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变化知其多少围棋人机对弈免费版决胜负几何

人机围棋大战 人类何须焦虑“拔插头”(组图)_网易新闻
人机围棋大战 人类何须焦虑“拔插头”(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人机围棋大战 人类何须焦虑“拔插头”(组图))
  3月9日,曾经击败过欧洲围棋冠军的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将开始挑战韩国围棋冠军李世石。
  一方是拥有1200个中央处理器的电脑,一方是过去10年中拥有最多冠军头衔的顶尖棋手,谁能在围棋——“人类智慧最后高地”上笑到最后?
  人机大战,充满悬念。
  对弈结果吊人胃口,其实更值得关注的,是背后反映出的人工智能新进步。人工智能正在走向“指数式发展的下半场”,引领新一轮产业创新与变革的到来。
  AlphaGo谷歌DeepMind公司开发的一款人工智能软件,集合了3000万种职业棋手的下法,数百万次深度学习与自我对战,十分接近带着直觉和第六感的人类大脑。
  李世石1983年出生,围棋九段大师、手握14个世界围棋冠军、“古李十番棋”巅峰大战力擒古力……堪称当今最具实力的超一流高手。
  科技圈PK围棋界 人机对决 谁能突“围”
  那么这场人机大战究竟谁能取胜,且先听听科技圈和围棋界的各位大佬们都是如何说的。
  科技圈:
  李开复:这次谷歌AI(AlphaGo)打败李世石比较悬,但是1-2年之内AI会完胜人类。李开复称,AlphaGo去年底围棋等级分是3168,而李世石的等级分大约是3532。按照这个等级分对弈,AlphaGo每盘的胜算是11%,对弈五盘胜三盘以上的概率只有1.1%。
  王小川(搜狗CEO):AlphaGo的发布,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深度学习的魅力在于只要一个领域里能够建模,并有充足的数据,就能够在这个领域里让机器做到超越人、取代人。但是,3月与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对弈,AlphaGo依然会完胜。除了围棋,人工智能在其他博弈类的封闭游戏里,也会横扫一切,完胜人类。
  刘庆峰(科大讯飞董事长):在这场“人机大战”中,谷歌赢是理所应当。第一,虽然围棋本身的规则比象棋要复杂得多,但本质上仍有规则可循;第二,机器在有限时间内进行拟人运算,后台不知道放了多少台服务器,它的运算能力在短期内是会超过人类智能的,而围棋又是在个在特定时间内给出相对最优算法的游戏,在这方面机器本身就应该比人强。第三,AlphaGo有明确的PK对象,它对于人类的围棋套路是可以分析的。
  刘锋(人工智能学家):AlphaGo基本原理并没有新东西,核心价值是学习了近万盘人类历史高手的棋局,和自我对战下的3000万盘棋局总结的经验。这次比赛没有第三方真正监督,无法洗脱作弊嫌疑,同时谷歌过度追求市场影响。
  吴韧(AI专家):围棋AI要挑战人类,是因为让我们系统掌握了所谓右脑感知的能力,这个感知能力让我们得到非常强悍的人类围棋的棋感,也可以让我们对战地的评估,对棋局的估值有一个靠感觉的影射。另外,围棋对弈不应该是只求胜,而是应该达到一个更新的境界。
  蒋涛(极客帮创投):人工智能现在的进步相当于原子弹中心的铀元素。原来我们写围棋程序,那个时候是化学变化,我们学的那种逻辑、算法、分解还要了解很多知识才能写出专家级的水平,这时候的水平最高到业余的三、四段。这时候原子能把裂变做出来,智能铀可以产2万吨的炸药。
  围棋界
  柯洁(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最近的状态非常的好,谷歌AI难取胜。如果围棋AI挑战我,我认为以它现在的实力给我对抗还是太早了一点。
  聂卫平(中国棋圣):人工智能不可能在围棋上赢得了人类。1988年我见证了人工智能在人类面前认输,虽然现在我们的电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由于我是外行,我还是极大的怀疑,我认为电脑是不可能赢人的。你们说的这些东西我认为是忽悠,绝对是不可能的。围棋需要很强大的判断力,而人工智能目前还缺乏判断力。
  华学明(中国国家围棋队领队):人工智能战胜人类是一种趋势。但是我觉得未来即使是这样,也不能让围棋的魅力削弱。我希望人工智能可以增加围棋的创新力。对于9号的人机大战,因为我现在无法对谷歌AI的围棋水平做出判断,所以无法预测。
