了全球禁赛的处罚。【】
2行政干预不新鲜:头球1个算俩 取消升降级坑一代
据了解,足协最初的想法是,在2018年将外援政策过渡为注册5人、报名3+1、出场3+1。不过由于目前个别俱乐部运营和管理并不规范,导致烧钱无节制、球员薪金高得离谱、青训工作无人关心的情况见怪不怪。迫于压力,足协在去年12月23日向各个俱乐部下发《关于修改中超联赛规程有关外籍球员报名条款的征求意见函》,但高层对执行的成效并不满意,这才有了昨天的新政突袭。
虽然已经脱钩,但体育总局对足球不仅极为关心,也并未彻底撒手不管。对联赛的发展也相当重视,甚至直接督促职业联盟尽快成立。知名媒体《足球》报还爆料,原本这次改革还有更猛的措施,比如“国内球员进球有额外积分”等。但此举被认为是违反足球规律,被有关方面紧急叫停。可以判断,虽然这次新政的内容非常可笑,但这已经是折中后的结果。
为了保证02世界杯和08奥运会,足协的行政命令可以轻易改变当时一代人的命运。
在中国足球的历史上,因为行政干预而早就的笑话,可谓不胜枚举。上世纪80年代,足协认为中国足球应当注重培养力量型球员,这样一可以抗衡韩国、新西兰这样的力量派,二可以压制东南亚和西亚足球。于是规定在国内联赛里,头球得分,进一个算两个!于是滑稽的场面出现了:各队纷纷培养高中锋,没有高中锋的,就把球带到门口再挑起来头球攻门。
如果说头球一个算俩的政策只是让比赛变得滑稽,那么取消升降级则让联赛变得肮脏。在2001年、2002年和2004年、2005年,中国足球顶级联赛两次取消升降级,这样一个违反足球客观规律的决定,几乎摧毁了职业联赛根基:联赛质量明显下降,赞助商次第消失,观众越来越少,次级联赛更是陷入生存困境,假赌黑获得疯狂生长的沃土,甲B的“五鼠风波”正是在这一时期出现。
行政干预能让联赛荒废,个别球员的职业前途就更不会在乎了。2001年国足紧张准备世界杯预选赛,为了保证国家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集训,足协下令十强赛之前任何人都不能去海外效力,足协的这一纸禁令也让数位国脚的留洋梦延后了一段时间。在2000年底到2001年初,张恩华短暂租借英甲格林斯比队,打进3个进球,使球队直接拿到5分。不过由于足协的留洋禁令,他无奈地回国,后来几次努力再也没有成功。
保完世界杯,再保奥运会。2005年1月份足代会上,足协在推出大国家队计划的同时,宣布了几项保证“08计划”的措施,其中一项规定:凡没有向08队伍输送球员的俱乐部,每场比赛U20球员上场人数不能少于两人,上场时间不得少于半场,否则以0比3判负。不过这个政策受到了普遍的质疑,很快这个规定也被足协取消,他们又上演了一出“里外不是人”的闹剧。
抽扑克牌决定名次,没错,这就是当年足协定的规矩。
对于外援数量的行政干预,并非没有先例。2012年6月的中国足协理事会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广州恒大关于“放宽亚冠球队外援名额议案”,允许参加亚冠的中超球队在外援引进方面可以放宽到6+1(6名非亚洲外援和1名亚洲外援)。也正是根据这个政策,广州恒大才利用二次转会,将外援人数增加到了7人。关系到外援人数注册的规定说改就改,显然是对于联赛的一种不尊重,对于其他球队也非常不公平。
都说吃一堑长一智,但中国足球的行政干预,似乎并无穷尽。当屁股决定脑袋,当领导说得都是对的,这样的官本位文化,造就的就是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教训。【】
3脱钩足协换汤不换药 职业联盟是最后救命稻草?
足协新政,不仅是内容让人大跌眼镜,颁布的时间点,更是有些自相矛盾的意味。就在近日,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简称“足管中心”)已被正式注销,中国足协已成为独立的社团法人,这意味着中国足球改革,管办分离,在形式上已经彻底完成。就在大家都满心欢喜足协终于摆脱行政力量干预的时候,这次新政仿佛在告诉所有人:足协,还是原来的足协!
