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姨发现帕克身份知道了汤普森的毒液身份吗

来自漫威WIKI_漫威电影漫画最新最全资料库
& & 毒液特工
  毒液特工(Agent Venom)是漫威漫画中的超级英雄角色。毒液特工的真名是尤金“闪电”汤普森(Eugene "Flash" Thompson),是蜘蛛侠彼得帕克的老同学。
Agent Venom
尤金-汤普森
截肢后125厘米;截肢前188厘米
截肢后73公斤;截肢前84公斤
《毒液》V2#1
共生体使闪电重获双腿,并且有了类似于蜘蛛侠的能力。
  尤金 “闪电” 汤普森是彼得帕克的老同学。高中时期闪电经常欺负彼得,还给他取了“微不足道的帕克”这个绰号。
闪电是汤普森的绰号,因为他在橄榄球场上跑得快。
蜘蛛侠出现后闪电成了蜘蛛侠的铁杆粉,尽管当时大家都反对蜘蛛侠。他还做出过假扮蜘蛛侠试图挽回蜘蛛侠名誉的事。但是漫画剧情进展到现在他都不知道蜘蛛侠就是彼得帕克。
闪电高中时就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蜘蛛侠粉丝俱乐部,直到现在他还是会长。
上了大学以后闪电和彼得尽释前嫌成了好朋友,毕业后两人也一直关系很好。
大学时闪电去参过军。后来他再次投身军队,在伊拉克战场上为了救战友的命而导致双腿从膝盖以上截肢。
  军方的重生计划2.0选中闪电作为毒液共生体的宿主,于是毒液特工诞生了。
共生体使闪电重获双腿,并且有了类似于蜘蛛侠的能力。
但是共生体并不总是驯服的,如果闪电无法用意志控制住它,它就会变的像野兽一样。
在最近的银河护卫者漫画中闪电一行人登上了共生体的母星,在那里他们得知了共生体的历史。母星修复了毒液共生体,而毒液特工也得以以一个新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
神奇蜘蛛侠;毒液V2;圆环四侠;秘密复仇者;屠杀USA;微观屠杀;雷霆特攻队;究极蜘蛛侠;银河守卫者
在动画第三季第三集中,闪电在没有失去双腿的情况下就成为了毒液,并如愿以偿的和蜘蛛侠一起工作,但他也一直不知道彼得帕克就是蜘蛛侠。
发表评论参与度 &11被浏览8719分享邀请回答3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热门讨论版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一步搞定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229|回复: 0
寿屋 ARTFX+ 系列【毒液特工】Agent Venom 1/10 全身雕像
阅读权限200
注册时间12-7-8
在线时间 小时
最后登录70-1-1
TA的每日心情慵懒14-9-11 22:27签到天数: 24 天[LV.4]海贼船长
发表于 16-12-14 22:28
全新主题「蜘蛛侠名人堂」(ARTFX+ スパイダーマン HALL OF FAME)系列作品又将加入一个经典角色啦!继日前在旗下ARTFX+ Statue 系列推出了「惊奇蜘蛛侠」(the Amazing Spider-Man)的雕像作品之后,寿屋(KOTOBUKIYA)公司将要推出第四弹「毒液特工」(Agent Venom)1/10 比例的雕像作品。
继惊奇蜘蛛侠、第二代终极蜘蛛侠麦尔斯.莫拉雷斯(Miles Morales)以及蜘蛛关.史黛西(Spider-Gwen)的作品之后,这次所要推出第四弹「毒液特工」的角色可说是在蜘蛛侠名人堂中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啊。这系列的作品之后预计还会推出毒液(Venom)、屠杀(Carnage)等经典的角色。
「毒液特工」是毒液的第四个宿主,其真实身份是蜘蛛侠彼得.帕克的同学闪电.汤普森(Flash Thompson)。这个人物也曾在电影蜘蛛侠:惊奇再起中出现过,就是在篮球场被获得蜘蛛侠力量的彼得恶整的角色。在漫画的设定中,闪电.汤普森在大学毕业之后加入了美国陆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一次行动为了保护同袍而被炸断了双腿。回国之后,他加入了美国陆军开发超级士兵计划Operation: Rebirth 2.0,美国政府利用「共生原」来治愈他,「共生原」为了宿主闪电.汤普森而拟态出其失去的双脚,并赋予他有如蜘蛛侠般的超能力。也因为曾经在美国陆军接受专业的军事训练,闪电.汤普森拥有高超的格斗技巧,同时他也能熟练地操作各种武器,并且是一位精湛的狙击手。因此,在获得「共生原」所赋予他的能力之后,闪电.汤普森则成为了「毒液特工」替政府做事。
KOTOBUKIYA – ARTFX+ Statue MARVEL UNIVERSE Agent Venon 1/10 Scale エージェント・ヴェノム
建议售价:6,500 日元;商品大小:1/10 比例、高约18.5 公分;预计发货日期:2017 年05 月。
1.jpg (92.22 KB, 下载次数: 0)
16-12-14 22:26 上传
2.jpg (106.55 KB, 下载次数: 0)
16-12-14 22:26 上传
3.jpg (108.77 KB, 下载次数: 0)
16-12-14 22:26 上传
4.jpg (104.69 KB, 下载次数: 0)
16-12-14 22:26 上传
5.jpg (107.59 KB, 下载次数: 0)
16-12-14 22:26 上传
6.jpg (104.63 KB, 下载次数: 0)
16-12-14 22:26 上传
7.jpg (106.8 KB, 下载次数: 0)
16-12-14 22:26 上传
8.jpg (134.08 KB, 下载次数: 0)
16-12-14 22:26 上传
微信宣传图.jpg (214.18 KB, 下载次数: 0)
16-12-14 22:26 上传
点击每个帖子下方的“评分”按钮,可以给你认为优秀的帖子奖励一点“金币”!
&下次自动登录
用其他账号登录:
小T微信公共号扫一扫订阅我!
if (beginPosition
GMT+8, 17-11-14 15:04
Powered by&p&泻药。&/p&&p&地铁的一个重要作用,除了作为乘客输送的手段,就是作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骨干。&/p&&p&你可能会认为,使用城市地下空间的,还有水电通信的设施,凭什么说地铁有这么重要的“骨干”地位?这点与建设地铁的规模与手段有关。&/p&&p&一般作为“公用事业”的地下设施,服务对象是广布于城市而固定的千百万栋建筑物,这些公用事业的网络也会非常密集。出于铺设与维修的便利性,一般都只会铺设在道路之下三两米的深度,而且现今这些设施不需要很大的断面,就能支持上百万人的日常生活所需。&/p&&p&相比之下,地铁作为移动乘客的交通手段,需要更大的断面面积,以容纳列车行驶。因为这些列车相对来说体积也很大,隧道断面一般都会很宽,以A型地铁来说,隧道断面直径达到五、六米也是家常便饭,就算是好像伦敦地铁的深层管道线,隧道直径也有3.6米。而且,这么大规模的建设,一般需要埋深最少十多米,而达到三十多米甚至更深的也不罕见。之所以要埋得这么深,一个重要原因是要避免与接近地面的公用事业设施造成冲突。由于地铁的截面较宽,只有较深的地下空间才会有足够的地方进行这样的大型建设,再加上服务的性质有别,因此地铁的密度,注定不会比公用事业的管道来得密。&/p&&p&但也是因为地铁建设的这些特点,能够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起带头作用。一般而言,地铁所到之处,也是客流密集的地方,所以其他事业也能利用建设地铁的机会,顺道在地铁结构内,建设一些公用事业使用的骨干网络,例如通信,就可已经由铺设在地铁隧道内的光缆进行。而很多时候,地铁站就能成为这些公用事业的“节点”,让公用事业从该处再行分支,服务周边地区,所以地铁实际上就能成为“公用事业的基础载体”,对于理顺公用事业网络的布置也有正面作用。&/p&&p&除了以上的原因,地铁在人防工程上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地铁一般埋得比较深,在一些敏感的城市,可以用作“空袭避难”的场所,就是所谓“防空洞”。早在二战期间,伦敦地铁的管道线就已经作为民众使用的防空洞,甚至有些地铁隧道,在修好以后的第一个用途,并非用作行驶列车,而是作为“地下兵工厂”,生产战时需要的物资。而后来,甚至有些地铁,建造时就是考虑到间作防空洞的用途,莫斯科、北京、平壤等地铁都有这种特点,特别是平壤,就算是在市中心一类的平地地区,地铁埋深都有一百米之多。&/p&&p&而近年,由于城市内的浅层地下空间已经不敷应用,城市规划也开始重视“大深度地下”的开发(在日本,“大深度地下”有法律上的明确定义,即是离开地面超过五十米的地下空间),于是有越来越多的深层地铁建设,不但如此,一些公用事业也开始应用大深度地下的空间,例如香港地区的“策略性排污系统”,就是将城市污水,导至几条深度达160米的污水隧道,把污水统一送至专门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然后才排放至香港以南的海域。另外东京也建造了一些大型的雨水渠系统,在地下深处有几个直径30米,深60米的“缓冲水库”,用来接收暴雨时的雨水,防止地面水淹。&/p&&p&&/p&&p&&/p&&p&&/p&
泻药。地铁的一个重要作用,除了作为乘客输送的手段,就是作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骨干。你可能会认为,使用城市地下空间的,还有水电通信的设施,凭什么说地铁有这么重要的“骨干”地位?这点与建设地铁的规模与手段有关。一般作为“公用事业”的地下设施,…
&img src=&/50/v2-37efbf58b1ba68b8c2c68d6aa1e7fd8d_b.jpg& data-rawwidth=&3393& data-rawheight=&22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393& data-original=&/50/v2-37efbf58b1ba68b8c2c68d6aa1e7fd8d_r.jpg&&&p&&/p&&a class=&video-box& href=&/?target=https%3A///video/485504&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true& data-name=&& data-poster=&/80/v2-c36a336dfe9e84c12db9db552d2ea4ef_b.jpg& data-lens-id=&485504&&
&img class=&thumbnail& src=&/80/v2-c36a336dfe9e84c12db9db552d2ea4ef_b.jp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video/485504&/span&
&p&&b&导语&/b&&/p&&p&2014年世界杯半决赛,克洛泽打进了自己的世界杯第16球,在罗纳尔多的注视下成为世界杯历史最佳射手。但你可曾知道,9岁时的他险些无球可踢,在他取得光辉成就的背后,中间经历了什么?&/p&&p&&b&讲述人&/b&|孙雷&/p&&p&&b&出品&/b&|爆棚视频&/p&&img src=&/v2-ec2dfa2d1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2764& data-rawheight=&15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764& data-original=&/v2-ec2dfa2d1f_r.jpg&&&p&2014年世界杯半决赛,德国队7-1战胜巴西。在这场让人印象深刻的比赛中,克洛泽打进自己世界杯正赛的第16球,打破了罗纳尔多的世界杯历史最佳射手纪录。他被换下的时候,官方字幕条上打出:“世界杯历史最佳射手”的字样。&/p&&p&日,是克洛泽退役一周年的日子,我们对他的进球和空翻记忆犹新,但是他的职业生涯起步并非一帆风顺。&/p&&img src=&/v2-fad770a2b132ca4100caaa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2782& data-rawheight=&15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782& data-original=&/v2-fad770a2b132ca4100caaaa_r.jpg&&&p&克洛泽1978年出生在波兰的奥波莱,他的父亲是德国人,也是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还效力过法甲的欧塞尔队;他的妈妈是波兰人,曾经是国家女子手球队队员。 &/p&&img src=&/v2-fbea3f7e6450abb882ea0dad4688f30d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2828& data-rawheight=&15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828& data-original=&/v2-fbea3f7e6450abb882ea0dad4688f30d_r.jpg&&&p&1986年,他8岁那年,因为东欧经济形势恶化,他们举家搬到了德国的库塞尔,距离法国边境只有大概80公里。库塞尔这个地方很小,只有14.37平方公里,相当于4.36个清华大学的占地面积。1976年时,这里人口只有6170人,而且逐年下滑,现在只剩下不到5000人了。&/p&&p&对于8岁的克洛泽来说,想要在库塞尔踢球有点儿太难了,因为小镇本身并没有球队。附近比较大的两个城市,凯泽斯劳滕和美因茨。库塞尔距离凯泽市41.4公里,现在每天只有两班火车,最快的一班59分钟。库塞尔距离美因茨103公里,今天开车过去大约1个半小时。