  余斌(中国著名围棋教练):标准实力下人类让两子对抗AI,这种情况下人再稍微出一点差错,AI是有可能赢的。这次谷歌AI想赢李世石不太可能,也许在2年后,5年后,最多10年,人工智能在围棋上就可以战胜人类。
  人工智能和一种算法
  近几年来,人工智能逐渐成为一门显学,以至于很多人误以为这是一个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出现的新词。事实上,人工智能的历史已超过半个世纪。
  不管小说和电影怎样描绘其应用前景,但人工智能并不是悬浮在某处一箱蓝色液体中的合成大脑,它是一个算法—一种告诉计算机执行什么功能的数学方程式。
  算法之于21世纪,就像是煤之于19世纪,是现代经济的引擎和燃料。如果没有算法,智能手机无法工作,也不会有Facebook、谷歌、亚马逊。算法可以安排航班,控制飞机,还能帮助医生诊疗疾病。如果所有算法突然停止工作,那无疑是世界末日。
  最大的挑战
  围棋的历史超过2500年。它的着法变化无穷,其变数甚至超过宇宙中原子的移动。国际象棋的所有变化可以计算出来,但围棋不能。更难的是,编程者也不可能写出围棋的评估函数。相反,围棋需要一种类似于“直觉”的东西。
  人工智能研究利用游戏来作为微观测试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游戏能够精确地定义并允许研究员来估测自己的成功。去年,谷歌的DeepMind教导机器学习并赢得了所有49个经典Atari计算机游戏。而围棋则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视为人类能够胜于程序的最后一个经典游戏。围棋之所以如此困难,原因是其结果的无限性,每一局的比赛都非常难以被复制并重现。
  “围棋是一种终极游戏,它是游戏的巅峰之作,是最智慧的游戏。” DeepMind创始人哈萨比斯认为围棋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AlphaGo能够以人类的方式学习围棋,并在不断的对局中变得越来越厉害,就像我们人类一样,学会理解,而不是计算。”他对AlphaGo取得最终的胜利深信不疑。
  “超前”的忧思
  人工智能“热”起来,与互联网普及密切相关。无处不在的互联网让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应用渗透人们生活:问苹果公司的语音程序Siri三遍“谁是世界上最美的人”,它能乖巧回答“是你”;社交网站会用图像识别应用删除暴力色情图片视频;邮件智能回复系统可以针对邮件内容进行自动回复;婚恋网站会帮你智能匹配交友对象。
  这些产品和应用出现并非偶然,核心是人工智能质的突破,涉及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推荐系统等多个方面,背景则是创新企业及科技巨头的不断投入研发。
  在有关人工智能的新闻报道和文学影视作品中,最老生常谈的话题之一是“人工智能威胁论”。近年来,霍金、盖茨和马斯克等知名人物经常发出警告,论调悲观。
  不过,真正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科学家很少认同霍金等人的观点。他们认为,现阶段技术的发展还基本处在“弱人工智能”阶段,智能机器只能完成某一种特定的工作。在影视剧中深思熟虑、能通过自主学习解决各种问题甚至能“摧毁人类”的人工智能,也就是强人工智能,现阶段远远达不到。
  中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说:“在科幻小说中,人工智能一般是以与人类对立的状态出现的,这倒不是说科幻小说家都悲观,而是为了构造足够的矛盾冲突,我想我也不例外。”
  近期智能机器对人类最现实的威胁,很可能是“抢饭碗”。美林银行去年11月发布《关于机器人革命可能带来的影响》报告预测,大量工作将被机器人取代甚至消失,其中英国将有35%的工作被机器人取代,而美国则可能高达47%,甚至包括白领工作。
  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推出的“阿特拉斯”机器人翻身起立、平静推门离去的视频让不少人惊叹。这些智能机器人不知疲倦、无需休假、不会生病,一旦成本大幅下降,又会让多少人失业?“阿尔法围棋”图像识别能力可以用于分析医学检验图片,诊断准确率极高,放射科医生怎么办?
