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到底是山地车还是旅行车和山地车

(叫我喵主子)
(马龙白兰度)
第三方登录:旅行车与山地车相比,为什么大家都说旅行车骑久了更舒服?
26658 &&22
本帖最后由 lukeluke 于
16:21 编辑
想不明白。
我有一辆ATX660,平时市区里代步骑骑感觉挺顺的。不过出去锻炼骑行,都是骑小折,唯一一次骑ATX660出行才90公里时就很累(小折不会)。
所以,这段时间我在考虑要不要把ATX660换成一辆旅行车,为后面可能的上千公里旅行做准备(上次上千公里是带小折出行)。
或者说,能否可以把 ATX660 改成 旅行车?&&
所以,我才产生这样的问题,旅行车与山地车 相比,长途骑行,舒服在哪里?
我首先想到的,也最为可能的,是轮胎,如果换成 旅行车的外胎,估计摩擦力会减少很多吧(当初我小折就是2.0的外胎换到1.5感觉骑起来轻松很多)?
然后就是蝶把。。。
那其它部分呢?是否 ATX660 存在车架设计(影响坐姿)等不同等硬件原因造成的天生缺陷?
当然,要是改的地方需要太多,我就考虑直接再买辆旅行车咯。
选择打赏数量
剩余0香蕉币
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这里也转一下,网上搜索到的一个内容:
长期以来,很多喜爱长途骑行自行车旅行的朋友都选择用山地单车作为交通工具,这实际上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因为山地单车和长途旅行单车在设计结构上有很大的区别,山地单车更适合作为山地竞赛使用,动力设计以及零件配置都是为了争取更快的时间而设计,因此山地自行车会失去一定的舒适性,如果在长途旅行中使用山地单车,身体长时间保持一个紧张的姿势就会出现肌肉拉伤、腰肌劳损等问题。而专业设计的旅行车在自行车车架、车把、坐管倾角等方面都为长途旅行单独设计,会避免很多身体损伤,也会降低驾车危险的发生率。
& &单车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有头管倾角(head angle)、坐管倾角(seat angle)、前叉挠度(fork rake)、后下叉长度(chainstay length)以及中轴落差(BB drop)。自行车车架各部分尺寸和角度很小的变化,都会对单车的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当然直接影响骑行自行车人的表现。现在随着制造自行车车架新管材的出现,已经影响了自行车车架的设计方式,但是,自行车车架各部分的尺寸和角度规律仍然是主宰单车性能的主要因素,除非力学定律也被打破。
& &旅行单车舒适且能载重平衡
& &长途旅行车最早的设计理念是有一个能骑起来舒适,而且又能载重的自行车。即便是加载了40至50kg的旅途装备,其良好的稳定性和直线性令你可以一边骑行自行车一边欣赏沿途美丽的风景,不用担心车子骑到路旁的沟里,或者串出快车道。另外,车在颠簸的路面骑行也能保持舒适,并有足够的低速档应付爬坡的需要。
& &旅行单车的头管倾角较小
& &从自行车车架设计的角度讲,头管倾角是指头管中心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度,也是衡量自行车车架对骑行自行车人舒适水平的一个重要参数。同样的,较陡的头管倾角自行车车架可以发挥更大的效能,使骑行自行车姿势保持持续紧张,适合山地竞赛类单车 而较小的倾角效果正好相反,适合长途旅行车。另外,头管倾角与前叉紧密相关,决定了单车的操控能力——高速或慢速中的稳定性和转弯灵活程度。
& &旅行单车的前叉挠度较大
& &通常,较大的头管倾角对操舵的反应更迅速,而前叉挠度决定了单车操控特性的其余参数。前叉挠度是指前叉中心线到前轮中心的垂直距离,较大的前叉挠度在慢速中(每小时24公里左右)稳定性很高,但是转弯就不太灵活,旅行车的前叉挠度相对较大,而与此相反,山地赛车自行车车架的前叉挠度较小,以便取得最大的高速稳定性和转弯灵活性。
& & 旅行单车具有较长的后下叉
& & 后下叉长度(亦有译为链距)是指后轮轮心到中轴轴心的距离,该参数也直接影响骑行自行车的方式,较短的后下叉同样会使骑行自行车人的姿势在“后三角”缩小的情况下保持紧张,这点在爬坡时特别重要,一般山地赛车自行车车架的设计就如此。较短的后下叉也减少了单车的轮距,提高了单车的灵敏度。而载重的旅行车有较长的后下叉,有利于骑行的稳定性,这也正是长途单骑友所想要的特性。稍长的后下叉也增强山地自行车的速降控制能力,并提供脚蹬踏动作的舒适空间。
& & 旅行单车有较大的中轴落差