&/p&&img src=&/v2-369dbbbc9387972efc2d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2756& data-rawheight=&15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756& data-original=&/v2-369dbbbc9387972efc2d_r.jpg&&&p&布劳巴赫镇,距库塞尔约3公里。布劳巴赫-迪德尔科普夫是当地一家业余俱乐部,自1949年成立以来,30多年只有一支一线队。就在克洛泽跟随父母回国前后,迪特-施默尔克等几个布劳巴赫人心血来潮,决定扭转俱乐部从无青训的局面,库塞尔也是他们的招生地区之一。1987年,9岁的克洛泽被施默尔克挑上,后者也成了他的启蒙教练。&/p&&p&1996年,18岁的克洛泽升入该球队的一线队,但是球队仅仅混迹于德国第七级别联赛。由于担心无法依靠职业足球为生,克洛泽在踢球之余还曾经学习过木匠的技能,以备不时之需。&/p&&p&转折点发生在1998年,当时20岁的克洛泽被洪堡的主帅卢贝克选中,卢贝克一直关注着克洛泽,曾经三番五次找到他,最终把他带到了当时的德丙球队洪堡。在一队出场的18场比赛当中,克洛泽只有1个进球。而在一年之后洪堡因为财政问题降级,曾经的青训教练伯恩特托关系把克洛泽推荐给了凯泽斯劳滕,克洛泽加盟了球队的青年队。&/p&&img src=&/v2-37cd54b460c82fc14666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2736& data-rawheight=&15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736& data-original=&/v2-37cd54b460c82fc14666_r.jpg&&&p&日,德甲第30轮,在凯泽斯劳滕1-0战胜法兰克福的比赛当中,21岁零311天的克洛泽替补出场完成了德甲的处子秀。同期的那个时代,跟他年龄相仿的一些球星,罗纳尔多20岁就成为了世界足球先生,亨利和特雷泽盖21岁获得了世界杯冠军,而即将22岁的克洛泽,才刚刚登上德甲的赛场。&/p&&img src=&/v2-a94ac410def676a4af52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2826& data-rawheight=&15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826& data-original=&/v2-a94ac410def676a4af52_r.jpg&&&p&2000-01赛季,新帅布雷默给了克洛泽足够的信任,他赛季29次德甲出场,打进了9个球。在当时德国国家队的锋线位置上,比埃尔霍夫和基尔斯滕等人的岁数开始变大,诺伊维尔不是传统的中锋,能用的前锋也只有扬克尔等有限角色。2001年的3月24日,在世界杯预选赛德国2-1战胜阿尔巴尼亚的比赛当中,克洛泽出场并且完成了国家队的首秀破门,当时他22岁零290天。&/p&&p&后来关于克洛泽的故事,就是我们熟悉的故事了。当日克洛泽打进了自己世界杯历史上第16个进球成为历史最佳射手的时候,他36岁零1个月。&/p&&p&如果在9岁那年,克洛泽没有在自己的家附近找到那家叫迪德尔科普夫的球队也许世界杯的历史上头号射手就要改写了。&/p&&p&&br&&/p&&p&&b&更多故事,请关注&/b&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3ea34bbca1f9a68fe382a08d888a5111& data-hash=&3ea34bbca1f9a68fe382a08d888a5111& data-hovercard=&p$b$3ea34bbca1f9a68fe382a08d888a5111&&@爆棚视频&/a& &/p&&p&&/p&
导语2014年世界杯半决赛,克洛泽打进了自己的世界杯第16球,在罗纳尔多的注视下成为世界杯历史最佳射手。但你可曾知道,9岁时的他险些无球可踢,在他取得光辉成就的背后,中间经历了什么?讲述人|孙雷出品|爆棚视频2014年世界杯半决赛,德国队7-1战胜巴西…
&img src=&/50/v2-04faf5ff8bbfca3a34ecc4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50/v2-04faf5ff8bbfca3a34ecc4_r.jpg&&&p&每个月我们都能看到很多新车出来。很多车,尤其是概念车发布完了就那么过去了,这里写盘点,权当一个记录。如果我在这里讲汽车设计的一些皮毛可以给看到这些文字的人一些对汽车除了纸面上配置的了解,那是再好不过的。&/p&&p&&br&&/p&&h2&&b&Audi A7&/b&&/h2&&p&10月因为有东京车展,所以我本以为这个月会以日本车为主。然而10月发布的奥迪A7让不少聚光灯挪到了Ingolstadt。&/p&&img src=&/v2-f1c4583f1caa636c4bcb4b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f1c4583f1caa636c4bcb4b_r.jpg&&&p&关于A7我已经写过一个很详细的回答,这里不再占用篇幅,附上回答地址:&/p&&p&如何评价 2017 年 10 月 20 日发布的新一代奥迪 A7? - 赵英男的回答 -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6692&/span&&span class=&invisible&&0978/answ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hr&&h2&&b&Polestar 1(或许叫Volvo C60?)&/b&&/h2&&p&这款4.5米长的2+2 Coupe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最大的意义是&b&预告了S60的外饰设计&/b&。这个为了提高半初创品牌格调,制造新闻话题的车型显然不是为了卖的。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应出来在被吉利收购后,沃尔沃的盈利能力真是强大了不少。竟然已经可以上这种纯烧钱的项目了。&/p&&img src=&/v2-d159fdcf447b1b68a30a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d159fdcf447b1b68a30ac_r.jpg&&&p&这样的一个Coupe我们熟悉的有A5和4系,如果不是纯电的碳纤维超跑,换成格栅里挂着Volvo的雄性符号logo以及钢制车身和混合动力系统,它会是什么呢?应该是&b&C60&/b&。&/p&&p&从整车尺寸就能看出来Polestar 1是一款中型车的coupe。雷神之锤的DRL从大灯中凸出来一块证明了它和XC60的近亲关系。我曾预告XC60的前脸压扁基本上就是S60的前脸。&/p&&figure&&img src=&/v2-0dfdaf6b1065028bcf5cdc_b.jpg& data-rawwidth=&1502& data-rawheight=&9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2& data-original=&/v2-0dfdaf6b1065028bcf5cdc_r.jpg&&&figcaption&左 XC60;右 Polestar 1&/figcaption&&/figure&&p&沃尔沃现在堪称是套娃路线最坚定的执行者:大灯的形式和上下的棱线特征;格栅轮廓;下格栅以及两侧进气口的特征位置。本来想在PS里勾勒一下前脸的特征线条来做对比的,后来发现这不是像,而是复制粘贴。&/p&&img src=&/v2-d18c85ea406db34ebc1a30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d18c85ea406db34ebc1a30_r.jpg&&&p&沃尔沃一下子把一个连“系列”都不算的Polostar给拎出来变成了一个和沃尔沃平行的品牌。&/p&&p&在此之前,Polestar可以说只是一个trim,不像BBA三家能单独拉出来一块来说这是我们的高性能子品牌。而且Polestar听上去好像很厉害,但实际调教也只是相当于奥迪的S和奔驰的43系列AMG以及三位数M甚至不带M的高标号宝马(如M240i以及440i)。&/p&&img src=&/v2-9efd34c1af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9efd34c1afc_r.jpg&&&p&Polestar 1的很多细节都透露出了沃尔沃这个厂商长久以来的“技术宅”性格:闷头做他们自己觉得好的东西出来,然后扔到市场上。比如上面的图,下面两行小字体标注,高模数CFRP车体;最优化碳纤维布局。&/p&&p&这有点儿像什么呢,像是在说“一袋能顶三袋撒”…&/p&&img src=&/v2-efb3bed433ebec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482& data-rawheight=&9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82& data-original=&/v2-efb3bed433ebecf_r.jpg&&&p&从侧视图上看,Polestar 1的姿态有点儿野马的意思,但后悬要比野马短很多。虽然车灯、格栅这样的各种零件并没有什么惊喜,但是Polestar 1的最大意义是展示了沃尔沃新一代语言环境下Coupe车型的样子。&/p&&img src=&/v2-0dc84f13b933db4fae957b4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0dc84f13b933db4fae957b4_r.jpg&&&p&这个很轿车的内饰未来就是S60的内饰。只不过把图里的碳纤维换成木头应该也就差不多了。所以如果准备买一台B级Sedan或者Coupe而且不怎么急的,同时又用过沃尔沃的这套触屏系统觉得不错的,可以等等未来的S60和C60了。&/p&&hr&&h2&&b&Mazda Kai & Vision Coupe Concept&/b&&/h2&&p&东京车展上最有看头的车当属马自达连发的两款概念车。&/p&&figure&&img src=&/v2-41f4da696e77df3bfbd3c0ef15afa9c4_b.jpg& data-rawwidth=&1505& data-rawheight=&11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5& data-original=&/v2-41f4da696e77df3bfbd3c0ef15afa9c4_r.jpg&&&figcaption&左:Vision Coupe;右:Kai&/figcaption&&/figure&&p&这次我们没等到期待中的新一代转子发动机跑车RX9,但等到了未来的Atenza以及Axela。