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世界杯冠军次数数排名;学PS有什么用途呢??、

唉……说点儿利国利民的吧。&br&&br&上飞机的时候不要携带过多的行李;&br&上飞机的时候不要占住过道不动,如果有人在你身后的话,请他先过,再放行李;&br&及时帮助放置箱子的女乘客或空乘人员;&br&一般选择过道位会比选择窗口显得更 “经验丰富” 一些;&br&全程系好安全带,当然可以系得比较松;&br&去洗手间后清理好洗手间,比如说擦干洗手池边的水迹等等;&br&轻轻放倒椅背,更高端的技巧是放椅背前征求后座意见——但这个太事儿了,还是不推荐了,不过如果用餐时把椅背调直,就会非常上等;&br&如果不是丧心病狂的饿,不必吃飞机餐——好吧这个我太绝对了,那么就小心地吃飞机餐吧,别把锡纸撕坏,吃完盖回饭盒上,盘子要和没吃时一样整洁,别的不说,至少空乘收走盘子前你座位前的小桌板会看着尊贵一些。&br&对空乘人员的服务报以微笑和感谢;&br&飞机降落后不要拿出手机匆忙开机;&br&坐在座位上等着前面的人都走光了再拿行李下飞机,不要和他们挤在过道上站着。&br&&br&其实我的意思是,能不动声色地做到这些,任谁看了都觉得您不是第一次坐飞机,更何况只要能做到这些,不管第几次坐飞机,都是个招人喜欢的旅伴。&br&而且文明一点儿真不丢人。
唉……说点儿利国利民的吧。 上飞机的时候不要携带过多的行李; 上飞机的时候不要占住过道不动,如果有人在你身后的话,请他先过,再放行李; 及时帮助放置箱子的女乘客或空乘人员; 一般选择过道位会比选择窗口显得更 “经验丰富” 一些; 全程系好安全带…
怎么会有那么多教人正经抓娃娃的教程。&br&首先要明白这是一个博弈游戏,是一个你处于绝对弱势的游戏。&br&抓起来的瞬间,送你一些成就感弥补损失。&br&&br&&br&日更新真正的抓娃娃秘籍。&br&大家可以搜集一下各个品牌的娃娃机如何复位操作。毕竟厂家的固件更新没有那么快。&br&&br&&img src=&/v2-fc21c4f261c558dec5f805b391bea86f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5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v2-fc21c4f261c558dec5f805b391bea86f_r.jpg&&&br&&img src=&/v2-969b2a00d2bd311eeca26a2f88d23944_b.jpg& data-rawwidth=&437& data-rawheight=&6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7& data-original=&/v2-969b2a00d2bd311eeca26a2f88d23944_r.jpg&&&br&&img src=&/v2-a785e2cef45a0_b.jpg& data-rawwidth=&470& data-rawheight=&6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0& data-original=&/v2-a785e2cef45a0_r.jpg&&&br&&br&得票第一的回答似乎信心满满地觉得自己吃定娃娃机了,乃们未免也太小瞧娃娃机了吧。&br&&br&娃娃机要我说,简直就如妹子的心一样难以捉摸的呀。&br&&br&并不是只有强爪,弱爪,还有各种时间的先强后弱,强抓的频率是可以随机的,各种暧昧,各种诱惑的招数,也是可以人为控制的吧。&br&&br&什么?乃们不知道娃娃机里面有个小盒子是可以随意调教参数的吗?乃们不知道娃娃机的小黄控制盒是可以无线遥控的吗?各种诱惑的节奏排列组合一下简直是无穷无尽啊,要规律就规律,要混沌就混沌,要玩死在妹子前逞能的笨男生简直太容易,轮的到你玩它吗?&br&&br&在娃娃机设定出货规律的前提下,有个相对低成本且靠谱的方法是站在机台前写“正”记录前一次出货距离下一次出货的投币数。有个大概数之后站在旁边等着别人投的差不多了你再凑上去投一下,说不定就下来了。&br&&br&其实抓游戏厅娃娃跟把夜店妹妹道理有点类似,要逞能的话,你得有钱(大把币),有耐心(一直喂,喂饱机器),自身技术还要过硬。然后听天由命,祈祷下爪那一刻娃娃机的设定是对你有利的。&br&&br&是你的总归是你的,不是你的你也别想带走。曾亲眼目睹有人投了800多币抓不到,走后一位猥琐大叔投了12币抓3次,下两个。这机子尼玛是什么设定啊。&br&&br&忘说了,那猥琐大叔就是我。&br&&br&&img src=&/355f320da897f1cd325e3a_b.jpg& data-rawwidth=&2028& data-rawheight=&31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28& data-original=&/355f320da897f1cd325e3a_r.jpg&&&img src=&/5feb21f1e230ecd94cff8_b.jpg& data-rawwidth=&2071& data-rawheight=&31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71& data-original=&/5feb21f1e230ecd94cff8_r.jpg&&&img src=&/0ab9ba8acfe9eb8baffd25e_b.jpg& data-rawwidth=&2137& data-rawheight=&31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37& data-original=&/0ab9ba8acfe9eb8baffd25e_r.jpg&&&img src=&/9da32edcb9e2fea96a4d4ae0bba16473_b.jpg& data-rawwidth=&2171& data-rawheight=&31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71& data-original=&/9da32edcb9e2fea96a4d4ae0bba16473_r.jpg&&如果此文章对您有帮助,您可以用比特币支付方式鼓励作者继续产生更优质的内容。&br&以下是比特币支付地址:&br&15gneC7cWpf86zfkttFC4YuQtMDUH21A2r
怎么会有那么多教人正经抓娃娃的教程。 首先要明白这是一个博弈游戏,是一个你处于绝对弱势的游戏。 抓起来的瞬间,送你一些成就感弥补损失。 日更新真正的抓娃娃秘籍。 大家可以搜集一下各个品牌的娃娃机如何复位操作。毕竟厂家的固件更新没有…
真讨厌,这种题我回答了肯定是一堆人来骂我,可是不回答又实在是技痒。&br&另外呢,不去量化指标的排行榜,态度都不够端正。&br&&br&开始之前,我简单讲两句:&br&1.&b&年代越近武功越弱&/b&这个设定虽然应该是存在的,但是这个是完全无法量化的趋势,所以我一贯是&b&不予考虑&/b&的。&br&2.为了能够较好地进行跨年代的横向对比,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b&少林方丈们将成为我的主要标杆&/b&。&br&3.本文仅讨论到&b&完书前的最后一场打斗&/b&。所以什么“在王语嫣的调教下段誉将会天下无敌”“令狐冲学了易筋经肯定是秒杀东方不败”“萧远山在二十年前肯定比萧峰能打”“张三丰威震武林的时候绝逼碾压张无忌”等等,我一概不予承认。&br&&br&如果你不愿意承认我的这三条,后面的就不需要看了。想激烈一点表达的话,直接点反对就行了。但我希望不要揪着我这两条反复在评论区叽歪。&br&这种娱乐题,&b&都在同一个频道里讨论才有意思&/b&,老是去质疑对方的基础设定就没意思了。&br&&br&另外我的评判方法及不少评判依据都有值得讨论的地方,&b&希望大家轻松面对&/b&,不要拿出“这傻逼胡说八道个鸟啊”的态度来进行评论。玩金庸都要玩到乌烟瘴气的话,这个世界真的就不会好了。&br&&br&(简单讲两句果然就讲了这么多呢)&br&&br&---------------------------割掉-----------------------------&br&&br&然后来说我的“对比方法”。我认为其中有讨论余地,所以欢迎指正。&br&这个对比方法是怎样的呢?&br&&br&假设一个人的武功是A级,那么比他弱一点的叫做A-,强一点的叫做A+。同级之间的差距是比较小的,&b&翻翻滚滚地斗上几百招&/b&是常态。&br&那么相对于另一个武功为B级的,A级对B级就应该是&b&能够以一敌二&/b&。&br&举例来说,练成《辟邪剑谱》的林平之,武功大概是A-。对付一个武功B+的余沧海和一个武功B的木高峰,基本上是比较轻松的。&br&以一敌三呢,两边的差距大概就得是一级以上了。&br&&br&&b&默认少林寺方丈的武功属于A级&/b&。强一点的时候A+,弱一点的时候A-。但肯定是这个层次的。&br&&br&但是由于以一敌二的战役相对是比较少的,我还是倾向于用另一种方式来判断级数差距,那就是&b&能拆多少招&/b&。&br&像郭靖对潇湘子这些,几招之间险象环生,十几招之后胜负立判的,总体来说就属于A级对B级。&br&而扫地僧一招干掉萧远山和慕容博,那就是两个层级以上的差距。&br&然而这种比较也有些缺陷,比如独孤九剑这种设定上就是“遇强愈强”的,打黄钟公也是几百招,打任我行也他妈是几百招,坑爹呢?&br&&b&所以重申一遍,关于武功评级的方法,欢迎指正。&/b&&br&&br&又想起来一个需要强调的:攻防意识也是要纳入武功强弱体系之中的。比如萧峰,也许单拼招式内力不够虚竹强,可是那战神一般的攻防意识,当真对敌的话显然能干掉虚竹。那么在我这里,萧峰就是比虚竹武功强的。&br&&br&---------------------------&br&&br&本答案不再更新的说明和致谢&br&——日&br&&br&各位读者:&br&本答案始发于日,之后1月6日和1月9日各更新一次。&br&这一年半多以来,本答案饱经推敲仍然屹立不倒,让我比较满意。然而之前对《鹿鼎记》太过草率,导致九难和洪安通的评级给得不够,现在需要大修一下,而这也将是我最后一次更新。&br&与此同时,在现在攒了上千条的评论之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我打算统一回复一下,同时给这个答案结个尾。&br&评论里的很多很多很多人呢,不顾我在文头所说的不想讨论少林方丈的提醒,执意要指出“武功随年代越来越弱所以这篇文章根本是扯淡”。所以我忍不住搬一段原文来:&br&&blockquote&
澄观道:“这在般若堂的典籍中是有得记载的。五代后晋年间,本寺有一位法慧禅师,生有宿慧,入寺不过三十六年,就练成了一指禅,进展神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料想他前生一定是一位武学大宗师,许多功夫是前生带来的。其次是南宋建炎年间,有一位灵兴禅师,也不过花了三十九年时光。那都是天纵聪明、百年难遇的奇才,令人好生佩服。前辈典型,后人也只有神驰想像了。”