  在人工智能时代,个人如何改变传统知识结构和技能、决策者如何进行宏观政策调控等,将是不容回避的问题。
  人工智能的可控性是更为长远的挑战。塞尔曼说,科学界对人工智能安全的研究很活跃,研究人员力图将各种安全约束措施整合到人工自动化系统中。德国乌尔姆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拉德马赫尔则认为,世界各国需要仔细思考应当在什么时间、什么节点为人工智能研究划定界线。
  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巅峰对话”中,原先持“人工智能威胁论”的盖茨和马斯克语调已变得十分缓和,他们表示,在注重安全性的前提下,支持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在今年1月26日的BBC“里斯讲座”中,霍金也改变了观点:“我们不会停止进步,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危险,再予以控制。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我们能做到。”
  电脑赢了又如何?
  同样出自人类之手,我们从不担心汽车跑得比人快,但似乎很介意电脑比人“聪明”。电脑程序“阿尔法围棋”与李世石的对弈3月9日即将揭幕,让一些人如临大敌,纠结于胜负。
  对他们而言,电脑模拟的是人类大脑,而大脑是人类特殊性的根本,假如“阿尔法围棋”战胜李世石,似乎意味着电脑战胜了人类大脑,非常可怕。
  其实,人工智能作为人类的创造之一,本身就是人脑非凡能力的产品,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正是由人类智慧所推动。而且,尽管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是“更像人”,但本质上它仍是服务于人类的机器。
  从1997年“深蓝”战胜卡斯帕罗夫开始,机器在各类智商游戏中击败人类就是迟早问题。但正如德国乌尔姆大学教授弗朗茨-约瑟夫·拉德马赫尔所说,这并不意味着机器与人拥有同样形式的智能,而只说明在某些功能上,机器做到了类似、甚至超过了人类。
  说起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可怕”,有网友戏谑“实在不行还可以拔插头”。但现实中切不可给相关科研“拔插头”,做出因噎废食的荒诞之举,因为此类技术正在、并且将继续为人类生活带来巨大便利。
  就以“阿尔法围棋”用于分析棋盘图像的人工神经网络为例,它可以用来分析X光片,诊断癌症;可以帮助盲人识别朋友们分享的照片,享受社交网络带来的快乐。
  有人说,人工智能技术已经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比如机器人替代人工劳动带来的失业问题。更可怕的是,未来可能出现科幻电影中机器统治人类的场景,霍金、盖茨这些“科技大咖”一度也似乎成为悲观者。
  但其实,任何技术本身都不带道德标签。技术的“好”与“坏”,全在于人类如何使用和管理: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可用于核电也可用于核弹,互联网可以加速信息传播也会带来各类风险。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伦理问题,需要人类的智慧去应对和管理。
  与其在胜负上纠结,不如发挥智慧提前设计好“路线图”和“安全阀”,让技术更好地推动社会文明发展。正如美国康奈尔大学人工智能专家巴特·塞尔曼说,研究界对人工智能的安全性研究已经很活跃。将要开发出的智能系统将保持对人类友好与合作,“我对此相当有信心”。
  就算电脑赢了李世石,人类也应该对自己的智慧保持信心。综合新华社、时代周报、中新网(来源:华西都市报)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3,546被浏览765,224分享邀请回答70712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dwz.cn/63nVaX2、《人机大战第二盘究竟发生了什么》详见:这里我总结了4点:1、第一局柯洁输了1/4子,但其实是巨大的差距。因为看似AlphaGo领先越来越小,其实胜率越来越高,直到最后1/4子的优势,你却绝对找不到任何翻盘的机会。2、第二局,柯洁逼出了“目前”人类能够让AlphaGo展现的最强实力。