&/p&&figure&&img src=&/v2-46edcc6ea7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7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46edcc6ea7_r.jpg&&&figcaption&上:Vision Coupe;下:2015 RX-Vision&/figcaption&&/figure&&p&Vision Coupe显然是一款旗舰车型。从目前的车型谱图来看它应该代表未来的马自达6,但其实马自达9开头的轿车是有复活的可能的。Vision Coupe可以说是RX-Vision的进一步量产化印证。&/p&&img src=&/v2-f2b904f3506efe6a8f395c5aa44acbd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598& data-rawheight=&10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98& data-original=&/v2-f2b904f3506efe6a8f395c5aa44acbda_r.jpg&&&p&没有实际腰线的设计非常有特色,车身侧面的光影依然犹如神来之笔。有个朋友在朋友圈里说一看这两张手绘图他就高潮了。事实上对于设计师来说,一般的主机厂的官图也没这么艺术和感性。&/p&&img src=&/v2-f5c29fde6e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f5c29fde6ee_r.jpg&&&p&这台车的前脸很有灵性,除了马自达的牛角形格栅边框之外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和现有车型有太大关系的地方。但尾部的设计依然像RX Vision一样僵硬。尾部就是上下两个闭合形状,上面圈个尾灯,下面圈个排气,中间一大块平面……&/p&&img src=&/v2-724fe558f0d04b7ae11197cca556cf48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3189&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189& data-original=&/v2-724fe558f0d04b7ae11197cca556cf48_r.jpg&&&p&Kai被认为是下一代的马自达3。这样的紧凑型车是马自达最拿手的。&/p&&img src=&/v2-d185bf7af0bb9fa861ac9f4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3172& data-rawheight=&24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172& data-original=&/v2-d185bf7af0bb9fa861ac9f4_r.jpg&&&p&Kai的C柱非常粗壮,显得尾部很饱满,有力量,但对车内视野影响比较大。前悬比较长,后悬比较短,这是前驱平台的钢炮难以避免的。前脸和Vision Coupe如出一辙。尾部设计相比Vision Coupe要舒服得多。主要因为这种比较强调运动的小车可以把车尾下部一大块都做成黑色的假扩散器。但尾灯的形式我依然觉得有些强行把两个圆放在这个框子里了。&/p&&img src=&/v2-544affb5f9a781df109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5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544affb5f9a781df109f_r.jpg&&&p&目前对于马自达来说,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它似乎想提高品牌形象,但内饰依然很普通,没有足够的豪华感。比如CX-4,顶配达到了20万的级别,然而内饰却和Axela共用,无论材质还是造型在同级都没有足够的竞争力。&/p&&p&如果不特意指明,有几个人能直接凭图片看得出来哪个定位更高呢?马自达的这个仪表和方向盘的设计比较适合Axela的定位。但对于像Atenza这样的B级车就已经有些不够看了。和别克双君以及南北两个Passat相比,即使马自达有意提高产品定位也没有这个牌可以打。&/p&&hr&&h2&&b&BMW X2&/b&&/h2&&p&宝马的SUV序列已经达成了“补完计划”。从X1到X7都做全了。&/p&&img src=&/v2-c08b8a09e8ea00d380bc4aa9be1e6c15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2815&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815& data-original=&/v2-c08b8a09e8ea00d380bc4aa9be1e6c15_r.jpg&&&p&作为X1的兄弟车型,X2并没有像X6 X4一样做得很溜背,毕竟车实在太小了。但可以看出来X2的设计要自由一些。&/p&&img src=&/v2-bafddb4a8ddb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bafddb4a8ddb_r.jpg&&&p&X2提供了3种TRIM,越高端的TRIM前脸的嘴越大,同时最大可以选装20英寸的轮毂。对于这么小的一个车来说绝对称得上大脚。&/p&&img src=&/v2-1c4e2fe7e3dedfcd658b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1c4e2fe7e3dedfcd658b_r.jpg&&&p&目测来看,X2的整车高度只有两个车轮多一点,这在SUV里可以说非常低矮,很有运动的架势。腰线做得比较弱,车身侧面更加强调类似于肌肉胀起来的味道。&/p&&img src=&/v2-49b28ab1c1eea947aca85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32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00& data-original=&/v2-49b28ab1c1eea947aca85_r.jpg&&&p&大灯和尾灯的配置在意料之内,都没用到全LED的配置级别。尾灯也跟着之前提到的多款宝马的新概念车用上了单条的位置灯,相比X7简单的L形,这个尾灯像是一个烟斗形。&/p&&img src=&/v2-a857f78e7ad4f5e45ae6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a857f78e7ad4f5e45ae6a_r.jpg&&&p&X2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在D柱上加了一个logo。上一次见到相似的设计是在宝马的Hommage概念车上,只不过它是致敬宝马M1,而且logo放在了尾巴两侧:&/p&&img src=&/v2-dcef51e1cc4bb8ea50d52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dcef51e1cc4bb8ea50d52_r.jpg&&&p&内饰方面呢,还是和X1一样的内饰。宝马现在的内饰啊,只剩一声叹息。&/p&&img src=&/v2-21fbe27153b7ccb2ba1be4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21fbe27153b7ccb2ba1be4_r.jpg&&&hr&&h2&&b&Some things:&/b&&/h2&&p&&b&Peugeot L750R HYbrid Concept&/b&&/p&&p&标致又带来了一个GT的概念车。&/p&&img src=&/v2-3be200ae2d2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3188& data-rawheight=&21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188& data-original=&/v2-3be200ae2d2_r.jpg&&&p&被消费的勒芒历史。&/p&&p&&br&&/p&&p&&b&Mitsubishi e-Evolution Concept&/b&&/p&&p&三菱这个品牌现在只剩消费自己的evolution招牌的能力了。&/p&&img src=&/v2-62ca621e2acbb77c87ab99f680e8a56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3194& data-rawheight=&23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194& data-original=&/v2-62ca621e2acbb77c87ab99f680e8a56f_r.jpg&&&p&至于这个概念车,现在像样一点学校里比较出色的本科生毕设就能做出来这种水平了。迟暮的英雄,日复一日的说着自己曾经的光辉,显得很可悲。&/p&&p&&br&&/p&&p&&b&Lexus LS Plus Concept&/b&&/p&&img src=&/v2-6c46e5b3ed5a2c99d55f9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3164& data-rawheight=&23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164& data-original=&/v2-6c46e5b3ed5a2c99d55f9_r.jpg&&&p&前丰田全球设计总监在做一次分享报告的时候说,不是什么人都能设计雷克萨斯。&/p&&p&看到这个LS Plus之后,我想说,不是什么人都能欣赏雷克萨斯。如果我说我欣赏不来这个车,会不会被从汽车设计师的队伍里除名……&/p&&p&&br&&/p&&p&&b&Toyota GR-HV Sports Concept&/b&&/p&&p&这是在86的基础上改的。尾部造型不错,头部需要时间接受。&/p&&img src=&/v2-0958ba66eec837f8f569a5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3182& data-rawheight=&20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182& data-original=&/v2-0958ba66eec837f8f569a5_r.jpg&&&p&据说这是一个环境友好同时富有驾驶乐趣的车。面对这个改装过的86内饰,我想说,环境友好的驾驶乐趣能装饰一下么?&/p&&p&&br&&/p&&p&&br&&/p&&p&本以为东京车展会有很多日本车值得写,但除了马自达之外值得说几句的竟然没有。各大厂商在AI和EV的双重压力下的焦虑也传递到了我这里,因为10月的这个盘点很难写,所以我也很焦虑。&/p&&p&这里附上前两个月的设计盘点链接:&/p&&p&&a href=&/p/& class=&internal&&9月汽车设计盘点&/a&&/p&&p&&a href=&/p/& class=&internal&&8月汽车设计盘点&/a&&/p&&p&&/p&
每个月我们都能看到很多新车出来。很多车,尤其是概念车发布完了就那么过去了,这里写盘点,权当一个记录。如果我在这里讲汽车设计的一些皮毛可以给看到这些文字的人一些对汽车除了纸面上配置的了解,那是再好不过的。 Audi A710月因为有东京车展,所以我本…
