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羽毛球 网球肘和网球运动到底哪个更累

&打网球累不累呢?打网球累还是打羽毛球累呢?
打网球累不累呢?打网球累还是打羽毛球累呢?
户外运动,是一种充满挑战充满新奇的一项运动,户外运动可以很好的供拥抱自然,挑战自我,能够培养个人的毅力、团队之间合作精神,提高野外生存能力,户外休闲运动中多数带有探险性,属于极限和亚极限运动,有很大的挑战性和刺激性。那么在大家进行户外运动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事项呢? 户外运动,是一种充满挑战充满新奇的一项运动,户外运动可以很好的供拥抱自然,挑战自我,能够培养个人的毅力、团队之间合作精神,提高野外生存能力,户外休闲运动中多数带有探险性,属于极限和亚极限运动,有很大的挑战性和刺激性。那么在大家进行户外运动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事项呢?
热度排行榜
相关游戏推荐
1393人推荐
1149人推荐
1067人推荐118被浏览93551分享邀请回答441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7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新版 3DMark 终于发布 支持Windows 8
&&&&&& Futuremark公司上周承诺发布其流行的PC基准测试软件3DMark的首个支持Windows 8的版本,该公司这次仅是简称其为"3DMark",软件包含三个可在PC上运行的DEMO。其中,FireStrike为基于DirectX 11显卡的高端PC而设计;Cloud Gate支持基于DirectX 10的主流硬件;Ice Storm则为入门级DirectX 9平台打造。&
&&&&& Windows 8/7/Vista的用户可以下载一个免费版本的3DMark,允许运行全部三个演示并联网与其它PC比对分数;而高级版的价格则为24.99美元,允许用户单独运行每一个基准演示,以及一个特殊"至尊版"(Extreme)的Fire Strike(火力打击)demo。此外,高级版还提供了交互式的图形能力、可离线保存结果以及更多。
&&&&&& 最后,3DMark还有一个售价高达995美元的"专业版"(3DMark Professional)。它具有图像质量工具、命令行自动化、一个查看私人离线结果的选项、以及将结果导出为XML的方式。
&&&&&& 微星(MSI)和Galaxy的某些零售产品会提供一个免费版的3DMark高级版;Steam平台上也在销售(高级版),首周提供25%的折扣。最后,已经拥有了3DMark 11高级版的人们,也可以享受新版(Advanced Edititon)的25%折扣。
&&&&&& 针对Windows RT/Android/iOS设备的3DMark版本,计划在未来发布。
【来源 锋科技】
科学家用量子力学解释灵魂的存在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科学家提出一项不同寻常的理论,人类濒死体验发生于量子物质(quantum&substances)形成的灵魂离开神经系统并开始进入宇宙的时候。依据这一理论,人类濒死体验相当于大脑中量子计算机的一个程序,即使死亡之后仍存在于宇宙之中,这将解释那些濒死体验者的神秘记忆。
美国科学家解释称人体濒死体验是一种大脑微管量子引力效应
死而复生:最新研究揭晓了濒死体验之谜,人类死亡之后,他们的量子灵魂从身体中释放,重返至宇宙之中&
美国亚历桑那州大学意识研究中心主任、心理学和麻醉学系名誉教授斯图尔特-哈梅罗夫博士提出了这项准宗教理论,基于意识量子理论,他和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他和霍金一起证明了奇性定理)提出,我们的灵魂包含在大脑细胞中的微管结构。
他们指出,人体濒死体验是微管量子引力效应,这一效应也被称为微管量子目标还原调谐(Orch-OR),因此我们的灵魂并不只是大脑神经细胞的交互。事实上它们形成于宇宙之中。
这一理论非常类似于佛教和印度教理论人类意识是宇宙的主要部分,这也类似于西方哲学唯心主义。基于这些信仰,哈梅罗夫博士称,濒死体验中微管失去了它们的量子状态,但是其中的量子信息并未被破坏,它们仅是离开了身体返回至宇宙。
哈&梅罗夫在科学频道记录片《穿越虫洞》中指出,比方说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停止流动,微管将失去它们的量子状态。微管中的量子信息并未被破坏,它是无法被摧毁&的,只是被干扰,驱散分布在整个宇宙。如果一位患者死而复生苏醒过来,量子信息将返回至大脑微管,此时他会惊讶地说:我经历了一次濒死体验。
他强调称,如果这位患者没有死而复生,最终死亡之后量子信息将离开身体,从而可能被模糊地鉴别为灵魂。&微管量子目标还原调谐理论遭到了一些经验主义思想家的严厉批判,在科学界仍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然而,哈梅罗夫认为量子物理学研究开始验证微管量子目标还原调谐理论,基于近期研究显示的量子效应能够验证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进程,例如:气味、鸟类导航和光合作用。
很好玩吧!&&转自&
南极那个大洞,正在缩小~~~~~~~~~~~转自果壳
最新数据表示,2012年南极臭氧层空洞正在缩小。虽然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南极平流层下部温度较高,但这依然体现出《蒙特利尔议定书》对于臭氧层保护的积极作用。只要全人类共同做出努力,还是有能力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 & & &南极上空的巨大臭氧层空洞,一直被视作为人类破坏环境的最重要标志,而最新的观测结果表明,这个大洞正在缩小。造成南极臭氧层空洞的&杀手&正是耳熟能详的氟利昂&&这种人工合成的,稳定、无毒、低活性的气体,一度被广泛应用于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中,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发现它对臭氧层的危害为止。而自从在南极上空发现臭氧层空洞以来,情况一直呈现恶化的趋势,直至今年,我们看到了相对乐观的结果。据美国宇航局(NASA)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卫星数据显示,2012年南极臭氧层空洞的平均面积为1790万平方公里,在过去的20年中这个面积是第二小的。2012年记录到的臭氧空洞最大值发生在9月22日,面积2120万平方公里,这个数据依然相当于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国土面积的总和。臭氧层空洞的历史最大值发生在日,面积达2990万平方公里,比今年的最大值高41%。
2012年9月南极臭氧空洞示意图。(图片来源:NOAA)&&人类制造的化学品中的氯元素是导致的臭氧层空洞的罪魁祸首,而目前在南极平流层中仍存在着相当可观的氯。&美国航天局戈达德航天中心的大气学家保罗&纽曼(Paul Newman)介绍说,&气候的自然波动使得今年南极平流层较温暖,进而促进了臭氧层空洞的缩小。&自20世纪80年代,国际社会开始实施《蒙特利尔议定书》来减少最重要的臭氧耗损物质氟利昂的排放。目前大气中的臭氧耗损物质浓度已经停止上升,并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从这样的情况看,大气中的臭氧浓度将不再降低。紫外线照射不仅是皮肤癌的重要诱因,过量照射会对地球生物造成巨大伤害,而臭氧层是地球的天然保护盾,它可以过滤掉大量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伤害。臭氧层空洞首次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此后年年均有记录。臭氧耗损物质能在大气中存在很长时间,这也决定了臭氧层的恢复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纽曼认为可能要到2065年南极臭氧层才能恢复到当年的水平。总得来说,随着臭氧耗损物质浓度的逐渐降低,大气臭氧浓度将停止下降,这都要归功于国际协定对耗损臭氧的化学品生产的管制。今年在臭氧层空洞监测到的臭氧总量最小值为过去20年来的第二高,标志着南极臭氧浓度逐渐趋于良性变化。根据NOAA的地面测量结果,10月5日,南极点臭氧总量为136 DU(Dobson units,大气臭氧浓度单位),12月1日,臭氧总量为124 DU。通常认为臭氧总量达到240-500 DU时,才可以认为臭氧层空洞完全消失。
20年来,人们相继用不同仪器设备对南极臭氧层空洞进行监测得到的结果。(图片来源:NASA)&苏奥米国家极轨合作卫星(Suomi NPP)上的臭氧成像探测仪(Ozone Mapping and Profiler Suite, OMPS)首次观测到这次臭氧层空洞恢复的现象。这台仪器是建立在一系列之前服役的臭氧监测仪器的基础之上的,例如臭氧总量绘图光谱仪(Total Ozone Mapping Spectrometer, TOMS)、太阳回波紫外光谱仪(Solar Backscatter Ultraviolet instrument, SBUV/2)等,这些搭载于卫星的仪器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持续对臭氧层进行监测,而OMPS继承了这一使命。除了每年例行观察臭氧层空洞的构造和范围,科学家们还希望借助OMPS的天底探测器来更好的理解平流层中部和上部的臭氧破坏情况,以及通过临边探测器测量平流层下部的臭氧变化情况。&OMPS的临边探测器能够侧向监测,从而获得臭氧在不同高度的浓度变化。& NASA大气物理学家、OMPS临边探测器首席专家帕万&布哈提塔(Pawan K. Bhartia)介绍说,&在对南极平流层下部臭氧层空洞中的观察中,它能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臭氧耗损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NASA和NOAA就一直致力于借助陆地仪器和一系列搭载于卫星、气球上的仪器对臭氧层进行监测。长期的臭氧监测仪器包括TOMS、SBUV/2、平流层气溶胶和气体实验装置、微波临边探测器、臭氧监测仪和Suomi NPP上的OMPS。下一代极地轨道环境卫星&&联合极地卫星系统(Joint Polar Satellite System)将会取代它们的位置,不过在本世纪30年代之前,Suomi NPP将一直坚守岗位。
& & & 编辑的话:氟利昂从地面释放后,一般需要15年才能影响平流层的大气,更是需要接近100年才能基本分解完全,因此人类对于臭氧层的破坏是长期而巨大的。1987年9月,人们开始意识到氟利昂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危害,多个国家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蒙特利尔议定书》,分阶段限制这种化合物的使用;1996年1月,氟利昂等氯氟碳化合物正式被禁止生产;2012年,南极臭氧空洞出现好转趋势。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还是有能力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
【冷知识】(R) A4纸为什么是297mm×210mm?