这是AlphaGo与人类的所有对局里,棋谱最完美的一份,详见《人机大战第二盘究竟发生了什么》里的描述,非常精彩!3、但是,人类还没有逼出AlphaGo的极限。只有AlphaGo自己和自己下,人类才能知道,究竟它是否擅长官子,以及在逆境下会有怎样的表现。4、但是但是,AlphaGo也还没有逼出围棋的极限——并没有完全征服围棋。这部分内容,推荐看微软亚洲研究院郑宇博士的解读:《人机大战客观剖析与认识》二、惊醒:AI正如柯洁所说,“我的改变只是小小的改变,但DeepMind团队是改变世界。”Deepmind发明AlphaGo,并不是为了赢取围棋比赛,而是想测试其人工智能平台,最终“把这些算法应用到真实的世界中,为社会所服务”。怎么理解这句话?需要去看源头——推荐大家详细看看Deepmind创始人、AlphaGo之父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近日在母校英国剑桥大学做的一场题为“超越人类认知的极限”的演讲,详见:简单概括说,1、Deepmind想做“通用人工智能”。而不是仅能在某个特定领域发挥作用的人工智能应用。2、围棋是一个靠直觉而非计算的游戏,而AlphaGo是在尝试“用计算拟合直觉”。具体说就是,通过深度神经网络,来模仿人类下围棋这种直觉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Deepmind团队在看比赛的角度和心态和我们是不一样的。比如,“其实(AlphaGo和李世石比赛)第一局,我们非常紧张,因为如果第一局输了,很有可能我们的算法存在巨大漏洞,有可能会连输五局。但是如果我们第一局赢了,证明我们的加权系统是对的。”在3:0战胜柯洁之后,Demis Hassabis宣布AlphaGo 将从棋坛“退役”,“乌镇围棋峰会是它(AlphaGo)作为一个竞技程序所能企及的巅峰。因此,此次峰会将是 AlphaGo 参加的最后一场赛事”。从现在开始,AlphaGo 的研发团队将把精力投入到其它重大挑战中,研发出高级通用算法,为科学家们解决最复杂的问题提供帮助,包括找到新的疾病治疗方法、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发明革命性的新材料等。当然,未来Deepmind可能还会带来一次全民讨论的事件,人机大战 in《星际争霸2》。去年,DeepMind 就已宣布《星际争霸2》将会是AlphaGo 在围棋之后,想要征服的下一个目标。但是,有2个问题:1、乌镇围棋峰会,是AlphaGo作为一个竞技程序所能企及的巅峰吗?2、“用计算拟合直觉”这条路径,是否能创造出“通用人工智能”呢?正如前文提到的,AlphaGo还没有逼出围棋的极限。郑宇博士也提到,我们不要低估了人类后天的快速(小样本)学习能力,如果把AlphaGo开放出来,人类和她对弈次数更多,人类是有机会的。因为“如果还是基于现有的学习体系,即便再给AlphaGo一亿副棋谱,再添加一万块GPU,它进步的速度也终将放缓,因为新增的棋谱和计算资源相对于2*10171这个搜索空间来说只是沧海一粟。”如果AlphaGo不玩儿了,以后哪个AI继续来帮助人类提高呢?目前看,可能是腾讯的围棋AI“绝艺”。caoz文章提到“绝艺目前的水平肯定不如现在的AlphaGo V25版本,但明显优于最早战胜围棋欧洲冠军樊麾的AlphaGo V13版本,与去年战胜李世石的AlphaGo V18版本,业内的人认为是可以相提并论的。”基本上,目前的AlphaGo,很可能并不是围棋AI所能企及的巅峰。那如果未来腾讯“绝艺”结果AI这一方的接力棒,那人类这边的领军人物会是谁呢?可能还会是柯洁。柯洁去年说能够战胜AlphaGo,今年变怂,是因为他当时针对的是旧版本的AlphaGo V18,但今年的AlphaGo V25版本,已有了完全碾压旧版本的进步优势(大约让3子)。如果有人认为柯洁太狂妄,是没有深入去看柯洁的心。caoz文章提到,柯洁狂妄的几次基本都兑现了,比如一次说“李世石只有5%机会”,一次说要“让井山裕太血溅五步”,一次说“农心杯还要靠我”。狂妄是什么?狂妄是自己水平很次、也不知道对手水平几何的时候说大话。且不说围棋世界冠军,只要是围棋高段位的职业选手,可能都没有狂妄的。学围棋,很多都是从4、5岁开始,每天12个小时,一周7天,天天钻研。心浮气躁之人,是受不了这些的;真正狂妄之人,说话时会趾高气扬,柯洁不是那个模样。柯洁不是狂妄,那是什么呢?真实。他是真的看到“李世石只有5%机会”,他是真心觉得“农心杯还要靠我”。就像AlphaGo和李世石比赛直播时,所有做即时点评的嘉宾职业棋手里,只有柯洁的形势判断一直是最准确的。也许,现在柯洁真的已在人类朋友圈里独步天下了。