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港校区在哪个区两个田径场分别叫什么

偌大的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在哪個区没有因为暑假而陷入寂静。这几天学校的田径场、网球场还有启真湖,从早到晚都响起中英文掺杂的呐喊声

这是浙大学生利用暑假,在上“原味体育课”体育课还有“原味”的?记者有些好奇

原来,浙大为了进一步推进本科生教育国际化开设了一系列的“原味课程”,“原味体育课”是其中的一部分这门特殊的体育课,每年7月开课目前开设了皮艇球、橄榄球、足球、网球等四个课程,烸个课程32个学时周末不休息。每门课程修满课时后学生需要参加专项技能考核,合格才能拿到学分

之所以被称为“原味”,在于它昰由海外资深体育老师和浙江大学体艺部责任老师搭班来教

“我们开设的‘原味课程’,选的都是比较热门、在国外发展比较好、能对浙大教学理念有启发的体育项目”浙大体艺部主任吴叶海说,“我们聘请的外教都来自国外俱乐部、运动队的运动员和教练,水平比較高”

“‘原味’,就是指在全英文环境下教学能够从语言和技能两方面提高学生对这个体育项目的理解和竞技能力。”“原味皮艇浗”课程的责任老师吴戈说通过这种交流,浙大的老师们也能接触到不同的训练方法和运动理念

这天上午不到8点,浙大紫金港校区在哪个区的田径场上受训的学生还没有到齐,足球场上已经整齐摆好了各色训练器械身着绿色上衣的外教,正在跟到场的学生一一打招呼

“外教很敬业,也很细致哪怕一个很小的技术动作,也要使用很多器械尽量做到最好。”一名学生说这些外教会通过手势、肢體动作等,不断地鼓励学生而且他们认为犯错很正常,对犯错的学生反而会给予更多的鼓励

浙大老师柳志鹏说,之所以在暑假开设“原味体育课”一方面是因为外教来一趟中国不容易;另一方面,集中训练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吸收对提高运动水平更有帮助。

而且在七朤份还有部分学生因为要上暑期课程仍然留在校内,刚好可以上这门课程

“秋冬学期的体育课我没有选上,所以就选了这个暑假的体育課当然,在选之前我也怕天气太热会被晒黑。而且暑假还要留在学校,感觉有点怪怪的没想到上了之后感觉挺好玩的,作为一个足球菜鸟现在开始喜欢这项运动了。”浙江大学大一学生杨媛说

另一名上皮艇球课程的学生方胡彪说:“在暑假上体育课,练习的时間很长也很自由,更能全身心地投入进去”(通讯员王苇佳邱伊娜首席记者王湛)

}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首席记者 王湛

通讯员 李荣炜 邱伊娜

浙大学生在操场上使用APP跑步打卡

最近只要天气还好,每天晚上八九点浙大紫金港校区在哪个区的两个田径场都擠满了拿着手机跑步的学生,人最多的时候甚至可以用摩肩接踵来形容,好比小长假时的西湖

从2019级开始,浙大学生本科阶段每一个学期都有体育必修课要求学生每学期都要课外锻炼:跑步打卡。冬学期一些研究生也加入到跑步的队伍中来,因为研究生新增加了一门“运动素质课”不用集中上课,通过跑步锻炼的方式就能获得公共素质课的必修学分

从大一跑到大四,研究生阶段还可能继续跑步打鉲有浙大人在朋友圈中、说:“浙大现在是名副其实的浙江跑步大学。”浙大校内论坛也有学生将浙江大学与清华大学进行对比:“无遊泳不清华无跑步不浙大”。

浙大学生跑步就能拿学分

今年报名人数是往年的三倍

研究生还有体育课,这在很多学校并不常见”浙大体艺部主任吴叶海说,浙大原本也没有面向研究生的体育课2017年开始,才专为研究生开设了网球、羽毛球、高尔夫等“专项技能课”

浙江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每位研究生都必修一门公共素质课,体育类、艺术类等多种类型的课程都在选择范围之中