&p&说说最近观察到的身边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b&习惯性的逃避。&/b&&/p&&p&我有一个朋友总是在我们面前说自己想恋爱,但每当遇到还不错的对象时,她又会在对方尝试靠近时逃得远远的。因为她觉得自己无法处理亲密关系中的问题,也害怕受伤。&/p&&p&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她会因为害怕面对领导的期待,而在很多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上刻意有所保留,但同时她又并非是不在意职业上的发展。&/p&&p&身边不乏有这样的人:&b&感觉有困难的问题出现时,他们的第一反应都不是面对,而是回避。干点别的,想点别的。而因为这种习惯性的逃避,他们似乎错失了不少难得的机会,也错过了一些本可以抓住的人。&/b&&/p&&p&&br&&/p&&h2&&b&逃避有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可能是你没想到的&/b&&/h2&&p&&br&&/p&&p&在心理学的语境中,&b&回避型应对&/b&(avoidant coping)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应对机制,指的是人们&b&回避那些会让自己害怕或焦虑的特定场合、对话、关系或是信息&/b&。&b&处理不了的人和事,彻底躲开就好了。&/b&&/p&&p&说到“逃避”,我们通常会想到的一个画面就是&b&一个人对自己的恐惧源或压力源避而远之,最好是永远不用有任何接触。&/b&然而,在生活中,完全避开某一些事情其实是很难做到的。&/p&&p&所以,“躲得远远的”并非回避应对唯一的形式,“逃避应对”很多时候会以其他形式表现出来:&/p&&p&&br&&/p&&blockquote&&b&· 拖延&/b&&/blockquote&&p&“越是紧急,越是重要,越是要拖到最后一刻……”相信这是很多拖延者的真实写照。实际上,&b&人们拖延背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逃避。比如,明明知道手上的任务很重要,却一拖再拖,实质上是怕自己无法完成好,用拖延作为借口,来回避自己可能能力不足的事实。&/b&&/p&&p&又或者,正由于任务越是关键和重要,自己越无法承担失败的后果,于是因为害怕面对这个后果而一直拖延——就仿佛这样那个令人恐惧的结果会到来得慢一些似的。&/p&&p&&br&&/p&&blockquote&&b&· 否认&/b&&/blockquote&&p&和我那位朋友不同,还有不少不敢开始一段亲密关系,怕自己受伤害的人,喜欢不断告诉自己和他人:“我可不想谈恋爱”。就像小时候得不到玩具的一些孩子,会立刻改口:“我才不想要呢”。&b&明明想要却说自己不想要,明明在意却假装毫不在意,这就是在以“否认”这种形式来逃避直面自己无法获得的事实。&/b&&/p&&p&除此之外,常见的否认还有:因为不愿面对自己无法承受的噩耗(比如亲人过世),而用否认——“我不相信,Ta没有死”来逃避现实。以及,怎么都看不见一个人对自己不好、不喜欢自己的事实,总认为“ta一定是爱我的,只不过有这样那样的原因“。这也是用否认的方式在逃避面对痛苦的现实。&/p&&p&&br&&/p&&blockquote&&b&· 压抑&/b&&/blockquote&&p&压抑与否认的不同之处在于,&b&压抑不是有意识地否认事实,而是无意识地“忘记”事实——一种被自我潜意识激发的遗忘(motivated forgetting)、一种有目的的遗忘&/b&(purposeful forgetting)。&/p&&p&比如,一个人因为童年时无论如何当一个乖孩子,如何拼命讨好,也得不到父亲的爱,于是压抑了自己对父爱的渴望,为了保护自己,渐渐地“忘记”了自己想被父亲关爱的事实。&/p&&p&长大后,这个人总是爱上不爱自己的人,而且在明知如此的情况下还会费尽心机去讨好那些不爱Ta的人,并不断重复这个过程,连Ta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而事实上,原因可能就是Ta在当年用压抑来回避了自己对得不到的爱的渴望,但这种渴望其实并没有消失,并在成年后依然在潜意识里影响Ta的行为 。&/p&&p&&b&人们不断重复着悲剧的发生,却忘记了自己真正的愿望是什么。只有记起那个源头的愿望,承认那个愿望可能永远无法达成,为这样的自己感到深深的哀伤和悲恸,一切才会过去。&/b&&/p&&p&&br&&/p&&blockquote&&b&· 转移注意力&/b&&/blockquote&&p&“我太忙了”在很多时候都是常常被拿来使用的一句借口。“我是工作太忙了才没办法过节回家看看父母”,“我太忙了所以一直没时间学画画”,“等我有时间了就约Ta出来”……&/p&&p&&b&但其实,当你发现自己迟迟不去做某件事的原因总是“太忙”,甚至刻意用其他事情来转移注意力,占据自己的时间,让自己达到“忙到没时间去做那件事”的状态,那么那件事可能就是你想要逃避的。&/b&&/p&&p&&br&&/p&&h2&&b&为什么我们说习惯性逃避不应该碰?&/b&&/h2&&p&&br&&/p&&p&虽然常见,但实际上&b&逃避,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不健康的应对机制。&/b&大量、频繁地使用逃避应对,是能够区分一些有心理疾病的人和其他人的主要标志之一(Boyes, 2013)。&/p&&p&首先&b&,逃避的效果是临时的、短暂的,它很少能真正解决问题。&/b&因为就像之前提到的,绝大多数我们用回避来应对的问题都不是可以一逃了之的。一时的回避可能可以给我们带来暂时的安乐,但&b&它会像梦魇一般一次又一次地侵袭你,干扰你的快乐。&/b&&/p&&p&不仅如此,人们对逃避应对的依赖本身,就是通过&b&负强化&/b&达成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b&每一次在你成功地暂时躲避掉那些负面体验时,你获得了片刻的放松,此时,你对这种应对方式的依赖就被加强了,你会觉得逃避某种程度上有用,因此下一次就会更加抑制不住地想要逃。而每一次逃避都会让你再次确信:“我非常害怕这件事”。&/b&&/p&&p&越恐惧、越焦虑就越想逃;越是逃,下一次再次面对这件事时就会更加恐惧和焦虑。也就是说,&b&问题不但得不到解决,还一直在累积,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b&&/p&&p&此外,&b&长时间的逃避同一件事还会使我们对其的恐惧泛化——你会开始害怕和逃避和那件事相关的其他事。&/b&比如,你刚开始可能只是逃避工作中的演讲,但当你一次次地逃掉了,当你同时变得越来越不敢做这件事,那么你可能会渐渐开始恐惧在工作以外的其他场合时当着很多人的面表达自己。然后,你甚至可能会因此排斥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p&&p&&br&&/p&&p&&b&&i&当然,有时,回避也是一种健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i&&/b&在面对确实的危险,或者并非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时,回避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因为我们的确没有必要去解决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当你明确感受到,自己的力量目前无法处理这个问题时,先逃开,给自己空间喘息和成长,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b&只是你要知道,这种逃避只是为了有一天,你能有更好的能力去最终面对这个问题。&/b&&/p&&p&但,&b&如果一个人反复在同一个问题上逃避、逃避一个自己其实无论如何也需要面对,或是自己其实很想要的东西时,&/b&逃避就是有问题的。&/p&&p&&br&&/p&&h2&&b&怎样才能停止逃避,开始面对?&/b&&/h2&&p&&br&&/p&&blockquote&1. 发现逃避其实真的没有用—— 记录&b&“逃避的代价”表格&/b&(Boyes,2015)&/blockquote&&p&a. 首先,完成以下几个句子&/p&&p&- 我最想要摆脱和去除的想法是:____________&/p&&p&- 我最想要摆脱和去除的情绪是:____________&/p&&p&- 我最想要摆脱和去除的(身体)感觉是:____________&/p&&p&- 我最想要摆脱和去除的回忆是:____________&/p&&p&&br&&/p&&p&b. 接着,&b&花一些时间写下你为了逃避这些想法/情绪/感觉/回忆所做的事,&/b&它们可以是任何行为或是思维方式。比如,不去参加任何社交活动,总是故意在本可以回家看看的节假日把时间表排得满满当当,等等。&/p&&p&&br&&/p&&p&c. 在完成了第二个步骤之后,一条条阅读你列举的逃避方法,并同时回答以下三个问题:&/p&&p&&br&&/p&&p&- 这种行为/思维方式有在&b&长期&/b&帮我摆脱那些我不想要的想法/情绪/感觉/回忆吗?&/p&&p&- 这种行为/思维方式有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吗?&/p&&p&- 如果上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否”,那么这种行为/思维方式有在某种程度上消耗我的时间,能量,金钱,健康,和与他人的关系吗?&/p&&p&&br&&/p&&blockquote&2. 学习忍受让你不舒服的想法和感受&/blockquote&&p&除了认识到逃避本身就无法解决问题,而且可能只会让情况更糟以外,&b&明白经历一些负面情绪本就是人生常态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b&那些在你眼中看来很幸福的人,比你优秀的人,也会有他们的焦虑和恐惧。而你恐惧的那些事,可能也是大多数人都觉得有难度的事情,就比如社交。&/p&&p&因此,在习惯性地想通过行为去回避这些让你不舒服的感受时,你需要提醒自己:这些负面的感受可能是正常的,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有一些事情在做的时候可能就是会让你感觉到不舒服,让你焦虑、害怕,但如果这是一件你需要做的、对你而言很重要的事,那忍受这些不舒服的感觉就是完成它所必经的一步。&/p&&p&&br&&/p&&blockquote&&b&3. 进行对你的恐惧的现实检验&/b&(reality test)&/blockquote&&p&正如文中和大家提到的,逃避是一种让你的恐惧和焦虑“滚雪球”的工具——逃了一次,下一次就会更害怕,于是就更加要逃得远远的。而即使最初对这件事情的恐惧是基于现实经历的,后面这种越积越多的恐惧,则更多是被自己的想象放大和夸张后的结果。&/p&&p&对于一个一直在逃的人,他人的经验和劝告其实并不会是最有效的;对他们而言,最可信的是自己的体验,是现实体验明明确确地告诉Ta:这件事并不像你想得那样可怕,你是可以做到的。因此,你需要做的就是&b&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用现实去检验你被放大和夸张数倍的恐惧。&/b&&/p&&p&你只有鼓足勇气,第一次面对一件始终被你逃避的事,你变好的过程才会被真正开始。&/p&&p&&br&&/p&&p&此刻你有在逃避面对的事么?读完这个回答,你愿不愿意尝试着去面对?&/p&&p&以上。&/p&&p&&br&&/p&&p&原文发表于:&a href=&/p/& class=&internal&&KnowYourself-知乎专栏&/a&&/p&&p&了解更多与心理相关的知识、研究、话题互动、人物访谈等等,欢迎关注&a href=&/org/knowyourself-1/activities& class=&internal&&KnowYourself - 知乎&/a&&/p&&p&&i&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i&&/p&
说说最近观察到的身边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习惯性的逃避。我有一个朋友总是在我们面前说自己想恋爱,但每当遇到还不错的对象时,她又会在对方尝试靠近时逃得远远的。因为她觉得自己无法处理亲密关系中的问题,也害怕受伤。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她会因为害怕…