晚上学习AutoCAD时,突然想到:为什么A4纸的大小是297mm&210mm?&
我们用297除以210,得到什么?1.414,接近于根号2!&
很奇怪吗?一点也不奇怪!一张纸要想对折之后和原来的纸型相似,就必须是这样的比例。
道理很简单:一张长为2、宽为x的矩形,对折之后长宽分别是1和x,那么为了保证相似,就要求1:x=x:2&
如果不是这样的比例,比如4:3,那我们就会发现对折后,纸的形状失真,变成3:2了。A4纸天天用,上面的数学初中就学过,可我上了这么多年学,用了这么多纸,却是头一次注意到它的长宽比是1.414。&
可是满足长宽比是1.414,为什么纸的大小不是282mm&200mm,或者其他的大小,而偏偏是297&210呢?&
A4纸的4怎么来的?我们都知道A3纸是A4纸的两倍大小。那么由此推理,A3、A2、A1也应该是依此成倍的关系,A4的4很可能是某一种大纸&折叠&4次的大小,那么原纸大小应该是A0,面积是A4的2^4=16倍,也就是长宽各4倍。应该接近1188(297*4)&840(210*4)大小。于是我百度了一下,得到了这样的信息:&
&纸型规格:A4 (210mm X 297mm),这是一种最常用的纸型规格。&&
1965 年国家标准规定图书杂志的开本为 A 、 B 、 C 三组, A 组是用原整张纸张为 841 毫米& 1189 毫米裁切的, B 组原纸张为 787 毫米& 1092 毫米, C 组原纸张为 695 毫米& 960 毫米。 1982 年, GB788 & 87 强调采用国际标准,目前正在推广中。新标准保留了旧标准中的符合国际标准的 A 系列,同时采用了国际标准 B 系列,淘汰了原标准中的 B 、 C 组两种开本。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交流。我们平时复印时所说的 A4 、 B5 等就是国际标准。&
果真,841mm&1189mm就是所谓的A0纸。&
但问题还没有解决,为什么要原纸张这么大的?难道是和英制长度有关?我进一步搜索了一下,原来是从德国人那沿袭下来的。看来和英国人关系不大了,排除其和254mm的倍数关系。突然间看到841和1189直接的&,想起来什么,结果一算,这种纸就是1㎡的纸嘛!&
长宽比1.414,面积1㎡的自然要这么大了。&
那么我们平时在打印店遇到的70g纸(薄纸)和80g纸(厚纸)指的是每平方米的重量。也就是说一张80gA4纸的重量应该是80/16=5g。以后没有天平的时候可以粗略地拿一张A4纸掂量一下了。一本200页正反面A4的资料,大概的重量500g。&
我们的显示器最开始是4:3的,也就是长4宽3,对角线是5,一台25吋的电视,对角线长25英寸,屏幕长应该是20英寸,也就是50.8cm。后来有了16:9的,16:10的屏幕,但是同样的22吋宽屏显示器一定没有原来的21吋电视大,这就是比例的问题。同样对角线的矩形,正方形面积最大。原来同样是15吋,16:9的就会比4:3的用料节省11%,所以我觉得厂家炒作宽屏概念还是有必要的。&
16:9的适合电影娱乐,4:3的适合办公,而16:10的则可以兼顾两个方面。我们计算一下宽高比:4:3=1.33、16:9=1.78、16:10=1.6。我经常用电脑全屏看书,因此我认为最适合我的显示器比例应该接近1.414。因此,如果让我推出一款新规格的显示器,宽高比我会定为41:29。&
我相信这个比例会成为电视、电脑显示器今后发展的一个主流比例之一。
数学里十大不需要语言的证明“Proofs without words”
作者:&数学物理控 &&
源地址:&&
(本文部分图为PNG动画 观看请耐心等待 若无法播放请至源地址查看)
当谈到复杂数学定理的证明时,很多人常常为之色变,认为这只是一个枯燥的公式堆砌和深奥的数学推导过程。这当然是一个让笔者感到纠结的误解。因为数学证明中包含的美丽与精巧实在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这种亮丽甚至不需要用语言来描述。所以我在这里盘点了数学里十大不需要语言的证明(poofs without words)。让读者在领略数学所包含的无与伦比的精巧之外,更从此爱上数学。0. 勾股定理这个大家小学就学过的古老定理,有着无数传奇故事。我可以很随意的写出她的10个不同的证明方法。而路明思(Elisha Scott Loomis)在 《毕达哥拉斯命题》( Pythagorean Proposition)提到这个定理的证明方式居然有367种之多,实在让人惊讶。这里给出一个不需要语言的证明方法。
&实际上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一种特殊情况,而余弦定理的证明,同样可以不用语言。
1. 关于反正切的恒等式关于反正切,有如下两个很精彩的等式:arctan1/2+arctan1/3=π/4acrtan1+arctan2+arctan3=π它们的证明方法也同样精彩
2. 几何平均值小于算术平均值这是不等式中最重要和基础的等式:
它也可以通过图形来证明。
注意到△ABC∽△DBA ,可以很轻松地得到AB=&ab。剩下的就显而易见了。&3. 1+3+5+&+(2n-1)= n&2这是奇数的求和公式,下图是当n=8时的情形
4. 平方数的求和公式
5. 立方数的求和公式
6. 斐波那契数列的恒等式可谓家喻户晓的斐波那契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1、1、2、3、5、8、13、21 &&这个数列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F&n+1&= F&n&+ F&n-1&。它的通项公式是
有趣的是,这样一个完全是自然数的数列,通项公式居然是用无理数来表达的。而且当n无穷大时 F&n-1&/ F&n&越来越逼近黄金分割数0.618。正因为它的种种神奇性质,美国数学会甚至从1960年代起出版了《斐波纳契数列》季刊。关于斐波那契数列,有一个恒等式是这样的
8. 最受数学家喜爱的无字证明1989 年的《美国数学月刊》(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上有一个貌似非常困难的数学问题:下图是由一个个小三角形组成的正六边形棋盘,现在请你用右边的三种(仅朝向不同的)菱形把整个棋盘全部摆满(图中只摆了其中一部分),证明当你摆满整个棋盘后,你所使用的每种菱形数量一定相同。
美国数学月刊》提供了一个非常帅的&证明&。把每种菱形涂上一种颜色,整个图形瞬间有了立体感,看上去就成了一个个立方体在墙角堆叠起来的样子。三种菱形分别是从左侧、右侧、上方观察整个立体图形能够看到的面,它们的数目显然应该相等。
它把一个纯组合数学问题和立体空间图形结合在了一起,实在让人拍案叫绝。这个问题及其鬼斧神工般的&证明&流传甚广,深受数学家们的喜爱。死理性派曾经讨论过&&。同时它还是死理性派logo的出处。9. 棋盘上的数学证明在一个8&8的国际象棋棋盘上,我们可以用32张多米诺骨牌(是两个相连正方形的长方形牌)覆盖整个棋盘上的64个方格。如果将对角线上的两个方格切掉,剩下来的62个格子还能用31张骨牌覆盖住吗?
答案是不能的。每一张骨牌在棋盘上必是覆盖住两个相邻方格,一白一黑。所以31张骨牌应该可以盖住31个黑格和31个白格。而这被切了角的棋盘上的方格有32个是一种颜色,另一种颜色是30个,因此是不能被31张骨牌覆盖的。但是如果我们切掉的不是颜色相同的两个呢?假如我们从棋盘的任何部位切掉两个颜色不同的方格,那么剩下来的62格是否一定能被31张骨牌完全盖住?我可以告诉你答案是肯定的,并且关于这个结论,存在一个非常漂亮的证明。建议读者在继续往下阅读前,可以先自行思考如何证明这个结论。
上图就是那个漂亮的证明。不妨对它再赘述两句。粗黑线条将整个棋盘转变为一条首尾相连、黑白格相间的封闭路线。从这棋盘上切掉任何两个颜色不同的方格,会让这个封闭线路变成两段线路(如果切掉的方格是相连的,那就是一条线路)。在这两段(或一段)线路中,两种颜色的格子数量都是偶数,故分别都可以被若干张骨牌覆盖。从而证明整个棋盘可以被31张骨牌完全覆盖。这个著名的棋盘问题是数学游戏大师马丁&加德纳提出的,而上述精妙绝伦的证明则是数学家哥莫瑞(Ralph Gomory)找到的。它们后来被收录在《意料之外的绞刑和其他数学娱乐》这本书里。&资料来源:
《意料之外的绞刑和其他数学娱乐》《Proofs without words》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使用请。&&
果壳谣言粉碎机:蚊子有偏爱的血型吗?
