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中国国家队队为什么不参加台湾举办 imo

从清华北大录取名单透视各省超级中学:中南西南
  我上篇文章《从清华录取名单扫描各省超级中学:东北华东》说了东北区和华东区各省超级中学情况,本篇接着说中南区和西南区各省情况,重点说说湖北省,以后可能再写一个湖南专篇。 
  我所说的“各省超级中学”,是指在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升入清华北大的学生数量众多,令竞争对手望尘莫及的中学。是省内比较,非省际比较。
  上篇文章在新浪博客发表后,一些网友对具体数据提出了不同意见。有些网友的数据很准,应该来自权威部门,梦里江河根据他们的提示重新核对并修改了文章。有些网友的数据不是很准,他们的数据可能来自中学的宣传和网站资料,而很多中学是惯于混淆概念,夸大成绩的。这些学校公布的升入清华北大人数加起来,一定会多于清华北大实际录取数。
  官方所说的某一中学2008年升入清华的学生,是指以该中学学籍报名参加招生,并在当年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学生,不包括复读生,借读生,预录的非应届生,分校学生,外籍学生,清华保送或同意录取但自行放弃的学生等。我也采取这一口径。
  在这方面,湖北省做得最绝。《湖北教育》2008年8月号发表了《北大、清华2008年在鄂录取人数分布表》,把全省各个中学被清华北大录取的人数逐一公布,并加了编者按:2008年普通高考成绩早已揭晓,部分学校在高考成绩上大做文章,各种“第一”层出不穷,使学生和家长感到茫然。为此,本刊就有关信息予以发布。
  《湖北教育》是专业刊物,因此这篇文章并没有广为流传,但有一所中学却把这篇文章挂在网站首页上了。可想而知,这所中学一定是湖北省的龙头老大。
  这所中学就是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该校2008年共升入北大25人,清华28人,总数53人,约占全省20%,在湖北省遥遥领先。进入本世纪以来,华中师大一附中8年共有275人升入清华北大,平均每年34人。该校今年还获得国际数学奥赛金牌和物理奥赛金牌各一枚。该校前几年异地重建后,办学规模扩大,一个年级有30个教学班。湖北省超级中学,华中师大一附中当之无愧。
  华中师大一附中2008年升入清华的28人中,最有名的是少女作家蒋方舟。她在清华自主招生中走了特殊程序,据清华招生负责人说,经华中师大一附中校长的特别推荐和情况说明,清华为蒋方舟单独进行了严格考察,考核蒋方舟的程序是考核其他学生的两三倍。当然,她最后得到的优惠分数是60分,也是其他学生的两三倍。清华一般给自主招生学生的优惠分是20分,极少数的会给30分。若是只给蒋方舟50分,她也进不了清华,因为她的高考分数比清华在鄂录取线低53分。
  我说这些,绝没有贬低蒋方舟的意思,相反很赞赏华中师大一附中不拘一格提携超常人才的行为,这一点和人大附中相似。其实,这两所中这相似之外还多着呢,比如都很注意高考、竞赛、文体特长、科技创新等全面发展,都是女校长当家,甚至都是1950年创办的工农速成中学!
  湖北省今年被清华录取143人,被北大录取126人。清华北大录取人数较多的是:
  排第一位的是华中师大一附中,北大25人,清华28人,总数53人。
  排第二位的是武汉外国语学校,清华北大各11人,总数22人。
  排第三位的是襄樊五中,清华北大各有8人,总数16人。
  排第四位的是武汉二中,北大5人,清华10人,总数15人。
  排第五位的是钟祥一中,北大6人,清华5人,总数11人。
  排第六位的是荆门龙泉中学,北大3人,清华7人,总数10人。
  看到这里,恐怕读者朋友不禁要问:湖北还有最有名的黄冈中学呢。漏了?