韦小宝道:“你开始学武,到练成一指禅,花了多少时候?”澄观微笑道:“师侄从十一岁上起始练少林长拳,总算运气极好,拜在恩师晦智禅师座下,学得比同门师兄弟们快得多,到五十三岁时,于这指法已略窥门径。”
韦小宝道:“你从十一岁练起,到了五十三岁时略跪什么门闩(他不知“略窥门径”的成语,说成了“略跪门闩”),那么一共练了四十二年才练成?”澄观甚是得意,道:“以四十二年而练成一指禅,本派千余年来,老衲名列第三。”顿了一顿,又道:“不过老衲的内力修为平平,若以指力而论,恐怕排名在七十名以下。”说到这里,又不禁沮丧。&/blockquote&以上说明:&br&少林寺上千年的传承之后,各个年代的秃驴们还是同练一门武功,但是练成的速度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距。除非我们诉诸“中国人的体质在不断变化”或者“大家越练越有心得”这种旁门左道的解释,否则只能认为千余年来少林寺的武功水平没有太大改变。&br&而且照澄观的话推理下去,我们可以肯定,不管用的什么方法,他们一定是有个量化的参照标准来比拼内力高低的(比如一面石墙大家去按手印谁按得深谁内力高之类的),并且清朝的澄观居然还能排到七十多名。&br&&br&非要去搬来其他的例证来辩驳的话,肯定也是能说下去的。但是我认为最起码,金庸写《鹿鼎记》的时候,是希望笔下的少林武功保持这上千年的恒定的。因此我依照这种思路写的这篇文章,总不至于是通篇废话。&br&&br&这就足够了。&br&谢谢大家对我的认可,希望以后还能接着写一些好答案。&br&&br&--------------------------------------&br&1月3日第一稿,1月6日第一次更新,1月9日第二次更新。&br&下次更新时间不保证。说好的《鹿鼎记》和《连城诀》等,暂时没时间去想呢。&br&另外稍稍强调一下,本文的基础&b&仅仅是三联版&/b&,任何旧版和新修版的内容请勿作为参考。&br&&br&&b&答案居然是有字数上限的吗?!我都写了两万字了吗?!&/b&&br&我一保存差点丢了最下面的几千字啊!求超过上限的时候给个提示框啊&a data-hash=&17bff67f1b6afb& href=&///people/17bff67f1b6af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顾惜朝& data-hovercard=&p$b$17bff67f1b6afb&&@顾惜朝&/a&&a data-hash=&0d81a29a497b91e0f374aed& href=&///people/0d81a29a497b91e0f374ae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Rio& data-hovercard=&p$b$0d81a29a497b91e0f374aed&&@Rio&/a&&a data-hash=&11c151b0b4aab& href=&///people/11c151b0b4aa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程瀚& data-hovercard=&p$b$11c151b0b4aab&&@程瀚&/a&!&br&&b&这样一来我只好将虚竹萧峰的那一部分搬到我的专栏里了&/b&。各位看官见谅。&br&--------------------------------------&br&1月3日第一稿,1月6日第一次更新。&br&更新到最后一段了公司停电!我去年买了个……!&br&更新的时候不给自动保存原来是这么蛋疼啊&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b6fb0b7b9c680&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黄继新& data-hash=&b6fb0b7b9c680& data-hovercard=&p$b$b6fb0b7b9c680&&@黄继新&/a&&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17bff67f1b6afb&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顾惜朝& data-hash=&17bff67f1b6afb& data-hovercard=&p$b$17bff67f1b6afb&&@顾惜朝&/a& ! &br&这么大的更新量,居然只有从头来过……妈蛋……&br&--------------------------------------&br&&br&---------------1月6日更新开始线--------------&br&&br&经&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921d27f381a67bae1a7f6fbe62d6498c&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邱瑞丰& data-hash=&921d27f381a67bae1a7f6fbe62d6498c& data-hovercard=&p$b$921d27f381a67bae1a7f6fbe62d6498c&&@邱瑞丰&/a&提醒,对武功强弱进行定义。&br&武功强弱事实上是“在&b&正规实战&/b&中的胜负”。&br&不论你是内力超强招式稀松(觉远),还是招式精妙内力渣滓(令狐冲),或者武功效果特别(比如毒、冰等),又或者利用地形(比如血刀老祖),都是正规实战的内容。&br&但是挟持人质就不算了。&br&这个定义肯定仍然有不能涵盖的地方,但我的意思想必已经传达清楚了。剩下的,具体情况具体讨论即可。&br&&br&---------------1月6日更新结束线--------------&br&------------------------终于正式开始的分割线-----------------------------&br&&br&鉴于我自己也没有排到过前十这么多,所以咱们就一个个来分析吧。&br&我决定随随便便地从东方不败来开始。&br&&br&&ul&&li&&b&东方不败:&/b&&br&&/li&&/ul&东方不败时代的少林寺方丈是方证大师。能跟任我行打到不胜不败,足证是个A+的武林顶级高手,不枉了少林寺方丈的头衔。&br&向问天则是这样的:&br&&blockquote&方证大师、冲虚道人、左冷禅三人是正教中的三大高手,任谁一人的武功都不见得会在任我行之下,比之向问天只怕尚可稍胜半筹,三战两胜,赢面占了七八成,甚至三战三胜,也是五五之数。&/blockquote&半筹嘛,自然就是半级了。所以向问天的水平是A-或A。&br&而令狐冲能够正面打败当时正派高手的第三把交椅冲虚道长。虽然那一次有“见识不够,勇气来凑”的嫌疑,但不论如何令狐冲也肯定是A+级水准跑不掉了。又加上独孤九剑这个“遇强愈强”的不要脸设定……&br&而东方不败面对这三个A级高手(以及一个B级的酱油上官云……),以一枚绣花针使出《葵花宝典》的武功,略占上风。不过根据令狐冲VS岳不群一役来推断,《葵花宝典》如果持续使用下去,是有可能(&b&仅仅是有可能&/b&)被找到破绽的,继续打下去胜负难料。所以我认为东方不败和三名A级高手(以及一个B级的酱油上官云……)可以算是打了个平手。&br&那么东方不败的下限应该是SS-,上限应该是SS。但是也就仅到SS为止了。&br&&br&&ul&&li&&b&萧峰:&/b&&br&&/li&&/ul&本来我是想直接说扫地僧的,但是说着说着发现必须要先说萧远山。要说萧远山,又要先说萧峰。要说萧峰,又先要说玄难。所以这一段就长了。&br&嗯哼。玄难,是什么水平呢?&br&&blockquote&原来丁春秋以极强内力拂出火星,玄难&b&内力与之相当&/b&,以掌力将火星撞开后不受损伤,邓百川和公冶乾便抵受不住。&/blockquote&所以玄难跟丁春秋是一个级别的。不过考虑到丁春秋的主要武器并非内力而是剧毒,玄难可能要略逊一点。考虑到少林寺方丈一般还是比同辈师兄弟武功高上一丢丢,说玄难是A-的水平,而丁春秋A+或S-,是比较合理的。&br&那么玄难跟萧峰呢?&br&&blockquote&但见乔峰和玄难&b&只拆得七八招,高下已判&/b&。他二人所使的拳招,都是一般的平平无奇,但乔峰每一招都是慢了一步,任由玄难先发。玄难一出招,乔峰跟着递招,也不知是由于他年轻力壮,还是行动加倍的迅捷,每一招都是后发先至。&/blockquote&这就是用拆招数来判断武功水平的大好时机了!几招之间高下立判,足以说明萧峰是比玄难高一个级别的。换句话说,&b&萧峰起码属于S级范畴&/b&。&br&另外萧峰起码属于S级这件事情,还可以从他独斗慕容复和游坦之来判断。这两人一个A+一个A-,恰好衬托出了萧峰的级数。&br&萧峰跟萧远山没有认真动过手,但是比过脚力,当时是差不多的。所以这个桥段经常被作为萧氏父子武功相若的证据。然而萧峰有一个天赋技能叫做“爆发状态”,却很少被提及。事实上,在少林寺外:&br&&blockquote&但萧远山和萧峰二人恨之切骨,如影随形般跟踪而赤。萧远山和他年纪相当,功力相若,慕容博既先奔了片刻,萧远山便难追及。&b&萧峰却正当壮年,武功精力,俱是登峰造极之时&/b&,发力疾赶之下,当慕容博奔到少林寺山门口时,萧峰于数丈外一掌拍出,掌力已及后背。&/blockquote&同样是比脚力,从寺外到山门口这短短距离,萧峰居然就已经把慕容博的先手优势抹平了。在这种层次的高手比拼轻功之时,能有这种差距,足以证明萧峰的爆发状态是强于当时的萧远山和慕容博相当一截。&br&我猜想萧远山年轻时候也是有这个天赋技,才能在雁门关牛逼成那样的。但是谁让他老了呢?你看看,就连在“恨之入骨”的状态下,也不过维持了跟慕容博不胜不败的局面,实在是很令人丧气。所以&b&我个人倾向于&/b&将萧远山慕容博划入S的行列,而&b&萧峰是S+到SS-之间&/b&。&br&&br&&ul&&li&&b&扫地僧:&/b&&br&&/li&&/ul&好了,说完了萧峰这几个,就轮到扫地僧了。扫地僧在肋骨断掉的情况下施展了神妙轻功确实不假,可是轻功毕竟还是不容易量化。最直接的证据莫非扫地僧一伸手秒了慕容博,又一伸手再秒萧远山。“秒杀”这个概念,显然存在于两个级别甚至以上的差距里。&br&然而我们联系上慕容博猝不及防(一边担忧自己的身体状态一边没想到这慈眉善目的家伙居然还会偷袭),而萧远山心灰意冷,这个“秒杀”的含金量就没那么足了。加上S级的萧峰不论如何还是打伤了扫地僧,足以证明扫地僧在面对萧峰的时候也不能“行若无睹”如此地碾压。&br&那么大致估计一下,扫地僧的水平大约是SS级无疑。&b&我倾向于将他划入SS+~SSS-的范围&/b&。&br&&br&&ul&&li&&b&段誉:&/b&&br&&/li&&/ul&段誉跟虚竹这两个人都是“理论上很强”的典范。&br&他们跟萧峰谁强谁弱,张佳玮已经有过精彩的论述:&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天龙八部》中乔峰、虚竹和段誉哪个最强,哪个最弱?&/a&。&br&我也因此认为,段誉作为一个稳定性负数,随时随地哑火,只能勉强靠逃跑保命的奇葩,根本不能跟萧峰这等战神相提并论。&b&取其战斗力的平均值的话,能有个慕容复级的A+就不错了&/b&。