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太极拳实战打法到底要怎样打才具有实战性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太极拳理论】浅淡太极拳的实战
查看: 4569|
评论: 0|原作者: 李小将
摘要: 浙江东阳——李小将
太极拳是一门实战性极强的拳法,自创始以来,是以实战闻名。太极拳自创拳以来高手辈出,都是以实战功夫闻名天下,而自杨露禅传太极拳于北京,得以“杨无敌”的盛名后,更使太极拳这门拳术让世人 ...
浙江东阳——李小将& & 太极拳是一门实战性极强的拳法,自创始以来,是以实战闻名。太极拳自创拳以来高手辈出,都是以实战功夫闻名天下,而自杨露禅传太极拳于北京,得以“杨无敌”的盛名后,更使太极拳这门拳术让世人达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这个名望,乃是一辈一辈的太极高手用一身的绝艺打下来的。就太极拳而言,当代人往往以为太极拳的训练只有盘架子、推手了。其实不然,太极拳有着很系统的实战训练方法。并不是除了盘架子就是推手了。太极拳除了站桩和推手之外,还有单练、双练、单操、双操、等各层功夫,此外还有若干种内功、外功功法。一个初学者要想通过练习太极拳来获得比较出众的实战能力,没有几年的系统训练是万万不行的。盘架子也很重要,因为太极拳的所谓着数、手法,身法都在拳法的套 路中。不练习套路岂能达到着熟?没有着熟又谈何达到懂劲?不懂劲又如何达到“神明”?其实推手只是太极拳训练中的一个环节,主要是练习太极拳众所周知的八种手法,达到能沾、粘、连、随的目的。太极拳长于粘粘连随,但是太极拳并不是只有沾粘连随。太极拳不仅沾着能打,离着也能打。有时往往是彼击我,我击彼, 一招见输赢,根本用不着去沾对方。况且中国的武术门派众多,有些拳种根本就不容你去沾人家,所以只会沾粘连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想通过太极拳练习来获得实战能力,必须刻苦地、一板一眼地按照传统的方法来进行系统的训练。基本功、盘架子、内功训练、外功训练、操手一样也不能少,练习纯熟后,还要经过老师“安手”、“安眼”,俗话说“不安手则没手,不安眼则没眼”,所谓安手安眼,就是老师给弟子讲明实战时的尺寸分毫,手眼身法步,并且按此训练,老师要不断地给弟子“喂手”,随时纠正弟子的“病”,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实战能力,过去的拳家是很重视实战训练的。不经过实战训练,当然就没有实战能力了。& & 现在有很多拳种抛弃了套路练习,照样能获得实战能力,为什么?因为他们认为套路没用,纯粹花架子。不实用。当然,如果把套路练习都去掉,专门练习对打,在某种程度上获得能获得非常强的实战能力。但这并不是说套路练习就没用了,实战中所需要的内劲是哪里来的?其中之一就是来自套路练习和各种功法的训练里出来的。下面我举个例子;假如一个人什么拳法也不练,专门练习打沙袋(打各种沙袋)就肯定比那些什么都不练的人强。但如果此人再常进行实战,与人经常打斗,那他的实战能力可以达到更强,再遇到一些没有进行过实战训练的所谓拳家(练了很多年套路的),他也是基本完全可以获胜的。假如此人再进行一些简单的手法练习,其实战能力可以再强些,还可以打败更多的所谓拳家。这能说明什么呢?难道中国武术本来就不行?还是那些拳家能代表中国武术吗?此人的功夫果然就很高吗?假如真是 那样,那么古人为什么留下了那么多的拳种?有必要吗?我觉得不然。要是古人觉得套路没用,到现在应该早已经失传了。古人冷兵器时代。拳术都是用来打仗的。套路如果没用。古人也不会练。更没有把套路都流传了下来的必要了。 那为什么很多太极拳练习者练了很多年套路,除了身体好一些,消化功能好一些外,却不能实战?更是不知内劲为何物?我认为那是因为练习者根本 就不懂阴阳虚实转换,犯了双重之病,练习太极拳一动就分阴阳,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嘛!阴阳虚实不分就是双重,分出阴阳就是偏沉,阴阳不是迷信,而是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有的人练上两年太极拳,就可以拿套路比赛的全国冠军,在我看来,那太极拳练的就是阴阳不分,身体就象一个大平板儿,这样的人要能练出内劲来,那才叫怪 呢!练太极拳就是要讲阴阳、讲偏沉,王宗岳《太极拳论》已经讲的很明白了,并不神秘,遗憾得是,至今大多数太极拳练习者都并不真懂。弄懂了这一点,再明白了关窍,不出功夫那才叫怪呢!而太极拳产生于乱世,在那个烽火硝烟弥漫的岁月,拳术一学自然以保家卫国为第一目的。太极拳它源于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渊源,以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国学”作为理论基础的拳术理论,下面我想再结合古代拳术理论,来讨论一下太极拳的实战机理,虽不是强调太极拳的实战功能,但是为了匡正认识,了解武术的本来面目,还是有必要的。(一) 从“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谈太极拳的力& & 误区一,认为太极拳不能实战的第一根源,乃在于太极拳的“不用力”,而进一步认为太极拳“不练力”。