作者:绵羊c&细胞生物学硕士&
流言:&&我们A型血的人最招蚊子了!&&我每次跟朋友出去都是被蚊子咬的最多的,O型血真不好!&你是否也经常听见身边的朋友这样抱怨,他们都声称自己的血型最招蚊子,但结论却如此不统一,几乎涵盖了全部的血型(A、B和O型)。
真相:&夏日来临,蚊虫渐多让人不胜其烦。生活中确实能发现有的人要更讨蚊子的喜欢,是像大家说的那样因为血型吗?一个有趣的实验蚊子叮人和血型有关么?还真有科学家做过这个实验,研究成果还发表在著名科学期刊《自然》上面。&实验过程是找来102个不同血型的人,然后让他们把胳膊伸进装有20只蚊子的密封箱里。10分钟后,通过检验蚊子肚子里的血液的血型来判断叮咬情况。对100多次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O型血的人被叮次数最多,作者得出结论O型血可能最招蚊子。对于原因作者并不清楚,但推测可能由于决定血型的抗原在皮肤表面和汗液中也有分布,因此造成血型间对蚊子吸引力的差异。这个实验完成于上个世纪70年代,那时对于蚊子的研究还在探索中。这个好玩的实验结果可靠么?就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蚊子到底怎么决定叮咬目标的吧!嗡嗡嗡,咬谁呢?大家不难猜到,被蚊子叮咬肯定是由于你身上的什么东西指引它们找到了你,但你一定想不到指引蚊子的物质竟然如此之多。只要你在呼吸、出汗或是散发热量,你的温度,你释放出的水蒸气、二氧化碳,你汗液中的丙酮、辛烯醇、乳酸等化学物质,林林总总几十种都在诱惑着蚊子,让它们循着细微的踪迹找到你。在这众多诱惑中,最重要的当数二氧化碳,这是蚊子找到你的主要线索。值得注意的是,吸引蚊子的不是单纯的二氧化碳,而是二氧化碳的气流,通过辨别气流方向,蚊子才能锁定目标。在野外实验中,添加了二氧化碳的捕蚊器可以比没有添加二氧化碳的同类捕蚊器多捕捉8-45倍的蚊子。而给人戴上一个装有碱石灰(以中和呼出的二氧化碳)的面罩,可以让他被蚊子叮咬的几率大幅下降。虽然不同种类的蚊子之间略有差异,但基本上靠着二氧化碳它们就能找到你,如果再配合上其他主要身体气味物质,如乳酸、丙酮和辛烯醇,寻找起目标来会更加容易。值得一提的是,有研究指出,众多驱蚊产品所含的避蚊胺(DEET)成分起作用的原理就是通过抑制蚊子感受这些线索的感受器,让蚊子找不着北。所以一个刚运动完大汗淋漓的人就是蚊子的最爱,大口喘气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汗水中的化学物质都对它们有强烈的吸引力。一些二氧化碳排出量比较多的人,比如新陈代谢较普通人快的孕妇等,也可能比其他人更易被叮咬。另外,有人经常提到深色衣服易招蚊子,也是有道理的。当蚊子找到并飞近目标后,视觉就开始起作用,甚至对蚊子最终会不会落在这个目标身上有很大影响。蚊子的视觉系统在阴暗的环境中最活跃,太充足的光线或者完全黑暗都非它所爱,所以反光效果较弱的黑色最吸引它们。因为这种视觉偏好,在白天,蚊子喜欢黑色的温暖且潮湿的物体,比如你身上略带汗水的黑色T恤。所以想躲避蚊子的话,下次出门要避免这类着装喔!关于蚊子的一些基础研究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大致明了,可在教科书中提到了那么多吸引蚊子的因素,却没有提及任何血型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主要的原因可能正是目前的研究还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血型吸蚊?众说纷纭让我们回到那个有趣的实验上吧。做这个实验的科学家叫Wood,是一位研究疟疾的专家。1972年她提出了蚊子叮咬与血型相关这个新颖的想法,设计了实验并给出了血型抗原的解释假说。现在看来这个实验略显简陋,实验设计和数据的统计分析都没有考虑和排除其他影响因素的干扰,但创新精神可嘉。此后,Wood又改进了她的实验,观测上对蚊子的着陆(landing)和吸血(blood meal)进行了区分(因为蚊子着陆在皮肤上并不一定会吸血),并且进一步考察了肤色、湿度、皮肤温度、相同血型中的分泌型和非分泌型(分泌型,即血型抗原会分泌出现在汗水、唾液等体液中的人;非分泌型,则是汗水、唾液等体液中不含血型抗原的人。如果因为汗液中的血型抗原对蚊子确实有吸引力上的差异,那么不同血型的分泌型之间、分泌型与非分泌型之间应当会表现出吸引蚊子程度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结果是肤色、湿度、皮肤温度并不影响蚊子叮咬的次数,并且O型血的分泌型比O型血非分泌型、A型血的分泌型都更受蚊子青睐,与假说吻合。只是,这些实验都没有考虑到诸如出汗、二氧化碳这样重要的变量。这样的不足在Thornton的实验中得到了很好的补充。Thornton和他的团队也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实验,考察血型、出汗情况、肤色、体毛对蚊子叮咬的影响。&Thornton实验的优点是消除实验对象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影响,在单独考察某种影响因素时最大可能的排除其他变量的影响。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发现蚊子叮咬与血型存在必然联系,肤色和体毛也同样没有影响,而出汗的影响则很显著。在分泌型和非分泌型的比较实验中,Thornton发现它们之间并没有显著的不同。对于这个和Wood完全不同的结论,Thornton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Wood得到的结果很可能受到志愿者呼出二氧化碳&&吸引蚊子的重要因素&&的影响而带来误差,并指出Wood的文章中存在两处统计错误。在这个话题沉寂了二十多年后,2004年日本科学家Shirai重新开始研究这个问题。&这次的实验对志愿者比较人道,使用的都是被锯了嘴的蚊子(对蚊子就不太人道了),但这样也就混淆了着陆和吸血的情况。亮点则是针对血型抗原假说进行了手臂涂抹血型抗原的实验。结果显示,O型血对蚊子的吸引力除了较A型血而言有明显优势,较B型和AB型则不明显,与Wood的结果(O型血较A型和B型都有显著优势)并不完全相同;但相同血型的分泌型和非分泌型之间并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差异。手臂涂抹血型抗原的实验则显示,O型血的H抗原较A型血的A抗原更吸引蚊子,A抗原较B型血的B抗原更受到蚊子的喜爱,这倒是与Wood的结论类似。但对于这样的结果,Shirai自己也认为,即使是血型抗原实验也无法作为蚊子对血型存在偏爱的实证,因为实际情况中抗原在人体表面分布的浓度低到蚊子侦测不到的程度。综合来看,Shirai认为自己的研究并不能证明血型与吸引蚊子的程度有关。对Wood实验结果与自己实验结果的差异,Shirai推测,可能的解释是蚊子的品种不同。其实就血型吸引蚊子理论的主要假说&&分布在汗液和表皮中的不同血型抗原吸引了蚊子&&本身而言,这种抗原分布的浓度如此之低,如Shirai的研究中所说,蚊子可能侦测不到。而根据蚊子的觅食习惯,侦测并找到远距离的目标对它们来说非常重要。目前比较明确的认识是,蚊子在寻找目标时,主要依赖的是二氧化碳、热量以及一些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这些线索在空气中易于传播的特点大大提高了它们觅食的效率和成功率,是更好的选择。相比之下,身为糖脂的抗原不具备这个优势,目前也的确没有发现血型抗原对蚊子有什么确切的作用。总体来看,关于血型和蚊子叮咬的这些研究都还停留在较为粗浅的程度,并且都有着诸如样本量不够大、各血型人数相差巨大(可能志愿者实在很难找)、对各种变量的控制和比较存在不足等这样那样的问题。尽管有科学家对这个问题表现出兴趣,但针对血型吸引蚊子的研究也还是不多,并且这些研究之间也存在诸多分歧,使得目前并不能得出不同血型的人对蚊子的吸引力不同的结论。
结论:&蚊子侦测和定位目标主要是靠二氧化碳、热量、挥发性化学物质等因素,目前还没有可靠的证据可以证明不同血型对蚊子的吸引力有差异。别再抱怨无力改变的血型了,注意个人卫生、适当选择驱蚊产品的作用更实际些呀。&
参考资料:
[1](,&)&Wood, C.S., et al., Selective feeding of Anopheles gambiae according to ABO blood group status. Nature, 68): p. 165.
A.N.clements, ed. The Biology of Mosquitoes. Vol. 2. 1994.
Ditzen, M., M. Pellegrino, and L.B. Vosshall, Insect odorant receptors are molecular targets of the insect repellent DEET. Science, 71): p. 1838-42.
Wood, C.S., New Evidence for a Late Introduction of Malaria into the New World. CURRENT ANTHROPOLOGY, ).
Wood, C.S., ABO blood groups related to selection of human hosts by Yellow Fever vector. Hum Biol, ): p. 337-41.
Christine Thorntona, C.J.D., J. O. C. Willsona and Judith L. Hubbarda, Effects of human blood group, sweating and other factors on individual host selection by species A of the Anopheles gambiae complex (Diptera, Culicidae). Bulletin of Entomological Research, 1976. 66: p. 651-663.
Shirai, Y., et al., Landing preference of Aedes albopictus (Diptera: Culicidae) on human skin among ABO blood groups, secretors or nonsecretors, and ABH antigens. J Med Entomol, ): p. 796-9.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使用请。&&&&&&
羽毛球和网球运动到底哪个更累?
相信很多人曾经纠结或者说疑惑过,羽毛球运动和网球运动到底哪个更累? 相信,真正打羽毛球的同学(好好打的),瞬间可以给出答案:羽毛球!!!&
但是,感官上,更多的人会觉得是网球,看他们在球场上那个吼劲,我听着都累;羽毛球普及较广,很多人打的是抛抛球,泡泡美眉到是还方法,所以打他个两三个小时绝对是动力十足。现在又答案了,无意中搜索到这个帖子,贴上了,权威的数据分析,羽毛球,打起来,要,累,死,人!!!!&
羽毛球和网球运动强度对比&
1985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在加拿大卡尔加里举行。韩键击败弗罗斯特三局比分14-18, 15-10, 15-8。同年温布尔登网球,贝克尔击败库里尔比分为6-3,6-7, 7-6, 6-3。&
以下为统计数字:&
时间:              网球:3小时18分 羽毛球:1小时16分。&
球运行时间:           网球:18分钟;  羽毛球:37分钟。&
比赛强度(球运行时间/比赛时间):  网球:9%;    羽毛球:48%。&
回合:              网球:299;    羽毛球:146。&
击球数:             网球:1004次;  羽毛球:1972次。&
每回合击球数:          网球:3.4;    羽毛球:13.5。&
跑动距离:            网球:3.2公里;  羽毛球:6.3公里。&
注意:羽毛球运动员以远不到网球运动员一半的时间,跑动两倍于网球员的距离;击出几乎两倍数量次数的球;谁更富有挑战性在此一目了然。&
羽毛球球速堪称球拍运动顶级,网球发球世界之最为225公里/小时左右;而羽毛球杀球达322公里/小时。&
根据上述数据可以作以下对比:&
1 活动范围的差异&
羽毛球单打面积是13.40m&5.18m,网球单打面积是23.77m&8.23m,网球场面积差不多为羽毛球场面积的3倍,但网球运动时运动员在1场比赛中活动的范围视乎打法(底线抽击或上网)多数局限在较小的区域内,而羽毛球70平方米的场地运动员几乎都覆盖。这也是在一场比赛中羽毛球运动员在约1小时16分内需跑6400米,而网球运动员在3小时18分内只跑3200米的原因。举个例子:羽毛球可以后场经常吊球,不触网而离网很近,接球方必须上到网前,而网球后场抽击不太可能在不触网经常将球的二次落点局限在网前,即接球方不用离网太近也可以接到球(因网球可以允许落地1次,抢高点上网除外)。&
2击球的频率&