&br&&br&---------------1月6日更新开始线--------------&br&&br&萧峰的爆发状态跟段誉有本质的不同。&br&萧峰是普通状态赢不了,立刻就变身。爆发状态对于他来说是一个主动技。而段誉,如果不是把他爸妈放在刀口上,他是不会爆发的,是个触发条件很高的被动技。所以&b&萧峰的级别取最高值,而段誉取平均值&/b&。这并非是我评价体系的问题哦亲们。&br&&br&然后加上一个关于段誉的有趣内容:段誉的巅峰水准。&br&&br&如果只说段誉这个人的巅峰水准,首先要说的是六脉神剑。&br&六脉神剑这个武功的强弱,&b&纯在内力深厚程度&/b&。天龙寺的高手们不是不会使六脉神剑,只是没那么多内力去同时通入各种经脉。即便是通入了,也很难维持高强度的输出。&br&在《倚天》里有一个剧情,渡难随手拍出的“须弥山掌”,是普通少林高手要运气很久才能拍一掌的,而且掌力可以及远。段誉的六脉神剑就是这种,把别人的大招当普通攻击使,所以很牛逼。&br&但是六脉神剑毕竟是六套剑法,段誉的&b&武学修为太浅&/b&,混搭着用反而不如单用一套。可惜段誉自己都悟不到这个道理,&b&需要萧峰去指点&/b&。结果一扭头的空当里,还差点被慕容复秒杀(幸好被萧峰救了)。&br&事实上,段誉对慕容复的优势完全是建立在萧峰对他的那一句提醒之上的。所以说&b&以段誉的临敌反应和武学基础知识,在没有王语嫣或者萧峰这个级别的人物进行指点的情况下,想要克敌制胜是非常困难的&/b&。即便能赢,也顶多赢一下慕容复这种A+级人物,而且惊险万分。&br&&br&但是有趣的部分在这里:假如是我穿越到《天龙八部》里面,学好了基本功之后替段誉使用这些神技呢?&br&首先六脉神剑是远程武器。所以要靠凌波微步拉开距离。然后无限使用人体激光枪,把剑法的精髓发挥开来,再加上内力充沛续航能力强,绝对是无敌的。说白了,就是一个速度无敌蓝条超长的远程强力DPS。只要控制者不是猪一样的队友(比如段誉本人),那就&strong&绝对没有输的可能性&/strong&。&br&&br&纵观金庸全书,能把这三个神技的组合玩坏的,只有一个段誉了。&br&他妈的富二代。&br&&br&---------------1月6日更新结束线--------------&br&&br&&ul&&li&&b&虚竹:&/b&&br&&/li&&/ul&而虚竹,打架的时候也是个不专心的主。单挑个丁春秋,稳占上风了都下不去狠手。好在逍遥派的武功确实是行,确实是强,以鸠摩智这等绝不弱于慕容博,几乎碾压慕容复的S级人物,都完全不是对手。虽说鸠摩智拿小无相功(以及丁春秋用逍遥派武功)打虚竹实在是班门弄斧了,所以不能体现真实战斗力),可是毕竟也证明了虚竹&b&单论武功积累,档次绝不弱于萧峰&/b&。&br&然而“招式精妙内力深厚”跟“打架强”是两回事。练武的天才跟打架的天才也是两回事。&br&萧峰是什么人物?捕捉战机、判断形势的天才,粗中有细,一生没有败绩的战神。降龙十八掌又是刚猛无匹的武功,你看丁春秋看到两掌合一的降龙十八掌之后连接都不敢接,就知道虚竹掌法练得再纯熟,内力堆得再深厚,也未必能有萧峰那样对武功临敌使用的领悟力。&br&(事实上在我心目中,一直认为逍遥派的武功是“积累有余,花巧过头”的。都是倪匡干的好事……)&br&这么说吧,虚竹武功深度是10,却只能用出50%;萧峰武功深度是3,却能用出200%。&br&所以真打起来,虚竹会输。&br&但是鉴于他对S级的鸠摩智能够轻松获胜(占了一定的武功优势),&b&给个S+不算过份&/b&。&br&&br&---------------1月9日更新开始线--------------&br&&br&这一段主要是对萧峰虚竹的比较。&br&感谢&a data-hash=&71faf9de2ff249a3b90ce1d& href=&///people/71faf9de2ff249a3b90ce1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独行天下& data-hovercard=&p$b$71faf9de2ff249a3b90ce1d&&@独行天下&/a&孜孜不倦的质疑,我才终于确认把虚竹萧峰这个老话题再多说两句是必要的。可惜独行同学太懒,总是不引用原文,特此表示谴责。&br&另外由于总字数超限,这部分内容我搬到了专栏里,地址:&a href=&/hermingham/& class=&internal&&虚竹和萧峰的武功比较 - 一个专业神棍的节操 - 知乎专栏&/a&&br&烦请大家移步。&br&&br&---------------1月9日更新结束线--------------&br&&br&&ul&&li&&b&张无忌:&/b&&br&&/li&&/ul&到了《倚天屠龙记》,少林寺的大和尚们戏份可着实不少!先来看这一段:&br&&blockquote&张无忌见三名老僧在片刻间连毙昆仑派四位高手,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武功之高,实是生平罕见,&b&比之鹿杖客和鹤笔翁似乎犹有过之,纵不如太师父张三丰之深不可测,却也到了神而明之的境界。少林派中居然尚有这等元老&/b&,只怕连太师父和杨逍也均不知,&b&他心中怦怦乱跳&/b&,伏在草丛中一动也不敢动。&/blockquote&这里面可以解读到这样一些信息:&br&1.三渡比鹿杖客和鹤笔翁强,可惜“似乎犹有过之”一词比较模糊,只能大致判断为“可能略强”。&br&2.三渡比张三丰弱。“纵不如”这个词更模糊了,咱们只能瞪眼看着。&b&个人认为&/b&,这个词代表着一级左右的差距。&br&3.少林派有这等元老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这说明三渡比空闻什么的肯定是牛逼不少的,否则如果就是方丈的水平,应该没什么好吃惊的。&br&鹿杖客和鹤笔翁已经是顶级高手了,一掌差点秒掉武当派第二代弟子中的第一高手俞莲舟。当然了,那一掌毕竟有偷袭之嫌,而且玄冥神掌武功本身就有很强的出其不意性。但不论如何,等俞莲舟好不容易恢复过来之后,对张翠山说:&br&&blockquote&“五弟,我一生之中,除了恩师之外,从未遇到过如此高手。”&/blockquote&后来还有:&br&&blockquote&俞莲舟应道:“是。”心下凛然:“原来那人过于持重,怕我掌力胜他,是以&b&一上来未曾施出玄冥神掌的&/b&&b&全力,否则我此刻多半已然性命不保&/b&。下次若再相遇,他下手便不容情了。”&/blockquote&虽说当年俞莲舟毕竟是个青年,尤其是还未学成太极,所以金庸在说灭绝的时候才会有“她内力深厚,犹在宋远桥、&b&俞莲舟&/b&、何太冲诸人之上,仅比少林派掌门&b&空闻神僧&/b&稍逊”这样的话。但是作为武当第二代第一高手,起码也得算是A-级别的。能一掌秒掉A-级别,哪怕是偷袭,都足证玄冥二老的能力超越了A级,达到了S级的范畴。再加上《倚天》中期杨逍和韦一笑的悲催经历:&br&&blockquote&杨逍和韦一笑齐声怒喝,扑上前去。那两个老者又是挥出一掌,砰砰两声,杨逍和韦一笑腾腾退出数步,只感胸口气血翻涌,寒冷彻骨。两个老者身子都晃了一晃,右边那人冷笑道:&b&“明教好大的名头,却也不过如此!”&/b&转过身子,护着赵敏走了。&/blockquote&又有:&b&杨逍和范遥同级,范遥和空智同级,空智和空闻同级,都是A级范畴&/b&。可见玄冥二老必定是S级无疑。&br&那么张无忌的两大巅峰之作:正面打赢玄冥二老,以及和三渡大战数百回合,哪一个含金量高呢?&br&很遗憾,&b&首先九阳神功是玄冥神掌的克星,其次三渡有金刚伏魔圈加成&/b&,都有无法纳入硬性指标来考量的特殊效果在影响结果。&br&所以我们只能侧面来判断。&br&考虑到三渡当时杀昆仑派四人是带有伏魔圈的加成的,所以张无忌对他们个人战斗力的判断恐怕是高估了。&b&我个人推测&/b&,三渡的真实武功其实是略逊于玄冥二老,但是又高于少林方丈的。平均在S-应该不错。&br&而张无忌在跟三渡比拼内力时(终于不用考虑金刚伏魔圈了),心无旁骛的情况下能够占到上风。这就证明&b&张无忌至少是SS+&/b&,甚至有可能突破SS,达到SSS这个级别。&br&&br&&ul&&li&&b&张三丰:&/b&&br&&/li&&/ul&说完张无忌,不得不说张三丰。可惜啊,张三丰戏份虽多,却都是文戏,武戏太少。&br&唯一的牛逼战绩只能算是重伤之余秒掉刚相。&br&刚相是谁?&br&火工头陀的传人,阿三的师弟。阿三指力对指力,干掉了空性,虽然不知道用了多少招,但肯定起步就是A+级的高手。然而从他在赵敏那只能排到阿三,以及跟只用太极拳的张无忌对敌时被完爆,可见灭掉空性已经是他的巅峰了。&br&刚相是阿三的师弟,被派去干那种偷袭的事情,显然是弃卒一个,充其量跟阿三水平差不多。全力偷袭张三丰,已经能够把张三丰重伤。要知道,像张无忌这种功力的,得是周芷若趁着他将自己的功力往回收的瞬间(等于是武功全失)去偷袭,才能把张无忌打伤。然后张无忌随便运运功,一几个时辰就好了。而张三丰不仅更容易受伤,而且伤了之后还好得慢。&br&所以&b&从续航的角度来说,张三丰肯定是不如张无忌的&/b&。招式上也很难想象张三丰可以赢过大BUG九阳神功和乾坤大挪移。偏偏绝招太极拳还被张无忌学去了……&br&但是比不过张无忌,比一比别人还是可以的。又是根据张无忌当时对三渡的判断,可以得知:张三丰强于三渡(金刚伏魔圈加成后),三渡(金刚伏魔圈加成后)强于玄冥二老。&br&因此,&b&张三丰的下限是SS-,上限是SS+(前提是张无忌是SSS级)&/b&。&br&范围比较大,但没办法,只能确定到这一步了。&br&&br&---------------1月6日更新开始线--------------&br&&br&关于张三丰,首先我要澄清:&br&我并没有用刚相被秒杀去判断张三丰的武功高低。我说刚相是为了说明张三丰的续航能力不如张无忌,再加上招式上很难胜过张无忌的BUG武功,从而&b&侧面推测其上限&/b&。&br&下限则是根据张无忌对三渡和张三丰的比较得出的。&br&总体范围比较大,但也没有办法。谁让他武戏太少呢。我只能做到这一步了。&br&&br&---------------1月6日更新结束线--------------&br&---------------1月9日更新开始线--------------&br&&ul&&li&&b&对张三丰和张无忌的超级补充:&/b&&br&&/li&&/ul&&p&(&b&此段非常长&/b&。个中论证主要要感谢&a href=&///people/3f0c696b7c6d6ab49392& data-hash=&3f0c696b7c6d6ab49392&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fai andy& data-hovercard=&p$b$3f0c696b7c6d6ab49392&&@fai andy&/a& 同学与我的不懈探讨。)&/p&自从更新了扫地僧的相关说明,并将他提高了半级跟张无忌平级之后,扫地僧已经不再是评论中的主要攻击点。&p&于是这两天,我收到了大量的给张三丰同学平反的要求。&/p&&p&于是我认真地又去翻阅了原著中张三丰的相关段落。而且由于玄冥二老是我参照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也去翻阅了他俩的主要段落。