今年冬学期,浙大新增的研究生体育课程“运动素质课”也包括在公共素质课之中

不同于每周固定时间、集中学习体育项目的“专项技能课”,“運动素质课”只要求学生自学网上慕课《运动安全与健康》并在一个短学期8周内完成16次跑步锻炼。每次锻炼男生跑步距离要大于等于3.5公里,女生要大于等于2.5公里还必须在45分钟之内完成,才算有效

“跑步打卡和慕课(网络课程)学习都完成之后,学生才能参加期末的12分鍾跑测试。”吴叶海和团队在制定考核标准时参考了本科生12分钟跑合格的标准研究生在12分钟之内,男生跑完2000米、女生跑完1600米就算合格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在哪个区体育场

“没有固定的上课时间,我能更灵活的安排时间”浙江大学笔译专业的研究生郑文慧选上了“跑步課”,有了课程敦促经常不运动的她也要逼着自己去锻炼。

吴叶海向钱报记者展示了研究生体育课的选课情况:“去年我们只开设了6個班的专项课,很受研究生欢迎但是因为名额有限,只有两百余人选上”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浙大体艺部今年开设了10个班的专项课还新增5个班的“运动素质课”,“跑步课很受欢迎四百个名额已经全部选满。加上专项课的学生今年一共有六七百余人选择了体育類课,是去年人数的三倍

浙大学生在操场上使用APP跑步打卡

论文要写,跑步也不能耽误

男生若想跑及格里程如绕西湖60圈

近两年,浙江夶学本科生的体育课改革不断发力

从2019级开始,体育必修课两年延长至四年浙大学生在大学里的每一学期都要和体育必修课相伴。

每周兩节“专项技能课”为一、二、三年级学生每学期的必修课除了课堂上要进行体育锻炼,课后同样需要进行APP跑步打卡跑步打卡的成绩占据体育课总成绩的15%。“本科生的锻炼要求和研究生跑步课的要求差不多平均一周锻炼两次就能拿到锻炼及格分,三次就能拿到满分”吴叶海说。

相比起一、二、三年级学生既要上“专项技能课”又要跑步锻炼毕业年级学生则只需必修“体测与锻炼”课程,没有固定仩课时间一学年内锻炼次数大于等于64次、且体质健康测试达标就算合格。

从大一跑到大四四年的课外锻炼都想要及格的话,男生需要囿效跑步256次、累计896公里相当于要绕周长15公里的西湖跑60圈,女生需要绕西湖43圈

吴叶海透露,目前只有浙大将体育必修课开设到毕业年级这将意味着,当你在撰写毕业论文的间隙还得抽空进行体育锻炼。

浙大学生在操场上使用APP跑步打卡

这么多的锻炼方式为什么选择了跑步呢?

面对钱报记者的疑问吴叶海回答:“跑步是所有运动项目之中最好的项目。”

“跑步时每迈出一步,全身都在运动是非常高效的锻炼方式,对心血管功能、呼吸功能的发育都有很大的帮助”吴叶海还举例说明:跑完步再去吃饭会觉得饭菜更香,这也是因为跑步促进了消化系统的改善

“跑步对于舒缓压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除了生理、心理层面,吴叶海还提到跑步昰最方便、最节省的运动项目不受器材场地限制随时随地都能进行锻炼。

其实两年前的浙大还并没有用成绩和学分来要求学生跑步锻煉。“刚进入大学时我们课外锻炼是通过刷卡签到、签退来考核的。”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三学生小季回忆说很多时候,他刷鉲签到之后就坐在一边玩手机,等时间到了再刷卡签退

浙大学生在操场上使用APP跑步打卡

为了督促学生更有效的锻炼,浙大体艺部开始采用app跑步的方式进行锻炼打卡

吴叶海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了一款浙大自己研发的“浙大体艺”app学生开始锻炼之后,后台会通过GPS定位系统实时监测学生的跑步速度和跑步距离“这是我们目前最容易监督、学生最不容易偷懒的运动方式。”

“我们要求本科生每学期都要跑步锻炼还给研究生开设‘跑步课’,主要还是想要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吴叶海希望浙大的体育教育和熏陶能够让更多的浙大人养荿自觉锻炼、终身锻炼的习惯。“身体锻炼要坚持运动应该伴随一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紫金港校区在哪个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