  “黄冈中学今年升入北大4人,清华1人,总数5人,全省排并列第13名。”说完这些,我也得像火箭球星麦迪在广告里那样,摊摊手,耸耸肩,说声:“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
  黄冈中学网站今年并没有公布今年高考录取情况,我想,如果把非该校学籍的学生统计在内,从黄冈中学走进清华北大的学生人数应该比官方统计的人数多些,去年有21人,今年应该超过10人,但不管怎么说,黄冈中学输送到清华北大的学生,已经远远落后于华中师大一附中了。
  黄冈中学过去奥赛很有名,陈校长就亲手带出了4枚奥数金牌,但近几年学科竞赛成绩也下降了。黄冈中学网站说今年有“24名学生免试保送进入北大清华等著名高校学习”,但其中保送进北大清华的只有2人,另外22人都属于那个“等”字。而在2001年,该校有11人保送到北大清华。
  总之,过去那个神话般的黄冈中学,如今在走下坡路。只是各地书店里还在醒目位置一如既往地摆着《黄冈题典》、《黄冈题库》之类的教辅书。我随手翻开一本上面写着“黄冈中学教师编著”的“题库”,发现编写者其实是“黄冈市的中学的教师”,以及周边地区的中学教师,与黄冈中学并无直接关系。
  这些年,我见过一些“黄冈中学毕业的人”,也见过一些“黄冈市的中学毕业的人”,他们对黄冈中学过去的印象都很不错。而黄冈中学今日的落寞,他们也都很无奈。
  正如我上篇文章所说的意思,教育资源自从开始流动以来,优质资源就是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黄冈市对黄冈中学还是极为重视的,支持学校建设了占地600多亩、规模宏大的新校区,所有学生都能住宿,一半学生交择校费进来,校长当市人大副主任,等等。但是,这些都无法阻挡湖北省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学生、最有钱的学生往武汉市流动,而不是往贫困县众多的黄冈市流动。黄冈中学所能做的,只是在现有资源下做到最好罢了,其实他们已经做到了,可以问心无愧。
  与黄冈市紧邻武汉不同,襄樊五中、钟祥一中、荆门龙泉中学离武汉很远,尽管其办学水平不如黄冈中学,但由于地域优势,对周边地区特别是湖北西部、北部的优质教育资源还是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而武汉名校对此有点鞭长莫及。因此这三所学校的办学成绩保持得好,2008年升入清华北大的人数都到了两位数。
  武钢三中也呛 笔〉囊凰 !U馑 W?994年起举办全省理科实验班,学科竞赛特别是数学竞赛成绩雄居全省第一。该校共获得IMO (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金牌9枚,高居全国首位,而且如果不是98年3名武钢三中学生为主力的国家队未参加在台湾举办的IMO,9枚金牌就要变成12枚了。但是,在湖北省通过竞赛上清华北大是很难的,很多竞赛优胜者存在偏科问题,如果不是成绩好得能被清华北大在冬令营直接录取,那么在其专门考试中难免因总分不够而被清北拒之门外。2008年武钢三中没有进清华的,但有7人进了北大,包括全省理科状元邓迪和4名保送生。武钢三中近期将通过异地重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前景光明。
凡事包容!
凡事相信!
凡事忍耐!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08-12-18 09:59
我的母校,居然衰落至此???
千万不要爱上我,因为我对爱情三心二意,其中两心一意都会爱别人,剩
余的才会用来爱你……
发表于:08-12-24 10:19
黄冈的卷子难死了
女人之美,在于蠢得无怨无悔
男人之美,在于说谎说得白日见鬼
发表于:09-01-11 10:52
&这一年终于开始成长。
&幸福的开端。一切从头开始。
&一屡阳光的照射。行人。街道。房屋。
&&&&&&&&&&&&&&
&&&&&&&&零玖年壹月。湖北人在南京。
发表于:09-07-31 15:26
原来恨死八校联考,每次考出的分不敢给妈看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2009IMO中国国家队选拔考试今日开考_高考网
关注高考帮公众号
(www_gaokao_com)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每晚名师在线答疑
面包校园APP
大学生必备APP
& 2009IMO中国国家队选拔考试今日开考
高考网文章作者:学科部
  2009IMO中国国家队选拔考试今日开考,北京4人参考成绩稳定。
  在今年1月举行的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中,北京代表队林博,章博宇,李超和陈麟四名选手以满分的成绩进入国家集训队,踏上了2009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选拔之旅。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名选手于今年3月中旬齐聚武汉武钢三中开始国家集训队集训,同时进行了平时的&小考&。今天和明天将是最后的两场大考,2009IMO中国国家队名单也将在4月2日上午正式公布。
风景如画的武钢三中校园
  武钢三中位于武汉青山区,校园虽然不大但是环境幽雅。记者到达现场的时候,考试刚刚结束,考生正在陆续走出考场。这次来到武钢三中参加集训的除了30名正式营员,还有不少旁听学员,记者在现场见到了人大附中的随行老师李秋生老师。据李老师介绍,这次冬令营高手云集,北京队4名学生发挥基本正常。考虑到大考还未结束,我们没有公布这四名同学的小考排名,是否能够进入国家队还是要看最后两场大考。&每年都有考到最后一科最后一道题的学生进入国家队,所以现在还不能过于放松&,李老师如是说。
本次国家集训队集训地点:武钢三中图书馆
  随后记者看到了从考场中陆续走出的北京队队员,从表情上看,他们应该发挥的很不错。我们并没有采访参加考试的学员,希望他们能够保持状态,一鼓作气拿下考试。经过下午的简单休息调整,他们将在明天参加IMO国家队选拔的最后一场考试,预计后天(4月2日)上午就将知道最后的成绩。
北京队队员陆续离开考场
  我们也将继续关注北京四名选手在IMO国家队选拔考试中的表现,预祝他们能够发挥出色,实现自己的理想!