&/p&&p&然后不得不在玄冥二老身上进行了&b&让人精疲力尽&/b&的分析。&/p&&br&&p&首先要说,玄冥神掌在张三丰嘴里是有这么一个设定的:&/p&&blockquote&张三丰道:“那是托了你们‘武当七侠’大名的福。以这玄冥神掌和人对掌,若是对方内力胜过了他,掌力回激入体,施掌者不免受大祸。以后再遇上此人,可得千万小心。”&/blockquote&&p&结果玄冥二老用这个“内力必须胜过对方”的武功,跟张无忌对了无数掌……&/p&&p&&b&坑爹呢?&/b&&/p&&p&好了,这个虽然像是BUG(因为事实跟张三丰的描述明显不符),但我们起码可以进行两种猜测:&/p&&p&第一是张三丰道听途说,给了错误信息。这当然就不免降低了张三丰的神格,可能有很多人会郁闷。&/p&&p&第二就是玄冥二老在某种情况下解决了这个难题,所以妈妈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内力了。这个虽然不免有点抬高玄冥二老的逼格,但起码我们可以用“他们也许遇到一个科学家然后进行了威逼利诱才由科学家帮他们解决了难题”来安慰自己。&/p&&p&不论事实如何,有一个结论是不变的:鹤笔翁在打俞莲舟的时候很可能并不像张三丰分析的那样:未出全力。&/p&&br&&p&然而鹤笔翁在这一役中,丫能秒杀A-的俞莲舟,这个结果总是不错的。&/p&&p&秒杀,按理说是跨两级的指标。不过考虑到鹤笔翁偷袭成分比较大,我们要给这个战果打个折扣,降级到高一级左右的S级区域内。&/p&&p&&b&这些其实都是分析过了的&/b&,但是为了本段的连贯性,再说一次。&/p&&p&下一段引用的则是金庸旁白所写(这个是判定最强的论据哦)的灭绝:&/p&&blockquote&她内力深厚,犹在宋远桥、&b&俞莲舟&/b&、何太冲诸人之上,仅比少林派掌门&b&空闻神僧&/b&稍逊。&/blockquote&虽说内力并不直接证明武功高低,但是对于&b&一般的门派掌门人&/b&来说,起码可以证明他们的级数差不多,但是明显又有高下之分。俞莲舟的A-,其实是从这里推测出来的。暂时看来,略显主观,但我个人觉得比较符合书中给我们的总体印象。&p&那么灭绝跟鹤笔翁又打过一场架:&/p&&blockquote&灭绝师太和鹤笔翁剧斗一阵,烟火上腾,便跃上一层,终于斗上了第十层的屋角。她功力尚未全复,但此时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掌法中只攻不守。鹤笔翁一来挂念着师兄,心有二用,二来前伤未愈,三来适才中了麻药,穴道又被封闭良久,手脚究也不十分灵便,两人竟斗了个不分上下。&/blockquote&&p&本来andy同学提出“灭绝跟鹤笔翁打过平手”一事的时候,我也隐约地想起,心中便大叫“糟糕”,以为这一下推翻了我此前的所有分析。好在大家也看到了,两个人都处在特殊状况下,又有一方是不要命的,所以&b&这一战不说明任何问题&/b&。&/p&&br&&p&想要把范遥这个级别的高手跟玄冥二老作比较,只能用这一段:&/p&&blockquote&&p&范遥笑了笑,说道:“鹿先生,苦头陀的武功就算及不上你,也差不了太多。你要打败我,只怕不是一两百招之内能够办到。&b&你胜我三招两式不难&/b&,但想既挟韩姬,又救师弟,你鹿杖客未必有这个能耐。”&br&&/p&&p&鹿杖客向师弟瞥了一眼,知道苦头陀之言倒非虚语。&br&&/p&&/blockquote&&p&当然了,这一段不排除有范遥略为&b&虚张声势&/b&的嫌疑。但不论如何,鹿杖客是认可了这个比较的,而且鉴于他们互相见识武功见识了十五六年,说明&b&跟事实即便有差距,也不会太大&/b&。&/p&&p&那么会不会是范遥故意说低自己的武功呢?也有可能。毕竟那个时候范遥明显控制了局势,不需要把自己的真正实力泄露出来。&/p&&p&不过范遥跟鹿杖客拆几百招的能力一定是有的,所以&b&起码跟二老同为S级&/b&这一节,应该不会错。&/p&&p&而范遥又跟空智同级。后来还惺惺相惜了。&/p&&p&也就是说&b&空智也该是S级&/b&。&/p&&p&但是从空闻那条线捋过来,&b&空智又该是A级的&/b&。&/p&&p&&b&坑爹呢!!!!!!!!!!!!!!!!!&/b&&/p&&br&&p&这个怪圈一出来,我们首先要想到的不是“金庸写乱了”或者“评判标准有问题”。我们应该&b&先从整个逻辑链中最薄弱、最主观的一环开始拆&/b&。&/p&&p&最主观的一环,无疑是俞莲舟的A-这个级别。也许他是B级的,然后把玄冥二老的级别也拉到A级上,这样就解释得通了。&/p&&p&可惜我昨天又翻到另一个论据:&/p&&blockquote&张松溪提出这个六人对战之法,可说已立于不败之地,料知大师哥、二师哥的武功&b&和三大神僧相若&/b&,至于其余的少林僧,却势必连输三阵。&/blockquote&&p&这是张翠山自刎一役的旁白。既然旁白用了&b&“料知”&/b&而不是“料想”,说明这个判断是比较可靠的。后面又有空智说要三战三胜的情节,说明三空对俞莲舟什么的还是能操胜券的。所以&b&俞莲舟的A-,基本可以确定下来了&/b&,绝不可以降到B级。&/p&&p&这个环节没问题,那么下一个主观性强的环节,就是鹤笔翁对俞莲舟的秒杀。&/p&&p&毕竟这里用的是偷袭,而且玄冥神掌本身也带有出其不意的属性。如果把鹤笔翁的档次降到A+~S-之间,一切就好解释了:&/p&&p&因为玄冥神掌的出其不意性,鹤笔翁能一掌重伤俞莲舟;&/p&&p&因为范遥对玄冥神掌的熟悉,所以无法发挥“出其不意”的效果。论真实武功,&b&范遥就是个A+&/b&,略逊于玄冥二老;&/p&&p&范遥的A+和空智的A,还是可以惺惺相惜一下的。&/p&&p&作为补充,杨逍和韦一笑第一次面对玄冥神掌的时候,也是被一掌打得很痛苦,也是由于出其不意。之所以没有俞莲舟那么惨,是因为他们面对的是&b&削弱版&/b&的玄冥神掌(因为二老先跟张无忌对了掌所以寒毒减弱,旁白证明)。&/p&&p&整个逻辑就说得通了。&/p&&p&&b&重申玄冥二老的级别:A+~S-。&/b&&/p&&br&&p&说完了玄冥二老,后面的可以稍稍简单一些。&/p&&p&继续根据张无忌对三渡的判断可以知道,&b&三渡比玄冥二老强&/b&。但是最讨厌的就是这个金刚伏魔圈的加成效果从头到尾都在,让人很难判断他们的真实水平。&/p&&p&幸好啊!渡难用过一套很牛逼的须弥山掌。&b&这个跟伏魔圈就没啥关系了&/b&,纯粹是拼掌力。须弥山掌的描述确实很牛逼,极难练成需要坐马运气云云,不过&b&难度不能说明实战效果&/b&。实战效果:跟殷天正拼了三十余掌才占到上风:&/p&&blockquote&殷天正与渡难比拚掌力,&b&拚到三十余掌之后&/b&,&b&已自知终非敌手&/b&,心想:“我们今日之事,以救谢兄弟为重。我一个人的胜负荣辱,何足道哉?何况输在少林派前辈高人手下,也不能说是损了我白眉鹰王的威名。”当下拚得一掌,便向后退出半步,&b&拚到十余掌后&/b&,已退到丈许之外。哪知“须弥山掌”乃少林派七十二绝艺之一,渡难在这掌法上浸淫数十载,威力实是非同小可,殷天正退一步,渡难的掌力跟着进击一步,劲力竟不以路程拉远而稍衰。&/blockquote&&p&殷天正,是光明顶跟宋远桥&b&拼招式&/b&拼到平手的人物。虽说没有真正比内力,但大概水平在A级是不会错的。&/p&&p&回到少林寺。既然在几十招内占到了A级殷天正的上风,再考虑到他还要一心二用斗杨逍,我们基本就能断定渡难的级别达到了实打实的S级范畴。&/p&&p&后来还有一段是渡难短暂地离开了伏魔圈加成的:&/p&&blockquote&杨逍拉着黑索一端,向外扯夺,殷天正却以破山碎碑的雄浑掌力,不绝向渡难抵压过去。两大高手一拉一推,两股劲力恰恰相反,&b&渡难身处其间,虽然吃力万分,却仍不现败象&/b&。&/blockquote&&p&&b&对A级以一敌二&/b&,恰好是高一级的指标。这样一来更加说明了问题。&/p&&p&结论:渡难作为三渡里武功第二的,基本代表了三渡的平均水平。也就是S级。&/p&&br&&p&说回张无忌。张无忌最终的战果,其实是靠一己之力(周芷若纯酱油)&b&破掉了伏魔圈&/b&,然后开始跟三渡拼内力,最终还是占到了上风。虽然中间有行险因素,但却没看到有什么后果。&/p&&p&换句话说,张无忌跟S级并带有伏魔圈加成的三渡起码能打个平手,如果没有伏魔圈则是稳赢。&b&最最保守的估计,SS+没跑。&/b&&/p&&br&&p&分析张无忌,另有一条道路。&b&比较偏&/b&,但也能得出相似的结论。&/p&&p&火工头陀跟当年的达摩堂首座苦慧打到几百招才落败,证明&b&火工头陀是A-&/b&左右。&/p&&p&火工头陀的门下弟子阿二:&/p&&blockquote&这阿二是‘金刚门’中的异人,天生神力,由外而内,居然另辟蹊径,练成了一身深厚内功,造诣&b&早已远远超过&/b&了当年的祖师火工头陀,可说乃是天授。&/blockquote&&p&阿二这都“远远超过”了,&b&A+~S-&/b&没跑。&/p&&p&然后张无忌对阿二一招秒杀:&/p&&blockquote&&p&只听那秃头阿二周身骨节劈劈拍拍的发出响声,正自运劲。俞岱岩只道这阿二内力强猛,这一运劲,掌力非同小可,实是难挡,叫道:“渡河未济,击其中流!”意思是叫张无忌不等阿二运功完成,便上前攻他个措手不及。&/p&&p&张无忌应道:“是!”踏上一步,却不出击。阿二双臂一振,一股力道排山倒海般推了过来。张无忌吸了一口气,体内真气流转,&b&双掌挥出,一拒一迎,将对方掌力尽行碰了回去&/b&。这两股巨力加在一起,那阿二大叫一声,身子犹似发石机射出的一块大石,喀喇喇一声响,撞破墙壁,冲了出去。&br&&/p&&/blockquote&&p&阿二本就是力量型,张无忌用力量破之,&b&含金量十足的高两级,也就是SS+~SSS-&/b&。&/p&&p&所以张无忌的武功在细致分析之后,&b&维持原状&/b&。&/p&&p&都分析到这了,还有人觉得我高估张无忌的,除非有新的、可以量化的原文论据,否则我就不回复了。&/p&&br&&p&下面说张三丰。&/p&&p&由于我们终究不清楚张无忌在判断“三渡纵不如张三丰”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伏魔圈加成,所以这句话仅仅能说明张三丰确实强于三渡。&b&强多少,不知道&/b&。&/p&&br&&p&判断张三丰的出路还有一条,就是跟张三丰实际交过手的鹤笔翁。&/p&&p&首先要很郁闷地指出一个细节。在金庸的旁白中有这样一句话:&/p&&blockquote&那玄冥神掌何等厉害,当年在武当山上,甚至和张三丰都对得一掌,灭绝师太身子一晃,险些摔倒。&/blockquote&&p&张三丰自己也说:&/p&&blockquote&张三丰道:“那一年也是在这三清殿上,我和这老人对过一掌,只是当年他假扮蒙古军官,不知到底是二老中的哪一老。&/blockquote&&p&&b&可是妈蛋啊,鹤笔翁没有跟张三丰对过掌好不好?!&/b&&/p&&p&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p&&p&张三丰身形一晃,已到了长窗之外,只见一个穿着蒙古军装的汉子手中抱着一个八九岁的男孩。那男孩嘴巴被按,却兀自用力挣扎。张三丰爱徒惨死,心如刀割,但他近百年的修为,心神不乱,低声喝道:“进去!”那人左足一点,&b&抱了孩子&/b&便欲跃上屋顶,突觉肩头一沉,身子滞重异常,双足竟无法离地,原来张三丰&b&悄没声的欺近身来&/b&,左手已轻轻搭在他的肩头上。