& & 中轴落差(BB drop)又称中接头下落距,是指中轴轴心与后轮轮心在水平方向上的垂直距离。较大的中轴落差是载重旅行单车的基本特点,单车和车手都处于较低的中轴、车座和重心(CG)。低重心的单车在突然失控时具有更大的稳定性,这也是其他类型单车所追求的特性。然而,赛车手所追求的是最大的速度,对于他们来说,尽可能高的中轴才是必需的。至于比较高中轴的山地自行车,那是为了在复杂的地形更容易越过障碍物的需要,其实在低重心稳定性和较高中轴之间有各种不同的自行车车架山地自行车,那是因应地形不同而设计的。
& &旅行单车得车把具有多种操控方式
& &在车把的设计角度上,长途旅行车出现了带有多种角度调节的把立,多种操控方式的蝴蝶形车把,蝴蝶能使骑行自行车人得到最佳的舒适感,而不会因为长时间骑行,造成胳膊的酸痛从而造成架车的危险。在这一点它与山地自行车有着很大的不同,山地自行车车把的角度只是为了操控灵敏而设计,舒适性则放在第二位。
& &旅行单车更注重前后负重平衡
& &在负重方面的设计,长途旅行车通常使用了加厚的双层铝合金车圈,前叉和后单车货架都配有驮包架。很多人觉得没有必要在车前叉上搭载驮包架,其实配合前驮包架主要是为了整车的负重平衡。试想一下,车后部负重过大,上坡的时候很容易造成车把翘起,从而翻车。因此,旅行车在设计方面,更注重的是前后负重的平衡。
& &旅行单车具有较小的坐管倾角
& &坐管倾角是指坐管与地面水平线所成的角度,倾角的变化决定了骑行自行车人骑行自行车时是否舒适。过于陡的坐管倾角会使骑行自行车姿势保持紧张,比如山地赛车的自行车车架就是这种情况,倾角大使车手重心靠前,有利于爬坡和高速骑行,但不能保持长时间骑行。坐管倾角也对骑行自行车人腿部相对于曲柄的位置有关,直接影响蹬踏的方式。一般来说,坐管倾角大有利于高速骑行,坐管倾角小有利于在慢速中获得更大的传动力,旅行单车就需要较小的坐管倾角,来获得连续更大的传动力。
& &通常旅行车的尺寸如下:
& &坐管倾角:71至72度。自行车车架尺寸(range for frames)小于21英寸增加1度。
& &头管倾角:71至72度。自行车车架尺寸小于21英寸减少1度,自行车车架尺寸大于25英寸则增加1度。前叉挠度:对于72度头管倾角,挠度为2至2 1/4英寸。头管倾角每增加或减少1度则挠度 相应地增加或减少1/8度。
后下叉长度:17至18英寸。
落差:2 5/8至3 1/8英寸。中轴高度为10 3/4至10 1/4英寸。
刚才扒了一下,这贴不错。。我再扒扒,多多学习一下。
http://bbs.biketo.com/thread--1.html
Brooks B17 Special 男士 皮 鞍座
非常谢谢!
下了一个ATX660与帝柏旅行车的图,把后轮径调到一样大小。红色是ATX660的,蓝色是帝柏的。
发现如下几点:
1)两倾角差不多
2)ATX660轮距居然更大(当然,可能是因为ATX660是26寸的,帝柏是700C的)
ppp.jpg (68.16 KB, 下载次数: 97)
21:53 上传
然而不能用国内帝柏这一款“郊游车”作比较,因为根据长途汽油的评论,帝柏在长途状态下并不舒服。
论坛管理员
户外骑行有风险,BIKETO提醒你购买
BIKETO.COM All Rights Reserved.&骑长途山地车好还是旅行车好
14141 &&21
& && && && && && &&&本人是新手,骑了八千多公里,在论坛里看了不少帖子,发现绝大多数骑长途的骑的都是山地车。极少有骑旅行车的,这是为啥
选择打赏数量
剩余0香蕉币
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普及程度不够,中国毕竟还是山地的天下,不要说旅行车,连公路车都是凤毛麟角。
单就长途骑行来说,肯定是旅行车比较好。楼主说的用山地车骑长途的人比较多,我想有几个原因,一是楼上说的普及程度,二是现阶段很多骑友因为种种原因,都只买了一辆车,山地车在日常骑行活动中,适用性要广泛一点,所以很多骑友都买山地车,这些骑友在骑长途时,肯定只能用山地车了。
自问自答。。。。。。。。。。。。。。。。。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旅行车也有26寸,不过就是没700c好看&
论坛管理员
户外骑行有风险,BIKETO提醒你购买
BIKETO.COM All Rights Reserved.&求助 老年人适合旅行车还是山地车?
选择打赏数量
剩余0香蕉币
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老人还是山地车增配些杂碎 比如换个蝴蝶把什么滴 旅行车车架子太大 不适合老人
在路上遇到的老年车友,很多都骑的旅行车.其实看个人,楼上的两位说得很有道理.
见仁见智的问题...
偶个人感觉旅行车的骑行姿势以及坐垫舒适度相比山地车来说更适合老年人
LZ您可以直接带您岳父去G或者M的车行试试不就行了嘛
论坛管理员
户外骑行有风险,BIKETO提醒你购买
BIKET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旅行车 山地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