以各自同期最高单打比赛的统计发现,羽毛球运动员在约1小时16分内需挥拍约2000次,而网球运动员在3小时18分内只挥拍1000次。网球拍一般约280-340g,羽毛球拍一般约90-100g,尽管网球重量拍是羽毛球拍重量的金3倍,但挥拍过程中网球运动少有全力挥拍的动作,而羽毛球运动约50%的挥拍需动用全身力量。折算到1小时内,羽毛球运动需全力挥拍约789次,一般挥拍789次,网球运动挥拍为300次。考虑网球挥拍的重量折算到挥拍的次数为900次,数量只为羽毛球运动的57%,从力量的使用上刚是相差甚远。虽然 折合到网球空中时间18分钟,羽毛球空中时间37分钟的时间在同等时间内,运动员挥拍次数相近,但从比赛总体时间来看,网球跑动18分钟中挥了1000次拍,平均每挥1次拍用1.08秒,休息了180分钟,平均每挥1次拍休息10.8秒;羽毛球跑动37分钟中挥了2000次拍,平均每挥1次拍用1.11秒,休息了39分钟,平均每挥1次拍休息1.17秒。就是说在挥拍率相同、挥拍质量(力度)羽毛球比网球大的情况下,网球顶尖赛事每挥1次拍可以休息10.8秒;而同样顶尖的羽毛球赛每挥1次拍只可以休息1.17秒。&
3跑动的差异&
一场比赛中羽毛球运动员在约1小时16分内需跑6400米,而网球运动员在3小时18分内只跑3200米。折算到一小时的羽毛球运动员需移动距离为5052m,而网球运动员需移动距离为969m。羽毛球运动员在单位时间内移动距离和速度为网球运动员的5.2倍。&
虽然折合到网球空中时间18分钟,羽毛球空中时间37分钟的时间在同等时间内,运动员跑动距离相近,但从比赛总体时间来看,网球跑动18分钟中打了299回合,平均每回合跑4.7秒,休息了180分钟,平均每回合休息47.1秒;羽毛球跑动37分钟中打了146回合,平均每回合跑15.2秒,休息了40分钟,平均每回合休息16.4秒。就是说在跑动速率相同的情况下,网球顶尖赛事每跑动1分钟可以休息10分钟;而同样顶尖的羽毛球赛每跑动1分钟只可以休息1.08分钟。&
而网球运动跑动过程中转体速度、起跳高度、急停频率、折返次数均远远比不上羽毛球运动。&
以转体达到最佳挥拍动作为例:网球场长23.77米,羽毛球场长13.4米,网球最快打出的速度是罗迪克2004年戴维斯杯四分之一决赛打出的244.6公里/小时,而羽毛球打出的最快速度是中国羽毛球双打选手付海峰目前仍保持时速332公里的最高球速,几乎与最快的F1赛车差不多。以网球底线抽击和羽毛球后场扣杀而计,接球者均在底线接球,各自以最快时速算,网球运动员最大反应时间为0.35秒,而羽毛球运动员最大反应时间只有0.15秒。&
转载地址:
&&来自&&的投稿
为什么北方供暖而南方不供暖?科学告诉你
1我们为什么会感觉到冷  &
或许很多人会对这个问题嗤之以鼻,认为它太简单以至于不屑回答。冷的感觉来源于神经对体表热量流失的反应,而冷的程度取决于体表热量流失的速度。 当你的双手浸泡过冷水以后,立即摸高于水温的物体,会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哪怕那个物体的温度远远低于你的体温。想必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也就是说,你的感觉并非那么&忠诚&地反应外界的环境,偶尔也会&欺骗&你一下。冷热反应的是热量的流向问题,而不是绝对温度。你的温暖错觉实际上来源于你的局部温度(双手)与物体的温度差异,而不是你的体温与气温的温差。&
2 &冷&的程度是由温度独自决定的吗   &
在认同了上文那个常识之后,很多人又会陷入到另外一个误区,感性地认为人体直接接触到的东西的温度越低,我们就会感觉到越冷。因为在他们看来,较大的温差显然会使得热量流动得更迅速,人体理所当然会感到更冷。这种观点是不完全准确的,因为在人体表面积恒定的情况下,决定热传导速率q的还有两个量,温度梯度(温差在法向量上的偏导),也就是外界温度与我们人体温度之间的差异大小,只是其中的一个;还有一个是介质的导热系数k。热传导速率与这两个因子的乘积成正比。换句话说,就是导热系数和温度梯度在影响热传导速率时的地位是同等的。&
3 南方影响热传导速率的因素是什么   &
大家在讨论南北冬天的体感时,提得最多的是南北湿度的差异,这说明他们已经隐约感觉到湿度对体温流失的影响。当然,大部分人只是说出自己的感觉,或者只是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凭直觉认为是湿度影响了我们体温的流失。现实情况正是如此,南方潮湿的空气大大增加了南方空气(应该说所有物体)的导热系数。那么潮湿空气与干燥空气的导热系数有多大差异呢?水的导热系数是0.5815W/m&K,而静止空气的导热系数只有0.0233 W/m&K,相差二十多倍。南方的湿度大决不仅仅是水蒸气含量大的问题。虽然不能说我们是直接生活在水里,但也差不多了,基本上衣物就没有一件干爽的。这时候这些衣物的导热性虽然无法与刚洗过没拧干的衣服相比,但和那些刚从摔干桶里拿出来的衣服已经没有太大区别了。无论是空气还是衣物,其导热系数,南方的绝对要比北方的大得多。&
4 气温和湿度,谁对体感温度更有影响力   &
虽然大多数人承认湿度对体感温度的影响,但也有北方人坚持认为,温度是主导因素,他们的理由很直观:湖南现在只有零下四度,再怎么冷也不可能把人体温度降到零下五度;而北方已经是零下十几度了,人体温度的下降空间显然要大得多。  &
实际上,让我们感觉到冷,根本就不要到那么低的温度,当体表温度大约12度时,80%就会感觉到很冷,其余的20%大多也会有冷的感觉。我们之所以在气温还是12度时不感到冷,只是因为我们或多或少做了一些防护罢了。也就是说,无论是湖南的零下四度(实际上湘北一带的冬季平均温度一般在四度左右),还是北方的零下十几度,对于人体来说都已经足够低了。人体要不感到冷,就是要在周边环境的各要素的影响下,将体表温度维持在12度之上,甚至是舒适温度25度以上。而气温和湿度只不过是阻止我们达到这个目的的两个等同的因素,没有哪个有绝对影响力。 &
5 南方的房子为什么不建得像北方一样保暖   &
很多北方人诧异:既然南方这么冷,为什么在建造房子的时候不参照北方方位的结构?这里有多方面的原因。北方房屋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墙厚。但这个厚是有讲究的,并非是一味地垒砖。北方的墙实际上有两层,中间有个空气层,实际上其隔热作用的就是这个空气层。建材大多是良好的导热体,实体墙面是没有多大的隔热作用的。而且,中间的那个空气层还可以与炕连接在一起,像*在陕北住的房子一样,做成&暖墙&。   &
第二个特点是严实。相比较而言,北方房屋比南方房屋裹得严实多了。由于常年少雨,房屋多是平顶,用空心板封死了屋顶。四面墙体不留下任何多于的缝隙。窗户也造得严实,冬天几乎不开,玻璃是双层的,中间同样留了一个气层隔热。  &
第三个特点是避风。北方的风向相对于南方单一,冬天风基本是从西北偏北方向吹来,所以他们的房子基本都背对着北风吹来的方向。有了这些特点,房子想不保暖都不行。不过很可惜,这样的方案却不能在我们南方照单全抄。  &
首先,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的土层都很厚实,支撑力很强,有能力支撑厚重的墙体。但南方的表层地质比北方复杂,表层土壤中往往存在多种不同的土质,这使得该处土地的支撑力很难琢磨;而且这些成分复杂的土壤在水分的浸泡下会变得很软、很&活跃&,甚至会运动,容易造成房屋的形变。显然,这种作用对越重的房屋影响越大。如果我们不下足功夫打地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地基里原来的土都挖去,换上石头和混凝土结构&&就冒然建北方那种厚重的房屋,甚至会有整个房屋下沉或坍塌的危险。  &
其次,南方的房屋不可能建得北方那么严实,除非我们不为其他季节考虑。南方最大的特点就是潮湿,这点在每个季节都很显著。房子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结构,水蒸气进到屋内就很难排出去,特别是夏天刮&水南风&的时候,大量的水蒸气就会在室内凝结成水。如果这时候我们住的是那种特别严实的房屋,水气就很难从房顶的瓦隙排出去,这样就会让室内过于湿润,不但使人感到憋闷,而且对室内器物也不好。  &
第三,冬天的南方处于冷暖空气交汇的地方,两锋常常势均力敌,在加上地形多变,不似北方平坦,风向远不如北方容易琢磨。所以南方房屋的朝向一般根据屋主的经验和地基处的地形决定,很难看出明显的规律,也许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朝向北方、西方的很少,不过那也更多是考虑采光的问题。  &
除去这些原因不说,即便南方也如北方一般建造房屋,保暖能力也相当有限。就城市来说,南北方城市的房屋基本慢慢朝向趋同发展,至少很难在南方城市中发现瓦房;为了增加高楼的坚固性,墙体也是相当厚的;由于高楼林立,避风功能也不会弱于北方城市的建筑。但是冬天的南方城市建筑里照样寒冷,这还是因为潮湿的空气无孔不入造成的。南方为什么不装暖气   &
&南方不装暖气&常常也是备受指责的问题之一。南方人指责政府厚此薄彼,为什么北方装得,南方却装不得?而北方人认为南方人自做自受,不会未雨绸缪,受点苦头着实应该。其实,双方就这个问题存在很大的误解。北方的暖气不能完全算社会福利,民众是要掏钱的;南方也不是想装就装的,暖气毕竟是一种集体消费行为,若是达不到一定用户,或者使用周期不长,暖气供应者铁定赔本。从根本上说,暖气消费还是一项市场行为,政府只在其中起到倡导、监督作用。现在的暖气设施分为水暖系统和气暖系统,由于水暖系统方向性好,供热持续时间长,所以比气暖系统更常用。不管哪种方式,暖气都是要经过长途管道输送的,为了保证热量不在中途过多的流失,对管道的保温、隔热是必须的。  &
由于北方气候干燥,而干燥空气的隔热能力和热容量都小,所以北方的管道的热量流失主要集中在管道的热辐射,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南方的暖气运送效率是相当高的。防止热辐射主要采用隔热材料中的热反射材料,如具有很高的反射系数的镍、铝箔或镀金属的聚酯、聚酰亚胺薄膜等材料,在管道的内外面镀上或包裹一层就行了。简单方便,效果良好。  &
但在潮湿的南方就不同了,除了热辐射可以带走管道的热量之外,通过热传导流失的热量更多。如前所述,潮湿的空气是优良的导热体,它们会以远大于干燥空气的导热速度将管道的热量转移走。除此之外,潮湿空气还有远大于干燥空气的热容量,它们吸收的热量并不能明显地反映在升高自身温度上。因此,南方如果破费安装暖气,其效果肯定也大不如北方。  &
如果有对此心存疑义的朋友,不妨问问那些居住在湖北、安徽的装有暖气的准南方朋友,他们的暖气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有时候即便暖气片表面温度还算热,但室内温度就是提不上来。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南方空气湿度大,热容量大,室内空气热得慢,升温需要很长时间;另一方面,为了节约管道,暖气片安装在靠近外墙的地方;再加上前面所说的湿润地方的房屋建得并不严实,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等室内空气将热时,大部分的热量已经流失到室外了。  &
无需多少管道的炕在南方农村也是不适合。炕中多灰尘,在南方潮湿空气中很容易富集病菌;为了防止墙体骤冷骤热,火墙一般采用偏向于土质、保温效果好(热传导能力差)的建材,而这种建材在南方显得极不结实,早在很多年前就淘汰了。  &
综上所述,不是南方人不想装暖气,而是实在没有这个条件。当然,这都是过去时,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较好地解决了南方采暖的不利因素,比如独立供暖,分室控温,温度梯度变化小、热惰性强、热稳定性好的常规地暖以及特别适合南方建筑和气候特点的、不占空间、降低荷载同时热得快的薄型地暖等。
如何成为一个早起者
在天亮之前起床是个好习惯,这将有助于你的健康,财富和智慧。&&亚里斯多德&
早起三光,晚起三慌。&&中国谚语&
早起的习惯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的呢?在我身上,它显然是在后天养成的。在我20岁之前,我很少在午夜前睡觉,几乎总是睡的很晚,通常我会一直睡到每天的傍晚才起床。&
但是后来的一段时间我不能继续忽视成功与早起之间的紧密联系了,尤其是在我身上看到了这一点。在我那些少有的早起的日子里,我意识到我的生产效率不 光是早上,而是整整一天都非常高。并且这样做我感觉非常好,我决定养成早起的好习惯,于是立即将闹钟调到了凌晨5点&&&&
&&..第二天早上,我在快到中午时才起床。&
我又进行了多次的尝试,基本上每一次都是在那个时间段醒来。我开始怀疑我的身上是不是没有携带早起的基因。每当我的闹钟响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总是想将它关掉然后回去继续睡觉。这个习惯我又保持了几年,但是最终我偶然发现了几篇关于睡眠的调查研究,它们让我意识到我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是错误的。只要我能把这些调查研究得到的方法应用到我自己身上,我就可以养成一个持久的早起习惯。&
使用错误的策略很难使你养成早起的习惯,但是使用这些正确的策略,却相对容易的多。&
最通常的错误策略是:你认为,如果你想要早起的话,你最好早点去睡觉。因此你会计算一下你现在一般每天要睡几个小时,然后计算出需要在新的基础上往回移动几个小时。比如说现在你从午夜(夜晚12点)睡到早上8点,你预测如果你在晚上10点睡的话,那么第二天你就可以在凌晨6点起床。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是这通常会失效。&
目前关于睡眠模式有两个主要的流派。其中一个学派认为你应该每天都按时睡觉,并按时起床。就好像在这两个时刻都有个闹钟一样&&你试图在每天晚上的同一时刻入睡。这看起来好像适应于现代社会的节奏,我们需要有一个准确的日程安排表,并且要保证每天有足够的休息。&