但他和以前的那些超一流棋手,还多了一份单纯的“真实”。他能够把自己看到的“一览众山小”之境,说出来。这并不是因为他“敢于”说出来,因为在他心里,很可能本就没有“敢”或“不敢”的念头。就像当别人赞叹微信懂得“克制”的时候,张小龙会略显惊讶的感慨,本来不就应该这样吗?真正能做到这个境界的人,并不是在“用力”的调整心念,而是本来就处在那个状态。柯洁能够说出那些看似狂妄的话,很可能反而是因为,他内心有真正的平等。但是,要想和AI继续在围棋领域绝代双骄般的互相提升,有No.1的棋艺和真实,还不够,在柯洁真实背后,还有一个关键,“心性”。大家可以看看柯洁的微博,他的文字之中,有一种灵动的东西,但又不止于90后的逗比搞笑可爱,怎么描述呢……有一种味道。有些东西很难用文字表达了,大家可以看这个短视频,是去年柯洁点评李世石和AlphaGo的第二局棋,他自己拿手机拍的,大家就当娱乐放松一下吧,很有意思的: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去他微博围观粉丝点评:虽然柯洁说这次是他最后的3盘人机大战,但我个人还是希望,有一天他能带来人类的首胜。再说第2个问题,“用计算拟合直觉”这条路径,是否能创造出“通用人工智能”呢?个人观点是:1、短期来说,“用计算拟合直觉”是现阶段人类能采取的最佳路径,但还不能创造出真正的通用人工智能。2、可能10或20年之后,人类能直接“用直觉实现直觉”,但这需要更本质的突破,比如结合量子力学,比如有更深入的超越图灵停机问题的认知,等等,不过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先打住。3、“用计算拟合直觉”,现阶段是非常非常好的,但现阶段的目标,也许最好不是直接创造出一个“通用AI”,而是能够和人协作的“通用辅助AI”。因为“AI+人工”很可能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实际场景中的AI产品形态。也就是说,以前是用计算做计算,现在是用计算做直觉,未来可能是用直觉做直觉。三、惊醒:人心下棋是很快乐的事情。有的时候我太在意胜负了。前一天晚上我是真的没睡好,我很紧张。我一直在想用什么招数去对付AlphaGo,哎,庸人自扰。我希望以后下快乐围棋。我可能跟人类下棋能感受到快乐。跟AlphaGo下棋我特别痛苦,他实在是太冷静了,没有一丝获胜的希望。这是柯洁自己说的一段话。所以,其实AlphaGo也在刺激我们重新认知“人”本身,比如,什么是真正的价值和快乐。对于下棋(甚至所有事情)来说,如果快乐是战胜别人,那是很危险的。就像我以前玩游戏(实况足球或者dota),输了,想再来一盘争取赢,赢了,也想再来一盘继续赢,但不论输赢如何,过后都是空虚。做事业最厉害的人,往往都是好胜心极强之人。不论下棋、习武还是创业。基于他们本身的福报和智慧,有的人能够非常成功。但是,我们往往会混淆结果和快乐的关系——结果和快乐,其实是两个维度的事情。有结果,是因为曾经播下了种子,并且有不断的灌溉、阳光……。而快乐,是拥有结果之后的副产品,但在没有结果的时候,有的人也生活得非常快乐。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在快乐背后,有其生成机制,“结果”只是助缘之一,非必要,非充分。所以,如果我们想追求快乐,不应该一味的去追求结果,而应该挖掘快乐背后的机制和源头。如果有一天,柯洁不仅在和人类对弈时发现快乐,也能在和AI对弈时体验快乐,那他不仅是离围棋的奥义更近了一步,也是更深的找到了自己。四、惊醒:共生AI已来到人类世界,但我们还没有准备好和她共生。当柯洁被AlphaGo击败后,下棋的继续下棋,研究AI的继续研究AI,那我们普通人呢?好像没什么特别的变化,该干嘛干嘛。但是,这类事件,今后还会不断的出现,总有一天,我们会不得不直面2个问题:1、AI是什么?2、我们如何跟AI相处?先引用一段AI领域真正的思想者、《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GEB)这本AI奇书的作者“侯世达”的话——现在主流的研究虽然很厉害,但却与真正的人工智能没有半点关系。……我们没有致力于开发实际的应用,诸如翻译引擎、问答机器、网络搜索软件此类的东西。我们只是在努力地理解人类概念的本质和人类思考的根本机制。我们更像是哲学家或试图探究人类心智奥秘的心理学家,而非旨在制造聪明的计算机或机灵程序的工程师。我们是一群老派的纯粹主义者,我们的动力源于内心深处的哲学好奇心,而不是制造实用设备的欲望。现阶段,人工智能领域(特别是国内),不论在技术还是产品角度,几乎都没有特别重大的突破。