那人大吃一惊,心知张三丰只须内劲一吐,自己不死也得重伤,只得依言走进厅去。&br&&/p&&p&后来鹤笔翁就不见了,没下文了。&/p&&p&&b&哪里对掌了啊金总?!&/b&&/p&&p&好吧,这个再不承认是BUG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好在这只是笔误,对实战结果并没有太大影响。实战结果就是:张三丰在鹤笔翁想跑的时候把他一招拿下。&/p&&p&鉴于鹤笔翁是在“抱着小孩逃跑”的过程中被拿下的,而且张三丰如果先大喝一声“哪里跑”而不是“悄没声的欺近身”,还能不能秒杀鹤笔翁就难说了。&b&所以这个秒杀的含金量略欠&/b&。再加上BUG里面毕竟还是说了“能对得一掌”,张三丰的言辞中也很肯定玄冥二老的实力,说明鹤笔翁并不是很容易就会被张三丰秒杀——我认为将&b&张三丰的下限定&/b&在是比鹤笔翁高一级半的&b&SS-~SS之内&/b&,比较合适。&/p&&br&&p&我们又该怎样确定上限呢?让我们来看下面这段:&/p&&blockquote&空智说道:“张真人武功盖世,天下无敌,我少林三僧自非张真人对手。但实逼处此,贵我两派的纠葛,若不各凭武功一判强弱,总是难解。我师兄弟三人不自量力,要联手请张真人赐教。张真人高着我们两辈,倘若以一对一,那是对张真人太过不敬了。”众人心想:“你话倒说得好听,却原来是要以三敌一。张三丰武功虽高,但百龄老人,&b&精力已衰,未必挡得住&/b&少林三大神僧的联手合力。”&/blockquote&&p&这一段并不直接说明武功高低,只能作为武林中人(包括三空,甚至可能有武当众人)的普遍认知,来对张三丰的实力进行佐证。但是在没有其余可以量化的证据之前,这已经是能找到的最有力的证据了。&/p&&p&&b&假设这条论据的内容为真&/b&,那么张三丰&b&当时的实力&/b&估计是个SS左右,很可能是SS-。后来虽然年纪又长了精力又衰了,但练了太极,提高的空间大涨,突破到SSS-的&b&可能性显然是存在的&/b&。但是因为没有量化的论据,所以也&b&仅仅是一种可能性&/b&。&/p&&p&另外,这个论据本身由于主观性太强,所以我倾向于不考虑,并认为张三丰的&b&上限未知&/b&。&/p&&br&&p&这里要明确一点:&b&“上限未知”跟“没有上限”是两回事。&/b&&/p&&p&“没有上限”说明他能力无限,“上限未知”说明我们能力有限。&/p&&p&&b&所以严谨的态度应该是按照下限来对人物进行排名。你们可以看到,我从一开始就是这样做的,所以葵花太监才排在了东方不败后面。&/b&这样的做法体现的是一种严谨的态度,任何不明白这一点并加以质疑的人,恕我不会与你展开讨论。&/p&&br&&p&所以,经过仔细的论证,张三丰的能力值是这样的:&/p&&p&&b&SS-~SSS-(上限不确定)。&/b&&/p&&p&依然要排在实打实SS+~SSS-的张无忌后面。&/p&&br&---------------1月9日更新结束线--------------&br&&ul&&li&&b&周伯通:&/b&&br&&/li&&/ul&说周伯通之前,又要扯很远,从火工头陀说起。&br&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射雕》《神雕》中没有少林寺的戏。个中原因,其实觉远大师已经告诉了我们:&br&&blockquote&再看火工头陀时,早已在混乱中逃得不知去向。当晚苦智便即伤重逝世。合寺悲戚之际,那火工头陀又偷进寺,将监管香积厨和平素和他有隙的五名僧人一一使重手打死。合寺大震之下,派出几十名高手四下追索,但寻遍了江南江北,丝毫不得踪迹。寺中高辈僧侣更为此事大起争执,互责互咎。罗汉堂首座苦慧禅师一怒而远走西域,开创了西域少林一派。潘天耕、方天劳、卫天望等三人,便是苦慧禅师的再传弟子。&b&经此一役,少林寺的武学竟尔中衰数十年。&/b&&/blockquote&(插个嘴,当年火工头陀跟达摩堂首座苦智斗到五百招开外才要输,显然就是A级高手。他的传人阿三能有A级,也就顺理成章了。)&br&按时间推测,火工头陀的时代差不多就是地一次华山论剑前后。所以说,&b&并非少林寺在《射雕》《神雕》里排不上号,而是恰巧中衰了&/b&。因此,少林方丈这个标尺在《射雕》《神雕》里依然适用。但你们一定以为适用归适用,找不到参照系还是没用吧?&br&这个时候就轮到觉远大师乱入了啊亲们!&br&杨过看觉远:&br&&blockquote&杨过见了那僧人的身形步法,暗暗称奇:「这人的轻功未必在龙儿和我之上,但手上拉了一少年,在这陡山峭壁之间居然健步如飞,&b&内力之深厚,竟可和一灯大师、郭伯伯相匹敌。&/b&怎地武林中从未听人说起有这样一位人物?」&/blockquote&后来还打招呼:&br&&blockquote&杨过不敢怠慢,从隐身处出来,奉揖还礼,说道:「小子杨过,拜见大师。」心下寻思:「少林寺方丈、达摩院、罗汉堂首座等我均相识,&b&他们的武功修为似乎还不及这位高僧&/b&,何以从来不曾听他们说起?」&/blockquote&这两段就是前后脚,都是从觉远的轻功上看出来的。考虑到少林寺方丈的水平在这个“中衰”时期可能至多是A-级,我们认为杨过、一灯、郭靖等在一个档次,处在S-的水平上,应该不会错。&br&然后有人提出过这一段来,想说明觉远明显强于郭靖、杨过:&br&&blockquote&他师徒俩不经旁人传授,不知不觉间竟达到了天下一流高手的境界。那日潇湘子打他一掌,他挺受一招,反而使潇湘子身受重伤,如此神功,&b&便是爹爹和大哥哥也未必能够&/b&。&/blockquote&然而这一段是郭襄心中的想法。限于郭襄当时的武功见识,并不是非常能说明问题。结合上面杨过的判断,&b&我个人推测&/b&,“觉远略胜四绝半筹”这个结论应该比较严谨(但是在1月6日的更新中被推翻)。&br&那么,还有谁是略胜四绝半筹的呢?&br&周伯通。&br&至于周伯通比王重阳武功高这种事情已经被反复论证过,应该不需要我再来普及了吧?&br&所以周伯通基本就代表了《射雕》《神雕》中的最强者,&b&大约跟觉远水平相同,在S到S+之间&/b&(但是觉远的级别在1月6日的更新中被推翻)。&br&&br&---------------1月6日更新开始线--------------&br&&ul&&li&&b&觉远相关在这里:&/b&&br&&/li&&/ul&周伯通这里涉及了觉远,所以受到了无数质疑。&br&可是亲们!&br&觉远并不是《射雕》《神雕》的参照系啊!我是直接用的少林方丈做参照系的啊!&br&重新引用一下杨大侠的话,然后全部加粗:&br&&b&杨过看觉远:&br&&/b&&blockquote&&b&杨过见了那僧人的身形步法,暗暗称奇:「这人的轻功未必在龙儿和我之上,但手上拉了一少年,在这陡山峭壁之间居然健步如飞,内力之深厚,竟可和一灯大师、郭伯伯相匹敌。怎地武林中从未听人说起有这样一位人物?」&/b&&/blockquote&&b&后来还打招呼:&br&&/b&&blockquote&&b&杨过不敢怠慢,从隐身处出来,奉揖还礼,说道:「小子杨过,拜见大师。」心下寻思:「少林寺方丈、达摩院、罗汉堂首座等我均相识,他们的武功修为似乎还不及这位高僧,何以从来不曾听他们说起?」&/b&&/blockquote&看到了吗?不管杨大侠对觉远的判断有多么失误,总归他是依照这个判断,&b&间接比较了四绝和方丈、首座们的武功高低&/b&的呀!&br&&b&觉远这个时候就算是一条狗&/b&,也不影响这个比较啊!&br&&br&我承认觉远我高估了,因为我一开始以为他在《倚天》开头是碾压了何足道的。&br&但事实是这样的:&br&&blockquote&何足道却哪里肯信?嘿嘿冷笑,纵身近前,长剑斗然弯弯弹出,剑尖直刺觉远胸口,出招之快真乃为任何剑法所不及。原来这一招不是直刺,却是先聚内力,然后蓄劲弹出。但觉远的内功实已到&b&随心所欲、收发自如&/b&的境界。何足道此剑虽快,&b&觉远的心念却动得更快,意到手到,身意合一&/b&,他右手一收,扁担上的大铁桶登时荡了过来,挡在身前,当的一声,剑尖刺在铁桶之上。剑身柔韧,弯成了个弧形。何足道急收长剑,随手挥出,觉远左手的铁桶横过,又挡开了。何足道心想:“你武功再高,这对铁桶总是笨重之极,焉能挡得住我的快攻?倘若你空手对招,我反而有三分忌惮。”伸指在剑身上一弹,剑声嗡嗡,有若龙吟,叫道:“大和尚,可小心了!”长剑颤处,前后左右,瞬息之间攻出了四四一十六招。但听得当当当当一十六下响过,何足道这一十六手“迅雷剑”竟尽数刺在铁桶之上。旁观众人见觉远手忙脚乱,左支右绌,显得狼狈之极,果是不会半分武功,但何足道这一十六下神妙无方的剑招,&b&却全给觉远以极笨拙、极可笑的姿式以铁桶挡开了&/b&。无色、无相等都不禁担心,齐叫:“何居士剑下留情!”郭襄也道:“休下杀手!”众人都瞧出觉远不会武功,但何足道身在战局中,&b&竭尽全力施展,竟尔奈何不了对方半分&/b&,哪会想到他其实从未学过武功,所以能挡住剑招,全仗他在不知不觉中练成了上乘内功所致。何足道快击无功,斗然间大喝一声,寒光闪动,挺剑向觉远小腹上直刺过去。觉远叫声:“啊哟!”百忙中双手一合,当的一声巨响,两只铁桶竟将长剑硬生生的挟住了。何足道使劲回夺,哪里动得半毫?他应变奇速,右手撤剑,双手齐推,一股排山倒海的掌力,直扑觉远面门。这时觉远已分不出手去抵挡,眼见情势十分危急,张君宝师徒情深,纵身扑上,使出杨过昔年所教那招“四通八达”,挥掌斜击何足道肩头。便在此时,觉远的劲力已传到铁桶之中,两道水柱从桶中飞出,也扑向何足道的面门。掌力和水柱一撞,水花四溅,泼得两人满身是水,&b&何足道这双掌力便就此卸去&/b&。何足道正自全力与觉远比拚,顾不得再抵挡张君宝这一掌,噗的一下,肩头中掌。&/blockquote&以上内容证明,觉远虽然招式约等于无,可是内力实在太强,已经能够极大地弥补招式差距,并&b&跟合寺无人能敌的、A+~S-级的何足道打成平手&/b&。这场比试如果继续下去,谁胜谁负都不算奇怪,可惜作者没有往下写。&br&所以觉远也是这个水平,比四绝略逊半筹。&br&&br&&b&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对四绝和周伯通的判断,敬请知悉。&/b&&br&&br&---------------1月6日更新结束线--------------&br&&br&&ul&&li&&b&石破天:&/b&&br&&/li&&/ul&终于说到我心目中的神了。&br&石破天其实本名狗杂种……不过咱们还是叫他石破天吧。&br&要说石破天,就得先说侠客岛上的龙岛主和木岛主。说两位岛主,又得先说少林寺方丈。&br&那个年代的少林寺方丈是这种水平:&br&&blockquote&这一僧一道,&b&武功之高,江湖上罕有匹敌&/b&,再加上青城旭山道人,西蜀刁老镖头,五台派善本大师,昆仑派苦柏道人四位先后遭了毒手,其余武林人物自忖武功与这六大高手差得甚远,待得再接到那铜牌请柬,便有人答应去喝腊八粥。&/blockquote&就说明这个年代的少林寺方丈是A+级别,跟方证差不多的那种。&br&那么龙木二岛主是什么水平呢?&br&&blockquote&“到得少林寺后,我和木兄弟将图解的第一式封在信封之中,请知客僧递交妙谛大师。知客僧初时不肯,说道妙谛大师闭关多年,早已与外人不通音问。我二人便各取一个蒲团坐了,堵住了少林寺的大门,直坐了七日七夜,不令寺中僧人出入。知客僧无奈,才将那信递了进去。”&br&  群雄均想:“&b&他说得轻措淡写,但要将少林寺大门堵住七日七夜,当真谈何容易?