(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2017年2018年
高考关键词
下载高考帮,绑定在读院校,与学霸交流学习心得,分享高分笔记。扫我→
打开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聊高考资源篮中还没有资源,赶紧挑选吧!
2016年第57届imo中国国家队选拔考试试题(pdf版)
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
预览已结束,查看全部内容需要下载哦~
2016年第57届IMO中国国家队选拔考试试题(pdf版)
2016年第57届IMO中国国家队选拔考试试题(pdf版)[来自e网通客户端]
审核人:数学卢军
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投诉建议::00-21:00)
当前位置: &
第55届IMO国家队队员心得分享——齐仁睿
国家队凯旋合影(左二为齐仁睿)
  姓名:齐仁睿
  学校:济南历城二中
  IMO成绩:第55届IMO金牌
  心得分享:
  7月5日,从北京到新加坡,再从新加坡转机飞往开普敦,开始了漫长而无聊的空中飞行。在新加坡机场遇到了台湾代表队和日本代表队,领队们打了招呼还让我们所有人一起合影,突然感觉自己真的很高,身高的高。飞机的时光非常难熬,小伙伴们都在睡觉,我一点困意都没有,这直接导致下飞机后大家都很亢奋,只有我很困,在车上睡了好几次。
  终于抵达目的地开普敦。虽然是沿海城市也不算特别靠南,但这里还是非常冷,而且宿舍里还没有取暖设备。午餐在开普敦大学,为了倒时差,我喝了很多咖啡。为了保证接下来比赛的状态,老师们带我们进行了脑力全开的策略类游戏&&三国杀。
  第二天开幕式,各个国家的代表队按顺序入场。有些国家队登场的时候往场上扔糖,英国队5个人把剩下的一个人举了起来。我听李老师说,第一次这样在上台时做一些有创意的事情是陈麟那一届的中国队,他们扔愤怒的小鸟,后来觉得找不到什么有创意的事情就没继续下去,但显然,这一招被别的国家学会了。
  接下来IMO正式开始。第一天,我做出来两道题,小伙伴们的感觉也都还不错,晚上继续进行大型策略类益智游戏。接下来的一天我做出了三道题并且提前交卷,出来之后和老师交代了自己的发挥情况和做题情况。
  IMO结束后大家都很放松,领队带我们到处走走玩玩,近距离接触了小企鹅,踏上好望角灯塔。
  闭幕式颁奖那天,我们队依然保持传统,拿下了团体第一。台湾考的也不错,得到了团体第三的好成绩。
  姚领队告诉我们,他所在的那届国家队成员关系非常密切,但是回国后,虽然经常见到其他几个伙伴,但是六个队员再也没能凑在一起过,他希望我们能够珍惜在一起的这段日子。我想IMO这次旅程,除了收获金牌,还收获到了队员伙伴的友谊。当然要感谢学校教练、高思的邹瑾老师、IMO领队老师对我从赛前到赛后的帮助和照顾,也感谢小伙伴们与我共同经历了这美好而难忘的IMO之旅。
在高思集训期间齐仁睿和邹瑾老师合影
猜你想看:
课程咨询::00-21:00)
1对1咨询::00-20:00)
投诉建议::00-21:00)
&&&&&&&&&&&&&& 历史与现实:中国奥林匹克数学现象的背后
历史与现实:中国奥林匹克数学现象的背后
[日期:09-12-12]
[作者:不详]
[来源:来自网络] 
编者按:近一段时间来,媒体对&奥数(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和&奥数班&一片讨伐之声。有关人士指出,中小学&奥数班&过于火热,并且日趋功利化和低龄化,对推行素质教育产生了不利影响。北京、广东、河北、浙江、江苏等地纷纷出台规定或采取措施,禁止举办收费的&奥数班&和叫停&奥赛&。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著名华人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发表看法说,&奥数&无助于甚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奥数&培养不出大数学家,他不赞成中国以&奥数&的形式培养学生。
我们该如何看待中国的&奥数&热?在此,我们约请专业人士撰文回顾奥数的历史,分析国内&奥数&热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以助人们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这一问题。
奥数竞赛是扼杀孩子的天性,还是开发他们的潜能
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已走过了百余年的历史。