&p&首先两个东西都重要,但是概念特别重要。 以我在知乎答题和回答他人的问题的经验来看,大部分人的错误本质上都是&b&“概念理解”错误造成的&/b&。 或者说,那些学习者很多都是因为概念把握不好导致的错误理解。 &b&而且越是高阶(抽象)的数学,其中对于概念的理解越是重要。其实很多定理,你只要“真的”理解了概念,那么定理就是自然的。&/b& 我一般不喜欢对别人的学习方法指手画脚,但是题主这种概念都不看的学习方法是很危险的,特别是学习到泛函分析、抽象代数这种“抽象”等级越来越高的科目后,这种“不看概念”的危险就会立刻显现出来。&/p&&p&第一,因为不看概念的人总是喜欢做简单类比,把一些日常的“观念”套用在没理解清楚“的概念上就会造成非常错误的“误解”。 因为大部分的后续“抽象概念”多多少少都会反常识,不看概念或者轻看概念的人会把“直觉和常识”就当成对的。在分析这一块,这是极其危险的举动。 分析的严格性导致了一旦对概念有一个“词”的不清晰就会导致整个逻辑链的崩塌。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dhchen:有哪些经典的反直觉数学结论?&/a& 我在这个回答中列出很多这种东西。 我同意甚至提倡在学习的使用恰当的“类比”和“形象化”,&b&但是那你永远要认清楚那只是比喻,切不可把不精确的比喻“套用”在概念理解和定理证明中&/b&。&/p&&p&第二,我个人在学习数学的时候,&b&概念是我扣得最清晰的,花的时间也是最多的。&/b&碰到一个概念,简单记忆是最基础的,然后每个字每个字想一遍,想一想例子,在脑子中构造符合这个定义的“具体例子”。然后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概念有什么用”,为什么要有这个定义?&b&带着这个问题读后续的的内容,一般来说你读完一本书后能回答出每个概念有什么用,那么你算基本过关了&/b&。而且我个人觉得一个人的数学水平往往体现在它对一个概念的解读上。这里的是“解读”而不是“背诵“。 &b& 我甚至会去比较不同书上“同一个名字”下概念的表述的区别在哪里。&/b&很多书上对一个“名字”的定义是不一样的,这点区别对于后续定理的证明是影响很大的。优秀的人也能解读出一个概念不同定义的细微区别。 &b&很多时候一个“概念”的两个等价表达往往就是重要的定理&/b&。比如连续性的等价刻画,比如紧性的等价刻画。 当然了,这是我个人的习惯,听不听在你。 &/p&&p&第三,&b&最重要的定理往往牵涉到的是几个“最重要的概念”,表述经常是A=B&/b&。为什么?因为很多概念本质上是“后验”的, 一个数学概念有时候是一个定理“条件”的打包。举一个例子吧,一个定理可以写成这样:&/p&&p&&br&&/p&&img src=&/v2-ccbba0dad8d491f1d1db5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998& data-rawheight=&15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8& data-original=&/v2-ccbba0dad8d491f1d1db5_r.jpg&&&p&是不是看得想死?如果它把那些条件进行“概念打包”(相关性条件定义成一个概念后),就会是这样的表述:&/p&&img src=&/v2-205bbe4825f51adce116e5965daeb1a1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110& data-rawheight=&1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0& data-original=&/v2-205bbe4825f51adce116e5965daeb1a1_r.jpg&&&p&&b&这可不是只为了表述简单,因为数学家也不是吃干饭的,他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会发现,&/b&某些打包的“条件”(“概念”)是最好用的,慢慢优胜劣汰,所以精选出了那些干货,写在教科书上。可以这样说把,教科书的概念每一个都值得大书特书。可惜,能讲到什么程度存粹看教材的水平和讲师的level了。 这些概念本质上都牵涉到很多“具体的数学定理和结论”,可以说某种意义上“数学方法”的体现。某一个数学方法只能在一类“数学对象上”有效,那些对象往往会被给予一类名字。 所以本质上,理解概念、理解定理和理解方法是有统一的一面的。在学术中,我们经常使用一个说法“&b&使用(利用)一个概念&/b&”,因为“使用一个概念”往往非常本质,你只要“洞悉了”这个概念,你用不用这个概念证明思路会差别非常大。当然了,这是到了高等级的数学才会慢慢显现出来。&/p&&p&&br&&/p&&p&最后,我非常郑重地说一句,我不要求你多理解概念,这个看你个人水平。&b&但是千万别理解错了,否则你问个问题别人都没法回答,因为你的概念都是错的,你让别人怎么回答呢? &/b&&/p&&p&&b&PS:
&/b&避免有人抬杠,我得说数学方法也很重要,但是数学方法的重要性太显然了,所以我就不多说了。这本来就不是二则一的事情,而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事情。 &/p&
首先两个东西都重要,但是概念特别重要。 以我在知乎答题和回答他人的问题的经验来看,大部分人的错误本质上都是“概念理解”错误造成的。 或者说,那些学习者很多都是因为概念把握不好导致的错误理解。 而且越是高阶(抽象)的数学,其中对于概念的理解越…
&p&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b&法律问题,&/b&先上结论:&/p&&p&&b&  因为现行法律体制下,“赔礼道歉”这种民事责任承担方式,是人民法院没有办法强制执行到位的。&/b&&/p&&p&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法院判决:&/p&&p&  对于郭敬明侵犯庄羽著作权一案,日北京市高院作出了终审判决书《庄羽与郭敬明等侵犯著作权纠纷案二审民事判决书(2005)高民终字第539号》,其中判决主文第一项就是(嫌麻烦的看划线字即可):&/p&&p&  “一、维持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4)一中民初字第47号民事判决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即郭敬明、春风文艺出版社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侵权,即停止《梦里花落知多少》一书的出版发行;郭敬明、春风文艺出版社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共同赔偿庄羽经济损失二十万元;&b&&u&郭敬明、春风文艺出版社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在《中国青年报》上公开向庄羽赔礼道歉(致歉内容须经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核,逾期不履行,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将刊登本判决的主要内容,费用由郭敬明、春风文艺出版社承担)&/u&&/b&;北京图书大厦有限责任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停止销售《梦里花落知多少》一书。”&/p&&p&  判决书明明白白的写着,郭敬明确实是被法院判决了“赔礼道歉”。“赔礼道歉”是我国承担民事责任的十一种方式之一(规定在《民法总则》第179条),我国《著作权法》第47条第(五)项也规定:&b&剽窃他人作品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b&停止侵害、消除影响、&b&赔礼道歉、&/b&赔偿损失&b&等民事责任。&/b&而且这是终审判决,判决作出即生效。&/p&&p&  也就是说,按照判决,郭敬明应该在作出判决15日内(日之前——巧的是,6月6日刚好是郭敬明的生日)在《中国青年报》上向庄羽赔礼道歉。&/p&&p&  可是问题来了,如果郭敬明耍赖皮不道歉怎么办?庄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时候,法院有什么办法撬开郭敬明倔强的嘴,强制他赔礼道歉呢?&/p&&p&  不好意思,没有。&/p&&p&  实践中法院对于“赔礼道歉”的强制执行手段,大概有两种:&/p&&p&&b&  第一种是拘留、罚款,一般不用。&/b&法律依据是《民事诉讼法》第111条第一款第(六)项:“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b&罚款、拘留&/b&。”按最严厉的拘留算吧,最多拘留郭敬明15天,拘留完之后郭敬明还是死活不开口,怎么办?还能继续拘留吗?不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84条有规定,罚款、拘留不能连续适用,只能放人。这种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过于严厉,而且难以起到作用,所以实践中一般不用。&/p&&p&&b&  第二种是在报纸上刊登判决书,广泛采用。&/b&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十一:“&b&侵权人拒不执行生效判决&/b&,不为对方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b&人民法院可以&/b&采取公告、&b&登报&/b&等方式,&b&将判决的主要内容和有关情况公布于众&/b&,费用由被执行人负担…”这种方式被广泛运用,因为登报至少可以让公众广泛知道侵权人的“恶行”。本案中对郭敬明拒绝“赔礼道歉”的强制执行也是这样的——日,《中国青年报》人民法院就把判决书的部分内容刊在《中国青年报》上进行了公告,视为对郭敬明赔礼道歉的强制执行。——你可能会问:WTF?!刊登判决书就是刊登判决书,这哪儿是赔礼道歉?——这个……本质上确实不是赔礼道歉,但是刊载在报纸上能让更多公众了解其“恶行”,而且鉴于目前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所以这个方法被广泛采用。&/p&&p&  当然传闻还有第三种十分罕见的执行方法,那就是由法院以被执行人的名义代为撰写道歉声明,刊登在媒体上。例如这是日的新闻:&a href=&///?target=http%3A//.cn/o//s.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经理发电邮诽谤职员 被罚说sorry半个月(图)&i class=&icon-external&&&/i&&/a&,说的就是由于侵权的被执行人陈某拒绝赔礼道歉,法院就以陈某的名义拟了一封《道歉函》,发到原告所在公司的局域网上,以此视为对赔礼道歉的强制执行。但是,笔者找了大半天都没找到这种做法的法律依据,因此对这则新闻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p&&p&  总而言之,被判决了“赔礼道歉”的郭敬明,如果态度一直强硬到底,拒绝道歉,那法院确实是没有办法拿他怎么样的。这并不是郭敬明一个人的问题,这对所有拒绝赔礼道歉的当事人都一样,是法律制度上的瑕疵问题。&/p&&p&  那这个制度既然存在瑕疵,有没有办法补救呢?郭敬明拒绝道歉事件已经是2006年的事情了,现在已经过去11年了,这个制度有没有改进?&/p&&p&  不好意思,没有。&/p&&p&  这不是因为立法者懒政怠政,而是因为赔礼道歉的强制执行涉及到一个非常根本的法理问题:良心自由的问题。&/p&&p&  什么意思呢?就是每一个公民个体的良心、精神、思想、信念是自由的,法律不能强制改变一个人对某个人或者某件事的看法。比如张三固执地认为买东西是不用给钱的,李四固执地认为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王五固执地认男人一定要有七个老婆——只要你的行为不侵权、不损害他人利益,不管你怎么想,法律管不着。但是如果你的行为侵权了呢?在民事领域中,你基于你错误的思想,做出了错误的侵权行为——这是时候,&b&法律&/b&除了限制你的行为,还&b&应不应该强制你认识到“你自己的错误”?&/b&——具体表现在民事法律的“赔礼道歉”这件事情上,那就是如果你侵权了,但是&b&你自己感觉你对着天地良心发誓自己就是没有错(例如郭敬明就是始终觉得自己没有错),那法律能不能强制你基于你自己的情愿而赔礼道歉?