&/b&其间不知经过了多少场龙争虎斗。少林群僧定是无法将他二人逐走,这才被迫传信。”&/blockquote&这就牛逼了,整个一个少林寺,用尽了办法也赶他们不走。无论少林寺是不是有所忍让,总之是很牛逼了。虽然这种行径过于奇葩导致不容易量化,可是凭良心说,肯定是S级的表现了。&br&而这两个岛主,年轻时候就已经是这种级数,等到又研究《侠客行》研究了这么多年,就算是龟速,也该升级到S+了吧?就算升到SS-也不过份吧?&br&那么,来说石破天。&br&石破天在全书的最后,刚学会了《侠客行》的武功,成绩是这样的:&br&&blockquote&原来石破天解悟石壁上神功之后,情不自禁的试演。龙木二岛主一见之下大为惊异,龙岛主当即上前出掌相邀。其时石破天犹似着魔中邪,一觉有人来袭,自然而然的还掌相应,数招之后,龙岛主便觉难以抵挡,木岛主当即上前夹击。他二人的武功,当世已找不出第三个人来,可是&b&二人联手,仍是敌不住石破天新悟的神妙武功&/b&。本来二人若是立即收招,石破天自然而然的也会住手,但二人均要试一试这壁上武功到底有多大威力,四掌翻飞,越打越紧。&/blockquote&石破天以一敌二,明显可以轻松获胜。这已经是对S+的高手进行了一个级别以上的碾压了!更别提他还在无意识状态下!&br&所以石破天最终武功的级别,是从SSS级起步的!&br&&br&---------------1月6日更新开始线--------------&br&&br&&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86b8fe457bce79&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赵小斌& data-hash=&86b8fe457bce79& data-hovercard=&p$b$86b8fe457bce79&&@赵小斌&/a& 在评论里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角度:石破天修炼的武功,是之前没有人练成过的。这佐证了其高级别。&br&我第一反应是认可的,但是后来经由&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3f0c696b7c6d6ab49392&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fai andy& data-hash=&3f0c696b7c6d6ab49392& data-hovercard=&p$b$3f0c696b7c6d6ab49392&&@fai andy&/a& 提醒,想起了练成了前无古人的龙象波若功第十层的法王同学……于是本理论被证伪。&br&另外《侠客行》之所以难练,是因为门槛太奇怪,而不是武功本身特别艰深复杂。&br&&br&---------------1月6日更新结束线--------------&br&&br&&ul&&li&&b&黄裳、葵花太监、独孤求败:&/b&&br&&/li&&/ul&这三个单列出来,因为都没有正式出手,参照系最少,最不容易比较,结论也特别容易缺乏说服力。&br&&br&黄裳还好一点,毕竟《九阴真经》也就是在《射雕》里牛逼了一阵子,到了《神雕》就已经沦为过渡技,杨过小龙女随便学了两下就直奔玉女素心剑法而去了。所以&b&即便黄裳再牛逼,也牛逼不过周伯通的S+去&/b&。&br&&br&说起葵花太监就痛苦了,这货戏份寥寥,连名字都不给人知道,唯一的成果就是写了《葵花宝典》。不过好在东方不败毕竟靠《葵花宝典》的残本就已经够牛逼了,所以葵花太监好歹有了个参照系。&br&要特别指出的是,&b&《葵花宝典》这个系列的武功水平应该是跟你之前练过什么武功毫无关系的&/b&。内力自成一派,招式也自成一派。所以“东方不败基础很好所以会比葵花太监武功高”以及反过来的这些个逻辑恐怕都没有很强的说服力。另外由于东方不败武功悟性好,又体会到了《葵花宝典》的精髓(似乎就是“成为女人”……),所以“东方不败练的是《葵花宝典》的残本所以武功不如葵花太监”依然是缺乏足够说服力的。&br&假设《葵花宝典》就是葵花太监的巅峰之作,那么&b&在我看来&/b&,葵花太监的武功跟东方不败应该是伯仲之间,在半级之间浮动,&b&也就是S+到SS+之间&/b&。&br&&br&独孤求败更可怕,虽然一个跨越了《神雕》和《笑傲江湖》的角色似乎是个对我们这套讨论很有利的参照系,可是丫的传下来的武功似乎都不是他最强的武功啊!“无剑胜有剑之境”哪去了?!&br&好吧,最终我们能见到的也就只有独孤九剑和这独孤求败的五个境界罢了。&br&“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br&“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br&“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br&“四十岁後,不滞於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br&“自此精修,渐进於无剑胜有剑之境。”&br&重剑时期的杨过已经是A+级无疑。之后不滞于物的境界又高了一筹,肯定是S级。这也符合之前的分析,即杨过在练成木剑之后升级到了S-。之后的无剑胜有剑又是一个境界,再升一级,&b&SS-到SS+之间。这大概就是独孤求败的巅峰水平&/b&。&br&(至于独孤九剑,这里我要开个炮:独孤九剑应该是独孤求败早期武功。因为令狐冲练到那么高境界,也不过是个A+。而且根据重剑之后的描述,独孤求败基本都是在精研内力和剑法的关系了,否则哪来的“不滞于物”和“无剑胜有剑”?像独孤九剑这种纯粹在剑术上下功夫的武功,肯定是独孤求败年轻时候玩的。)&br&&br&---------------1月6日更新开始线--------------&br&&br&这里是补充人物的内容。&br&&ul&&li&&b&逍遥子:&/b&&br&&/li&&/ul&逍遥子是大家心中的大热门呢。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坏消息,那就是&b&逍遥子其实就是无崖子&/b&。&br&在大家耳熟能详的三联版中,在无量山洞里跟李秋水宅配的是逍遥子。可是到了李秋水和童姥讲虐恋故事的时候,丫摇身一变,变成无崖子了。&br&所以“逍遥子是逍遥派创始人”这个情况都是你们想当然的。&br&事实上,要么是金庸写乱了,要么是无崖子在无量山改了个名字玩。&br&总之逍遥子就是无崖子,不过是虚竹的一个组成部分罢了,&strong&连评级都用不着&/strong&。&br&&br&那你们又要说了,就算不是逍遥子,也总有一个逍遥派的前人是超级大牛人的吧?&br&这又是想当然了。&br&首先,逍遥派的年代可能由来已久,绝学是不是都是创始人创造的,非常难说,很可能不是。这就导致创始人很可能也就会个一两种神技。&br&其次,就算是逍遥派的弟子,鉴于逍遥派有一条“不同弟子学不同的绝学”的习惯,恐怕这么多神技也都是由不同系的弟子传下来的。所以&strong&想在前人中找一个练全了所有神技的人,也几乎是不可能的&/strong&。&br&然后让我们来看看逍遥派五大神技:一个是逃跑用的(凌波微步),一个是攒蓝用的(北冥神功),一个是控制技(生死符),一个是修仙技(独尊功),一个是模拟器(小无相功)。剩下的折梅手六阳掌啥的,描述挺牛逼,实际使用上没看出哪里很强。&br&你们也应该发现了:五神技的功能比较杂乱,而且都似乎&strong&不是用来克敌制胜的&/strong&。&br&&br&而且这里面有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strong&小无相功、独尊功和北冥神功互相之间显然是冲突的&/strong&。练北冥神功必须先散功(后来的吸星大法也继承了这个特点),独尊功又是那么神奇的东西,这两者对别的内功的兼容性几乎为零,&strong&根本不可能同时存在在一个人身上&/strong&。&br&为了佐证以上内容,请大家想一想这个问题:&b&既然李秋水(可能还有无崖子)已经拿到了凌波微步和北冥神功的秘籍,为什么不练&/b&?&br&既然说到这里,不得不重点追问:北冥神功可能跟小无相功冲突,不练也就罢了。可是凌波微步招谁惹谁了?为什么李秋水不练?凌波微步是否由于某些原因,也跟小无相功冲突?&br&个中缘由,可能性很多。总之我们可以看出,就算是逍遥派的绝顶高手,也&strong&顶多身兼三技&/strong&,而且还需要费尽心思去同门那里弄到别的秘籍。&br&&strong&这个人存在的概率无疑是很小的&/strong&,以至于我一直没有兴趣讨论相关问题。&br&&br&好了,既然说到这里,延伸一下,假设这个人真的存在。&br&那么他的武功跟段誉应该是一个类型,北冥神功+凌波微步,只是攻击技从六脉神剑变成了六阳掌(生死符)啥的。&br&这个退步无疑是很大的:六脉神剑是一种内力堆积可以跟威力直接划等号的武功,&strong&跟北冥神功是天作之合&/strong&。而生死符这些,还要先考虑对手的武功强弱否则不敢使(童姥对李秋水)。六阳掌也是那种飘逸狠辣有余,正面攻击不足的武功。&br&最可怕的是,六阳掌这些,打起来的一招一式是带着腿部动作的!下面按节奏跑凌波微步上面再打六阳掌,就需要这个人还要拥有左右互搏一类的技能啊!&br&&strong&所以凌波微步跟六阳掌等等是不兼容的啊亲们!&/strong&&br&所以说凌波微步最好配六脉神剑这种动动手指头的武功啊喂!&br&所以六脉神剑、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简直是史上最强武功组合有没有啊?!就算张无忌来了也只能跟段誉比比内力还未必抓得住他啊!&br&所以段誉必须攻防意识为零才能不逆天啊喂!&br&&br&咳咳,师太了。&br&以上一段告诉大家的是,这个高手再牛逼,在对敌的时候也只能靠北冥神功攒下的内力打一打天山六阳掌……当然了,他要逃跑那是没人抓得住的,可是这样终究也是个不胜不败之局。&br&假如他跟萧峰打:凭天山六阳掌这些花巧有余威力不足的武功,想单纯靠内力雄厚来战胜萧峰这等战神,那起码得比萧峰的内力强个十倍以上才有胜算。——把八部天龙都吸完了,再加上逍遥派三老,可能勉强能达到这个数。&br&&strong&吸这么多高手,你觉得现实吗?&/strong&&br&&br&总而言之,首先这个高手很可能不存在,其次&strong&即便存在,很可能也没你们想象得那么牛逼&/strong&。&br&&br&还有人想知道《鹿鼎记》相关人物的评级,今天来不及了,等下次更新吧。&br&谢谢。&br&&br&---------------1月6日更新结束线--------------&br&----------日更新线------------&br&&ul&&li&&b&九难和洪安通&/b&&br&&/li&&/ul&九难刚出场的时候就是打少林僧。虽然场面上好像是在虐菜,但其实有质量的交手就只有这一招:&br&&blockquote&澄观叫道:“不可伤我师叔!”左掌向他右肩拍落。白衣僧抛去断剑,反掌挡架。澄观只觉胸口热血翻涌,眼前金星乱冒。&/blockquote&九难反身一掌,把A级的澄观直接打崩了。但是这毕竟跟秒杀的区别还是有一些的,所以只能说下限在S+级。