1894年,匈牙利教育部门通过一项决议,准备在中学举办数学竞赛。当时著名科学家埃特沃什男爵担任教育部长。在埃特沃什的积极支持下,这项比赛得到了发扬光大。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组织地举办的数学竞赛。后来匈牙利也确实产生了许多著名科学家,比如分析学家费叶尔、舍贵、拉多、哈尔、里斯,组合数学家蔻尼希,以及著名力学家冯&卡门,著名经济学家、1994年因博弈论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豪尔绍尼等鼎鼎大名的人物。
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分别于1902年、1949年、1950年和1951年开始举办中学生数学竞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个超级大国&&&前苏联和美国。1934年,在当时的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由著名数学家狄隆涅主持举办了中学生数学竞赛;1935年,莫斯科也开始举办。这两个竞赛都一直延续至今。但是,全俄(后改&全苏&)数学竞赛直到1961年才开始。前苏联把数学竞赛称作&数学奥林匹克&,认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些观点在教育界一直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美国,由于著名数学家伯克霍夫父子和波利亚的积极提倡,于1938年开始举办低年级大学生的普特南数学竞赛,很多题目是中学数学范围内的;普特南竞赛中成绩排在前五位的人,就可以成为普特南会员。在这些人中有许多杰出人物&&&菲尔兹奖获得者芒福德、米尔诺、奎伦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曼、威尔逊等。1972年起,为准备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而开始举办美国数学奥林匹克,它的命题水平也非常之高。最终选拔出来的国家队队员在西点军校等地集训,并与父母一同到白宫接受总统接见。
50年代,罗马尼亚的罗曼等人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可以举办国际性的数学竞赛了。这就是影响最大、级别最高的中学生智力活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由来。按照英文缩写,就是现为大家所知的IMO。第一届IMO于1959年在罗马尼亚举行,当时只有七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前民主德国、前苏联)参加。后来,美、英、法、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和亚洲国家也陆续参加。在今天,IMO已波及到几乎所有的文明国家。
除了最初几届,IMO共有6道试题,正式比赛分两天,每天做三个题目,总共9小时。每题满分7分,总分42分;团队总分252分。大约有十二分之一的学生可以获得金牌。银牌和铜牌的数量分别是金牌的2倍和3倍。IMO试题遍及的数学领域包括:数论、多项式、函数方程、不等式、图论、复数、组合、几何和博弈游戏等几大板块,这亦构成了各国数学竞赛的命题方向。
IMO为发现数学人才做出了贡献。许多IMO优胜者后来成了杰出数学家,如沃尔夫奖获得者卢瓦兹、菲尔兹奖获得者德林菲尔德、约克兹、博切兹、高尔斯、马古利斯、拉佛阁等(其中前5位得过金牌)。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的数学竞赛起步较晚,但后劲十足。&我们也要搞数学竞赛了!&华罗庚说。1956年,首先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武汉举办了一次数学竞赛;由于政治运动的影响,这一活动时断时续;1962年政治环境开始好转,北京等城市又举办了几次。到了&文化大革命&,教育陷入了全面瘫痪的状态。相比之下,前苏联在战争和政治恐怖的恶劣环境里,还能坚持举办数学竞赛,莫斯科竞赛只在年中断了三次,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1978年,&科学的春天&到来了。华罗庚旋即主持了全国八省市的中学数学竞赛。1985年华去世,为了纪念他,于1986年开始举办低年级的&华罗庚金杯赛&,影响很大。1981年,中国数学会决定举行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1981年,作为IMO东道国的美国邀请中国参加IMO。直到1985年,我国才派出两名选手非正式地参加了IMO,成绩不很理想。于是在全国联赛之后再安排搞一个&冬令营&,后也称&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团体第一名获得&陈省身杯&,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选拔,以组建6个人的国家队。1986年起,除了在台湾举办的一次,我国都派足6名选手正式参加IMO。除了三次成绩稍有点偏后,中国总是第一、二名,而且以第一名居多。物理、化学和计算机竞赛的情形也差不多。如今,中国选手在国际上摘金夺银、凯旋而归已成家常便饭。这些辉煌成绩固然离不开层层选拔与培训,但与今天的奥数热并无直接关系,以前中国队的成绩也很好。