“过于把AI当作一个工具”,可能是其原因之一。我甚至听说,有一些欧美人对于AI的理念是,如果对于AI的本质说不清楚,那就先把她造出来再说。——如果属实,这是非常可怕的想法。对于AI的本质,我曾经在200页PPT(点击可下载)中初步分享过个人观点:相较于Brain-like,或Baby-like,我理解AI是Original AI: New Species,即,原生/本来的AI,是一个新的物种——她承载了人类探索自我极限和天人关系的载体——一个虽然从人类意识生出,且必须和人类交互/共生,但又独立于人类的、具备自主意识的新物种形式。如何我们希望AI能帮助到人类、不伤害人类,那我们在创造她之前,首先需要清楚,我们自己希望如何跟她共生。这里,分享几点最近的认知,希望能抛砖引玉:1、不是让AI完全模拟人。人类直接繁殖就可以了……2、不仅是实现比人更强的能力。比如计算。3、更需要发挥AI的独特优势 & 剥离某些人不希望在同类身上看到的东西。比如,人在自私角度,都希望有事时我找你,永远在线、立即回复;但没事时,特别是我很烦的时候,不要来找我……。如果能更好的认知AI,如果能更好的认识自己,我们才能更好的和AI共生。注1:AlphaGo相关活动信息(in 北京)分享题目:《人工智能如何打败围棋第一人柯洁?AlphaGo的前世今生》分享人:Martin Muller【AlphaGo的主要研究者David Silver和黄世杰(Aja Huang)的导师】时间&地点:6月4日10-11点,清华东主楼103会议室详情可见:(打开速度有点慢)注2:本周日(6月4日)下午,我将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点学院公开课”上分享《从互联网PM到AI PM》,地点在北京中关村,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链接:注3:点击-,有另外一片世外桃源……---------------------作者:黄钊hanniman,图灵机器人-人才战略官,前腾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在行/饭团ID“hanniman”,分享人工智能领域的原创干货。这是我最新的文章《我们还没准备好和AI共生——柯洁和AlphaGo大战之观后感》,不知道柯洁是否有可能看到……也欢迎各位一起交流,关于围棋和AI,
45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围棋怎么分胜负》100篇 第一文库网 www.wenku1.com
新浪体育讯 点击观看动图棋谱 3月12日,谷歌阿尔法围棋与世界冠军李世石的人机大战第3局在韩国首尔四季酒店战罢,阿尔法执白中盘取胜,3比0李世石,人工智能提前取得胜利。不过由于这是一次科学实验,双方还会继续下第4局和第5局的比赛。 人机大战前两局结果…
围棋培训: 第四讲 围棋胜负判定与计算 主讲:姚清华 一、胜负判定: 1、无子可落。 2、双方认为可以终局。 3、比赛计时已到点。 第7条 终局 1、 棋局下到双方一致确认着子完毕时,为终局。 2、 对局中有一方中途认输时,为终局。 3、 双方连续使…
胜负的计算方法 围棋比赛胜负的计算方法,我国古代有过两次重大改革。从古谱《忘忧清乐集》中选刊的全谱四局(全都有黑白交叉对角星座子)来观察: 我国唐、宋时是用“填路法”的,与今日日本规则近似。 还有几件证据证明此说的: (一)唐(一说宋王铚伪作)冯赘《…
对于围棋所具备的深奥的内涵,胜负正是最好的载体。摘要:对于围棋所具备的深奥的内涵,胜负正是最好的载体。 。 作者:王煜辉 我家安安12年5月出生,现在是4岁8个月,16年5月开始学围棋,7个月之后的水平大致是北京市的10级。现在还是每周学一次的频率,…
围棋应该怎么玩?一个围棋老师的围棋教育观 精华 推荐 近来一个围棋天才的发现引发了众多棋友的关注,咱一没钱二没权,凑个热闹罗嗦两句。友情提醒:我的观点比较庸俗,想玩高雅的您千万别看,免得反驳不了我倒把您气着。 一 有关天才 我没见过天才,我教过的最好…
中日围棋胜负不同计算方法中的数学 今天,我和弟弟下了一盘围棋,下得很激烈,下完后,我们就开始胜负计算了。在胜负计算的过程中,我想到了中国和日本围棋胜负计算方法的不同,努力选择简单的计算胜负的方法。 中国围棋胜负计算方法是数棋子的。棋局结束后,这时,我…
行棋规则与胜负计算 围棋的基本规则规定:对局者一方执黑子先行(让子棋除外),另一方执白子。双方轮流交替下一子到棋盘的交叉点上(已有棋子的交又点不能下子,禁着点不能下子),棋子下定后即不允许再挪动位置。这一点同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有着根本的区别。 在双方…