另外一个学派认为你应该根据身体的需要,累的时候就去休息,睡到自然醒就要起床。这种方法植根于生物学说,我们的身体知道我们需要多少睡眠,因此我们应该听从它们的命令。&
通过试验,我发现对我来说两个都不是最佳的睡眠模式。如果你重视你的生产效率的话,它们都是错误的,以下是我这样说的原因:&
如果你的睡眠时间固定,那么有时候你可能不是很困就要去睡觉。如果你需要花费超过5分钟的时间才能够入睡的话,这说明你并不是很困。你醒着躺在床上浪费时间,却不能入睡。另外一个问题是你认为你每天都需要同样长的睡眠时间,这是一个错误的假设。你的睡眠时间应该根据每天不同的情况而有所不同。(译者:我觉得还会有这样一个问题,比如说你假设你每天都需要睡够8个小时,可是你有时候早上会提前醒,但是这时候你告诉你自己:&我还没有睡够,在睡一会吧。&可是事实上,你几乎难以再次入睡,你只是在床上磨时间,把你认为你需要的睡眠时间磨完了才会起床 :) )&
如果你根据身体的需要去睡眠,很有可能你的睡眠时间会超过你实际需要的睡眠时间&&大多数情况下会超出很多,比如说每周会超出10-15个小时(这相当于整整醒着的一天)。许多以这种方式休息的人每晚上休息的时间都超过了8个小时,这通常是过多的。而且,如果你每天早上在不同的时间起床,那么你每天起床的时间就难以预测。因为有时候我们的生活会失去节奏(译者:比如说大学生的周末,一般都是3点之后才睡觉,而平时基本上都是12点睡觉,这样就会打乱生活的节奏),你可能会发现你的睡眠时间变得飘忽不定。&
最佳得解决方案是把二者结合起来。方法非常简单,很多起早的人都在自觉不自觉中使用这个方法,虽然如此,它对我来说还是一个心理上的巨大突破。解决的方案是当我感到瞌睡的时候就去睡觉(只有当我感到瞌睡的时候),然后在每天的固定时间(每周七天)设置闹钟,响了就立刻起床。因此我总是在每天的同一个时刻(我定的是早上5点)起床,但是我上床睡觉的时间每天晚上都有所不同。&
当我实在困了的时候我才会上床睡觉。我测试睡意的方法是:如果我不能够连续不间断地读完一本书的一两页,我就要准备去睡觉了。大多数情况是当我上床后,我会在三分钟之内睡着。我舒舒服服地躺下,然后立即就睡着了。有时候我会在晚上9点半就上床睡觉了,有时候我又会一直到午夜12点才睡觉,通常的情况是我在晚上10点到11点之间上床。如果我一直不想睡,我会一直忙到我不能睁开眼睛才去睡觉。在这段时间内,读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当我困得实在不能在读下去的时候,这一般是显而易见的,我就会马上去睡觉。&
每天早上当我的闹钟响的时候,我会把它关掉,伸一个长长的懒腰,然后坐起来。我这时候什么都不想,因为我知道,我赖在床上的时间越长,我接着再睡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一旦闹钟响了,我就不允许我去想再睡一会的好处。即使我很想再睡一会,我通常也会立刻起床。&
在坚持这个模式一段日子后,我发现我的睡眠规律逐渐变得有节奏了。如果前一天晚上我的睡眠时间不够充分,第二天晚上我自然而然地就会提前睡觉以补充足够的睡眠。而如果我的精力非常旺盛,一点都感觉不到累,我就会睡的少一些。我的身体学会了什么时候将我叫醒,因为它知道我通常会在每天的那个时刻起床。&
这样做的一个很好的效果是,我平均每天晚上睡觉的时间减少了90分钟,但是我却感觉更轻松,我想这主要是因为我在床上的时间基本上都在睡眠中。&
我得知这样一个情况,那些失眠的人都是那些明明不瞌睡却要上床睡觉的人。如果你不瞌睡,而且你发现自己无法立即入睡,那么立即起来,让你的头脑保持清醒一段时间。一直等到你的体内开始分泌激素,你的意识开始变得模糊,你再去睡觉。如果你能够在你瞌睡的时候去睡觉,在一个固定的时间起床,那么你的失眠症将会不治自愈。第一天晚上你可能要待到很晚,但是你会在上床之后立刻入睡。你可能会因为整晚只睡几个小时而在第二天起的太早时(相对太早)感到很累,但是经过一天的忙碌之后,你就会想在第二天晚上早一点上床睡觉。经过一段时间后,你就能养成每天晚上大概都在某一个时间上床,并且迅速入睡的习惯。&
因此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起早者(或者只是想更多的控制你的睡眠模式),那么就试试这样做吧:只有当你太瞌睡而不能继续坚持下去时才去睡觉,每天早上都在同一个固定的时间起床。&
PS:关于如何成为一个起早者还有续文,介绍了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具体的内容请参照:如何成为一个起早者(二)&
如何成为一个起早者(二)&
原文地址:How to Become an Early Riser - Part II&
作者:Steve Pavlina&
翻译:Angelived&
译文地址:&
(原作者 :上周一的那篇文章&如何成为一个起早者&显然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那篇文章收到了很多反向链接(反向链接加上回复总共213个,后来作者把评论关闭了,否则会更多 :)),超过这个站点上任何一篇我写过的文章。...........)&
(译者:因为上一篇文章反响很大,因此作者决定再写一篇文章来讲一下更细节方面的东西)&
首先,在&当你困的时候才去睡觉&这个问题上,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你能够意识到什么时候你瞌睡了。(不知道翻译的对不对 ;) 原句按单词的组合意思是&需要你有正确的混合意识和常识& )。&
如果你在睡觉前做一些很刺激的活动,你就会(译者加:因为太兴奋而)睡地更晚,并且在睡觉前感觉不到瞌睡。大学期间我经常通宵与宿舍的同学打扑克,天亮之后我们常常会出去吃早餐。如果我要做工作、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或者做其他很刺激的活动,我就可以容易地比平时晚些睡觉。&
但是这不是我指的&你要意识到什么时候你瞌睡了&。我在这个测试中提到过&如果你不能够专心地连续读完一本书的一两页(说明你要准备去睡觉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要等到你快要精疲力尽的时候才去睡觉。&
我所指的&想睡的征兆&是指当你的头脑开始释放激素,促使你瞌睡。这和感觉到累是不同的,事实上,你只是感觉到昏昏欲睡。但是为了使你的头脑释放激素,你需要创造一定的条件来使得它发生。这意味着你要让自己在睡之前把节奏放慢下来,我发现阅读是最棒的一个途径让你在睡之前放慢节奏。有些人说在床上看书是个不好的习惯.......可是我从来对在床上看书没有任何问题,因为当我太瞌睡而不能阅读下去的时候,我就可以把书放下,然后马上入睡。不过如果你喜欢的话,你也可以坐在椅子上看书。&
另外一个测试你可以使用的是,问问你自己,&如果我现在去睡觉的话,我能多快入睡?&如果你认为你将需要超过15分钟的时间入睡的话,我会告诉你继续做你手中的事情,等会在去睡觉。&
一旦你设定了一个固定的时间醒来,可能会需要你通过几次实践来确定你正确的睡觉时间范围。刚开始的时候你可能会看到变动比较大,一天晚上睡的太晚,另一天晚上睡的太早。但是最终你会找到一个感觉,你能够感觉到什么时候你去睡觉会马上睡着,并且第二天你仍然精力充沛。&
为了防止你睡的过晚,给自己划定一个最晚睡觉时间,即使这时候你完全不瞌睡,无论如何你也要在那个时间上床睡觉。我知道我每天晚上至少需要6.5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但是如果遇到了紧急情况,那么我可以只睡5个小时,第二天还很好,前提是我并不是每天晚上都这么做。现在我的睡眠时间最长为7.5小时。在我开始每天早上准时醒之前,我经常每天晚上睡8到9个小时,如果有时候真的累的话,甚至睡10个小时。&
如果你白天喝咖啡的话,好像这可能会打乱你的睡眠周期。因为起初的那篇文章假设你不依靠药物保持清醒,如果你喝咖啡有瘾的话,那么请先戒除你的咖啡瘾。如果你的大脑依靠化学物质的话,那么不要指望你的睡意会在合适的时间到来。&
先前那篇文章的目的在于说明如何养成早起的好习惯。因此提的建议是直接关于如何养成这个习惯的。一旦这个习惯养成了,它就可以下意识的起作用。你可以做刺激的活动,比如说工作或者玩电动游戏,你将会知道什么时候你需要去睡觉了,即使它和以往晚上睡觉的时间不同。我说讲过的睡意测试对于养成这个习惯非常重要,不过在养成习惯之后,精确的信号(这里指的应该是你自己能够感觉到睡意的到来)会取代它起作用。&
如果真的需要的话你可以不时的睡地晚一些。如果我一直到凌晨3点才睡觉,我就不打算在第二天早上5点起床,但是我会在第二天恢复到原来的起床时间。&
我推荐你坚持每天在同一时间起床一个月,以此来养成早起的习惯。但是在这之后,你就会因为条件反射每天都在那个时间醒来,而你将很难再次入睡。我决定在周六早上起的晚一些,所以我没有设置闹钟,但是我自动地在4点58准时醒来。然后我试图再次入睡,但是我已经清醒了,我完全无法再次入睡。哦,好吧。一旦这个习惯被养成,那么想要准时起床就一点都不难了。这就像你知道什么时候你瞌睡了你就会去睡觉一样。&
如果你有小孩的话,你必须尽量去适应它。我的两个孩子,一个5岁,另外一个只有1岁。有事他们把我从半夜吵醒&&我的女儿有个习惯,她喜欢在睡床里 &摇晃着&告诉我妻子和我关于她做的梦,或者有时仅仅想和我们聊天。我知道你的婴儿隔几个小时就醒的状况,因此如果你是这种情况的话,我给你的建议是当你能睡的时候就睡。想让婴儿遵守&日程安排&是不大可能的 :)&
如果你不能在你的闹钟响后起床的话,这好像要归咎于你缺乏自制力。如果你有足够的自制力的话,无论如何你都可以马上从被窝里跳起来的。起初的动机会有效,但是动机可能只会持续几天。规律就好像肌肉一样,你越是经常训练它,你就越能依靠它。每个人都有它自己的一些规律(你可以控制你的呼吸么?),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意地去发展它。有很多方法可以养成规律&&你可以看下整个六篇关于如何建立规律的系列文章(我会在之后将六篇文章中的经典部分翻译过来,想进一步了解如何养成规律的话,你可以用抓虾或者其他的订阅工具订阅我的博客 :) )。基本上它可以归结为克服一些小的挑战,战胜了它们,并逐渐地发展成为习惯,这就好像是举重练习一样。当你的自制力逐渐变强,像在某个特定的时间起床这样的挑战将最终变得那么简单。但是如果你的自制力衰退的话,那么它就好像是一个几乎不可逾越的障碍一样。&
为什么要早起?&
我要说主要的原因的是你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做比睡觉更有趣(译者:我认为是&更有意义& :) )的事情。&
再提一次,我已经从每周节省出10到15个小时来做这些事情了。这些额外的时间效率是非常明显的。到上午6点半之前,我已经做完了锻炼,冲了个澡,吃了早饭,我已经在我的办公桌前准备去工作。我可以每天挤出不少时间来做一些富有成效的工作,并且我通常在下午5点之前完成了一天的工作(那包括私人的 &工作& 比如说发邮件,支付帐单,去幼儿园接我的女儿,等等)。这给了我每晚5到6个小时的自由时间来关心家人、参加休闲活动、主持节目、阅读、写日记等等。而最重要的是,我在这段时间中依然精力充沛。抽出时间来做那些所有对我重要的事情会使我感到非常平衡,放松和乐观。&
想一想你可以利用空闲的时间来做些什么。即使每天多余出30分钟也足够你每天进行身体锻炼,读书,维护一个博客,冥想,煮健康的饭菜,学习一门乐器等等。积小成多,即使每天一段很短的时间经过一年的积累也将会变得巨大,每天多余出30分钟一年就是182.5个小时。这可比一个月的工作时间还要长(按每星期工作40个小时)。如果你能每天节省60分钟的话,一年你能节省的时间就会翻倍,如果你能每天节省90分钟的话,那么它就会变成三倍。对我来说,我每天大概能够节省90分钟的时间。那就是说我每工作十年,就相当于其他人工作十一年。我可以用那一年的时间来精力充沛地做以前我没有时间做的事情,这是多么美妙! :)&
附上英文版:&It is well to be up before daybreak, for such habits contribute to health, wealth, and wisdom.&
- Aristotle&
Are morning people born or made? In my case it was definitely made. In my early 20s, I rarely went to bed before midnight, and I&d almost always sleep in late. I usually didn&t start hitting my stride each day until late afternoon.&
But after a while I couldn&t ignore the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success and rising early, even in my own life. On those rare occasions where I did get up early, I noticed that my productivity was almost always higher, not just in the morning but all throughout the day. And I also noticed a significant feeling of well-being. So being the proactive goal-achiever I was, I set out to become a habitual early riser. I promptly set my alarm clock for 5AM&&