&br&后来九难就没有什么单打独斗的戏了,有一段是打不过六个喇嘛,但是这帮喇嘛遇到韦小宝就立扑,只剩个“&b&武功远超侪辈&/b&”的桑结还可以继续分析。桑结后来跟瘦头陀短暂交手:&br&&blockquote&两个都是武功好手,数招之后,互相暗暗佩服。&/blockquote&胖瘦头陀武功差距不大,而胖头陀跟少林僧对峙的时候:&br&&blockquote&胖头陀略一迟疑,眼见对方人多势众,又知少林十八罗汉个个武功惊人,&b&单打独斗是毫不在乎&/b&,他十八人齐上就对付不了。&/blockquote&所以胖头陀总归在A级范畴之内。这样一来桑结虽然是斩过手指所以武功变弱了一些,但总归是很难突破到S级的。如此一来,他的师弟们撑死了也就是个B+,九难一打六只能勉强支撑,最终要输,所以很可能只能一打四,取上限也就是个一打五。按照一打三是高两级来算的话,考虑到一定的边际效应,一打五我认为只能算是高三级,也就是SS+。&br&所以九难的评级是&b&S+~SS+&/b&,跟葵花太监平级。&br&洪安通则要牛逼不少,因为神龙岛上他可以一打四对敌胖头陀、许雪亭、无根道人和张淡月四人,最后惨胜。这几个人虽然武功有强弱,但档次好歹都是A级这一档。再考虑到张淡月上来被洪安通拍了一掌所以成为突破口,但洪安通却是肉掌对兵器,所以扯直,就是确确实实的以一敌四。刚说了有边际效应,总之以一敌三是高两级,以一敌四大概就是高两级半。因此洪安通大概就是&b&SS+~SSS-&/b&的水平,直接飞跃到了张无忌和扫地僧的档次。&b&(哪尼?)&/b&&br&&br&这里当然要评论一下:&br&我知道由于大家饱受了“武功越来越弱”的设定影响,而且《鹿鼎记》一贯让人感觉匕首和火枪可以杀尽天下豪杰,所以当我们发现洪安通如此牛逼的时候都接受不能。这个不止你们,我其实一开始也完全没想到。但是理性分析毕竟是本答案的初衷,所以咱们的感性因素就只能退上一百多步了。&br&&br&----------日更新结束线------------&br&&br&&ul&&li&&b&其余人物:&/b&&br&&/li&&/ul&这一段针对那些没什么争议的人物,存在的意义大概是“你看我其实没有忘记你们,谁让你们太不给力呢”吧。&br&首先是《书剑恩仇录》。其中的天虹方丈非常强大,肯定是A+的那种方丈。而张召重之流,也就差不多是A级。袁士霄对A级高手张召重,说秒杀有点夸张,但口头拆招张召重也就只能拆个几十招,实战起来起码也是一整级的碾压。由此可见,&strong&袁士霄作为《书剑》第一高手&/strong&(什么?你说阿凡提?额……)&strong&大概是S+这个档次&/strong&。&br&九难作为《鹿鼎记》第一高手,应该是&strong&达到S级&/strong&了。(此条已在日更新中被推翻)&br&至于其余不存在“少林寺”这一设定的作品中的高手们:&br&狄云对花铁干那种(暂定为)A级的高手能实现一整级的碾压,所以&strong&大概是个S级&/strong&;&br&《碧血剑》里似乎高手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其中穆人清&strong&大概只能算是S-&/strong&的水平;&br&而胡斐……能摸到S级的边就不错了。&br&&br&差不多了。&br&哦对,还有个阿青,一个人秒三千人……这个实在不是金庸的武侠设定里能够理解的内容,我决定不纳入评价体系。&br&&br&&br&&br&-------------------总结的分割线------------------------&br&&br&到此为止,我们已经可以对以上这些人的武功从高至低地排一下了。&br&SSS~?:石破天&br&SS+~SSS-:张无忌、扫地僧(1月6日把扫地僧更新为跟张无忌同级)、洪安通(10月29日上榜)&br&SS-~SSS-(上限不确定):张三丰(1月9日从独孤求败档上调至此)&br&SS-~SS+:独孤求败&br&SS-~SS:东方不败&br&S+~SS+:葵花太监、九难(10月29日上榜)&br&S+~SS-:萧峰(10月29日靠着主角光环把龙木二岛主踩下去了)&br&&br&(同为S+~SS-的龙木二岛主,在10月29日的更新中被挤了下去。)&br&&br&排到这里,就是金庸武侠中的武功前十了。&br&再说一次,欢迎对我的评判方法提出改进意见,也欢迎针对结果提出新的论据。&br&但是不欢迎挑战我开篇所写的三条原则。
真讨厌,这种题我回答了肯定是一堆人来骂我,可是不回答又实在是技痒。 另外呢,不去量化指标的排行榜,态度都不够端正。 开始之前,我简单讲两句: 1.年代越近武功越弱这个设定虽然应该是存在的,但是这个是完全无法量化的趋势,所以我一贯是不予考虑的。 …
既然说到邓艾和钟会,那就必须回溯一下伐蜀这个事情,事情理清楚了,其他的就明明白白了。&br&&br&钟会伐蜀,是三国时期最黑的一段历史;他涉及魏、蜀、乃至未来的晋三个国家的权利走向,蜀国灭的很莫名其妙,可谓猝死;钟会反的很莫名其妙,死的更莫名其妙;而邓艾似乎很无辜,姜维似乎很忠勇,到底如何,且听我细细道来。&br&&br&公元262年,蜀将姜维再次北伐,被邓艾击破,不得已退至沓中屯田。同年底,钟会督关中军事,次年曹魏开始了伐蜀。钟会迅速的夺下了汉中,于此同时,姜维率领的蜀军精锐直接弃守汉中,改守剑阁。邓艾率军突袭阴平,迫降蜀汉,姜维跟着投降了钟会。后钟会谋杀邓艾,和姜维谋反,被卫灌剿灭。&br&&img src=&/cea8d7ad5fed59bf556baf27_b.jpg& data-rawwidth=&488& data-rawheight=&6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8& data-original=&/cea8d7ad5fed59bf556baf27_r.jpg&&&br&事情的流程很简单,这里几个细节值得注意。&br&第一个细节,钟会为什么会支持伐蜀?并且会亲自执行?&br&这里首先的说说钟会是什么样的人。钟会是个名士;按照《三国志》和《世说新语》的说法,钟会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他身上有很多奇闻趣事,如“汗不敢出”之类,可谓风姿卓越。而借着他父亲钟繇的地位,他成名很早,结交甚广。甚至竹林七贤的嵇康都希望和他搭上线,他以朝廷重臣的身份去见了嵇康两次,可谓折节下士;可嵇康妄想一步登天,装逼装到钟会不能忍;最终留下了“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这么一段趣闻;又可以看出钟会还是很骄傲的。&br&&br&除了名士的身份,钟会也是个很有才干的人,学识渊博,是司马师、司马昭兄弟的谋主;掌“机密事”。这相当于什么呢?说个不恰当的比喻,钟会相当于袁绍早期谋主何颙;也相当于曹操身边的荀彧、荀攸和郭嘉的结合体;不光给司马兄弟推荐人才,还掌管情报工作,同时还是个称职的参谋长。这样的人,可谓名噪一时,绝世无双,时人称为“子房”,也就是张良。&br&&br&和张良一样,钟会唯一没干过的,就是独立领军。结果在伐蜀的时候,他居然领军了。这太不可思议的;要知道当伐蜀这件事咨询到前敌司令官,长年对蜀汉作战的邓艾之时,邓艾称伐蜀条件不成熟,蜀国没有内乱;也就是熟悉军情的邓艾不看好。可历来算无遗策的钟会,不仅赞同,还愿意出来主持这项大家不看好的工作,一项他从来没干过的工作。这不符合他精明的性格,可见钟会是有把握干成这件事情的;这种把握背后一定隐藏着什么,也就是我们需要探究的真相。&br&&br&第二个细节,姜维在262年北伐之后,至沓中屯田,并没有回到汉中。而直至蜀汉灭亡,姜维率领的军队都没有和魏军正面接触。这又是为何?&br&在蜀汉政权中,姜维非常的特殊;他原本属于荆州系;却又和荆州系的领导人如费祎各种不和。最后居然以降将的身份,统领了蜀汉的大部分军权,对抗他原来的故国。历史上,以降将达到他这个高度的人绝对不多。他是怎么做到的呢?&br&&br&姜维的兴起在于他牢牢的抓住了北伐的大旗。自从诸葛亮在流传千古《出师表》中写明北伐是先皇备的未尽之志之后,“北伐”就成了蜀汉政权中政治绝对正确的事情。但诸葛亮的继任者,蒋琬、董允、费祎都并没有怎么用这个大旗,他们不过是牢牢的抓住军权,卡住位置;自己不用也不给别人机会。他们这个策略非常的成功,作为外来党他们在诸葛亮死后还称雄蜀汉朝堂近二十年。直到姜维崛起。&br&&br&姜维深知自己降将的身份,没有根基无法立足于朝堂。如果想跟进一步只有立军功,故而姜维是蜀汉铁杆的鹰派。但荆州人牢不可破的联盟不愿意节外生枝,故而当费祎进入朝廷,将军权交给姜维的时候,依然保持了对姜维的压制。之后发生了一件三国史上的怪事,费祎被刺身亡,这是三国历史上被刺身份最高的人。由此姜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费祎死后两个月,他就开始了北伐。然后就借着这次没有什么成就的北伐获得了“督内外军事”的全国最高军事权利。之后姜维似乎尝到了甜头,从253年到258年的6年间,他每年都要北伐一次,可谓穷兵黩武。而他北伐的功绩败多胜少,256年那次几乎将蜀汉军力输个精光,但翻过年来他依旧北伐,蜀汉政权还是得将大将军的位置给他。北伐带给姜维带来了巨大的政治效;甚至应直到现在还存在,这不连《三国演义》都把他当做诸葛亮的继任者,描写成一个岳飞式的孤独的斗士。&br&&br&蜀汉是个小国,北伐必须倾全国之力,也就是说谁掌握了北伐的话事权,谁就掌握了蜀汉全国的大多数资源调配的能力。也许在姜维看来,军权在手,再有了北伐的话事权,蜀汉全国资源在手,那么朝堂上有没有人是无所谓的。他的这一策略行之有效,在这六年中他成了蜀汉的代表。可连年的北伐,终于让蜀汉朝廷不能忍受了。姜维的北伐事业终止了4年,然后就有了262年的最后一次北伐;这次北伐之后,姜维没有回到汉中,直接带着人去了沓中。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沓中距离汉中十万八千里,作为蜀汉全国最高军事主官的姜维,在大战后不会驻地,直接带着军队跑到几百公里外,这是不合常理的。而根据后来发生的时候可以看出,这个时候,作为鹰派的姜维受到了朝廷内巨大的压力,他的穷兵黩武已经伤害到了朝廷上所有人的利益;此时,他在朝堂上没有话事权的弊病彻底显现。姜维担心,一旦军队回到驻地,他的职务可能被解除,他将面对严酷的政治斗争。所以他不会驻地,直接拉着队伍走了。&br&&br&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一个政权不可能允许他的大将军长年的不按照中央命令带着军队跑路。而姜维的军队也并不是他的私军,驻军在外久了也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此时的姜维就像一个无路可逃的囚徒;而他的政敌:黄皓、诸葛瞻之流都在睁着眼睛看他的笑话,随时准备让他死无葬身之地。&br&&br&再后来,在姜维驻军沓中一年之后,钟会开始了他的灭蜀之战;蜀汉,灭国。&br&&br&我们把姜维的时间表和钟会的时间表放在一起,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262年,姜维北伐失败移移师沓中;同年钟会说服司马昭开始准备伐蜀。蜀汉的北伐历来都在秋收之后,差不多8月左右;而到年底钟会“假节督关中军事”,曹魏政权决定伐蜀为止,一共才三个多月;这中间还得算上姜维和邓艾打的那一仗。