奥数在1990年代初期并不热,那个时候文科(特别是财经类)十分吃香。一切等到1998年以后,奥数突然变热。最直接的原因是初中入学考试取消,这一&减负&举动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不少中学为了招收更多的优秀生源,把奥数作为标准。其次,是因为高校开始扩招,大家都意识到,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只有进入名牌大学热门专业,才有更大的出路,而奥数又自然成了进入这些好专业的敲门砖。
数学家是怎样看待奥数的呢?
&在(数学)竞赛中获胜,自然会感到高兴甚至自豪,但在竞赛中受挫,却不需过分悲伤,也不必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感到失望。为在竞赛中获胜,是需要凭借一些专门的天赋的,但这些天赋对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却完全不是必要的。&
这是伟大的前苏联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为一本奥数书写的序中的片段。对于数学教育,柯氏亦不乏独到见解。他指出,数学竞赛首先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发现他们的数学才能。如果这一工作没有预先做好,在低年级就大搞数学竞赛,拔苗助长,多数人将会逐渐失去解题本领,甚至失去对数学的兴趣。
这确是真知灼见!在我国,柯氏的担忧确实得到了不断的印证。原因在于,中学数学所强调的逻辑严密性,与小学竞赛的智力游戏有较大差异。如果基础没有打好而进行带有很大偏向性的培养,很多学生将不能适应中学阶段的数学;而大学阶段的数学又与中学数学有很大不同,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奥数高手并不适合数学研究的一个原因。
怀尔斯,这位解决费马大定理的伟大数学家,却被高尔斯评价为&不是天才&。高尔斯是菲尔兹奖获得者、IMO金牌选手。他的根据之一就是怀尔斯没有拿到过IMO金牌。高尔斯并不是刻意贬低怀尔斯。他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明艰苦的科学研究和奥赛的重大区别;其次,他也认为在IMO上拿到奖牌是需要数学天赋的。
国外奥数选手的培训没有我们这样的规模,所以在IMO中得到奖牌的人确实十分聪明。比如1990年北京IMO中四个满分选手之一的小拉佛阁,他的哥哥在2002年获得菲尔兹奖;而人们认为小拉佛阁更有天才,他已得到很多大奖,将来也极有可能问鼎菲尔兹奖。相比之下,中国的各级奥数优胜者也有工作做得很好的,但目前还没有取得菲尔兹奖级别的成就,这与他们在大学、研究生期间的学习方式也有很大关系。
中科院院士、著名数学家王元认为,总体来说,中国竞赛的命题水平较高,但与国际上比较尚有一定距离,某些难题出得过偏。命题水平的高低体现在它是不是具有好的启发性以及趣味性。华罗庚也认为,出好题比解题更不容易。事实上,中国队在国际上拿到第一名也并不是像某些人想像的那样十拿九稳,至少俄罗斯和美国的实力决不容小视。特别是,做偏题对于成为一名优秀数学家不利,故而引起了丘成桐的忧虑。
相比之下,前苏联的命题水准就比较高。比如,莫斯科竞赛中有这样一道题:阿里巴巴试图潜入山洞。在山洞入口处有一面鼓。鼓的侧面有四个一模一样的小孔,组成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在每个孔的里面各装有一个开关。开关有&上&&下&两种状态。(注意:眼睛看不见!)如果四个开关的状态全都一致,洞门即可打开。现允许将手指伸入任意两个孔,触摸开关以了解其状态,并可随自己的意改变或不改变其状态。但每当这样做了之后,鼓就要飞快地旋转,以至在停转之后无法确认刚才触动了哪些开关。证明:阿里巴巴至多需将手指伸入五次,就可以进入山洞。
容易知道,两次操作(一次靠边的两小孔,一次对角线上的两小孔)把不少于3个开关扳为状态&上&,如果大门没有打开,这就意味着第四个开关处于状态&下&,这时阿里巴巴应将手指伸入对角线上的两个孔,如果碰到向下的开关,把它扳为&上&,从而进入山洞;如果这一对开关均向上,则把其中之一扳为下。这样,显然两个靠边相邻的开关&上&,另两个相邻开关&下&。然后阿里巴巴沿着正方形边入手;如果两个开关处于同一状态,他就改变它们状态从而进入山洞;如果两个开关状态不同,他应该都改变状态,最后一次沿对角线找到开关,改变里面的状态,这样最多五次。