& and the next morning, I got up just before noon.&
I tried again many more times, each time not getting very far with it. I figured I must have been born without the early riser gene. Whenever my alarm went off, my first thought was always to stop that blasted noise and go back to sleep. I tabled this habit for a number of years, but eventually I came across some sleep research that showed me that I was going about this problem the wrong way. Once I applied those ideas, I was able to become an early riser consistently.&
It&s hard to become an early riser using the wrong strategy. But with the right strategy, it&s relatively easy.&
The most common wrong strategy is this: You assume that if you&re going to get up earlier, you&d better go to bed earlier. So you figure out how much sleep you&re getting now, and then just shift everything back a few hours. If you now sleep from midnight to 8am, you figure you&ll go to bed at 10pm and get up at 6am instead. Sounds very reasonable, but it will usually fail.&
It seems there are two main schools of thought about sleep patterns. One is that you should go to bed and get up at the same times every day. It&s like having an alarm clock on both ends & you try to sleep the same hours each night. This seems practical for living in modern society. We need predictability in our schedules. And we need to ensure adequate rest.&
The second school says you should listen to your body&s needs and go to bed when you&re tired and get up when you naturally wake up. This approach is rooted in biology. Our bodies should know how much rest we need, so we should listen to them.&
Through trial and error, I found out for myself that both of these schools are suboptimal sleep patterns. Both of them are wrong if you care about productivity. Here&s why:&
If you sleep set hours, you&ll sometimes go to bed when you aren&t sleepy enough. If it&s taking you more than five minutes to fall asleep each night, you aren&t sleepy enough. You&re wasting time lying in bed awake and not being asleep. Another problem is that you&re assuming you need the same number of hours of sleep every night, which is a false assumption. Your sleep needs vary from day to day.&
If you sleep based on what your body tells you, you&ll probably be sleeping more than you need & in many cases a lot more, like 10-15 hours more per week (the equivalent of a full waking day). A lot of people who sleep this way get 8+ hours of sleep per night, which is usually too much. Also, your mornings may be less predictable if you&re getting up at different times. And because our natural rhythms are sometimes out of tune with the 24-hour clock, you may find that your sleep times begin to drift.&
The optimal solution for me has been to combine both approaches. It&s very simple, and many early risers do this without even thinking about it, but it was a mental breakthrough for me nonetheless. The solution was to go to bed when I&m sleepy (and only when I&m sleepy) and get up with an alarm clock at a fixed time (7 days per week). So I always get up at the same time (in my case 5am), but I go to bed at different times every night.&
I go to bed when I&m too sleepy to stay up. My sleepiness test is that if I couldn&t read a book for more than a page or two without drifting off, I&m ready for bed. Most of the time when I go to bed, I&m asleep within three minutes. I lie down, get comfortable, and immediately I&m drifting off. Sometimes I go to bed at 9:30 other times I stay up until midnight. Most of the time I go to bed between 10-11pm. If I&m not sleepy, I stay up until I can&t keep my eyes open any longer. Reading is an excellent activity to do during this time, since it becomes obvious when I&m too sleepy to read.&
When my alarm goes off every morning, I turn it off, stretch for a couple seconds, and sit up. I don&t think about it. I&ve learned that the longer it takes me to get up, the more likely I am to try to sleep in. So I don&t allow myself to have conversations in my head about the benefits of sleeping in once the alarm goes off. Even if I want to sleep in, I always get up right away.&
After a few days of using this approach, I found that my sleep patterns settled into a natural rhythm. If I got too little sleep one night, I&d automatically be sleepier earlier and get more sleep the next night. And if I had lots of energy and wasn&t tired, I&d sleep less. My body learned when to knock me out because it knew I would always get up at the same time and that my wake-up time wasn&t negotiable.&
A side effect was that on average, I slept about 90 minutes less per night, but I actually felt more well-rested. I was sleeping almost the entire time I was in bed.&
I read that most insomniacs are people who go to bed when they aren&t sleepy. If you aren&t sleepy and find yourself unable to fall asleep quickly, get up and stay awake for a while. Resist sleep until your body begins to release the hormones that rob you of consciousness. If you simply go to bed when you&re sleepy and then get up at a fixed time, you&ll cure your insomnia. The first night you&ll stay up late, but you&ll fall asleep right away. You may be tired that first day from getting up too early and getting only a few hours of sleep the whole night, but you&ll slog through the day and will want to go to bed earlier that second night. After a few days, you&ll settle into a pattern of going to bed at roughly the same time and falling asleep right away.&
So if you want to become an early riser (or just exert more control over your sleep patterns), then try this: Go to bed only when you&re too sleepy to stay up, and get up at a fixed time every morning.&
好吧,真的很蛋疼&&转自&
密码学大师终极速成法
“每天对着电脑4-6小时的人必看”之粉碎—转自《谣言粉碎机》
一篇题为《电脑辐射----每天对着电脑4-6小时的人必看》的文章在网上流传很久了。在仙人掌、防辐射服依旧走俏市场的情况下,我们就来翻翻旧账,批量粉碎一下。
一篇题为《电脑辐射----每天对着电脑4-6小时的人必看》的文章在网上流传很久了。在仙人掌、防辐射服依旧走俏市场的情况下,我们就来翻翻旧账,批量粉碎一下:
流言一: 中午睡觉时要记得关计算机,因为只把屏幕关掉是无法杜绝辐射线的,而且我们都是趴着睡,头直接对着计算机,哪天得了老人痴呆症或脑瘤就来不及了!辐射线真的很可怕的!!小心啊~健康重于一切!