这个想法其实非常荒唐,但是也不是没有根据,拳术肯定离不开力,但是力,肯定不是武术之本,设想如果谁力气大,谁实战就更强,那拳术就不会产生了,大家都去练力气就可以了。拳家有所谓“一力降十会”的说法,也是基于拳术本身的技艺而言的,并不是说只要有力气就可以。此外,不用力并不等于不练力,不练力也不等于就没有力。太极拳尤其注重力。但这力不是蛮力。不是僵硬的力。而是松活,非常灵活之力。& & 这力并不源于肌肉的蛮力,而是源于骨骼间架之间所产生的整体劲力,所以《打手要言》说根在脚,脚连着地,正是借助地面反弹,稍节领导一个方向,将自己的骨骼间架调动起来,最后利用腰的催进控制方向,最后还是体现在手上。所以看似一只手,一根手指的力量,其实凝聚了全身的整体之力。这个力量不是任何人可以用局部的肌肉力量和支撑力量能够抵挡的。(二) 从“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谈太极拳的速& & & 第二个误区就是太极拳的慢,有的人说“太极拳这么慢,只能健身,不能打人。”,其实太极拳快慢架都有。但首先得慢练,这太极拳的慢练是为了把身体的肌肉拙力,僵力化掉从而使人在运动之中产生的对抗肌缩小,从而能更好的把全身的力量传达到一个点出去。所以说慢练同样也可以练出速度,而且太极拳里想要快,必须先慢慢练,没有哪家太极拳法一上来就把拳打的呼呼生风的,陈氏的二路,也必须是在有了扎实的一路基础之后才练。太极拳虽有快架,但是仍然是以慢练为基础和主体的。拳论有云“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快慢都是跟着对手走的,没有一定之规,那么怎么做到这一点呢,《打手要言》做了很好的解释,“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太极拳的慢练是培养意气合一的能力,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把精神和动作统一起来,只有注意到自己身体运动的每一个细节,快才不是瞎快,盲目的快,我们知道每个人下意识的反应速度都是很快的,但是他们不能把这种下意识的反应,变成实战的动作。这正是太极拳慢练的意图,我们有意无意的意气运行,是培养内外合一的习惯,让人神经的瞬间反应,变成自己平时潜意识里的习惯动作。当反应变成成为一种习惯了,才有了拳论中说所的“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的实战机理。(三) 从“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谈太极拳的松&&& & &误区之三,是有人认为,现在的太极拳,开口就让人放松,“松松软软的”,怎么实战?健身还差不多。这其实也是个非常荒唐的想法,很多人以为只有绷得紧紧的,才有力,浑身的肌肉都鼓起来,才是力量的象征,这其实大错特错,任何一个技击的行家都知道,实战最重要的乃是放松,浑身紧张,既影响力量的发挥,也影响速度的发挥,根本不可能进入实战的状态。那么放松是怎么回事呢?如果不用心、意、气去解释,是没有办法说清的。松,不是完全的松懈。如果是完全的松懈,那就是软了,那么放松就太简单了。我常说一句话“练拳的松和实战的松不是一回事,”练拳的松只要不用力就可以了,实战的时候,要放松的同时不能让外力作用于你,这就很难了,你可以松,但怎么在松的状态下,化解外力呢?很多人没有注意《打手要言》里的一句话,而片面的强调松,其实是一种误导。《打手要言》说,“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而意不断。”这句话的重点是落在“非松”上的,松,只是表面现象,看上去是松的,没有展开,也没有劲了,但实际上却是“非松”。非松就意味着紧张。回过头来我们看“乃能收敛入骨”就好理解了,什么收敛入骨呢?是把紧张的意识、精神收敛入骨,而外示安逸,不在肌肉和筋骨上显示出来,白白消耗体力。所谓“精神能提的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 & &只有筋骨肌肉松开,精神灵动,才可能在瞬间调动整个躯体,达到松、活、灵、快的境界。& & 综上所述 太极拳虽然只是一家拳法,但是其成型较晚,也吸收了各派之长,并融合入了中国传统智慧的精华,上面所说的理论虽然是以太极拳的理论为表达形式,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原则就没有在其他流派的拳术中运用,只不过,太极拳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率先用一种比较精确的方式表达出来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总是在不断进步,随着太极拳和其他拳术的不断发展,后人当有超越前人的思想和理论,在这里,只是说出了对前人一些拳法理论的一个小小的体会, 如有不对之出。请多做出批评和指导& & & & & & & & & & & & & & & & & & & & &&
上一篇:下一篇:
扫码关注太极网微信平台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太极网微信平台:官方认证“太极拳”订阅号(cntaijiwang)最权威的太极拳微信公众平台!太极粉42万+,领域第一!太极拳理论、视频、资讯每日免费看!