&/b&&/p&&p&  这个时候各个国家就有分歧了。&/p&&p&  美国的主流观点认为,判决被告在民事案件中赔礼道歉违反了《联邦宪法第一修正案》所保护的言论自由;日本、韩国、台湾都发生了关于强制赔礼道歉是否违宪的诉讼,结果是日本和台湾认为不违宪,韩国认为违宪,因为韩国宪法法院认为,国家命令加害人道歉是对个人感情的一种强迫,是对其人格的极端不尊重。我国的现状大家也看到了,虽然是认为不违宪,但是执行起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p&&p&  所以郭敬明之所以拒绝道歉啊,也是咨询过律师之后才钻了法律的瑕疵。日,郭敬明在其博客上发表了博文《两个小时后的生日》,其中对抄袭事件做出了高调回复:&/p&&p&  “&b&非常可惜的是,我的那点顽固信念仍在,对自己所不认同的事情,哪怕世人全都相信,我依然不会随意苟同。所以,我会执行法院判决的赔偿和停止销售,那是出于我对法律的尊重。但我不会道歉!&/b&金钱、名声,这些东西,真不是那么重要,我都可以给予,惟独道歉,哪怕只是简简单单一句话,也决不会迫于压力而放弃了自己的原则、放弃了曾经创作时的辛苦,放弃了所有依然喜欢着我的文字的人的希望。”&/p&&p&  这段打苦情牌的文字其实逻辑并不能令人信服,毕竟如果一个人真的尊重法律、信服法律,又怎么会拒绝履行判决,而且不断地顾左右而言它?唯一的解释就是郭敬明并不信服这一判决,觉得法院胡说八道,但是判他赔钱他没有办法,因为不赔要挨强制执行;但是判他赔礼道歉,反正法院没有办法强制执行到位,他是无论如何也不肯道歉的。&/p&&p&  既然赔礼道歉的强制执行没有办法真的让责任人开口道歉,那庄羽被侵权之后的精神和心理上的损害和损失怎么来弥补呢?那就只能通过停止侵害、消除影响&b&、&/b&赔偿损失(包括精神损失)等手段来补足了。例如本案的判决主文第三项就判决郭敬明、春风文艺出版社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共同赔偿庄羽精神损害抚慰金一万元。&/p&&p&  另外,令人唏嘘感慨的是,同样一部小说,郭敬明写了大火,庄羽胜诉后依旧默默无闻。而且郭敬明越来越火,庄羽越来越默默无闻。个人多年前把《圈里圈外》《遍地姻缘》都买来看过,内容说不上有多好,就是郭敬明与庄羽二者的境况差别之大,逼得《圈里圈外》《遍地姻缘》的腰封上都写满了“郭敬明抄袭《圈里圈外》大事记”之类的宣传标语。&/p&&p&  哎……原创者居然要靠赖着抄袭者来宣传上位,也是这个时代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下的一个怪现状。&/p&&p&&br&&/p&&p&参考文献:&/p&&p&[1]宁阳. 论赔礼道歉的强制执行[J]. 法制与社会, 2016(15).&/p&&p&[2]葛云松. 民法上的赔礼道歉责任及其强制执行[J]. 法学研究, 3-129.&/p&&p&[3]郭敬明.两个小时后的生日[EB/OL].&a href=&///?target=http%3A//.cn/s/blog_46d7dfth.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两小时后的生日_郭敬明_新浪博客&i class=&icon-external&&&/i&&/a&&/p&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法律问题,先上结论: 因为现行法律体制下,“赔礼道歉”这种民事责任承担方式,是人民法院没有办法强制执行到位的。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法院判决: 对于郭敬明侵犯庄羽著作权一案,日北京市高院作出了终审判决书《庄羽与郭敬明…
&p&&b&我先先谈谈,我当年是怎样开拓律师业务的。&/b&&/p&&br&&p&&strong&首先,这不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但是仍然可以因此获得一个有尊严的温饱生活;&/strong&&/p&&p&&strong&其次,这也不是方法论,我一向认为,世上一切关于成功的方法论都是扯淡。&/strong&因为时空瞬息万变,条件错综复杂,而且个别人物的人生轨迹不足以构成统计学的样本——&strong&你看到99只猴子都没有尾巴,却不能得出猴子都没有尾巴的结论。&/strong&&/p&&p&我是一个很务实的人,我时常在问自己一个问题:&strong&客户凭什么一定要我做他的律师?&/strong&因为喜欢我?臭味相投?和我关系好?我帅或漂亮?但凡掏钱的事情,没有人是傻子,这就是为什么律师费那么难赚的原因。&/p&&br&&p&&strong&别人聘请我,不过是因为我有价值!&/strong&&br&&/p&&br&&p&&strong&01&/strong&&/p&&p&&strong&价值,这说明了两个意思。&/strong&一个意思是,别人掏钱请你做律师,是因为你对他有价值——创造价值,提供可靠的意见,以及高效的专业的法律服务——所以,你对他恭维、奉承、抛媚眼、秀妩媚都没意义,他或许可以接受你的这一切,但依然不会把关系他企业生死的重要事务交给你。&strong&这本是一个很现实的世界,如果你不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你付出的就未免太多了。&/strong&&/p&&br&&p&&strong&第二个意思呢?&/strong&就是你只要对他有了这个价值,你和他就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他不会因为你的卑躬屈膝、唯唯诺诺或妩媚暧昧而多付你一分钱,或者给你你无法胜任的工作。&/p&&br&&p&所以,你对他,那些恭维、奉承、抛媚眼、秀妩媚实在毫无必要。&strong&谈交易的时候,我们就谈我们所交易的内容,你给多了,不仅傻了自己,还矮化了自己。&/strong&&/p&&br&&p&当然,价值就意味着你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strong&我们律师这行,根本上讲,也是手艺人,手艺人的好处就是的一直被社会切实的需要着,当然,手艺人的坏处就是必须靠自己的手艺。&/strong&&/p&&br&&br&&p&&strong&02&/strong&&/p&&p&&strong&如何去拓展业务呢?&/strong&&/p&&p&其实就是靠交流和沟通。你的专业,你的价值,其实都在交流和沟通之中展现得到,这不在于你多会说话,有时就是你内向一点,别人依然可以看到你的价值——&strong&有钱人,从来都不会是傻子,说太多,才把他们当傻子。&/strong&&/p&&br&&p&&strong&但如何交流呢?&/strong&&/p&&p&其实大部分青年律师很难与企业领导做正常的交流,我曾经带过队,负责过业务,所以我知道这一原因:&strong&在老总或领导面前,找不到平等感,&/strong&所以交流就会很困难,别人也很难认真听你在讲什么。&/p&&br&&p&&strong&如何做呢?&/strong&&/p&&p&我时常给他们讲&strong&“务实”&/strong&的道理:他们有什么好怕的呢?他们虽然很成功,但是成功也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啊,他又不会多给你一分钱,领导又不会给你一个官当,你无求于他,你只是在和他交易,你也带给他价值了,而且他回报的并不多,为何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p&&p&&strong&如果他们并非因为你的价值而给你钱,那你这钱拿着也很糟心。&/strong&理解这个,你就会建立平等感。&/p&&br&&p&&strong&03&/strong&&/p&&p&&strong&平等感为何重要?&/strong&人们只会对自己平等的人谈真话,或者给予信任,甚至和你做朋友。一个有尊严,不卑不亢,又有价值的人才会真正赢得客户对你持久的信任,才会建立一个长久的关系——他才会理解你工作的价值。而且,&strong&一个不尊重你的客户,你又何必多费宝贵的时间呢?&/strong&&/p&&p&&strong&上天给我们以时间和尊严,我们都不要去辜负他。人生苦短,为成功而成功,折损了自己的尊严,或者我自己的幸福种下一点祸根,这未免太愚蠢了一点。&/strong&何况,律师挣钱并非真正那么难。因为,&strong&只要你足够勤奋,你就一定能找到这样彼此尊重的客户。&/strong&&/p&&br&&p&&strong&04&/strong&&br&&/p&&p&&strong&法狗狗的创始人彪哥说过一句话:&/strong&&strong&概率必然会发生。&/strong&当别人问我,如何去跑业务时,我就是这样回答的。这也许是一个笨方法,但是往往越笨的方法越有效。你拜访足够多的客户,“概率必然会发生”,必然会有客户掏钱请你做律师。&/p&&p&&strong&足够多,就是关键词&/strong&。我以前拜访过很多很多的客户,当然大部分拒绝了我,但剩下的小部分,却成了很长时期的朋友。&/p&&p&刚刚出道的时候,我可是拿着宣传资料去各个公司去拜访过的。其实,刚开始站在公司门口的时候,就会被一些问题弄得徘徊:&strong&我是堂堂律师,怎么做销售呢?被拒绝怎么办?见不到人怎么办?找不到话说怎么办?别人是不是已经有了律师了?每次都要鼓起勇气去敲门。&/strong&&/p&&p&但是我有说服自己的一套方法,比如我就给自己做算术题,假如我的概率是&strong&2%&/strong&,就是我拜访&strong&50&/strong&家企业会有一家成功,而这家企业可以获得&strong&5万&/strong&收益的话,那就相当于我每拜访一家就赚&strong&1000&/strong&块钱,那我每天跑几家岂不是赚大了?——&strong&你要知道,要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动机才能驱动自己的勤奋,何况我是一个慵懒的人。&/strong&&/p&&p&所以啊,现在我遇到很多青年律师抱怨,抱怨没有案源,生存都成问题时,我总是想着我自己走过的路——&/p&&p&&strong&这个世界上,不知道有多懒的律师才会抱怨生存的问题。&/strong&&/p&&p&&strong&不好意思,&/strong&&/p&&p&&strong&一不小心说了真话,&/strong&&/p&&p&&strong&而真话总容易令人惭愧和难堪。&/strong&&/p&
我先先谈谈,我当年是怎样开拓律师业务的。 首先,这不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但是仍然可以因此获得一个有尊严的温饱生活;其次,这也不是方法论,我一向认为,世上一切关于成功的方法论都是扯淡。因为时空瞬息万变,条件错综复杂,而且个别人物的人生轨迹不足…