真相: 只把屏幕关掉,而不关闭计算机,辐射仍然存在是正确的,因为电脑机箱里的各部件也会产生辐射。但是目前没有任何确切的证据证明计算机各部件产生的相应频率和大小的电磁辐射与老人痴呆症和脑瘤的发病有关系。
流言二: 计算机族的杀手---胸廓出口症。常坐在计算机桌前的你,是否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而且坐姿不正确,总感到莫名肩颈疼痛,甚至于无心工作?现在请你作个小测验,请你将你的头向左侧方向望去,然后将你的头45度朝下慢慢弯下去,动作做到这里,你的脖子颈肩是否感到不正常的酸痛?对假使你有上述症状,你可要小心了,因为你很可能得到现代计算机文明病「胸廓出口症候群」的受害者。
真相: 胸廓出口综合征是一类较为罕见的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先天解剖结构异常 (如额外的颈肋等),另外颈部较长、肩膀塌陷的人更容易罹患此病。虽然说不良的姿势也与该病有关,比如长年累月的弯腰驼背姿势可能会加剧症状,但是这和是不是在使用计算机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即使不用电脑,如果生活习惯不良的话,还是会引起疼痛。所以重要的是维持良好的姿势,而不是把责任推卸给电脑。
此外,不管是不是胸廓出口综合征,在使用计算机使都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不要弯腰驼背、不要在电脑前坐太久;一旦出现肩颈部、手肘、手部的麻木、疼痛、无力等不适,请咨询专业的临床医师,不要擅自给自己下诊断,或尝试一些未经验证的偏方、理疗或其他疗法。像流言中提到的小测验对诊断该病价值不大(该病左侧或右侧都可发生,单单把脖子转向左侧是没有用的哦~)。
流言三: 杀手原来是"计算机"。计算机一族的您或许常纳闷为何常常感到腰酸背痛,身体抵抗力越来越弱,精神常常无法集中,您绝无法想象原因出在"计算机",电脑所散发出的辐射电波往往为人们所忽视,依国际MPRⅡ防辐射安全规定,在50cm距离内必需?25V/m的辐射曝露量,但您知道计算机的辐射量是多少吗?告诉您&&Ⅰ、键盘1000V/m;Ⅱ、鼠标450V/m;Ⅲ、屏幕218V/m;Ⅳ、主机170V/m;Ⅴ、Notebook2500V/m。
真相: MPRII标准确实存在,是瑞典技术认可局对于电脑显示器一个的电磁辐射标准,不过并不适用于其它电脑部件。其中25V/m的辐射暴露量限制也确有其事(在50cm的位置,而不是50cm以内;只限于5Hz到2000Hz的较低频率辐射)。这个数值是综合了现有的各种关于电磁辐射与健康的研究制定的一个严格的限制值,如果电脑屏幕辐射量在标准以内,安全性是很令人放心的,即使辐射接近或者稍微超出标准,也不不意味着会对人体有明显伤害,只是会有一些有轻微危害的可能性,此类的安全标准可以说是以&以防万一&的目的制定的。
至于键盘,鼠标等电脑部件辐射值结果就完全不靠谱了,根据中国计量科学院进行的一次测量试验,这些电脑部件的实际辐射值大多都小于1V/m,离笔记本电脑屏幕5cm的位置也只有6V/m,远没有如此夸张。2500V/m的电场强度在离高压线很近的位置才会达到,日常家用电器中一般不会出现。
防电脑辐射第一招: 在电脑旁放上几盆仙人掌,它可以有效地吸收辐射;
真相: 一台电脑摆在那里,向各个方向发射的电磁辐射或者电磁波的强弱主要是由电脑本身决定的,仙人掌也无法屏蔽或者吸附之。最关键的是,电脑的电磁辐射水平并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没有屏蔽的必要。 更详细的内容可以参考
第二招: 对于生活紧张而忙碌的人群来说,抵御电脑辐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每天上午喝2至3杯的绿茶,吃一个橘子。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它被人体吸收后,能迅速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不但能合成视紫红质,还能使眼睛在暗光下看东西更清楚,因此,绿茶不但能消除电脑辐射的危害,还能保护和提高视力。如果不习惯喝绿茶,菊花茶同样也能起着抵抗电脑辐射和调节身体功能的作用,螺旋藻、沙棘油也具有抗辐射的作用;
真相: 首先,没有证据表明电脑所释放的辐射对健康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没有必要特别的防护。
绿茶中确实富含β-胡萝卜素(维生素A的前体),但是胡萝卜素为脂溶性物质,茶汤中溶解量较少,因此绿茶不是最好的补充维生素A的来源,况且一般来说正常人的每日饮食都能补充足够的维生素A或β胡萝卜素。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但是额外补充β-胡萝卜素并不会使人获得特别的益处,而摄入维生素A过多反而会引起中毒。总之,健康饮食的关键在于均衡饮食,短期内摄入大量单一的食物对健康都没有特别的益处。提到的菊花茶、螺旋藻和沙棘油的抗辐射作用也是同样的无稽之谈。
第三招: 上网前先做好护肤隔离,如使用珍珠膜,独特的&南珠翠膜&在肌肤上形成一层0.001mm珍珠膜,可以有效防止污染环境的侵害和辐射;其次电脑使用后,脸上会吸附不少电磁辐射的颗粒,要及时用清水洗脸,这样将使所受辐射减轻70%以上!
真相: 电脑的电磁辐射则主要来源于电脑里的各种电路,并不会产生类似放射性物质小微粒的东西。坐在电脑前,把电脑打开,身体就会开始接受到电磁辐射,把电脑关闭 以后,电磁辐射也就立刻停止了,脸上不会有&残余的微粒&,也就没有必要洗掉了。传统的CRT显示器会因为静电而吸附一些灰尘,但这些灰尘本身不会产生电磁辐射,落到脸上也不会造成辐射损害。
总之,清洁洗脸是需要的,但是和防辐射没有关系。
第四招: 操作电脑时最好在显示屏上安一块电脑专用滤色板以减轻辐射的危害,室内不要放置闲杂金属物品,以免形成电磁波的再次发射。使用电脑时,要调整好屏幕的亮度,一般来说,屏幕亮度越大,电磁辐射越强,反之越小。不过,也不能调得太暗,以免因亮度太小而影响效果,且易造成眼睛疲劳。
真相: 滤色板只可以过滤掉一部分可见光,我们所指的电脑辐射一般都是无线电波、射频电磁波段,滤色板起不了作用。周围摆放金属物体会对电磁场分布产生一定影响,但往往微乎其微。至于屏幕的亮度与电脑总的辐射大小同样关系不大,因为电脑各个部件都会产生辐射,显示屏只产生一部分辐射,机箱里的CPU等元件才是辐射的主要来源。
第五招: 应尽可能购买新款的电脑,一般不要使用旧电脑,旧电脑的辐射一般较厉害,在同距离、同类机型的条件下,一般是新电脑的1-2倍。
真相: 怎么看怎么像卖电脑的软文。新款旧款电脑的差别主要是在性能方面,辐射水平确实可能存在不同,但&旧电脑的辐射一般较厉害,一般是新电脑的1-2倍&的说法没有依据。还是那句话,电脑的电磁辐射水平并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第六招: 电脑摆放位置很重要。尽量别让屏幕的背面朝着有人的地方,因为电脑辐射最强的是背面,其次为左右两侧,屏幕的正面反而辐射最弱。以能看清楚字为准,至少也要50厘米到75厘米的距离,这样可以减少电磁辐射的伤害。
真相: 如上所言,电脑显示屏作为电脑的一个部件,产生的辐射大小有限,辐射大小不只要看显示屏的位置,还要看机箱的位置。选择离电脑距离远一些是有道理的,因为电磁辐射的大小与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距离远一些可以显著降低辐射,只是无论降不降低都在安全标准之内,意义并不大。距离远近与保护视力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第七招: 注意室内通风:科学研究证实,电脑的荧屏能产生一种叫溴化二苯并呋喃的致癌物质。所以,放置电脑的房间最好能安装换气扇,倘若没有,上网时尤其要注意通风。
真相: 溴化二苯并呋喃是塑料耐燃剂&&多溴二苯醚PBDE经过氧化偶联得到的产物 。这种氧化过程在塑料燃烧时更为常见,而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发生得很少。所以,一般情况下,溴化二苯并呋喃在塑料里存在的量是很少的,也不会释放到空气中,对人的影响是很小的。这个说法很可能是早期对电视机塑料外壳猜疑的遗留产物,又给套到电脑屏幕上了。注意室内通风没有错,把危害推到电脑上就是你的不对了。
第八招: 注意酌情多吃一些胡萝卜、豆芽、西红柿、瘦肉、动物肝等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经常喝些绿茶等等。
真相: 参见第二招的真相。食物的营养搭配应注意均衡,荤素搭配,如果为了多吃上述这些食物而忽略了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就显得得不偿失了。所有的营养物质摄入都要注意不能摄入太少,也不能摄入过多,尤其是维生素A,成人一次摄入超过3&105 μg视黄醇当量的维生素A(约合6千克猪肝),儿童摄入超过9&104 μg(约合1.8千克猪肝)会引起急性中毒。成人每日摄入2.25~3&104 μg视黄醇当量的维生素A(约合450~600g猪肝),儿童每日摄入1.5~3&104 μg(约合300~600g猪肝)连续超过6个月会引起慢性中毒。因此过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害无益。
第九招: 经常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常会觉得眼睛干涩疼痛,所以,在电脑桌上放几支香蕉很有必要,香蕉中的钾可帮助人体排出多余的盐分,让身体达到钾钠平衡,缓解眼睛的不适症状。此外,香蕉中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当人体缺乏这种物质时,眼睛就会变得疼痛、干涩、眼珠无光、失水少神,多吃香蕉不仅可减轻这些症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眼睛疲劳,避免眼睛过早衰老.