就这么短短的时间,钟会得到了“极为重要且可靠“的军事情报,由此产生了对伐蜀的绝对信心,愿意去做伐蜀的统帅;而在曹魏前线统帅邓艾,此时对于蜀汉的事情还全不知情。&br&&br&钟会这种惊天的信息从何而来?我以为是姜维给他的。262年的北伐失败,让姜维再次北伐变得不可能;不愿意交出军权的他,只有通过一场战争才能稳定他的位置。那么既然不能打过去,让对方打过来行不行呢?一旦曹魏伐蜀,蜀中无大将的格局让姜维很有可能重新确立军队的领导权力。而一旦他赢了,这种巨大的威望有可能能让他和费祎一样凭着军功进入中央。所以姜维很可能和曹魏的情报头子钟会有了接触,表示愿意投降或者其他的一个什么允诺,这个时候的允诺可能是假的,主要目的是引曹魏来攻。而钟会,作为情报头子,他的信息渠道和信息处理能力远比姜维想象的强大,他从姜维的允诺中,看出了蜀汉前线将军和中央的巨大裂痕;这个裂痕明显属于”蜀汉政局的动荡“,这是邓艾之流不知道的。钟会中这里面看出了胜机,这个巨大情报和他的关系网,能够将伐蜀之战变成纸上的谋划之战;这恰恰是他擅长的。&br&&br&双方都期望的伐蜀之战开始了。但让姜维失算了,他在钟会”督关中军事“之后,就给了蜀汉朝廷一份奏折,告知了曹魏将要南征的情况;蜀汉中央不予理睬。这份奏折后来成为蜀汉灭亡的最大遗憾;刘禅昏庸的最大罪证。其实不然,姜维的这封奏折明显是要军权的奏折,而已经在换姜维这件事情上达到默契的蜀汉中央,不可能立刻翻脸不认。而且其实他们也是有应对的,在姜维将大军带走,汉中兵力奇缺的情况下,他们决定坚守要塞,等着曹魏粮尽自退。然后借着这个局面,逼姜维回军,达到解除他军权的目的。&br&&br&然后,刘禅、诸葛瞻、黄皓失算了。曹魏伐蜀之战开始在263年八月,司马昭上表表彰邓艾灭蜀之功在十二月,也就是一共4个月的时间,灭蜀之战连战后的功劳分配都完事了。中间姜维还和钟会在剑阁”相持甚久“,十月邓艾突袭成都。也就是钟会八月开始伐蜀,到十月,一个两个月他就完成了平定汉中、杀诸葛绪、和姜维在剑阁相持甚久这么多动作;可谓神速。后人都在说邓艾奇袭阴平时惊天之战;可比起钟会,那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钟会伐蜀走的是骆故、斜谷;光走这两条路都要走大半个月(如下图),在汉中得到了蜀汉的粮草,再到剑阁还得大半个月。也就是蜀汉在汉中基本上没有抵抗。但凡借着天险的蜀军有一处抵抗,那钟会就只能像诸葛哪样徐徐退军了事。蜀道对于出击的诸葛亮是天堑,对于进攻的钟会自然也是。可是没有,完全没有抵抗,蜀军就这么轻轻松松的将各处险要交给了钟会,前后不过半个月,钟会完成了对汉中占领。此时,钟会已经完成了不世之功了,比司马懿平辽东的功劳还要大。&br&&img src=&/f3fc1ed6b_b.jpg& data-rawwidth=&597& data-rawheight=&6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7& data-original=&/f3fc1ed6b_r.jpg&&钟会传奇,姜维也不例外。作为前敌指挥,他就在沓中等着邓艾和诸葛绪来攻,全不顾汉中可能面临的危险。然后他并没有和邓艾、诸葛绪死战,双方几乎没有大的接触,他就在敌后穿插,带着全军五万人奔走千里,到达剑阁。期间还极险的突过阴平桥,仅提前诸葛绪一日。这种带着几万人在敌后千里奔袭,除了长征,这算独一份了;姜维要早有这能耐,长安早就插上了蜀汉大旗了。事反常必有内幕,我以为此时钟会和姜维应该达成了一项真正的协议。姜维将汉中、或者汉中的情报卖给钟会,以换取全师回到剑阁的机会或情报。这个时候钟会伐蜀的目的达到(立不世之功);姜维的目的也达到了(将蜀汉逼至绝境,逼中央妥协)。这一次他们干成了。&br&&br&第三个细节,钟会为什么会谋反?&br&本文前面已经讨论和钟会的身份,他们家在曹魏政权可谓根基深厚,还是司马氏的亲信。灭蜀之战还有不世之功,回去少不得加官进爵,步入权利的顶峰。然后钟会谋反了,他带着曹魏的军队谋反,带着那些家庭在千里之外的士兵谋反?这可能么?明显不可能,故而钟会不会是谋反。”假传太后,诛杀司马昭“,这是钟会起兵的口号。我以为这里的假,不一定是假,很可能就是历史的真相。&br&&br&说起这位太后,才真是人杰,不仅在三国历史上,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都算是数的上的人物。太后姓郭,是明帝曹睿的第二任皇后。郭太后出身很低,据说是曹军平定诸羌的俘虏,出生于青海西平;故而郭皇后很可能是个少数民族。作为俘虏的郭皇后,因为生的漂亮,被曹睿看中;并在比《甄嬛传》还要刺激、还要激烈的后宫争斗中成为皇后。239年,明帝曹睿病史,郭皇后成了郭太后,垂帘听政;从这年起到264年郭太后病亡,在长达25年的历史中,她灭了曹氏中坚曹爽,换了三位皇帝曹芳、曹髦和曹奂。她和司马氏组成的政治联盟长期把持朝政,宛如汉末常见的太后和外戚组合。&br&&br&但到了260年,似乎又有了变化。260年,曹髦这个奇葩皇帝,带着卫士冲击司马昭的车架,结果被司马昭杀了。要知道曹髦是郭太后力主扶上位的皇帝,居然就这么死了?司马昭杀了皇帝居然什么事没有,在郭太后的压力下,也不过就甩出个小角色成济出来了事。这个事件可以看做是司马昭的试探,通过这个事情,司马昭发现已经一统朝廷了;郭太后自然也发现了,想来这个对争权夺利已经侵入骨髓的女人是不甘心的。所以她有理支持钟会诛杀司马昭。&br&&br&而钟会,恰恰是作为司马氏和郭太后之间的桥梁般的存在。钟家是颍川大族,钟会的父亲钟繇长年治理关中,故而钟氏是曹魏政权中颍川系和关中系的结合体。出身西北的郭太后,很容易的就和代表关中利益的钟氏搭上了关系;可能郭太后还觉得不够,于是干脆和颍川出身的郭嘉郭奉孝也搭上关系,各种暗示自己是颍川郭氏子弟。我们有理由相信,虽然郭太后和司马氏是儿女亲家,但郭太后和钟氏的关系,应该和司马氏同样密切。这种关系下面,钟氏反司马氏,要是没有郭太后支持,谁信啊。&br&&br&故而我以为真相是,钟会在决定统帅出战的时候,就有着相当的政治考虑。如果他还是单纯的司马氏的谋主的话,蜀汉内乱这样的情况下,应该立主司马昭亲征,为司马昭获得不世威望,顺利登基。可惜他没有,钟会后来的表现证明,他向自己把伐蜀的功劳拿了。所以他才反常的一开始就把军中重将许仪斩杀,这是震慑三军,准备收军权了。拿下汉中后,这个时候伐蜀大胜,顺利拿下汉中,应该是会师发奖励的时候,排排坐吃果果;可钟会不,他借机杀了诸葛绪,在曹魏三路伐蜀的的计划中,诸葛绪独领一路,这可是军区司令员级别的高层了。这些反常的事情表明,钟会伐蜀是带着任务来的。立功是一方面,拿到军权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所以他出征不顺利杀许仪,战事大胜杀诸葛绪。如果他还是忠于司马氏,断断干不出这样的事情;曹魏的西军那可是司马家的基本盘。可钟会的做法被司马昭看在眼里,司马昭抢先成为晋王,这是完全不给钟会会战朝堂的机会了;紧跟着邓艾奇袭成功,生生将伐蜀之功分了一般走;钟会的境地就比较糟糕了;他已经完全失去了在朝堂上和司马昭争夺的筹码,只有起兵清君侧一途了。可惜起兵这种事,他不擅长,玩脱了。&br&&br&第四个细节,邓艾为何而死?&br&邓艾在伐蜀这个事情上立下惊天大功,然后被杀;这件事情太奇怪了。从邓艾立功开始就奇怪,要知道伐蜀的时候邓艾已经66岁了,在当时来说绝对是老将;而且他已经是曹魏政权中少有的高级将领,在钟会之前他是西部防线的负责人,是方面军司令官了。可就这样的人,这样的地位,这样的年纪,带着几万人干出了不要命的事,千里奔袭。反常吧,反常就肯定有内幕。&br&&br&我以为邓艾是被逼无奈,才孤注一掷的。邓艾出身不高,是司马懿将其提拔起来的,邓艾也很忠于司马氏,可谓是司马氏的铁杆。司马氏也很放心的将西部军权交给他,他也做的很好。然后钟会来了,”督关中军事“,钟会转手将前任防区负责人邓艾发配到沓中去和姜维纠缠,和他一起的还是防区重要任务诸葛绪。这其实是一中政治手腕,分了邓艾一半的军权(诸葛绪是邓艾老部下)。邓艾无奈的去了沓中,看着钟会轻松拿下汉中,立下大功;此时邓艾心里还是听苦涩,”老子辛苦练兵,结果你个太子党却来摘桃子“,他大体应该有这种想法吧。可这还没完呢,立下大功的钟会不光要功劳,还要军权。钟会调诸葛绪合兵,邓艾不同意,建议诸葛绪等自己一同南下;可诸葛绪此时可能觉得这就是简单的军权斗争,钟会要赢了,不同意和邓艾一路;结果诸葛绪葬送了自己。作为武将的他根本不明白,是不是军权,这场争斗后面是曹魏政权的统治权。钟会诛杀诸葛绪,基本上掌控了西军军权,除了邓艾部。&br&&br&此时的邓艾一定陷入到了极大的恐惧中,一如姜维之前那样。钟会一定也给了他合兵的命令,但诸葛绪的案例在前,他岂敢就这么送上去。而他作为司马家的心腹,对于这背后的争斗想来也是有所了解;可他没办法。于是邓艾决定舍命一搏;他成功了。可他还是得死。他的冒险扰乱了姜维和钟会的如意小算盘;邓艾以为立下的大功可保平安,他错了。他的大功给钟会集团的计划增加了巨大难度,这导致了钟会的失败,可钟会诛杀邓艾的能力却始终存在。于是,他死了;但是他的主子赢了。&br&&br&至此,真相基本上大白了。&br&公元262年,在孤注一掷北伐失败后,内忧外困的姜维决定和蜀汉政权决裂,他将蜀汉主力移至沓中,威逼蜀主刘禅灭黄皓,但未遂;转而姜维联系了钟会双方达成了一项意图颠覆魏蜀两国政权的惊天谋划。&br&&br&姜维意图借助外敌养寇自重,但没有成功,蜀汉中央拒绝妥协。姜维只得将汉中卖给钟会,自己守剑阁然后逼刘禅清君侧。而钟会则是郭太后用来制衡司马氏的人选,意图通过伐蜀之战获得军功、威望以及取得精锐部队的控制权;故而钟会前后杀了许仪、诸葛绪、邓艾。本来一切顺利,钟会迅速拿下了汉中,并且基本掌握了除了邓艾部以外的军权。姜维则重新获得了军队的最高指挥权,重新回到了蜀汉的斗争舞台。&br&&br&本来谋划到此就结束了,两位谋划者各得所需,接着就各自回去整理朝政了。可被逼上绝路的棋子--邓艾不甘心就这么步诸葛绪后尘,被钟会污死。邓艾展开了旷世绝伦的军事冒险,结果他成功了。他遇上了不通军事的诸葛瞻、以及奇葩的刘禅;顿时立下不世之功。&br&&br&这个意外超出了姜维的控制,姜维因此身败名裂;只能投降钟会。钟会白捡了一份旷世奇功,但也彻底站在了司马氏的对立面。立下大功的邓艾以为自己安全了,可他不知道自己的大功恰恰是钟会必杀他的理由。已经和司马氏决裂的钟会,希望作为唯一胜利者回师的他,断断不能将伐蜀的大功分一半给邓艾这个司马氏的铁杆。于是邓艾死了。&br&&br&卫灌这个小人物,一直站在钟会的这一边;在关键时刻给了钟会致命一击。至此谜底揭开,卫灌才是司马氏的杀招;邓艾之流不过是司马氏的弃子罢了。钟会输了,也许进场的时候他还以为这是个内幕交易,稳赚不赔;可离场的时候去发现是一场惊天豪赌;他输得干干净净。由此司马氏在曹魏再无敌手,心力憔悴的那个女强人郭皇后不久后郁郁而终,这曹魏改成了司马晋。&br&&br&姜维,这个绝世的将军,注定是个撇脚的野心家,拙劣的政客;他也许没有谋反的动机和决心,只不过想当一个权臣罢了;可他幼稚的行为最终将刘备、诸葛亮们在英雄时代开创的伟绩输得干干净净。而蜀主刘禅,也许他已经厌倦了被人当做傀儡,厌倦了臣子们为了权力,拿着“先皇遗命”来逼他妥协,他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杯夺冠次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