&img src=&/50/a51a2e95ad82eeda008e2466_b.pn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4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50/a51a2e95ad82eeda008e2466_r.png&&&p&原是为别人约稿而写的。不过里面提到南京那个熊孩子,据说已经被写过了,所以被拒了,就来发自己的专栏里。0-0.&/p&&p&---------------------------------------&/p&&br&&p&&i&“好了,把作&/i&&i&业&/i&&i&交上来。”老&/i&&i&师说&/i&&i&。&/i&&br&&/p&&p&&i&我没有&/i&&i&说话,也没有交&/i&&i&。&/i&&/p&&p&&i&“你的作&/i&&i&业&/i&&i&呢?”&/i&&/p&&p&&i&“——忘了。”&/i&&/p&&p&&i&“又忘了啊?&/i&&i&为&/i&&i&什么你&/i&&i&总这样&/i&&i&不听&/i&&i&话&/i&&i&呢?”老&/i&&i&师继续问&/i&&i&道,“你那&/i&&i&脸&/i&&i&是怎么回事?”&/i&&/p&&p&&i&“昨天摔的……&/i&&i&”我没&/i&&i&说实话&/i&&i&。&/i&&/p&&p&&i&我听到同学笑着&/i&&i&说&/i&&i&“真没用”。老&/i&&i&师对他说&/i&&i&,“安静点。”然后回&/i&&i&头对&/i&&i&我&/i&&i&说&/i&&i&,“好吧,以后小心点。&/i&&i&请&/i&&i&打开&/i&&i&课&/i&&i&本——”&/i&&/p&&p&&i&课&/i&&i&堂&/i&&i&一如往常地继续。&/i&&/p&&p&&i&那&/i&&i&时&/i&&i&候,从小学回到家我的第一件事,&/i&&i&总&/i&&i&是先把自己房&/i&&i&间&/i&&i&的&/i&&i&锁全部都打开。这样,醉酒的父亲进我的房间的话,我就可以逃出去。&/i&&/p&&p&&i&“纯子!滚起来!”&/i&&/p&&p&&i&有一次,父亲的怒吼声将我惊醒,我十分害怕,因为我知道今天晚上父亲又出去喝酒了,我本打算装睡,这样他一进来我就可以逃出去,结果不小心真睡着了。&/i&&/p&&p&&i&“滚起来!”父亲的声音再一次响起。&/i&&/p&&p&&i&我全身被冷汗浸透,恐惧地睁开眼,停在我鼻尖前的是锋利的刀刃,而父亲正坐在床上。“跟我来!”父亲的表情是一种奇异的笑容。我被拖到客厅,地上是母亲给我买的一堆衣服。&/i&&/p&&p&&i&“家里没有给你这种没用的东西穿的衣服!学也不用上了!”这样吼着,父亲把我的衣服全都扔进了火炉,然后打开我的书包,一边撕扯着课本一边往外扔。我喊到,“爸爸,不要!”父亲怒道“臭丫头会反抗了啊!”这时母亲也哭叫着,“求您!别!至少书不能啊!纯子明天还要去上学!”父亲一把抓住母亲的头发,打了她一巴掌,“看你教出的好女儿!都是你惯的!”&/i&&/p&&p&&i&“纯子!把手伸出来!”父亲又说。&/i&&/p&&p&&i&我颤颤巍巍地伸出手,手上有个小伤口,是我在学校不小心弄的,白天的时候父亲看到了只说了“下次小心点。”但晚上喝了酒的父亲,用他的手指使劲拧我的伤口,本来不会留疤的小伤,留下了去不掉的疤痕。&/i&&/p&&p&&i&那时候,父亲总是因为各种乱七八糟的原因发火,到了晚上我就会想:今天会不会被杀死——踢,打,掐脖子——反抗的话只会被揍的更狠。&/i&&/p&&p&&i&我没有做作业的时间。&/i&&/p&&p&——由《续 僵直/无神的双眼-来自被虐待儿童的信-》(「続 凍りついた瞳—被虐待児からの手紙—」)(ささやななえ?椎名篤子,1996)第二封信<锁>翻译改编。&/p&&p&
起心写这篇文章是因为看到“南京一小学熊孩子被40多名家长联名劝退”的新闻。正好最近淘到几本描述虐待的书,诸如《不知自己生日的女孩们-虐待之后-》(「誕生日の知らない女の子 虐待—その後の子どもたち—」)(黑川祥子,2013)、《续 僵直/无神的双眼-来自被虐待儿童的信-》、《名为儿童虐待的第四种发展障碍》(「虐待という第四の発達障害」)(杉山登志郎,2007),一看,里面的娃没有一个不“熊”的。比如采访纪实《不知自己生日的女孩们-虐待之后-》这本书介绍了由政府机关介入保护后被送进Family Home设施或者被Forster Family收养的5个被虐待的小孩:&/p&&p&第一篇“化身为墙的女孩”里的美由,只要是她看着觉得好的东西,她都“偷”;第二篇“有窗帘的屋子”里的雅人,他到晚上不好好睡觉,躲在窗帘后发出各种声音,泡澡的时候把鱼抓了让在热水里游泳;第三篇“长大成人是件很痛苦的事吧”里的拓海,叫他吃饭他总没反应,衣服不会换洗,鞋巨臭;第四篇“就算成为奴隶我也要回去”里的明日香,她不梳头上厕所屁股擦不干净整日自称“老子”在学校杂碎窗户,欺负别人,连同住一个家庭里的弟弟妹妹也不放过。&/p&&p&
够熊不?&/p&&p&
“熊孩子”的确令人苦恼,南京那道新闻里的“熊孩子”昊昊,把同学打得头破血流,撕别人的书,课堂随意吵闹,掀女同学的裙子……单看这些行为,对于其他家长要求劝退也能理解了。学校也很无奈,义务教育,劝退是不能的;老师挺包容的,说我们不能放弃他;心理学家说“挤”走他也不利其他孩子成长,昊昊缺少家庭教育,其他家长你们告诉自己孩子忍着吧以后社会上这种“熊”人多呢。&/p&&p&
“家庭教育缺失”和“虐待”是两个意义截然不同的表达。新闻里有提到,昊昊把同学的头打破,受害方家长去昊昊家评理,昊昊父亲听说后掐住昊昊脖子差点把他掐断气——这已经不是“教育”,是虐待。&/p&&p&
实际上,前文里提到的几个孩子也都有着受虐背景。美由一旦觉得什么东西好,脑海里就会出现幻听说“拿了!好机会!不拿我就杀了你!”,尽管她本人并不想偷。虐待使她产生解离的症状,解离症状指的是幻听幻视等,最典型的要数 “解离性人格障碍”,即“多重人格”了。她的妈妈曾命令她和她哥哥一起去便利店偷东西,因为小孩被抓到只要家长道个歉就完了。&/p&&p&
拓海2岁起就因虐待被保护起来,在进入Family Home之前住在一个养护设施里,那里管理严格,吃饭是一种铃声,洗澡又是另一种铃声。来到新家妈妈叫吃饭,他不知道那是在叫自己,而且那个设施管理十分严格,根本不管他们的卫生,他们去学校会因不干净或异味等受到排斥,他甚至连洗澡洗头都不会。&/p&&p&
明日香的妈妈不让她梳头打理,她也是自小就被保护进收养所。自称老子假装自己不是女孩,是为了不被小看,并彰显自己的力量。她没有学过上完厕所怎样擦屁股(其实这种看似谁都会的事最初都是跟大人学的),所以内裤总是很脏。她十分渴望母爱,在母亲不负责任的一句“一起生活吧”之后干尽坏事试图离开所在的收养家庭,最终还是遭到抛弃,辗转到别的收养家庭。&/p&&p&
雅人为何在晚上嚎叫原因书中并未明记。但对于一个把小孩的手强按到煤气灶火上的妈妈,你还能指望什么呢?&/p&&p&
当然不排除有些熊孩子是天生的好动,比如患有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LD(学习技能障碍)等发展障碍,他们的症状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好动、或者怎么学都学不好;又或者自闭症儿童几乎不说话,比如前文里的美由,3岁时是被断定为不会说话的,篇章名里的“化身为墙”是因为她把自己当成墙、尽量尽量消除自己的存在感以免刺激妈妈。但正如杉山医生在《名为儿童虐待的第四种发展障碍》(前三类分别是精神发育迟滞、广泛性发育障碍和特定性发育障碍)里所说的,&b&儿童的发展障碍与虐待所造成的影响(例如&/b&&b&PTSD&/b&&b&)的界线并不分明,&/b&到底是因为先有发展障碍使得小孩难养所以虐待,还是先有虐待使得孩子出现了发展障碍的各种特征,这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几乎无解。(杉山医生曾受雇于爱知的一家专门治疗受虐待儿童的医院,那是日本唯一的一家“虐待专门”的儿童医院。)具体来说,ADHD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于是家长可能为如何教育小孩而苦恼,“教育”发展成为暴力;反过来说,虐待会引起解离性行为(例如表情呆滞、幻想幻听幻视、神思不属),表现出的就是时常注意力不集中,或者长期处在暴力环境下习得暴力性的问题解决方式,使得小孩容易产生攻击行为——这些由虐待引起的症状跟发展障碍很类似。值得一提的是,&b&很多研究报告中都提到,受虐待的小孩经过系统的&/b&&b&PTSD&/b&&b&治疗后,发展障碍性的症状得到改善,甚至很多小孩的&/b&&b&IQ&/b&&b&都提高了。&/b&这一事实从侧面反映了虐待对小孩的伤害有多大。&/p&&p&回到南京的那个熊孩子昊昊的话题上。关于昊昊的家庭背景并没有具体的信息,但能肯定的是他的爸爸虐待着他。网上有人说教师说不放弃很圣母,但说真的不管是不是因为不得不这样,老师一直监管着坚持不放弃是很值得敬重的。整件事十分无奈——&/p&&p&
一是,昊昊对其他孩子的加害行为没有法律没有机关可以投诉帮忙解决;二是,无法对昊昊受虐的家庭背景进行直接地干涉,保护儿童根本就是空话。&/p&&p&
我强调他受到虐待,强调他是个家暴受害者,但也并没有为昊昊所作所为脱责的意思,昊昊的行为对其他同学的的确确是伤害。掀翻女孩裙子把别人打的头破血流,以日本的政策来说,受害方可以报警把他抓起来,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犯事儿次数,在家庭审判里会有不同的判决,14岁以下是会轻判的,处罚可能不重(考虑到他的受虐背景很可能会被送到儿童收容设施里保护起来),但审判本身可能给他父母当头一棒。&/p&&p&&b&
儿童的加害行为,很多时候是一种求救信号。&/b&&/p&&p&
「加害していた子は、皆親の被害者なんだよ。」&/p&&p&(“伤害别人的小孩,都是父母的受害者。”)&/p&&p&
导师在课上说。&/p&
原是为别人约稿而写的。不过里面提到南京那个熊孩子,据说已经被写过了,所以被拒了,就来发自己的专栏里。0-0.--------------------------------------- “好了,把作业交上来。”老师说。 我没有说话,也没有交。…
&img src=&/50/v2-4ce4f096bb7240040aeee55_b.png& data-rawwidth=&705& data-rawheight=&4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5& data-original=&/50/v2-4ce4f096bb7240040aeee55_r.png&&&img src=&/v2-d12dd1bf6809ece586e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7& data-rawheight=&4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7& data-original=&/v2-d12dd1bf6809ece586ef_r.jpg&&&p&&i&?资深专家见面会的嘉宾: 韩家淮、董晨、杨晓虹、景乃禾、于翔、周大旺(从左到右)&/i&&/p&&p&&br&&/p&&p&&b&撰文 | 叶水送&/b&&/p&&p&&b&责编 | 陈晓雪&/b&&/p&&p&&b&知识分子&/b&为更好的智趣生活&b& ID:The-Intellectual&/b&&/p&&p&● ● ●&/p&&p&&br&&/p&&p&有人说,博士毕业后的10年将决定未来学术生涯的高度甚至是格局。虽然这一说法夸张了点,但往后的各种人才计划、岗位竞聘似乎都与年龄挂钩,如果没有在合适的时间做出合格的成绩,在今后的学术生涯中,很有可能会“举步维艰”。&/p&&p&&br&&/p&&p&如何规划学术生涯以及如何在短时间内把实验室引领到一个正确的方向,是学术“青椒”关注的问题。但对初建实验室的年轻学者来说,阻力似乎来自四面八方,既有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困惑,同时也有因经费申请、学生培养等方面的经验不足带来的四处碰壁。&/p&&p&&br&&/p&&p&今年9月底,在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CSCB)主办的全国学术大会“资深专家见面会”和“职业发展规划”座谈会上,多位资深科学家针对刚刚独立或正在通往独立研究员路上的青年学者如何建实验室,探讨了各种被关注的焦点问题。&/p&&p&&br&&/p&&h2&&b&初建实验室,最需关注什么?&/b&&/h2&&p&初建实验室,有的青年学者一开始就能很好地把握住一个方向,短时间内实现从0到1的突破,进而发展得越来越好,而有些实验室则始终处于跟在别人后面快速跟进(fast follow)的状态,而且有可能还会“跟丢”,甚至“误入歧途”。&/p&&p&&br&&/p&&p&对此,中科院生化与细胞研究所景乃禾研究员表示,“研究方向很重要,研究课题要集中,要跟博士后连起来,不要太散。”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周大旺教授表示,生命科学研究周期较长,既要给自己的实验室有一个新的定位,也要延续博后期间一些好的研究方向,因此,跟前导师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是新PI开启科研新征程的重要基石。&/p&&p&&br&&/p&&p&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韩家淮院士认为,从博士后阶段到独立研究员的转换,新PI还要先把自己当作博后而不是教授来看待,把实验室目标定为能否延续博士后期间取得同等的成果产出,有了这样的心态,遇到的很多问题和困难就比较容易解决和面对。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董晨教授则认为,新建实验室以下三点很重要:第一是方向——要找到自己的目标;第二是效率——在科学领域,经常会有人说“这个问题我前几年就提出过”,但没做出来,idea is cheap;第三是合作——所有的实验室无论大小,不会把所有的问题解决,找到一位研究方向互补的合作者,这可以带来巨大帮助。