在过去的22年里,代表行政力量的足管中心和社团性质的中国足协合二为一,被指“管办不分,政企不分”,运作起来很不规范,弊端多多。市场与行政的博弈内耗严重,让足球改革无法深化、到位,也让联赛被贴上了“伪职业”的标签。虽然每次挨骂的对象都是中国足协,但中国足协之所以能屡出昏招,重要原因就是外行领导内行的行政干预频出。
虽然名义上已经脱离体育总局成为民办团体,但真正想要离开总局的管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日,《中国足球协会调整改革方案》公布,明确提出中国足协要与体育总局脱钩,撤销足管中心。2016年2月,体育总局足管中心摘牌;到如今,足管中心被正式注销,中国足协今后将不再具备任何行政职能,角色将由“官办”彻底转变为社会性组织。但显然,这次足协新政的突袭,再次证明,表面上脱了钩,实质上中国足协还是体育总局和更高层的下属执行机构。
足协既然难以真正独立自主,那么正在运作的由俱乐部组成的中国足球职业联盟,会否真正的排除行政干预的影响呢?职业联盟是和足协平级的一级社团法人组织,职业联盟将体现俱乐部的主体地位,中超、中甲、中乙俱乐部的代表都将成为其中一员。联盟下面将设立由中超、中甲、中乙俱乐部推选的人员组成的联盟执委会。中国足球职业联盟的构架和功能,非常接近于英超联盟和英格兰职业足球联盟。通过了解英足总和英超联盟之间的关系就能清楚的反映未来足协和职业联盟之间的关系。
1863年,英格兰足总成立了足总杯,越来越多的英格兰球队参加到这项赛事中来,赛事逐年火爆,但却存在一个问题——比赛不够踢。于是,阿斯顿维拉的老板联合11家俱乐部,和英格兰足总申请,希望组织每周都有比赛的联赛。英格兰足总通过了这项申请,并成立了英格兰职业足球联盟,来管理联赛。
后来,联赛的参赛球队越来越多,就将92支球队分成了四级。到了1992年,英甲的几支球队,为了能把转播权卖出个好价钱且不分给低级别联赛,就联合要求英甲独立。于是,英超联赛成立了,相应的,英超联盟成立,负责英超联赛(英格兰第一级别联赛)的运营、推广、管理。英冠、英甲、英乙是一个体系,独立运营,独立冠名,由英格兰足球联盟管理。全国联赛、南北联及以下职业、非职业联赛体系,由英足总管理。
英足总和英超联盟二者从来可都不是什么好朋友,为了各自的目的产生分歧是司空见惯的事。
英足总主要管理英格兰各级别国家队、各种正规杯赛以及整个区域的赛风赛纪。此外,英足总在英超联盟中有一定的席位(大约是8个),拥有不少重大事项的否决权。换言之,英足总会参与到英超联赛的日常管理中,但却是绝对的配角。类似外援政策这样的重大决议,英足总首先就没有发起动议的资格,唯有英超联盟才有资格,而英超联盟本身主要由各俱乐部代表构成,充分体现俱乐部的利益。换言之,类似中国足协新政这样严重损害俱乐部利益的决策,在英超,根本就没有出现的可能。
这个筹建中的中国足球职业联盟的构想很好,但中国足协作为当前中国足球的实际管理者,在未来如何做到真正放权、真正为足球俱乐部主体服务、让由专业人士组成的职业联盟来管理、运营中国足球,外界还持观望态度。毕竟在管办分离的过程中,足协主席的人选就被诟病为“不换汤也不换药”。
既得利益势力如何做到不得不放权,需要更高层的有力推动。无论是管办分离,还是成立职业联盟,这一切积极的举动目的是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避免行政干预。但这次的足协新政,却与这个初衷背道而驰,让人不得不发问,究竟是真改革,还是老路重走?【】
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关于足球的,请交还给真正的足球从业者。曝足协6月5日将开大会 某高层:执行新政是开倒车【vivida奢侈品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2贴子:
曝足协6月5日将开大会 某高层:执行新政是开倒车收藏
(图片来源网络)特约记者李鹏报道 5月24日晚,足协官网发布两条通知,两条通知分别关于外援引进限制,以及U23新政,其中外援新政将会在今年的夏季转会窗口便开始实施,而U23新政则是要到明年开始实行。两条通知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巨石,引起轩然大波。某中超俱乐部高层表示,“如果真这样执行,那相当于中超开了倒车,对俱乐部、对联赛的损害都是极大的”。24日晚足协通知发布后,从各俱乐部内部人士以及球员的反应来看,此前足协并未就此和俱乐部进行沟通,这一点也得到了证实,“我们也是在足协发文之后才得知的消息,此前我们预想过,明年也许会有新政出现,但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规定。”某俱乐部高层表示,对于足协的两个新规,都存在很现实的问题。“外援引进的限制并不是不可以执行,但要给俱乐部一个缓冲期,中超这么长时间,有哪家俱乐部敢说真正能够盈利的,当然,现在各方面都在转好,俱乐部也都在寻求盈利,但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突然开始执行,相当于之前的很多工作都白做了。”另外,如果按照此规定执行下去,也会出现一些极端情况,“以后就不用签外援了,回到原先体工队的模式,每个月就发基本工资,这样可以保证短时间内马上达到不亏损,但这不现实。”对于U23的政策,有些俱乐部同样措手不及,而且新政的合理性也值得探讨,“前一段时间里皮提出来,用U23换U23,我们都觉得这个应该是科学、可行的,但如果要把U23人数直接和外援划等号的话,就完全不一样了。首先,要打亚冠的球队怎么办,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另外,这样对其他年龄段的球员非常不公平,尤其93、94年龄段球员,球员辛辛苦苦练了这多年,家庭培养了那么久,生存空间几乎就没有了;还有一些年轻球员,在U23年龄段范围内能踢,过了这个年龄之后,能力不足,同样就没有生存空间了,他们是不是在23岁就应该退役了?而且这也导致了U23年龄段球员的超高溢价,有一些U23球员的身价,都超过国脚了,这正常吗?”制定政策很容易,但要考虑到俱乐部具体的问题,毕竟联赛的主体依旧是俱乐部,俱乐部也需要生存。据了解,足协将于6月5日,在广州召开大会,中超16支球队的主帅都必须与会,里皮也将参会,足协高层、蔡振华等人,都将到场,大家一起探讨未来中超发展、外援政策以及U23球员使用方法。在6月5日的大会之前,足协突然发文,提出两项新政,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足协杯不能上外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