行棋规则与胜负计算 围棋的基本规则规定:对局者一方执黑子先行(让子棋除外),另一方执白子,双方轮流交替下一子到棋盘的交叉点上(已有棋子的交叉点不能下子,禁着点不能下子),棋子下定后不允许再挪动位置。这一点同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有着根本的区别。 在双方行…
第二课 行棋规则与胜负计算 围棋的基本规则规定:对局者一方执黑子先行(让子棋除外),另一方执白子,双方轮流交替下一子到棋盘的交叉点上(已有棋子的交叉点不能下子,禁着点不能下子),棋子下定后不允许再挪动位置。这一点同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有着根本的区别。 …
围棋变化知其多少 人机对决胜负几何 围棋有多少种变化?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一行法师思考过的一个问题:大家都说围棋千变万化,千古无重局。沈括老先生认为:棋盘上每个点有黑、白、空三种状态,所以围棋变化数是:3的361次方,约为10的172次方。用…
作者:欢天喜地d大鼻子 发表日期: 21:36:00 吴清源,姓吴名泉字清源,今年90岁,1914年生于福建,同年移居北京。7岁那年,吴清源从留日的父亲那里学会了围棋,年仅13岁时,已隐然有中国顶尖高手之势。1928年,吴清源东渡日…
?胜负以各方阵地的空多一方为胜,要尽可能地扩大实空。当然,其中是有诀窍的,从开始着子到胜负确定为止,要不断想办法扩大自己的实空、减少对方的实空。 ?请看图7。数一下黑子所围×处的数目。×处有15个,这称作15目的空(也称“实空”)。用“目”来数算空是…
赵守洵 引语:他对于“与众不同”的理解与践行,绝非朝夕之功。因为曾经的经历,现在的他一直致力于用网络视觉诠释黑白世界的内涵。赵守洵希望为这个时代的围棋赋予一种更加炫目的色调,而胜负论或许只是我们的一个误读。他感谢一切的发生。他认为,与棋相似,人生也莫…
学习围棋,不仅仅需要知道围棋是什么、怎么下,还可以多了解一些围棋文化、历史等。 围棋文化的精髓与道家文化、禅理有着许多相通之处。围棋有着极其丰富的象征力,不同领域的人如文学家、哲学家都能够从围棋中领悟到深奥的道理,比如哲学家能从中看到世界的本源、礼佛…
围棋的具体走法怎么走?
09:22 棋子与棋盘 1、棋盘 盘面有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共构成 361 个交叉点(以下简称为 “ 点 ” )。 在盘面上标有几个小园点。称为星位,中央的星位又称“ 天元 ”。 2、棋…
16:30 话说中日围棋擂台赛中国女先锋选拔已决定采用双循环制比赛。但杨晖突然提出:如果双循环比赛后,三个人还是不分胜负怎么办? 这个问题华以刚倒是没有考虑到。他沉思片刻后说:“由于时间太紧,不可能再进行比赛选拔了。所以如果真的…
基本下法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棋子下在棋盘上的交叉点上。棋子落子后,不得向其他位置移动。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棋子的气:一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棋…
六 胜负还是艺术 为什么非叫围棋为艺术 附图55:秀行先生葬礼上曹薰铉九段(后排右1)与大竹英雄九段(前排右1) 是把围棋看做艺术的一种表现,还是看做胜负第一的游戏,棋手的思想方法有各种各样。绝大多数是胜负重视派。比如,坂田先生就说,“赢就是一切。我…
李喆 5月11日下午,首届新奥杯半决赛三番棋第二局结束后,李喆和柯洁复盘良久。这一局形势一度十分接近,在研究室聂老还曾判断“要打成1比1”,最终李喆执黑2目半不敌柯洁,三番棋比分打成了0比2。李喆2013年打进LG杯四强(第18届LG杯半决赛李喆不敌…
从中国文化的角度分析亚运会围棋比赛中国队失利的原因 概述:北京时间11月26日,第16届亚运会接近尾声,围棋项目也在今天结束了全部比赛。韩国队在男子团体决赛、女子团体决赛双杀中国队,加上之前获得的混双金牌,韩国包揽了三枚金牌。围棋首次进亚运,韩国成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围棋人机对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