真相: 参见第二招的真相。多补充β-胡萝卜素对维生素A缺乏症的患者有益,对于不缺乏维生素A的人来说不会有额外的益处。一般人长期坐在电脑前导致的眼睛干涩是视疲劳导致的,要注意每间隔45-60分钟要休息约15分钟,避免用眼过度。香蕉中确实富含钾,适当增加食物中的钾摄入量,减少钠的摄入量对高血压病人有益。不过任何营养素的摄入都要根据每天的总营养素摄入量计算,将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都寄托于一种单一食物是不合适,也是不可能的。
结论: 长期使用电脑的人确实需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适当的起身活动活动,缓解眼疲劳。不过被广为宣传的辐射危害是子虚乌有的事,寄希望于通过吃什么来也防辐射同样不靠谱。饮食做到营养搭配均衡就好,过犹不及。
奇幻的外形场景插画
立夏的麦田,在城市里会呢喃的风,会微笑的阳光是太过于奢侈的享受…..
&&来自&&的投稿
麦子,麦子&&转自&
【冷知识】(R) 调整睡眠周期,只需一个晚上(中英文)
根据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最新的一项研究显示,只需要在12-16小时内不进食就可以帮助你快速的调整你的睡眠周期,这项新的发现将能够有效的帮助人们应对飞行时差综合症(jet lag)或是熬夜加班造成的睡眠周期紊乱。&
科学家已经发现我们的昼夜感是由我们暴露在光线下的时间决定的,现在他们发现当我们感到饥饿时,第二个&食物时钟&也可以影响我们的昼夜感,而这一机制或许就是造成哺乳动物在他们感到饥饿时无法入睡的原因。&
这项研究的首席研究员Clifford Saper解释说:第二时钟最妙的地方就在于它可以覆盖我们的主时钟,也就是说你应该可以在一天之内将你的生物钟调整到一个新的时区。通常人们需要花费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将他们的生物钟调整到一个新的时区,想想这种新的&食物时钟&可以帮助你在一天之内倒好时差,这真是难以置信。&
该如何使用这个技巧?&
你只需要保证在你醒来之前的12-16个小时不要吃任何东西就行了,一旦你开始再次进食,你的内部时钟就已经完成了重置,它会将这看做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你的身体也会将你吃早餐的时间看做是一个新的&早晨&。&
举个例子,如果你想要在凌晨2点醒过来,你应该从前一天的上午10点到下午2点之间开始禁食,并且一直持续到你在凌晨2点醒过来,然后你需要好好的吃上一顿丰盛的早餐,现在,你的身体就已经准备好迎接一个全新的&早晨&了。&
再举一个例子:如果你从洛杉矶旅行到东京,你只需计算好你在东京的第一顿早餐的时间,然后从这个时间往前推12-16个小时,保证不要进食就可以了。&
另外,你还可以同时使用其它一些促进睡眠以及保持精力的技巧,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快的调整你的生物钟到一个新的时区。&
科学机制:为什么这会有效?&
就同我们进化史上的所有事情一样,这也是因为适者生存的原则,下面是对Saper的研究成果的简单总结:&
根据研究,&对于小型哺乳动物,寻找食物是它们每天的头等大事,因为即使只是饿上几天,在自然环境下,这也有可能会变成死亡威胁&。&因此,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在经受一段时间的饥饿之后,动物必须要能够通过它们的第二&主时钟&来快速调整它们的行为模式,以增强它们在第二天的相同时间获得食物的机会。&&
Fuller认为,发生在小型哺乳动物身上的这种强制调整睡眠模式的行为只是一种求生机制,研究表明,只需要一个饥饿周期就足以覆盖传统的由光线决定的生理周期。&
&这个新的时钟可以有效的帮助动物调整它们的睡眠周期,以提升他们获取食物的机会&,&16小时的禁食已经足够形成一个新的时钟周期了&,Saper说。&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避免在飞机上摄入任何食物,然后在你着陆后立即寻找食物,应该可以帮助你调整&&并且避免因为飞行时差综合症(jet lag)而导致的不适&,CBS(引用自发表在09年5月22日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报告)。
How to Naturally Reset Your Sleep Cycle in One Night
Not eating for 12-16 hours can help people quickly reset their sleep-wake cycle, according to a new study from the Harvard Medical School. This discovery can drastically improve a person's ability to cope with jet lag or adjust to working late shifts.&
Scientists have long known that our circadian rhythm is regulated by our exposure to light. Now they have found a second "food clock" that takes over when we are hungry. This mechanism probably evolved to make sure starving mammals don't go to sleep when they should be foraging for food.&
The lead researcher Clifford Saper explains:The neat thing about this second clock is that it can override the main clock ... and you should just flip into that new time zone in one day. It usually takes people a week to fully adjust to a new time zone or sleeping schedule. To think that this new "food clock" hack can help you change your internal clock in one day is mind boggling.&
How does it work? &
Simply stop eating during the 12-16 hour period before you want to be awake. Once you start eating again, your internal clock will be reset as though it is the start of a new day.& Your body will consider the time you break your fast as your new "morning."&
For example, if you want to start waking up at 2:00 am, you should start fasting between 10:00 am or 2:00 pm the previous day, and don't break your fast until you wake up at 2:00 am. Make sure you eat a nice healthy meal to jumpstart your system.&
Another example: If you are travelling from Los Angeles to Tokyo, figure out when breakfast is served in Tokyo, and don't eat for the 12-16 hours before Tokyo's breakfast time.&
Why does this work? &
Like everything else in our evolutionary history, it has to do with survival:"For a small mammal, finding food on a daily basis is a critical mission. Even a few days of starvation, a common threat in natural environments, may result in death," the study said.&
"Hence, it is adaptive for animals to have a secondary "master clock" that can allow the animal to switch its behavioral patterns rapidly after a period of starvation to maximize the opportunity of finding food sources at the same time on following days."&
The shift is a survival mechanism in small mammals that forces them to change their sleeping patterns, Fuller suggests. One starvation cycle is enough to override the traditional light-based circadian clock, the study suggests.&
"This new timepiece enables animals to switch their sleep and wake schedules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ir opportunity of finding food."&
"A period of fasting with no food at all for about 16 hours is enough to engage this new clock," says Saper.&
"So, in this case, simply avoiding any food on the plane, and then eating as soon as you land, should help you to adjust & and avoid some of the uncomfortable feelings of jet lag." CBC (quoting study published in the May 22 issue of Science.
揭秘万亿年后宇宙图景:将更适合生命生存(图)
揭秘万亿年后宇宙图景:将更适合生命生存
  恒星和行星系统将分崩离析;现在极为罕见的天体到了未来将非常常见,而且未来的宇宙将比现在更适合生命生存&&数千亿年后,宇宙将会变成这样吗?  撰文 唐纳德&戈德史密斯(Donald Goldsmith)  翻译 谢懿  时间那不可阻挡的脚步,总能激起我们对宇宙遥远未来的思考。但思考的结果通常令人沮丧。50亿年后,太阳会膨胀成一颗红巨星,在缓慢变暗前会吞没内太阳系。但这仅仅是整个未来的一个瞬间的画面&&实际上,无穷短。随着天文学家放眼未来,例如幽默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Douglas Adams)在《宇宙终点的餐馆》中所写道的&5 760亿年&,他们会看到一个充满了无数正在暗去的天体的宇宙。到那时,空间的加速膨胀会把已经位于我们银河系之外的每一样东西都带到我们的视线之外,留下一个更加空荡的夜空。在1816年的长诗《黑暗》中,拜伦勋爵预见到了这一前景:&明亮的太阳熄灭,而星星则在暗淡的永恒虚空中流离失所。&  但好消息是:黑暗的降临只是故事的一半。恒星形成这个宇宙现象,确实在很久之前就已过了它最光辉的时期,但宇宙并没死去。奇异的新物种将会进入天文学家的动物园。当前罕见的怪异现象(如果有的话)将会司空见惯。宇宙中适宜生命生存的环境,甚至会变得更多。  科学的&末世学&&&对极遥远未来的研究&&在宇宙学和物理学中具有卓越的历史。这类研究不仅让人着迷,也为检验新理论提供了一个概念上的平台,让一些抽象理论可以变得更为具体&&当宇宙学家描述空间形状对宇宙命运的影响时,这个宇宙学上最为抽象的概念也许就更容易理解一些。试图调和关于基本粒子与作用力的不同理论的物理学家预言,只有在数万亿年甚至更久之后,诸如质子衰变和黑洞蒸发的现象才会发生。越来越多天体物理学家也在他们的有关恒星和星系演化的模型中,引入了极为遥远的未来。过去十年里,他们试图再现自大爆炸以来,恒星和星系的形成及其成分变化的方式。随着科学家对过去的认识不断加深,他们可以推测出在遥远的未来,宇宙会发生什么。
  恒星的未来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恒星形成专家格雷格&劳克林(Greg Laughlin)是研究上述问题的先驱。在读研究生时,他就编写了一个计算机程序,来计算极低质量恒星的演化,但忘记了在达到宇宙目前的年龄之后,让程序停止运算。就这样,这个程序不停地运行,得出了对未来数万亿年的预言&&尽管这个预言存在很多错误,但足以让他迷上了这个研究课题。  为了了解恒星的未来,我们需要知道它们是如何形成的。恒星诞生在气体和尘埃云中,这些星云的质量从几十万到数百万个太阳质量不等。这些遍布在银河系中的&恒星育婴室&已诞生了约几千亿颗恒星,最终还会形成数百亿颗。然而,这些业已&出生&的恒星透支了未来:新一代恒星的原始物质正在被耗尽。就算大质量恒星以超新星爆发死亡的形式,向星际空间返还一些物质;就算星系还可以从星系际空间吸积新鲜气体,这些新的物质仍无法重新补足被恒星锁住的物质。目前,银河系中,星际气体的总质量只有恒星的十分之一左右。  今天,银河系中恒星的形成速度接近每年一个太阳质量,但在80亿到100亿年前的鼎盛时期,这一速率至少是目前的10倍。劳克林估计,时间尺度每向前延伸10倍,恒星形成速率就会降低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因此在一千亿年后,恒星形成速率会降低到目前的十分之一,而在一万亿年后,这一速率则会降低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球 羽毛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