123456789101112
Powered by百度贴吧——全球最大的中文社区不吹不黑,太极拳到底有没有实战性? 第1页(共232贴)   
1楼.  2楼. 实战不如一板砖拍死  3楼. 太极的定位就是强身健体吧  5楼. 太极好像分两种,一种是公园老头老太打的,另一种就是《太极张三丰》里李连杰打的那种  7楼. 传统太极也是搏击用的,后来改成的养身操。从108式改成72式,再变成64老头老太觉得还是太复杂,改成的32和18纯健身用。传统太极好几派。最出名的陈氏,大炮锤,还有很多杨氏 孙氏 武氏,武当太极具体能不能打。。。。要自己打过才知道了  8楼. 现在的武功 都只有形 而无实, 所以看上去只有花拳绣腿的感觉 ,只有配合了内里 ,任何的形都会有威胁  9楼. 有!实战的太极没有你见的那样花架子,而是他的发力方式和擒拿,步法。你实战遇到就知道了,练太极的爆发力很强很强,瞬间发力,你抗不住就会移动你的重心,之后的借力打力就水到渠成了  10楼. 几乎为零吧  11楼. 太极拳是江青用来治疗妇女病的  12楼. 你说张三丰吗  13楼. 去年学了陈式太极拳的老架一路,个人感觉太极拳的招式是可以攻击的,只要将太极的招式速度加快即可,很多进攻动作都是用手或肩借力打力或者进行反关节攻击。  14楼. 楼上的 估计也没有缘分看到陈氏二路,陈氏二路是进攻套路 招招要人命, 出拳速度快,准,狠。  15楼. 功夫再高,也怕菜刀啊  16楼. 中国功夫的本源都是搏击用的,但由于狭隘的门户之见以及受中国固有的保守哲学思想的影响,与科学训练为主的现代搏击的脱节太多,在实用性上根本比不上现代搏击  17楼. 搏击是现代搏击厉害,远中近,上中下都有练到。没见过太极有地板柔术的。。。——来自 诺基亚 Lumia 920  18楼. 有空去练太极,练个几十年,抵不过美国学生的一把枪。。。  19楼. 太极拳是三大内家拳之一,又称锤拳,非常刚猛,非常霸道!练到高手级别就需要藏拳了。。已免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清末的大家们把养生调理和基本桩法进行普传。。这才有了太极的名号。。  20楼. 中国以前的武术以致命为主要目的,要求一招致命的  21楼. 1.所有的拳法里面都包含打人(或制服人)的招式,太极拳也不例外。2.太极拳养生时看似缓慢,打人时可不慢啊,只要在和人打架时使出了太极拳的招数,就算他用太极拳打人了。3.固定套路的拳法只是用来增强体魄(包括力量、呼吸、速度、反应等等)以及对招式的熟练度而已。4.太极拳套路不可以作为搏击用。太极拳招式可以用来搏击。5.熟练套路的人不一可以把招式化为搏击术,因为有些人没有力量速度基础,即便某些时候因熟能生巧使出一招太极拳招式来,却因为没有力量速度而被当作笑话。总之,套路和搏击是两码事,套路有招有规律,搏击术是有招无规律。  22楼. 现在国内高手少,各拳种的真正练家子,高手大多去了国外传拳。。传统精髓大量的流失。。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23楼. 没有  24楼. 有实战能力,高手在民间,我健身房一朋友,太极拳票友,太极推手电视上看像玩一样,实际和他推过后发现推来推去重心就被破坏了,缠斗抱在一起时一拉一引人就被他甩出去了,这只是票友的水平……不过据他说这是在太极拳的规则内,真的打架除了那种摔人的技术其他运用不出来,还有他说太极拳好多实战运用已失传  25楼. 练武就是强身健体。。没事耍帅。。。击倒对手就好的办法就是用枪  26楼. 此太极非彼太极。。古代传统的太极拳法是很狠毒的杀招。。。  27楼. 实战和健身是不一样的  28楼. 其实太极最初就是极有杀伤力的拳 起手就是反背撩阴  29楼. 简单说就是形和意,有多少习武者能学会意的。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跟张三丰学太极,第一遍张三丰问记住多少,答,九成;第二遍问记住多少,答,忘记大半;第三遍再问,答,全忘了。张无忌学的就是意,意到了,形沾手即来  30楼. 楼主去查查cctv5的体育人生,里面都是各大门派里的厉害人物。 记得里面有一集太极蚕丝手,直接能把小臂粗的木头扭断,还能破格斗的十字固定。 平时高手斗不出手,怕把我们打死。  31楼. 实战部分被拿掉后改成保健操了    1        第1/5页
参与本吧讨论请先
 &  & 
 08:44360被浏览219,619分享邀请回答251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364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9被浏览5,584分享邀请回答3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c-h5.youku.com/co_show/h5/id_PMTA2MDUwODEy#vid=XNDQxODY3MjA=3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杨氏太极拳实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