这道题目十分精彩,它考察的是在不同信息下的决策,需要你对问题本质的领悟和洞察。前苏联竞赛中这样的好题比比皆是,思考这些问题应该说是有好处的。
深层次的问题
我国的奥数现象背后是有些深层次的问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这种功利主义态度(不管是不是孔夫子的本意)不知毁了多少有才华的人,挤掉了他们的自由发展空间。今天,很多家长自己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之只有一个孩子,自然把希望尽数寄托在孩子身上,于是追求功名从古代社会的少数人演变成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正是由于自己没有文化知识,所以教育方式也不当,把分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甚至无知地认定自己的孩子就是天才,极大地忽略了孩子的道德教育与心理素质的培养。
目前的中国之所以成为一个考试大国,正是由于目前的诚信度过低,除了考试、竞赛,好像很难想得出更加公正、客观的遴选人才的办法。那些成天批评高考指挥棒的人可曾想过,如果取消或削弱高考,像美国一样由老师参与推荐会发生什么事情。相比之下,数学比文科、艺术更加客观公正,而且考试成本又低,不像做实验条件太高。因此,中国青睐以数学竞赛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之一,也有其必然的道理。
说到这里,笔者不妨多说几句,其实比奥数更不合理的是英语考试。根据笔者的调查,不参加奥数的学生只要各门功课平衡发展,考一所理想的大学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事实上像上海中学这样的&奥数重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极高。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也规定,一试的基础分不到要求,二试的难题全都做对也不能得奖。而英语就不同了,简直是人人非得过的&坎&:考研主要就是用很难的英语来&卡人&的;而工作以后评职称,主要也是考英语,这就更不合理了。有的老同事工作能力很强,结果就在英语上栽了,你说他冤不冤?
笔者同不少家长交流过,发现并非所有家长都对教育无知。他们认为,从长远的角度看,数学对于培养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理性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对孩子将来的大学专业和工作有实质性的影响。如果小时候数学基础没有打好,长大以后再补根本没有可能。从短期的角度看,家长也懂得,数学的相关性最好,数学可以很有效地带动理化和计算机的学习,而补习文科的效果相对就未必那么地好(当然这确也是有些功利了)。
在这两点上,一批教育专家的&宏观观点&与家长的&微观观点&有一定的合拍之处。首先,从长远角度看,奥数主要不以培养数学家为己任,而主要是为优秀学生提供一些机会,因此只能说奥数高手同数学家有较高的相关性。而一些奥数高手未能成为数学家的最主要原因不是奥数本身,而是急功近利,这一点陈省身看得最明白,他说,中国之所以出不了高斯,乃是因为聪明人都想着升官发财。
最后一个微妙的原因也值得一提,我国有几十年尊崇数理化的历史;对大学生的多次调查表明,最受尊敬的总是科学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习前苏联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压制,另一方面是现代主义中一股崇尚理性、蔑视感性的霸权心态。如今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一部分艺校为了&凑数&而招收一批文化课很差的学生,让艺校成了&回收站&,这激起了有关人士的强烈不满。
(本文第一作者为今年IMO国家队领队兼主教练)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主管:江苏省海安县南莫中学 主办:江苏省海安县南莫中学办公室
CopyRight &
All Right Reserved.
通信地址:江苏省海安县南莫中学
&&邮政编码:226681
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羽毛球国家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