&/p&&p&&br&&/p&&p&虽然成功的经验值得分享,但《细胞》(&i&Cell&/i&)代常务副主编、《癌细胞》(&i&Cancell Cell&/i&) 常务副主编杨晓虹博士认为,成功的经验不可简单复制,不要仅仅拘泥于攻略和成功秘笈。她借用电影《黑客帝国》里莫菲斯的话,“walking the path比knowing the path,更需要勇气”。&/p&&p&&br&&/p&&h2&&b&没海外学习经历,如何成为独立PI?&/b&&/h2&&p&对于“土博士”来说,国内现实情况是,许多人连高校的门槛都难以跨入,更别提能做出出色的成绩。今年10月,曹雪涛当选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他还是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曹雪涛教授是中国本土培养“土博士”的杰出代表。但正如上文所说,他的成功经验“不可简单复制”。&/p&&p&&br&&/p&&p&随着大量的留学生回国,海外学习经历成为进入高校的敲门砖,即使像曹雪涛这样的本土培养人才,很多高校也因制度的原因,将其拒之门外。当然我们不排除极个别优秀者,能突破制度的限制,但对绝大多数国内培养的“土博士”来说,上升路线不清晰。他们中的很多人不得不放弃科研,进入中学甚至小学任教。&/p&&p&&br&&/p&&p&这一评价体系被人诟病不断。除此之外,“青年千人计划”也要求一定要有国外留学经历,即使是近年来频频在CNS三大期刊发文的“土博士”,大门对他们依旧是关闭的。很多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出国深造或“镀金”,让自己变成符合要求的“标准人才”。&/p&&p&&br&&/p&&p&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很多优秀的青年被“逼”了出去,这导致国内即使是出色的导师,也难找到好的博士后,如此局面长期发展,怎能与国外同水平的学者竞争,另他们困惑不已。“只要是人才,就不要分里里外外,只要你有你的想法、追求以及水平,就可以进入人才项目,得到国家的支持,”董晨指出。他同时强调,虽然现在国内有一些好的大学或研究所强调海外经历,但相比那些不是很好的、急需人才的大学,可能不会硬性要求海外经历。“在美国,很多人也不是一开始就能找到好的科研机构,如哈佛大学之类的名校,他们会去美国南方的一些小的、启动资金不错的研究机构,等做好了,再流动到好的科研机构,只要有工作条件、有想法,其实都有机会。”&/p&&p&&br&&/p&&p&目前,国内评定人才主要看两个指标:有没有好文章、哪里毕业的。事实上,当好一名研究员,远不止于此,他们需要会组织课题、管理学生以及与同行交流。曾有一位资深学者对笔者表示,他的一名学生原来实验动手能力很差,经常遭到批评,但后来这位学生自己建实验室后,非常善于管理实验室以及激励学生,实验室发了很多不错的文章,在其研究领域小有成就。因此,做一名合格的研究员,并非仅仅“数数文章”就说了算。&/p&&p&&br&&/p&&h2&&b&刚独立,是否要追逐热门领域?&/b&&/h2&&p&热门的研究领域不仅研究者关注,做科学传播的我们,同样趋之若鹜。因此,很多博士后,尤其是刚从国外颇有名气的实验室回来的青年学者,对热门的研究领域“情有独钟”,总希望通过不断地跟进,找到自己有所创新的突破口。&/p&&p&&br&&/p&&img src=&/v2-2ad24ea7f2e0c91bc0ba6aaefe00d7a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22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0&&&p&&i&? &资深专家见面会&分论坛主持人惠利健研究员&/i&&/p&&p&&br&&/p&&p&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惠利健表示,追热点其实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大多数逐浪者都无功而返,甚至迷失了方向。有时候需要花很多年才赶上了一个领域的热潮,成功者属于极少数人,这既需要扎实的前期工作准备,同时也要靠一点运气。&/p&&p&&br&&/p&&p&董晨则从另一个角度看待热门领域的研究,他表示,“我比较关心一个领域的发展,这需要长时间的耕耘。年,我就开始做白细胞介素-17(IL-17)细胞因子家族,当时其他学者对这个家族基本没兴趣,所以我们觉得也许有机会。在做的过程中,这个领域突然就火了起来。很多公司如基因泰克(Genentech)也在做。我们开发了很多工具,做了一些敲除或条件性敲除的小鼠、抗体甚至是生化实验。期间我们发表了一些好的文章,也有一般的文章,但帮助了这个领域的发展,成为它的权威。”&/p&&p&&br&&/p&&p&从论文发表的角度来看,热门研究领域的文章往往相对容易发表,但小的实验室有时不太容易同兵强马壮的大实验室较量,杨晓虹认为。她同时指出,这并不意味着小的实验室就没有发表大文章的机会,“因为竞争导致的时间紧迫,有些热门文章对一些问题没有做得很清楚就发出来了。从这个角度来讲,热门的工作不一定都做得很深很仔细。有些不是热门的论文,反而更能看出它的分量和作者的深思熟虑。”&/p&&p&&br&&/p&&h2&&b&遇到冷门领域,该如何坚守?&/b&&/h2&&p&“作为一名研究人员,不要老想进入主流科学,因为一旦成为‘主流科学家’,那说明你的创新能力可有问题了。”耶鲁大学肿瘤免疫中心陈列平教授曾表示。对一个领域有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往往是那些能独立思考、不甘寂寞的学者。&/p&&p&&br&&/p&&p&景乃禾表示,面对冷门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在资源、技术以及人员没有到位的时候,不要轻易放弃,一旦有机会,就把它做下去。&/p&&img src=&/v2-c45ea2f2caffbad130bdb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8& data-rawheight=&4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8& data-original=&/v2-c45ea2f2caffbad130bdb_r.jpg&&&p&&i&?德州西南医学中心生理学系主任潘多加&/i&&/p&&p&&br&&/p&&p&那么如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呢?美国德州西南医学中心生理学系主任潘多加教授以个人的研究经历为例谈到,当年他做遗传学研究时,筛选到了调控WNT、mTOR通路的相关基因,虽然在这个领域做出了重要的工作,但他觉得这个领域不属于他,于是继续筛选,直至找到调控Hippo通路的相关调控基因,由此才确定了自己研究的大方向,“在找研究方向时,达到你的审美标准,就要沉下来做。”&br&&/p&&img src=&/v2-fb8f705c544def86c156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30& data-rawheight=&7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0& data-original=&/v2-fb8f705c544def86c156_r.jpg&&&p&&i&?在科研经费申请上,资深科学家要比青年科学家有明显的优势,好在这种优势近年有所减小,图片来自Nature&/i&&/p&&p&&br&&/p&&h2&&b&在科研工作中,如何建立合作?&/b&&/h2&&p&“科学需要合作,这是因为知识在彼此的合作中重新被发现”。西班牙思想家奥特加·伊·加塞特如是说。对刚建立实验室的青年研究员来说更是如此,因为在各方面条件并不具备的情况下,合作是快速成长的关键。&/p&&img src=&/v2-70d51ff7f9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2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70d51ff7f9_r.jpg&&&p&&i&?在科研生涯不同阶段获得的导师指导,数据来自《转型中的中国科研》,由自然出版集团出品。&/i&&/p&&p&&br&&/p&&p&合作也是很多资深研究员重视的实验室文化。周大旺表示,要学会合作。他举例到,国外的实验室是三个博后做一个项目,而国内是三个本科生做一个项目,若实验室学生不合作的话,首先就输在起跑线上。&/p&&p&&br&&/p&&p&那么如何寻找理想的实验室,与之建立合作?董晨认为,做好一名研究员,不仅要会带领学生一起做实验,同时也要保持思想的敏锐,譬如听一个报告,看演讲人是否是未来的合作伙伴,可以一起做同样的事情。对于科研上的合作,不同的课题、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阶段,也是不一样的。&/p&&p&&br&&/p&&p&很多人认为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合作者中需要有一个“大牛”,这样文章才能更好地发表。作为科学期刊编辑的杨晓虹否认了这一看法。她表示,在初步评议投来的稿件时,不少期刊的编辑只能看到标题和摘要,作者的信息是看不到的。“我们不希望投递过来的论文作者,会影响到我们的决策”,杨晓虹表示,扎实的科研工作,才是论文接受与否的关键。&/p&&p&&br&&/p&&p&科学需要传承。有关青年研究员如何建立实验室,本文未尽事宜可在由中国细胞学会主办的青年新PI研修班(WLLA培训班)上得到详细回答。&/p&&p&&br&&/p&&p&此次细胞年会不仅组织资深科学家帮助年轻研究人员成长,同时也是一次科研成果交流与沟通的盛会。大会共设立了21个分会场,224位国内外知名科学家和青年科学家做报告,共有2000余人参会。&/p&&p&&br&&/p&&p&近年来,中国对基础科研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在逐年加大,崛起的生物技术公司也不惜重金四处搜罗人才,参会者从四面八方涌来,亦是中国生命科学蓬勃发展的一个见证。&/p&&p&&br&&/p&&h2&&b&参考资料&/b&&/h2&&p&&a href=&/?target=http%3A///news/young-scientists-under-pressure-what-the-data-show-1.20871&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news/young-s&/span&&span class=&invisible&&cientists-under-pressure-what-the-data-show-1.20871&/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br&&/p&&p&制版编辑: 许逸|&/p&&p&&b&本页刊发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b&&/p&&p&&b&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b&&/p&&p&&a href=&mailto:&&&/a&&/p&&p&&b&知识分子&/b&为更好的智趣生活&b& ID:The-Intellectual&/b&&/p&
?资深专家见面会的嘉宾: 韩家淮、董晨、杨晓虹、景乃禾、于翔、周大旺(从左到右) 撰文 | 叶水送责编 | 陈晓雪知识分子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 ● 有人说,博士毕业后的10年将决定未来学术生涯的高度甚至是格局。虽然这一说法夸张…
年轻律师没有父辈资源,选择在三线城市做律师,只能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br&年轻律师,靠实力去打拼,首选一线城市,其次是二线城市。就广东来讲,在佛山、东莞、珠海这些二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汤普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